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第八版)PPT第13章

合集下载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8章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8章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8.2.3 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发生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即由一个土地所有权主体转归 另 一个土地所有权主体。土地所有权的让渡和流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有 偿的 (土地买 卖),有时也可能是无偿的 (赠与、遗赠等)。
土地所有权的让渡和流转是土地所有者处分 权能的体现。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 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买卖是经常发生的。如我国自春秋战国 时期开始,随着奴 隶主国有土地制度的瓦解,到了秦汉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大量出现,土 地所有权的 买卖市场广泛发展起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各种形态的土地买卖市场一直 存 在。
制度,要签订土 地出让合同。这种合同,除了要载明土地坐落 (位置)、四至 (土地 边界)、面积、质量等 级、出让期、出让金、双方权利义务和收回条件之外,还要 载明建筑要求 (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和配套设施)及土地转让条件等。所 有这些契约都只有经过司法部门或行 政主管机构的登记才具有法律效力。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8.3.3 土地租赁关系的性质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在土地 “两权”分离条件下实行的土地有偿使用制,无论其具体形式如何,实质上 都 是土地的租赁关系。土地租赁关系的性质因社会制度性质和土地所有制的不
同而不同,反 映着不同的阶级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土地租赁 关系决定着地主阶级 无偿占有佃农的全部剩余劳动 (有时甚至包括部分必要劳动 )的封建剥削关系。在资本主 义社会中,资本主义土地租赁关系反映的是土地所有 者和租地农业资本家共同占有雇佣工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国家确认并予以保护的土地所有制,都要通过一定的法律文件——土地所有权证 书——来体现。当土地所有权转移时,出让方和受让方签订的契约——地契,经过 国家 的登记认可,也可以作为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文件。土地所有权证书 (或地契) 一般要载明 土地位置 (坐落)、四至 (土地边界)、面积、地上建筑物、周围情况、 土地质量等级、土 地价格等。

土地经济学土地规模经营PPT课件

土地经济学土地规模经营PPT课件
外部负效益第47页共58页一定时期城市规模cjctcn城市发展中的门槛成本cn正常的扩建成本ct门槛成本cj跨越逐个门槛的成本第48页共58页3城市规模扩大的厂商效益不成本效益单位投资产出率投资利润率成本工资场地费用外部成本2城市规模扩大的个人效益不成本效益直接货币收入享用公共设施受益成本场地费用通勤费用外部成本第49页共58页城市规模acab城市规模不企业成本效益分析图ac企业平均成本ab企业平均效益第50页共58页城市规模不个人费用效益分析图mcacabmbab合幵平均效益mb边际效益mc边际费用ac城市平均生活费用第51页共58页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益和外部成本单位城市规模万人总成本政府负担外部成本居民负担外部成本净效益102030501002003004006008001000120015001125182822922913379546835191554160186341658267736998117912941414163220772766333138294707548762046876782348743041842447257567075891810651204133615266928649961208160521912661307137894422500055406297054535877128117171917186017121311854378103824注无论效益还是成本都是相对值即其占gdp的
是指农业生产单位中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组合关系,也就是土地、 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数量界限。
2、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土地或耕地的数量。
第5页/共58页
二、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评价 (一)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征
就是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它有以下三个特征:

工程经济学课件教学配套课件项勇第十三章国民经济评价

工程经济学课件教学配套课件项勇第十三章国民经济评价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项目、重大战略性资源开发项目。
(2)政府各类专项建设基金投资的用于交通运输、农林 水利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
(3)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需要政府主权 信用担保的项目。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投资项目。
(5)企业投资建设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 公共利益,可能出现袭断,涉及整体布局等公共性问题, 需要政府核准的项目。
(1)评价的角度不同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 考虑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财务评价则站在项目的层次上,从 项目的财务主体、投资者、未来债仅人的角度来计算项目直 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和财务生存能力等财务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由于二者的评价角度不同,对某些项目会产生财务评价和 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不一致。如造纸厂,按其产出收入和投 入成本计算,经济效果很好,但是该厂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 周围的环境,其污染环境所造成的损失远远高于其所带来的 净利润,从整个国家经济角度来看,该项目不可取。当财务 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结论不一致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 论为决策依据。对某些国计民生急需的项目,如国民经济评 价可行,而财务评价不可行,应重新考虑方案,采取措施, 使得项目具有财务上的生存能力。
进口费用 进口费用和出口费用是指货物进出口环节在国内所发生的
各种相关费用,包括货物的交易、储运、再包装、装卸、保 险、检验等环节上的费用支出,还包括长途费用、资金占用 的机会成本等。 间接出口、间接进口、替代进口,减少出口的货物在实践 中为简化方便,按国内市场价格定价。
6/8
尚辅教学配套课件
【例13-1】 某工程项目使用进口材料A,到岸价格 为1000美元/吨,进口费用为50元/吨,影子汇率为1 美元=8元人民币,试求货物A的影子价格。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1.土地所有权:是对土地的完全支配权,是土地产权权利束中最充分地一项物权,有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分权等权能组成。

