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龙门铣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床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1.1工作台纵向行程 X轴 30000mm

1.2 主轴头横向行程 Y轴 8000mm

1.3滑枕垂直行程 Z轴 3000mm

1.4横梁垂直行程 W轴 6000mm

1.5工作台表面至主轴头端面距离 8000mm

1.6立柱间有效间距 6500mm

1.7工作台尺寸(长*宽) 29000*6000mm 1.8允许的工件最大重量 450000Kg/全长

15000kg/m2

30000kg/m

1.9主轴转速范围 2-2000r/min 1.10主轴锥孔 SO NO60

1.11滑枕截面 630*630

1.12X Y轴快速进给 12m/min

1.13Z轴快速进给 10m/min

1.14W轴快速进给 2m/min

1.15X Y Z轴切削进给 0~10000mm/min 1.16W轴切削进给 0~2000mm/min 1.17各轴微进给利用手摇脉冲发生器 0.001,0.01,0.1mm/脉冲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1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持证上岗。

2.2熟悉、掌握机床的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能熟练操作机床本体及

相应各类附件。

2.3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机床一般报警内容,了解掌握一般报警的消除方法。

2.4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基础的数控知识,了解机床的液压系统与机床结构性能。

2.5操作人员在开机前首先必须对机床及其附件设施巡查一次。包括

检查电源及电压是否稳定、气源供应是否正常,各液压、静压系统及润滑邮箱内油位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生产保障科保修。

2.6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打开总电源、各油泵、控制电源、伺服电源等。

2.7机床通电和断电必须按规定顺序进行。机床断电后严禁立即启动,

再次启动必须间隔一分钟以上。除因危及生命、机损、物损等因素外。严禁带负荷停电。机床断电后重新开启,工件必须重新复对零位。

2.8机床在工作时间段内不进行切削加工时,一般不应停止润滑系统

工作,使机床处于热平衡状态。

2.9机床停机8小时以上,开机时必须低速运行5~8分钟,确认润滑

系统畅通,各部件运转正常后,才能正常工作。

2.10操作人员严禁修改数控系统内各类系统参数,对于编程参数在

取得编程人员允许后方能修改。

2.11加工前必须对加工工件的尺寸、重量予以核实,严禁超规格、

超功率加工,在必须进行超规格、超功率加工时,必须请示相关部门,经批准并采取必要措施后,方可进行加工。

2.12严禁进行对人员和机床有危险的操作。

2.13程序首次运行(含修改后程序),必须对比图纸,经过单段模拟

操作确定正常后并再经单段运行后,方可正常运行。

2.14机床出现报警或信息,属于操作信息的,操作者可以按照说明

书指导进行操作。对于属于机床报警信息的,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并通知维修人员。

2.15各附件头正式使用前,应首先以低速运转2~3圈,确定无异声

及异常情况后,方可正常运行。如有异常,有权停止操作,并立即反映情况。

2.16当附件头放不下采用手动操作时,必须按照机床操作说明书规

定程序执行。

2.17严禁在设备工作台及周围踏脚板上进行焊接或做过渡搭地线,

严禁在床身和电缆防护罩上行走。

2.18严禁用榔头敲击设备各部位。

2.19机床切削中或台面进行清扫时,排屑链必须处于工作状态。

3设备的润滑、点检及交班记录

3.1运行前按设备润滑图表(或润滑卡片)注油。

3.2每天认真做好机床的点检,填写内容真实、完整,有无异常情况,

并做好记录。

3.3二班制(或三班制)使用的设备均应有“设备交接班记录簿”。

3.4操作人员下班前,必须将本班设备运转情况、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故障维修等情况详细记录在“设备交接班记录簿”上,并应自动向接班人员介绍设备运行情况,经接班人员对设备状态确认后在记录薄上签字交接。

3.5操作人员到达岗位后,对照“设备交接班记录簿”,认真检查设

备各部位情况及润滑,确认设备情况正常,工件装夹符合要求,交班清楚无疑方能进行工作。

3.6交班时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作业长或设备员处理。如因交接不

清,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应由接班人员负责。

4设备事故处置

4.1设备事故发生时,操作者必须首先切断电源,保护事故现场,及

时汇报,等候处置。

4.2操作者应积极配合进行事故的分析和调查,如实说明事故经过情

况,认真听取事故的分析,接受教育,承担相应责任,吸取教训,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