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与发展史
移动通信技术进化史
移动通信技术进化史1. 引言移动通信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简单的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再到现在的高速数据传输,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演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简要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2. 1G时代(1980s)1G(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其代表产物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发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
1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解决了语音通信的问题,但信号干扰、信道容量等问题较为突出。
3. 2G时代(1990s)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采用数字通信技术,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安全性。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2G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它提出了数字编码和TDMA(时分多址)等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信道容量和通信质量。
4. 3G时代(2000s)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2G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实现了多媒体通信。
WCDMA(宽带码分多址)和CDMA2000是3G时代的两大主流技术。
3G时代的到来,使得手机可以实现网页浏览、音乐下载等功能。
5. 4G时代(2010s)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3G,数据传输速率有了显著提升,最高可达100Mbps。
LTE(长期演进技术)和WiMax是4G时代的代表技术。
4G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清视频通话、实时导航、在线游戏等应用成为可能。
6. 5G时代(2020s)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当前最新的通信技术,其峰值理论下载速率可达20Gbps,几乎相当于4G的200倍。
5G技术具有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连接等特点,将推动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
7. 总结从1G到5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进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随着5G技术的普及,未来移动通信将更加高速、智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其他是关于移动通信技术进化史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移动核心网的发展历程和演进趋势
Network World •网络天地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1【关键词】电路域 分组域 TDM 交换 软交换全IP 网 5G 核心网1 前言移动通信从1G 模拟系统到2G 数字、再到3G 、4G 以及正在建设的5G ,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业务从最初的简单通话到高清语音,再到高速数据和5G 时代业务的泛在化,移动通信技术逐渐走向更广泛的应用。
2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历史(1)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邮电局建成并投入商用。
(2)1995年,原邮电局正式开通GSM 网络,2000年中国移动剥离后由中国移动经营。
(3)1995年7月19日,中国联通GSM 数码移动电话网络正式开通。
(4)1998年,CDMA (IS95)网络由中国联通承建,2008年由中国电信经营。
(5)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GPRS 业务。
(6)2008年4月, 中国移动3G TD-SCDMA 试商用放号。
(7)2009年5月17日,中国联通3G WCDMA 试商用放号。
(8)2009年3月,中国电信推出CDMA2000网络并投入商用。
(9)2013年7月,中国联通开放4G 网络,2015年12月8日,正式发布4G+网络。
(10)2013年12月18日,中国移动开放4G 网络。
(11)2014年2月3日,电信4G 正式在全国开放运行。
3 2G核心网技术2G (含2.5G )核心网技术包括GSM 、GPRS 、CDMA (IS95)。
GSM 、CDMA (IS95)技术分别是由欧洲和北美的标准组织提出的,移动核心网的发展历程和演进趋势文/马为贞 董雪娥 邓彩利仅提供语音和短信业务,GPRS 是基于GSM 体系下演进的分组数据承载技术,存在兼容性差、安全性不高、数据速率低等问题。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
Nordic移动电话(NMT)就是这样一种标准,应用于Nordic国家、东欧以及俄罗斯。
其它还包括美国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英国的总访问通信系统(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 C-Netz,法国的Radiocom 2000和意大利的RTMI。
第一代移动通信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
在FDMA系统中,分配给用户一个信道,即一对频谱,一个频谱用作前向信道即基站向移动台方向的信道,另一个则用作反向信道即移动台向基站方向的信道。
这种通信系统的基站必须同时发射和接收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都必须经过基站的中转,因而必须同时占用2个信道(2对频谱)才能实现双工通信.频分多址(FDMA)是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同的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如TACS系统、AMPS系统等。
频分多址是把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也称信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这些频道互不交叠,其宽度应能传输一路数字话音信息,而在相邻频道之间无明显的串扰。
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
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和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模拟蜂窝服务在许多地方正被逐步淘汰。
第二代与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化,具有保密性强、频谱利用率高、能提供丰富的业务、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使得移动通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过去的补充地位跃居通信的主导地位.我国目前应用的第二代蜂窝系统为欧洲的GSM系统以及北美的窄带CDMA系统。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GSM系统概述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GSM系统发展简史
第二部分 GSM系统结构 GSM网络编号 业务过程 GSM无线参数
第三部分 CME20系统简介
第一部分
GSM系统发展简史
通信系统的发展
1G:表示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如现在已淘汰的模拟 移动网。
2G:表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代表为GSM。以数字 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小区:一个基站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它是网络 中一个基本的无线覆盖的区域.由小区识别码 (CGI)识别位置区内的小区.
