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
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1、诊断基本原则1.1 临床症状评估1.1.1 疾病症状的描述及记录1.1.2 病人个人史及家族史的收集1.1.3 疾病分类及病理分析1.2 体格检查1.2.1 体温测量1.2.2 心率及呼吸频率检查1.2.3 皮肤指标观察1.2.4 其他相关检查1.3 实验室检查1.3.1 血液检查1.3.2 尿液检查1.3.3 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2、传染病诊断2.1 传染病分类2.1.1 病原体分类2.1.2 传染途径分类2.2 传染病的初步诊断2.2.1 根据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进行初步判断 2.2.2 针对不同传染病症状的鉴别诊断2.3 确定传染病诊断2.3.1 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效性评估2.3.2 确定病原体类型及传染途径3、转诊制度3.1 转诊情况判断3.1.1 疑似病例的转诊3.1.2 临床病情变化的转诊3.2 转诊流程3.2.1 拟定转诊计划3.2.2 转诊信息的记录与传达3.2.3 健康档案的转交与保存3.3 转诊后的后续管理3.3.1 转诊病例的跟踪及评估3.3.2 转诊结果的反馈及记录附件:附件一、传染病诊断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预防控制法 - 指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及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的法律法规。
2、传染病 - 指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给人群的具有相同或类似临床表现及致病机制的疾病。
3、转诊 - 医疗机构在原有医疗范围内无法提供必要医学服务时,将患者转诊至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范文

.实用文档.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二、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请示上级医生和(或)科主任协诊确认,同时上报所属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三、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并进行转科治疗;发现不具备救治能力的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四、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五、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县医院感染科定点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
传染病救治转诊流程

传染病救治转诊流程当患者出现传染病症状时,就诊的是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
这些机构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
然而,当患者病情加重或确诊为传染病时,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在转诊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向患者解释转诊的必要性和目的,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应立即将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以及相关检测数据报告给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保行政部门能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分析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传染病种类以及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确定合适的转诊医疗机构。
转诊医疗机构应为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如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感染科等。
1. 基层医疗机构向患者说明转诊原因和目的,取得患者的同意。
2. 基层医疗机构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同时将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治疗方案等资料整理好,以便于转诊医疗机构了解患者病情。
3. 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将患者的病情和转诊意愿通知转诊医疗机构,以便于转诊医疗机构提前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
4. 转诊医疗机构收到转诊通知后,立即安排接收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救治方案。
5. 基层医疗机构将患者转至转诊医疗机构,并与转诊医疗机构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病情信息的准确传递。
6. 转诊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展救治工作,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7. 在救治过程中,转诊医疗机构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并与基层医疗机构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
8. 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和好转后,转诊医疗机构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
9. 基层医疗机构在收到患者后,应继续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确保患者痊愈。
在整个传染病救治转诊过程中,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沟通是关键。
基层医疗机构和转诊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确保病情信息的实时传递,提高传染病救治效果。
传染病流程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传染病防控工作流程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各部门要按以上流程图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一、门诊医师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学生,立即向校医院疫情报告人和校医院院长报告,并将病人转交疫情报告人。
二、疫情报告人1. 首先询问病史了解病情,确诊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后,立即通知校医院院长、物业综合处主管副处长、系副主任及辅导员。
同时对系辅导员进行疫情防控口头指导。
2. 对患病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疏导,并开具转诊单准备转诊。
3. 同时向上级卫生部门进行疫情汇报。
4. 根据传染病的等级,在1小时(甲级传染病)、3小时(乙级传染病)、12小时(丙级传染病)内提出书面防控措施,通过OA向校医院院长、物业综合处主管副处长、系副主任及辅导员提出书面的合理化防控措施。
三、校医院院长1. 在门诊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学生后,立即派专车将学生送到市传染病医院(并由辅导员或辅导员派人陪同),交给体检科主任或根据体检科主任的意见安排学生找接诊大夫。
2. 对疫情报告人提出防控措施(包括通风、用药等),并进行具体的安排布置。
根据传染病的等级,在1小时(甲级传染病)、3小时(乙级传染病)、12小时(丙级传染病)内提出书面防控措施,通过OA发给疫情报告人、物业综合处主管副处长,必要时发给各系副主任、物业综合处处长、主管副院长、学院院长。
3. 安排排查工作,排查过程要规范。
在排查过程中各项工作要派专业人员负责,并负责到底,以防中间出现差错。
同时每天通过OA把排查的结果报物业综合处主管副处长,把排查的学生情况反馈到各系,再次安排没有排查的学生尽早完成排查任务。
4. 指导疫情报告人完成其它工作。
四、系领导及辅导员1. 接到校医院“某同学疑似或确诊某传染病”的电话后,首先校对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后,立即调查登记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名单,了解密切接触者的身体状况,并做好心理疏导和日常观察。
根据校医院的要求将密切接触者名单通过OA发送到校医院,并配合校医院进行排查、隔离等工作。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
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
为了提高传染病的诊疗水平和保护公众健康,建立科学合理的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
度的主要内容和运行机制。
一、传染病诊疗制度
1. 诊断标准:传染病的诊断应基于病原学、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测等多方面的综合判断,确保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2. 诊疗流程:传染病的诊疗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包
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诊断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等
环节。
3. 治疗原则:传染病的治疗应坚持综合治疗原则,即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确保病人获得全面有效的治疗。
二、传染病转诊制度
1. 转诊原则:对于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传染病病例,应及
时进行转诊,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2. 转诊流程:传染病的转诊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初步
评估、转诊申请、双向转诊协商和转诊执行等环节。
3. 转诊平台:建立传染病转诊平台,整合医疗资源,促进传染
病病例的转诊和就医,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三、监管与评估
1. 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诊疗质量和转诊效果的监督和评估。
2. 质量评估:定期评估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工作的质量,包括诊
疗准确性、及时性和转诊成功率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总结: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对于提高诊疗水平、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履行责任,
完善制度,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
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
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
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感染科归口治疗,危重病
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感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定点医院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进行上报疾控中心,按照相关要求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感染性疾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和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或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转至XX 市传染病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8.其他法定或新发传染病的诊断和转诊按照卫生和疾控等权威部门最新防控规范要求执行。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所属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安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中西医结合医院
1/ 1。
传染病专用门诊设置及转诊要求

