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故事开始时,宋朝的时代是指哪位皇帝的时期?A. 宋太宗B. 宋真宗C. 宋高宗D. 宋仁宗答案:B2. 故事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A. 一个繁华的都市B. 一个美丽的仙境C. 一个荒芜的沙漠D. 一个隐匿的山谷答案:D3. 故事中的桃花源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A. 贫困苦难B. 繁荣富裕C. 快乐安逸D. 劳动繁重答案:C4. 故事中描述的桃花源居民是如何发现的?A. 偶然闯入B. 梦中出现C. 从传说中得知D. 跟着溪水流淌找到答案:A5. 故事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杨万里B. 陶渊明C. 陆游D. 王羲之答案:B二、简答题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桃花源记》的主要内容。

答案:《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渔夫从偶然间发现了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美丽安乐的桃花源,他将这个地方的情况告诉了外界,人们来到桃花源后,惊叹于这里的美景和居民的幸福生活。

2. 桃花源中的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外面世界有何不同?答案:桃花源中的居民过着安逸、快乐的生活。

他们无忧无虑,不受外界的干扰,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他们没有纷争和压力,不需要工作、纳税或服兵役,没有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没有社会规范和道德束缚。

3. 桃花源中的居民是如何发现的?他们是如何与外界隔离的?答案:桃花源中的居民是被渔夫从偶然进入的溪流中发现的。

这个地方被高山环绕,溪水绕过山巅形成一片隐秘的山谷,外界无法找到入口。

居民们没有离开过桃花源,他们把山谷入口封堵住,让外界无从寻找。

三、分析题1. 《桃花源记》传递的主题是什么?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是怎样的?答案:《桃花源记》传递的主题是追求理想生活和远离喧嚣。

故事将桃花源描绘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里面的居民没有被现实所约束,享受自由和宁静的生活。

对我而言,这个主题提醒人们在当下喧嚣的社会中,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和安宁。

桃花源记6套练习题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6套练习题参考答案

9.陶渊明元亮(1分)10.①鲜艳美丽②交错相通(2分)11.环境优美、和平宁静、百姓安居乐业(2分)12.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亦真亦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2分)13.一是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二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

(3分)9. 靖节诗人(1分)10.①通“邀”,邀请②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分)11. ①优美富饶②安定和平③自由快乐(3分)12. 因为桃源人是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的,他们对这里的生活很满足,想永远保住这个“绝境”,不想让外人打扰现有的生活。

(2分)13. 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2分)9.陶渊明东晋(1分)10.(1)类(2)交错相通(2分)1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分)12.围绕“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们生活自由快乐,社会风尚淳朴热情”等回答。

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

(2分)13.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

(3分)9.陶渊明东晋(1分)10.①类②交错相通(2分)11.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经历一些艰苦的磨难”来答即可。

(2分)12.写村人热情好客的社会风尚;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的经过。

(2分)13.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3分)9. 东晋田园(1分)10.①妻子和儿女②更不用说(2分)11. 世外桃源(2分)12.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2分)13. 因为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平等、安定、和平,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理想的世界。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哪位?A. 陶渊明B. 苏轼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A. 陶渊明2. 桃花源中的人们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的?A. 逃避战乱B. 寻找宝藏C. 放逐之地D. 宗教信仰答案:A. 逃避战乱3. 桃花源中的人自称是“先世避秦时乱”来到这里的,请问“秦时”指的是哪个朝代?A. 商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4.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通过一条神秘的小径B. 跟随一只奇特的鸟C. 误入一片桃花林D. 通过一个山洞答案:C. 误入一片桃花林5. 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隔绝了多久?A. 几十年B. 几百年C. 一千多年D. 两千多年答案:C. 一千多年二、填空题1.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了标记路径,他沿途做了标记,这些标记是________。

答案:桃花2. 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和谐,他们的生活方式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是________。

答案:怡然自乐3.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尽管有当地官员的资助和支持,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回到桃花源的路,这说明了桃花源是一个________的地方。

答案:难以寻觅4. 桃花源中的人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________已经统一了中国。

答案:汉朝三、简答题1.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

答案:渔人在溪边行走时,偶然进入了一片桃花林。

桃花林深处有一山,山中有一个小洞口,渔人便舍弃船只,从洞口进入。

起初洞内非常狭窄,但经过数十步后,视野突然开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那里有肥沃的田野、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的人们过着和谐安宁的生活。

