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终审稿)

合集下载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蛋鸡是人工养殖的鸡类,主要用于产蛋。

下面将从其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理特点1.外观特点:蛋鸡体型较小,肠道相对较短,喙尖锐而弯曲,颈长,眼睛大而黄色,耳垂突出,颜色为红色或白色,全身羽毛丰满而有光泽。

2.生殖系统:蛋鸡的生殖系统可分为卵巢、输卵管和产卵道三部分。

卵巢位于腹腔中,由左右两个卵巢组成。

卵巢中有一些囊泡,每个囊泡内都有一个卵母细胞,当一个囊泡发育成熟时,卵母细胞就会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称之为排卵。

卵巢排卵后,卵子会进入输卵管,通过输卵管的蠕动,慢慢向产卵道输送。

当卵子通过产卵道时,会在产卵道内形成蛋壳,最终从蛋门排出体外。

3.消化系统:蛋鸡的消化系统分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谷物、豆类、油料和矿物质添加剂等。

蛋鸡的食道较短,口腔中没有牙齿,食物被鸡嘴咬碎后通过搅动咽下。

胃比较大,能分泌胃液帮助消化,食物在胃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通过小肠进行吸收,剩余的经过大肠排出体外。

4.呼吸系统:蛋鸡的呼吸系统包括嘴巴、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蛋鸡的呼吸方式是通过肺部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蛋鸡的呼吸频率和呼吸速度相对较高,有助于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排出体内的废弃物。

二、生活习性1.社会性:蛋鸡具有一定的社交性,它们喜欢成群生活,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

在一个鸡舍中,蛋鸡会形成明确的等级体系,而且会互相进行打赌和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

2.运动能力:蛋鸡的运动能力相对较差,它们更喜欢站立和行走,不擅长长跑。

对于蛋鸡的养殖来说,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合适的环境,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生活活动。

3.温度适应能力:蛋鸡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对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在高温天气中,蛋鸡容易受热应激影响,产蛋量下降;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提供适当的保温措施,避免寒冷对蛋鸡的影响。

4.睡眠习性:蛋鸡比较喜欢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喜欢休息和睡觉。

蛋鸡预产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蛋鸡预产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免疫能力下降
预产阶段的蛋鸡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疾 病。
鸡体营养需求
高质量的蛋白质
预产阶段的蛋鸡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来维持生理功能 和生产高品质的鸡蛋。
适当的能量
预产阶段的蛋鸡需要适当的能量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 需求。
矿物质和维生素
预产阶段的蛋鸡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来维持生 理功能和生产高品质的鸡蛋。
定期称重
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合理,满 足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定期对鸡进行称重,了解其生长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05
预产阶段蛋鸡的生产管理
产蛋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
产蛋量
观察蛋鸡的产蛋量是否符合预期,一般 而言,预产期蛋鸡的产蛋量会逐渐增加

受精率和孵化率
这两项指标可以反映蛋鸡的繁殖性能 和种蛋的质量,是衡量产蛋性能的重
营养优化
根据蛋鸡的品种和生长发育 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
饲养管理
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 产蛋量和饲料消耗情况,及 时调整饲养方案以提高生产 效益。
06
预产阶段蛋鸡的饲养技术 和发展趋势
饲养技术现状及问题
饲养技术现状
目前,蛋鸡预产阶段的饲养技术主要包括饲料配方、饲养密度、温度和湿度控制等。然而,在实际操 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饲料营养不均衡、饲养环境不良等。
预产阶段的蛋鸡体重会逐渐增加,达到性成熟前 的最大值。
骨骼发育成熟
预产阶段的蛋鸡骨骼会继续发育,达到成熟状态 。
3
羽毛丰满光亮
预产阶段的蛋鸡羽毛逐渐丰满,色泽光亮。
鸡体生理变化
性成熟
预产阶段的蛋鸡逐渐进入性成熟阶段,开始出现 排卵和产蛋等生理现象。