小区简介
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小区制,即将整个 网络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用以负责本小区 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等功能.因此移动网络的 覆盖区可以看成是由若干正六边行的无线小区 相互领接而构成的面状服务区,.由于这种服务 区的形状很像蜂窝,便将这种系统称之为蜂窝式 移动通信系统,与之相对应的网络称之为蜂窝式 网络。
GSM系统各功能实体之间的接口定义明确,GSM 规范对各接口所使用的分层协议也作了详细的 定义,通过各个接口相互传递有关的消息用不同 形式的物理连路,完成各自特定的功能,传递各 自特定的信息,这些都由相应的信令协议来实现.
GSM系统的接口
BSS与MS之间的接口为“Um”接口 BTS与BSC之间的接口为“A-bis”接口 BSC与MSC之间的接口为“A”接口 MSC和VLR之间的接口为“B”接口 MSC和HLR之间的接口为“C”接口 HLR和VLR之间的接口为“D”接口 MSC之间的接口为“E”接口 MSC和EIR之间的接口为“F”接口 VLR之间的接口为“G”接口
一套完整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有: 交换网络子系统(SS) 无线基站子系统(BSS) 移动台(MS) 操作维护子系统(OMC)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史▫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至60年代末)•第三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第四阶段(920年代至今)▫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代•第二代•第2.5代•第三代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运用在专用系统和军事通信▫使用频段主要是短波段▫人工交换和人工切换频率▫移动通信设备采用电子管,又大又笨重,效果很差第二阶段:40年代中至60年代末▫开始运用于民用系统▫主要使用VHF(甚高频)频段的150MHZ,到了后期发展到400MHZ频段▫从人工交换到专用自动交换系统▫移动通信设备小型化第三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运用于个人领域▫使用频段为800/900MHZ▫集成交换系统▫移动设备小型化,系统大容量化,信息传输实时化▫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时代▫美国Bell实验室推出的蜂窝系统概念▫典型系统•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系统•北欧的NMT系统•日本的NAMTS系统蜂窝系统蜂窝系统也叫“小区制”系统。
是将所有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10KM。
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
并可通过小区分裂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具体的设计、规划和实施阶段▫2G是以数字传输、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为主体技术的通信系统▫典型的2G系统•欧洲的GSM系统•美国的DAMPS系统和美国的IS-95A CDMA系统•日本的JDC系统▫90年代中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进入到具体的设计、规划和实施阶段▫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形成了北美、欧洲和中国三大国际性集团•北美的CDMA2000•欧洲的WCDMA•中国的TD-SCDMAITU提出IMT-2000概念▫ITU: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System-2000,国际移动电话系统-2000 ▫ITM-2000规范:•标准全球性、频带全球性、终端全球性、漫游全球性•移动业务质量更高、频率使用效率更高、数据传输速率更高•高速的分组数据传输率:∙固定位置:能达到2Mbps∙步行用户:能达到384Kbps∙车载用户:能达到144Kbps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代(1G)移动通信网络:▫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第一代移动网络开通▫只支持话音业务▫采用英国的TACS体制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特点:▫易受干扰▫保密性差▫系统容量少▫提供有限的业务▫手机体积大,价格昂贵(大哥大)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2G):▫1992年在嘉兴地区,第二代移动蜂窝网开始试运转▫90年代初、中期,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全国开通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网络▫90年代中期,部分省市的IS-95A CDMA实验系统▫2001年,中国联通在全国开通IS-95A CDMA网络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2G)的特点:▫系统容量提高▫语音质量更好▫便于实现安全通信保密▫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用系统的通用性▫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第2.5G时代移动通信网络:▫2000年,中国移动在全国开通商用网—GPRS系统∙在GSM网络基础上演化的一个过渡网络∙数字制式∙采用包交换技术∙更为广泛的数据业务▫2003年,中国移动在全国开通商用—EDGE系统第三代(3G)移动通信网络:▫2002年,中国联通开通全国商用网CDMA 2000-1X系统▫数字制式▫语音质量更好▫通信安全保密性好▫系统容量大▫采用包交换技术▫支持高速的数据业务第二章:移动通信系统概述▫移动通信的特点•区分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的复杂性问题▫移动通信的分类•寻呼系统/无绳电话/集群调度/卫星系统/蜂窝移动▫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蜂窝概念/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智能蜂窝•切换/漫游▫标准化组织▫OSI参考模型▫S7信令▫网络的概念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工作于复杂的干扰环境▫可利用的频谱资源有限▫移动性使得网络管理复杂▫用户数量庞大移动通信的复杂一:发射信号传播方式的多样式▫直射▫反射▫绕射▫漫反射▫移动产生的特殊效应多径效应:由于不同途径传输过来的信号产生衰减(解决:RAKE接受技术) 