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罗荣桓
高中名人故事素材:中国十大元帅—罗荣桓_500字

高中名人故事素材:中国十大元帅—罗荣桓_5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
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事迹材料罗荣桓将军的英雄事迹

三一文库()/报告范文/事迹材料罗荣桓将军的英雄事迹1937年8月下旬,我任政委的一一五师骑兵团驻扎在河北党城。
距我们不远的河北下肇子灵山镇驻扎着国民党九十六军军部。
该军朱怀冰军长曾三次邀请我去商谈共同抗日的事宜。
在交谈中,朱怀冰央求我请朱德、彭德怀甚至是毛泽东、周恩来,将九十六军留在敌后联合抗战。
我想了想告诉他说:我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在这儿,你要去见我们主任或者请他到灵山面谈,我回去后一定禀告!10月1日,罗荣桓主任来到党城骑兵团驻地。
他召集我、刘云彪、李钟奇,交代骑兵团当前任务,要求我们做好九十六军的抗日统战工作。
他说:我们留在晋察冀的部队不多,你们可别乱答应,问题很多。
凡是重大问题,必须请示了朱德、彭德怀才能定下来。
党城不要长驻,国民党的部队,我看他们南撤比留在晋察冀好处多。
朱怀冰军长、5位副军长、参谋长、3位旅长一起迎上前来。
罗荣桓主任落落大方又不失礼节地与前来欢迎的将校们一一握手,并走进朱怀冰办公室落座。
这时,我们听见空中日军飞机的轰鸣声。
朱怀冰说这是敌人的侦察机。
接着,就听见朱怀冰的部队打敌机的机枪声响了起来。
招待员忙着递香烟、倒茶。
朱怀冰说:贵军在平型关这仗打得好,国军佩服!罗荣桓主任欠了下身子,说:我们要向友军学习!朱怀冰忙道:敝军不敢当。
罗荣桓主任说:欢迎啊!可事情也很麻烦呀!光我们同意不成,还要蒋介石批准才行。
据我看,你们还是按原定计划南下。
太原还在贵军手中,国民党还有四五十万军队在晋东南幸好中国土地辽阔,丢了平津,还有太原、西安等地。
朱怀冰说:蒋介石已将刘峙撤职查办,南京已向徐州增兵4个师,晋西北准备反攻,要在晋北打击日军。
八路军真辛苦,平型关后,没得个休息机会。
新四军集结长江中下游,国共两党联合,可给日军以致命打击。
罗荣桓主任说;是呀!中国不抵抗怎么行?现在日军在东北、上海正在增兵,敌人在战略上掌握了主动权。
我们实在痛心,几百万国民党军,应振奋精神,选准阵地,给日寇几个打击,主要是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
罗荣恒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

罗荣恒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罗荣桓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他一生恪尽职守,被誉为“政工巨匠”。
在家庭生活中,身为党的高级干部的罗荣桓更是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同时也教育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要做老实人、干老实事,对党绝对忠诚,时刻为人民服务,抵制特权思想。
“永远做老实人”罗荣桓自从投身革命,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是从来没有想过将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
1937年秋,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奉命开赴抗日前线。
临别前,他对新婚不久的妻子林月琴叮嘱道,要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
“永远做老实人”不仅是罗荣桓对妻子的期望,更是自己坚守的信条。
他时刻提醒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应该为人民谋幸福,而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
他后来在给孩子的信中坦言:“你爸爸廿(二十)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
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之待遇外,一无私有。
”这确实是罗荣桓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在炮火纷飞的革命岁月,罗荣桓一直以四海为家,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
由于环境的艰苦,加上没日没夜地工作,他最终积劳成疾,后被确诊为肾癌。
1946年7月,党中央安排他到苏联就医。
一年后,罗荣桓回到了黑龙江哈尔滨,在组织的安排下,他住进了一幢从旧官僚手中接收过来的楼房里。
这是一处宽敞的上下三层楼的独立庭院,楼内设有豪华的舞厅、会客厅,讲究的卧室、洗漱间,非常华丽气派。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罗荣桓感到太奢侈了,心里很不安,几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另找一处朴素简单的房子住,但一直没有结果。
有一天,他到谭政家去做客,见谭政住的是一处二层小楼,于是跟谭政说:“跟你们搭个邻居怎么样?你家住楼上,我们住楼下。
欢迎吗?”谭政起初还以为罗荣桓在开玩笑,没想到几天以后,罗荣桓一家真的搬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荣桓一家搬进了北京南池子18号。
这处房子并不宽敞,要住上罗荣桓一家,再加上秘书、司机、警卫员等人,很不方便,但罗荣桓仍然自愿搬了进去。
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英雄罗荣桓的军事天赋