蛋鸡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

蛋鸡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
营养均 衡及 产蛋 稳定 。
发育 及 蛋壳 的构 成 , 鸡 体缺 钙 , 轻 者下 软 壳 蛋 , 严 重
时会 足 趾抽搐 , 危 及生命 。冬 季气 温低 日照短 , 鸡对 钙质 的需 求量 相 应 增 加 , 给鸡 补钙 极 为 重 要 。蛋 鸡 日需 钙量 为 2 . 7 ~3 . 4 g , 钙 源饲 料应 选 择石 粉 , 一般
过低 时雏鸡 畏寒 , 影 响 卵黄 吸 收 , 影响抗病能力 , 有
的发 生感 冒、 下痢, 严 重 时互相 挤压 、 扎堆 , 造 成 大批 受伤 死亡 ; 温度 过 高则影 响雏 鸡 的正 常代谢 , 食 欲减 退, 发育 缓慢 , 也 易 感 冒和感 染呼 吸道 疾病 。近 几年 来采 用 的高温 育雏 技 术 , 主 要 是 在 前几 天采 用 高温 育雏 , 温 度一般 在 3 6 ℃左 右 。 高温 低湿 时 , 鸡体 内水 分散 失增 多 , 腹 内蛋黄 吸 收不 良 , 绒毛 干枯 发 脆 , 脚趾干瘪 , 雏 鸡 易 受 风 寒侵 袭 而患 呼 吸道疾病 , 为提高 湿度 , 可 在大 炉上放 一 盆 水 。低 温高 湿时舍 内 既潮 湿 又 冷 , 雏 鸡 易 患 感 冒和
2 饲 料 的 选 择
根据 蛋鸡 群采 食 量 的降 低 程 度 , 将 饲料 的 能量 水平 提高 到 正常水 平 的 1 . 1 ~1 . 2倍 。将 饲料 中维 生 素 A 和 B族 维 生素 的含量 增加 到正 常水 平 的 2 ~ 3倍 , 将维 生素 E 的含 量 增 加 到 正 常 水 平 的 5 ~1 O 倍, 同时 在病 鸡 的饲料 中加 入适 量 的维 生素 C和维
毒 。雏 鸡采 食 、 饮 水 以及饲 料 的消化 吸收 , 对 疾病 的

蛋鸡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

蛋鸡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

蛋鸡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蛋鸡是指用于生产蛋类产品的鸡种,主要包括家禽中的鸡类。

蛋鸡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对于蛋类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蛋鸡的生理特点:1. 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早:蛋鸡的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间相对较早,通常在20周左右即可开始产蛋。

与其他鸟类相比,蛋鸡的生殖器官发育速度更快,能够更早地实现生殖功能。

2. 蛋的形成周期短:蛋鸡一般每隔24-26小时就能产蛋一次,蛋的形成周期相对较短。

这也是蛋鸡能够持续产蛋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体形小巧:相对于肉鸡来说,蛋鸡的体形较小巧,体重相对较轻。

这一特点使得蛋鸡在产蛋时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更多的营养物质可以用于蛋的形成。

4. 需要光周期调控:蛋鸡的产蛋受到光周期的影响较大。

通常情况下,蛋鸡需要每天接受一定时间的光照,以维持产蛋的正常周期。

当光周期缺失或异常时,蛋鸡的产蛋量会受到影响。

5. 产蛋寿命相对较短:蛋鸡的产蛋期通常持续到一定的时间后会逐渐减少甚至停止产蛋。

一般来说,蛋鸡的产蛋寿命为 1.5-2年左右,之后需要更换新的蛋鸡。

二、蛋鸡的饲养管理:1. 环境控制:蛋鸡的饲养环境对于其产蛋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保持饲养场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对蛋鸡产蛋的不利影响。

其次,要保持饲养场的良好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饲养场的卫生,保持场地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2. 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管理是保证其产蛋质量和数量的关键。

要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和需求,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同时,要控制饲料的摄入量和饲喂时间,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的问题。

3. 光照管理:蛋鸡的产蛋受到光照的调控。

通常情况下,蛋鸡需要每天接受一定时间的光照,以维持产蛋的正常周期。

饲养者可以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和控制,来调节蛋鸡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提高产蛋量和质量。

4. 疾病防控:蛋鸡的饲养过程中,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蛋鸡的生理特点

蛋鸡的生理特点

蛋鸡的生理特点1.生活环境的温度出壳后10日龄内的雏鸡体温比成鸡低1.4~1.68℃。

长羽快者体温上升较快,长羽慢者往往要到15日龄后才能接近成鸡的体温。

雏鸡的这种生理特点说明,它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在一定阶段内,鸡胚与出壳初期雏鸡体温是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升降的。

生理上的这一现象对于育雏工作者掌握雏鸡培育的规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当把雏鸡移到凉爽的环境时,体温和代谢率都下降,要到15~20日龄后,雏鸡体内温度调节机制发育良好之后,才能保持体温处于恒定状态,这就是早期雏鸡要求生活环境的温度比成鸡高的原因之一。

