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泥石流对工程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在自然界中,地质灾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它们可能以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形式发生,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然而,我们很少关注到地质灾害可能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质灾害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和应对这些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地震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地震通常具有破坏性的性质,它们可能导致大坝和堤坝的破裂和坍塌,进而引发洪水,破坏周围的农田和城市。
它们还可能损坏水库和输水管道,导致供水系统中断,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困难。
因此,对于地震影响下的水利工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例如,在设计水利工程时,可以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
此外,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其次,我们来关注滑坡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滑坡是指由于土壤的滑动或坍塌而引起的地表下滑的现象。
滑坡可以破坏水库、河道和输水管道等设施,造成水资源的流失和供水中断。
此外,滑坡还可能阻塞或改变河流的流向,导致洪水的发生,进一步危害周围的居民和农田。
为了减少滑坡对水利工程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滑坡易发区域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修建防护墙、巩固土壤,以及进行定期的滑坡监测和预警。
最后,我们要关注泥石流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雨、地震等原因造成的大量土石杂物和水一起沿山体流动的现象。
泥石流可能冲毁水库、水电站和输水管道,破坏农田和居民区,并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应对泥石流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其冲击力。
例如,在易发泥石流区域,可以修建护坡、挖掘渠道,以减缓泥石流的流速。
此外,还应加强泥石流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向周围居民提供警报和逃生指南。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对水利工程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对水利工程造成破坏,导致供水中断、洪水发生等问题。
为了减轻这些影响,我们应该在设计和建设水利工程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预防措施。
浅论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浅论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居住之用的建筑物,人们对它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建筑物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方面,如何有一个好的抵御自然灾害的建筑物成了人们对选择现代住房的一个新的标准。
关键词:自然灾害土木工程防御技术1.土木工程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1.1 地震对土木工程的危害地震对于土木工程具有极大地破坏力。
地震是地壳内部作用力造成的,这种作用力产生的能量非常巨大,根据震级的大小,它可以产生不同的后果。
较大震级的地震可以瞬间摧毁地面上所有的东西,如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给整个汶川、北川、青川造成毁灭性的的破坏,又如日本9级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毁灭性的的破坏。
这两次大的地震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建筑物的倒塌造成了财产和生命的流失。
除此之外,桥梁断裂、隧道塌方、河堤决口等也是地震带来的一系列连锁问题。
对于如何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成为了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重要挑战。
1.2泥石流对土木工程的危害泥石流是现代土木工程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泥石流属于地质次生灾害,它往往伴随着地震、暴雨、山体滑坡、山体塌方等自然灾害一起发生。
该地质灾害发生时,大量的泥水伴随着淤泥、石子等冲入集镇、村庄、城镇,它造成的损害也是破坏性的。
有时候,大的泥石流带来的灾害甚至比地震还厉害。
灾害发生时,往往是成片的房屋、庄家和大量的人畜被淹没。
灾害发生后,救援难度较大,只要是被泥石流淹没,基本就等于毁灭。
如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员伤亡惨重,土木工程基建项目基本被毁。
人们是反思自然灾害发生的背后,对于城市土木工程的选址是否提出过思考,这对以后土木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有一个新的课题。
1.3火山对于土木工程的危害火山和地震同为土木工程行业的两大主力杀手。
火山喷发与地震发生具有相似之处,都是因为地壳内部运动所造成的,只不过一个是因为地球板块的运动,另一个是因为地球释放内部压力。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一、泥石流的基本概念和危害泥石流是指由于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形成的一种以泥沙为主体的流态运动。
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由于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造成了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
2.对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容易导致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受损或被毁。
3.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泥石流会带走大量土壤和植被,导致土地资源丧失,同时也会污染水源等环境问题。
二、预防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提高预警能力。
2.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建设防护工程,如堤坝、挡土墙等,以减轻泥石流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3.加强植被保护:大规模的植被破坏是导致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可以有效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4.加强社会宣传:通过社会宣传、科普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三、治理措施1.治理泥沙源头: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种草造林、修建拦沙坝等方式来治理泥沙源头,从根本上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2.治理沟道:通过清淤、加固沟道等方式来改善水流通畅性和稳定性,减少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破坏力。
