北邮cmos实验报告概论

合集下载

北邮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北邮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AM)一、实验目的:(1)了解DSB-SC AM信号的产生以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2)了解DSB-SC AM信号波形以及振幅频谱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3)了解在发送DSB-SC AM 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系统框图:DSB-SC加导频的产生测量VCO压控灵敏度的框图DSB-SC加导频分量的相干解调及载波提取框图三、实验步骤:SC-DSB 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s(t)=Acm(t)cos(Wct),这个实验产生SC-DSB 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载波跟调制信号直接相乘,其中载波是由主振荡器产生为幅度为1V,频率为100KHZ的正弦波,而调制信号由音频振荡器产生的正弦信号再经缓冲放大器组成,幅度为1V,频率为1KHZ。

1、DSB-SC AM 信号的产生1)按照图连接,将音频振荡器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及主振荡器输出的100KHz模拟载频信号分别用连接线连至乘法器的两个输出端;2)用示波器观看音频输出信号的信号波形的幅度以及振荡频率,调整音频信号的输出频率为10kHz,作为均值为0的调制信号m(t);3)用示波器观看主振荡器输出信号的幅度以及振幅频谱;4)用示波器观看乘法器的输出波形,并注意已调信号波形的相位翻转与已调信号波形;5)测量已调信号的波形频谱,注意其振幅频谱的特点;6)调整增益G=1:将加法器的B 输出端接地,A 输入端接已调信号,用示波器观看加法器的输出波形以及振幅频谱,使加法器输入与加法器输出幅度一致;7)调整增益g;加法器A 端接已调信号,B 接导频信号。

用频谱仪观看加法器输出信号的振幅频谱,调节增益g 旋钮,使导频信号振幅频谱的幅度为已调信号的边带频谱幅度的0.8倍。

此导频信号功率为已调信号功率的0.32倍。

2、DSB-SC AM 信号的相干解调及载波提取1)锁相环的调试1 单独测量VCO的性能将VCO 模板前面板的频率开关拨到HI 载波频段的位置,VCO 的Vin 输入端暂不接信号。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课程实验报告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课程实验报告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课程实验报告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课程实验报告1. 引言在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中,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课程实验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份有价值的实验报告。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实践,为读者带来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2. 实验内容本次课程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实验包括了对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认识、基于SPICE仿真工具的电路模拟设计、以及实际电路的布局与布线等内容。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信号传输特性、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以及布局与布线的关键技术。

3. 深度评估通过对实验内容的深度评估,我们可以认识到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学生需要理解CMOS技术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SPICE仿真工具在电路设计中的作用和优势也是本次实验的重要内容。

电路的布局与布线对于电路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布局布线的原理和方法。

4. 文章撰写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将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使用序号标注,并在内容中多次提及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这一主题。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将对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验的背景进行介绍,为读者带来对主题的直观了解。

我们将从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入手,逐步展开对实验内容的深入解析。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将总结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共享对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5.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和深度评估,我们不仅对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课程实验进行了全面解析,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对这一领域的深刻理解和启发。

未来,希望能进一步探讨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为电子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北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实验报告概论

北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实验报告概论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仿真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 X ____学号:______2013210XXX_________班级:______201321120X_________端口号码:______a219 __________学院:_____电子工程学院________专业:____电子科学与技术_______班内序号: XXX目录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 (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要求 (2)三、实验电路及实验结果 (2)(一)负载电阻R=10K (2)(二)负载电阻R=1K (4)四、实验分析 (6)实验二:差分放大器设计 (6)一、实验目的 (6)二、实验要求 (6)三、实验原理 (7)四、实验结果 (7)五、思考题 (9)实验三:电流源负载差分放大器设计 (9)一、实验目的 (9)二、实验要求 (9)三、实验原理 (9)四、实验结果 (11)五、实验分析 (12)实验五:共源共栅电流镜设计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实验要求 (12)三、实验内容 (13)四、实验结果 (16)实验六: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 (17)一、实验目的 (17)二、实验要求 (17)三、实验内容 (18)四、实验原理 (22)五、实验结果 (23)六、思考题 (24)七、实验分析 (24)实验总结及问题解决 (25)一、实验中的问题 (25)二、实验心得体会 (26)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synopsys软件启动和电路原理图(schematic)设计输入方法;2、掌握使用synopsys电路仿真软件custom designer对原理图进行电路特性仿真;3、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DC、AC分析,绘制曲线;4、深入理解共源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mos管参数的改变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二、实验要求1、启动synopsys,建立库及Cellview文件。