2.绒毛保温性能出壳的雏鸡表皮外层长满一层绒毛,毛长为1.0~1.5厘米,是雏鸡体最外部的保温层。

但该层很薄,难以达到足够的厚度来形成空气隔热层,保温性能甚差。

成鸡的羽毛则大不相同,它包括质地比较坚实的羽管(其中包括羽根和羽轴),从羽轴伸出整齐的羽翮。

羽毛在成鸡的表皮上以半重叠式向鸡尾部方向排列,它还可以在表皮与肌肉的神经组织支配下进行收缩或放松。

当鸡体感到冷时,往往将羽毛向上松开,形成一定的厚度,气流受阻,形成与外界低温相隔开的保温层,能有效地抵御外界低温的侵袭和防止体内温度迅速扩散。

其保温性能比雏鸡强得多。

可是,在对外界高温环境的忍耐上雏鸡又比成鸡强,这是雏鸡既需要较高温度的环境保护,又能适应较高温度环境的生理结构特点之一。

3.剩余蛋黄的生理功能雏鸡出壳后腹部残留着尚未被完全吸收的蛋黄,其外部被一层透明并布满血管的薄膜包着,呈一个囊状物,称为剩余蛋黄囊。

出壳后的正常健康雏鸡在3~7天内,生命所需要的营养仍然主要来自这些剩余蛋黄。

雏鸡生理上的这种特殊结构在成鸡体内是没有的。

刚出壳的雏鸡,剩余蛋黄越小,体质越强,反之则越弱。

对1~5日龄内死亡的雏鸡进行解剖发现:如果不是因为中毒、踏挤而死,几乎全都是孵化过程中蛋黄吸收不良的弱雏。

也有部分蛋黄吸收不良的弱雏可活到6~7天才陆续死亡,还有少数蛋黄吸收不良的弱雏是因患白痢、肠炎或感冒而死亡。

蛋鸡的饲养和管理技术探究

蛋鸡的饲养和管理技术探究

蛋鸡的饲养和管理技术探究庞海峰Y a n g z h i j i s h u在进行蛋鸡的饲养与管理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阶段需要进行注意,例如育成期到产蛋期阶段的管理、预产期的管理等等,这些阶段对于蛋鸡的总体性能有着直接的联系。

加强此阶段的蛋鸡养殖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保证鸡群的总体水平。

一、产蛋鸡的生理特点1、性成熟。

在蛋鸡饲养的过程当中,要想使获得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就需要对蛋鸡的生理特性进行充分的掌握,按照生理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

通常情况下,母鸡刚开始进行产蛋的阶段,代表着母鸡已经性成熟,但是却并不代表母鸡的生长发育已经彻底结束。

母鸡18周左右时,体重仍然是持续增长的时期,一般到40周左右时才会生长发育结束,并且体重增长缓慢。

在40周以后的体重增长,只是单纯的脂肪增加。

2、易受外界影响。

蛋鸡的一个生理特点是较为神经质,因此它会对外界因素带来的刺激较为敏感,环境变化,饲料改变,机械设备更换,温度,通风,照明,密度等等因素都会对蛋鸡造成一定的刺激。

尤其是在蛋鸡的产蛋期,如果发生以上因素的影响,会直接影响着产蛋的质量。

3、产蛋规律。

蛋鸡的产蛋特点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包括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这些时期的产蛋重量、产蛋周期以及产蛋量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二、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1、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在蛋鸡开始产蛋前需要对其进行转群的工作,而在进行转群的一周左右,需要提前准备好鸡舍并消毒清理干净,同时对后备母鸡进行免疫与修啄工作。

根据多年来的饲养经验,可以确定较为合适的转群时机是在蛋鸡16周左右时,但是也要根据蛋鸡的实际体重来确定,只有体重符合相应的标准,才能进行转群工作。

2、产蛋料的合理更换。

在产蛋鸡饲养过程中,产蛋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鸡群在18周左右时体重会生长到符合标准,此时需要立刻对产蛋料进行更换,这样可以帮助蛋鸡钙质的补充,并且在母鸡产蛋之前,也可以使其拥有更加丰富的营养,获得更好的体力。

蛋用雏鸡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

蛋用雏鸡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

2023年第4期浙江畜牧兽医蛋用雏鸡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 蛋用雏鸡是指用于生产商品鸡蛋的0~6周龄雏鸡。

1 雏鸡生理特点1.1 抗应激性差 雏鸡抗应激性是指雏鸡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各种不良因素反应的敏感程度,越敏感说明其抗应激性越差。

引起雏鸡应激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噪音、温度、颜色、湿度、光照以及饲料改变、免疫接种、工作人员更换和其它动物的闯入等。

1.2 生长速度快 蛋用雏鸡孵出体重一般为40g,1周龄约70g,2周龄约130g,3周龄约200g,4周龄约290g,5周龄约370g,6周龄体重约460g。

从这些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得知,雏鸡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