3.治理泥石流堆积区:通过加固、清理等方式来治理泥石流堆积区,减少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4.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四、结语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极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护工程建设、植被保护等方式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通过治理泥沙源头、沟道和堆积区等方式来治理泥石流;同时也要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内、地表和地壳等地质体发生的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的自然现象。
它是地球运动和内外地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工程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地质灾害首先对土地利用和规划产生深远影响。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毁灭。
工程建设若将逻辑简化于土地上,没有充分的认知和考虑地质灾害的存在,将无疑增加开发项目的风险。
这就要求工程师在进行土地规划时,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然而,即使进行了详尽的地质调查和评估,工程建设仍然面临着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
珠穆朗玛峰的攀登,正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工程建设。
雪崩、岩石滚落等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是攀登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加强安全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合理评估风险,以减少工作人员和设备的损失。
当然,在更加极端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考虑放弃一些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以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此外,地质灾害对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直接影响。
例如,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地震引发的地面破裂、地陷等现象,容易导致道路的塌方和破损,进而影响交通运输的顺畅。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进行解决,从而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地质灾害的变化相适应。
在大型桥梁和隧道工程中,工程师们还需要考虑地震、滑坡和地下水位变动等地质灾害因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固和安全。
此外,地质灾害会对水利工程产生影响。
山区的洪灾和山体滑坡对水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产生重大威胁。
因此,在选址和设计这些工程时,工程师必须细致地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山区洪灾等地质灾害问题也将日益突出,其影响将不仅限于工程建设,还将对供水、灌溉、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地质灾害是工程建设面临的一大挑战。
地质灾害指的是地球物理现象或地球化学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不仅对工程的安全稳定造成直接威胁,还会给工程建设过程带来许多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地震对工程的影响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尤为显著。
地震引起的地表振动会给建筑物和桥梁等工程构筑物带来严重的破坏。
地震波的传播会导致结构的振动,从而破坏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地震引起的地表液化现象还会导致地基沉降和土壤变形,进一步危及工程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带的位置、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工程施工,以增强工程的抗震能力。
二、滑坡对工程的影响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滑坡会导致土体的位移和变形,破坏工程的地基稳定性。
滑坡的土体流失还会引起局部地面沉降,进而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滑坡还会带走大量的土石杂物,给工程带来隐患。
这些杂物可能会堵塞水源、道路和建筑物周围的通道,导致工程运行中断。
因此,在山区和滑坡多发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务必进行地质勘察和滑坡预测,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滑坡的发生。
三、泥石流对工程的影响泥石流属于一种自然形成的沉积岩石,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泥石流的冲击力非常强大,容易冲毁排水系统、道路和桥梁等工程设施,给工程运行带来严重的威胁。
其次,泥石流的泥沙沉积会堵塞河道和水库,降低工程的水利效能。
此外,泥石流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限制工程周边的农业发展。
在泥石流频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进行合适的治理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首先,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分析地质构造和地层情况,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地质灾害中的泥石流防治工程
地质灾害中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地质灾害是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地表或地下发生的自然灾害。
其中,泥石流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泥石流防治工程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泥石流防治工程的重要性、工程的分类及实施方式,并探讨相关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一、泥石流防治工程的重要性地质灾害中的泥石流危害巨大,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导致山体崩塌、河道堵塞、田地被掩埋等一系列灾害,给当地居民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开展泥石流防治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泥石流防治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缓解泥石流的危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如建设坝体、挡土墙、引导河流和稳定山体等,可以有效地防止泥石流的暴发和扩散,为灾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分类及实施方式1. 坝体工程坝体工程是一种常见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法,通过修建坝体来阻挡泥石流的流动。
