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种草的意义

合集下载

浅谈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与管理

浅谈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与管理

浅谈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与管理【摘要】人工草地是人工种植的草坪,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意义。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草坪的生长和质量。

在选择适宜的草种方面,需要考虑到环境适应性和使用需求。

合理施肥和灌溉可以促进草坪生长,提高质量。

草地管理与修剪是保持草坪整洁和健康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根据草种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防治病虫害可以保证草坪的长期健康,采取预防措施很重要。

优化土壤环境可以改善草坪生长环境,增加养分和水分的供应。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与管理对于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值得重视和推广。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生态友好性和可持续性,为人们提供更加美丽健康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管理、草种选择、施肥、灌溉、草地修剪、病虫害防治、土壤环境、发展趋势、重要性、引言、正文、结论、总结1. 引言1.1 人工草地的定义人工草地是指经过人工种植和管理的草地,通常用于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减少土壤侵蚀等目的。

人工草地的定义可以根据其种植目的和特点进行区分,比如园林景观草地、运动场地草地、草坪草地等。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工草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人工草地可以有效地提升土壤质量,净化空气,吸纳CO2,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

人工草地的定义还可以从植物学和园艺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如种植的草种、草地的形态结构等。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草地的定义往往与其实际用途和环境特点相关,不同类型的人工草地需要采取不同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人工草地是一种通过人工干预和管理的植被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对环境和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2 人工草地的意义人工草地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舒适、美观的绿色空间,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化率。

人工草地还可以带来休闲娱乐的场所,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浅析西藏高海拔地区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浅析西藏高海拔地区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浅析西藏高海拔地区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问题作者:斯朗曲珍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1期【摘要】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主导支柱产业。

但是,西藏草原畜牧业以天然草地放牧为主,生产技术落后,草畜矛盾突出,季节失衡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等特点。

目前,西藏高海拔地区仍处于游牧或半游牧的生产方式,在寒冷季节牧草严重缺乏时,基本上无法补充牲畜。

一旦发生灾害性天气,将造成大量牲畜死亡,给牧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人工种草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基于此,本文重点从西藏高海拔地区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对发展西藏高海拔地区人工种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西藏高海拔地区;人工种草;建议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草地面积约8800万Hm2,草地类型以高寒草地为主。

由于西藏气候寒冷干燥的特点,西藏草原生态环境恶劣,草木生长低而稀疏。

2014年,天然草地亩产干草24.47公斤,导致天然草地退化严重,牧草产量低,但质量好,草地利用季节性明显,分布不合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畜产品的需求。

一、西藏高海拔地区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一)提供丰富的优质牧草牧草短缺是制约西藏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人工牧草是畜牧业发达地区的共同经验,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西藏人工种草平均鲜草产量为1600kg/畝,管理好的产量可达2800kg/亩。

与天然牧草产草量相比,大大提高了牧草产量,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牧草,解决了冬季牧草不足的问题,不仅缓解了天然草地的压力,而且提高了牲畜的抗灾饲养质量。

(二)防风固沙,增强土壤肥力草原退化、荒漠化和荒漠化是西藏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草原荒漠化不仅导致适宜畜牧的优势牧草种类减少,而且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养分流失。

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管理技术研究

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管理技术研究

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管理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牧业经济的发展,牧区大量放牧使得草原环境日益恶化。

为了使草原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家大力实施人工种草工程。

但是人工种草不只是简单的种植草种,而是要在人工种草之前,需对牧草生长特性研究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及措施,人工种植牧草后需及时对其进行管理等工作。

本文根据人工种草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对高海拔人工种草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海拔;牧区;意义;管理技术一、开展人工种草技术的意义在海拔高的地方,由于气候环境恶劣、空气稀薄等原因导致牧草生长速度缓慢。

畜牧业发展速度也因此放缓。

但是人工种草却解决了这一大问题,进行人工种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给畜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饲料。