2.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何不愿意随渔人离开?答案:桃花源中的人们表示,他们的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朝的战乱才来到这个地方,从此与外界隔绝。

他们对外界的生活并不了解,而且对桃花源内的生活非常满意,因此不愿意离开。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白居易B. 李白C. 陶渊明D. 孟浩然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桃花源中的村落特点?A. 安静宁和B. 山清水秀C. 资源丰富D. 高墙茅屋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桃花源人民的特点?A. 安于现状B. 热情好客C. 勇敢坚强D. 温文尔雅答案:A4. 桃花源的村民是如何保持与外界的隔绝?A. 设有封锁卡点B. 高墙茅屋限制出入C. 不与外界接触D. 山高地远无人发现答案:B5. 桃花源的发现者是谁?A. 司马迁B. 陶渊明C. 林则徐D. 老舍答案:B二、简答题。

1. 桃花源中的人民生活方式有哪些特点?答:桃花源中的人民生活简朴自然,他们居住在茅屋之中,纯朴而舒适。

他们耕种谷物养家糊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桃花源的人民热情好客,待人友善,喜欢与来访的客人交流。

他们不追求名利,安心于现状,过着宁静而满足的生活。

2. 桃花源对现实社会有何启示?答:桃花源是一个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

它提醒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远离纷繁复杂的尘世。

桃花源警示现实社会中人们追逐名利的盲目,暗示社会里应该有更纯净和平静的空间。

桃花源对现实社会教育我们珍惜现有的资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三、论述题。

桃花源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次对理想社会的设想,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桃花源以一个隐居的山林村落为背景,通过描述那里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与外界的隔绝状态,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从桃花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那里的村民过着安宁舒适的生活,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纯朴而宁静。

他们不被尘世的名利所迷惑,安于现状,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

桃花源的村民热情好客,待人友善,向来客展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宽容和善良。

他们对外界的隔绝给了人们美好的遐想,让我们对于宁静和平的向往更加强烈。

然而,桃花源的隐居状态并非现实社会可以实现的状态。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桃花源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欲穷其林土地平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处处志之诣太守便扶向路寻向所志欣然规往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开朗:阡陌:交通:俨然:怡然:妻子:邑人:绝境:外人:间隔:无论:不足:未果:问津:垂髫: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有什么作用?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篇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

(共7分)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属:要: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分)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分)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陶渊明B. 李白C. 杜甫D. 王维答案:A2.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A. 一个充满战争的地方B. 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C. 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D. 一个繁华的城市答案:B3.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误入B. 被邀请C. 跟随向导D. 通过地图找到答案:A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桃花源的居民告诉他________。

答案:不足为外人道也三、简答题1. 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与桃花源居民的交流情况。

答案:渔人与桃花源的居民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居民们热情地招待了他,并且告诉他桃花源的来历和他们的生活情况。

2. 描述《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的行为。

答案: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沿途做了标记,回到自己的家乡后,报告了太守,太守派人跟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但最终没有找到。

四、论述题1. 分析《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答案:《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与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桃花源中,人们过着和谐、宁静、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贫富差距,人们和睦相处,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同时,桃花源的不可寻找也暗示了理想社会的难以实现,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五、翻译题1. 将《桃花源记》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答案:树林的尽头是水源,那里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小洞口,洞口处似乎有光透出。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2.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

3. 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状态是怎样的?4.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什么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5. 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记》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答案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

2. 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是这样的:渔人沿着溪流划船,见到两岸桃花盛开,好奇之下,他继续前行,穿过一片桃花林,发现了一个山洞。

穿过山洞后,他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那里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和谐,与外界没有联系。

3. 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状态非常和谐,他们自给自足,没有战争和贫富差距,人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之间没有猜忌和争斗。

4.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可能是因为桃花源是一个理想化的地方,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一旦离开,就无法再次找到。

5. 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他用桃花源这个理想化的地方,来反衬现实社会的不公和矛盾,表达了对一个和谐、平等、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练习题6. 《桃花源记》中提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什么意思?7.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村民们给了他什么嘱咐?8. 为什么渔人最终没有能够带领其他人找到桃花源?9.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有什么象征意义?10. 请谈谈你对《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的理解。