移动通信的复杂二:外来信号的多样式▫干扰▫噪声移动通信的复杂三:对移动台的特殊要求▫外界环境的影响▫性能的稳定可靠▫携带方便、小型、低功耗、耐高温、耐低温▫操作方便通信系统的分类:▫核心网▫接入网:•有线接入:∙光纤接入∙光纤同轴混合网∙Cable Modem∙XDSL•无线接入:∙卫星接入∙蜂窝接入∙微波接入∙WLAN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寻呼系统(BB机)▫无绳电话(寻呼机)▫卫星通信系统:•铱(Iridium)星系统•全球星(Global Star)系统▫蜂窝移动▫集群调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功能部件:▫移动台(MS)▫基站系统(BSS)▫网络交换系统(NSS)▫操作维护系统(OMS)蜂窝概念的引入:▫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信号传输损耗、通信距离有限•大区制系统覆盖范围30-50KM、发射功率50-200W、天线很高(>30CM)•具有网路结构简单、频道数目少、没有无线交换机、直接与PSTN(公共电话网)相连▫大区系统的局限性•覆盖范围有限•服务的用户容量有限•服务性能较差•频谱利用率低▫1974年美国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CELL)的概念•无线覆盖区域的一种理论化的模型•六边形•宏蜂窝(Macrocell):∙每小区的覆盖半径大多为1-25KM∙用于大面积覆盖∙基站天线置于相对较高的地方∙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强∙存在盲点问题•微蜂窝(Microcell):∙覆盖半径大约为30-300M∙发射功率相对较小,一般在1-2W∙基站天线置于相对较低的地方∙用于解决盲点问题•微微蜂窝(Picoell):∙微蜂窝的一种∙覆盖半径更小,一般只有几十米∙基站发射功率更小∙用于解决盲点问题•智能蜂窝:∙扩大系统覆盖区域∙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减少信号间干扰∙存在于TD-SCDMA系统中•切换:∙在通话(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生∙MS业务处理过程中,从一个小区的覆盖移动到另外一个小区的覆盖区域,MS可能发生小区间的切换∙切换过程对于MS用户来说是不易察觉的,也就是说用户不知道已经发生切换,即:切换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发展历史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发展历史ITU TG8/1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最初命名为FPLMTS(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后在1996年更名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000)。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是:世界范围内设计上的高度一致性;与固定网络各种业务的相互兼容;高服务质量;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小终端;具有全球漫游能力;支持多媒体功能及广泛业务的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RTT)提出了支持高速多媒体业务(高速移动环境:144Kbps,室外步行环境:384Kbps,室内环境:2Mbps)、比现有系统有更高的频谱效率等基本要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发展大事记1985年,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概念被提出。
1991年,国际电联正式成立TG8/1任务组,负责FPLMTS标准制订工作。
1992年,国际电联召开世界无线通信系统会议(WARC),对FPLMTS的频率进行了划分,这次会议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订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994年,ITU-T与ITU-R正式携手研究FPLMTS。
1997年初,ITU发出通函,要求各国在1998年6月前,提交候选的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方案。
1998年6月,ITU共收到了15个有关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的候选技术方案。
1999年3月,ITU-R TG8/1第16次会议在巴西召开,此次会议确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大格局。
IMT-2000地面无线接口被分为两大组,即CDMA与TDMA。
ITU-R TG8/1巴西会议结束不久,爱立信与高通达成了专利相互许可使用协议。
1999年5月,国际运营者组织多伦多会议上30多家世界主要无线运营商以及十多家设备厂商针对CDMA FDD 技术达成了融合协议。
1999年6月,ITU-R TG8/1第17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不仅全面确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最终规范的详细框架,而且在进一步推进CDMA技术融合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1.1移动通信1G—4G简述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
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
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
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
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
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
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83年,AMPS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1985年,已经扩展到47个地区。
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各自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网。