坝体通常由混凝土、石块和土壤等材料构成,具有较高的抵抗泥石流冲击能力。
在选择坝体材料和施工位置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规模,以确保坝体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2. 挡土墙工程挡土墙工程是另一种常用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构建坚固的挡土墙来阻止泥石流的流动。
挡土墙可以采用土石混合、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和抗侵蚀性。
在进行挡土墙工程时,需要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方式,以确保挡土墙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引导河流工程引导河流工程是一种通过改变河道的路径,以防止泥石流流入人口稠密地区的工程方法。
通过修建人工河道或改造原有河道的形状,使泥石流能够顺着指定路径流动,避免对居民区域造成灾害。
在进行引导河流工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规划河道路径,确保泥石流能够稳定地流出。
三、泥石流防治工程的挑战和解决方法泥石流防治工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复杂的地质条件、巨大的经济投入和施工难度等。
泥石流的应对措施泥石流危害及应对措施
泥石流危害及应对措施引言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容易造成巨大的危害。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泥石流对人口和财产的伤害。
本文将简要介绍泥石流的危害及针对泥石流灾害的应对措施。
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是在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流动地质灾害。
它由山体崩塌引起的岩石碎屑和泥土、水混合物组成,以高速流动的形式冲击前进,会造成以下危害:1.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泥石流在流动时会有巨大的冲击力,能够将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冲毁或破坏。
2.造成人口伤害:泥石流在流动时,由于混合物的破坏性,会对人造成巨大的威胁。
泥石流一旦进入人类居住区,就会对人口造成严重的伤害。
3.污染环境:泥石流在流动时,会带来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基于以上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尽可能的避免泥石流造成的危害。
泥石流应对措施1.加强监测和预警在防止和减轻泥石流灾害方面,第一步是及时监测和预警工作的实施。
泥石流监测可分为地形监测和流体运动监测两个方面。
地形监测是指监测斜坡结构和岩石的变化、滑坡、崩塌、裂缝、松动地层、盐酸效应等非常规地质灾害的预警。
而流体运动监测是指监测水位、水流、土石流等流体力学方面的数据。
通过定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预警。
2.地面防护措施泥石流在流动时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它能够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基于此,需要在建筑物周围采取地面防护措施,例如设置减速山体防撞装置。
减速山体防撞装置通过消耗泥石流的冲击力,并将其分散,从而减轻其对人口和财物的影响。
3.工程治理措施工程治理措施是指在整个山体流域内进行的开展的防灾避险措施。
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
比如,在泥石流易发区,可以采取农卡和耕地栽植防护林,或者通过新建防护林、修建防洪墙等方式来保护安全。
4.技术手段的应用在预防泥石流灾害方面,使用动态防护网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技术手段。
防护网被分成多个截面,每个截面之间使用紧密的绳结构形成一个钢筋箱体。
泥石流堆积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泥石流堆积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对策铁路工程建设本来就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尤其是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更加重了建设难度,比如暗河、溶洞、滑坡、崩塌、泥石流、断层破碎等。
以成兰铁路为例就泥石流造成影响和解决办法做一些归纳总结。
标签:泥石流堆积;铁路工程;防治铁路工程的轨道建设关乎国家的发展,随着道路建设得成功也能带动一方地方经济的发展,铁路的建设也有许多外界影响,如果在平原上面修建一条铁路轨道,可能需要仅仅考虑地面能否承受重力,或者其他不是很困难的因素。
但是在一些地质地貌比较特殊的地方就不会这么简单了,一方面如暗河、溶洞、滑坡、崩塌,我国造价第一的宜万铁路(湖北宜昌到重庆万州)全长仅仅377公里,总投资225.7亿元,时间上从2003年奠基仪式开始修建到2010年通车共耗费了7年的时间,其实最主要的倒不是金钱和时间上面的耗费,更是铁路修建过程发生多次施工人员牺牲。
另一方面如泥石流、断层破碎带也会影响着铁路建设,比如成兰铁路(成都到九寨沟段)线路总长435.2km,地处高原与盆地的过渡带,具有特殊环境地质条件,泥石流发生的风险较大,特别是汶川地震以后,区段内的泥石流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建设之初对成兰铁路沿线的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方进行调查总结,认识其基本特征以及爆发灾害的规律,从而能够结合实际分析堆积特征对铁路工程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成兰铁路通过的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各一区段,即雎水河段和茂县松潘段作为研究区,进行比较分析。
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对研究区内泥石流发育的环境地质条件调查、观测、试验基础上,采用室内遥感解译、现场勘查以及工程地质类比等方法,分析归纳出研究区泥石流基本特征;探讨并比较国内外现有的四种泥石流冲出量的计算方法,评价冲出量与堆积的关系,最终找到适合计算研究区泥石流冲出量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定量评价研究区泥石流堆积特征提供依据。
1 泥石流堆积对桥梁的影响铁路跨越泥石流沟采用最多的工程措施是桥梁,成兰铁路更是大量采用桥梁。
天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天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天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力量引起的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对土木工程建设和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天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地震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地震是地球表面由于板块运动而引起的地壳震动现象,其破坏力极大。
地震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破坏:地震会导致建筑物结构受力不均匀,从而造成墙体倾斜、柱子断裂等破坏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2. 地基沉降:地震会引起地基土体液化现象,导致地基沉降,使建筑物失去支撑,甚至倒塌。