答案6.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意味着桃花源中的居民对外界的历史变迁一无所知,他们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对外界的政治变动没有任何了解。

7.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村民们嘱咐他不要向外界透露桃花源的存在,希望保持他们的隐居生活不被打扰。

8. 渔人最终没有能够带领其他人找到桃花源,可能是因为桃花源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寻找的地方,也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留下足够的标记,或者是因为桃花源的居民不希望被外界发现。

9.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象征着美好、纯净和与世隔绝的理想生活,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李白对桃花源的描述中,以下哪个选项与原文不符?A) 花团锦簇,景色如诗如画B) 人间仙境,宛如桃花源C) 清泉涓涓,流经村落D) 居民和睦相处,乐不思蜀答案:D) 居民和睦相处,乐不思蜀2. 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以下哪个特点不是桃花源的特点?A) 山川秀丽,景色迷人B) 居民自给自足,与外界无交流C) 社会秩序井然,法律严明D) 居民生活简朴,无私欲之心答案:C) 社会秩序井然,法律严明3. 小船抵达桃源村后,居民们对陌生人的态度是:A) 友善热情,主动邀请他们进村B) 冷漠疏远,不愿与陌生人交流C) 担心生活秘密被泄露,远离陌生人D) 主动阻止陌生人进入桃源村答案:A) 友善热情,主动邀请他们进村4. 桃源村居民为何决定向外界保持隐秘?A) 担心资源过于丰富,遭到掠夺B) 害怕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C) 为了保护桃花源纯净的环境D) 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意愿答案:B) 害怕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5. 桃花源是一处人间仙境,以下哪个特点不是桃花源的特点?A) 山水如画,景色宜人B) 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C) 山珍海味,桃花酒水充足D) 村内村外清洁,无一丝垃圾答案:C) 山珍海味,桃花酒水充足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陶渊明2. 桃花源记中记载了找到桃花源并留下的人是__________。

答案:渔父3. 桃花源记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朝代。

答案:东晋4. 桃花源中的居民不通过_____________来往外界。

答案:关隘5. 桃花源位于桃江之北,具体位置是__________。

答案:终南山脉三、简答题1.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地方?它的特点有哪些?桃花源是位于终南山脉桃江之北的一处隐世的地方,人称人间仙境。

桃花源的特点有:山川秀丽,景色如画;村落之中溪水流经,宛若山泉涓涓;村民们自给自足,与外界无交流;居民和睦相处,乐不思蜀;生活简朴,没有私欲之心;村内村外环境清洁,无一丝垃圾。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桃花源记》文言文练习附答案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训练:《桃花源记》一填空题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又名字,私谥,自号浔阳柴桑人,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的时代,本文原是中的“”。

2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

二解释下列词语1缘溪行()()2夹岸数百步()3芳草鲜美()4落英缤纷()(5复前行()6欲穷其林()7林尽水源()8初极狭()()9才通人()10土地平旷()11屋舍俨然()12桑竹之属()13悉如外人()14黄发垂髫()(15阡陌交通()()16乃大惊()17便要还家()18咸来问讯()19率妻子邑人()()()20来此绝境()21遂与外人()22乃不知有汉()23无论魏晋()24延至其家()25其中人语云()26缺乏为外人道也(27便扶向路()()28处处志之()29及郡下()30诣太守()31遣人随其往()32寻向所志()()33怅然规往()34未果()35寻病终()36豁然开朗()37怡然自乐()38遂迷()39后遂无问津者()()XXX填空1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天然美景的句子是)))!,,,。

2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

,。

5文中XXX《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6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

7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

8解释XXX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9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整体感觉的句子是,。

10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11与XXX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12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13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

14表现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是,。

15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16最能表现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的句子是,。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A. 陶渊明B. 杜甫C. 白居易D. 韩愈2.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林的原因是()A. 寻找食物B. 寻找水源C. 避雨D. 追逐鱼群3.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发现那里的居民()A. 生活贫困B. 生活富裕C. 生活简朴D. 生活奢华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林的季节是______。

2. 桃花源中的居民对外界的事情______,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派人跟随他寻找,但最终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2. 桃花源中的居民有哪些特点?3. 请谈谈你对《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理解。

四、翻译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五、阅读理解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 文中的“武陵人”是指谁?2. 渔人为什么会“忘路之远近”?3. 请简要描述桃花林的景象。

