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世界政治史思维导图,5分钟了解世界政治史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下册思维导图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
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时间:1917年11月(俄历十月) 地点: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 结果:11月7日攻占冬宫,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意义: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且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 界的传播,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新经济政策(1921年) 主要内容:①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 由处理自己的粮食;②允许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 业;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成功 探索,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 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①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②1937年基 本完成农业集体化,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总产值有 所增加。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评价: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建设初期起 过巨大作用,但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 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 ,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经济上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的要求,否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 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到后来它 愈发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丨丄-
扌交履―一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H宗法制
<她方机构设置沿革
(中央集权与她方分
权的矛盾)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中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三衙
明:废丞相,设内阁
I清:军机处
[秦:郡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
“削藩策"篁七国之乱"
卜推恩令"、刺史元:行省制
I明:地方设三司
思维导图
《十二铜表法》马其顿上国
产生征服希腊,
需腊城邦制
度开始衰落
公兀前
3 00年
公元兀年
200年27年
万民法出现罗马帝 国建立
r~
八X—
、
1
I1
1
1
1—
1
1
1
1
1
1勺00年1開0年
168R年
M曲年
1775年
1783年
17R7年
1789年
1ROO年
1765年
1翻1年
1X7右年
英国资
光荣革命
《权利迭案》
美国独立
时空定位
荷马时代
古风吋代
古典时代
希腊时代
,——,s a三s—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3000^ 1150年1100年 冏0年’
Iv雅典城
爱琴文明
■ si— _|—三三
公元前公元前 予09年449年
克利斯 邦萌芽 城建立 罗马共 提尼改革
750年
罗马
-UL.
刖
594年
按伦改革
和国建立
公元前Btr
4知年400年刘R年
全套高中历史思维导图(清晰打印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1 课“百家争鸣”和儒
家思想的形成
第 2 课“罢黜百家 独尊
儒术”
第 3 课宋明理学
第 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
家思想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 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的起源
第 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
第 7 课启蒙运动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
庆历新政 第 2 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
要内容 第 3 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
史作用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
改革 第 1 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
八国联军侵华
第 13 课辛亥革命
第 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崛起
第 15 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 16 课抗日战争
第 17 课解放战争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 18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
第 19 课俄国十月革命的
胜利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
治建设
第 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来自第 22 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
外关系
第 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
交
第 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
高中历史
思维导图
快乐学习,一目了然
全套高中历史思维导图(清晰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
「高中历史」世界政治史思维导图,5分钟了解世界政治史发展历程
「高中历史」世界政治史思维导图,5分钟了解世界政治史发展历程作者声明世界政治史思维导图是高中历史学习中简明、高效、实用的教学工具。
它将世界政治历史发展浓缩在一张张时间进度表中,不管是高中历史复习,还是对想了解世界政治历史又无从入手的人来说,都是一手不错的学习资料,希望正在准备高考或者迷茫的你有所帮助,欢迎收藏。
世界政治史思维导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古代罗马发展简史和罗马法的发展进程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民主制度逐步发展和健全。
雅典的民主制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councils)进行统治。
罗马法律体系: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的法律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奴隶制时代罗马公民内部的“公民法”到“万民法”,反映了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后统治的需要;从法律文献到法理观念,体现了法律的品质上升,罗马法的创设成型对其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法律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维系和稳定了古罗马的统治,稳定了古罗马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同时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
古罗马在在建立和统治国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先前发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文明。
古罗马文化对后世贡献最大的,是政治制度和法律。
罗马由一个小城邦发展成为一个大帝国,政治制度上历经王政、共和、独裁和帝制等,成为历代政治家和学者效法与研究之对象。
高中政治选修一思维导图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思维导图知识提炼明确1个实质:国家的实质。
理解4个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明确2个关系:国体与政体、民主与专政。
掌握5个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
理解2个结构:单一制和复合制。
把握2个力量:政党和利益集团。
