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年全国卷文言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1(乙)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1(乙)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10fe1ddcfc789eb162dc802.png)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Ⅰ(乙卷)一、古文【原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沈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钜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宋史·列传七十一·曾公亮传》)【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推举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
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
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郑州,治理政事有能干的声名,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夜不闭户。
曾经有过客丢失袋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没有窝藏盗贼,恐怕是随从人员私藏起来了吧。
2016-2018年度全国卷高等考试文言文真命题汇编
![2016-2018年度全国卷高等考试文言文真命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3b13a466c175f0e7cd13796.png)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耽思坟籍..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精校版)
![2016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e855d90508763231121273.png)
2016全国卷文言文翻译《曾公亮传》译文曾公亮,字明仲,福建省泉州市晋江人。
考中进士甲科(名次较靠前),任会稽知县。
百姓在镜湖旁边耕种农田,常常担心湖水泛滥。
公亮修建闸门,把(湖水)引入曹娥江,百姓(因此)而得益。
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因为治理政事才能卓越而名声很好,盗贼全都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到了晚上睡觉也可以不关闭门窗。
曾经有个使者丢失了口袋中的东西,发布公文缉查盗贼,公亮回复说我们州里没有隐藏的盗贼,大概是随从之偷藏而已。
搜查使者的随从,果然是这样。
公亮通晓精熟法令条文,任职时间长,熟悉懂得朝廷相府的法令制度,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
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皇位的继承人,就与曾公亮一起共同商定大计。
密州的民田产银,有人把它全部偷走了,大理寺把他当作强盗论处。
公亮说:“这是禁物,盗取民田产银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盗取财物还是有区别的。
”坚决据理力争,于是朝廷就下达给有关部门讨论,比照抢劫盗窃禁物的相关法律,偷盗者没有被判死刑。
契丹纵容百姓在界河附近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较,将要生出事端。
公亮说:“现在事情还处在萌芽状态不去禁止,以后将怎么办?雄州的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
”派他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的祸害终于平息了。
英宗即位以后,授予(公亮)中书侍郎,并兼任礼部尚书,不久又任命他担任户部尚书。
皇上身体不适,辽国使者来到而不能接见,就命令公亮在宾馆宴请(使者),使者不肯赴宴。
公亮质问他说:“皇上赐宴你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让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情你能够安心吗?使者马上就去赴宴。
煕宁三年,授予司空并兼任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的官职。
第二年,又起用他兼任永兴军的通判。
过了一年,返回京城。
不久以太傅的身份退休。
元丰元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皇上亲临哭悼,停止上朝三天。
曾公亮为人端方庄重,深沉周密。
平时谨守法律,循规蹈矩;但是天性吝啬,家产增加到巨万。
2018高考全国卷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2018高考全国卷文言文原文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2016162a8114431b90dd883.png)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 word可编辑.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word可编辑.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16-1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
![16-1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5079a89e31433239689385.png)
16-1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1、2018年全国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得分点:以:凭借;出征:出兵征讨;以为:作为;先驱:先锋。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得分点:以:因为;履:行为;素:向来,一向;作:建造;屋五十间:定语后置句,五十间屋。
)2、2018年全国卷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3、2018年全国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2)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4、2017年全国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5分)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5分)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5、2017年全国卷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
”赵王没有再说话。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2018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汇编
![2018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7e07e3b28ea81c759f57856.png)
2018年高考全国18套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汇编全国卷Ⅰ三、(9分,每题3分)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8—10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大家也。
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
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止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今有不义之民,还没有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
”竞不愿实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
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后来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
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
均乃下书日:“自今此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
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
每有驳议,多合上旨。
均尝删剪疑事,帝认为有奸,震怒。
诸尚书惊恐,皆叩首赔罪。
均顾厉色曰:“盖忠良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
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朝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
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劳,固留养疾。
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认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逃亡所由而作。
及在尚书,恒欲叩首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
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建初元年,卒于家。
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失:过失。
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
2016至2018年近三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Ⅰ) Word版含答案
![2016至2018年近三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Ⅰ)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4f168c850ad02de80417d.png)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I卷)语文注意事项:(三)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四)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五)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六)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1(乙)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1(乙)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ae90aff998fcc22bcd10de5.png)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Ⅰ(乙卷)一、古文【原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沈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钜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宋史·列传七十一·曾公亮传》)【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推举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
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
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郑州,治理政事有能干的声名,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夜不闭户。
曾经有过客丢失袋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没有窝藏盗贼,恐怕是随从人员私藏起来了吧。
(完整版)2016-2018全国卷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完整版)2016-2018全国卷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979aaf703d8ce2f016623e0.png)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诗词和文言文(2016年)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诗词和文言文(2016年)](https://img.taocdn.com/s3/m/8545fbed770bf78a65295472.png)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诗词和文言文(2016年)一,文言文二十一篇: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⑦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及答案解释汇总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及答案解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54930df52ea551811a6872d.png)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汇总及答案解释2020全国卷Ⅰ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答案:(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解释:减,减价;粜,出售;与籴相对;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使……活;省略句:(苏轼)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释: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
2020全国卷Ⅱ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答案: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解释: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蠹:蛀蚀,危害;悚然:害怕的样子;之:代进言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
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关键词:跋扈:专横暴戾;专行:独断独行;第,只管。
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之:他;故:所以2020全国卷Ⅲ永和末,多疾疫。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言文翻译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b61cb24c850ad02df80412a.png)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古文翻译一、2019年1.2019年全国一卷:(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⑴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⑵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译:⑴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⑵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短:说人的坏说;擅权:独揽大权;纷乱:扰乱,搅乱。
或:有的;制:制度,规章;稍:逐渐。
2.2019年全国二卷(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⑵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译:⑴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⑵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强国:使国家强盛;故:旧的事物,这里指陈规;利民:使百姓获利。
民,民间;之:往,到;初令:新法。
3.2019年全国三卷(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⑴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⑵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译:⑴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
”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⑵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此乃…也:这就是…啊;所以:…的原因;弗如:比不上,不如。
攻:攻击;走之:逃到,“走”意为逃跑,“之”意为到;伏之:伏在悼王的尸体上,“之”代指悼王尸体。
二、2018年1.2018年全国一卷(节选自《晋书·鲁芝传》)⑴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⑵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⑴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⑵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汇总及答案解释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汇总及答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ec994db02d276a201292e51.png)
2016-2020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试题汇总及答案解释2020全国卷Ⅰ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答案:(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解释:减,减价;粜,出售;与籴相对;常平米,常平仓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使……活;省略句:(苏轼)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释: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
2020全国卷Ⅱ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答案: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解释: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蠹:蛀蚀,危害;悚然:害怕的样子;之:代进言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
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关键词:跋扈:专横暴戾;专行:独断独行;第,只管。
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之:他;故:所以2020全国卷Ⅲ永和末,多疾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6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
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
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
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
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
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
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
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
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
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听还谢氏。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
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更始乃征憙。
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插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
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猾,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
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槃案于路。
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永初二年,邓太后诏曰:“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百姓追思,为之立祠。
自非忠爱之至,孰能若斯者乎!今以涣子石为郎中,以劝劳勤。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供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