1.3 消化能力弱 一是蛋用雏鸡胃和嗉囊的容积都很小。

1周龄雏鸡嗉囊充盈状态下还没有1个小枣体积大;二是消化吸收差。

因消化酶不足和肌胃的摩擦力不够造成雏鸡消化力较差,粪便中常有大量肉眼可见的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1.4 抗病能力差 雏鸡因免疫器官发育不够完善,抗病能力较差,常发生球虫病、鸡白痢、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严重危害鸡群健康和以后的生产性能,有时还可引起大批死亡。

2 饲养管理要点2.1 饮水 一是开饮,雏鸡进入育雏舍即可饮水,补充长途运输流失的水分;二是水温,雏鸡开饮时要用25~30℃的低温开水,防止饮水造成雏鸡受凉、腹泻等;三是水质,雏鸡饮水要清洁卫生,必要时可交替加入适量白糖、葡萄糖、诺氟沙星或开口乐、开口宝等。

2.2 开食 一是开食时间,雏鸡进入育雏舍3h后,或2/3以上的雏鸡已经喝足水,或1/3以上的雏鸡有啄食动作,此时是开食的最佳时间;二是方法,开食时开食料用少量水拌湿后洒在红色的纸上,随吃随添;三是营养,开食饲料要营养丰富、结构合理、搭配平衡,清洁卫生,不发霉变质或过期,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

2.3 密度 一是网上平养,1周龄45只/m2,2周龄40只/m2,3周龄35只/m2,4周龄30只/m2,5周龄25只/m2,6周龄20只/m2;二是笼养育雏,1周龄55只/m2,3~4周龄40只/m2,5~6周龄30只/m2。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一、蛋鸡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繁殖率高初生雏鸡的体温略低,约39.6℃,最低时可达33℃,10天以后体温调节系统趋于完善,维持41-42℃的水平;因此,1周龄的雏鸡要求环境温度为30-34℃,2周龄时要求25-30℃,3周龄时要求20-25℃;对鸡而言,生长过程中最合适的环境温度为15-25℃;成年鸡的体温为41-42℃,比哺乳动物高5℃左右,每分钟呼吸36次,心跳300次左右,代谢十分旺盛;代谢旺盛是鸡寿命短、可利用率高的生命基础,1只蛋鸡一年可产蛋15-17kg280-320个蛋,约为其体重的10倍;为确保代谢需要,必须给予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鸡的饲料配方应尽量达到全面、平衡;另外,对通风换气、环境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二、蛋鸡怕热怕潮湿、敏感又胆小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呼吸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抗热能力较差,环境温度长期在35℃以上,就有热死的危险;当然,温度过低,一方面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另一方面会增加饲料消耗,降低经济效益;鸡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潮湿不利于鸡散热,易引发各种疾病; 鸡的感觉器官较为敏锐,富有神经质,尤其是某些小型蛋鸡品种;任何新的声响、动作、物品等突然出现,都会引起鸡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惊叫、飞跃、逃跑、炸群等,饲养密度大时,常出现扎堆、压伤压死等,导致蛋鸡停产或易下软壳蛋、无黄蛋、双黄蛋等异常蛋; 三、蛋鸡喜群居,好争斗,爱模仿鸡的合群性很强,一般不单独行动,刚出壳几天的鸡,就会找群,一旦离群就叫声不止;公、母鸡都有很强的认巢能力,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自动回到原处栖息;同时,拒绝新鸡进入,一旦新鸡来到,便会争斗不止,直到有一方斗败,公鸡尤甚;鸡爱模仿,集约化饲养时,若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因鸡群密度大,常会造成啄肛、啄羽的习性,各个鸡会纷纷效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有大批啄死的危险; 四、蛋鸡的抗病能力差鸡的抗病力差表现在多个方面:鸡的肺脏较小,连接有许多气囊,而且体内各个部位包括骨腔内都存在着气囊,彼此连通,从而使某些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很容易沿呼吸道进入肺、气囊和体腔、肌肉、骨骼之中,所以,鸡的各种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后患多,损失大;鸡的生殖道与排泄孔共同开口于泄殖腔,产出的蛋很容易受到粪尿污染,也易患输卵管炎;鸡的体腔中部缺少横隔膜,使腹腔感染很容易传至胸部的重要脏器;鸡没有成形的淋巴结,淋巴系统不健全,病原体在体内的流动传播不易被自身所控制,一旦感染,较易发病;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与鸭、鹅等比较起来,鸡的抵抗力差、成活率低; 五、蛋鸡适合于集约化规模饲养鸡的人工孵化技术使得一次性出雏可多达万只以上,为集约化养鸡提供了雏鸡来源;在统一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鸡的生长发育相当整齐,而且鸡活动范围小,喜群居,爱模仿,通过控制光照时间与强度能够控制鸡的开产早晚和整齐度,使得大批量散养或笼养都成为可能;鸡饮水少,而且利索,粪便与尿一起排出,相对较粘稠,为清扫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高密度饲养提高了鸡舍利用率,养鸡笼具日臻完善,一栋成鸡舍可饲养蛋鸡上万只,节省劳力,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养殖新目标;。

