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科室设专人进行质量监测工作,监测人员应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规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二、每月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包装材料及监测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行业标准监测规范的要求。
三、器械、物品清洗质量监测:(一)日常监测:每日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或借助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
清洗后器械、器具表面应洁净、无血渍、无污渍、水垢和锈斑。
(二)定期监测: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三)清洗消毒器质量监测:1、日常监测: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行情况,监测并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和时间。
2、定期监测:每年监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3、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及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进行清洗效果质量监测,待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4、每半年采用清洗效果模拟测试物监测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应当采用清洗效果测试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
四、每周对纯化水进行PH值监测,并记录。
五、每次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有效浓度、消毒时间等进行监测并记录,采用热力消毒方法时应每次监测A0值。
六、每季度对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进行抽检,监测结果符合行业标准监测规范的规定。
七、灭菌器质量监测:(一)采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法。
(二)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连续3次),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3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进行生物监测1次,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每天进行生物监测1次。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四)根据灭菌物品种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批量监测。
八、清洗、消毒监测结果及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或等于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留期限应大于或等于4年。
医院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二、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三、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四、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安全评价报告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
五、每季度对超声波清洗器进行能量的检测。
六、每半年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压力表进行检测校验,每年对安全阀、高压灭菌器、干燥柜及煮沸槽进行检测校验。
七、应对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并记录监测结果。
八、对使用的消毒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每季一次,化学监测每次配制时监测。
九、对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结果符合要求。
十、定期对手、物表、空气进行环境卫生学的检测。
十一、每月对无菌包抽样检测。
十二、每月用电导率笔对纯水进行检测。
十三、认真观察记录清洗、消毒、干燥的过程,质量符合要求。
十四、压力蒸汽灭菌器检测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锅号、批次、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灭菌日期、灭菌操作者签名等项。
2.化学监测:灭菌包外有化学指示物;包内应放置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能看到包内化学指示物的不需要有包外指示物。
3.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每锅进行,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必须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
物理、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才能使用。
预真空(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对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及方法、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7月6日修订。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
度
On February 12, 2022, investing in oneself is the best way.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一、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二、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三、灭菌质量的监测
通用要求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化学监测法
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法
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A;
B-D试验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消毒供应室)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目的:1.1 实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保证灭菌安全。
二、范围:2.1 适用于供应室。
三、职责:3.1 供应室:严格执行供应室灭菌监测制度。
四、依据:4.1 根据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制定。
4.2 根据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
4.3 根据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制定。
4.4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制定。
五、对第三方提供的灭菌资料必须核实和保留以下内容5.1 每次灭菌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并有关键参数记录。
5.2配合院感科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5.3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5.4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符合要求。
5.5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进行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6 生物监测不合格物品已用于病人时,临床科室应建立个案资料,详细记录病人的情况,密切观察相关的临床表现,必要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措施。
5.7 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监测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5.8每个灭菌包应进行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包内化学指示卡监测。
每周进行一次生物培养。
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大于3年。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1. 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2. 定期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
3. 定期对监测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
4. 清洗质量监测:清洗后的器械、器具、物品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并有记录,监测结果应符合WS310.3-2009的规定要求。
5. 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应对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进行日常监测,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和运转情况,并记录存档。
6. 灭菌效果监测:每日对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空锅B-D 试验,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一次,灭菌植入型器械,植入物应每锅进行生物监测。
环氧乙烷灭菌器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并记录存档。
7. 质检员每日随机抽查灭菌包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情况和物理监测记录,确认设备运行中各项参数的正确性。
8. 定期对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物品,工作人员手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9. 按照要求定期对清洗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检测与验证。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监测管理制度
制定时间:2016.6 1、清洗质量监测(结果保存半年以上):
1)每日器械、器具和物品包装时目测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定期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
2)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行情况,每年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
3)清洗消毒器的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时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监测.
2、消毒质量的监测(结果保存半年以上):
1)湿热消毒: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和时间;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的性能参数.
2)化学消毒:每日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时间.
3)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检测3~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符合消毒卫生标准。
3、压力蒸汽质量监测(结果保存三年以上):
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
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高度危险性器械必须进行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3)生物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每周监测,灭菌植入物时每锅监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每天至少监测一次. 4)B-D监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空锅监测.