重点梳理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家制度国体(内容)政体(形式)区别含义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反映问题说的是“谁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说的是“如何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家的管理形式联系①国体与政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一个国家的政体会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也会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变化。
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完全一样,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因素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
③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
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3.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比较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区别国家元首产生办法经过选举产生由世袭的君主担任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形成原因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采用的国家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如美国、法国、德国等少数国家采用,但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大体相同,如英国、日本等联系①都是现代国家所采取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②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巨大进步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思维导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走近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社会的构成主权国家含义对内具有最高管辖权,对外具有独立权的国际社会成员分类按国家性质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是最重要的国家构成要素: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的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未被国际社会承认主权的地区国际组织含义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分类政府、非政府世界性的、区域性作用对国际组织的作用要做具体分析许多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联合国是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联合国的作用和局限性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以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改革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进行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国际关系的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叫国际关系最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国际关系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高中政史地全部知识点思维导图
政治
1、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诸卿制、郡县制等)。2、汉承秦制,但有所损益。中央:汉武帝时,任用布衣为相,中央丞相、御使大夫、太尉等“三公”构成的“外朝”掌执行,尚书令、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掌决策;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使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出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地方:西汉武帝时的“推恩令”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使中央集权得到初步巩固;东汉时,西汉的地方监察区州演变为郡以上的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掌握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文化
1、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西汉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大一统、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仁政和纲常),汉武帝全面肯定其主张,儒学取得正统地位。2、文艺:秦统一文字,篆、隶通行,东汉始创楷书;绘画门类丰富,帛画与战国传承明显。赋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是名篇。3、科学: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周髀算经》成书,记载“古率”(周三径一);天文观测使用“浑仪”;《氾胜之书》记载无性杂交技术;《黄帝内经》编定,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政治
隋唐形成三省六部制。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政令决策、审议和执行,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到后来的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体系。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爱、礼教、忠诚、孝道等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本质、自由、正义等问题的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更是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现代西方人文精神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尊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
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这些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在文学艺术方面,古代中国的诗词、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4.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从XXX的万有引力定律,到XXX的相对论,再到现代的量子力学、基因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始于19世纪末,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如民主、科学、人权等。
这些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6.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在思想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如、、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高铁技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在国际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的电影、音乐、美术等文学艺术形式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时空定位 原始就会 夏朝 商朝 公元B (f2070年公元前1召00年 禅计制 兵商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西周 春秋.. ....... ............ ~1 ......