蛋鸡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

蛋鸡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

蛋鸡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蛋鸡是指专门用于产蛋的鸡种,其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对于提高产蛋率和保障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蛋鸡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蛋鸡的生理特点1. 生长发育:蛋鸡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一般从孵化到达产蛋期需要经历约20周的时间。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适宜的环境条件,确保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2. 生殖系统:蛋鸡的生殖系统发达,雌性蛋鸡一般在20周龄左右开始产蛋,每日产蛋量逐渐增加,到达高峰后逐渐减少。

蛋鸡的产蛋周期通常为24-26小时,一般早晨产蛋较多。

3. 产蛋特点:蛋鸡产蛋的特点是周期性的,通常在早晨到中午产蛋较多,下午逐渐减少。

蛋鸡的产蛋量受到饲养管理的影响较大,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蛋率。

二、蛋鸡的饲养管理1. 环境条件:蛋鸡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控制在18-24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70%,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和8小时黑暗。

2. 饲料营养:蛋鸡的饲料需要营养全面,包括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

蛋鸡的饲料中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同时控制能量摄入,以避免肥胖对产蛋率的影响。

3. 饲喂管理:蛋鸡的饲喂管理需要定时定量,确保饲料充足且新鲜。

蛋鸡的饲喂时间一般为早晨和下午,每日饲喂2-3次。

饲喂时需要注意避免饲料浪费和食盆污染。

4. 疾病防控:蛋鸡饲养过程中需要加强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常规的疾病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鸡群中的疾病问题,以确保蛋鸡的健康和产蛋率。

5. 群体管理:蛋鸡一般以群体饲养,需要合理的鸡舍设计和管理。

鸡舍内应保持清洁干燥,饲喂设施和饮水设备要完善,确保蛋鸡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6. 生产管理:蛋鸡的生产管理包括蛋的采集、记录和存储等方面。

蛋的采集要注意避免损伤和污染,记录蛋的产量和质量,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蛋的存储要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蛋的变质。

蛋鸡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

产蛋鸡的生理特点、产蛋规律及营养需要

产蛋鸡的生理特点、产蛋规律及营养需要

上 。到 2 4周 龄时 , 鸡 卵 巢重 达 6 0克 左 右 , 与 生殖 有 关 的激 素 进入 最 为 活跃 的分 泌 时期 ,其表 现 是 产 蛋 率 已近 于直线 速度 上升 , 整个 鸡群 进入 产蛋 高峰期 。
快要 开 产 和开产 1 3 期 不 太长 的鸡 , 经 常发 出 “ 咯 咯 ”悦 耳 的长 音 叫声 , 鸡 舍里 若 叫声 不绝 , 说 明鸡 群 的产蛋 率 会很 快 上 升 。此 时 ,饲养 管 理要 更 精 心 细 致, 防止 突然 应 激 现象 的发 生 。产 蛋开 始后 , 鸡 皮 肤
增长 1 . 8 厘米。 冠、 髯颜 色 由黄变粉 红 , 再 变至 鲜亮 的 红 色 。据 研 究 , 冠、 髯 长度 、 颜 色 的变 化 , 不仅 与 生 殖
1 4 2日龄 产蛋率 达 5 0 %, 当鸡群 的产 蛋率 上 升到 9 0 % 时, 即可进人 了产 蛋高 峰期 。产蛋 高峰期 来 临的周 龄 约为 2 3周 龄 , 高 峰 期 内平 均 产 蛋 率 为 9 4 %, 产 蛋 高 峰 持续期 为 2 0 ~ 2 8 星期 , 然 后缓 慢下 降 。从平 均产 蛋
二个 产蛋 年后 , 随年 龄增 加 , 蛋 重逐 渐减 少 。 2 1 ~ 7 2周
龄 的鸡 在第 一个 产 蛋 周期 内 , 无 论是 褐 壳 、 粉 壳还 是 白壳 品种其 平 均产 蛋数 多 在 2 8 0 ~ 3 1 2枚 ,总 蛋重 在 1 7 . 5 ~ 1 9 . 0千克 。 全程 褐 壳 、 粉 壳 和 白壳 品 种平均 蛋重 分别 为 6 2克 / 枚、 6 1 克/ 枚和 6 O克 / 枚。
素会 逐 渐再 次沉 积 。所 以根据 黄色 素 的消退情 况 , 可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共11页文档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共11页文档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2>一、产蛋鸡的生理特点1.刚开产的母鸡虽然性已成熟,开始产蛋,但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全,18周龄体重仍在继续增长,到40周龄时生长发育基本停止,体重增长极少,40周龄后体重增加多为脂肪积蓄。