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英雄罗荣桓的军事天赋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国耻,在这场战争中,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涌现出来,其中罗荣桓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军事天才。
罗荣桓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为抗击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分析探讨罗荣桓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和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以伪满洲国的名义进攻中国的东北地区,其背后目的是为了控制中国的资源和领土。
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悲愤,也迅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识。
罗荣桓,作为抗日英雄的代表之一,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与到中国抗日战争中。
他在军事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为中国人民赢得了许多胜利。
首先,罗荣桓在战术和战略上展现出了超凡的才华。
他能够准确判断敌人的行动意图,灵活应对敌人的战术调整,并有能力制定出对敌方最具威胁的策略。
这使得他的部队在战斗中取得了多次重要的胜利。
其次,罗荣桓以其卓越的指挥能力备受赞誉。
他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冷静地分析局势,迅速做出正确决策,并有效地指挥部队执行任务。
他善于发挥部队的优势,克服困难和挑战,取得战斗的胜利。
此外,在军事训练和战术技巧方面,罗荣桓也表现出色。
他深知军人应该具备的各种战斗技能和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应对各种战斗情况。
他不仅善于运用战术,还能够灵活运用地形和环境,寻找敌人的弱点,并进行有效的打击。
最重要的是,罗荣桓还表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激励他人的才华。
他能够凝聚人心,激励部下士兵的士气,使得他的部队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他与士兵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这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英雄罗荣桓展现了出色的军事天赋。
他在战术和战略上表现出超凡的才华,善于指挥和领导士兵,并在战场上展现出出色的表现。
他的勇敢和毅力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楷模,为中国人民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日将领罗荣桓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抗日将领罗荣桓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著名的抗日将领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而英勇战斗。
其中,罗荣桓作为一位著名的抗日将领,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罗荣桓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事迹。
一、罗荣桓的背景与成长罗荣桓于1908年出生在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中。
在农民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朴实、坚忍不拔的品质。
经过努力,他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展示了出色的学术能力和领导才干。
二、参军抗日与战争经历1937年,日本侵略者疯狂地进攻中国,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罗荣桓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国家的命运负责,毅然决定参军。
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往抗日前线。
在战争期间,罗荣桓表现出色,展现了优秀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他成功地组织和指挥了多次重要的战斗,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他注重士兵的训练和素质提升,建立了一支高效的军队,使敌军望风而逃。
三、罗荣桓的抗战贡献罗荣桓在战争中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首先,他积极组织游击战和地下抗日工作,有效地破坏了敌军后方的交通和通信线路,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此外,他还与其他抗日将领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与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抵御侵略者的进攻。
他通过与国民党军队的协作,成功地发动了多次反击战,有效地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力量。
不仅如此,罗荣桓还在战争期间积极参与了抗日文化运动,鼓舞士气,提高抗战意识,为民族团结和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战后事业与荣誉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罗荣桓也积极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
他在军事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并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由于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表现,罗荣桓荣获了许多荣誉和奖项。
他被授予“抗日战争胜利”勋章,被评为“英雄将军”等。
结语罗荣桓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著名抗日将领,以其勇敢、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人民抵御了侵略者的进攻,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荣桓元帅纪念馆

纪念馆:罗荣桓元帅纪念馆地点: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纪念人物:罗荣桓前言:罗荣桓元帅故居纪念馆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
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文明旅游风景区。
由罗帅故居、罗帅铜像广场、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和罗帅办公室、卧室复原陈列室等景点组成。
罗帅故居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540平方米;罗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陈列面积6100平方米,共分为五大部分展出罗帅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历史文献资料。
一人物简介:罗荣桓(1902-1963)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
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二生平事略: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同年参加鄂南暴动,任党代表。
这支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
经三湾改编,随毛泽东进入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第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
积极建立军队基层的共产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尊重爱护士兵,反对军阀作风。
1929年底参加中共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被选为4军前敌委员会委员。
1930年8月任第4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
1932年3月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
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时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款,扩大红军队伍。
第四次反“围剿”后,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曾兼任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
长征中历史人物事迹介绍:罗荣桓