人工种草的产量富足,不仅可以解决因为气候环境引起的牛羊养料不足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缓解当地天然牧草的生长缓慢压力。

第二,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近几年,由于过度放牧,西藏高海拔地区草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现象。

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严重影响了畜牧经济的发展,而人工种草技术的推广,增加了西藏高海拔地区草场面积,减少了水土的流失。

第三,有效改善了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工种草的不断落实,草场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有效改善了牧区的空气环境,保障了牧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高海拔人工牧草种植技术要点(一)科学选择植地选地技术对于人工种草十分关键。

良好的土壤环境不仅有助于牧草更好的生长,而且能保证牧草的质量跟产量。

因此,在种植牧草之前,要对当地的土壤环境进行严格的分析、筛选,了解其是否适宜牧草的种植。

另外,需要注重,在选择土地时,还需要以牧草作为参考。

有的牧草比较适宜在干燥的土壤中生长,而有的牧草刚好情况相反,喜欢在土壤较湿润的土地当中生长。

(二)牧草种植技术当前,我国牧草种植方式有多种,主要有条播、点播、撒播等方式。

在种植牧草之前,要根据种植区域实际的环境来设计间距。

人工种草的现实意义

人工种草的现实意义

人工种草的现实意义(一)草原在我国国土及其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全球范围看,世界草原面积约34.8亿公顷(联合国粮农组织),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0%。

我国是草原大国,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草原约占我国陆地国土的42%,是耕地面积的3.3倍、森林面积的2.3倍,由此可见,草原在我国国土及其安全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草原生态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态,与农田生态、森林生态、水域生态和城市生态等,共同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我国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草原生态状况直接关乎我国生态安全态势:(1)草原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草原植物都是低位芽植物,紧贴地面生长,能很好覆盖地面,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其它植物不可比拟的优势。

(2)草原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

据统计,草原上生长着野生植物1.5万种,野生动物2000多种,在历史上为人类食物、药用植物、家畜品种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3)草原作为重要而巨大的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

与森林一样,草原也具有较强的固碳作用,据测算,1亩天然草原的固碳能力为0.1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0.46吨。

(三)草原牧区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长久以来,草原牧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集区。

截至2008年底,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六大牧区人口总数为1.615亿,是全国人口的12.16%;266个牧业及半农半牧业县共有人口4784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441万人(占其人口数72%),少数民族人口1427多万人(占其人口29.8%,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4%)。

草原是牧区农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保障了数千万人民的正常生活。

另外,草原具有承载民族文化的功能。

草原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独特,蕴涵着现代文明赖以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精神资源和思想源泉,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人工种草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种草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种草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人工种草是一种在荒漠化地区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并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化,荒漠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种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来恢复荒漠地区的生态系统,改善土壤质量,减轻荒漠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人工种草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并探讨人工种草在改善土壤质量、净化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潜力,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支持。

二、人工种草的概念与意义1. 人工种草的概念人工种草是指通过人为种植草坪或草本植物来改善土壤质量的一种生态学工程措施。

它通过调整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改善土壤水分透气性等方式,来增强土壤的生态功能,减轻土壤侵蚀,防治荒漠化,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并改善生态环境。

2. 人工种草的意义人工种草不仅可以帮助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净化环境,减轻荒漠化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

此外,人工种草还有助于保护生态多样性,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三、人工种草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方案1. 人工种草的适用范围人工种草适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荒漠地区、盐碱地和坡地等较为恶劣的环境中,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公园绿地、河道、湖泊等地方。

尤其是在荒漠化地区,人工种草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

2. 人工种草的技术方案人工种草的技术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选择适宜的草种,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草种,如草本植物、灌木等;其次是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肥、翻耕、培肥等方式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最后是保护植被,通过建立保护区、种植草带等方式来保护植被,防止土壤侵蚀和荒漠化。

四、人工种草的效果评价与风险分析1. 人工种草的效果评价人工种草可以在改善土壤肥力、保护水源、减缓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生产力等方面产生显著的效果。