3. 设备损坏:地震会导致土木工程中的设备损坏,如管道破裂、电缆断裂等,影响土木工程的正常运行。
为了减少地震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设计合理:在土木工程设计阶段考虑地震因素,采用抗震设计原则,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加固结构:对已建成的土木工程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破坏。
3. 定期检测:定期对土木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土木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洪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因暴雨、融雪等原因超出河道容量而泛滥的现象,对土木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洪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冲毁建筑:洪水的冲击力极大,容易冲毁土木工程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失。
2. 地基侵蚀:洪水会侵蚀土木工程的地基,导致地基沉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3. 设备损坏:洪水会导致土木工程中的设备损坏,如电气设备短路、管道破裂等,影响土木工程的正常运行。
为了减少洪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加固堤坝:加固河堤、堤坝等防洪设施,提高其抗洪能力,减少洪水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2. 设计排水系统:合理设计土木工程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减少洪水对土木工程的侵蚀。
3. 提高设备防水性能:对土木工程中的设备进行防水处理,提高其抗洪能力,确保土木工程的正常运行。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
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提醒:要及时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及预警信息;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帐篷。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当发现有泥石流迹象时,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也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
岩土工程知识泥石流对建筑的影响
岩土工程知识泥石流对建筑的影响导语: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一、泥石流基本概念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
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
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
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
影响泥石流强度的因素较多,如泥石流容量、流速、流量等,其中泥石流流量对泥石流成灾程度的影响最为主要。
此外,多种人为活动也在多方面加剧这上述因素的作用,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二、泥石流的分类按物质成分分类1、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2、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3、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泥石流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与治理
泥石流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与治理引言:泥石流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泥石流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治理措施。
1. 泥石流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泥石流灾害是一种猛烈的自然灾害,它以其强大的伴随物流运动和顶部液态泥浆流下的能量而致人命,破坏村庄、道路、桥梁以及其他基础设施。
泥石流的冲击力和侵蚀作用会严重损坏土木工程建筑物和结构物,导致工程的倒塌和崩溃。
2. 基于现有工程技术的泥石流灾害治理泥石流的治理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针对泥石流灾害,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轻灾害的影响。
其中包括:- 泥石流堰塞体治理:通过建立泥石流堰塞体进行围堰拦截,将泥石流的冲击力量和泥浆沉积在围堰内,减轻对下游的冲击程度。
- 岩体加固措施:通过钻孔爆破、喷射混凝土和锚杆等方式对泥石流易发区的岩体进行加固,提高其稳定性。
- 河道整治:对河道进行疏浚、拓宽和加固,提高其输沙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减少泥石流对河道的侵蚀。
-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现代化的泥石流预警系统,通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措施,减少泥石流对土木工程的危害。
3. 创新技术在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技术在泥石流治理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卫星遥感和空间数据分析,更加高效地识别和监测泥石流的活动区域。
此外,激光扫描和三维建模技术也为泥石流灾害的研究和治理提供了更加精准和可视化的手段。
4. 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除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破坏自然环境,例如盲目开矿、不合规划的水库建设,都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因此,在解决泥石流灾害问题上,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
结论:泥石流灾害对土木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通过现有的技术和治理措施,我们可以减轻灾害对土木工程的破坏。
此外,创新技术在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也需要重视。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泥石流灾害是一种多发性、高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的规范化勘查成为了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勘查规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体现在准确评估和防范灾害风险方面。
通过系统全面的勘查,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灾害范围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勘查结果,工程设计师可以合理规划和布置工程设施,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减少工程面临的泥石流灾害风险。
这样可以避免工程建设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因无法抵御洪水冲击而导致的破坏和灾害。
