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合集下载

宗教学原理参考文献

宗教学原理参考文献

《宗教学原理》参考文献第一编宗教学基本理论第一章导论1.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2.王友三:《中国宗教史》,齐鲁书社1991年版。

3.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6.《人的宗教》,休斯顿·史密斯著,刘安云译,海南出版社,2006年5月。

7. 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弗雷泽:《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10. 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新版修订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

第二章宗教的分类1.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弗雷泽:《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4.王友三:《中国宗教史》,齐鲁书社1991年版。

5.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印顺《我之宗教观》,《妙云集》下编之六,台北正闻出版社,2006年4月。

第三章宗教的本质特征1.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弗雷泽:《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4.陈麟书、陈霞主编《宗教学原理》,新版修订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

5.『宗教学』、岸本英夫著、日本東京大明堂発行、昭和三十六年六月(1961)。

6.《佛说死亡—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生死观研究》,海波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宗教文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小议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浅析社会控制视域下的宗教功能…

宗教文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小议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浅析社会控制视域下的宗教功能…

宗教文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小议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浅析社会控制视域下的宗教功能3、论佛教装饰艺术的现代转型4、佛教特色文化旅游的特性分析5、佛教对传统美学的影响全文总字数:18381 字篇一:小议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小议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多元和谐共生的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宗教蕴含着人类文明的基因,是一种重要社会文化现象,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宗教的存在。

梁漱溟先生指出:“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且每依宗教为中心。

人群秩序及政治,导源于宗教,人的思想知识以至各种学术,亦无不导源于宗教。

”[2](P23)人们将自我与心灵、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人与神的关系并曲折地反映在人类的宗教里,用以指导从日常生活直至社会生产的各种活动。

宗教是人类思维具有抽象概括能力、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出现的社会现象。

宗教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与过程,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学术界对于宗教形态的分类很多,如按人为因素的多少分为自发宗教、人为宗教或自然宗教、神学宗教;按演化顺序分为原始宗教、古典宗教、现代宗教;按影响范围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按制度因素的强弱分为制度性宗教、分散性宗教等。

多元性是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显著特征。

历史上,云南相对封闭但又地处连接中南半岛民族走廊的特殊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不仅带来了众多民族,也舶来了多元宗教文化。

相对独立但又在经济、文化、婚姻等方面交往密切的众多少数民族群众是云南多元宗教文化的信仰载体。

宗教之间的和谐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相互促进,形成云南独特的宗教文化生态,使云南以“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民族文化宝库”、“宗教博物馆”著称于世。

在这块美丽神奇的红土高原上,繁衍生息着55个少数民族。

云南宗教形态纷繁复杂,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俱全,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宗教信仰。

宗教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宗教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宗教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文化、伦理和哲学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旨在对宗教学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深入探讨宗教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全面梳理,我们将了解宗教学的研究现状,并审视其中的争议与发展趋势。

一、宗教的定义及分类1. 对宗教定义的探讨1.1 传统观点:宗教的内在本质与至高神权相关1.2 功能性观点:宗教的根本特征在于其功能与效果1.3 多重定义的角度:宗教涵盖多种形式和含义2. 宗教的分类方法2.1 世界大宗教的划分2.2 民族宗教与地方宗教的分类2.3 活动宗教与离散宗教的对比二、宗教的特征与功能1. 宗教的共性特征1.1 宗教信仰的形成与传播1.2 宗教团体与宗教仪式的存在1.3 宗教教义与神学的建立2. 宗教的社会功能2.1 宗教对社会秩序和道德的引导作用 2.2 宗教对社会凝聚力和身份认同的影响2.3 宗教对个体心理和幸福感的影响三、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关系1. 宗教与政治1.1 宗教在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1.2 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变迁2. 宗教与文化2.1 宗教在文化传承与演进中的角色2.2 宗教与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影响3. 宗教与科学3.1 宗教与科学的争议与冲突3.2 宗教对科学发展的积极推动结论通过对宗教学领域内文献的文献综述,本文全面探讨了宗教的定义、分类、特征和功能,同时详细分析了宗教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科学等领域的互动关系。

在不同的文献观点中,宗教的解释与理解存在着多样性与争议。

然而,无论是作为一种信仰系统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宗教在塑造人类文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宗教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观点,挖掘出更多理论与实证证据,以推动对宗教的全面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这里省略参考文献列表,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添加)注:以上只是一份示例,实际的论文综述内容需根据具体研究主题进行调整和扩充。

宗教文化与民俗论文范本

宗教文化与民俗论文范本

宗教文化与民俗论文范本一、方言的产生与民俗的形成语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以方言的形式出现并使用的。

