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通用7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通用7篇)高校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通用7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育我们的科学讨论力量。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校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共享。
高校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篇1高校新生对法律的正义性普遍认同,但由于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文化、不良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局限性等缘由,导致高校新生法律学问不足,法律观念仍旧模糊,法律实际运用力量欠缺,法律意识不强;针对此现状,应实行有力措施培育、提高高校新生法律意识:依据高校新生的思想特点培育高校生法律意识;优化法制教育模式,重视高校新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创设社会与校内良好大环境,提高同学的法律力量等。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值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爱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现如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已成为中国基本的治国方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中国建设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
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观点、学问、思想等的总和。
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国家法治的盼望,是体现法治国家水平的标准,同时也是我国依法治国战略实现的重要条件。
当代高校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是中华民族腾飞的盼望,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学问水平的凹凸,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高校新生正处于从高中到高校生活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高校新生法律意识现状,实行有力措施培育、提高法律意识对于高校新生自身成长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分析当代高校新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对象为贵州高校本科一班级同学,在调查对象上从性别、专业等做了相关比例要求,34.97%来自城市,65.03%来自农村,具有肯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出贵州高校同学的法律意识现状。
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简述(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简述,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其法治观念。
一、案例一:校园贷引发的纠纷【案例背景】某高校大学生小李,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办理了多笔校园贷。
然而,在还款过程中,小李发现借款金额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且贷款利息远高于法律规定。
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小李与贷款平台发生了纠纷。
【案例分析】本案中,小李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知识匮乏:小李对《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导致在签订合同时未能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
2. 消费观念不成熟:小李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缺乏理性消费观念,导致陷入校园贷的泥潭。
3. 法律维权意识薄弱:在遇到纠纷时,小李未能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启示】1. 加强法律教育:高校应将法律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2. 培养理性消费观念: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行为。
3. 增强法律维权意识:大学生在遇到法律纠纷时,要勇于维权,寻求法律帮助。
二、案例二:网络侵权事件【案例背景】某高校大学生小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某知名企业的负面新闻,并附上了该企业商标的图片。
不久,该企业以侵犯商标权为由,将小王告上法庭。
【案例分析】本案中,小王的法律意识存在以下问题:1.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小王在发布网络信息时,未充分考虑可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问题。
2. 法律风险意识不足:小王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启示】1. 加强知识产权教育:高校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2. 增强法律风险意识:大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时,要充分了解法律风险,避免触犯法律。
3. 依法行使言论自由:大学生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3篇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法律意识不足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
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学
习过法律课程,但只是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层面,还未形成正确深入的理解,更没有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法律意识缺乏归属感。
许多大学生不能认识到法律
是社会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等领域密切相关。
这种缺乏归属感的状态,使大学生们对法律的重要性及其实际应用意义持有一种淡漠的态度。
三、法律意识在实践中缺少深度。
以学生时代为例,许
多大学生对校园内法律法规缺乏实践经验,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维护公共利益。
四、法律意识缺少及时的有效引导。
很多大学生因为没
有妥善建立法律意识,没有清晰的法律观念,因此在遇到法律问题时相当无措,才求助于其他人。
但是,很多时候其他人也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导师、班主任、家长等也无法提供及时的、有效的帮助。
总之,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存在很多问题,需要
大力加以解决。
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层次和水平,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
大学生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律意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行为示范。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
一、了解法律知识要想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这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这些知识,包括参加法律课程、阅读相关的法律书籍和杂志、参加法律讲座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我们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法律知识框架,为后续的法律实践提供基础和指导。
二、树立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法律意识的核心之一。
要树立法治观念,首先要尊重法律。
法律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基石。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并遵守法律,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更是为了社会的福祉。
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法治的核心价值,包括自由、公正、平等和人权等。
只有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三、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意识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和发展。
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这包括参加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公益法律服务等活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积极参与法律实践也是锻炼自身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
四、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行为示范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时刻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行为示范。
这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不参与非法集会和活动,不传播违法信息等。
通过遵守法律法规,我们不仅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够为身边的人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同时,我们还要勇于维权,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要学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需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五、发挥法律专业的优势在大学中有很多专业与法律相关,包括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大学生法律意识3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第一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大学生处于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时期,因此他们需要具备强大的法律意识。
在大学校园中,各种法律问题可能随处可见:例如财务管理、住宿管理、学术研究等等。
如果大学生不了解法律知识,他们将无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无法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
首先,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士,需要知道并遵守法律法规。
从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大学生就会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例如宿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等。