2、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图。

北邮cmos实验报告

北邮cmos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2013211202学号:姓名:指导老师:韩可目录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 (4)1.实验目的 (4)2.实验内容 (4)3.实验步骤 (4)4.实验结果 (5)5.实验结果分析 (5)实验二差分放大器设计 (6)1.实验目的 (6)2.差分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及实验原理 (6)3.实验内容 (6)4.实验步骤 (6)5.实验结果 (7)6.实验结果分析 (8)实验三:电流源负载差分放大器设计 (9)1.实验目的 (9)2.实验原理 (9)3.差分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10)4.实验内容 (10)5.实验步骤 (10)6.实验结果 (11)7.实验结果分析 (12)实验五共源共栅电流镜设计 (13)1.实验目的 (13)2.实验设计题目及要求 (13)3.实验内容 (13)4.实验结果 (17)5.实验结果分析 (18)六.课程设计总结 (19)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1.实验目的1)掌握synopsys软件启动和电路原理图设计输入方法。

2)掌握使用synopsys电路仿真软件custom designer对原理图进行电路特性仿真。

3)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DC、AC分析,绘制曲线。

4)深入理解共源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mos管参数的改变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实验内容1)启动synopsys,建立库以及Cellview文件2)输入共源级放大器原理图3)设置仿真环境4)仿真并查看仿真结果,绘制曲线3.实验步骤1)建立工作库2)建立单元3)编辑电路:添加元件、添加连线、添加管脚4)仿真:添加仿真库文件,“setup/analyses”添加设置直流静态工作点和交流分析、”simulation/netlist and run”仿真并生成网表,“result/annotate/dc node voltages”在原理图中显示各节点直流电压,选择“Results/plot”,得到坐标曲线。

2017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2017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必做部分 (1)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原理 (1)(三)实验框图 (2)四.实验步骤 (3)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4)六、思考题 (8)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9)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 (9)一、实验目的 (9)二、实验原理 (10)三、实验框图 (10)四、实验步骤 (11)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1)六、思考题 (15)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16)实验三:调频(FM) (16)一、实验目的 (16)二、实验原理 (16)三、实验框图 (18)四、实验步骤 (19)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20)六、思考题 (22)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22)实验六:眼图 (22)一、实验目的 (22)二、实验原理 (23)三、实验框图 (23)四、实验步骤 (23)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23)六、问题及解决方法 (24)实验七:采样、判决 (25)一、实验目的 (25)二、实验原理 (25)三、实验框图 (25)四、实验步骤 (26)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28)六、问题及解决方法 (28)实验八:二进制通断键控(OOK) (28)一、实验目的 (28)二、实验原理 (28)三、实验框图 (29)四、实验步骤 (3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30)六、思考题 (35)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35)实验十二:低通信号的采样与重建 (35)一、实验目的 (35)二、实验原理 (35)三、实验框图 (36)四、实验步骤 (36)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36)六、思考题 (39)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39)选做部分 (39)实验十一:信号星座 (40)一、实验目的 (40)二、实验原理 (40)三、实验框图 (40)四、实验步骤 (4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41)六、思考题 (43)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43)任选部分 (44)实验四线路编码与解码 (44)一、实验目的 (44)二、实验原理 (44)三、实验框图 (45)四、实验步骤 (45)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45)六、问题及解决方法 (51)实验十: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及差分移相键控(DPSK) (51)一.实验目的 (51)二.实验原理 (52)三.实验框图 (52)四.实验步骤 (53)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53)七、问题与解决方案 (61)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_实验报告概论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_实验报告概论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cmos模拟集成电路实验姓名:何明枢班级:2013211207班内序号:19学号:2013211007指导老师:韩可日期:2016 年 1 月16 日星期六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013211207班何明枢CMOS模拟集成电路与设计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内容 (1)三、实验结果 (1)四、实验结果分析 (3)实验二:差分放大器设计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要求 (4)三、实验原理 (4)四、实验结果 (5)五、思考题 (6)实验三:电流源负载差分放大器设计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内容 (7)三、差分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7)四、实验原理 (7)五、实验结果 (9)六、实验分析 (10)实验五:共源共栅电流镜设计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题目及要求 (11)三、实验内容 (11)四、实验原理 (11)五、实验结果 (15)六、电路工作状态分析 (15)实验六: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 (17)一、实验目的 (17)二、实验要求 (17)三、实验内容 (17)四、实验原理 (21)五、实验结果 (23)六、思考题 (24)七、实验结果分析 (24)实验总结与体会 (26)一、实验中遇到的的问题 (26)二、实验体会 (26)三、对课程的一些建议 (27)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synopsys软件启动和电路原理图(schematic)设计输入方法;2、掌握使用synopsys电路仿真软件custom designer对原理图进行电路特性仿真;3、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DC、AC分析,绘制曲线;4、深入理解共源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mos管参数的改变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二、实验内容1、启动synopsys,建立库及Cellview文件。