最初语言的出现是同一集团的人们在共同的劳动中为统一行动发出的声音。

其通行区域只在一个集团的内部,超出这个范围便不能交际或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与效果,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语言。

这种语言对国家或民族而言是一种方言,所以说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

《礼记·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东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说:“经传之文,圣贤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

”可见,在我国,汉语方言及地域文化差异,自古有之。

因此,方言自身的魅力在于它是某个地域所专有的,只反映本地区所特有的历史、风俗、文化内涵。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又具有另一种特殊的功能,某个地域的方言可以反映某一地区的特殊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该地区的许多民俗现象也直接反映在方言俗语中,这也就是说,方言词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俗现象。

例如,男性称呼妻子姐妹的丈夫,青岛地区称为“连襟”,而天津人叫“一担儿挑”。

可见方言在地域上的区别能反映不同地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广阔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创造、传承、相沿而成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的生活形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很大,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各自的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或约定俗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与惯例规矩,从而形了风格迥异又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

一般而言,民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在社会各领域中不断传承,浸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作为语言变体的方言有着亲密联络。

可见民俗周圈与方言使用区域在地域上虽然不是完全重合,但两者是有相交部分的。

所以,说同一种方言话语的人,在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一致之处。

我国自古就对民俗和方言的关系有所阐述,如《吕氏春秋·贵直论三·知化》中伍子胥说:“夫齐之与吴也,风俗不同,言语不通,……,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风俗同,言语通。

宗教文化论文(精选6篇范文)-文化论文-社会学论文

宗教文化论文(精选6篇范文)-文化论文-社会学论文

宗教文化论文(精选6篇范文)-文化论文-
社会学论文
本文档旨在提供6篇精选的宗教文化论文范文,涵盖了文化论
文和社会学论文方面的主题。

以下是这些范文的简要描述: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宗教文化: 这篇论文探讨了宗教文化的重要
性以及如何保护它们作为文化遗产。

作者讨论了宗教文化与当代社
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采取的保护措施。

2. 跨文化比较宗教仪式: 该论文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和宗教的仪式,探讨了宗教在文化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作者分析了不同宗教仪
式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和传承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

3. 宗教与社会变革: 这篇论文研究了宗教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作者分析了宗教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并讨论了宗教团体如
何参与社会变革以促进社会发展。

4. 宗教多样性与社会包容: 该论文探讨了宗教多样性对社会的
影响,特别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

作者讨论了宗教多样性如
何挑战社会的包容性,并提出了促进宗教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方法。

5. 宗教与性别平等: 这篇论文讨论了宗教对性别平等的影响。

作者分析了宗教和实践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影响,并探讨了宗教和
社会如何促进性别平等的可能途径。

6. 宗教与教育: 该论文研究了宗教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挑战。


者探讨了宗教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育系统中平衡宗教
和教育的需求。

这些论文提供了关于宗教文化的不同方面和议题的深入研究,
对于理解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都有重
要意义。

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论文

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论文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自基督教诞生以后,经过耶稣弟子的相继传教,基督教在西方国家中广为传播并取得主导地位,很早就被许多国家奉为国教。

而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又出现了政教合一国家,甚至一度出现了教会的力量高于国家政权的力量,可见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之多与影响之深。

美国学者史密特在《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一书中指出:“假如耶稣从来没有走过古代巴勒斯坦尘土飞扬的道路,没有受死,没有从死里复活,在他身边没有聚集这样一小群门徒去向外邦人传扬他的福音,西方将不会达到如此高水平的文明,并且赋予它如此深厚的、至今仍引以为荣的人文内涵。

”在基督教的教会文化中,许多的风习都是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意志,尤其在当时的社会里,其表现是更为先进的。

譬如在基督教中,特别强调家庭是宗教生活和道德生活的中心,而在家庭内部,则强调各家庭成员的地位平等,从而使妇女的社会地位被提高了。

这也是西方国家中妇女权利意识苏醒的起源,为后来社会提倡的男女平等和妇女权益的保障打下了社会意识基础。

此外,由于教会中说耶稣曾当过木匠,是亲身劳动的,这就为后来树立劳动神圣的观念、诚实工作、节俭等社会理想提供了宗教理论支持。

而最直接的影响则是基督新教是现代职业精神的本源,敬业精神实际上来源于宗教信仰,来源于基督教新教伦理。

当年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将这种脱胎于新教伦理的美国早期敬业精神阐述得淋漓尽致,通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们看到新教信仰是如何促使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可以看到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