这些规章制度是大学校方所制定的,旨在维护校园稳定和发展。
大学生必须理解并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违规行为。
其次,大学生需要明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权益和义务是相对应的,只有明白了自己的权益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是一份子,享有一系列权益,例如在住宿、就业、实习、学习等方面享有各种权益。
只有了解这些权益,才能更好地保护并维护自己的权益。
再次,大学生也需要了解他人的权益。
大学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多元学科的地方。
在这里,很多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这就需要大学生了解他人的权益和文化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只有通过了解他人的权益,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和谐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不仅是为自己的权益着想,也是为了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大学生需要了解法律知识、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和了解他人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和他人共创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学环境。
【第二篇】大学生应当掌握的法律知识大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知识很多,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劳动法律知识大学生在进行实习和就业时,需要了解劳动法律知识。
例如,了解自己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作安全等方面的权益和义务。
同时,大学生也需要了解常见的劳动纠纷,例如拖欠工资、不合理辞退等问题,并知道如何进行法律维权。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大学生应当了解的重要法律知识之一。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与法律常识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教育的意义以及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识别并应对法律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和问题,如合同纠纷、侵权行为等。
如果缺乏法律意识,就难以正确应对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其次,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素养。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同时也能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使其具有辨别是非、遵守法律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法律道德观念。
最后,法律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行为规范,通过了解和遵守法律,大学生可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自身道德水平,避免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中。
二、法律教育的意义法律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法律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水平。
通过开设法律相关课程,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大学生熟悉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增强对法律的认知和了解。
其次,法律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法律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最后,法律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
通过法律教育的渗透和培养,大学生能够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以保障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德。
以下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常识:1. 合同法常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签订各种合同,如租房合同、网络购物合同等。
经典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优秀4篇)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
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那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为了让您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4篇经典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调查主体1相关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分严峻。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简要情况此次调查选择的是高校在校及刚刚毕业的大四学生。
3调查方法与过程4调查结果及分析(原始问卷见附录)你的性别A男 45.61% B女 54.39%你的你所在年级A大一 23.68% B大二65.79% C大三4.39% D大四6.14%本次调查覆盖面比较广,男女比例较为平均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A很重视 40.29% B一般关心 56.12% C无所谓3.6%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A很强13.67% B一般62.59% C较弱17.88% D很弱5.87%A很紧密41.77% B 一般50.21% C几乎没有8.02%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为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
浅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问题
浅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却普遍存在着薄弱的问题。
这种现象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也为社会治安和法治建设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有必要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探讨。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表现1. 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往往只限于一些常识性的法律常识,对于法律体系、法律运作以及法律的制约力等核心概念认识不足。
这种情况造成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难以正确地对待法律问题,容易陷入法律纠纷和矛盾之中。
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种淡漠的法律意识。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还处于年轻的阶段,与法律问题并不密切相关。
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他们往往不够慎重,对于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也缺乏足够的体会和认识。
3. 对法律风险的忽视部分大学生对于法律风险的忽视也是导致他们法律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们往往在处理一些事务时,对于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风险并不在意,缺乏及时了解、掌握和预防的意识,从而增加了日后陷入法律纠纷的可能性。
1. 教育资源不足当前,我国的法律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较少,课程设置也相对较为简单。
这种情况导致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产生了认知上的滞后,法律教育的偏向性也加剧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
2.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当前社会存在着一些法律价值观不正确的现象,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对于法律的认知也产生了偏差。
部分大学生过于崇尚个人主义,对法律法规不以为然,认为遵纪守法是一种束缚。
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产生了淡漠的态度。
3. 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自身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盲点,他们认为自己年轻,对于法律问题并不需要过于关注和重视。
这种观念使得大学生在法律问题上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从而导致了法律意识的薄弱。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作为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在这其中,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及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究竟如何?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进行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1.意识上较为薄弱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模糊的道德标准或者道德规范上,并没有形成深刻的法律观念。
这也使得他们在法律问题处理或遇到法律难题时表现出的“不屑一顾”或“无从下手”现象。
2.法律知识缺失严重大学生虽然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但在法律知识上却较为缺乏。
很多大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法律案例、法律名词或法律常识等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形成深刻的了解。
这也为其日后在思想认识、言行举止等方面的误区埋下了潜在的隐患。
3.法治意识有待提高在大学生中存在一些法治意识不强的现象,如出现不遵守法律的现象、法律意识淡薄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法律上理性思考能力不足、受其他因素影响所致。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影响因素1.教育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其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一方面,一些“突击”式的教育体制或者教育内容中低下,未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培养;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的法律教育,在与国外高水平法律教育学校相比,还存在差距。
因此,都会导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偏弱。