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 汽车移动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大阪等地投入商用,成为全球首个商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通信概论论文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年级:学号:姓名:专业:目录摘要I关键词I第1章引言I第2章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II第3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IV第4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VI参考文献VIII附录1 标题VIII摘要:现如今经济发展迅速,移动通信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对移动通信的需求量经历了指数级的增长,我国也不例外,而且这种需求量还将持续下去。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不仅需要丰富移动业务,还需要采用新技术,以满足更多移动用户的需求。
关键词:移动通信;模拟蜂窝;微电子技术;多载波调制;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其中地面系统主要是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以及关口站、基站等。
移动通信主要有五大特点:一是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二是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三是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四是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五是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发明之日就产生了。
移动通信发展技术历程与变革共41页PPT资料
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由美国AT&T开发的最早的蜂窝电话系统标 准)为1G网络的典型代表。Nordic移动电话(NMT)就是这样一种标准, 应用于Nordic国家、东欧以及俄罗斯。其它还包括美国的高级移动电话 系统(AMPS),英国的总访问通信系统(TACS)以及日本的JTAGS, 西德的 C-Netz,法国的Radiocom 2000和意大利的RTMI。
模拟蜂窝服务在许多地方正被逐步淘汰。
也就是第一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风骚一时的大哥大,记得90年前 后流行这么一句话 “第一代移动通讯, 大哥大一统江湖 ” , 可见那个时代大 哥大的魅力, 而作为新时代的科技产物, 足够吸引当时年轻消费者的眼球。而 其便捷的通讯功能有总给那些迫切需求实时通信的商旅人士提供服务,那时 候做生意出门不带这么个大块头都觉得不够范。当年售价2万的大哥大拥有 者可是绝对的 “土豪” 。
一、CDMA2000
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 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与另两个主要的3G标准WCDMA以及TD-SCDMA不兼容。这套 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 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北美和中国。由于超行动宽带 (UMB)的研发被取消,CDMA2000标准最有希望延伸的4G标准是FDD-LTE。电信建成了 全球规模最大的CDMA网络。截止2019年年末,全球已经有102个国家和地区的276家电信 运营商部署了CDMA2000网络。
什么是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就是众所 周知的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
1G到5G无线通信的发展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网络(4G)--VOLTE语音
LTE网络语音通话基于分组数据通道承载,就是VoLTE(Voice over LTE)。VoLTE业务的开展需要手机和网络设备均要 支持。
满足用户正常使用volte功能的条件: 1、用户手机卡已开通volte业务 解决办法(发短信 DGVOLTE到10010开通volte功能) 2、用户手机终端支持volte功能,且手机终端设置已打开 volte 3、用户所在区域有4G网络覆盖
判断用户是否正常使用volte功能方法: 用户拨通电话的时候手机信号那里是否还显示4G。 安卓机不通话的时候显示有"HD"表示开成功了,苹果机不 显示“HD”通话时显示4G表示也开成功了。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
• 5G应用三大场景 • eMBB、mMTC、URLLC
• 5G关键技术(NFV/SDN/网络切片/Massive MIMO等)
➢ 火爆“江湖”的大哥大是1G时代 “最贵最 靓的仔”——它只能进行语音传输,接打电 话,还有距离的限制,容易出现串号、盗号 的现象,不久就被淘汰了,如今,只能成为 很多人的回忆了。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网络: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式蜂窝电话迅速发展,也开始显现出它的缺点,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模拟式蜂窝电话采 用的频分多址技术造成频率资源严重不足,同时,模拟式蜂窝电话易被窃听和码机(山寨),造成对用户利益的危害。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任务是制订泛欧移动通信漫游的标准。GSM本来是欧洲成立的一个移动通信 小组的简称,这个小组在欧洲 的蜂窝移动通信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对8个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了论证,最后制定了泛欧 洲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并用该研究小组名字的缩写“GSM”命名,GSM移动电话系统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 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采用EFR(增强全速率编码)后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 密、抗干扰能力强、用 户设备小、成本低等优点,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简介
8/10/2024
3G-1