公元前1f>4石年 公元削T71年公元前4%年公元前47予年宗法制 分封制战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亦旳观年两汉H --------- 一十-9年 25年皇帝制度 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中外朝制度 刺史制度 察举制 东汉220年九品 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框架结构 王位世袭制常嘲统治晚期明明 淸钥统治前期陶宋元朝一卜_| -------960年为9年 1127年 1276年 二府制⑵1年 -------------- _I ------- 1 ------90了年中国齐代专制主文中央集权制度丨丄-扌交履―一ffi分封制H宗法制JL一13阴年163白年1644年 行省制度1840 年内阁制度军机鸦片 战争处设 立1911年 1912年 辛亥君主专制 革命政体结束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 六个阶段<她方机构设置沿革 (中央集权与她方分权的矛盾)(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中外朝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三衙 明:废丞相,设内阁 I清:军机处 [秦: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削藩策" 篁七国之乱"卜推恩令"、刺史 元:行省制 I明:地方设三司思维导图秦朝郡县制汉代削藩[仲央集权中央集权宋代收归军权、孔不断加强丿~X -------- « 行政权、财权:.元朝行省制度©"••察举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叫--- ---------------------------- q.(君主专丽.君巽制h宋代畫中书省、参知政事、 枢密使、=司使明朝:废丞相,设内阁■r«清朝:南书房[军机处丄亠------------------ -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时空定位 荷马时代古风吋代____ -古典时代希腊时代I ■& 4 ■&—11^. - I 1^— + 1^— —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 3000# 1150年 1100 年 冏0年’I --------- v ---------- 雅典城爱琴文明一I三 +公元前公元前 予09年 449年 克利斯 郭萌芽城建立 罗马共 提尼改革750年 罗马 刖 594年 按伦改革公元前 Btr 4知年 400年MR 年 《十二铜表法》 马其顿上国公兀前 300年公元兀年200年 27年万民法出现罗马帝 国精品文档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蒸汽时代的资本主文£ ----------------------------------------------------------- 八 ---------------------------------------------------- X1---------- 、1「1 --------- ----------- 1----- 1 ------- -------- 1— ----- 1——1---- —1---- IT11巧00年1隔0年168R 年16曲年1775 年17M年17即年1789年1ROO年176丐年1翻1年1X7右年英国资光荣革命《权利迭案》美国独立美国独立美国17新法国大工业革德国统一法国1875产阶级英国资产阶颁布战争开始战争结束年宪法革命开始命开始徳国1曲1年宪法革命开始级革命结束年宪法共和制确立空想社会普法巴黎俄国十月革命,主义山现战争公社世界现代史开端1825 年1830 年论必年1844 年1848 年1870 年1871 年1900年1914 年1917 年1918 年资本主义世欧洲三大《共产党宣言》第一次世界第次世界界第一次经工人运动发表,马克思主大战爆发大战结朿济危机义诞生蒸汽时代的资木主义电气时代的资木主义框架结构精品文档思维导图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一德一美一法—共利制王朝统-战争君主立宪制《权利达案》渐进性创新性4《德意志帝国宪法》一专制主义军圉主义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禹主权原则年宪法艰难的共和之路古希腊民主政治J古代希醸]罗马的政治制度,.过程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初克里改革.杜皿地理条件空J匾邦国家拔伦改革习愤法t十二铜表法》万民法復孫天全》发展发展英国的君主立宪制C西方代议制的起源、发展利社会主文从理J论到实践\_J近代芮芳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芙国的总统制法国断兵和制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精品文档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IH 民主主义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平天第二次八国联军愛夕国运动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 侵华战争1840 战争 184218511856 I8601894^1895 1900 1901--一一亠一I I _I —■一 ________ IIlII新民主主义革命框架结构 时空定位1911 1919 兒燃乂19271936 1937 19451949南昌 西安七七 日本 渡江起义 事变事变投降战役!三元里人民i抗英斗争1921 1924国民党 一大SR 匚农武 抗口 革命I 装割据I ]战争思维导图鸦片战争(开始沦为“戏半社会J1 ~第二次鸦片战争L双半社会“程度加深}F甲午申日战争~(半舗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栈华(完全沦为“戏半社会")I耳本全面叱—4-精品文档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枕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吋期十一届 社会主文民主政治 三心全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978-K 1979------------------------- 1_ -19901997i^MI ' --- '1999 20002012(年叭-国两制” 新时期外 中董正式建交成为举足 香港 澳门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 伟大构想提山 交政策调整轻重的力最回归回旧 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 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时空定位新民主主文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吋期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的十年时期欄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时期19491953 1954 1955 1956台湾问題产牛、中和平共处 人民代表大 鑫加万 社会主义 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五项原则 会制度基本 隆会议制度确立和政治协商制度初形成;民族区域 步建立、曲立自主自治制度形成、的和平外交方针参加H 内瓦会议1966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艮出现曲折1971 19721976(年)中国在联中美关系 合国合法正常化 借位恢复中日邦交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第一部社会 主义宪法颁布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I ... ................ k .............+ .............. ..... .......框架结构思维导图多党合柞和政治协商制度、建國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釦:现代中国的、L政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统一和外交卜年“文革"曲折1民主法制■遭到践踏“一園两制"祖国统一大业建国初*完善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严主制度的逐步完善香需、澳门的冋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H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独立自生的和平外交方针精品文档时空疋位H 框架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4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949 年1955^19卵年不结'盟运欧共体的成立一欧洲H本的崛起亚洲实力迅—「不结盟运动业1卜―1*速上升中国的振兴亚洲美国的强大美洲实力相1-- 苏联的衰落欧洲-r对下降*•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欢迎下载[刃吟[9E0年H本「欧共体崛起V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卜-----■ * ■ F1?甲年19?1年2012年东欧苏联廁丞|。
探索世界把握规律,高中政治,人教版思维导图
探索世界把握规律时代精神精华哲学基本问题联系第一方面的save 是第二saves的前提 基础二对一是深化 展开区别内容第一方面思存本源第二方面思存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地位第一最重要的方面第二基本问题的从属方面意义第一物新only标准 两大阵营第二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忽略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基本派别基本观点古代唯物主义否神创说,世界物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本源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物决意 意对物能动社本质上 客观物体社活本质 物质的常见观点五行,荀子(阴阳),范缜(形神),王夫之(气理)狄德罗,培根物质本质,物决意,意对物反社会存在决社会意识,。
