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6-8)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6到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6到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 (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6到10的认识和加减法班级:姓名:得分:一、是几就圈几。

二、写一写,看谁写得好。

三、把卡片上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四、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

五、看图,列式计算。

六、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七、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八、看图计算。

九、根据要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十、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十一、在○里填上“>”、“<”或“=”。

十二、数一数。

十三、按规律填一填。

十四、从小到大连一连,看看是什么。

十五、数一数,算一算。

十六、要拿出5角钱,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十七、看图列式。

十八、在□和○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的和都等于下面□里的数。

十九、根据题意填列式。

二十、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二十一、算一算。

二十二、比一比。

二十三、根据圈里的数的规律,在□里填数。

二十四、你能找出几个数字?二十五、在○里填上“十”或“一”,使等号两边相等。

二十六、把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得数填在□里。

二十七、小调查。

1.我们班有( )个小组。

人数最多的小组是第()小组,一共有( )人;人数最少的小组一共有()人。

2.我们教室一共有()扇窗、( )扇门、( )块黑板、( )盏日光灯。

3.国庆节是( )月()日,国际劳动节是()月( )日,儿童节是( )月( )日,我的生日是( )月()日。

4.我们一年级一共开设了( )门课程,其中语文最多,每星期有()节,数学每星期有( )节,比语文课少()节。

参考答案I.。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到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到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附答案)
【解析】
9.单数:1 5 9;
双数;2 4 8 10;
比4大的数:5 8 9 10;
比7小的数:1 2 4 5
【解析】
10.4;4;8;5;1 2 2(答案不唯一)
【解析】
11.< > > <> > > < < < =
【解析】
12.(1)6;(2)6;(3)8
【解析】
13.(1)2 5 6 8;(2)10 4;(3)3 4 5 7 8 9(答案不唯一);(4)7 9
(2)我们教室一共有( )扇窗、( )扇门、( )块黑板、( )盏日光灯。
(3)国庆节是( )月( )日,国际劳动节是( )月( )日,儿童节是( )月( )日,我的生日是( )月( )日。
(4)我们一年级一共开设了( )门课程,其中语文最多,每星期有( )节,数学每星期有( )节,比语文课少( )节。
【解析】
14.(1)10 7 3 6;(2)9 3+6=9;(3)3 10-7=3;(4)3 6-3=3
【解析】
15.(1)5角硬币;(2)1角硬币;(3)2角纸币 1角硬币
【解析】
16.4+6=10;6+4=10;10-6=4;10-4=6
【解析】
17.
【解析】
18.(1)4+4+2=10;(2)10-2-3=5;(3)3-2+6=3;(4)4+4-1=3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25.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26.从小到大连一连,看看是什么。
27.你能找出几个数字?
参考答案
1.略
【解析】
2.7,9,7,8; 6,2,9,6; 10,9,6,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6课时8和9的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6课时8和9的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6课时 8和9的加减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

本课时8和9的加减法,是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过程。

教材通过简单的加减运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8和9的加减法原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数的认识还停留在基础阶段。

他们在学习8和9的加减法时,可能会遇到对加减概念理解不深、计算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对加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8和9的加减法。

2.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卡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加减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4.利用电子白板,进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讲解新知:讲解8和9的加减法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8和9的加减法原理。

可以设计成一张加减法的运算,中包含8和9的加减法运算,以及相应的结果。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以内减法和综合练习的整理复习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以内减法和综合练习的整理复习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以内减法和综合练习的整理复习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体为第五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10以内减法和综合练习的整理复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以及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规则,以及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应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知识点讲解:我在黑板上写出10以内的减法运算规则,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示例。

同时,我也通过计数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

3. 例题讲解:我给出一些10以内的减法题目,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答。

同时,我也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综合练习:我给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六、板书设计10以内减法运算规则被减数减数 = 差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目;2. 写一篇关于10以内减法运算的应用题,并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10以内的减法运算。

同时,我也会进行拓展延伸,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至关重要。

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问题。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课程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

2. 培养学生对6~10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6~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6~10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 6~10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6~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6~10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 6~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卡片:6~10的数字卡片。

2. 教学工具:计数器、小棒、小石头等。

3. 教学课件: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一起读出6~10的数字。

2.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6~10的数字顺序是怎样的?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6~10的数字顺序是6、7、8、9、10。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操作计数器,让学生亲身体验6~10的数字。

2.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6~10的数字大小关系是怎样的?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6~10的数字大小关系是6<7<8<9<10。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2.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6 3等于多少?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6 3等于9。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

