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

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

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定律,是考试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学习方法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即: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质量守恒定律:1、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这条定律。

2、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还会相等?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2H2O 通电2H2↑+ O2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

而原子没有再分,只是从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

所以物质的质量不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在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遵守这条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加、不减反应前有什么元素,反应后仍然有,反应前没有的元素,反应后不能写进去。

反应前后两边的原子个数要相等,不相等的要在化学式前面填上适当的系数,这就是配平。

千万不要改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3、应用质量守恒计算的时候,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没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要算进去。

初中化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通过研究体系体积的变化对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影响,增强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而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研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研究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基础,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透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对于中学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而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比较抽象的理论,需要借助化学实验来形象地理解它。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研究也很多。

人教版教材利用白磷燃烧的实验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但是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容易自燃,而且白磷有毒,燃烧产物三氧化二磷和五氧化二磷也有毒性,实验不慎就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一般都是使用托盘天平来称量,但托盘天平的感量一般为0.1g,实验所取用的白磷只有火柴头大小,质量太小,反应时容器的敞开与密闭对天平的平衡影响不大。

所以,采用白磷燃烧实验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不是很妥当。

上教版教材选择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该实验现象明显,气体逸出后容器内物质质量明显减小,反应时容器是敞开还是密闭对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

但该实验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确保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留在密闭容器内并且不因装置内气压变大产生危险。

就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一、分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实验的几套装置的可行性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

先在锥形瓶中放入少量石灰石,再将一支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锥形瓶中,最后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并旋紧。

实验时,将锥形瓶侧放,小试管中的稀盐酸倒出,与石灰石接触。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锥形瓶内气压瞬间增大,导致橡皮塞被弹出。

该实验危险性较大,不适合实际应用。

为了避免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导致锥形瓶内气压过大而发生危险,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取走橡皮塞,在锥形瓶口套一个气球。

实验时,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气球膨胀,避免了装置内气压变大而发生危险。

但是,如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使得气球膨胀体积较大,整套装置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就会明显增大,导致反应后称得的质量小于反应前称得的质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学习的唯一的一条定律,《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不仅要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还要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分析问题、进行初步的计算,同时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语言----化学方程式所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自认为这节课虽然上得有点磕磕碰碰,但达到了我预先设计的目标。

不过由于在课前没有充分地进行准备,导致课堂上出现了两次较大的失误。

一、宏观上学生能根据几个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所以我将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设计一套装置用于验证产生气体的反应的质量守恒,结果学生的反馈情况较差。

课后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点因素:1、学生对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增大或减小会造成的后果还没有形成概念。

学生在物理中还没有学到气体压强,但在化学中虽然已几次提到,但学生还不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导致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产生气体的实验。

2、问题设置时没有一个铺垫,显得较为唐突。

虽然知道这是一个难点,但在问题的预设时没有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因而导致学生出现“卡壳”现象,虽然经过我的'引导,最终得出了答案,但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失误。

3、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

由于考虑到时间不够的问题,实验设计应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设计,可惜顾此失彼,也许失去的是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

二、当学生通过一个课件能从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后,自认为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拓展和归纳是应该的,并在此基础上,为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预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反馈。

其中根据生成物判断石蜡的元素组成这道题没想到学生理解情况不好,只有十五名学生做对该题。

说明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还不能马上理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书写这个反应的表达式出现错误,导致判断错误。

因此,在课堂上我立刻进行了弥补,并在课后再一次进行补充,学生才理解如何来解这类题。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校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问目标: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试验验证方法。

2. 力量目标:能够通过试验观看和试验数据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 情感目标:培育同学保持观看力和试验探究的爱好,培育同学的试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试验验证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试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同学回忆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关于物质质量的学问,引出本节课的话题——《质量守恒定律》。

2. 概念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同学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然后,通过讲解试验操作过程和试验现象,引发同学的思考,激发同学的试验爱好。

3. 试验探究:支配试验,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试验,观看试验现象,记录试验数据。

4. 试验结果分析:同学依据试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 归纳总结:同学依据试验结果和争辩,归纳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基本原理。

6. 实际应用:通过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同学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检测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1. 教学策略:通过试验探究的方式,让同学亲身参与试验操作,观看试验现象和分析试验数据,培育同学的试验探究精神。

同时,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发同学思考,提高同学的思维品质。

2. 教学方法:接受情景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让同学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和参与度。

3. 教学效果:通过试验探究,同学既把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又提高了试验操作和试验数据分析的力量。