2.土地集约利用:所谓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力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3.土地集约利用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土地面积投放的资本和劳动数量。

4.狭义的土地制度:是指由土地所有、使用、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法权制度构成的土地财产制度。

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因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

7.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8.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资于等面积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所产生的利润不相同,因而所支付地租也就不同,这样的差别地租就是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又可分为因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和因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

10.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行业内单个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效益。

11.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一定的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所有权派生的财产权。

12.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13.土地计划利用: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

14.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强制转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10.内部规模经济的含义及来源:是指因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

来源:首先是单个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其次是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

包括:○1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2大规模生产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比例,从而降低管理成本○3大规模生产为充分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效益。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2章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2章

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土地所提供的 “产品”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 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来划分,又可分为经济目标、
生态目标、 社会目标。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 由政府严格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 税收手段 土地科技与教育手段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2.5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由于土地的多宜性及土地利用的社会性,土地利用会产生多重效益,即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土地利用的这三种效益是有机统一的,相得益彰。如果土地利用 不 当,也会产生矛盾,顾此失彼。取得三重效益的统一,是我们合理利用土地的最高目 标。 为此,必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寻找和选择土地利用的正确方向、方式和手段,以 实现土地 利用三重效益的统一。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目录
土地利用的内容和目标 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济学(第八版)
土地利用的内容和目标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1 土地利用的内容
就其实质来说,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 活 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和转换。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3.1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静态分析法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动态分析法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3.2 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

土地政策学PPT课件

土地政策学PPT课件
第27页/共32页
土地政策的产生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 到实践的反复提炼的过程。要保证土地政策的高效 运行,有必要将来自于实践的土地政策加以实验, 通过实验加强对土地政策观察、总结、分析、并发 现和纠正问题,证实可行后再全面推广。
第28页/共32页
1.4 土地政策学逻辑框架
按照土地最高层次和最佳用途的原则以及可持 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可将土地政策划分为三重框 架即:
因此,土地经济学越来越多地用于指导土地政策的制定,使土地政策 的制定更加符合经济规律,更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
第14页/共32页
1.2.4 土地政策学与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学是综合运用政治、行政学及现代管理科 学原理,对土地和人地关系实行政府干预、调控和管理, 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门应用学科。
第15页/共32页
土地政策与土地管理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①对象和目的相同; ②实施环节相同; ③土地政策对土地管理进行指导,土地政策确立了土地管 理的目标,规定了土地管理主体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④土地政策目标需通过土地管理行为加以实现。
第16页/共32页
土地政策与土地管理之间的区别: ①范畴差异; ②主体差异; ③实施方式差异。
①满足人类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土地资源利用政 策;
②通过市场机制协调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 的土地开发政策;
③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土地资源生态政策
第29页/共32页
• 自然物质框架重点在于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达到保障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权利的目标。
• 经济利用框架关注社会进步以及人类发展的需求所要求的土地供给满足。 • 生态环境伦理框架是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更高层次,其内涵包括有人类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章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章

按土壤质地
黏土 壤土 沙土 ……
国有 集体所有 私有 ……
按土地权属
性质
按土地利用
现状
……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1土地经济学的对象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利用
1 土地利用 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 括土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 的规划与计划、土地分区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 地规模利用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归结起来就是研究人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1.4.1土地经济学的产生与传播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但在此之前,一些西方 古典经济学家就开始对土地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威廉·配第、杜尔阁、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恩格斯……
但是,这些研究仍然从属于政治经济学或其他学科范畴。到1924年,美国经 济学家伊利和莫尔豪斯(E. W. More house)合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的 出版,标志着土地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后,土地经济学的研 究不断深入、完善并得到广泛传播,一些大学也陆续开设了土地经济学课 程。
综上所述,可以简要地说,土地是由地球陆地及其水面的土壤、岩石、矿藏、 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1.2土地的特性
土地的自然 特性
位置固定性 面积有限性 质量差异性 功能永久性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的经济 特性
供给的稀缺性 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PPT教案