反作用合理性唯物根向,本质正确自科基础 丰展唯物科学的 世界观方法论 无产阶级 思想武器局限性缺少科学依据,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的唯心主义无,这是最好的共同性根本观点上一致的,都承认物质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探索世界本质认识规律理解含义含义(know)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理解(know)固有的规律的客观性本质规律的联系,隐藏在事物现象之间必然的确定不一,必然如此的稳定不多变不易逝note(konw)哲学≠具体规律,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规律≠规律现象规律客观性∴无好坏之分规律是联系,联系不一定是规律规律有条件的客观规律性 主观能动性 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客观不移,否则惩罚主观能动,能认用规方法论尊客规律 主观能动 基础前提主观能动 认利规律 必要条件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 能动作用 唯意识主义片面客观 安于现状 无所作为 因循守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能懂地认识世界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 能动创造性not only外部现象but also 本质规律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映客观 指导改造by实践观念变现实 创造目的事物意识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正确意识 符合客观 正确指导 预期目标方法论要求尊重规律 正确发挥 主观能动 正确意识 克服错误把握世界规律世界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普遍性原理:anything and otherthing,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 世界整体 普遍联系方法论:普遍联系 观点看题既要看到。
专题11 大国发展史思维导图 -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全新视角解读大国发展史
1927
1931
1937
抗日、反蒋
解放战争 (国内革命战争)
1945
1949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大国发展史
现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十年 建设
十年 文革
体制 改革
探索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
1949 1956
1966
1978 1976 1992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及主要不平等条约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42 1844
1858 1860
1881
1840
1856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俄、美、英、法四国《天津条约》 英、法、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俄《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堪分西北界
德国
一运动
世界第二
并成战败国 又成战败国
个德国
统一
1864—1871
1864年普 奥联合攻打 丹麦; 1866年普 奥战争; 1870年普 法战争。
19世纪末
两次工业 革命交叉 进行,广 泛利用第 二次工业 革命的成 果。
1914—1918 1939—1945 1949年
1990年
德奥“同盟 国”发动第 一次世界大 战,战后在 “巴黎和会” 受制裁
拿破仑·波拿巴
1852 1848
1870 1875
法国 大革命
拿破仑帝国被欧 法国七 洲反法联军打败 月革命
法国二 月革命
①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②巴黎9月4日革命
1875年,“一票共和”确立议会共和制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大国发展史
中考历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图(1840——1949)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特征:屈辱与反抗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侵略与反抗1林则徐虎门销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抗3邓世昌命捐黄海4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1840——1919)学技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近代化的探索学制度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开始:彻底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第一次合作)(1924-1927) 2、北伐战争1、南昌起义2、土地革命时期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937)3、井冈山会师(第一次分裂4、长征(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十年内战)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19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1919——1949)3、抗日战争时期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1945)3、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1937)(第二次合作) ①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4 抗战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③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百团大战、重庆谈判:《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3、揭开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4、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1945-1949)4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三年内战) ③平津战役解放华北(1949 ---------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思维导图
背景根本原因帝国主义间固有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历史原因德意日不满凡尔赛体系直接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客观原因英法的绥靖政策目的祸水东引、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实质纵容姑息法西斯的侵略行为顶峰慕尼黑阴谋(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进程初级阶段爆发1939.9.1德国闪击波兰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军的西线进攻以及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的沦陷1940.6德意日同盟国的形成1940.9《柏林协定》扩大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苏德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12.7偷袭珍珠港规模扩大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经济援助1941年,《大西洋宪章》,英美联盟形成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1942.6苏德战场莫斯科保卫战1943.2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1942.11意大利投降1943.9最后的较量开罗会议1943.11-12参加国中美英主要内容坚持对日作战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作用《开罗宣言》为战后中国收回台湾提供了法律依据德黑兰会议4943.11-12参加国苏美英主要内容对德作战开辟第二战场,粉碎纳粹作用三国协同对德作战诺曼底登陆1944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法国光复雅尔塔会议1945.2参加国苏美英主要内容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作用加速法西斯灭亡波茨坦会议1945.7-8参加国苏美英主要内容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波茨坦公告》作用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德国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5.8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8.月,美国原子弹1945.9.2日正式签署投降协定评价性质一次反反法西斯战争影响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平思潮启示和平来之不易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能够联合加强国际合作。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在 曲折中发展