同学能够机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亮点:本节课的亮点是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同学的试验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并且能够将理论学问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同学对化学学问的爱好和理解。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 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 原子的质量没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 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现在回想起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说的并不多,我把 许多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广,从练习的 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于是我在思考一个问 题:是不是可以把这节课的形式推广应用到其它章节的 教学中呢?我还会努力尝试。
灭,则参加反应的蜡烛质量等于整支蜡烛质量的一半)
和有催化剂的反应(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
物)中准确应用质量守恒定律。
(七)(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会
保持不变呢?(引导学生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
律。本节的知识将贯穿学生学习化学的始终。因此学生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 1,教学
教材分析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其本质分析;难点:质量
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实验中化学反应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
测定和分析推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
容及其微观解释;
2、通过对实3、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教学目标 知道如何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培
养学生定量研究和逻辑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

初中化学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应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从化学实验中得出,因此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物理变化。

同时该定律揭示的是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2)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的例证上述两个方程式,展示了在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3)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例证上述方程式,展示了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可能改变;(4)总结化学反应前后涉及的“变”与“不变”及“可能变”“6个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变;宏观:元素种类和质量均不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综合不变;“2个一定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2个可能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变;宏观:元素化合价可能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方案一:密闭体系下,红磷燃烧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小结: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实验现象:铁定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小结: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总结: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若要用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密闭体系下完成实验,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实验现象。

典型例题:(2018年滨州)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解析:若要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即是要求在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A:镁条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此实验为敞开体系,错误;B: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且此实验为敞开体系,错误;C: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物气体参加及生成,又在密闭体系,因此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有氢气生成,且此实验为敞开体系,错误。

综上,选择C。

此类题是常考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对其验证时化学原理的选择。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1、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小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酸、碱、盐)1、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

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

(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 <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7时pH越小,酸性越强,pH>7时pH越大,碱性越强。

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

PH=3和pH=4混合溶液pH在3-4之间,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

pH的数值不一定是整数。

3、碱的通性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解离出OH-,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

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石蕊不变色。

(2)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商榷与建议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商榷与建议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商榷与建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定律,它指出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总质量的和不变。

这个定律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化学知识的核心之一然而,尽管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已被广泛验证和应用,但它并非完全没有争议,本文将商榷目前该定律的实验方式,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并非总能得到精确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实验中几乎无法避免实验装置的质量损失,例如实验器皿的损害或试剂粒子的飞溅等。

这些损失有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有所偏差,从而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其次,现有的实验中往往采用计量器具进行实验记录,然后通过计算和比对的方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但这种方法往往只是模拟了习得的文化知识,缺乏观察和发现的环节,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了更好地教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借鉴一些有趣的实验设计。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在反应中液体容器的变化,并通过测量液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从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这种方式既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另外,实验中还可以引入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溶解和蒸发等,让学生思考和研究在这些过程中质量是否守恒。

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化学反应中。

此外,实验中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在进行实验前,应该讲解实验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和实验原理进行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结果,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进行实验前,应该向学生讲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质量守恒定律》课例与反思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质量守恒定律》课例与反思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质量守恒定律》课例与反思龙山二中徐定文本节课是我参加县微型课题《优化初中化学实验的研究》中所执教的研讨课,回想本节课的设计与上课实践,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总结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理念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所以本节课我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突出制定计划与实验体验。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来主动建构知识。

上课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探究问题的欲望强烈,喜欢动手实验,喜欢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导教学设计本节课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学法指导反思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铺垫,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根据化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分组实验。

在教学中我注重合理引导,对概念中的“参加”、“化学反应“、“全部”、“质量总和”“生成”的关键词语进行强调,引导学生理解定律,做到概念的自然生成。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口朗读,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发现过程。

在教学中我注重多媒体的适时使用,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把抽象的微观粒子变成具体形象的动画演示。

使本节课的难点得以突破。

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练习的容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加强学生对知识深刻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师生的互动,本节课实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实践,落实课标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动手做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两个实验,指导学生观察、 教材分析
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
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师演示实验
5-1 和实验 5-2 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
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
(4)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质量守恒定律》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
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
的质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
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
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教材先让学生亲自
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反思研究过程、总结
收获和不足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
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大
大增添了学习的乐趣。
本课按照“设置问题、创设情境——活动探索、建
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提高——交流收获、体验成 教学过程
功”四个环节组织教学。
1.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么情况然后说出将做的几个实验:①白磷在空气中燃
烧;②NaOH 溶液与 CuSO4 溶液反应;③NaOH 溶液与
FeCl3 溶液反应;④NaCl 溶液和 AgNO3 溶液的反应。教
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
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

“诱疑——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感悟——以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

“诱疑——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感悟——以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