2、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图。

CMOS运算放大器报告

CMOS运算放大器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CMOS运算放大器设计班级11电子A班姓名葛坤学号1115102016教师程梦璋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目录一、运算放大器 (1)二、电路结构分析 (2)2.1、小信号等效电路 (2)2.2、直流开环电压增益 (2)2.3、输入输出电压传输方程 (3)2.4、电路的零极点 (4)2.5、小信号带宽 (4)2.6、共模抑制比 (5)三、电路参数设计 (5)3.1、运算放大器的手工计算 (5)3.2、验证手工计算的运放主要参数 (7)四、仿真结果与分析 (8)1、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仿真 (9)2、运放的共模输入范围 (10)3、运放的输出电压摆幅特性 (10)4、运放的小信号相频和幅频特性 (11)5、运放的静态功耗 (13)6、运放的转换速率分析 (13)7、运放的共模抑制比分析 (14)8、运放的电源电压抑制比分析 (14)9、运放各器件仿真结果和手算结果对比 (15)一、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基本电路模块,图1.1所示的是一个电容性负载的两级CMOS 基本差分运算放大器,其中,Part1为运算放大器的电流镜偏置电路;Part2为运算放大器的第一级放大器;Part3为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级放大器。

第一级放大器为标准基本差分运算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为PMOS 管作为负载的NMOS 共源放大器。

为了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在第一级放大器和第二级放大器之间采用补偿网络来消除第二个极点对低频放大倍数、单位增益带宽和相位裕度的影响。

在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中,M 1,M 2,M 3,M 4,M 5构成PMOS 对管作为差分输入对,NMOS 电流镜作为输入对管负载,尾电流控制差分输入对的标准基本差分运算放大器;M 6,M 7构成以PMOS 管作为负载的NMOS 共源放大器;M 14(工作在线性区)和电容C C 构成运算放大器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器之间的补偿网络;M 9~M 13以及R 1组成运算放大器的偏置电路。

北邮微原硬件实验报告

北邮微原硬件实验报告

2013年微机原理硬件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2011211104姓名:实验一 I/O地址译码一.实验目的掌握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其中74LS74为D触发器,可直接使用实验台上数字电路实验区的D触发器,74LS138为地址译码器。

译码输出端Y0~Y7在实验台上“I/O地址“输出端引出,每个输出端包含8个地址,Y0:280H~287H,Y1:288H~28FH,……当CPU执行I/O指令且地址在280H~2BFH范围内,译码器选中,必有一根译码线输出负脉冲。

例如:执行下面两条指令MOV DX,2A0HOUT DX,AL(或IN AL,DX)Y4输出一个负脉冲,执行下面两条指令MOV DX,2A8HOUT DX,AL(或IN AL,DX)Y5输出一个负脉冲。