2.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在承受着学习、就业、人际关系以及独立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一些外部娱乐和创新形态的宣传亦可能误导大学生,引发一些不利于法律意识的行为。
三、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改进1.教育方面的改进教育也是帮助改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校园中,应当将法律意识教育渗透进每个方面,可以专门开设法学课程或者开展讲座、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法律的了解。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却并不够强烈,甚至可以说是淡薄。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法律意识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以及对策分析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1. 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我们的社会中,法律意识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社会风气也并不够理性。
一些人在生活中常常会采取一些不合法的行为,尤其是一些不够严重的违法行为,例如乱扔垃圾、擅自占用公共资源等。
由于这种乱象比较普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认为这种行为很正常,甚至觉得无所谓。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并不容易被重视起来。
2. 教育体系的不足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学校在教育大学生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法律意识的培养往往会被忽视。
学校普遍缺乏法律意识教育的专门课程,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法律知识也相对较少。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对法律的认识也就比较模糊。
3. 自身认知的不足一些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并不多,他们对于法律所起的作用以及法律对自身的约束并不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法律的态度也就显得比较淡薄。
一些大学生甚至认为法律只是一些条条款款,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没有必要去深入了解。
这种自身认知的不足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对策分析1. 提高法律教育的重视度要解决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首先要改变教育体系对法律教育的不足。
学校可以增设法律意识教育的专门课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设置一些有趣有料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渊源和作用,激发他们对法律的兴趣。
2. 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的好转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各界也要努力创造一个尊重法律、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使大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出正确的法律观念。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
第3部分 PART 3
影响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
影响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成员的法律素养对孩子的法律意识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家庭成员能够以身作则,尊重法律,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
学校教育:学校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的法制教育是否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权益保护,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们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法律讨论,展现出强烈的法治精神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
尽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有所增长,但部分学生仍存在对法律的怀疑和不信任。他们可能认为法律只是统治者的工具,而不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手段。这种法律信仰的缺失,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真正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他们对于法律的理解、评价和信仰,体现了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
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推动社会的法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第2部分 PART 2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
法律知识普及:随着法制教育的普及,当代大学生普遍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他们了解基本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定,对法律的功能和作用有清晰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
xxxxxxxxxxxx
-
1
引言
2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
3
影响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
4
提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5
结论
第1部分 PART 1
引言
引言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群体中,法律意识的培养却不容忽视。
本文将以一起校园贷风波为案例,探讨大学生在面临法律风险时的觉醒与成长。
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校园贷这一新兴的借贷方式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
校园贷以其便捷的申请流程、较低的门槛和高额的利息吸引了众多大学生。
然而,在这背后,校园贷的非法性和潜在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
二、案例经过2018年,某高校大学生小张因为生活费用不足,通过一款名为“校园贷”的APP进行借款。
由于小张对贷款合同的内容了解不足,加之缺乏法律意识,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高额利息的借款合同。
借款后,小张因为无法按时还款,导致贷款金额不断滚雪球,最终陷入巨额债务的困境。
小张的债务问题逐渐发酵,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
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小张开始意识到自己法律意识的薄弱。
他开始四处寻找法律帮助,试图摆脱债务的困扰。
三、法律觉醒与行动1. 法律知识学习:小张意识到,要解决自己的债务问题,首先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他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学习了《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校园贷的非法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维权行动: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小张决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收集了借款合同、还款记录等相关证据,并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同时,他还联系了律师,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
3. 社会关注:小张的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引发了公众对校园贷问题的讨论。
在舆论的压力下,相关部门开始加大对校园贷的整治力度。
4. 债务化解:在法律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小张最终与贷款平台达成了和解,成功化解了债务问题。
四、案例启示1. 加强法律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识别和防范法律风险。
2. 完善校园贷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规范校园贷市场,遏制非法借贷行为。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法律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从根本上加强法律教育,这包括开设或加强法律课程的内容,提供有关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的讲座和研讨会,并为学生提供具体案例作为实践操作。
2.加强宣传和咨询服务
大学可以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学校可以建立法律咨询机构或提供法律咨询师资源,以帮助学生咨询并解决问题。
3.加强学校内部法律制度的建设
大学应该对学生及教职员工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以帮助维护校园秩序,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
4.建立实习与实践机制
为了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建立法律实习与实践机制,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法律实践项目,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5.加强校内法律服务
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内法律服务,例如为学生提供法律援助、
解决诉讼等问题,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法律环境,增强其法律意识。
2024年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2024年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引言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律意识的觉醒与提升1. 法律课程的普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法律基础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这一举措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从而增强法律意识。
2. 法治文化的熏陶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大学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这种氛围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提升法律意识。
3. 社会热点事件的触动一些涉及法律问题的社会热点事件,如药家鑫案、昆明火车站事件的审判等,引发了大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事件促使大学生更加关注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提升法律意识。