马克斯.韦伯当年到美国去考察,他觉得美国的经济如此繁荣昌盛,背后一定有某种精神原因,美国的基督新教成为他研究的重点。

众所周知学术界德国有“二马”,一个是马克斯·韦伯,另一个是卡尔·马克思.他们两个的思想结论是不一样的。

就社会学这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唯物论,另一个却非常强调精神信仰的作用。

欧洲宗教文化的论文

欧洲宗教文化的论文

欧洲宗教文化的论文欧洲文化发源于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由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最初的爱琴文化发展到在近东文明基础上发展的希腊古典文化,罗马也承前启后,在继承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希腊——罗马文化奠定了欧洲文化基础,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为欧洲文明的繁荣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恩格斯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一、希腊英雄时代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到公元前12世纪,在爱琴海区域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爱琴文化,这一文化先后为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的中心,故而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迈锡尼文明是继克里特文明后又一辉煌的文明,在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向南迁徙摧毁迈锡尼文明,此后余年,希腊文明出现了暂时倒退,社会经济文化处于落后衰退的阶段直至公元前8世纪,史学家将这一公元12世纪至公元8世纪称为希腊的“黑暗时代”。

从公元8世纪末始,希腊奴隶制城邦开始兴起,此时的希腊开始从氏族公社制度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于是,从公元12世纪到公元9世纪,也就是希腊第一个城邦的崛起和荷马史诗的年代,被西方史学家称为“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二、希腊英雄时代文学著作的影响黑暗时代时期伊始,随着线形文字B的消失,希腊文化生活变得极为贫乏,这时候出现了一些吟唱诗人,他们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吟唱民谣、民歌和短诗,一直持续到黑暗时代晚期希腊人借鉴腓尼基人创造出字母文化,据说后来盲诗人荷马将口头流传的诗歌编纂成册,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就是著名的“荷马史诗”,不过目前更流行的观点是《荷马史诗》是包括荷马在内的许多人集体创作并反复修改过的[2],虽然是否真有荷马此人,史学界仍旧无法定论,但是在“荷马史诗”中描绘的特洛伊战争却已得到考古学界和史学界的证实。

史诗是一种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荷马史诗”中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特洛伊战争是由迈锡尼国王为统帅的希腊联军试图征服小亚细亚城邦特洛伊的战争,结果是以特洛伊的毁灭结束。

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论文

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论文

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论文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论文【1】[摘要]原始宗教是生活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宗教体系。

它与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宗教属于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在精神方面具有多种文化功能。

[关键词]原始宗教文化功能原始宗教是生活于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的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体系。

它表达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最初认识,汇集了史前时期人类的所有知识形式,满足了早期人类的精神需要和价值追求。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以虚幻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化体系,通过一定的文化系列如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习俗、典籍等对人类发生实际作用,影响人们的思想情趣,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宗教是一种文化西方“文化”一词的内涵,其最原始、最基础性的意义是把文化与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原始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原始宗教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

人类为谋取生活资料,经过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逐步地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分开,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提高,逐步认识了许多自然现象和人们经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许多自然现象产生了某种希望和控制的要求,于是原始宗教才得以产生。

所以说是人类对大自然解释的需要使之产生了“灵”的观念,是人类为了建立某种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的秩序和慰藉的心理需要产生了祭祀、葬式、崇拜仪式等宗教活动内容。

因此,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本身也就包括了宗教发展的历史。

而对于原始社会而言,当时的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是互为包含、合二为一的。

从发展过程来看,原始宗教为原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母体以及促进力量。

作为原始文化的残存物,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原始宗教,在保留有原始先民的原始观念意识外,由于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加上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已经更大程度地以民族文化的特定形态出现,文化的色彩更为浓郁,成为活形态的文化实体。

关于宗教信仰的论文

关于宗教信仰的论文

一、小说《暹罗皇后》的简介这本《暹罗皇后》或又称为《素丽瑶皇后》小说是以泰国啊瑜坨椰时期(公元1473—1544,也有观点是1473—1548年间)的政治斗争以及泰缅战争为背景,以王的皇后为主人公的故事。

以布拉切攀寺记录的故事为主要依据,并参考了缅甸当时那个朝代的历史及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书记载史实。

小说讲述的是在公元1473—1544年间,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即从布隆哆啰拿王开始到帕天拉帕王之间的“乱世之家”的局面在这短短的七十一当中,前后出现了八位皇帝,主笔帕天拉帕王从太子到辅佐大臣,出家避难,除害自立为王,侧面反映出素丽瑶的正直,英勇最终为了保护丈夫,国家而英勇献身。

故事从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信仰的大概风貌。

二、小说中反映的原始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及鬼神信仰1、原始自然崇拜这里曾五次提到天空(夜空星象)多次有占卜师的出现,占卜是婆罗门教的,但在泰国是自古就存在,在婆罗门教传入泰国后,占卜便吸收的婆罗门教的精神,扩充了其原有的局限,在佛教传入后更是大为发展,这里的天空(夜空,星象)是自然环境,但添加了占卜师的观测预言。