原理:地址2A0H的A5,A4,A5为100,在输入或输出时,IOW或IOR为0,使得74LS138被选中,经过译码,在Y4口输出负脉冲。

其他同理。

图1-1利用这个负脉冲控制L7闪烁发光(亮、灭、亮、灭、……),时间间隔通过软件延时实现。

2.接线: Y4/IO地址接 CLK/D触发器Y5/IO 地址 接 CD/D 触发器D/D 触发器 接 SD/D 角发器 接 +5VQ/D 触发器 接 L7(LED 灯)或 逻辑笔三.程序流程图四.源程序DATASEGMENT DATAENDSSTACKSEGMENT STACK 'STACK'DB 100H DUP(?) STACKENDS否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延时子程序DELAY PROC NEARMOV BX,500PUSH CXLOOP2: MOV CX,0FFFHWAIT: LOOP WAITDEC BXJNZ LOOP2POP CXRETDELAY ENDPSTART: MOV CX,0FFFFH;二极管闪烁部分LOOP1: MOV DX,2A0H ;灯亮OUT DX,ALCALL DELAYMOV DX,2A8H ;灯灭OUT DX,ALCALL DELAYLOOP LOOP1CODE ENDSEND START五.实验结果LED7正常闪烁显示六.实验总结这是我们第一次做微原硬件实验,我开始一直觉得编程很重要,发现按照实验要求很快就编出了程序,完成了实验,但是当给老师验收时,老师问我为什么向2A0口输出一下,就会在Y4产生一个负脉冲,我瞬间就僵住了,的确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反射折射)

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反射折射)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2012211206组员:陈佳熠(2012210970),宋周锐(2012210971),王健恒(2012210972)2015年3月21日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一、实验内容1.1实验目的(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1.2实验设备S426型分光仪。

图1 反射实验仪器的布置1.3实验步骤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相互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的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台上的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

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度的一对刻线一致。

这是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表头上找到一最大指示,此时活动臂上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

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大或太小,应调整衰减器、固态振荡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

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至65度之间。

因为入射角太大接受喇叭有可能直接接受入射波。

做这项实验时应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电磁波斜入射到两种不同介质分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两种现象,同时,分界面对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与入射波的极化方向有关。

北邮传感实验报告(3篇)

北邮传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3. 熟悉传感器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分类实验2. 传感器基本特性实验3. 传感器应用实验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传感器实验台2. 信号发生器3. 数据采集器4. 计算机及实验软件四、实验原理1. 传感器基本原理: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

根据转换原理,传感器可分为电测式、非电测式、混合式等。

2. 传感器基本特性:传感器的特性主要包括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响应时间、稳定性等。

3. 传感器应用:传感器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实验步骤1. 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分类实验(1)观察传感器实验台,了解各类传感器的结构特点;(2)根据实验指导书,选择一种传感器进行实验;(3)根据实验要求,连接传感器、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4)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传感器基本特性实验(1)根据实验指导书,选择一种传感器进行实验;(2)连接传感器、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3)设置实验参数,如灵敏度、线性度等;(4)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3. 传感器应用实验(1)根据实验指导书,选择一种传感器应用场景;(2)连接传感器、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3)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传感器在应用场景中的特点。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根据转换原理可分为电测式、非电测式、混合式等。

以电测式传感器为例,其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具有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响应时间、稳定性等特性。

2. 传感器基本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重复性、响应时间、稳定性等特性均符合理论预期。

北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实验报告

北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实验报告

北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实验报告实验名称:CMOS集成电路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掌握CMOS逻辑门电路的设计过程;3.学会使用EDA软件进行CMOS集成电路的仿真和布局。

二、实验原理:CMOS逻辑门电路常用的基本逻辑门有与门(AND)、或门(OR)、非门(NOT)和异或门(XOR)等。

通过适当的连接和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电脑:用于运行EDA软件进行仿真和布局;2. EDA软件:如Cadence、Virtuoso等。

四、实验步骤:1.设计CMOS逻辑门电路。

a.确定逻辑门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逻辑门类型;b.根据逻辑门的真值表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c.根据逻辑电路设计生成CMOS电路原理图。

2.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a.在EDA软件中加载CMOS电路原理图;b.设置输入信号,并运行仿真进行波形分析;c.验证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时序响应。

3.进行电路布局。

a.根据设计要求和布局规范进行电路布局;b.确保电路布局符合工艺和物理约束条件;c.生成电路布局图。

4.查看布局成果。

a.在EDA软件中加载电路布局图;b.观察和分析电路布局的效果和问题;c.对电路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设计了一个4输入与门电路。