土地经济学PPT教案
第5页/共22页
➢ (二)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 模不经济
➢ 1.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 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 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 济利益。
➢ 2.外部规模不经济——指整个 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 和产量增加而第6页使/共2得2页 个别生产经 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四、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而获得的效益 ,并不是两个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所获得的效 益。 产生集聚经济的原因: 1.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2.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3.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4.消费的多样性 5.公共产品的存在
第7页/共22页
➢ 五、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不仅决定着自己
的经济效益,还给活动以外的第三者或者社会带
来影响。

如果这种影响降低了第三者的福利水平,就
是外部不经济;相。外部性,是相对
于一定范围而言的,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形成的
➢ (2)减少过大城市的方法, 就是建设新城市。
➢ (三)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
效率
第14页/共22页
(P249页 图 )
第15页/共22页
➢ 二、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规模 利用
➢ (一)公共设施的不可分性 与土地规模利用
➢ (二)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 与土地规模利用
➢ 1.外部经济“内部化”带来的 经济效益
第16页/共22页
➢ 2.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带来
三、城乡统筹下的城市化与土地规模利用
➢ (一)城乡统筹与土地规模利用的必要性 ➢ (二)城乡统筹土地规模利用试验及其主要做法 ➢ (三)城乡统筹土地规模利用试验的评价与展望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经济学课件

查处土地权属方面的违法行为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 利用 管理
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 的自然、经济规律, 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决策、组织、 、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决策、组织、指 挥、协调、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协调、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符合客观规律
土地利用 ---土地的开 ---土地的开 发、利用、整治、保护 利用、整治、 管理---采取法律、行政、 管理---采取法律、行政、经 ---采取法律 技术措施, 土地利用进 济、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进 行计划、组织、指挥和调控。 行计划、组织、指挥和调控。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开发、整治与保护 土地开发、整治与保护
土地处置权: 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土
地进行处置的权利。它决定土地的归属,是 地进行处置的权利。它决定土地的归属, 土地所有权的核心
土地经济学课件
第二节 土地所有制
一、土地所有制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 展 二、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形式 三、土地所ຫໍສະໝຸດ 权的流转制度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所有制的含义 及其产生与发展 土地所有制的含义 土地所有制的产生与发 展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所有制的含义
土地的分配问题
表 明
土地所有制度 土地所有制度
基础
产 生 法 律 体 现
分级分类管理 垂直统一管理
土地经济学课件
第五节 土地产权及其权能构成
一、产权的概念 二、产权的起源及其功能 三、土地产权的概念和结 构
土地经济学课件
产权的概念
是财产权利的总称,存在于财产中的 是财产权利的总称, 排他性完全权利 完全权利。 排他性完全权利。 产权不同于所有权 – 产权不是人对物的权利,而是由于 产权不是人对物的权利, 人对物的使用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的关系。 – 一个完整的产权是由一束权利构成 一个完整的产权是由一束权利 一束权利构成 的。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0章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0章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10.1.1 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及其特征
中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
农村建设用地包括乡镇企业用地、村民住宅用地、乡村公共建设用地。新的 《土地管 理法》第六十条规
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 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 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 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 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 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第六十一条规 定, “乡 (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 (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 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有偿使用 严格土地利用规划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受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0.2.2 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基本内容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使用权转让
土地使用权出租
土地使用权抵押
土地使用权终止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0.2.4 国有企业改革与土地资产处置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原则与方式
国企改革中土地资产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无偿使用转为有 偿使用;( 2)保障国有土地资产及收益不流失;( 3)因地制宜选择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尽 可能降低土地资产处置成本。
中国“四荒制”使用制 “四荒地”是指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四类未被利用的土地。对 “四荒地”的承 包 方式,新的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规定:“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 、荒 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第五十条 规定:“也 可以将土地经营权折股分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后,再实行承包经营或者股 份合作经营。 土地使用权完整充分 土地使用权期限较长 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发达