浅析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浅析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工种草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改善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基于此,应高度重视并且有效落实人工种草工作。

而对以往人工种草工作实施实际情况予以分析,不难发现该项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作人员人工种草意识淡薄、人工种草品种单一且规模小、人工种草管理偏低等等,导致人工种草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对此,应当探究行之有效措施来改变现状,优化人工种草,即科学种植种子,加强田间管理,促使草良好生长,形成草带或者草原,进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1.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人工种草,以便扩大植被面积,以此来改善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即:1.1防风固沙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为了改善国民经济落后的现状,不断扩大工业生产规模和力度,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植被退化,风沙现象非常严重,某些地区已经出现沙化现象,如若不予以重视和治理,势必会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国家发展。

正因如此,我国政府提出环境保护理念,并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就以人工种草来说,了解风沙严重区域的实际情况,比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文条件等等,选择适合品种的草种,比如马尾草、黑麦草等等,运用盐水灌溉的方式种植,之后适当地维护草的生长状况,不断扩大草地面积,如此能够发挥锁住水分、改善土质的作用。

相对来说,人工种草的防风效果有限,如若为了更好地进行防风固沙,可以在草地上适当地种植树木。

1.2缓解温室效应工业生产大规模进行的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气体较多,致使大气当中以上气体浓度不断升高,而氧气浓度不断下降,致使臭氧层遭到破坏,造成温室效应。

据相关统计调查显示,在过去的100年间,全球气温升高了0.5℃,海面的高度增加了14cm。

如若不对温室效应现象予以控制和处理,那么未来人类生存将受到威胁。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城市建设或是被污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手段。

一、非耕地的定义和种类非耕地是指由于地形、地貌或者土地利用特点,不适宜进行耕作的土地,主要包括石质地、湿地、林地、荒地等,这些土地一般难以开垦和利用,成为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焦点。

二、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意义1. 保护土地资源:通过修复非耕地,使之成为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避免大量的土地资源被浪费和破坏,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 生态修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保持能力,为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的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 生态效益: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能够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源,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4. 资源利用: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为人畜提供膳食、饲料和材料,对于资源的利用与经济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建设1. 土地调查:首先对于要进行修复和改良的非耕地进行详细的土地调查,了解土地的类型、特点和植被覆盖情况,为后续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2. 土地改良:根据土地调查的结果,对于土地进行适度的改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保持土地的湿润和肥沃。

3. 物种选择:根据土地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多年生植物,进行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组合。

4. 混播技术:采用多年生人工混播技术,将不同的植物在一定比例下进行混合播种,确保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5. 管护管理:对于已经建设好的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进行定期的管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四、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关键技术1. 物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生命力强的植物进行混播,确保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浅析农区人工种草的现实意义

浅析农区人工种草的现实意义

浅析农区人工种草的现实意义1 人工种植牧草,首先解决了发展草食家畜饲料需求多年来,凌海市草食家畜生产所需饲料大部分是靠天然放牧和饲喂农副产物(秸秆、豆杆、花生秆等),营养单一,不能充分体现出良种家畜的优良生产性能,生产力一直上不去。

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天然草场严重退化,过度放牧,采食不足。

采用舍饲、半舍饲实施牛羊圈养技术,营养全价饲料供应矛盾突显出来,只能人工添加各种所需微量元素和添加剂,结果是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饲养效果也不尽理想,结果造成我地区冬春缺草,牛羊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

对此,针对养奶牛户、繁殖牛场、种羊场及养鹅大户,首先以解决优质牧草为着眼点,向全社会推广人工大面积种草养畜技术。

到目前种草养畜已扩大到母猪补饲、草粉加工养猪、养鸡及许多饲养项目。

饲草种植也由最初豆科牧草,发展到饲料作物、饲料菜。

在饲草利用上,也由最初的青饲到现在的加工储藏、青贮、打浆等。

据统计,全市人工种草4 287 hm2,涉及各类饲养农户1 380户,年饲养各种畜禽10.2万头(只),节省精饲料投入696万元,从而有力促进了我市草食家畜的发展。