通过EDA软件仿真,我们可以看到当所有输入均为高电平时,输出才为高电平;否则,输出为低电平。

仿真结果符合与门的逻辑功能要求,说明我们的设计是正确的。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电路的布局,保证了电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通过查看布局成果,我们发现一些电路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合适,会造成电路性能的影响。

因此,我们对电路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其满足工艺和物理要求。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搭建CMOS逻辑门电路,我们掌握了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并借助EDA软件进行了仿真和布局。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二级放大器的设计)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二级放大器的设计)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二级运算放大器的设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与科学技术系一、概述:运算放大器是一个能将两个输入电压之差放大并输出的集成电路。

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常见的电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类似于BJT 或FET 的电子器件。

它是许多模拟系统和混合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参数包括:开环增益、单位增益带宽、相位阈度、输入阻抗、输入偏流、失调电压、漂移、噪声、输入共模与差模范围、输出驱动能力、建立时间与压摆率、CMRR、PSRR以及功耗等。

二、设计任务:设计一个二级运算放大器,使其满足下列设计指标:工艺Smic40nm电源电压 1.1v负载100fF电容增益20dB 至少40dB3dB带宽20MHz输入小信号幅度5uV 共模电平自己选取输出共模电平自己选取电路结构两级放大器相位裕度60~70度功耗无要求三、电路分析:1.电路结构:最基本的二级运算放大器如下图所示,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偏置电路和相位补偿电路。

2.电路描述:输入级放大电路由PM2、PM0、PM1和NM0、NM1组成。

PM0和PM1构成差分输入对,使用差分对可以有效地抑制共模信号干扰;NM0和NM1构成电流镜作为有源负载;PM2作为恒流源为放大器第一级提供恒定的偏置电流。

第二级放大电路由NM2和PM3构成。

NM2为共源放大器;PM3为恒流源作负载。

相位补偿电路由电阻R0和电容C0构成,跨接在第二级输入输出之间,构成RC米勒补偿。

此外从电流电压转换角度来看,PM0和PM1为第一级差分跨导级,将差分输入电压转换为差分电流。

NM0和NM1为第一级负载,将差模电流恢复为差模电压。

NM2为第二级跨导级,将差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而PM3再次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偏置电压由V0和V2给出。

3.静态特性对第一级放大电路:构成差分对的PM0和PM1完全对称,故有G m1=g mp0=g mp1 (1)第一级输出电阻R out1=r op1||r on1 (2)则第一级电压增益A1=G m1Rout1=g mp0,1(r op1||r on1) (3) 对第二级放大电路:电压增益A2=G m2R out2= -g mn2(r on2||r op3) (4) 故总的直流开环电压增益A0=A1A2= -g mp0,1g mn2(r op1||r on1)(r on2||r op3) (5)由于所有的管子都工作在饱和区,所以对于gm 我们可以用公式 g m =D I L W )/(Cox 2μ (6) 进行计算;而电阻r o 可由下式计算 r o =DI 1λ (7)其中λ为沟道长度调制系数且λ∝1/L 。

北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实验报告

北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实验报告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Synopsis电路仿真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尹露目录实验一:共源极放大器性能分析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内容 (4)三、实验步骤 (4)1. 启动软件 (4)2. 电路原理图绘制 (5)3. 电路仿真 (5)四、实验电路图 (6)五、频率特性曲线 (6)六、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8)1. 实验器件参数 (8)2. 实验条件 (8)3. 仿真结论 (9)实验二:各类共源极放大器特性分析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内容 (10)三、实验步骤 (10)四、电路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11)1. 实验电路图 (11)2. 测量输出电阻电路图 (12)3. 仿真结果 (13)4. 结果分析 (14)五、用二极管连接作为负载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15)1. 实验电路图 (15)2. 测量输出电阻电路图 (16)3. 仿真结果 (17)4. 结果分析 (18)六、电流源作为负载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18)1. 实验电路图 (19)2. 输出电阻电路图 (20)3. 仿真结果 (20)4. 结果分析 (21)七、共源极作为负载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21)1. 实验电路图 (22)2. 输出电阻电路图 (22)3. 仿真结果 (23)4. 结果分析 (24)实验三:差分放大器设计 (25)一、实验目的 (25)二、实验准备 (25)三、差分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5)四、电路的设计要点 (25)五、实验内容 (26)六、实验步骤 (26)七、实验原理图 (26)八、实验电路图 (27)九、实验结果 (28)1. 幅频特性曲线 (28)2. 不同MOS管宽长比和电阻对应放大倍数 (29)3. 结果分析 (30)十、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1)十一、实验总结与感受 (31)实验一:共源极放大器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synopsys软件启动和电路原理图(schematic)设计输入方法;2.掌握使用synopsys电路仿真软件custom designer对原理图进行电路特性仿真;3.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DC、AC分析,绘制曲线;4.深入理解共源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mos管参数的改变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模拟cmos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模拟cmos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反相器原理图设计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报告时间 2015.6.2一、实验目的1.学会创建模型库和单元视图2.了解schematic 设计环境3.学会如何画反相器原理图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 调用candence 软件运行虚拟机直接点击三角形运行的图标然后输入icfb命令调用candence软件,此时会弹出CIW 窗口2 创建工作路径库与单元视图进入candence 后点击CIW 窗口的file—new—library,此时弹出对话窗口如下图,Name栏输入库文件名myfxq,右侧Technology File栏选择第二个。