土地经济学导论幻灯片PPT

土地经济学导论幻灯片PPT
土地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要用土地经济学的科学理论 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一定生产方式下地域空间内的 人地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的关系,找出客观规 律,并遵循协调人地关系的规律,制定科学的正确的 政策,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与分配的具体实践提供科 学依据。
推荐教材
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A村面积 /ha
4.8 0 25.4 2.11 0.24 0.23 0 0 0.3 0.27 7.48
232.83
全图
4.8 27.58 25.7 14.57 0.24 0.23 7.24 219.46
0.3 0.27 7.48
▪“农村土地” = “集体土地” ?
旱地1140
有林地1310
农村居民点2030
(三)土地资产流转
土地资产流转:是指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的市场 流转和随之产生的土地收益分配问题,具体包括 土地市场的建立及其供求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 中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土地作为商 品买卖形成的价格、以土地资产作为担保标的物 形成的债务抵押关系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 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 土地资产流转所研究的也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 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但它所涉及的仅是土地 资产流转和土地收益分配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 经济关系问题。
2007年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土地综合分类方法,根据土地的利 用现状和覆盖特征,对城乡用地进行统一分类。两级分类体系,一级12类, 二级57类。一级包括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 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 利设施用地、其它用地。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经营目 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进行具体细化。见下表。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PPT第17章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PPT第17章
有助于土地交易的顺利进行 有助于企业投资决策
有助于土地市场的完善和管理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7.2.2 地价评估的原则
公平原则 最有效利用原则 替代原则 预期收益原则 供需原则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7.2.3 地价评估的方法
市场比较法
收益还原法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坚持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 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 土地资本的折旧和利息同样决定土地价格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价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价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其核心观点是:持有土地可能得到的 利 益,不仅只有土地的利用收益,而且还应把卖掉土地产生的利益考虑进去。因此,不只 是土地收益决定地价,而且资本市场也参与了土地价格的决定。
实现地价的平稳发展,关键要靠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政府对 土地市场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办法。如城市国有土 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在市场需求过旺、供不应求时,为了防止市场过度竞争引 发地价的剧烈上涨,政府可 以在通过各种途径适当增加供给、抑制需求的同时, 从土地出让方式,出让土地的布局、 数量、规模、条件和节奏上进行灵活的调 节,以降低市场的竞争程度,引导市场竞争主体 的理性参与,促进土地市场及地 价平稳发展。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1.西方经济学地价理论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体系构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3.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完善 我国地 价形成机制?