•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主要是改进和 完善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直接拨号、 自动选择无线信道等。同时解决了自动接 入公用电话网的问题,这时的系统都采用 大区制,选择的频段和容量都较以往有了 很大的提高。
1 k SMS
话音
97
98
99
00
01
时间
8/10/2024
3G-1
02
03
•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也叫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GSM phase2 +阶段引入的内容之一,属于2.5G,是 GSM网络向3G演进的第一步:1993年由英 国BT Cellnet公司提出。
• 由于拥有更大的容量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很快 GSM网就遍布欧洲,取代了模拟制式的网络。在 欧洲大陆的成功运营,使得GSM向全世界扩展, 夺取了大部分的蜂窝网络的市场份额。
8/10/2024
3G-1
• 欧洲的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 Nokia)等凭借GSM的优异表现而成为新的移 动通信巨人,与美国的MOTOROLA并驾齐驱。
8/10/2024
3G-1
速率bps >2 M
1M
100 k 64 k
10 k
IS-95A 电路型
14.4 9.6
CDMA的演进
cdma2000-1x
分组型
2.4M/
WCDMA? cdma2000-3X?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基站子系统(BSS)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GSM系统结构
功能:基站子系统BSS在GSM网络的固定部分和无线部 分之间提供中继,BSS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实 现通信连接,同时BSS又连接到网络端的移动交换机。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GSM系统结构
BTS
BIE
BIE
MS Um接口
Abis接口
OMC
BSC Q3接口
如果能控制住用户的信号强度,在保持高质量通 话的同时,我们就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体现软容量 的另一种形式是小区呼吸功能。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CDMA 基本特点
软容量 (小区呼吸功能) 当相邻小区的负荷一重一轻时,负荷重的
小区降低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使本小区边缘 的用户切换到临近小区,从而实现负荷分担, 也相当于增加了系统容量。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GSM系统结构
拜访位置寄存器(VLR)
VLR存储进入其覆盖区的移动用户的全部有关信 息,这使得MSC能够建立呼入/呼出呼叫。可以把它 看作动态用户数据库。VLR从移动用户的归属位置寄 存器(HLR)处获取并存储必要的数据,一旦移动用 户离开该VLR的控制区域,则重新在另一个VLR登记, 原VLR将取消临时记录的该移动用户数据。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GSM系统结构 GSM系统接口 GSM寻呼流程 CDMA系统组成 CDMA 基本特点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数字移动通 信系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其代表技术是欧洲 的GSM和美国的CDM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 代移动通信技术(2G)。
GSM接口
Um接口: BTS与MS之间的接口 A接口: BSC与MSC之间的接口 Abis接口: BSC与BTS之间的接口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数据传输率要超过UMTS,即从2Mb/s提高到 100Mb/s;
• 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尚不能达到的高速数据
和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的需要。并能形成综合 广带通信网(IBCN)
• 能提供150Mb/s的高质量的影像服务
3
未来手机的趋势
• 可视电话手机 • 具有GPS功能的手机 • 电视手机 • 指纹识别手机 • PDA/手机一体机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特点: • 频带利用率高、容量大 • 话音质量高 • 具有开放接口 • 安全性高 • 能实现数据漫游
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 通信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 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 百 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 CDMA2000, CDMA, TD-SCDMA, WiMAX
移动通信的历史及发展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1G)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NMT和AMPS,NMT于1981年投入运营。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2.4kbit/s。
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工作系统。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
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0(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近一倍。
在GSM 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
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第三代—3G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 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
国网系统招聘 通信专业课程讲解 第4章移动通信系统
5.软件无线电技术 6.多用户检测技术
4.2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 统
4.2.1 系统组成