点击OK 弹出如下窗口,这时让你选择工艺库的我们选择sto2 这个工艺库点击OK 弹出窗口中在library中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建的模型库myfxq。

选中自己建好的模型库然后点击上面的File—cellview 弹出如下图窗口library name 栏不用改,cell name 栏可以自定义toll栏选择第一个则view name 栏自动为schematic。

点击OK 就弹出Schematic Editing 窗口到此单元视图也建好了。

3 画原理图⑴画原理图之前先了解以下几个快捷键:i----插入元器件w----连线p----插入输入输出引脚q----查看器件属性f----调节合适的窗口c----复制u----撤销m----移动器件del----删除⑵添加元件n管p管的添加在Schematic Editing 窗口中按下快捷键i 弹出窗口如下图点击Browse弹出Library Browse进行p管添加,再对p 管属性设置的窗口如下图,这里Total Width 设为1.4uM其它不变。

点击Hide此时鼠标箭头上就有了p管的symbol,n管的插入和p管类似,把n管的Length 改为550nm,total width为700nm。

北邮-微原硬件实验报告

北邮-微原硬件实验报告

北邮-微原硬件实验报告实验简介本次实验是北邮电子工程学院微型原子核物理实验课程的一部分。

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微原硬件实验和样品制备。

微原硬件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硬件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硬件实验的基本方法。

硬件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控制硬件实验,观察不同磁场下的原子核的运动状态,进而了解原子核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微原硬件实验仪•托盘•荧光屏•操作盘实验步骤1.将托盘放置在荧光屏上,打开微原硬件实验仪的电源2.打开荧光屏开关,将光电倍增管插在荧光屏上的孔中3.打开操作盘,选择相应的磁场模式,如顶置模式,圆柱模式或平面模式4.将操作盘连接到电磁铁上,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调节5.打开微原硬件实验仪的数据采集系统,并进行数据采集6.根据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微原硬件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磁场下原子核的运动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据采集结果和数据处理结果来了解原子核的物理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计算原子核大小、电荷等参数。

样品制备实验目的通过样品制备,让学生了解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原理,掌握样品制备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称量器•毛细管•乙酸钠•氯化钠•离心机•离心管实验步骤1.称取适量的乙酸钠和氯化钠2.将乙酸钠和氯化钠加入样品瓶中3.加入适量的水,使溶液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4.将样品瓶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5.取出离心管中的上层溶液,放入样品瓶中实验结果通过样品制备,我们制备出了一种可以用于微原硬件实验的样品。

我们可以对样品进行计算、分析和测试,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原子核的物理性质,并探索原子核在各种磁场下的运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邮电大学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一共源级放大器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synopsys软件启动和电路原理图(schematic)设计输入方法;2、掌握使用synopsys电路仿真软件custom designer对原理图进行电路特性仿真;3、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DC、AC分析,绘制曲线;4、深入理解共源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mos管参数的改变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二、实验要求1、启动synopsys,建立库及Cellview文件。