土地经济学应用技术幻灯片PPT

土地经济学应用技术幻灯片PPT
•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是的原因:从自然条件、 经济条件、利用方式、投入水平等方面。
4、评价土地资源利用潜力
• 包括土地利用空间潜力、质量潜力、方式 潜力等。
• 空间潜力如:目前还有多少未利用土地, 这些未利用土地的可利用性如何,可用于 何种类型的利用,可开发为耕地多少?林 业用地多少?建设用地多少等?
• 5、项目建设起止年限:2006年1月至2006年12 月。
• 6、项目前期工程程度:实地考察、可研报告已形 成。
• 7、项目总投资概算:总投资90 万元 , 其中申请 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地方自筹10万元。
• 8、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塔崖驿村东南约 一公里的南山脚下,地势较倾斜,坡上沟壑不平, 缺乏农田水利设施,并有大量荒沟、荒地存在, 既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土地的充分利用,又 有碍于生态建设及田园景观的形成。
(三)规划调整方案及基本农田补划方案
• 1、规划调整方案 • 2、基本农田补划方案 • 3、 规划调整及基本农田补划前后地块土地
利用状况
• (四)可行性分析 • 1、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2、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可行性分析
(五)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
• 1、规划调整方案符合规划调整原则 • 2、规划调整方案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评价 • 3、规划调整方案对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 质量潜力如:目前土地产出水平如何?能 否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可达到多少等?
(三)评价技术路线
• 1、设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表 • 2、填表调查与实地抽样调查 • 3、资料分析 • 4、撰写专题调查报告 • 5、撰写评价报告
二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设计报告
• (一)项目概况 • 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 项目简介 • (二)报告编制依据 •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 行业技术标准 • 相关规划 • 有关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些年来,英国有权征收土地的部门为了避免采取强制性手段,更多的是采取同土地所 有人合作或商议的形式获得土地。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公共部门对土地的需求 量,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大大减少了。这主要是因为,由政府进行的贫民区改造 、城市综合开发、新城镇建设、交通干线开拓及其他有关项目基本上结束了。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国,中央政府的各部、厅,地方政府,以及供水公司、新城镇开发公司等国营公司, 在进行法定建设时,都具有征收土地的权力。
对征收土地进行补偿的土地征收费,主要根据征收之前的市场价格计算。如果有些土 地在征收之前因要转为公共开发地而造成地价上涨,则原则上补偿价格不包括地价上 涨部分,但某些合理上涨可以考虑。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经济学
毕宝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目录
英国土地制度 美国土地制度 德国土地制度 日本土地制度 新加坡土地制度 俄罗斯土地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英国土地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1.5英国的土地登记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英国政府土地登记局是统一管理英国城乡土地权属的机构。它早在1862年就设立了, 最初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办理登记。1896年一项法令规定,凡土地买卖必须登记,从此土
地登记局成为政府统一从事土地所有权的审查、确认、登记、发证以及办理过户换 证的部门。土地所有权证书载明土地所有人及其土地的面积、边界等自然状况,具有 法律效力。为尊重英格兰人不愿公开私人拥有和利用土地情况的意愿,土地登记局对 登记资料保密,不向外透露,在内部也不按登记的人头统计其先后登记土地的总量。但 是土地登记局保存归档的土地所有权证书副本等资料,免费供应欲买地或租地者所委 托的律师查阅,从而使其能便捷地核实有关土地权属的确凿现状。在土地登记局设立 之前,社会上的土地买卖,如果买方不深知卖方的底细,那么往往要寻找和查阅有关土地 权属沿革的大量历史资料,才能判断是否确为卖方所有,是否已抵押。这就需要耗费大 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土地交易的有效进行。
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土地所有制可以说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 制, 但这种土地私有制并非全部土地都为私人所有。美国目前的土地总面积中 ,60%为私人所 有,38%为公有,2%为印第安人保留地 (即专门辟给原来美洲土著居 民的土地)。私有土 地主要是农林牧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公有土地主要是道路用 地、军用土地、政府用地、 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及森林、草原、沼泽、水域 和山地等。在38%的公有土地中,联邦 政府所有的为29%,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有 的为9%。联邦政府所有的土地中,40%位于 山区,39%在阿拉斯加州,14%在太平洋 地区,还有7%遍布在夏威夷州等地。州政府和 地方政府从联邦政府的授予、购买 、赠与和归还中获得了不同规模的土地,这些土地的分布比联邦政府的均匀,但仍 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国家和社会公益事业,兴建铁路、公路及其他设施,需要占用州 政 府和地方政府的公有土地或私有土地,也要通过交换或购买的方式取得。通信 、输电、输油等管线要通过公有土地的地上或地下,都必须向土地管理局通行处 申请批准,并支付租 金。联邦政府的公有土地,包括地下矿产、水源的出卖、出租 收入,是仅次于税收收入的 联邦政府第二大财政收入来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2.4 美国政府对不动产产权的限制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管制权 征收权
征税权 充公权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2.5 美国的土地管理机构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德国土地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3.1 德国的土地基本状况及土地所有制