截止到2006年三季度末统计,全市牛饲养量达7. 97万头,羊饲养量达48万只,鹅饲养量达20万只。

论文网/2农区种草养畜,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生产优质畜产品的有效举措以作物秸秆和籽实饲养草食家畜与种草养畜这不仅是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昭示着草地畜牧业的真正内涵。

其一,牧草种植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

实现农业轮作,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资料显示,豆科牧草一年可固氮100~300 kg/ hm2,增加土壤有机质1020 kg,减少水土流失3 480 kg;其二,紫花苜蓿草年产青干草12 750 kg/ hm2。

所含粗蛋白质2115~3060 kg 是玉米的5倍;其三,人工种植牧草营养丰富,全价消化利用率高,尤其是对基础繁育母畜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并且饲喂多样,简便易行,适合实际生产应用。

大力发展人工种草 推动畜牧业进展进程

大力发展人工种草  推动畜牧业进展进程

X u m u s h o u y i发展畜牧业,草业要先行,人工种草和畜牧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充足的饲草料生产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优势,推进草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通过大力发展人工种草,不断提高优质草料的供给,能够加快推进我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因此本文针对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地区的人工种草,推动畜牧业发展情况展开分析研究,以求推动现代社会畜牧业种植的稳定发展。

一、新疆地区人工种草的历程和发展现状进入到现代化社会,早在21世纪初期,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疆畜牧业工作会议中,就提出了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的发展思路,人工种草面积迅速增加。

同时随着当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等确立,在新疆各地,对于人工种草种程度不断增强,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之下,在整个新疆人工种草工作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当地的牧草种植种类愈发广泛,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近年来,按照党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新疆地区坚持以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地区地处伊犁河以南,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是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自治县,察布查尔县的地势自南向北形成多级阶梯,属于温带大陆型气候,当地年平均降水量222mm,冬春长,夏秋短,降水较少。

当地从2013年实施草畜平衡项目以来,从四季放牧向两季放牧转变,通过优惠政策大面积人工种草等措施,缓解天然草场严重退化等情况。

当地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等种类,已经达到了上万亩,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的发展局面。

二、新疆地区人工种草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新疆地区人工种草虽然取得了突出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牧草产量和质量水平有限,虽然在整个新疆牧草产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但是和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当地牧草的规模化科学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新疆地区牧草种子来源较为广泛,这些种子直接影响了后期人工种草的最终收益水平。

浅析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浅析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浅析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人们也以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作为了代价,意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通过人工种草的方式国内草地资源短缺的情况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本文主要是分析的人工种草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人工种草;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价值上世纪末期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此次洪涝灾害对于长江全流域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通过灾害后的反思发现,导致洪涝灾害,危害巨大的原因集中在该流域森林面积以及草地建设管理滞后等问题。

该地区地处于三峡库区的中心地带,由于位置较为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周边的自然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相对来说较为落后,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开展区域。

而面对着高达42万平方公顷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各级工作人员也对人工种草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价值引起了重视。

草地资源占据地球陆地面积的52.17%,是发展畜牧行业以及天然食品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够为畜牧行业提供肥料,同时还是重要的副业原料,对于推动国家粮食经济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因此,通过大面积人工种草的方式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我国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重要过程部分。

一、人工种草防风固沙的作用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南北方地区气候条件以及地形条件差异性巨大。

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存在大量的沙漠和黄土,新疆、甘肃、内蒙和青海地区草地沙漠化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北方地区草地沙漠化的面积已经将近7850平方公顷,并且以每年170万平方公顷的速度持续递增。