大家与相对的行为是去拜佛,但其大难便是去世。

在自然原始崇拜中,天空闪电等的力量是不可测知的,人们只能随从,它们的旨意在那个科技尚未发展到对其的了解掌握之前,人们认为它是神。

第二、三次出现的夜空描写是在王在观象,看到王空一片漆黑,一道闪电略过,他便立马过世了,在其去世后,另一位王即位,星象师说天空中的不详之象依旧还在弥漫在阿瑜陀耶王城的上空,接下来的这位新王,能否把阿瑜陀耶上空的那层乌云拨开还是很难。

第四次是猹拉帕王在叛变之前与其四位得力的助手(将军)一起问天问神用两根蜡烛代表双方,看自己能否胜过素达占皇后即其后丈夫,最终对方的蜡烛熄灭,最终取得成功。

第五次是素丽瑶皇后去世时,天空立马大变样,一片漆黑,乌云密布闪电不断,就像感觉整个宇宙已经毁灭一般。

象:文章中五次提到大象,大象虽然在佛教中也是一大吉祥物,在泰国,象是生活的好帮手,托运东西,是战场上的作战助理,泰国古代“象战”。

世界宗教论文

世界宗教论文

世界宗教论文第一篇:世界宗教论文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

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

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

历史上基督教的大分裂:一、东西教会大分裂基督教大分裂是指两次的基督教分裂,11世纪第一次的东西教会大分裂分出了希腊正教(东方正统教会)以及罗马公教(罗马普世教会)两大宗教。

于15世纪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或称宗教改革)中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了信义教(路德教派)、圣公宗(英国教派)以及归正宗(加尔文教派)等,其后又从支派中再次得分列出各种小教派。

而这两次的大分裂却是对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冲击以及影响最大的。

原因:西元332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迁都拜占庭,这就悄悄的埋下了东西教会大分裂的伏笔。

这样的行为使得东西教会慢慢得疏远以及产生了隔阂。

而君士坦丁的主教们也是温和的顺从皇帝的指使,他们倚著皇帝的权势而不是自己的德性或者基督的福音精神。

西元381年,皇帝为了更加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召开了大公会议,这次的会议提升了君士坦丁主教的权位,而君士坦丁也提升成总主教区,仅次于罗马。

到了451年的大公会议又再次的主教们的权利扩大。

621年,特劳拉地方召开会议,警告西方主教们如果不服从教会的纪律则开除教籍。

此次会议中第五十五条——罗马人民於四旬期星期六守斋乃违背教会之传统,如神父为此将废逐,若为主教,则开除其教借;教宗如此时守斋亦开除其教借。

教宗不签字认可,而皇帝也出兵干扰。

二、新旧教大分裂(宗教改革)这是基督教第二次大分裂,其后新教从罗马教会分裂出了圣公宗、归正宗以及信义宗这三大支派。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第一篇: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

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

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达2000年中,中国与佛教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影响扩大到亚洲其他国家,促进了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近2000年来,佛教逐渐与中国的本土文化道家和儒家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今天,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问题,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原产生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我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的历史。

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发展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

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两部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

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传。

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人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

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

印度这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统的佛教。

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传入了印度佛教三个时期的全部内容,形成了三大语系的佛教。

我们从阇那崛多、玄奘和阿底峡的传记及译经史实得知,大乘显密经论的原本中国保藏最多,其中不少重要经论,印度本土反而没有全部流行,如《华严经》、《大集经》、《大智度论》等。

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派的繁多。

在汉语系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还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