二、法律意识的缺失与不足1. 法律知识的欠缺尽管大学生接受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泛泛而谈等原因,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法律实践能力的不足法律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普遍不足,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法律案件中,导致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
3. 法律信仰的缺失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对法律信仰的缺失。
他们可能认为法律只是一些空洞的条文和规定,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
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三、影响法律意识的因素分析1. 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一些家庭中缺乏对法律知识的重视和传授,导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的熏陶。
2.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6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1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
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守法与护法意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计25道题。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
(一) 法律知识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42.1%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47.3%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10.6%。
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部分。
当问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63.3%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16.6%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
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学校的影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大因素,家庭及个人因素只占20%。
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43.3%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56.7%的同学觉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
(二) 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问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暂时没试过。
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买了某种价值不菲的商品但后来现被骗后只有46.7%的同学会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40%的同学选择直接到商店找负责人赔偿,6.7%的同学选择把商品扔了,当买个教训,6.6%的同学选择“到处跟别人说这个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买。
思修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一起思修大学生法律意识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
二、案例背景小明,某高校大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在一次支教活动中,小明结识了小丽,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不久,小丽向小明透露,她家中有一笔巨款,需要帮助转移。
小明心动了,于是两人商量好,将这笔巨款转移至小明名下,再由小明代为保管。
三、案例分析1. 小明法律意识淡薄小明在得知小丽需要帮助转移巨款后,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反而主动参与其中。
这表明小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2. 小丽利用小明法律意识淡薄进行诈骗小丽深知小明法律意识淡薄,便利用这一点,试图骗取小明信任,将巨款转移至自己名下。
这说明小丽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知道如何利用他人的弱点进行诈骗。
3. 案件后果在小明保管巨款期间,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发现这笔巨款涉嫌非法来源。
小明和小丽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这起案件对两人产生了严重后果,不仅学业受到影响,还面临法律的制裁。
四、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建议1. 完善法律教育体系高校应加强法律课程设置,将法律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同时,增设法律讲座、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选拔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法律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法律培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3. 创新法律教育方式利用网络、新媒体等手段,开展线上法律教育,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此外,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法院、监狱等法律实践基地,增强法律意识。
4. 强化法律意识教育氛围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校园氛围。
同时,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讲座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5. 加强家校合作高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最新4篇)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最新4篇)在出现了某些事件和情况后,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下面是整理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最新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一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从人类对社会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的角度来看,法律意识包括法律知识、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五个方面的内容。
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底蕴,既是法律规范建设的精神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法律制度建设的成败。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我系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寝室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从中了解到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卷分析1、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理解不深。
调查表明:他们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比较了解,有70%的同学都能答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较为生疏。
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欠缺。
2、有平等的诉求,但对平等的理解不深。
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有平等的思想意识,但对平等认识不到位,在心灵深处,惧怕权势;对他人的不良违法行为能进行正确评价和谴责,但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却采取双重标准。
如对在法治社会中您认为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影响最大的应当是什么的选答,认为各级官员的意志的表明部分人在心中已经认同官员的特权。
当在寝室里遇到窃贼时,有47%的人选择可能会痛打他一顿。
3、有建立法治国家的法律理想和热情,但对现实法治建设的心理准备不足。
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认同的,但对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对建成法治国家的困难和长期性预见不足。
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
一、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
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
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
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
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
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
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通用8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通用8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一秉承学院团委“实践报告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20XX年的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
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XX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
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⑴、你生长在()A、农村74%B、城市26%⑴、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A、有18%B、没有82%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
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⑴、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A、能24%B、不一定能14%C、大部分能62%⑴、⑴⑴、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A、三个月22%B、六个月48%C、一年30%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⑴、⑴三、原因分析(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动性。