长征中历史人物事迹介绍:罗荣桓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人。
原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
上高小时改名为荣桓。
8岁入私塾读书,12岁进本村小学。
小学毕业后,又在家乡读了三年私塾。
1919年秋,罗荣桓到长沙协均中学读书,接触到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当年底,罗荣桓参加了长沙各界反对军阀张敬尧和抵制日货的运动。
1923年,罗荣桓还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卖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
下面是关于他在长征中的故事,欢迎阅读。
一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中旬,八军团随五军团,随五军团,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进入了湖南省通道县境。
这时,蒋介石已经觉察我军准备北上会合二、六军团的意图,在绥宁、武冈一带集结了二十万重兵,专等我军钻他的口袋。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毛泽东的主张,得到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人的赞同。
十二月十五日,红军攻占贵州省东部的黎平县。
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
在政治局开会期间,部队进行休整,红军指战员们都放下心来睡了个从中央根据地出发以来难得碰到的好觉。
休整期间,罗荣桓听了上级传达黎平会议精神,知道中央已经采纳了毛泽东向贵州进军的建议,感到十分欣慰。
在中央根据地,罗荣桓便听说,毛泽东离开军队领导岗位后,仍然时刻挂念着战争的形势。
他曾就如何粉碎敌人的“围剿”,多次提出很好的建议。
但遗憾的是,这些建议都被李德等人拒绝。
在李德的错误指导下,根据地日益收缩,结果是实行战略大转移。
经过红军将士浴血奋战,虽然冲出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部队已经大伤元气。
此时如果再钻进敌人的包围圈,后果将不堪设想。
自从秋收起义以来,毛泽东曾带领红军多次脱离险境;如今,部队又面临危急关头,毛泽东的建议终于被采纳,这难道不正是红军绝处逢生的一个转机吗?几天来,罗荣桓同直属队的干部们一见面就谈毛泽东的建议。
他对电台政委袁光说:“毛主席这个建议十分英明。
罗荣桓学习的英雄

罗荣桓学习的英雄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军事人物,其中罗荣桓是一个备受赞誉的英雄。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元勋之一,为保卫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罗荣桓学习的英雄精神,并探究他的学习方法和成就。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罗荣桓始终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他坚信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坚定地践行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学习使他具备了高尚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素养,使他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并为中国的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二、卓越的学习方法罗荣桓一生致力于学习,他独特的学习方法使他在战争和军事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经常阅读大量的军事书籍和著作,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他还通过参加各种研讨会和学术活动,与其他专家交流意见和想法。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他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三、英勇的战斗精神罗荣桓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对抗敌人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指挥和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和战斗,展现了卓越的战术和领导才能。
他总是冲锋在前,勇于担当责任,并始终以身作则,激励他的部队战胜困难。
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罗荣桓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暗地里帮助贫困农民,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他常常亲自走访贫困地区,关心人民的疾苦,并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
他的人民情怀和慈爱之心深深地感染着他所指导的广大士兵,激励他们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五、不懈的奋斗精神罗荣桓以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从不抱怨或放弃,始终坚定地追求他的目标。
他的顽强和不屈不挠的努力促成了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卓越地位,同时也为后来的一代人树立了典范。
总之,罗荣桓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学习英雄。
他通过坚定的理想信念、卓越的学习方法、英勇的战斗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不懈的奋斗精神,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政治元帅”罗荣桓

“政治元帅”罗荣桓1963年12月16日,岁荣桓兀帅辞世。
40多年后,再次回眸元帅的一生,仍然觉得别有意味。
他用自己的方式在人民军队的建设与发展中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作出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毛泽东这样评价他1902年,罗荣桓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一个乡绅家庭。
1919年,人长沙协均中学,后入青岛大学,受“五四”运动影响曾参加社会上的反帝爱国活动。
1926年秋,罗荣桓从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回乡后组织农民协会,斗争土豪劣绅。
1927年4月,又进入武昌中山大学读书。
同年夏,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加入共产党。
入党后,罗荣桓被派往鄂南搞农运,随即率农军参加秋收起义。
进军井冈山途中,毛泽东在三湾村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缩编为两个营和一个特务连,实行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的全新制度。
三湾改编是建军的重要起点,也是罗荣桓人生的重要起点。
在这次改编中,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罗荣桓被任命为特务连党代表,成为最早的七个连党代表之一,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由此起步,罗荣桓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军队政工领导人,直至共和国元帅。
从1928年起,罗荣桓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武装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获红星奖章。
在1929年底的古田会议上。
罗荣桓以基层政工干部的身份当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并得到毛泽东如此评价:罗荣桓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荣桓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
翌年末,他率部挺进山东,领导山东军民创建、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
先后任115师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
对于罗荣桓在山东的功绩,毛泽东在1962年亦如此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北占东北,南下长江。
罗荣桓简介