2.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7-2等于多少?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7-2等于5。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6~10数字的认识、顺序、大小关系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6~10的数字顺序和大小关系是怎样的?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6~10的数字顺序是6、7、8、9、10,大小关系是6<7<8<9<10。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6-10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内容安排紧密,环环相扣,从数的认识到数的运算,层层递进,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维持课堂纪律。

在知识储备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但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系向新的知识体系过渡。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能够正确数数和读数。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6-10以内的加减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6-10的认识,6-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学具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

4.分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5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数的认识: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6-10的数量,引导学生认识6-10。

3.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掌握6-10以内的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加减法练习》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加减法练习》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8和9的加减法练习。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同时,学生对于数的认识也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图片和实际物品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认识6-10这几个数,并能够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认识6-10这几个数,并能够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发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

2.数的认识: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6-10这几个数,并能够进行数数。

3.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4.练习:通过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以及8和9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能力,但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数和运算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识6-10这几个数,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数、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6-10这几个数,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进行8和9的加减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数和运算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6-10的认识和8、9的加减法运算的图片、例子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卡片、小棒等教具,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6-10这几个数,引导学生复习数数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入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讲解6-10的认识和8、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并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对加法运算的顺序、运算规则等方面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加法运算,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6和7的加法运算。

2.新课讲解: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具,生动形象地讲解6和7的加法运算,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法运算。

3.课堂练习: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6和7的加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数字6到10的认识以及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我们将通过教材中第三章“认识数字6~10”和第四章“6~10的加减法”来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数字6到10的认识,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6~10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们在理解数字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进行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们掌握数字6到10的认识,以及能够独立进行6~10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册学具:铅笔、橡皮、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数一数教室里的人数,让学生们复习数字1到5的认识。

2. 数字6的认识: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们触摸和观察,引导他们发现数字6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巩固对数字6的认识。

3. 数字7的认识: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们认识数字7。

4. 数字8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字8的形状和特点。

5. 数字9的认识:学生们自主探索数字9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进行分享。

6. 数字10的认识: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10。

7. 加法运算: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够进行6到10的加法运算。

8. 减法运算: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进行6到10的减法运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6:数字7:数字8:数字9:数字10: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铅笔和橡皮,在练习册上完成第110题的练习。

答案:1. 6 7 8 9 102. 7 8 9 10 113. 8 9 10 11 124. 9 10 11 12 135. 10 11 12 13 14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字6到10的认识在教学数字6到10的认识时,我采取了实物展示和集体讨论的方式。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要涉及6-10的认识与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1-5的基础上,对于加减法更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的巩固,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10,并理解数字间的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理解和掌握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3.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找不同等,用于游戏教学。

3.准备分组讨论的题目,用于分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数数,引出数字6-10的认识。

如:“请大家看看桌上的苹果,一共有几个?我们一起来数数,6、7、8、9、10。

”2.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和练习,呈现数字6-10的加减法运算。

如:“小明有6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9个)”,“小明有7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5个)”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认识6~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6~10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6~10的数字认识2. 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6~10的数字认识,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含义,运用6~10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6~10的数字认识利用教具展示6~10的数字,让学生触摸、观察,理解数字的含义。

设计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数,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利用教具演示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让学生观察运算过程,理解运算规律。

设计加法和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4. 解决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6~10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设计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6~10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 尝试运用6~10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家人分享解题过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人教新课标(8)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人教新课标(8)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人教新课标 (8)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我们将通过教材的第8页进行学习,这一页中包含了关于6~10的数字的认识,以及相关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6~10数字的认识,并能够进行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6~10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而教学难点则是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字卡片、计算器、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情景,如购物、做菜等,引出6~10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讲解:我会用数字卡片和黑板,向学生们展示6~10数字的认识,并讲解相关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 + 4 = 107 3 = 48 + 2 = 109 5 = 410 6 = 4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第8页的练习题。

答案:(1) 6 + 4 = 10(2) 7 3 = 4(3) 8 + 2 = 10(4) 9 5 = 4(5) 10 6 = 42.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6~10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混合运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情景,如购物、做菜等,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集体备课汇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集体备课汇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初案)教学内容:P69、P70及练习十六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复习目标:通过加法、减法表的复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10以内减法,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复习重难点:1.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

2.有关10以内的加法、减法,及图画应用题。

3.使学生能正确解答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从1到l0数字卡片一套。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1—10的数字卡片。

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谈话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二、复习数的认识和顺序。