其次,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渣土库管理和规划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
渣土库作为一种常见的泥石流防治措施,是将泥石流冲刷下来的岩石碎屑堆积起来,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冲击和破坏。
勘查规范将对渣土库的选址、设计施工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渣土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选择渣土库的规模和位置,考虑到地形、地质特征以及可能出现的泥石流规模,避免渣土库在泥石流发生时被冲毁或无法起到储备冲击波的作用。
这样可以确保工程建设在泥石流发生时能够为下游地区提供有效的保护。
此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还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提供了指导。
勘查规范要求对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材料进行全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和实验测试,确保所选材料能够承受泥石流冲击、抗侵蚀和防水等功能。
在施工过程中,勘查规范要求施工人员熟知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样可以避免工程在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受到损坏和影响。
最后,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还对工程建设后的监测和维护提供了指导。
勘查规范要求在工程建设完工后对工程设施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泥石流对建筑选址的影响
泥石流对建筑选址的影响泥石流是指由于地质灾害或人为活动导致的土石混合物流动下山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率高、威力大、破坏性强,对于建筑选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泥石流对建筑选址的影响。
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如果建筑选址在泥石流流通的区域内,将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泥石流的流动速度快,侵蚀力强,能够摧毁建筑物、堤坝等物体。
因此,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在泥石流流经区域内建造建筑。
其次,泥石流具有长期性和复发性。
泥石流通常是由于降雨或融雪引起的,而降雨和融雪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这就导致了泥石流发生的长期性和复发性。
在建筑选址中,应考虑到泥石流的频率和规模,避免选择在泥石流多发区域建造建筑。
此外,泥石流地区的地质条件也对建筑选址产生了影响。
泥石流发生的地区通常是地质环境复杂、地形陡峭的山区或丘陵地区。
这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往往不稳定,土壤岩石的坚固性差。
如果在这样的地区建造建筑物,容易导致建筑物的倾斜、下沉甚至崩塌。
因此,在选址时,应避免选择在地质条件不稳定的泥石流地区建造建筑。
与此同时,泥石流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泥石流发生时,会带走大量的土石杂物,形成堆积,称为泥石流堆积物。
泥石流堆积物对于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会造成破坏和改变。
泥石流堆积物会堵塞河道,形成滞洪湖,引发洪水灾害;泥石流堆积物会改变地貌地形,对周边的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造成影响;泥石流堆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砂石颗粒,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水质。
因此,在建筑选址中,应充分考虑泥石流堆积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最后,泥石流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也是不可忽视的。
泥石流灾害常常造成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泥石流已经成为中国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和危害性的灾害之一、因此,在建筑选址中,应尽量避免选择在泥石流灾害频发区域建造建筑,以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泥石流对建筑选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选址时,应避免选择在泥石流流通区域建造建筑;考虑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避免选择在泥石流多发区域建造建筑;避免选择在地质条件不稳定的泥石流地区建造建筑;充分考虑泥石流堆积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尽量避免选择在泥石流灾害频发区域建造建筑,以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对农田的影响及防护设施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对农田的影响及防护设施暴雨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其带来的降雨量巨大,往往会引发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由大量水、泥沙和碎石混合物组成的流体,在其流动过程中,对农田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对农田的影响,并介绍一些防护设施。
一、泥石流对农田的影响1. 耕地损失:泥石流的流动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会冲刷耕地表层土壤,导致耕地的丧失。
这对农田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因为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
2. 土质改变:泥石流所携带的泥沙和碎石会在农田上沉积,使得土壤的质地发生改变。
这可能导致土壤疏松度下降,通气性差,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3. 养分流失:泥石流带走了大量的土壤,其中包含了农田中的养分。
这使得农田的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4. 水源受污染:泥石流中的泥沙会对附近的水源造成污染。
污染的水源不仅难以直接供给农田的灌溉水,还会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防护设施1. 梯田建设:梯田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农田防护设施,通过将山坡划分成一级一级的坡地,并修建梯田墙,可以减缓泥石流的流速,降低其冲击力,从而保护农田。
2. 护坡工程:在泥石流易发区域的山坡上,可以进行护坡工程的建设。
这包括建设防护墙、挡土墙等,以阻挡泥石流的流动,保护农田不受灾害影响。
3. 河道治理:对于泥石流易发的河道,可以进行治理工程。
加深并加宽河道,增加泥石流通过的通道,减少泥石流对附近农田的冲击力。
4. 植被恢复:植被在固土保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可以进行植被的恢复工作。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泥石流的产生。