罗荣桓简介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原名慎镇,字雅怀,湖南省衡山县人,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
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
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有罗荣桓故居和罗荣桓元帅纪念馆。
毛泽东在1929年古田会议时评价说:“罗荣桓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在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十分悲痛,夜不能寐为罗荣桓写下一诗《吊罗荣桓》。
罗荣桓学习的胆识

罗荣桓学习的胆识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也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将领中唯一获得两次终身党员的奖章的人,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和荣誉。
在他的一生中,他展现了非凡的胆识和勇气,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本文将探讨罗荣桓学习胆识的过程,以及他在人生中展现的勇敢精神。
1. 对胆识的理解与追求罗荣桓对胆识的理解非常深刻,他认为胆识不仅是对自身勇气的追求,更是对信念和使命的坚守。
在他的一生中,罗荣桓始终追求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并投身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
他始终坚持按照党的要求行动,不畏艰难险阻,充分展现了对胆识的追求。
2. 学习胆识的丰富经历罗荣桓学习胆识的过程非常丰富多样。
在长征途中,他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战斗,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
在解放战争中,他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气。
同时,他也通过大量的读书和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具备了更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
3. 勇气的展现与影响罗荣桓在人生中多次展现出非凡的勇气。
在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过程中,他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整个解放军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带领部队参加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战绩彪炳,他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鼓舞了无数的战友和后代军人。
4. 勇敢精神的启迪与传承罗荣桓的胆识和勇气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的勇敢精神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军队的荣耀。
他所展现的坚忍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启示。
同时,我们也要传承他的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5. 罗荣桓学习胆识的启示罗荣桓学习胆识的经历和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他敢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进步,并以自己为榜样鼓舞和影响他人。
通过他的故事,我们意识到只有当我们克服恐惧并勇敢面对困难时,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
同时,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坚守信念和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和坚持,将会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罗荣桓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

罗荣桓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罗荣桓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源于他作为中国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和为人民事业付出的伟大贡献。
罗荣桓元帅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但凭借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在革命斗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罗荣桓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主要体现在他的崇高的家庭观念和家人间的深厚情感。
他始终把家庭放在首位,关爱、支持和照顾家人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
他教育子女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责任感。
他与妻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共同经历了革命的艰辛和胜利的喜悦。
这种家庭观念和情感使罗荣桓元帅的家庭成为一个和谐、温暖的港湾,也深刻影响着他在革命事业中的追求和奉献精神。
罗荣桓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还体现在他对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高度重视。
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对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充满热情。
他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的爱国情怀和崇尚英雄事迹的精神,激励他们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他在军队中严格要求自己,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忠诚的品质。
这种家风使得罗荣桓元帅成为一个伟大的榜样,激励着无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罗荣桓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还体现在他对待困难和逆境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在革命斗争中,他面对敌人的层层封锁和武装斗争的困难,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他的家风教育,使他的家人也具备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品质。
他们一起面对挑战,相互支持,共同克服了困难,取得了革命胜利。
这种乐观的家风使罗荣桓元帅和他的家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不断追求进步,为民族的解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总之,罗荣桓元帅的家风故事感悟是他作为中国解放军杰出领导人的生动写照。
从他的家庭观念、家国情怀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崇高的革命家和伟大的家庭人物。
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被称为“政工巨匠”的共和国元帅罗荣桓