另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

宗教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宗教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宗教论文参考文献一、宗教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世纪宗教与技术对人类生态思想的影响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中世纪根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期.包庆德.王东.[2].从“宗教自由”到“宗教接触”:奥巴马政府国际宗教自由政策的新转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张凤梅.郭长刚.[3].客观宗教与生命宗教:西美尔的宗教理论刍议.《世界宗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邵铁峰.[4].宗教非政府组织解决宗教冲突机制探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5期.刘胜湘.张弘杨.[5].宗教场域论:一个宗教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云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孙永生.[6].制度化宗教与民俗宗教——以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张曦.[10].宗教扩大化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青海民族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4期.王晓丽.二、宗教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被引次数:5作者:孟宪霞.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大学2012(学位年度)[2].论当代中国的宗教法制建设.被引次数:8作者:李五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河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3].日本宗教法人认证制度及其启示.作者:朱琳.法律学西南政法大学2014(学位年度)[4].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当代反思.被引次数:5作者:秦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山东大学2010(学位年度)[5].对农村宗教活动的传播学研究——以湖北省黄梅县为例.作者:冉书华.传播学华中农业大学2013(学位年度)[6].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的多维视角研究.作者:姬瑞.马克思主义哲学湖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7].跨文化宗教相遇与对话法则的多维探寻——潘尼卡宗教对话理论述析. 作者:杜健.宗教学黑龙江大学2014(学位年度)[8].太原市南部近郊农村宗教问题研究.作者:陈子英.宗教学山西大学2013(学位年度)[9].宗教财产权制度研究.作者:李艳莉.民商法学西南政法大学2015(学位年度)[10].危机中的神圣——帕格门特宗教应对理论探究.作者:马志琼.宗教学民族大学2013(学位年度)三、宗教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从生命的终极关怀谈宗教大同.刘见成,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2]多元宗教和谐共处的思考.张桥贵.李丹河,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3]宗教共同体与宗教大同的反思.巨克毅,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4]自由与关系:由互为主体性论宗教大同.刘久清,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5]浅析宗教仪式音乐的心理影响与治疗意义.刘欢,2013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6]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宗教传播脱敏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系研究.袁爱中.王阳,201420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全球媒介信息素养与跨文化对话大会[7]藏族地区寺庙宗教仪式仪轨补助费计算方法初探.余琳.邓益,20122012水电移民政策技术管理论坛[8]从审美意识形态到意识形态审美“艺术宗教”及其“宗教艺术”.桦桢,2010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9]论老子《道德经》对宗教大同的肯认与奠定.陈德和,2012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10]宗教倫理VS.專業倫理:偏鄉國小道德教育的省思.方國榮,2014第四届两岸教育政策学术研讨会。

宗教学论文

宗教学论文

宗教学论文浅谈佛教与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班级编号:姓名:学号:摘要:漫漫中国上下五千年,不仅有本土文化促进它的文明发展,当然也有外来宗教与之融合,发展。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具有宗教性、思辩性和融合性的文化精神内涵,及丰富的象征性形式语言;基督教则为中国进入现代文明打开了通道。

关键字:中国发展佛教基督教文化政治叔本华说:“生命短促的人类,川流不息地,一代一代相继来到这世界,又相继离开这世界;每人都肩负著恐惧、匮乏和忧虑,跃进死亡的怀抱。

当人类如此地生死相继时,他们从来不厌其烦地问什么东西使自己烦恼,这个悲喜剧的意义是什么。

他们向天呼求,但天道无言。

天没有给我们回答,却来了一批带著启示的教士。

”回首千年,在世界四大古文明(埃及、古巴比伦、中华、印度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从未被外来文化中断,中国宗教特别以爱国为荣;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全国性的政教合一政权,中国宗教习惯以社稷为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宗教自然以“和合”为贵;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宗教大都以伦理为重。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

由此,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中国漫漫五千年发展进程中哪种宗教对他的发展影响最大呢?有人说道教,因为它源自中国,但我却认为是佛教和基督教。

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空前盛行,隋唐时期兴盛发展,更有玄奘西游从印度半岛带回了大量佛经。

近二千年来,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护持、译述与弘扬,不断演变和发展,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结合,宗派纷呈,妙谛流布,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如何影响中国呢?首先,成为了统治者麻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同时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排瑶传统宗教文化论文

排瑶传统宗教文化论文

排瑶传统宗教文化论文排瑶传统宗教文化论文排瑶是瑶族四大支系的盘瑶支系的分支。

排瑶自隋唐前后时期迁聚到粤北连南百里大山繁衍生息,到现在约有10万余人,其中有78000多人聚居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

排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排瑶的传统宗教道德文化教育经诗是代表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排瑶的先祖们频繁迁徙,在艰难曲折而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已传承和总结出一套用来教育后代行为规范、为人处事和艰苦创业的传统道德教育经诗,用瑶音汉字编成经文教导年轻人,其意兴盛不衷、流传世代,形成了自已独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文化。

这些传统道德教育文化在不同时期对排瑶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和替代的社会影响作用,它促进了排瑶社会发展,使其呈现出安定和谐、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遵守山规、团结一心,平等对待,修善积德、团结友爱、辛勤耕作、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现根据广东瑶族博物馆在排瑶民间征集的传统宗教道德经诗《十劝君经》《九经书》《道理书》《六十甲子》《三字经书》等经书内容来看,这些流传下来的传统宗教道德经诗是连南排瑶传统宗教文化道德教育内容较为规范、较为详实的典范经诗。

通过解读这些经诗的内容,可以发现,看似很普通的诗句,但句句都是朴实的传统宗教文化道德教育范畴的真实写照,实为排瑶代代传承人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传统宗教文化道德教育的良言或忠言,适用于各个时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范畴。