5)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进行物理、化学监测合格后进行空载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并进行B-D监测三次,合格后方能使用. 4、消毒物品监测(结果保存三年以上):
每进行消毒物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一次,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灭菌区空气和物体表面、工作中手等).。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一、消毒供应中心应对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
不合格产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二、灭菌效果监测
(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温度、压力、灭菌维持时间、灭菌物品、效果和操作人签名)。
2.化学监测:每个灭菌包应进行化学监测。
每包要有化学指示胶带及化学指示卡。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3.生物监测:每周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
并设有阳性对照。
新灭菌器使用前和维修后,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等改变时,必须进行生物监测,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凡监测不合格,应立即停用灭菌器,查找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灭菌器。
(二)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温度、压力、
灭菌维持时间、效果和操作人签名)。
2.化学监测:每个灭菌包应进行化学监测。
包外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每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
3.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每锅进行,有阳性对照。
若有组织植入物灭菌时,必须有生物监测;培养结果详细记录,并长期存档,妥善保管。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一、压力锅蒸汽灭菌监测:1、工艺监测:每锅监测,并详细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灭菌操作者签名事项。
2、化学监测:灭菌包外均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物品包内应放测量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的,化学指示卡只放包内即可。
3、生物监测:应每周监测一次;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必须进行物品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品监测和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空载连续监测3次合格后才能使用;脉动真空压力锅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投入使用后,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合格后,灭菌可使用。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及方法进行灭菌时,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4、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监测效验。
二、对器械、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每日采用目测或常用带光源放大镜对清洁后的器械、物品进行监测,坐到清洁后的器械物体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洁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对消毒质量的监测:1、湿热消毒检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与温度。
2、化学消毒监测:根据物品性能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
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3-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四、对灭菌质量的监测1、物理温度和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合格。
2、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通知相关科室停止使用,并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后使用。
3、灭菌植入性器材,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灭菌物品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一次。
五、环境微生物监测:1、每月对无菌物品的存放间进行安全监测一次。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二、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检查。
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三、灭菌质量的监测1、通用要求(1)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2、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化学监测法①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②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法①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见附录A。
②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入5类化学指示物。
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监测制度
一、认真遵守各项消毒技术规范,专人负责监测工作并记录。
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监测:应每批次进行物理监测,记录温度、压力、灭菌时间、装载的主要物品。
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化学监测: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结果合格灭菌器方可使用。
每批次进行化学监测,检查包内外的化学指示物变色情况。
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四、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一次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不合格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植入物每锅次行生物监测…
五、灭菌器XX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并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六、低温灭菌的监测:
1、应每灭菌批次进行物理监测,灭菌参数应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每个灭菌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2、环氧乙烷灭菌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测,检测方法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定期抽查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供应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监测制度
1、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2、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空载B-D试验;每次灭菌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环氧乙烷灭菌器每次灭菌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每次灭菌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以确保灭菌效果。
3、定期对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进行空气微生物学检测。
4、定期对使用中的医用消毒液、清洗剂、润滑剂、包装材料等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
5、定期对监测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国家卫计委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自制标准测试包应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6、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并有记录,监测结果符合WS310.3的要求。
7、应对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进行日常监测,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和运转情况,并记录存档。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进货时,厂家应按生产和灭菌批号提供相应的物理检测、热源检测及细菌检测的结果报告。