• GSM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移动台(MS)、基站子
系统(BSS)和网络子系统(NSS),
图4-8 GSM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结构示意图
1.网络子系统
• 网络子系统(NSS)主要提供交换功能以及用于进行用户数据与移动管
4.系统接口
• GSM系统在制定技术规范时对其子系统之间及各功能实体之间的接口
和协议作了比较具体的定义,使不同的设备供应商提供的GSM系统基础设 备能够符合统一的GSM技术规范而达到互通、组网的目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4-9 GSM系统接口示意图
(1)Um接口 (2)Abis接口 (3)A接口 (4)子系统内部接口 (5)MSC/VLR、HLR、AUC、BSC与OMC之间的接口
图4-15 GPRS的特点
⑥ 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降低通信成本。
⑦ 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覆盖,提高网络建设速度,降低建设成本。
⑧ GPRS的核心网络顺应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为GSM网向第三代演进打 下基础。
4.2.4 EDGE
1.EDGE的概念与特点
• 与以前的系统相比,EDGE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第4章 移动通信系统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人类社
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 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交换手段和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一直有这样一种美好的愿望,即能实现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 时候(Whenever)、任何地方(Wherever)以任何方式(Whatever) 与任何人(Whomever)进行通信,即通信的“5W”,这便是通信的最高 目标。
移动通信发展史(1G-5G)及5G移通通信展望ppt课件
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主要技术标准有三种: 欧洲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 美国的CDMA2000系统和中 国的TD-SCDMA系统
• 主要特点:(1)具有全球范围设计的,与固定网络业务及用户互连,无线接口的类型尽 可能少和高度兼容性; (2)具有与固定通信网络相比拟的高话音质量和高安全性; (3) 具有在本地采用2Mb/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 能; (4)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带宽; (5) 移动终端可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和固定使用,可与卫星业务共存和互连; (6)语音只占移动通信业务的一部分,大部分业务是非话数据和视频信息;(7) 具有 根据数据量、服务质量和使用时间为收费参数,而不是以距离为收费参数的新收费机制 (8))手机体积小、重量轻,具有真正的全球漫游能力;
33
34
第三部分 5G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
35
关键应用 1 :云技术产业的发展
云 --管 --端, 5G是管道,端是应用。以目前常见的多终端云同步的发展来 看,其虽然解决了资源在多终端之间同步的问题,但其下载上传速度仍然 太慢!,特别是无线侧的端到端,端到云,速率慢的问题更加明显。 5G带 来的网速的极大提升,使得一切皆可从云而来,随取随用。就未来而言, 云端高度智能化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时刻为我们提供各种情况下的最优
信系统用户容量受限制,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系统扩容困难
7
二、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模拟蜂窝)系统
模拟移动电话时代手机的功能往往仅仅只是局限于通话功能,而 且受到技术、材料各方面的限制,款式上相当单一,缺乏变化, 大可称为手机的史前时代。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ppt
• 能提供150Mb/s的高质量的影像服务
6
2.5G/3G技术
2.5G技术
3G技术
• HSCSD • GPRS • EDGE • IS-95-B
• 禁止打出 Outgoing - Bar certain outgoing calls • 禁止接入 Incoming - Bar certain incoming calls
– 全球漫游
14
• GSM第二阶段功能(Phase 2)
– 允许收发文字短讯服务(SMS-短消息) – 多方通话-最多5人同时进行 MultiParty Calling – 通话保持 Call Holding-Place a call on Hold – 呼叫等待 Call Waiting-Notifies you of another call
• 无法与固定网迅速向数字化推进相适应,数据承载
业务很难展开
3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 GSM/DCS/PCS(欧洲) • N-CDMA(北美) • D-AMPS GSM系统特点: • 频带利用率高、容量大 • 话音质量高 • 开放接口 • 安全性高 • 漫游
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 W-CDMA • cdma2001xRTT • 1x-EV • TD-SCDMA • Other emerging
technologies
7
GSM到3G的演进
GSM
HSCSD
EDGE
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S
移动通信网络构架
讲解:XX
9
2021/3/10
讲解:XX
10
2G和3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2021/3/10
讲解:XX
11
WCDMA向全IP的演进
R99
MMSC
OMC
SCP
Billing Server
GMLC
HLR
R4
SCP
MMSC
OMC
Billing Server
GMLC
HLR
R5
MMSC
OMC
SCP
GMLC
HSS
2021/3/10
讲解:XX
1
2021/3/10
讲解:XX
2
2021/3/10
讲解:XX
3
WCDMA协议版本的演进
2021/3/10
讲解:XX
4
频段
首先是R99/R4版本,这个版本算是WCDMA的早期版本,现在我们通常也把这个版本叫 做WCDMA,这个版本可以提供384Kbps的最高上传速度和2Mbps的最高下载速度。
BSS
RNS
电路域控制和承载分离
BSS
RNS