14党史博采 2013/06一、桓桓于征,反日爱国成“不法学生”,参加红军成优秀党代表罗荣桓于1902年11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
他原名慎琪,在读高小时,一位国文老师取诗经“桓桓于征”之意,为他改名荣桓。
罗荣桓如饥似渴地学习、汲取各种新知识、新思想。
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他从毛泽东充满革命精神的文章中,受到了感染,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1923年3月,他和同学们参加了长沙各界6万多人要求归还旅顺、大连的示威游行。
6月1日,日本水兵在长沙对参加爱国活动的群众开枪射击,打死2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
罗荣桓以极大的愤怒投身到这一反日爱国运动中,参加了工人和学生举行的抬尸游行和追悼大会。
湖南军阀赵恒惕宣布戒严,罗荣桓被列入“不法学生”黑名单,迫使他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北京。
在北京的一年里,罗荣桓通过读书和参加革命活动,已经成为一名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
他在青岛大学预科结业后,于1926年下半年到达广州。
这时国民革命军已誓师北伐,报刊上不断传出北伐胜利和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消息,广州的革命形势使他耳目一新,眼界大开,罗荣桓决心投身于伟大的革命运动之中。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罗荣桓从同学的来信中得知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的消息后,便来到武汉,一面在武昌中山大学理学院读书,一面从事学生运动,积极参加了声讨夏斗寅、许克祥叛变的集会游行、街头演讲、化装宣传等活动。
同年5月,罗荣桓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党的“八七”会议后,罗荣桓遵照中共湖北省委制定的关于秋收暴动计划,指挥农民自卫军夺取了通城县城。
1927年8月底,他率领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到江西修水,编入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2方面军警卫团,罗荣桓出任该团特务连党代表。
9月9日,罗荣桓带领特务连随警卫团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秋收起义。
起义受挫后,罗荣桓改任团部参谋,仍随特务连行动。
罗荣桓学习的勇士

罗荣桓学习的勇士勇士,是一个拥有坚定意志和毅力的人,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勇往直前。
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杰出将领,也是一个学习的勇士。
在他的一生中,他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不断学习和成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罗荣桓学习的勇士之路。
一、奋斗初期罗荣桓生于1909年,他的学习之路并不平坦。
年少时,他家境贫寒,缺乏读书的资源和条件。
然而,罗荣桓并没有被困境所打败,他坚定了自己学习的决心。
他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从周围的人和环境中汲取知识。
他参与当地村子的讲学活动,阅读各种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他以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渐渐走出了贫困和无知的境地。
二、红军生涯罗荣桓年少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身于红军的队伍中。
红军的生活艰苦而危险,但是罗荣桓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
在行军和战斗之余,他总是抽出时间来学习军事战略和战术的书籍。
他研究军事史,分析各个阵型和战术,以期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
他用自己的学习来增加理论指导和战斗技巧,最终在革命战争中表现出色。
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篇章。
在这个残酷的战争中,罗荣桓展现了他作为学习的勇士的能力。
他不仅在实战中表现出色,还在空闲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他观察日军的战术,并进行模拟演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战术应对。
他与战友一起经历了数次重大战役,最终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胜利。
四、战后重建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迎来了战后的重建时期。
在这个时候,罗荣桓以学习和教育为重点,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军事人才。
他创办了一所军事学校,为战后的中国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
他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实战经验。
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为当时的中国军事教育带来了新的风气。
五、晚年教育即使进入晚年,罗荣桓依然不停止学习的步伐。
他深入研究世界军事史和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
他到国内外的大学和学术会议上做报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荣桓将军的英雄事迹

罗荣桓将军的英雄事迹导读:本文是关于罗荣桓将军的英雄事迹,希望能帮助到您!1937年8月下旬,我任政委的一一五师骑兵团驻扎在河北党城。
距我们不远的河北下肇子灵山镇驻扎着国民党九十六军军部。
该军朱怀冰军长曾三次邀请我去商谈共同抗日的事宜。
在交谈中,朱怀冰央求我请朱德、彭德怀甚至是毛泽东、周恩来,将九十六军留在敌后联合抗战。
我想了想告诉他说:我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在这儿,你要去见我们主任或者请他到灵山面谈,我回去后一定禀告!10月1日,罗荣桓主任来到党城骑兵团驻地。
他召集我、刘云彪、李钟奇,交代骑兵团当前任务,要求我们做好九十六军的抗日统战工作。
他说:我们留在晋察冀的部队不多,你们可别乱答应,问题很多。
凡是重大问题,必须请示了朱德、彭德怀才能定下来。
党城不要长驻,国民党的部队,我看他们南撤比留在晋察冀好处多。
朱怀冰军长、5位副军长、参谋长、3位旅长一起迎上前来。
罗荣桓主任落落大方又不失礼节地与前来欢迎的将校们一一握手,并走进朱怀冰办公室落座。
这时,我们听见空中日军飞机的轰鸣声。
朱怀冰说这是敌人的侦察机。
接着,就听见朱怀冰的部队打敌机的机枪声响了起来。
招待员忙着递香烟、倒茶。
朱怀冰说:贵军在平型关这仗打得好,国军佩服!罗荣桓主任欠了下身子,说:我们要向友军学习!朱怀冰忙道:敝军不敢当。
罗荣桓主任说:欢迎啊!可事情也很麻烦呀!光我们同意不成,还要蒋介石批准才行。
据我看,你们还是按原定计划南下。
太原还在贵军手中,国民党还有四五十万军队在晋东南幸好中国土地辽阔,丢了平津,还有太原、西安等地。
朱怀冰说:蒋介石已将刘峙撤职查办,南京已向徐州增兵4个师,晋西北准备反攻,要在晋北打击日军。
八路军真辛苦,平型关后,没得个休息机会。
新四军集结长江中下游,国共两党联合,可给日军以致命打击。
罗荣桓主任说;是呀!中国不抵抗怎么行?现在日军在东北、上海正在增兵,敌人在战略上掌握了主动权。
我们实在痛心,几百万国民党军,应振奋精神,选准阵地,给日寇几个打击,主要是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
无畏无惧永远铭记纪念罗荣桓元帅