2、输入共源级放大器电路图。

3、设置仿真环境。

4、仿真并查看仿真结果,绘制曲线。

三、实验结果1、R1=1K电路图幅频与相位曲线参数图2、R1=10K的原理图幅度与相位图参数图实验二差分放大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差分放大器的设计方法;2.掌握差分放大器的调试与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要求1.确定放大电路;2.确定静态工作点Q;3.确定电路其他参数。

4.电压放大倍数大于20dB,尽量增大GBW,设计差分放大器;5.对所设计电路调试;6.对电路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仿真,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验算和误差分析。

三、实验原理平衡态下小信号的差动电压增益为:四、实验结果R W/L 40 30 20 10 5 33K 22dB 21dB 21dB 20dB 18dB 50K 26dB 25dB 25dB 24dB 22dB 100K 32dB 31dB 31dB 30dB 28dB 改变W/L和栅极电阻,可以看到,R一定时,随着W/L增加,增益增加,W/L一定时,随着R的增加,增益也增加。

但从仿真特性曲线我们可以知道,这会限制带宽的特性,W/L增大时,带宽会下降。

为保证带宽,选取W/L=5,R=50K的情况下的数值,保证了带宽约为1.73GHZ,可以符合系统的功能特性,实验结果见下图。

实验三电流源负载差分放大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源负载差分放大器的设计方法;2.掌握差分放大器的调试与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要求1.设计差分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dB;2.对所涉及的电路进行设计、调试;3.对电路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仿真,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验算和误差分析。

三、实验原理电流镜负载的差分对传统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一般都采用电流镜负载的差分对。

如上图所示。

NMOS器件M1和M2作为差分对管,P沟道器件M4,M5组成电流源负载。

电流0I 提供差分放大器的工作电流。

如果M4和M5相匹配,那么M1电流的大小就决定了M4电流的大小。

这个电流将镜像到M5。

如果VGS1=VGS2,则Ml和M2的电流相同。

这样由M5通过M2的电流将等于是IOUT为零时M2所需要的电流。

如果VGS1>VGS2,由于I0=ID1+ID2,ID1相对ID2要增加。

ID1的增加意味着ID4和ID5也增大。

但是,当VGS1变的比VGS2大时,ID2应小。

因此要使电路平衡,IOUT必须为正。

输出电流IOUT等于差分对管的差值,其最大值为I0。

这样就使差分放大器的差分输出信号转换成单端输出信号。

反之如果VGS1<VGS2,将变成负。

假设M1和M2差分对总工作在饱和状态,则可推导出其大信号特性。

描述大信号性能的相应关系如下:式(1)中,VID表示差分输入电压。

上面假设了M1 和M2 相匹配。

将式(1)代入(2)中得到一个二次方程,可得出解。

上图是归一化的M1 的漏电流与归一化差分输入电压的关系曲线,也即是CMOS差分放大器的大信号转移特性曲线。

该放大器的小信号特性参数等效跨导从图2可以看出,在平衡条件下,M2和M5的输出电阻分别为:于是该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四,实验结果W/L PMOS W/LNMOS500 400 30020020 37.3 38.0 32.3 36.0 30 34.3 33.6 32.7 31.5 50 38.2 37.3 36.9 35.5 电路图幅频特性曲线实验五共源共栅电流镜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软件使用,了解Cadence软件的设计过程,掌握电流镜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设计集成电路实现所给要求二、实验设计题目及要求1.实验设计题目。

低输出电压高输出电阻的电流镜设计。

包括基本共源共栅电流镜设计和低压共源共栅电流镜设计。

2.实验设计要求1.电流比1:1.2.输出电压最小值0.5V.3.输出电流变化范围5~100uA。

三、实验内容共源共栅电流镜设计基本参数确定。

1、设计变量初值估算2、验证直流工作点四、实验结果实验五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软件的使用,了解synopsys软件的设计过程。