同时,笔者认为,这些经诗内容对社会道德教育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年代都有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

一、排瑶传统宗教文化经诗总结和提炼了传统道德教育的精髓排瑶传统宗教文化经诗的内容总结和提炼了传统排瑶宗教文化道德教育的精髓。

它们运用自然哲理,劝告人们珍惜生命,懂得人生处世规则,踏踏实实做人,在世时多做善事,少做缺德事,它认证了排瑶的一句古话:“心宽人命长,心毒人命短。

”同时也认证了《九经书》经诗中的一段话:“住在好人乡,日日讲文章,住在恶人乡,专日讲官方,住在贤人乡,如莫透水解;和睦多兄弟,造恶命不长。

文献中的宗教文化解读信仰与价值观

文献中的宗教文化解读信仰与价值观

文献中的宗教文化解读信仰与价值观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和价值观。

通过对文献中的宗教文化进行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信仰和价值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从文献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探讨其信仰与价值观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佛教文化的信仰与价值观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信仰与价值观深刻影响了东方文化。

佛教的核心信仰是“解脱”,即通过追求智慧和禅定来获得解脱。

佛教倡导的价值观包括慈悲、智慧、平等和清净。

慈悲是佛教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通过慈悲心可以消除众生的痛苦,佛陀教导人们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心和慈爱之情。

智慧是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佛教鼓励人们通过修持和学习来培养智慧,明辨是非,摆脱烦恼和迷惑。

佛教的信仰与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有助于培养修身养性,而在社会层面上则促进了和谐共处和社会进步。

二、基督教文化的信仰与价值观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其信仰与价值观对西方文化和全球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是耶稣基督为世人的救主,通过信仰耶稣可以得到永远的生命。

基督教的价值观主要包括爱、公正、仁慈和宽恕。

爱是基督教最基本的价值观,基督徒被教导要无私地爱神和他人,以身教爱的原则。

公正是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在社会和法律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基督徒被教导要按照公正的标准行事,对所有人平等对待。

仁慈和宽恕是基督教价值观中的核心,基督徒被教导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心和宽容之心。

三、伊斯兰教文化的信仰与价值观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第二大宗教,其信仰与价值观对穆斯林社群产生了深远影响。

伊斯兰教的核心信仰是“只有真主(安拉)才配被崇拜”,教徒通过信仰真主和遵守先知穆罕默德的教导可以获得永生。

伊斯兰教的价值观主要包括虔诚、公正、宽容和奉献。

虔诚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穆斯林被教导要全心全意地崇拜真主。

公正是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在伊斯兰法律和社会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穆斯林被教导要按照公正的原则对待他人。

宗教文化——精选推荐

宗教文化——精选推荐

编号58 西北民族大学《宗教文化通论》课程论文年级:2012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P*********姓名:***成绩:______________伊斯兰教的统一性与差异性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即中国穆斯林所说的“清真言”,表述的是伊斯兰教的最高纲领,也是穆斯林信仰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具体来说它表述了两层意思。

首先是崇拜独一的最高主宰真主,除真主外别无其他神灵,这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和总纲,其他一切信仰细则皆由此派生规定;其次是诚信先知穆罕默德是真主派遣给人类的使者,他的职责是奉主命向全人类“报喜讯”“传警告”。

不过,虽然先知穆罕默德是人,不具神性,也不是被崇拜的对象,但是他以身作则,是后世所有穆斯林仿效的最佳典范。

这一只有10多个字的表述虽然简短,但是却清楚地表达出伊斯兰教的核心精神,也正是今天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15亿多穆斯林统一性的表现。

因此在今天,一个伊斯兰教的信仰者不论他/她是哪个国家的公民,不论民族、血统、语言和肤色有多大差异,不论他/她居住在非洲贫瘠的沙漠边缘,还是发达的欧美国家,都需要对此内心诚信、言语表达、永记不忘。

同时,纵观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对于信仰核心有着一致认知的前提下,伊斯兰教内部本身存在丰富的多样性。

这首先表现在伊斯兰教关于不同问题的主张和认知不同而出现的分化当中。

先知穆罕默德创立和宣传伊斯兰教的过程,也是致力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

他在世期间,不断以“统一”“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分裂”来教导穆斯林。

正如《古兰经》告诫穆斯林的那样,“你们应当谨守正教,不要为正教而分门别户”。

然而,在穆罕默德去世之后,早期的乌玛当中就因为对继任者的选择问题而出现了意见分歧,这种政治上的异议随后促生了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

在之后千余年历史中,和任何其他宗教一样,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因为在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产生了更多的分化,衍生出众多的派别。