13.3.2 德国的土地先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先买制度 在德国,凡详细规划区内的土地交易,地方政府都可以行使一般先买权。除此之外, 在一些特定地区,如再开发区、新开发区等,政府还可以行使特别先买权。土地的 先买价 格依照交易价格确定。联邦德国1987年的 《建设法典》对行使先买权做 了比以前更多的 限制。如在详细规划区内,划定只有作为公共性使用的项目建设 才可行使先买权。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1.4英国的土地发展权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1947年英国工党政府通过的城乡规划法规定,私有土地仍然保持私有,但其发展权(即 变更土地使用类别的权利)收归国家,实行所谓的“土地发展权国有化”。从此,任何私 有土地只享有原有使用类别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变更原有使用类别 的权利则由国家独占。私有土地所有人或其他任何人如想变更(升高)土地的原有使用 类别,在实行建筑发展之前,必须先向政府购买土地发展权。反之,如果政府公布土地使 用计划,变更(降低)私有土地原有使用类别,因而降低其土地价值的,则政府应按地价降 低所受损失的金额予以补偿。至于土地发展权的价格,应按变更使用类别后的土地自 然增值计算。
此外,除了前述的土地登记局统一管理英国城乡土地权属,英国的地籍测量任务由英 国 地形测量局完成,它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绘制地图。在北爱尔兰,由北爱尔兰地 形测量局负责制图。英国政府的估价事务管理局,设在国家税务局,主要负责由国家税 务 局管理的与土地和建筑有关的税收估价工作。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2.3 美国的土地发展权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在美国,土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的一部分,但可以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当私人 目 标与社会目标相冲突时,政府可以通过转移发展权的方式将私有土地纳为公用, 而私人土 地所有者的发展权则被转移到另一片土地上。举例来说,为了保护耕地, 防止城市对郊区 的蚕食,对需要保护耕地的城市郊区,政府向拥有耕地的农民购买 发展权。农民出售发展 权后可以继续耕种该块土地,但是不能改变用途,如不能建 造住宅、工厂、商店等,因为 开发这块土地的权利已经出售给了政府,不再为农民 所有。如果城市规划已确定改变这块 土地的用途,则要么是农民从政府那里赎回 发展权,自己开发或将土地出售给开发商;要 么是政府购买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使 其成为政府的土地,这样政府就可以自由处置该块土 地了。开发商也可以从土地 所有者手中购买发展权,而当地的房地产和土地市场状况往往 会对发展权的价格 有很大影响。
土地征收制度 在德国,土地征收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手段。凡是为了实现地区详细规划 以及 合理利用土地、保护有价值的建筑物,或为征收而调配土地的需求,都可以采 用土地征收。 德国土地征收程序和补偿标准的法律依据,散见在联邦和州的法律中。《建设法 典》 第一百零四条规定了为执行建设计划而征收不动产和财产权利的程序。此 外,《土地取得 法》第二十八条也详细规定了征收程序和补偿标准。所有州也都 制定了规范的土地征收 法律。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2.2 美国的土地使用制及土地流转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美国法律规定,保护私有土地和公有土地的所有权不受侵犯,允许土地买卖和出租 。 美国独立后,政府有计划地把国有土地卖给私人。凡私人向联邦政府买地的,都 须提出申 请,经法院审批后,由总统专职秘书签署,批准生效。私人土地的买卖,政 府一般不予干 涉。凡法律承认的私人土地,地方政府都有登记。当买卖双方达成 协议后,只要到地方政 府办理变更登记,所有权便实现转移。私人土地的买卖价格 完全由买卖双方根据土地经济 价值进行估价,或由私人估价公司帮助双方达成协 议。土地买卖发生争议的,一般通过法 律解决。
美国土地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2.1 美国的土地基本状况及土地所有制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总面积937万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916万平方千米),其 中 ,耕地占18 .0%,草原和牧场占27 .1%,森林占29 .7%,特殊用地 (主要是公园和野 生动 物保护区)和杂地 (如苔原和沼泽等)占22 .5%,城市用地占2 .7%。
英国的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政策未完全成功,1952年保守党当政后予以废止。废止的理 由是:自实行土地发展权国有化后,土地市场几乎陷于停顿。迫切需要使用土地的人,除 按照黑市地价进行交易外,还须代土地出售人缴付土地发展费(即土地发展权价格)。 这无形中抬高了土地市价,使土地市场发生闭销作用,阻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
1066年以来,英国的全部土地在法律上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也就是说英王(或国家)是唯一 的土地所有人,个人、企业和各种机构团体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或占有权)。拥有土地使用 权者在英国法律中被称为土地持有人(或租借人),持有土地所受的条件限制总称为“土地保 有条件”,土地持有人所保有的有关土地权利的总和叫作土地产业权。主要有如下四种土地 产业权:(1)无条件继承的土地产业权。(2)限定继承的土地产业权。(3)终身保有的土地产业 权。(4)限期保有的土地产业权。其中,前三种属于永业权,第四种属于租业权。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1.2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英国的农奴制度在14世纪末已经解体,到15世纪,自由的自耕农占到英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在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成长,工场手工业相当繁荣。到16世纪,呢绒业的手工工 场已经在农村兴起,呢绒制品遍布世界市场。16世纪中期呢绒输出占英国出口额的80%,到17 世纪初增至90%。随着毛织业的发展,对羊毛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为发展饲羊业而进行的圈 地运动,在16世纪已广泛开展。到17世纪,随着工业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要量日 益增多,这更给圈地运动以新的刺激。17世纪的前30年,小麦价格上涨两倍,地主为了追逐厚 利,纷纷在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圈地。被圈的土地,不仅包括农村中的公用地,而且包括农民 的私有地。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直接生产者丧失生产资料并转变为近代无产者这一过程的 基础,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从15世纪最后30年开始的圈地运动,一直延续到19世纪前 半期。在这段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一批又一批的农民从田地上被赶出来,从而为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劳动力市场。而封建贵族把掠夺来的土地,或出租给农业资本家, 或自己雇工经营,并成为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到19世纪末期,土地高度集中,近4000万人 口的英国,只有32万人拥有土地。圈地运动不仅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改变了土地的生产关 系,而且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业实现了资本主义化。这种英国式的土地改革,是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相互勾结、牺牲全体农民利益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