无畏无惧永远铭记纪念罗荣桓元帅无畏无惧永远铭记——纪念罗荣桓元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国人的心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力量的源泉。
罗荣桓元帅就是其中一位伟大的人物,在保卫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的过程中,他体现出了无畏无惧的精神,并为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荣桓,1900年出生在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他从小就习惯了艰苦的农村生活。
然而,贫困并没有抑制住他渴望知识的火焰。
他深知只有通过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才能改变命运,改变国家的命运。
因此,他克服了无数的困难,考入了当时的顶尖名校——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的严格训练下,罗荣桓展现出了出众的能力和优秀的品质。
他在军事知识、军事技能和领导能力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誉为优秀的将领候选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荣桓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浪潮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并多次与日军进行顽强搏斗,为国家争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作为优秀的指挥员,罗荣桓一直以身作则,坚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并始终关心部下的生活和训练。
他倡导军队要有“热炉”的精神,让每个战士都能在战斗中表现出高昂的斗志和毫不畏惧的勇敢精神。
他在长征中成为了一个模范,带着他的部队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无畏无惧的精神,顺利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除了在战斗中展现出的杰出表现外,罗荣桓元帅在战后的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的工作中,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坚定地认为,只有将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紧密相连,才能真正的付出和贡献。
他倡导军队与人民相结合,积极参与到人民群众的建设中去,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做贡献。
在长达80余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罗荣桓元帅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和职责,在保家卫国的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畏无惧的精神,并且鼓舞了整个中国人民的斗志和勇气。
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纪念。
罗荣桓故居旅游景点

罗荣桓故居旅游景点
罗荣桓故居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一座重要的纪念馆和旅游景点。
罗荣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军事将领,被尊称为“炮兵元帅”,他在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罗荣桓故居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两座建筑组成,一座是罗荣桓的住宅,另一座是纪念馆。
住宅占地约2000平方米,展示了罗荣桓的生活状况和他在军队中的业绩。
纪念馆则展示了罗荣桓的个人事迹和他对中国军事事业的重要贡献。
故居内部布置简洁,展览陈列丰富多样,展示了罗荣桓的军事生涯和他对军事科学的深入研究。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罗荣桓的成长经历、战斗经验以及他对中国军队的影响。
此外,故居周围的花园景观也十分宜人,游客可以在故居外的花园中漫步,欣赏美丽的花草和参观罗荣桓的纪念雕塑。
故居还设有一个纪念品店,游客可以购买与罗荣桓相关的纪念品和书籍。
罗荣桓故居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它不仅是向人们展示中国军事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对罗荣桓先生的深深敬意和纪念。
通过游览罗荣桓故居,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军事将领以及中国的现代军事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荣桓--蒙汉良篆刻
罗荣桓--蒙汉良篆刻
罗荣桓--蒙汉良篆刻
罗荣桓--蒙汉良篆刻
罗荣桓--蒙汉良篆刻
罗荣桓--蒙汉良篆刻
罗荣桓--蒙汉良篆刻
篆刻作者
蒙汉良,字一艮,号笑成佛。中国书
法家协会会员,广西大学兼奖,入录 《中国印学年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年鉴》,出版专著十多种。个性艺术元素天 成、独彰,创造了“汉良隶篆”、“汉良篆 刻”之风格。被评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 值的书法家”和“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百位书 法家”。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新 浪网、中国报道和法国国家电视台等采访报 导。
中国印-罗荣桓
蒙汉罗荣桓(1902-1963) 政治家、
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 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生于 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 东县荣桓镇)。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 村有罗荣桓故居和罗荣桓元帅纪念馆。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