宗教与文化论文

宗教与文化论文

从文化方面对宗教的探讨学院:建艺学院班级:工设09.2姓名:李贝贝学号:120094701024序列号:132从文化方面对宗教的探讨大二上学期听很多同学说“宗教旅游文化”这个选修课挺有意思的,担任讲课的老师很幽默,而且懂得很多东西。

于是在下学期选修课的课表里就专门选了赵亮老师担任的“旅游宗教与文化”。

转眼间这学期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在这八周的时间内我在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宗教旅游方面的知识,下面就文化方面谈谈我对宗教的认识。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宗教和文化艺术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交叉点,主要体现在情感性、形象性和幻象中的满足等方面。

研究宗教对我国文化艺术影响的原因,有利于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中,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有几千万各族劳动人民信仰不同的宗教。

宗教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认真地分析、研究宗教对文化艺术、审美的影响,宗教与文化艺术、审美的共同点、交融点,研究宗教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社会作用,对于我们正确贯彻新时期新形势下党的宗教政策,充分调动广大信教群众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一、宗教与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地表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留在文化景观中的印迹十分明显,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宗教旅游资源。

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的影响。

宗教建筑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许多常用艺术手法一直影响着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别的表现力。

宗教影响宗教建筑的形式、朝向和稠密程度及分布状况。

在那些与生态关系联系紧密的原始宗教中,宗教建筑的分布不广泛,其地位也不突出。

民族宗教体系中的宗教建筑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宏伟壮观。

如看伊拉克战争,在阿拉伯人的城乡,精美华丽,宏伟壮观的清真寺比比皆是,即使在僻远的小村落里,穆斯林们也要建造清真寺以便祈祷、奉献。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比较论文参考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比较论文参考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比较论文参考摘要: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政治隔绝以及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使得东西方交流日益密切。

宗教作为影响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从精神层面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笔者从东西方宗教开端,教义的形成对比分析东西方对灵魂的描述,进而阐述不通文化背景下宗教对于灵魂归属的差异。

关键词:东西方;宗教;灵魂归属引言: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由人而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随人的演进而演进,虽然历经启蒙理性、科学技术等多次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一份宝贵的牢固的位置,即便是在人类已经迈进信息时代的今天也是如此,这足以说明宗教对于我们的世俗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

西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以基督教最为典型,东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中以佛教最受到欢迎。

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两种宗教中都有对灵魂归属的描述,但它们的描述本身又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

笔者在本文中,既是要通过比较这两种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描述上的差异,来窥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一、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东西方宗教中――比如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佛教――都有对灵魂以及灵魂归属的描述,下面就让我们让这些描述分别列举出来。

1.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西方宗教以基督教最为盛行,并且取得了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而基督教最为重要的经典就是《圣经》。

在《圣经》中,我们的灵魂将会归于何处呢?(1)《圣经》中关于天堂的描述《圣经》是西方基督教最为重要,也是唯一的经典。

在《圣经》里,人死后都是有灵魂的,而人死后的灵魂只有两个去处,一个天堂,一个是地狱。

首先,根据《圣经》的说法,人因为偷了禁果,所以生来就是有罪的,在人世生活的时间,要尽量的赎罪。

在人世间能够皈依上帝并虔诚赎罪的人,都能得到上帝的谅解,那么他死后的灵魂就会升入天堂,反之就会堕入地狱。

而作为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的。

那么,《圣经》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呢?圣经中只两次提到天堂,第一次是希伯来书9章24节,第二次是彼得前书2章22节。

旅游宗教文化论文

旅游宗教文化论文

《旅游宗教文化》课程论文龙门石窟文化浅谈姓名:学号:班级:任课老师:时间:龙门石窟文化浅谈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在各个领域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宗教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同时,对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深远。

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对宗教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宗教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业龙门石窟。

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各种宗教从起源到现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对世界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许多宗教信徒也加入其中,宗教信众的进香、拜佛、朝觐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流,同时,宗教建筑、雕塑、宗教活动等也强烈地吸引着非信众的普通游客。

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文化可以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宗教文化的发展及传播。