核心网和无线接入 网均采用IP传输
WCDMA向全IP的演进符合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
2021/3/10
讲解:XX
12
4G
MME-移动管理实体 ; SGW-服务网关; HSS 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IMS:IP多媒体子系统;
2021/3/10
讲解:XX
13
2021/3/10
HLR/AUC
归属位置寄存器 用户鉴权中心
BSC
基站控制器
PCU分组控制单元 NhomakorabeaPDN 公用数据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2g3g4g的演变发展史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NSS与BSS之间的接口为“A”接口,BSS与MS之间的接口为“Um”接口。
在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中,TACS规范只对Um接口进行了规定,而未对A接口做任何的限制。
因此,各设备生产厂家对A接口都采用各自的接口协议,对Um接口遵循TACS规范。
也就是说,NSS系统和BSS系统只能采用一个厂家的设备,而MS可用GSM通信系统的组成不同厂家的设备。
1、交换网路子系统交换网路子系统(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NSS 由一系列功能实体所构成,各功能实体介绍如下:MSC:是GSM系统的核心,是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其它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
它可完成网路接口、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和计费等功能,还可完成BSS、MSC之间的切换和辅助性的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等。
另外,为了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每个MS、还应能完成入口MSC(GMSC)的功能,即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能。
VLR: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MSC为了处理所管辖区域中MS(统称拜访客户)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例如客户的号码,所处位置区域的识别,向客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
HLR:也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客户管理的数据。
每个移动客户都应在其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注册登记,它主要存储两类信息:一是有关客户的参数;二是有关客户目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以便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例如MSC、VLR地址等。
AUC:用于产生为确定移动客户的身份和对呼叫保密所需鉴权、加密的三参数(随机号码RAND,符合响应SRES,密钥Kc)的功能实体。
EIR:也是一个数据库,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
主要完成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以防止非法移动台的使用。
2、无线基站子系统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
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
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主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个很强的业务控制点。
BTS:无线接口设备,它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
3、移动台移动台就是移动客户设备部分,它由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MS)和客户识别卡(SIM)。
移动终端就是“机”,它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发射和接收。
SIM卡就是“身份卡”,它类似于我们现在所用的IC卡,因此也称作智能卡,存有认证客户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并能执行一些与安全保密有关的重要信息,以防止非法客户进入网路。
SIM卡还存储与网路和客户有关的管理数据,只有插入SIM后移动终端才能接入进网,但SIM卡本身不是代金卡2g3g4g的演变发展史谁还记得那笨拙但却象征了一个时代的“大哥大”?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中国通信业发展史上,“大哥大”代表了移动通信的1G时代,随后的技术演进到2G,再到现在越来越普及的3G,未来我们即将迎来的是4G时代。
据专家介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世界电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移动电话逐步替代固定电话;从单一语音通话为主转为数据、增值为主;无线上网业务逐步兴起;点播类业务逐步成为时尚业务。
1G到4G的进化历史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经历了1G、2G、3G的时代,正走近4G时代。
这些通信技术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技术革新呢?来自维基百科的一张图表,清楚地描述了4代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区别,以及国际上从1G到即将到来的4G的进化历史。
1G,模拟蜂窝网络,从1983年开始。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使用了多重蜂窝基站,允许用户在通话期间自由移动并在相邻基站之间无缝传输通话。
2G,数字网络,从1991年开始。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区别于前代,使用了数字传输取代模拟,并提高了电话寻找网络的效率。
这一时期手机用户数量急速增长,预付费电话流行。
基站的大量设立缩短了基站的间距,并使单个基站需要承担的覆盖面积缩小,有助于提供更高质量的信号覆盖。
因此接收机不用像以前那样设计成大功率的,体积小巧的手机成为主流。
这一时期短信功能首先在GSM平台应用,后来扩展到所有手机制式。
铃声等付费内容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移动通信标准制式。