9、对各科室出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的质量问题,应配合科室查找原因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做好记录。
10、每日监测去离子水电导率。
对使用的各种洗涤用水每月应进行相应规
定项目的监测。
11、各种监测结果,认真登记,妥善保管。
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立即改进,以保证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一、目的为保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的质量,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达到国家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监测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过程及其效果的监测。
三、监测内容1. 清洗质量监测(1)每日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目测检查,确保其表面光洁、无污渍、无血渍、无锈迹、无水垢、无油渍。
(2)每月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细菌培养,确保其细菌总数符合国家标准。
(3)定期对清洗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
2. 消毒质量监测(1)每日对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目测检查,确保其表面无菌。
(2)每月对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细菌培养,确保其细菌总数符合国家标准。
(3)定期对消毒剂进行浓度检测,确保其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 灭菌质量监测(1)每批次灭菌后,对灭菌包进行物理监测,包括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监测,确保其达到灭菌标准。
(2)每批次灭菌后,对灭菌包进行化学监测,包括外化学指示剂、包内化学指示卡等,确保其变色达到规定条件。
(3)每周对灭菌包进行生物监测,包括生物指示剂的放置和培养,确保其灭菌效果达到国家标准。
(4)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
四、监测方法1. 目测检查: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肉眼观察,判断其清洁程度和有无菌斑。
2. 细菌培养:将清洗、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分别放入无菌培养皿中,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3. 化学监测:使用专用的化学指示剂、化学指示卡等,对灭菌包进行化学监测,观察其变色情况。
4. 生物监测:将生物指示剂放入灭菌包中,进行生物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5. 物理监测:使用专用的物理监测设备,对灭菌过程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进行监测。
五、监测频率1. 清洗质量监测:每日进行。
2. 消毒质量监测:每日进行。
3. 灭菌质量监测:每批次灭菌后进行。
六、监测记录1.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认真填写监测记录,包括监测日期、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等。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制度一、引言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全院提供安全、高效、合格的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的任务。
为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质量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质量监测制度。
二、目的1. 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2.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内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3.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三、监测内容(一)人员管理1. 员工健康管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及皮肤破损等影响工作的情况。
2. 员工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人员配置: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环境管理1. 环境卫生:保持消毒供应中心环境清洁、整齐,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 设施设备:确保消毒供应中心设施设备齐全、完好,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环境安全:加强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虫等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三)物品管理1. 采购与验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采购的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2. 存储与管理:对消毒灭菌物品和器械进行分类、分区存放,确保储存条件适宜,防止过期、变质。
3. 发放与回收:对发放和回收的消毒灭菌物品进行详细记录,确保物品去向明确,防止丢失。
(四)消毒灭菌管理1. 消毒方法:根据物品材质、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2. 灭菌效果监测:定期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确保灭菌合格。
3. 消毒剂管理:对消毒剂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消毒剂质量合格,使用安全。
(五)感染控制1. 感染监测: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监测,分析感染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消毒灭菌物品监测: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无菌合格。
3. 感染预防与控制: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感染防控水平。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制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制度
1.每日第一锅空锅进行B-D试验以检测灭菌设备的灭菌性能,测试纸变色均匀--致为灭菌合格,测试合格方能启动使用。
2.做好物理监测,确保待灭菌物品的包装、大小、摆放符合规定。
3.灭菌时严格检测每一锅的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排气等情况,并有详细记录,操作者签名。
4.开锅前必须将蒸汽排尽,待压力降至零位再开门,以免造成击伤和烫伤,并用余热烘干物品才能出锅。
5.每件灭菌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灭菌后观察胶带颜色变化,变色必须达到标准。
6.进人人体组织的高危性无菌包中央必须放化学指示卡,经灭菌后观察指示卡颜色变至规定的颜色方能使用。
7.压力蒸汽灭菌锅每周做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生物检测1次,监测灭菌效能,并记录。
8.环氧乙烷灭菌效果检测:每件待灭菌物品包装内放指示卡,外贴指示胶带,经灭菌后观察指示卡和胶带的颜色变化,变色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9.环氧乙烷灭菌必须每锅做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生物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方可发放该批次灭菌物品,并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一、专人负责并严格各项监测标准开展质量监测工作。
二、及时对各种耗材进行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每年校验一次。
四、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监测要求:
(一)清洗质量监测:
1、纯化水质量监测:每日监测电导率,每周监测PH值。
2、包装时对清洗后的器械质量进行目测检查;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
3、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二)消毒质量监测:
1、湿热消毒时应监测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
2、化学消毒时应监测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等。
3、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每季度进行监测。
(三)灭菌质量监测:
1、压力蒸汽灭菌每日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
2、每次灭菌时进行物理及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植入性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3、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每天进行生物监测一次。
4、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化学监测通过后,连续进行三次生物监测,合格
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五、各项工作过程及监测结果应记录详实,存档备查。
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