5. 早期预警系统:建立泥石流早期预警系统对于农田的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雨量、地质形态等指标,能够提前预警,为农户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小农田损失。
结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对农田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包括耕地损失、土质改变、养分流失和水源污染等。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对河道工程的影响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对河道工程的影响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山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泥石流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进行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是非常重要的。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的实施不仅可以评估泥石流的危险性和潜在规模,还可以为河道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从而减少河道堵塞、阻碍洪水扩散等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对河道工程的具体影响。
首先,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能够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河道工程的建设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条件,特别是岩性、断层和地质构造等方面的信息。
而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勘探工作能够收集到大量准确的地质数据,为河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例如,通过勘查可以确定岩性稳定的区域和潜在的滑坡地带,从而避免在高风险区域修建河道,减少工程灾害的发生。
其次,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能够评估河道工程的安全性。
泥石流灾害是由大量水土杂质混合体流动而成,其冲击力和破坏力极大,容易对河道工程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在勘查中,可以通过数字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模拟出泥石流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和冲击力,从而确定河道工程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和修复。
这可以提高河道工程的抗灾能力,保护沿岸地区的安全。
另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还能够为河道工程提供防治措施建议。
勘查中对泥石流造成的灾害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河道工程的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
例如,可以提出对抗泥石流冲击的结构设计,包括设置泥石流拦挡坝、河床堆积物处理措施等,以减轻泥石流对河道工程的破坏。
此外,还可以通过勘查确定合适的排泥设施和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提前采取措施,降低泥石流灾害对河道工程的影响。
此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还能够影响河道工程的总体规划。
通过对泥石流的历史数据和灾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和频率,以及可能的威胁范围。
这些信息能够提供给规划者,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河道工程规划方案,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综合分析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的社会经济影响
综合分析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的社会经济影响泥石流灾害是一种常见、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减缓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各国纷纷开展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以寻求更加科学、可行的解决办法。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是为了全面了解灾害危害的规模、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情况,为灾后修复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该勘查的社会经济影响是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的实施会促进环境保护。
泥石流是由陡峭山地上的土石流动而形成的,其运动过程往往伴随大量的泥沙冲刷和搬运,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山体生态的破坏以及河道淤积等问题。
通过勘查,可以查明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和分布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灾害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其次,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有助于生态建设。
泥石流的发生往往与山地植被覆盖率低有关,因此合理的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是预防泥石流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勘查,可以了解灾后恢复工程对山地生态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植被种植方式和疏林措施,从而实现生态与防灾的双重目标。
此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泥石流灾害往往给当地的农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过勘查,可以准确把握灾害的规模和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计划,提高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进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的社会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勘查,可以准确了解泥石流灾害的规模及其空间分布情况,为灾后修复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勘查的实施将推动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践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推广应用。