2.产蛋鸡富于神经质,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产蛋期间饲料配方突然变化、饲喂设备改换、环境温度、通风、光照、密度的改变,饲养人员和日常管理程序等的变换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对蛋鸡产生不良影响。

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对营养物质利用率不同,母鸡刚达性成熟时(17-18周龄)成熟的卵巢释放雌性激素,使母鸡贮钙能力显著增加,开产至产蛋高峰时期,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采食量持续增加,到产蛋后期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脂肪沉积能力增强。

3.产蛋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体重、蛋重和产蛋量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二.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1)做好转群工作在转群的前3-5天,将产蛋鸡舍准备好并消毒完毕,并在转群前做好后备母鸡的免疫和修啄工作。

关于转群时机,由于近年来选育的结果,鸡的开产日龄提前,转群最好能在16周龄请进行,但注意此时体重必须达到标准。

(2)适时更换产蛋料当鸡群在17-1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马上更换产蛋料能增加体内钙的贮备和让小母鸡在产前体内贮备充足营养和体力。

实践证明,根据体重和性发育,较早些时间更换产蛋料对将来产蛋有利,过晚使用钙料会出现瘫痪,产软壳蛋的现象。

(3)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营养供给开产是小母鸡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一个很大的应激,在这段时间内小母鸡的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青春期的体重仍需不断增长,大致要增重400-500克,蛋重逐渐增大,产蛋率迅速上升,消耗母鸡的大部分体力,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外界对鸡的进一步干扰,减轻各种应激,为鸡群提供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并保证满足鸡的营养需要。

(4)产蛋前期蛋重和体重变化规律蛋重和体不同品种重变化规律不同某褐壳蛋鸡体重标准产蛋率见蛋2%10%40%70%80%90%32周龄体重(g)16501700175018251900192519502019-2100凡是体重能保持品种所需要的增长趋势的鸡群,就可能维持长久的高产,为此在转入产蛋鸡舍后,仍应掌握鸡群体重的动态,一般固定30-50只做上记号,1-2周称测一次体重。

蛋鸡生理变化规律及相应措施

蛋鸡生理变化规律及相应措施

足产蛋和维持健康的需要
证蛋鸡健康 的基础上 , 适
在保 饲 料
的比例 , 以降低饲料成本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9
快恢复产蛋 , 应喂给容易消化的优质饲料 , 蛋 白质品 质要好 , 数量要足 , 特别是促进羽毛生长的蛋氨酸及 B族维生素要充足。 要避免增加光照时间 , 以便尽快 结束换羽。 ②根据换羽的不 同表现进行选优汰劣。 高
能量的需求减少 ,因而采食量下降。气温超过 3 0  ̄ C 时, 采食量减 少 1 0 %~ 1 5 %; 酷热 时 , 可减少 3 0 %以
以上 , 将会有部分鸡停止产蛋 , 开始换羽。因此 , 注意 不得断水 , 必须及时供应充足的饮水。
适量喂给保健沙 , 无论是种鸡还是商品蛋鸡 , 都 要经常补饲沙砾 , 尤其对笼养鸡更为重要。沙砾的大 小要适 中,以直径 4 ~ 5 毫米为宜。平养鸡可放置沙 槽, 笼养鸡可按 0 . 5 %的比例混在饲料里喂给。
2饮水 习性 的变化规律
在一年中鸡饮水变化 的突出季节在夏季 ,此 时
渴欲增强 , 饮水增加 。在不冷不热的气候条件下 , 蛋 鸡饮水量为饲料量的 2 倍; 在炎热条件下 , 饮水 量为
饲料量的 4 - 5 倍 。相应措施 :由于缺水可影响产蛋 量, 譬如缺水 2 4 小时 , 可使产蛋量下降 3 0 %, 且很难
产鸡换羽晚 , 秋末冬初才开始 , 经1 ~ 2 个月就恢复产
蛋。 换羽时 , 主翼羽同时脱换数根。 低产鸡换羽早 , 夏 末秋初就开始 , 经3 - 4 个月方脱换完毕。换羽时 , 主
不低于 1 7 %; 钙质可提高到 3 . 8 %- - 4 . 0 %; 油脂可添加
到 占日粮的 1 %- 2 %;青绿多汁饲料可适量多喂 , 但 不要 超过 3 0 %。 冬季采食量明显上升 。 冬季寒冷, 蛋鸡需要多消 耗营养以御寒 ,所以采食量增加。当舍温低于 2 1 ℃ 时, 每下降 1 ℃, 鸡采食量即增加 1 %; 此时 , 日 粮 的调 整原则 为 “ 只增不减”: 增加饲料量 , 以增加 i 0 %为 宜, 不可过多, 以免过肥。 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 。 增 加日 粮 中维生素 A和维生素 D 的含量。