如何处理好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

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历史背景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宗教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中国优秀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教学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7期.何虎生.王超.
[2].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杨文炯.樊莹.
[3].嘉绒藏族村落社会的宗教文化——以大渡河上游的沈村为例.
《西藏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郎维伟.周勇军.
[4].跨文化视角下的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资料英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朱益平.马彩梅.
[5].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学术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孙浩然.
[6].旅游表述语境下的中国宗教文化商品化解析.
《世界宗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1期.黄秀琳.
[7].传统宗教文化与中国企业家慈善事业——以胡润百富慈善榜闽籍企业家群体为研究对象.
《世界宗教文化》.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期.甘满堂.
[8].从"宗教文化"到"公民文化"——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社会角色的转变. 《江海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期.李向平.
二、宗教文化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宗教文化中空间的符号表征和实践.被引次数:2
作者:董琳.宗教学民族大学2013(学位年度)
[2].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泉州多宗教文化共存现象的原因及特征探析.被引次数:1
作者:巫大健.宗教学新疆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3].多元融通的新疆回族宗教文化特征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马伟.宗教学新疆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
[4].《你的笑影》中宗教文化的翻译实践报告.
作者:苏静.翻译学湖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
[5].在苦难中寻找归宿——宗教文化视阈下的路遥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吴仙锋.中国现当代文学西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
[6].和谐视阈中宗教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作者:刘江宁.宗教学新疆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7].宗教文化对川西林盘景观生命存续性的影响.
作者:许乐龙.风景园林四川农业大学2014(学位年度)
[8].晋国宗教文化研究.
作者:徐雅洁.专门史山西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9].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西游记》两个英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语的对
比研究.
作者:曾瑛.英语语言文学华中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10].论塞林格的小说与东方宗教文化.被引次数:2
作者:蔡清.中国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三、相关宗教文化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Socioculturaloriginsofthepattern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Wha tisthelikelyinteractionamongreligiousculture,religiouspluralityandinn ovation?Towardsatheoryofsocioculturaldriversofthepatternsoftechnologi calinnovation.
MarioCoccia《Technologyinsociety》,被EI收录EI.2014Feb.
[2]IncorporatingEthnographicMethodsin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est oRiskAssessmentandCommunication:CulturalandReligiousUsesofMercuryinLa tinoandCaribbeanCommunities.
DonnaM.RileyC.AlisonNewbyTomasO.LealAlmeraz《Riskanalysi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65
[3]Theimpactofreligiousaffiliationontrustinthecontextofelectronic commerce.
HaythamSialaRobertM.O'KeefeKateS.Hone《Interactingwithcomputer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41
[4]Considerationofreligioussentimentswhileselectingabiologicalpro ductforkneearthroscopy.
Goyal,D.Goyal,A.Brittberg,M.
《Kneesurgery,sportstraumatology,arthroscopy:officialjournaloftheESSK A》,被SCI收录SCI.20137
[5]TheEffectofConsistencybetweenTypeandStyleinChurchandNonReligio usBuildingsontheSemanticResponsesofJordanians.
NatheerAbuObeid《Architecturalsciencereview》,被EI收录EI.20071
[6]Shamanism,ChristianityandCultureChangeinAmazonia.
Luzar,J.B.Fragoso,J.M.V.《HumanEcology》,被EI收录EI.20132
[7]TheCultureoftheInternetandtheInternetasCult:SocialFearsandReli giousFantasies.
DAVIDL.FERRO《Technologyandculture》,被SCI收录SCI.20123
[8]Globalandlocalindicatorsofspatialassociationbetweenpointsandpo lygons:Astudyoflandusechange. LuoGuoShihongDuRobertHainingLianjunZhang 《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earthobservationandgeoinformation》,被SCI收录SCI.2013
[9]Spatiallyvaryingrelationshipsbetweenlandcoverchangeanddrivingf actorsatmultiplesamplingscales..
DuShiHongWangQiaoGuoLuo《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被SCI收录SCI.2014
[10]Theidolbeneaththealtar.
Clemens,N.A.《Journalofpsychiatricpractice》,被SCI收录SCI.20142
四、宗教文化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宗教文化对舞蹈服饰之影响以维吾尔族舞蹈服饰为例.
罗岚,2013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
[2]宗教文化:亟待挖掘与提升的城市软实力——宗教文化与北京城市软实力建设关系初探.
刘晓英,20102010首都论坛
[3]论当前我国宗教文化的发展及其价值引导.
杨晓东,2009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
[4]台湾宗教文化与旅游互动研究——以佛教为例.
王亚欣,2009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
[5]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与现代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初探——以宁夏宁东煤田基地为例.
李楠,2009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
[6]文化价值与文化交流:普陀山宗教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
,2014第九届中国海洋文化论坛
[7]新疆出土宗教文物及宗教文化.
伊斯拉菲尔·玉苏甫.安尼瓦尔·哈斯木,2008第三届吐鲁番学暨欧亚游牧民族的起源与迁徙国际学术研讨会
[8]白族宗教文化重要文献史料述评.
杨丽奇,2008第十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
[9]宁夏生态移民中的宗教文化调适——以“芦草洼”吊庄移民为例.
马伟华.胡鸿保,20072007年中国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0]宗教文化應用於彩妝整體造型設計之研究.
陳文亮.張睿婕,2007第三届空间设计学术论文及设计作品发表研讨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