这一可怕的数据,也让人们对于沙漠的治理引起了重视。

人工种草是解决国家土地沙化的有效方式,人工种植的草苗生长速度极快,能够在短期内快速覆盖沙化范围,对于地表土层具有强大的抓取力和凝固力,对于沙漠治理具有有效的作用价值。

浅谈西藏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西藏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西藏科技》2019年5期(总第314期)可饲用牧草是反刍家畜最主要的饲料来源,也是草食家畜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具有保护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天然草场等作用。

近几年西藏的畜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草原“三化”现象明显加快;其次是西藏的畜牧业属高寒草地放牧业,主要放牧区几乎都位于号称地球“第三极”的腹心地带,是西藏畜牧业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特别是雪灾发生后草场被大雪覆盖,牲畜无法出牧,而高寒牧区基本上没有饲草储备,缺乏起码的补饲能力和舍饲条件,导致牲畜大批死亡。

大量的研究和调研表明,人工种草可以有效改善牧草不足,攻破冬春牲畜补饲这一难关,才能有效地解决牲畜因灾死亡的突出问题。

1人工种草的意义1.1提供丰富的优质牧草饲用牧草不足是制约西藏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开展人工种草是畜牧业发达地区共同的经验,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西藏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近几年调研结果表明[2-4],西藏人工种草平均鲜草产量1600kg/亩,管理较好的产量可达2800kg/亩,与天然草地产草量相比,大大的提高了牧草产量,为畜牧业提供丰富优质的饲草饲料,,很好的解决了冬季牧草不足问题,既缓解了天然草原的压力,又提高饲养牲畜质量和抗灾能力。

1.2防风固沙,增强土壤肥力草原退化、沙化和荒漠化是西藏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

草原的沙漠化不仅引起适宜牲畜饲用的优势牧草种类减少,高度变得低矮、密度稀疏,产量降低,载畜量降低,而且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

黄敬梅等[5]文章中提到,大面积的开展人工种草,可以有效降低风对土壤的侵蚀,其原理是牧草的茎叶可以增加阻力和摩擦力,分散风的方向,降低风力,减少沙尘的形成,从而固定了土壤。

牧草枝叶的掉落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含量,而这些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之后,能够与土壤结合浅谈西藏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程方方(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西藏拉萨850000)摘要: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优势支柱产业,但是西藏的草地畜牧业主要依赖天然草原放牧,具有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草畜矛盾突出,季节不平衡问题严重,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的特点。

人工种草节水措施

人工种草节水措施

人工种草节水措施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节约水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工种草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措施,旨在通过种植适应性强、耐旱的植物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降低水的使用量。

本文将介绍人工种草的意义和优势,并探讨实施人工种草节水措施的方法。

人工种草的意义人工种草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人工种草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侵蚀的风险。

此外,人工种草还能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水体污染。

人工种草的优势1.节约水资源:人工种草可以大幅度减少水的使用量。

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人工种草可以节约水资源60%以上。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适应性强、耐旱的植物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速率,提高土壤的含水量。

3.抑制土壤侵蚀:人工种草能够增加土壤的粘性和黏结力,提高土壤的抗冲蚀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4.改善生态环境:人工种草能够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人工种草节水措施的方法要有效地实施人工种草的节水措施,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选用适应性强的植物选择适应性强、耐旱的植物是人工种草的关键步骤。

这些植物能够在干旱条件下存活,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

2. 优化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肥力是确保植物生长良好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调整土壤pH值等方式来提高土壤肥力。

3.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人工种草的关键环节。

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安排植物间距、控制种植密度,并采取适当的浇水策略,避免水分的过度浪费。

4. 管理与维护对人工种草的管理与维护是确保其长期生效的重要环节。

及时修剪植物、除草、施肥等措施可以帮助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节水效果。

结论人工种草是一项重要的节水措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适应性强、耐旱的植物,优化土壤肥力,科学实施种植技术,以及加强管理与维护,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的使用量,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抑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