由于内部兼容,国际漫游变得更容易。
全球2G网络中80%为GSM制式,覆盖212个国家/地区的30亿人口。
3G,高速IP数据网络,从2001年开始。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取代了电路交换(Circult Switching)。
几年前,用于在计算机上访问移动互联网的USB加密狗问世。
电路交换使手机与手机之间进行语音等数据传输;分组交换则将语音等转换为数字格式,通过互联网进行包括语音、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在内的数据包传输。
4G,全IP数据网络,从2009年开始。
到4G时代,电路交换将完全消失。
所有语音通话将通过数字转换,以VoIP形式进行。
因此在4G网络进行通话,将可以依靠有线或无线网络而不一定需要移动信号覆盖。
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从1G到4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
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换代,更意味着普通百姓在通信需求上的不断满足与进步。
1990年,中国出现“大哥大”,售价高达两三万元的手机只有一项功能移动通话。
这就是1G时代。
在当时,拿着砖头般的“大哥大”在路上行走,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因为那个时候的移动通信是属于少数人的。
2G就是我们熟知的第二代数字GSM网络。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江西移动已经建设成江西最大的无线通信网络,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的通信服务。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弥补了第一代话音业务的不足,保密性更好、网络容量更大、手机耗电量低,且手机号码的资源也更丰富。
在2G时代,手机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已经变得不可或缺,甚至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
手机变得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大,移动通信商提供的业务也越来越丰富。
自1999年开始,江西移动陆续推出移动短信、移动秘书、移动声讯、IP电话、WAP、手机银行、手机报、“我i我家”等众多业务,之后,还有彩信、彩铃、手机报、手机证券、手机电视、12580……一个又一个的新业务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新兴的特色产业,并创造了独有的商业和文化价值。
2009年,江西通信行业跨入3G时代。
2009年1月6日,江西移动第一根TD天线在南昌电力技校基站竖起。
2009年2月28日,江西移动正式开通TD-SCDMA,率先开通江西3G网络。
江西移动TD-SCDMA网络建设的顺利完成,除了广大移动员工的辛勤劳动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江西省政府将支持TD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在全国是第一个。
江西省还将TD-SCDMA网络建设纳入江西省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成立TD-SCDMA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全力支持和协调推进TD-SCDMA网络建设和发展。
为早日让3G业务走入百姓生活,江西移动大批网络规划和工程技术人员投入TD网络建设。
他们克服恶劣天气影响、承担高强度工作压力,忘我投入、连续奋战,半年就完成700多个基站的建设及优化。
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3G的到来,让手机厂商迎来了一个全新智能手机的盛宴。
智能手机不仅外形、功能都有新的突破,芯片技术、工艺水平大幅改进。
4G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3G网络的开通,用户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3G手机上网或笔记本电脑通过3G上网卡上网速度要比2G时代快得多。
虽然不少人认为,3G仍然是以通话为主,上网是附带的功能,尤其是与生活、工作关系密切的应用开发还不够成熟和多样化,使得很多用户没有足够的动力自动转网到3G成为3G用户。
但是,以目前世界各国对4G网络的重视程度及已取得的进展来看,未来4G网络必将进入实际的应用并深刻影响下一代互联网的形态。
4G网络最典型的特征是网络速度大幅度提高,能够以高达100Mbps的速度下载。
如果说2G、3G对于人类信息化的发展足以称道的话,那么未来的4G通信却给了人们真正的沟通自由,并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社会形态。
就视频通话、高清电视、互联网游戏、电影下载等对速度要求很高的服务而言,目前的3G还是不给力,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无线宽带的应用将会大行其道,消费者会以移动上网为主,通话功能则退居其次。
在高速网络的支撑下,3G时代困扰运营商的可视电话、手机电视、手机支付等“杀手级”运用中的网络问题将不复存在。
目前有线网络能够支撑的所有业务,都将跨越空间的限制,以无线的形式存在。
如果说3G技术的逐步普及正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上网的话,那么4G技术的推广必将使手机上网用户数量产生飞跃,最终从人与人的互联到人与网络的互联,实现无所不联。
预计到2013年,全世界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将超过使用电脑上网的用户数量,达到17.8亿,同时智能手机和其他能上网的手机数量将更加可观。
届时,4G手机将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将仅仅是其附带功能。
一切原来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实现的功能均可以通过其手持终端实现。
手机将成为其掌上的教室、银行和影院,可以提供定位服务,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洗衣机和微波炉,因为汽车、冰箱和微波炉等都可以嵌入SIM卡,成为移动通信网的一个终端。
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推动4G网络建设,已经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14个城市展开TD-LTE扩大规模网络试验。
更值得高兴的,江西4G网络也在建设当中,客户也可以在南昌八一移动营业厅体验4G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