六、作文题请以《我心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描述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七、判断题1.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一开始就知道桃花源的具体位置。

()2. 桃花源中的居民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

()3. 《桃花源记》通过渔人的经历,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八、名词解释1. 桃花源2. 武陵人3. 绝境九、句子仿写请仿照《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创作一个描写自然景色的句子。

十、段落分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人民生活安宁的理想境界。

以下是关于《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王维答案:C2.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跟随一只白鹤B. 迷路后偶然发现C. 根据地图找到D. 被一位老人指引答案:B3. 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看待外界的?A. 非常好奇B. 完全不了解C. 有所耳闻但不愿了解D. 非常排斥答案:B4.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选择与世隔绝?A. 为了逃避战乱B. 为了追求财富C. 为了享受权力D. 为了追求自由答案:A5.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何再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A. 被桃花源的人阻止B. 被外界的官员禁止C. 因为桃花源已经消失D. 因为渔人忘记了路线答案:D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发现那里的人民生活非常________,与外界隔绝,不知道________。

答案:安宁;有汉,无论魏晋2.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他为了标记路线,沿途做了________。

答案:标记3. 桃花源中的人告诉渔人,他们的祖先是因为________而来到这里的。

答案:避秦时乱三、简答题1.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

答案:渔人在捕鱼时,偶然发现一片桃花林,穿过桃花林,发现了一个山洞。

他好奇地进入山洞,发现洞内别有洞天,那里的人民生活安宁,与外界隔绝,不知道外界的变迁。

2.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选择与世隔绝?答案:桃花源中的人选择与世隔绝,是因为他们想要逃避战乱,追求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

他们的祖先在秦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带领家人和乡亲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四、论述题1. 你认为《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理想境界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启示?答案:《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花源理想境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在于,人们应该追求和平与安宁,避免战争和冲突。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哪位?A. 杜甫B. 白居易C. 陶渊明D. 王维2. 桃花源中的人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A. 寻找宝藏B. 逃避战乱C. 探险失踪D. 放逐边疆3. 渔人在离开桃花源时做了哪个动作?A. 沿途做了标记B. 带走了一些特产C. 邀请村民离开D. 留下了一封信4. 桃花源的居民对于外界的态度是怎样的?A. 非常好奇B. 完全不感兴趣C. 有一定了解但不愿接触D. 渴望回到外界5. 《桃花源记》中提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桃花源中的人:A. 知道历史变迁B. 完全与世隔绝C. 只了解汉朝D. 熟悉魏晋文化二、填空题1. 《桃花源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________时期。

2. 桃花源的发现者是一个________。

3. 桃花源中的居民生活得非常________和________。

4. 渔人在离开桃花源后,试图再次找到这个地方,但是最终________了。

5. 桃花源记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对于________的向往。

三、简答题1. 描述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方式。

2. 渔人为什么没有再次找到桃花源?你认为这是作者想要表达什么?3. 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什么意思?这反映了桃花源居民的什么特点?4. 你认为《桃花源记》对于现代社会有什么启示或影响?四、论述题1. 论述《桃花源记》中的乌托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桃花源记》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探讨其在当今环境保护议题中的现实意义。

3. 从文化角度探讨《桃花源记》中的隐逸思想,并比较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逃离现实压力的渴望。

4. 论述《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B5. B二、填空题1. 东晋2. 渔人3. 和平,幸福4. 失败5. 理想生活三、简答题1. 桃花源是一个被桃花林环绕的地方,有高山流水,土地肥沃,居民种植五谷,养鸡养猪,生活自给自足。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王维答案:C2. 《桃花源记》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A. 跟随一只白鹿B. 误入桃花林C. 通过一个山洞D. 被一位老人引导答案:B3. 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隔绝了多久?A. 几百年B. 几千年C. 一百年D. 五十年答案:A4. 桃花源中的人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A. 逃避战乱B. 寻找宝藏C. 探险旅行D. 被流放答案:A5.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什么找不到回去的路?A. 故意隐藏了路线B. 被桃花源中的人误导C. 记错了方向D. 桃花源消失了答案:A二、填空题6. 《桃花源记》中,渔人最初发现桃花源是因为“________”,从而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答案:忘路之远近7. 桃花源中的人告诉渔人,他们的祖先是因为“________”而来到这个地方的。