榆阳发展人工种草助力乡村振兴

榆阳发展人工种草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第18期Local Animal Husbandary:地方之窗榆阳发展人工种草助力乡村振兴文丨归静任波(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草原工作站)草地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重要生态屏障以及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发展人工种草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障畜产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一、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优越的自然资源’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毛乌素沙漠和黄土丘陵沟壑区交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70-1400米,境内以明长城为界,沿北为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的75%;沿南属丘陵沟壑区,约占25%O多晴少雨,昼夜温差较大,处于内陆干草原自然地理带,属寒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年平均气温&8弋,无霜期155天,年降水量420毫米,年均蒸发量1905毫米。

根据地理和气候条件,经农业农村部、中国畜牧业协会、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评估认为.榆阳区处于优质牧草最佳生产带。

2.明显的区位优势.榆阳区地处榆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居全省第二。

地处呼包银榆经济圈,宁鄂榆能源金三角,陕甘宁革命老区等五大战略区域.目前正参与国家西部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榆阳机场是陕西第二大航空港,已开通西安、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郑州、太原、银川等多条航线。

同时榆林市是包西铁路沿线重点城市,铁路交通十分方便。

榆阳区公路交通发达,包茂高速穿境而过,榆神、榆绥、榆佳高速全线贯通;以高速、国道、省道为主干,以通乡、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为榆阳区草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优势。

3.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7年,我国优质苜蓿草产量为250万吨.进口优质苜蓿草140万吨。

从榆阳区草食家畜养殖情况来看,2017年全区草食家畜存栏191万头(只),当前的饲草产量不能满足养殖业需求,饲草料缺口仍较大;另外,我国目前近5亿头(只)牛羊需要大量的优质越冬饲料。

浅谈西藏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西藏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西藏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摘要:目前,那曲部分县的大多数地方是以游牧和半游牧为主的生产模式,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牲畜的生存条件受限,这会对牧区的牧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是限制牧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牧户收入,人工种草工作的开展尤为必要。

基于此,本文对西藏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西藏;人工种草;意义;问题引言:那曲部分县畜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该地方的经济发展,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解决。

那曲部分县的畜牧业以高寒草原放牧业为主,尤其是在雪灾之后,草原积雪极深,牲畜基本无法外出,而且高寒牧区对牲畜的饲养能力与条件相对较差,从而导致牲畜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而通过人工种草能够缓解牧草短缺的问题,解决冬春牲畜补饲难题,是实现牲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人工种草的意义1.1防风固沙草原退化、沙化以及荒漠化已成为目前那曲部分县生态系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沙漠化不但会造成适合牲畜饲养的优势草地物种数量下降,植株低矮,密度下降,单产下降,载畜能力下降,还会造成土地退化,土壤结构改变以及营养元素损失。

而大范围的人工种草能够有效地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牧草的根茎和叶片,使风向变得均匀,减少风力和风沙的生成,起到固土的作用。

牧草枝叶的脱落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而在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后,其又可以与土壤相结合,从而产生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含氧量和肥力。

在一片土地上连续三年种植苜蓿,其含氮量可提高10 kg,土壤储水能力也可提高。

而通过草灌相结合,可起到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1.2提供丰富的优质牧草目前,制约那曲部分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优质的饲用牧草。

然而,人工种草的开展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

根据调查,目前那曲部分县人工种草的平均鲜草产量为每公顷1600公斤,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其产量可达到每公顷2800公斤。

人工种草的意义范文

人工种草的意义范文

人工种草的意义范文人工种草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草种植到特定区域的一种环境治理方法。

与天然生长的草相比,人工种草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就人工种草的意义展开讨论,以期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工种草的价值。

首先,人工种草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

草根具有极强的固土和保水能力,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减轻地貌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浪费。

通过人工种草,可以将裸土覆盖起来,形成稳定的植被覆盖层,提高土壤保水和保肥能力,保持土壤的肥力和质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促进土壤的自然回复和修复。