试论泥石流治理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实体是通过各种管理和技术方法把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有机的组合结果,工程材料及其制品成为工程的永久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项目在材料及其制品上的投资就占总投资额的60%,显而易见材料的质量对治理工程的质量影响程度。由于目前我国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市场管理处于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对市场的监管还有漏洞和不足,使一些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流入地质灾害的治理领域,且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在建设中滥用一些不合格的材料,使工程质量产生极大威胁。如果不严把工程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关,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出现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必然。因此,工程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是地灾治理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2.泥石流治理工程质量
2.1泥石流工程的质量问题现状
目前我国尤其是西南泥石流频发的地区,通常泥石流的规模较大,治理的难度大,质量的控制困难,且质量方面有很多问题。针对泥石流的治理工程坝体、导流堤、排导槽、防护堤等的工程结构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泥石流的基础淘蚀、砼自身的强度不足、坝肩的冲刷、坝体的裂缝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泥石流治理工程中各方面的多种质量问题。
2.2泥石流工程治理指导原则
泥石流治理的指导基本原则是:避让、排导、拦挡及综合治理。避让,就是避开和绕开泥石流沟及泥石流危险区,或设计大跨度的构筑物,使泥石流通过。这种指导思想在线路工程中(公路和铁路)用得较多。排导,是在线路工程中无法避让但又必须通过泥石流区时,设计泥石流的构筑物把泥石流排到非危险区的工程措施。拦挡,是在前两种方法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时采用的措施,是下策。但拦挡工程的应用十分广泛有效。综合治理,是在某一泥石流流域内进行总体的规划、通盘的考虑的指导思想。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是一种长期有效科学的防治法。
关键词:泥石流;治理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设计的影响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设计的影响泥石流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损失,进行彻底的勘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的落实对于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设计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勘查工作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分布、泥石流发生概率、地下水情况等多个方面。
这些勘查结果将提供给工程设计师,使其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和可能存在的隐患。
凭借这些信息,设计师将能够选择更合适的工程位置和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以增强工程的抗灾能力。
其次,勘查规范的执行对于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影响。
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所以勘查工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根据规范的要求,勘查应包括现场调查、采样、试验和监测等环节。
这些环节将为工程设计师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帮助其更好地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勘查工作,才能确保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设计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属于特殊的工程领域,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勘查规范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了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规范对勘查人员的要求包括科学的分析能力、工程实践经验和灾害防治知识等。
这些要求保证了勘查人员能够提供专业的勘查成果,有效指导工程设计,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对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指导。
规范中包括了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环境的勘查要求和勘查方法。
根据地质环境的不同特点,规范要求勘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勘查方法,并在勘查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
这些技术指导为工程设计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并促进了工程设计方法和技术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泥石流对工程的影响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及山前地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和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它的发生受很多条件的制约,是山地常发地质灾害之一。
本文对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对工程的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泥石流形成条件防治措施
一、引言
泥石流是一种突然暴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液体两相混合介质的特殊洪流,呈黏性层流或稀性紊流。
泥石流常常具有突然暴发、来势凶猛、运动快速、历时短暂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近年来,我国泥石流有渐趋加重的趋势。
鉴于泥石流的严重危害性,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防治措施是有必要的。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了堰塞湖。
截至28日,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463人遇难,失踪302人,已解救1243人。
此次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灾情之大,伤亡人数之多、损失之严重在甘肃乃至全国也都是少见的。
下面让我来进一步了解泥石流,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地质条件
(1)构造: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皱褶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
高的地区,一般对泥石流的形成有利。
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2)岩性: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的岩层,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岩层易遭受破坏,碎屑物质来源丰富。