答案:避秦时乱8.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他“________”作为标记,但最终“________”。

答案: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9. 后来有人“________”寻找桃花源,但“________”。

答案:规往不复得路,未果10. 《桃花源记》最后描述了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状态,他们“________”,与外界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三、简答题11.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哪些景象?答案要点:渔人进入桃花源后,首先看到了一片桃花林,林中落英缤纷,美丽异常。

随后,他发现了一片肥沃的土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中的居民穿着古朴,男女老少都过着和谐安宁的生活。

12. 桃花源中的人对渔人的态度是怎样的?这反映出他们什么样的心态?答案要点:桃花源中的人对渔人非常友好,热情地邀请他参加宴会,询问外界的情况。

这反映出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显示出他们对渔人的善意和淳朴。

13.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什么找不到回去的路?答案要点:渔人离开桃花源后,虽然沿途做了标记,但最终还是找不到回去的路。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字_____,名_____,自号_____。

答案:东晋陶渊明元亮潜五柳先生2、本文以_____为线索,以_____为顺序,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_____,反映了广大人民的_____。

答案:武陵渔人的行踪时间政治理想意愿二、词语解释1、缘溪行缘:_____答案:沿着,顺着2、芳草鲜美鲜美:_____答案:新鲜美好3、落英缤纷缤纷:_____答案:繁多的样子4、欲穷其林穷:_____答案:尽5、仿佛若有光仿佛:_____答案: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6、才通人才:_____答案:仅仅,只7、屋舍俨然俨然:_____答案:整齐的样子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答案:类9、阡陌交通阡陌:_____ 交通:_____答案: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0、鸡犬相闻相闻:_____答案:可以互相听到11、悉如外人悉:_____答案:全,都12、黄发垂髫黄发:_____ 垂髫:_____答案:指老人指小孩13、并怡然自乐怡然:_____答案:愉快的样子14、具答之具:_____答案:详细15、便要还家要:_____答案:同“邀”,邀请16、咸来问讯咸:_____答案:全,都1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_____ 邑人:_____ 绝境:_____答案:妻子儿女同乡的人与人世隔绝的地方18、不复出焉焉:_____答案:兼词,从这里19、无论魏晋无论:_____答案:不要说,更不必说2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_____答案:详细地说出21、皆叹惋叹惋:_____答案:感叹惋惜2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____答案:邀请23、此中人语云语:_____答案:告诉24、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_____答案:不值得,不必25、既出既:_____答案:已经26、便扶向路扶:_____ 向:_____答案:沿着、顺着先前的27、处处志之志:_____答案:做记号28、及郡下及:_____答案:到29、诣太守诣:_____答案:拜访30、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遣:_____答案:派遣31、寻向所志寻:_____ 志:_____答案:寻找记号32、欣然规往规:_____答案:计划33、未果果:_____答案:实现34、寻病终寻:_____答案:不久35、后遂无问津者问津:_____答案:问路。

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桃花源记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桃花源记》练习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古今异义词的是( D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A妻子、绝境,B无论,C鲜美均为古今异义词。

故选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①问今是.何世(是)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B.①不复出.焉(出去)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C.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率领)D.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②属.引凄异(接连)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B.①处处志之.(音节助词)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C. ①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②去后乃.至(才)D.①豁然.开朗(……的样子)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样)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的感慨。

C. 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解析:桃源人“叹惋”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B选项说成了“时光易逝”是错误的。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一、文学常识:
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 不足为外人道也。

6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四、理解文章的基本容,归纳容要点
(一)文章层次结构容归纳:文章线索: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
第二部分(第2、3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容?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6.“先世避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9.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10.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容?
1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妙。

A B
C
五、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态度)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
何用意?你怎样看待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答案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渊明集》。

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饮酒》。

二、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注释为主)
[缘]沿着,顺着。

芳]香花。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样子。

[异]对……感到诧异。

[穷]穷尽,走到尽头。

[复]又,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小孩。

[怡然]喜悦的样子。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叹惋]感叹惊讶。

[语(yù)]告诉,对……说。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
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制作。

(设酒杀鸡作食)
[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开阔明亮。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一)文章层次结构容归纳:
文章线索: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2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描写了桃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尚。

桃源见闻
第3段:写桃花源人邀请渔人做客及渔人辞去的过程。

做客桃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