能力 、 科学探 究能 力、 学素养 与创 新 科
思 维 。 文 尝 试 如 何 在 初 中化 学 教 学 中 本 运 用 “ 疑— — 实验 ” 究 教 学 模 式 , 诱 探 更 好 地 培 养 学 生 的 问题 意 识 、 究 能 力 做 探 初 步 的研 究 。
②素材之二 :7 6年 , 国化 学家 15 俄
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科学研 究过程 , 培养
学 生 的 问题 意识 。 2实验探 究 , . 自主 感 知
1 设情境 , 刮 诱疑 导思
利 用 历 史 素材 以 及 “ 烛 在 空 气 中 蜡 燃 烧 前 后 质 量 测 定 实 验 ( 生 实验 一 ) 学 ” 创 设 情 境 , 导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 析 问 诱 分
二 、 诱疑 — — 实验 ” 究 教 学 模 式 “ 探 的 教 学 尝试 罗 蒙 诺 索 夫 把 锡 ( n 放 在 密 闭容 器 里 S )
煅 烧 , 到 白 色灰 烬 , 容 器 和 容 器 里 得 但
的物质总质量 ,在煅烧 前后没有变化。
“ 疑— — 实 验 ” 探 究 教 学 模 式 的 诱 于 是 他 得 出 “ 学 反 应 前 后 物 质 的 总质 化 量相等” 的结 论 。
在敞 口 的坩 埚 中煅 烧 , 发现 竟 得 到 2磅 1 3盎 司 的 白色 灰 烬 , 重 量 增 加 7 盎 即 司 , 是 他 得 出 “ 学 反 应 前 后 物 质 的 于 化
总质 量 增 加 ” 的结 论 。
模式 , 建立开放的、 积极 的、 主动的教学
模 式 , 养 学 生 的 问题 意 识 、 主 学 习 培 自
能力。 同时 , 利用 “ 碳酸 钠溶液和稀盐酸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报告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锻炼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锥形瓶、导气管、气球、单孔橡皮塞、试管、烧杯、石棉网、坩埚钳、酒精灯
细沙、红磷、铁钉、硫酸铜、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镁条
实验步骤: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步骤
1、在底部பைடு நூலகம்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2、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量的质量m1。然后,取下锥形瓶。将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
反应前总质量(m1)
m1=g
m1= g
反应后总质量(m2)
m2=g
m2= g
老师评价:
3、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量的质量m2
1、在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稀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观察溶液的颜色。
2、将几根铁打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
3、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塞好橡胶塞,观察现象。
4、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摘要: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质量守恒定律是理解和解释化学反应的基础规律之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体现,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原子数目和质量必须保持平衡。

这种平衡形式的表达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化阐释。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则,也是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然而,质量守恒定律并非没有例外或局限性。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核反应、放射性衰变等,会出现质量变化的现象,这是因为核子的转化和能量释放导致了质量的变化。

此外,质量守恒定律只针对封闭系统成立,无法涵盖开放系统中的质量变化。

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其他守恒定律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如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这样可以建立更全面的理论框架,促进对化学反应过程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方法分析引言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内,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使得化工过程更加高效和可控,例如在合成反应和催化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稳定和节能的生产流程。

在环境保护方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可以帮助解决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问题。

此外,质量守恒定律在生命科学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新陈代谢过程和食物消化过程中,质量守恒定律能够对物质转化进行精确计算和理解。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表述,并介绍实验验证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表述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始终保持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基于原子理论。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
容。重点是 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化学方程 教材分析
式的意义。难点 1、是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是化学方程式质和量的意义。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过微观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的是先通过自学, 教学策略选
让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有所了解。再通过实验来 择与设计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最后,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教学过程
学生在做验证实验时出现的几种现象:没有对实验
进行认真的预习,不知从何做起。另一种是拿着仪器乱
摆弄,只是图好玩,好奇,而忘记了做实验的目的。所
以,在做实验前,要给学生有充分的预习时间,了解本
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步骤,以及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只有这些做到位了,在实验过程中才会顺利完成任务。
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 课例研究综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教学要 述
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教学目标
2、从微观角度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守恒的原因。 3、培养从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全面理解化学变化
的思维能力。ຫໍສະໝຸດ 要学会本课题的最基础是知识是什么是反应物、什
么是生成物以及在化学反应式中它们各自的位置。学生 学生学习能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动手、动脑、分工合作确保实 力分析
验成功。在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时会不容易理解,要通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
课件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初步培养应用实验
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
教学目标 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质量守恒定律》

1、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定
量的科学方法对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描述,并得出质量
守恒定律。 教材分析
2、借助化学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将学生已学过的
化学现象用化学语言进行科学、定量的描述,抽象为化
学方程式。
1、学习了氧气等有关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中发 学生学习能
生的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力分析
2、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分为二大 组,每一大组分五小组,每一大组做不同实验)。通过 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由个别到一般 教学策略选 的认识方法。同时也体验质量守恒的存在。 择与设计
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质量实恒定律的应用]这一部分是本节的一个难
点,教师设计一些符合生活常识性的问题,问题的设计
用“学生摘苹果”做比喻,要让学生“摘着苹果”,而
且是跳起来“摘着的”。学生也可以提出一些有疑问的
化学现象,大家共同讨论,使学生真正会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化学反应现象,以此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
[实验准备] 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镊子、小试管、酒精灯; 白磷、稀盐酸、碳酸钠。