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
趋势
两极格局
形成
背景 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形成标志
1955年华约成立
含义
序幕
1946年“铁幕演说”
表现:”美苏“冷战”
标志 过程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及“冷战”的关系
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 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国际局势紧张, 动荡的表现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条件,进程,目标,影响 二战后美欧,美日关系的变化
原因,表现,影响 背景,形成,主张,作用
不结盟运动的实质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 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走向联合的欧洲 日本经济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一超多强” 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背景 特点
欧盟的成立和发展
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表现
俄罗斯地位的改善
中国的全面振兴
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动荡并存
特点
影响
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 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
造成紧张与 动荡的原因
“冷战”结束 后的世界局势
国家分裂
德国分裂 朝鲜半岛分裂
“冷战”阴影下 的国际关系
局部热战 核危机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阶段特征
世界在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间交替 美苏两国末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高中历史全套思维导图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4.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6.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8.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5.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6.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7.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9.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世界政治史思维导图,5分钟了解世界政治史
发展历程
作者声明
世界政治史思维导图是高中历史学习中简明、高效、实用的教学工具。
它将世界政治历史发展浓缩在一张张时间进度表中,不管是高中历史复习,还是对想了解世界政治历史又无从入手的人来说,都是一手不错的学习资料,希望正在准备高考或者迷茫的你有所帮助,欢迎收藏。
世界政治史思维导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古代罗马发展简史和罗马法的发展进程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制;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民主制度逐步发展和健全。
雅典的民主制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councils)进行统治。
罗马法律体系: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的法律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奴隶制时
代罗马公民内部的“公民法”到“万民法”,反映了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后统治的需要;从法律文献到法理观念,体现了法律的品质上升,罗马法的创设成型对其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法律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维系和稳定了古罗马的统治,稳定了古罗马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同时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
古罗马在在建立和统治国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先前发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文明。
古罗马文化对后世贡献最大的,是政治制度和法律。
罗马由一个小城邦发展成为一个大帝国,政治制度上历经王政、共和、独裁和帝制等,成为历代政治家和学者效法与研究之对象。
英国代议制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的内阁制英国实行的代议制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又称议会君主制。
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内阁必须从议会中产生,通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阁,并对议会负责,君主只履行任命手续。
内阁如失去议会信任,则必须辞职或提请君主解散议会,君主也要例行公事表示同意。
君主是“虚位元首”,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主要代表国家进行礼仪活
动。
但君主仍保留显赫的地位和象征国家团结统一的尊严,仍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美国三权分立美国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美国现行的权利结构。
所谓三权分立,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在美国,总统行使行政权,代表美国政府。
国会行使立法权,代表立法机构。
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代表司法机构。
法国共和制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历程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拥有任免总理、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统帅武装部队等大权;总理是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或拒绝政府提出的施政纲领而迫使政府向总统提出集体辞职;议会无权弹劾总统,总统向全民负责。
由于民选总统与向立法机构负责的总理和内阁共存,所以常常出现议会多数党(团)支持的总理与属于另一党派的总统共治的现象——“左右共治”。
在实践中,半总统制由于实施这一制度的国家的宪法原则、传统和现实情境以及党派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模式。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
己的保护国。
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
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①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
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③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条约有效期5年,1887 、1891、1902、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意大利改善了同法国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
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
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
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
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
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
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
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