蛋鸡生理变化规律及相应措施

蛋鸡生理变化规律及相应措施
选择优质原料
选用高质量的饲料原料,如豆粕、鱼粉等,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 养价值。
定期检测饲料营养成分
定期检测饲料的营养成分,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符合要求 。
蛋鸡的饲养管理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根据鸡舍面积和设备情况,保持适宜的饲养 密度,以减少鸡群应激和疾病传播。
定期消毒
定期对鸡舍、饮水器、食槽等进行消毒,以 减少疾病传播。
矿物质需求
蛋鸡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来维持其生殖系 统和产蛋功能。蛋白质来源包括豆粕、鱼 粉、昆虫等。
维生素需求
蛋鸡需要钙、磷、镁、钠等矿物质来维持 其骨骼发育和产蛋功能。
蛋鸡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 E等,以维持其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
蛋鸡的饲料配制
合理搭配饲料
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合理搭配能量、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饮食管理
提供清洁、新鲜的水源,保持饲料营养均衡 ,避免发霉变质。
蛋鸡的药物使用
合理用药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选择 和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药物残留
注意药物使用后的残留期,避免 药物残留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耐药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产 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05
蛋鸡的生产管理及提高产蛋性能 的措施
保持鸡舍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鸡舍粪便和垃圾,保持鸡舍干燥、 清洁卫生,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做好防疫工作
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 并严格执行,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04
蛋鸡的疾病防治及保健措施
蛋鸡的疾病防治
防疫意识
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定期进行 疾病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蛋鸡的生理习性是怎样的

蛋鸡的生理习性是怎样的

蛋鸡的生理习性是怎样的蛋鸡的生理习性会呈季节性变化,有经验的养殖户早已掌握了这一规律,饲养和管理都较为科学,因此产蛋量在不同季节都比较稳定。

那蛋鸡的生理习性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蛋鸡的生理习性,希望能帮到你。

蛋鸡的生理习性一、采食习性的变化规律1.夏季采食量明显下降夏季气温高,蛋鸡对能量的需求减少,采食量也会下降。

由于摄食量的减少随之而来摄入的蛋白质和钙也相应减少,因而导致产蛋量下降。

一般而言只要温度超过30℃,采食量减少10%~15%;如遇高温酷暑,采食量会减少30%。

此时应适当调整日粮。

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鸡舍温度。

2.冬季采食量明显上升冬季温度较低,蛋鸡需要补充大量营养来抵御寒冷的天气。

当舍温低于22℃时,每下降1℃,鸡采食量增加1.3~1.5克。

此时要在保证鸡舍空气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鸡舍的温度,另外要把日粮转变为冬季日粮,即提供更多的能量饲料以抵御低温带来的影响。

二、饮水变化规律除了饮食的变化外,饮水在一年当中也会有变化,主要突出在夏季饮水量增加,通常在不冷不热的气候条件下,蛋鸡饮水量为饲料重量的2倍;在炎热条件下,饮水量为饲料重量的4~5倍。

如果蛋鸡缺水,会导致产蛋量下降,而且十分明显。

譬如缺水24小时,可使产蛋量下降30%。

因此一定要保证蛋鸡有充足的饮水量,但是同时要注意如果毫无节制的供给饮水,可能会出现蛋鸡水泄的情况。

三、换羽习性的变化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成年鸡在秋季进行自然换羽,一般需要进行3~4个月。

因此,要注意光照时间及鸡舍温度的变化,及时保温及补充光照。

以保证蛋鸡生产性能。

蛋鸡的养殖周期蛋鸡的养殖周期(从刚孵出的仔鸡到最后被淘汰出售)一般为17个月,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生长期,即从刚孵出的仔鸡到开始产蛋的时期,一般为0~5月,共5个月时间;后一阶段为产蛋期,即从开始产蛋到最后被淘汰出售的时期,一般为5~17月,共12个月时间。

蛋鸡产蛋的高峰期饲养方法

蛋鸡产蛋的高峰期饲养方法

蛋鸡产蛋的高峰期饲养方法蛋鸡的生理变化特点1.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周期,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