传染病专用门诊设置及转诊要求
我院传染病专用门诊包括: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发热疱疹门诊、结核门诊。
门诊医生在普通门诊接诊发热呼吸道疑似传染病病人、腹泻病人以及发热伴疱疹病人、疑似结核或结核病人应将病人转诊到上述专门门诊就诊。
肠道门诊就诊的患者,应采集粪便标本进行“一粪三检”;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如不能排除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科留观或转诊(经专家会诊报分管领导)。
检验科室一旦发现艾滋病初筛阳性病例,立即电话报告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报分管领导,并联系XX县XX疾控中心,同时检验科报院感办对临床医技科室的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技术指导。
确认阳性病例由属地疾控中心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医务人员全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
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医院转诊流程

医院转诊流程引言概述:医院转诊流程是指患者在一家医院接受诊疗后需要转到另一家医院继续治疗或检查的过程。
在医疗体系中,转诊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
一、患者申请转诊1.1 患者向主治医生提出转诊申请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如需进一步治疗或检查,可向主治医生提出转诊申请。
主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决定是否需要转诊。
1.2 主治医生评估患者病情主治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转诊。
如果主治医生认为需要转诊,会向患者提供转诊申请表格,并填写必要的转诊信息。
1.3 患者签署同意转诊患者在了解转诊的目的和需要后,会签署同意转诊的文件。
患者也可以选择其他医院进行转诊,主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安排。
二、医院安排转诊2.1 医院联系接收医院主治医生会联系接收医院,将患者的病历和转诊信息发送给接收医院。
接收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安排具体的治疗方案。
2.2 接收医院确认转诊接收医院收到转诊信息后,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接收转诊。
接收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安排具体的治疗计划。
2.3 医院安排转诊时间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接收医院的安排,确定转诊时间。
医院会提醒患者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和检查结果,以便顺利进行转诊。
三、患者转诊就诊3.1 患者前往接收医院在确定转诊时间后,患者会前往接收医院就诊。
患者需要携带转诊单、病历和其他相关资料,以便接收医院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
3.2 接收医院医生评估患者病情接收医院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3.3 患者接受治疗或检查在接收医院,患者会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或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相应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医院反馈转诊结果4.1 接收医院反馈治疗效果接收医院会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时反馈治疗效果给转诊医院。
医生会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或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