掌握电流镜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设计集成电路实现所给要求。

二、实验要求单级放大器输出对管产生的小信号电流直接流过输出电阻,因此单级电路的增益被抑制在输出对管的跨导与输出阻抗的乘积。

在单级放大器中,增益是与输出摆幅相矛盾的。

要想得到大的增益我们可以采用共源共栅结果来极大的提高出阻抗的值,但是共源共栅中堆叠的MOS管不可避免的减少了输入电压的范围。

因为多一层管子至少增加一个对管子的过驱动电压。

这样在共源共栅结构的增益与输出电压矛盾。

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引入两级运放,在两级运放中将这两个点在不同级实现。

如本设计中的两级运放,大的增益靠第一级与第二级级联而组成,而大的输出电压范围靠第二级的共源放大器来获得。

设计一个COMS两级放大电路,满足以下指标: A V=5000V/V (74dB) VDD=2.5V VSS=-2.5VGB=5MHz CL=5pf SR>10V/us 相位裕度=60度 VOUT范围=[-2,2]V ICMR=-1~2V Pdiss<=2mW三、实验内容图中有多个电流镜结构,M5,M8组成电流镜,流过M1的电流与流过M2电流ID1,2=ID3,4=1/2*ID5,同时M3,M4组成电流镜结构,如果M3和M4管对称,那么相同的结构使得在x,y两点的电压在Vin的共模输入范围内不随着Vin的变化而变化,为第二极放大器提供了恒定的电压和电流。

图1所示,Cc为引入的米勒补偿电容。

利用表1、表2中的参数第一级差分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第二极共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所以二级放大器的总的电压增益为相位裕量有要求60°的相位裕量,假设RHP零点高于10GB以上因此由补偿电容最小值2.2pF,为了获得足够的相位裕量我们可以选定Cc=3pF考虑共模输入范围:在最大输入情况下,考虑M1处在饱和区,有而电路一些基本指标下面用ICMR的要求计算(W/L)3用负ICMR公式计算由式(12)我们可以得到下式进而推出为了得到60°的相位裕量,的值近似起码是输入级跨导的10倍,我们设,为了达到第一级电流镜负载(M3和M4)的正确镜像,要求,图中x,y点电位相同我们可以得到进而由我们可以得到直流电流同样由电流镜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四、实验原理电路结构:最基本的 COMS 二级密勒补偿运算跨导放大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级输入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偏置电路和相位补偿电路。

相位补偿:电路有至少四个极点和两个零点,假定 z2、p3、p4 以及其它寄生极点都远大于 GBW,若不考虑零点z1,仅考虑第二极点p2,那么这是一个典型的两极点决定的系统。

为保证系统稳定,通常要求有 63°左右的相位裕度,即保持频率阶跃响应的最大平坦度以及较短的时间响应。

但在考虑 z1之后,这个右半平面(RHP)的零点在相位域上相当于左半平面(LHP)的极点,所以相位裕度会得到恶化。

同时如果为了将两个极点分离程度增大,则补偿电容Cc 就要增大,这也会使得零点减小,进一步牺牲相位裕度,如图所示五、实验结果电路图实验总结及问题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感谢助教老师的帮助和耐心讲解,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在实验过程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总结如下:1.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看前后的放大倍数,后来是助教告诉我们要看纵坐标的分贝数进行比较。

2.我们的原件参数设置不是太合理,最开始计算出来的值并不是很能用,后来经过不断的修改才调试出最适合的参数。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第一次实验,初步掌握了Synopsys软件的设计和仿真过程,学会了基本操作,解决了一些常见误区和问题。

接下来的几次试验都是有助教给好的原理图,我们根据原理图画好电路,自行仿真得出实验要求的参数,并给老师验收。

整个过程中虽然一开始出现了错误,后来慢慢学会了合理分配参数。

最后一次实验需要自行设计,对我们来说也十分有挑战,自行查阅书本后不仅了解了电路的原理,还要自己设计数据。

我们花了1个小时的时间对所有元件进行数据设计和计算,不断逼近要求的值。

通过整个的实验过程,感到Synopsys得功能很强大,但有一些操作比较复杂。

跟以往我们用的模电的软件不同。

通过这几次COMS 设计实验,让我们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验调试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并加深了对模拟COMS集成电路设计这门课程的理解。

在COMS实验设计过程中,增益、速度、功耗、电源电压、线性度、噪声和最大电压摆幅这些参数都重要,但在实际的设计中,这些参数中大多数都会互相牵制,这将导致设计变成了多维优化问题。

总的来说,这几次实验通过接触COMS集成电路设计让我获益良多,我学会了除了Multism以外的电路软件,相信这次实验经历很给我带来许多新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