根据调查了解到,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培养途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培养途径摘要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中的法以及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律意识包含了人们各自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 也包含了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不同认知和对法律现象不同评判以及对法律的内容、功能、秩序、价值的不同看法。
从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程度上划分, 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法律思想体系和法律观念。
本文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形成原因,重要性,提出培养措施。
关键字: 大学生, 法律意识, 原因, 培养途径,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一代新人,造就一大批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的现代化合格人才,使他们在观念和行为上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切实担负起兴国强国的重任。
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引导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观念比较差,自控能力比较弱,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人数在明显增加,提高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
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
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
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
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
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
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所以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三、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形成原因(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本状况目前的大学生受我国法制建设和普法教育的共同作用,法律意识较强,大部分学生认为“法律是公平的”,比较关注国家的新法律,但是有些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仍不乐观,部分大学生对法律认识一知半解,却不思进取,法律意识肤浅,甚至于有些大学生缺乏做人的最起码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极其淡薄。
(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形成原因1、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争讼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
相反,没有争讼的社会才是理想、和谐的社会,这一观念在中国人中可谓根深蒂固,人们不愿诉讼,极力避开诉讼。
即使到现在,有些人仍然把打“官司”,特别是当“被告”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一般地,亲人、朋友间如果走进法庭,将矛盾、争议诉诸法律,无论是外界人士眼中还是事实上,亲情、友情必定荡然无存。
2、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上世纪9O年代的中国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获得飞速发展。
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当然当代大学生也是被影响的一部分。
这种影响是两面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有相应的消极一面。
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讲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他们既有青年人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他们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
市场经济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然而纷繁芜杂的大干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
他们对世界因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
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
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那么,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都对大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他们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心理脆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加上大学生人生体验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故若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诱发犯罪。
4、家庭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在的家庭无论经济条件好坏,都对自家的“骄子”给予过多溺爱。
有的父母不惜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设计舒适的环境;经济条件好的,更是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要啥给啥。
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的不良习气,甚至导致犯罪的发生.5、学校法制氛围的缺失直接削弱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学校对道德与法律课不够重视。
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保证,教学方法陈旧,因为在多媒体资源有限的状况下,这种课根本不可能安排。
教材内容不尽合理。
多数法律基础课教材的内容只简单地讲法学基本理论。
课堂设计有缺陷。
由于是公共必修课,通常是几个班一起上课,这使得课堂纪律无法保证,同时教师很难与学生很好地沟通,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学校缺乏依法治校氛围,这主要表现在:学校自身对法律重视不够,有的老师对法律知之甚少,没有起到带头作用,甚至自身有违法行为存在;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的领域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学校对师生违法行为以及影响学校声誉的事件一遮百遮,不愿揭露,也不采取措施。
即便采取措施,也是做做样子,打击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从而助长了违法犯罪气焰;由于学校的保卫部门隶属于学校,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所以一旦学生之间真的发生什么纠纷,根本得不到尽快有效合理合法的解决,给原本一腔热血的学生心理造成很坏的影响。
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社会、学校、学生个人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当前形势下,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法制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辨别真善和假恶丑的能力,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违法犯罪行为,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纳入法制轨道。
(2).强化权利义务意识的培养,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
一方面,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活动,不断加深大学生对法律法规权威性认识和对具体法律条文的理解;另一方面,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大学生对法律公正、公平充满信心,摒弃他们头脑中权大于法等观念,真正让他们懂得法律至上,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而懂得尊重法律,能够运用法律的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守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3).学校应积极营造“依法治校”的氛围。
首先, 各高校都有权制定本校的规章制度, 在制定本校的规章制度时必须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不得自行一套; 其次, 教育法赋予学校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学校在行使其权利的时候, 必须严格依照相应的规定进行; 再次, 在日常管理中, 学校的管理举措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处理决定, 必须照章处理, 不因人而异、因人而改, 更不能侵犯学生的权利。
各高校在校规校纪方面如能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依法治校氛围, 。
(4).加强高校道德与法律课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实践活动。
健全的法律意识必须以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道德与法律课是高校系统传播法律知识的主渠道,所以发挥好道德与法律课的作用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学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法制教育,保证充足的教学资源,增加教学时数,充实教学人员;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精选典型的与大学生生活接近的案例,正确剖析,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及教育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结束语: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使他们主动学习法律,接受法律,增强依法治国的信心,将来参加工作,才能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贡献。
一个国家国民法律素质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国家法制化、民主化的程度。
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现代法律意识培养,不仅对中国的法治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1].胡纬文,郭毅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2004,2:36.[2].贾应生.论法律意识 1997,9:19.[3].张中秋,杨春福.法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52.[4].龚毅.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理性思考.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12:[5] 卓泽渊. 法理学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