其次,人工种草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草是地球上最普遍和广泛分布的植物类型之一,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人工种草能够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适应力的提高。

通过引进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草种,可以改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人工种草还可以增加草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气候环境,减少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人工种草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

通过对人工种草的试验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草种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探索适应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草种的生存和繁衍规律,提高草种适应性和抗逆性,加强对草种的选育和改良。

此外,人工种草也可以为生态工程和环境治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人工种草作为一种环境治理方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人工种草,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在今天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人工种草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人工造乔木林、退化林修复、石漠化治理水源工程、人工种草项目方案

人工造乔木林、退化林修复、石漠化治理水源工程、人工种草项目方案

人工造乔木林1. 简介人工造乔木林是指通过人工种植、培育和管理的方式,在荒漠、荒山等土地上建设起大面积的林木群落。

这种林木群落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能够改善环境、保护水源、提供生态产品等。

2. 目的和意义人工造乔木林的主要目的是修复退化生态环境,提供木材和其他生态产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土保持能力,保护水源,提升地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方案和步骤3.1 筛选适宜树种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筛选出适宜的树种,如杨树、柏树、柳树等。

3.2 地面准备工作清除乔木林建设区域的杂草、垃圾等,进行基础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3 树苗培育和种植从合格的苗圃或林业基地购买优质树苗,进行妥善培育和养护。

在合适的季节,进行树苗的人工种植。

3.4 管护和管理加强对乔木林的管理和管护工作,包括定期修剪、防治病虫害、施肥等,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4. 预期效果和评估通过人工造乔木林的项目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修复退化生态环境,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

•提供木材和其他生态产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滑坡等灾害。

•增加氧气产量,改善空气质量。

评估项目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期监测水源质量,评估水源治理的效果。

•调查乔木林的经济效益,如木材产量、销售收入等。

•调查生物多样性指标,评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效果。

•监测土壤侵蚀程度和水土流失情况。

退化林修复1. 简介退化林修复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在退化的森林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等工作,使之恢复为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森林。

2. 目的和意义退化林修复的目的是恢复受到退化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减轻环境压力,提供生态服务,增加生态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碳固定等。

3. 方案和步骤3.1 退化程度评估对退化林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定退化程度和主要问题,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种草的意义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工种草的意义
人工种草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巩固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种草养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人工种草有利于缓解人畜争粮矛盾,为畜禽提供更高效、更经济的饲料来源。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世界7%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大国来说,人畜争粮矛盾由来已久,而且将会长久存在下去。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饲料用粮达1300亿千克,也就是说全国生产的粮食中,有五分之二用于饲料用粮。

肉食的转化90%以上是靠粮食转换而来的,既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粮食还不充裕的国情,也不符合膳食营养结构要求。

为了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种植业结构由二元结构向食有粮、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三元结构”转变,把饲料生产作为一种长期发展战略摆上应有的位置;把牧草种植纳入饲料生产,适度发展牧草种植,提高饲草及饲料作物产量,有助于实现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协同互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牧业生产体系。

通过人畜分粮的种植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率,在不增加耕地的前提下增加动物性食品产出,使饲草饲料发挥其能动的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

2、人工种草有助于改善膳食结构,提高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为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全国人均膳食中的动物蛋白摄取量来看,与世界水平相比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仅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的1/8~1/5;从肉产品结构来看,仍处在以猪肉为主的状态,随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客观上要求草食家畜有一个大发展。

发展牧草种植、利用牧草的生物学特性,挖掘非竞争性农业资源--光、温、游离氮、非耕地及农业生产中的时空潜力,增产茎叶体的生物量,缓解饲料中粗蛋白紧缺,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将进一步促进畜产品产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人工种草可带动发展高效农业。

牧草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含赖氨酸较多,蛋白质优于谷物,矿物质营养丰富,还是畜禽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由于牧草中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及其消化率都大大高于秸秆而接近精料,且青绿多汁,气味芬芳,适口性好,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