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

体重增长和生殖系统成熟同时进行。

这时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产蛋率在20周龄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外界环境条件均要求十分严格。

2.产蛋鸡进入预产期后,鸡的体内发生了很大的生理变化,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都处于一种生理应激状态,再加上转群、免疫、驱虫等影响,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1.适时转群,按时接种、驱虫。

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

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油苗加活苗,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及其它疫苗。

入笼后最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

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毫克/公斤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入料中服用。

转群、接种前后在料中应加入多种维生素、抗菌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2.适时转换产蛋料。

为了适应蛋鸡体重的增加、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对钙的需求,可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饲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饲料。

同时在料中额外添加一倍量多种维生素。

这个时期应当取消限制饲喂的方法,让鸡自由采食。

在开灯期间要保证槽中始终有料。

3.增加光照时间。

农村专业户养鸡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

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两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最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或16小时为止。

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

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4.为鸡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

产蛋鸡最适合的温度是13℃~23℃,冬季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夏天最好能保持在30℃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
习性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一、蛋鸡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繁殖率高
初生雏鸡的体温略低,约39.6℃,最低时可达33℃,10天以后体温调节系统趋于完善,维持41-42℃的水平。

因此,1周龄的雏鸡要求环境温度为30-34℃,2周龄时要求25-30℃,3周龄时要求20-25℃。

对鸡而言,生长过程中最合适的环境温度为15-25℃。

成年鸡的体温为41-42℃,比哺乳动物高5℃左右,每分钟呼吸36次,心跳300次左右,代谢十分旺盛。

代谢旺盛是鸡寿命短、可利用率高的生命基础,1只蛋鸡一年可产蛋15-17kg(280-320个蛋),约为其体重的10倍。

为确保代谢需要,必须给予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

鸡的饲料配方应尽量达到全面、平衡。

另外,对通风换气、环境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蛋鸡怕热怕潮湿、敏感又胆小
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呼吸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抗热能力较差,环境温度长期在35℃以上,就有热死的危险。

当然,温度过低,一方面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另一方面会增加饲料消耗,降低经济效益。

鸡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潮湿不利于鸡散热,易引发各种疾病。

鸡的感觉器官较为敏锐,富有神经质,尤其是某些小型蛋鸡品种。

任何新的声响、动作、物品等突然出现,都会引起鸡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惊叫、飞跃、逃跑、炸群等,饲养密度大时,常出现扎堆、压伤压死等,导致蛋鸡停产或易下软壳蛋、无黄蛋、双黄蛋等异常蛋。

三、蛋鸡喜群居,好争斗,爱模仿鸡的合群性很强,一般不单独行动,刚出壳几天的鸡,就会找群,一旦离群就叫声不止。

公、母鸡都有很强的认巢能力,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自动回到原处栖息。

同时,拒绝新鸡进入,一旦新鸡来到,便会争斗不止,直到有一方斗败,公鸡尤甚。

鸡爱模仿,集约化饲养时,若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因鸡群密度大,常会造成啄肛、啄羽的习性,各个鸡会纷纷效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有大批啄死的危险。

四、蛋鸡的抗病能力差鸡的抗病力差表现在多个方面:鸡的肺脏较小,连接有许多气囊,而且体内各个部位包括骨腔内都存在着气囊,彼此连通,从而使某些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很容易沿呼吸道进入肺、气囊和体腔、肌肉、骨骼之中,所以,鸡的各种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后患多,损失大。

鸡的生殖道与排泄孔共同开口于泄殖腔,产出的蛋很容易受到粪尿污染,也易患输卵管炎。

鸡的体腔中部缺少横隔膜,使腹腔感染很容易传至胸部的重要脏器。

鸡没有成形的淋巴结,淋巴系统不健全,病原体在体内的流动传播不易被自身所控制,一旦感染,较易发病。

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与鸭、鹅等比较起来,鸡的
抵抗力差、成活率低。

五、蛋鸡适合于集约化规模饲养鸡的人工孵化技术使得一次性出雏可多达万只以上,为集约化养鸡提供了雏鸡来源。

在统一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鸡的生长发育相当整齐,而且鸡活动范围小,喜群居,爱模仿,通过控制光照时间与强度能够控制鸡的开产早晚和整齐度,使得大批量散养或笼养都成为可能。

鸡饮水少,而且利索,粪便与尿一起排出,相对较粘稠,为清扫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

高密度饲养提高了鸡舍利用率,养鸡笼具日臻完善,一栋成鸡舍可饲养蛋鸡上万只,节省劳力,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养殖新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