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行政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行政改革
1.行政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答∶行政改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改革仅指政府机构的改革;广义的行政改革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公共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等。
(1)行政改革的动力
①行政改革的外部动力
a.经济因素
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因素的行政系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b.政治因素
政治和行政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政治发展对行政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因为,行政本质上是对国家意志的体现和执行,政治制度的变更与发展必然引发行政制度的相应变化。
c.文化因素
任何行政体系的体制、机构、运作程序以及行政人员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d.科学技术因素
在当代,科学技术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在公共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促成行政组织的相应变革。
②行政改革的内部动力
a.职能的动因
行政职能的变化必然引起行政组织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这就使得重新调整政府经济机构的设置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b.人事的动因
组织与人事密切相关,人事变动会影响到组织的变动。包括高级领导人的变动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和人员素质的变化对行政组织的影响这两种情况。
c.专家的动因
专家拥有丰富、先进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对组织的弊端以及机构改革的意义、步骤和前景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从而大大提高行政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行政改革的阻力
①误解方面的阻力
人们对行政改革的目的、机制和前景的理解,出入很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改革。加上行政改革前的信息沟通不够,更会引起一些有关人员的不满和误解,形成一些阻力。
②利益方面的阻力
行政组织的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人和集团的利益,进而形成不满和阻力。
③成本方面的阻力
行政组织的改革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果成本投资大于收益时,改革与发展就难以继续进行。
④组织惰性方面的阻力
改革本身就是对既定模式和习惯的一种否定,因此容易受到组织惰性的抵制和阻挠。
⑤改革不确定性方面的阻力
改革的意义在于"新",但新的东西总是人们所不了解和不熟悉的。而对不了解和不熟悉的东西,人们通常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安全感,从而对改革持一定的观望和保留态度。
⑥习惯性方面的阻力
行政人员长期处在一个特定的组织环境中从事某种特定的行政工作,就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形成对这种环境和工作的认同情感,形成关于这种环境和工作的一套较为固定的看法和做法,即习惯性。当改革试图改变他们某种习惯性的时候,就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情感震荡,导致他们容易失去公正地判断变更的客观尺度,产生抵制态度。
2.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转变政府的角色职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能,克服政府职能转变的各种制约因素,有效防止权力越位以及职能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
(2)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
从80年代以来,我国从经济、政治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对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这一改革任务尚未完成,有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只有从体制上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公共行政体制才能进入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3)调整和优化政府结构
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组织体系,包括调整政府的层级结构,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
(4)改进行政领导体制,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
行政领导体制是公共行政体制运转的核心部分。公共行政体制有效运行,有赖于行政首长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及时协调和有效监督。
(5)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
①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干部分类管理问题,积极探索和试行地方行政首长,特别是市、县、乡行政首长的直选制;
②制定选任制领导干部的法定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
③改革和完善领导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合理设置职级结构,增强职级对领导干部的激励作用;
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分配不公、激励不足和约束乏力等问题;
⑤完善领导干部交流和回避制度,积极探索改革和完善干部双重管理体制,使各级政府不仅能够留住人才,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公务员的作用。
(6)改革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调整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改革预算体制,使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公共需求。
(7)改革和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必须改革和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有效地克服和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3.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
答∶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主要积累了以下经验∶
(1)转变思想观念是机构改革的前提
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出于对机构改革可能影响自身的既得权力和利益的考虑,改革
缺乏主动性,甚至成为改革的阻力。因此,要推进机构改革,首先要解决政府自身的思想观念问题。
(2)政府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推动力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最基础条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历史过程,传统旧体制的惯性难以在短时间内根除,这造成实践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因受旧体制的制约而未能到位。机构改革也就难以取得明显、持久的成效,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3)行政法制建设是保障
以往历次机构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行政立法同机构改革不适应,行政组织、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等方面都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依据。虽然党和政府花了极大的精力,从中央到地方裁并、精简了很多机构和部门,但由于缺乏立法和行政法规,机构改革一度取得的成果因没有经过必要的立法程序来获得法律的保护而无法得到巩固。
(4)妥善安排分流人员是难点
以往改革只满足于依靠行政命令把编制数字压下来,却不能使富余人员得到妥善安排,帮助他们找到政府机构以外新的就业机会,并创造出大于自身消耗的物质财富,因而精简也就往往成为下一轮膨胀的开始。
(5)机构改革的综合配套是必要条件
机构改革应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上下配套,还必须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此外,不解决党政不分的问题,党政对口设置机构,职能交叉、互相掣肘,既削弱了党的领导,又不利于建立适应新的经济体制需要的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
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答∶(1)行政改革的目标
行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相配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①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②把依法施政贯穿于公共行政管理全过程;
③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人民满意的政府;
④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行政改革的指导原则
①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
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③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问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
④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实行政策和规则制定、行政执法、纠纷解决、行政监督四类职能和机构的适度分离,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合理配置机构职责,既要适当分工、互相制约,也要互相配合,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效率;
⑤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要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健全行政组织立法,实现政府职责、机构、编制的法定化,从制度上保证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的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