牧草生活力强,有的品种一个生长季可刈割多次,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或相对不利的光、热、水、气等条件;多年生牧草种植一次可持续利用
多年,耕种管理简便,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多数牧草抗逆性较强,病、虫、草害较少,可大大减少农药、除虫剂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各种开支,降低生产成本。

在荒滩、河坡、沟埂、边角地种植牧草,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亩地按平均产400千克小麦和1000千克紫花苜蓿干草比较,前者提供的消化能仅为后者的70%,粗蛋白仅为后者的1/4。

按照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水稻提供的水肥条件,种植鲁梅克斯、菊苣、串叶松香草、杂交狼尾草等高效牧草品种,鲜草产量可达1万千克以上,干物质产量达到1500千克左右,生产粗蛋白300~500千克,是种植农作物的4~5倍。

4、人工种草是让牧区休养生息的有效保障。

草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世界草地面积约3.2亿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6%,相当于耕地面积的两倍。

我国草地约占总国土面积的41%,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多。

但是,由于盲目开垦,超载放牧、虫鼠害和气候反常,造成了草场退化。

植被破坏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天气频率增加,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非常巨大。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草原建设,对天然草地进行了大面积改良,一部分草地实现围栏和划区轮牧,减缓了草原退化的速度。

随着京津风沙源、退耕还草工程的启动,种草养畜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将会有效减缓天然草原退化的压力,为牧区半牧区草原休养生息提供有效保障。

5、人工种草是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效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改善生存条件成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防止水土流通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生物措施,增加覆盖率,停止森林采伐,植树造林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的有效手段,而种植牧草,坚持林草结合,则是最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林和草对雨水和地表径流均有拦截和渗透作用。

相关研究说明,牧草冠层截留雨水系数高于林冠截留系数。

种草能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覆盖地表,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种草较植树容易,周期短,见效快,覆盖面大,地表由草覆盖后,能减少和防止水蚀过程中的面蚀作用,从而有效地扼制水土流失发生。

草还可以作为先锋植被,在一些较脊薄的荒地上先种植牧草,先行固土和增加土壤肥力,然后种树可提高成活率。

因此,林草结合是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牧草,特别是多年豆科牧草、叶菜类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其根系比小麦、玉米、水稻的根系发达得多,能在土壤
中积聚大量的有机质;根系死亡之后,能产生大量腐植质,有利于培肥土壤,使土壤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加后茬农作物的产量,豆科牧草的根系具有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素营养;除此之外,牧草经过转化后,可生产大量的有机肥,反哺于农业,形成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6、人工种草是推进草食畜禽规模饲养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广大农区和草原禁牧区,草食畜禽以圈养为主,多数以利用小麦秸、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近年来,在农区利用农田种草,有力推进了农区草食畜禽规模养殖。

趋势表明,腾出部分农田种植牧草,使饲料生产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农区草食畜禽规模饲养的问题,而且可以迅速实现干青结合、精粗结合,大大提高农区草食畜禽生产的科技含量,饲养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成为农民适应市场,增收致富的有效门路。

7、人工种草是形成新兴产业的重要资源。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草食畜禽必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畜产品的花色品种和产品质量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使我国的畜牧业品种和质量与国际水平接轨,除了改良品种,提高饲养技术,加工水平外,提高饲养质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优质的饲料是生产优质畜产品的重要保证。

世界上很多畜牧业发达国家都有发达的牧草产业,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牧草产业,就没有现代化的畜牧产业。

牧草种植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经济上涉及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在基础研究上涉及资源调查、草地立法、承包经营、草种扩繁、围栏轮牧、改良植保、科技教育,在生产环节上涉及良种供应、高产栽培、牧草机械、产品加工、合理利用、科学养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较大的产业,都有很多急待破解的难题。

因此,抓好牧草的产业化经营,对解决劳动就业,提高畜产品质量,组织草产品、畜产品流通乃至出口,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草业成为一个亟待开发的新兴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