1.猜一猜。

①出示第69页第l题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生:有三个小朋友坐电梯。

师:他们分别说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几层?小女孩呢?生:小男孩住6层,小女孩住8层。

②师:你是怎么知道的?2.完成教材71页练习十六第2题。

三、复习数的组成以及加法和减法。

1.数的组成。

①师:我们已经学过l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②同桌两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对口令的形式说说组成。

③学生活动,上台展示。

④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⑤做课本第71页第1题。

2.第69页第2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你能说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吗?(老师板书。

)问:你能说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吗?(老师板书。

)问:你能说出得数是4、5……10的加法算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指导学生横看加法板书表。

问:第一行有几道算式?得几?问:第二行有几道算式?它们的得数是几?问:第三行有几道算式?它们的得数都是几?第六行的算式得数是几?有几道算式?第八行呢?师:横看加法表,共9行,每行算式的得数都一样。

第一行得2,第二行得3……第九行得10。

让学生按横行顺序很快地读算式说得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6-10的数概念,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图片观察和亲身体验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6-10这几个数,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6-10这几个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观察,探究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6-10的大小关系,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拓展: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解决问题(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解决问题(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6和7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例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认识,对加减法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对6和7的加法运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加法运算,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思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6和7的加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6和7的加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学书、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本数学书,一份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中的情境。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小棒、图形等物品进行6和7的加法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县定都市金山库镇敦煌钟中心学校
教师龙去燕燕
班级活跃1班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55~56“练习十一”第7~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8和9的认识,掌握8和9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3.通过练习,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同时获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迅速地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拍手游戏。

师生一起一边拍手一边说8、9的组成。

2.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7题。

师: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8?
【学情预设】让学生从打乱顺序的数字卡片中找出相加得数是8的两张卡片。

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来并列出算式,写出答案。

全班交流,以找得最快最全的小组为获胜组。

师:我们再来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9?这一次看哪个小组能找得最快最全。

二、计算练习
1.转盘游戏。

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8题。

师:大家知道怎么玩转盘游戏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用转盘中间的数减去旁边的数,所得到的差写在对应的格子里。

学生可能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任意挑选减数,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指名学生回答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抄写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请书写规范的学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规范的写法。

3.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订正,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把计算练习趣味化,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形式下练习计算,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复习9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1题。

师:请你根据图意填写算式中方框里的数。

【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图中的数量填出答案,教师可以追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才能填写正确呢?引导学生回答利用数的组成来解决问题,例如想7和1组成8,方框里填1。

2.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3题。

师:比一比,填一填。

【学情预设】因为图中小丑和帽子的排列是一一对应的,学生能很轻松地填出答案。

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帽子和小丑谁多谁少,再说说谁多几个或少几个,是怎么看出来的,并独立列式计算。

3.课件出示习题。

师:这道题该怎么做?谁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从左边数是第8个,所以的左边有7个别的图形;从右边数是第3个,所以的右边有2个别的图形,按要求画出喜欢的图形就可以了。

有的学生可能感觉太难,没有思路,教师可提示从左边数的第8个图形左边有几个图形。

四、拓展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发现左边一列减法算式中都是减2,但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所以结果也越来越大;右边一列加法算式中第二个数都是3,第一个数越来越大,所以结果也越来越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按规律排列的两组算式,意在让学生通过计算并观察加数与和、被减数与差的关系,体会“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不断变化,和也随之变【教学提示】
第14题是对9
化;减数不变,被减数不断变化,差也随之变化”的算理,渗透函数思想。

2.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4题。

放手让学生写算式,再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汇报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可以写出哪些加法算式,哪些减法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将算式全写对?鼓励学生尽可能一组一组地写,找到一组数就可以想到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从而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法算式与相关的减法算式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把练习课设计成几个层次,从基础练习到计算练习再到巩固练习最后拓展练习,练习的难度在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慢慢增强,思维也越来越开放。

尤其是第14题,学生很喜欢游戏活动,但教师要注意发挥好组织管理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31第一至四题。

一、算一算。

二、数一数,填一填。

1.从右边数起,第1个鱼缸里有()条鱼。

2.把左边的3个鱼缸圈起来。

3.从左边数起,第()个鱼缸和第()个鱼缸合起来有9条鱼。

三、画一画,算一算。

四、看图写算式。

参考答案
一、7 8 9 2 4 6 5 9 7
二、1.8 3.2 4(或1 5)
三、3 6 (画图略)
四、7+2=9 8-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