2、地形条件
(1)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流域的形状便于水流的汇集。
(2)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
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
(3)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大,使泥石流得以迅猛直泻。
(4)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质有堆积的场所。
3、水文气象条件
(1)水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
泥石流的形成与短时间内突然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
突然大量来水有:①强度较大的暴雨;②冰川、积雪的强烈消融;③冲川湖、高山湖、水库等的突然溃决。
(2)水的作用:浸润饱和山坡松散物质的侧蚀掏挖作用产生滑坡、崩塌等,增加了物质来源。
4、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为滥伐山林,造成山坡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堆积等,往往提供大量物质来源。
开挖隧道时破坏地下的地质平衡条件时等,也会形成泥石流。
上述条件概括起来为:
(1)流域内有丰富的固体物质补给来源;
(2)有陡峭的地形和较大的沟床纵坡;
(3)流域的中、上流有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烈消融等形成充沛水源。
此三者缺一便不能形成泥石流。
三、泥石流的危害
2010年8月13日夜间至14日凌晨,汶川突降暴雨,多个乡镇多处发生泥石流,造成国道213线汶川段多处阻断这是汶川地震后,震中生命线第5次中断。
截至15日,共有13人因灾死亡、59人失踪,受强降雨影响,都汶高速映秀段侧山体突发泥石流,岷江改道冲进映秀镇,还有上面所说的舟曲泥石流灾害,这些种种都说明了泥石流的危害之大。
下面笼统的概括下:
1、由于泥石流中泥、沙、石块等土粒物质含量高,流体浓稠,粘性强,因而致使泥石流具有结构性、惯性强、搬运力大、破坏力强和分选性差等特征。
2、根据泥石流规模、性质、地形条件和受害对象不同,泥石流危害表现为多种形式,主要有:①淤埋。
在泥石流活动区内的平缓地带,泥石流停止运动,大量泥沙淤埋各种目标。
泥石流规模愈大,淤埋愈严重。
②冲刷。
泥石流发生和流通区域内,大量坡面土体和沟床泥沙被带走,山坡土
层被冲刷减薄甚至被剥光,成为难以利用的荒坡;河床被冲刷,岸坡垮塌,使沿岸设施、交通和水利工程等遭破坏。
③撞击。
快速运动的泥石流,尤其是其中的巨石具有很大的动能,能撞毁桥梁、堤坝、房屋、车辆、电杆等与之遭遇的固定设施和活动目标。
④堵塞。
泥石流堵塞自身流路或汇入的主河,形成堵塞坝,上游水位增高,使沿河两岸各种目标遭淹没;一旦堵塞坝溃决,又形成大规模泥石流或洪水,对下游造成危害。
⑤漫流改道。
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堵塞其流路,造成漫流改道,冲毁或淹没下游各种设施。
⑥磨蚀。
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在运动中对各种保护目标及其防治工程的表面造成严重的磨蚀。
⑦弯道超高与爬高。
高重度泥石流运动的直进性很强,在弯道处流动或遇阻时其超高或爬高的能力大,有时甚至能爬脊越岸淤埋各种目标。
⑧挤压主河道。
泥石流冲出的大量泥砂使堆积扇不断扩大,形成通航河道的险滩,有碍通航,并将主河逼向对岸,使对岸遭受严重冲刷,造成山坡失稳,危害各种目标,而且由于流路改变,使沿岸各种设施遭受危害。
四、泥石流的防治措施1】
1、防治原则
泥石流是一种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其形成原因是自然界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素比较复杂,根治极为困难。
因此对泥石流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避强制弱,重点治理;沟谷的上、中、下游全面规划,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应中小结合,以小为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2、预防措施
禁止在流域内进行滥砍滥伐,保护植被。
严禁在坡度大于25的地区进行垦荒种地。
在山坡上修建工程时,要保持边坡的稳定,并且对施工的弃土、弃渣采取水保措施,不能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崩滑等固体物质来源。
3、生物措施
在城区后山流域的水源区,采用封山护林育草,涵养水源,以减少暴雨径流,保持水土。
在泥石流形成区,通过营造不同类型的森林,保护、发展灌木林和草本植被,提高地表覆盖率,辅以冲沟沟头防护,沟内建生物谷坊群,坡地改梯地,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水平埝地,打地边埂,修集水沟、排水沟等农业土壤改良措施,建立较为完善的山地农业工程与泥石流生物防御体系,既保障农业生产,又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提高防治区的经济效益(发展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等)。
通过有计划、有措施的组织活动,变泥石流防治工作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进行长期治理。
4、工程措施
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是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和堆积区内,相应采集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支护工程,排导、引渡工程,停淤工程及改土护坡工程等措施,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与危害。
(1)防护工程:针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他重要工程设施,采用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措施,作一定的防护。
(2)排导工程:其目的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
主要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
堤三种类型。
(3)拦挡工程:它是用以控制组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总量和能量,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设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积等危害的工程设施。
(4)此外,在泥石流地区,一些工程设施还可以采取下列两种措施防御泥石流的危害:
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等。
穿过工程:穿过工程师指修建隧道、明洞等,从泥石流下方穿过,泥石流在其上方排泄。
5、危险度区划和预测预报措施
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开展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和预测预报,在泥石流易发山区划分出危险区与安全区,避开在危险区建设;建立泥石流预警站(点),开展监测和预警工作;危险地段设置警示牌,提醒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建立反应快速、机动灵活、保障有力的救灾抢险系统,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及时开展紧急救援。
五、结束语
泥石流作为一种自然地质灾害,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阻此它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预防它的发生,同时应该加大在预测这一块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