初中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教学应用

初中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教学应用

初中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教学应用【摘要】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在闭合系统内始终保持不变。

它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过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实验验证以及应用举例。

还探讨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引入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结尾部分指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强调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教授和传授相关知识给学生。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初中、教学、实验、教师、学生、重要性、原理、应用、教学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能力。

1. 引言1.1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系统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在任何条件下都保持不变的物理定律。

简而言之,质量守恒定律就是说物质总量永远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发生转化。

这意味着在任何化学反应中,起始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必须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是化学实验和计算的基础,也是其他化学定律的基础之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首次提出。

他用称为“去质量法”的方法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得出结论:物质虽然可以改变形态,但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对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过程,也为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基本原则。

在化学教学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为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化学基础,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为什么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中重要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实验的基础,无论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小规模实验还是在工业生产中进行的大规模实验,都需要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化学变化入手,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素材注意了多样性,选择的蛋壳与食醋给学生以启发;采取小组探究,提高了参与的广度;探究的步骤细腻充分,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究中的设计方案的多样性、科学性,学生通过初次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培养科学素质。

特别是学生经过初步探究得出结论:“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再通过蜡烛燃烧,镁条燃烧实验,得出一个跟刚才结论貌似相反的看法,从而产生了矛盾冲突,将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到了极点。

课后补充“资料卡片”,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探究与之相比较,领略与科学家“发现”相似的喜悦。

这种通过创设情境,小组探究,获取结论;在引出矛盾,最后解决矛盾,促进认识深化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可以在获得化学知识的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认识到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质量守恒定律体会

质量守恒定律体会

《质量守恒定律》之我见-------谈一堂课的几点体会白磷细沙气球拓展反思]【资料卡片】一、分析教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定律,学习这一定律应注意三点。

第一点要重视实验。

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律文。

第二点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第三点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原子的质量没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教材以〔实验5-1〕反应结果质量减轻,〔实验5-2〕反应结果质量增重对比分析,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规律运用阶段是在学生已理解接受守恒定律的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创设表面“有违”规律的反应实例及文字描述,运用规律分析讨论,提升学生运用规律及思维能力。

二、教学实施1.注重启发学生参与: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落实学习情感、实践探究和各方面能力参培养。

2.突出学习兴趣培养:在课的引入阶段,恰当地应用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质量守恒的猜想,引发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学习动机,从而顺畅地进入实验探究程序,并通过总结学生所得实验结果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特意鼓励学生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将课堂向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度自然延伸,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安排。

特别是师生间的和谐交流,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此起彼伏,达到了“我要学、我想学”的境界。

三、疑惑与反思:疑惑与反思一: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了解不足,托盘天平操作慢,影响教学进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实验都要使用到天平称量,托盘天平的操作不怎么复杂但学生用起来却很慢,占时间较长,影响定律原因的内涵挖掘、影响知识巩固应用的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
所用的化学反应,其生成物均没有气体,这似乎是一个缺憾。

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装置
取两支相同的具支试管,用乳胶管将其支管连接起来,当中夹上正水夹。

在一支具支试管内注入少量5%过氧化氢溶液,试管口套上内盛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的小气球并用胶条二次密封。

另一支具支试管内盛1cm高的干涸河沙,在实验前放入—颗白磷。

用挤瘪的小气球套在试管口上,用胶条二次密封。

2.实验操作及现象
将连接好的具支试管放在小试管架上,试管架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均。

然后,取下试管架。

将小气球内的二氧化锰抖落于具支试管内,迅速产生的氧气会使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将气球鼓圆。

反应停止后,将试管架连同具支试管从头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均。

由于浮力的作用,天平已不能保持平均。

再次取下试管架,打开止水夹,用手挤瘪装氧气的气球后夹上止水夹。

将盛装河沙、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白磷在试管内会燃烧起来,冒出深刻白烟,同时管口的气球迅速瘪了下来,燃烧停止后,将试管架连同具支试管—起再次放到天平上。

此时,由于浮力的消
失,天平会恢复平均。

3.实验操作注意:
为使气球能鼓起产生浮力,又能瘪下去使浮力消失,具支试管内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和浓度都不应过大,另外,还可在盛装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及连接用的乳胶管内预先填塞氧气,赶尽空气。

4.实验现象解释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气和水的质量总和。

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产生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气球鼓起,排开了一部分空气,产生了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浮力,使得天平不能保持平均;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消耗了氧气,使具支试管内压强减小,气球瘪了下来,产生的浮力随即消失,天平始得恢复平均。

本实验设计体现了物理、化学知识的融合。

可供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后,探究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时的课题时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