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G的图像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基于3G网络的高清晰度流媒体实现的技术难点分析
基于3G网络的高清晰度流媒体实现的技术难点分析摘要流媒体服务作为3g服务中的一个非常大的增值服务,一直被众多服务提供商视为一块“香饽饽”。
但是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的产品不是清晰度不高,就是流畅性达不到要求。
这个现象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本文从技术角度探讨基于3g网络高清流媒体实现的难点,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3g;流媒体;h.264/avc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8-0191-01从中国内地发放3g牌照以来,各家通信服务商纷纷推出3g服务,3g的普及率在中国逐月上升。
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在两年以内3g将占手机市场的九成以上。
与此同时,作为3g的特色服务,移动流媒体势必将成为各个商家追逐最大利润的主战场。
但就目前的市场上来看,似乎没有一款软件能真正的达到高清晰的流媒体点播。
不是码率明显偏低,视频分辨率不高,就是延迟现象严重,图像马赛克情况严重。
那么导致这个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带宽虽然3g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高速上网的可能,但是面对视频流媒体,特别是高清流媒体动辄几兆甚至几十兆比特每秒的码率来说,3g网络的带宽还是远远不够。
表1是目前中国三大3g网络提供商的3g网络性能对比。
图中的数据仅仅只是理论情况下的最大值,在实际应用上,由于建筑物的遮蔽,和目前3g通信塔覆盖不完全,速度将大打折扣,有门户网站的测试结果表明,使用3种网络的平均下载速度在80kb/s~150 kb/s(1b/s=8bit/s)之间。
另外,以上的结果都是以手机静止不动为前提的,在移动的情况下,网络速度会进一步的减慢。
与目前的3g带宽相对比,播放一部h264/avc编码的标清电影所需要的带宽至少为5mbps,相当于需要至少600kb/s的下载速度,就算将其分辨率降至640*360,也需要150kb/s的下载速度,这对目前仍不稳定的3g网络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相比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这些无线通讯网络发达的国家,中国的3g网络还相当的不成熟,要实现真正的高速上网还有一段路要走,因此目前各运营商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基站的建设,提高网络的覆盖面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浅谈3G技术
Ke r :3 ; y wo ds G TD— CDM A; 9: S R9 R4
步码分多址技术 ,是 我国提 出的具有 自主知识 囹 圃 3 , 国际电信 联盟定义 的 I T 2 0 , G即 M 一 0 0 第 产权 的技术 。T — C D S DMA在频谱利 用率 、 对业 C P 0v r D II M P o er 丁 M P A e T h P A v / D /I 三代移 动通信 ,是将无线通信 与国际互联 网等 务支持的灵活性 、 频率灵活性 以及成本方面有 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 系统 。能处 其独特的优势 。T S D D— C MA由于采用 了时分双 理图像 、 音乐 、 视频 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 提供包 工 , 上行和 下行信道特性基本 一致 , 因此 , 基站 括网页浏览 、 电话会议 、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 根据接受信号能够较易地估计上 、下行信道特 务, 支持不 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3 G技术标准有 性 。 而其使用 智能天线技术 的先天优势 , 可以减 三种 , D A 0 0 WC M 和 T — C M , 少用户 间的干扰 , C M 20 、 D A D SD A 由 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3P G P和 3 P 2来负责具体 的标准 化工作。而 GP 2 G P版 本 P 这三种技术全是 以 C DMA码分址 技术 为核心 。 WC MA和 T — C D D S DMA由 3 P G P来 负责其 图 2R 4电路 核 心 网 结 构 1C MA技术 D 具 体 的标 准化 工作 。3 P 版 本分 为 R 9 4 GP 9/ / R C MA技术 直译过来 就是码分 多址技术 。 R / 6等多个阶段 , 中 R 9阶段 于 2 0 D 5R 其 9 0 0年 3 控制局 间的媒体流 。R 4相对于 R 9来说 , 9 新增 在移动通信系统 中,由于许多移动台要 通过一 月冻结功能。 4阶段于 2 0 R 0 1年 3月冻结功 能, 了控制 和承载分离的软交换架构 ,引进 了媒体 个基站和其他移动 台进行通信 , 因此 , 同的移 R /6阶段还在进一步完善过程 中。 不 5R 控制协议 H 2 8宽 带七号信令承载 S T A ; . ; 4 I R N G 动台所发 出的信号需要一个不同于其他移 动台 21 9 . R 9阶段 TF rO功能 , 以节约 T C资源和提高语音质量。 的特征,以使基站能从众 多的移动 台信号 中分 R 9是 目前 最成熟的版本 ,目前 国外 已经 9 3R 4版本 中的一些协议介绍 辨出是哪个移动台发出的信 号, 同时 , 各个移动 商 用 。它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无 线 接 入 采 用 了 31BC . IC协 议 台也需要从不同的基站发 出的信号 中分辨 出哪 WC DMA技术 ,核心 网分为 电路域 和分组域 分 ‘ B ae n ee dn alC nrl与承载无 errIdp n etC l ot , o 个基站是属于 自己的。解决这种 问题 的办法 别支持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 提出了开放 业 关 的呼叫控制。 IC直接面向电话业务的应用 并 BC 就是多址方式。多址 方式 的基础是信号特征上 务接人 ( S 的概念 。 提出 , S P发展而来 。 IU 由IU 在 S P的基础上增加 O A) 的差异 , 有了差异才能进行识别 , 能识别才能选 了 A M( 用传 送 ) P 应 消息和 A P P 参数。BC I C通 圆 圃 择。 一般情况下 , 信号的这种差异可 以体现在某 过 A P参数 封装应用信息 ,通过 A M 消息 在 P P CA 0 P ver O T M M 0 er T h AP v D I 些特定的参数上, 如信号 的工作频率 、 信号的出 呼叫的过程 中实现编解码的协商。 现时间以及信 号所具有的特定波形等。这样就 32承载与控制分离 . 出现了多种 多址方式 :DMA ( F 频分多址 )T — 、D 承载与控制分离是指控制面的信令 和用户 MA( 时分多址 )C 、DMA( 分多址 ) 。三种分 码 等 面 的承 载 分别 由独 立 的网 元 MS — e e 和 C Sr r v 多址方式 中,由于 C MA的系统 容量是 最大 D M W 来 负 责 。承 载 与控 制 分 离 之后 , S — G MC 的 ,为其在移动通信领域 的发展提供 了广 阔的 S r r M W 就可 以分开放置 , e e和 G v 整个通信 网络 应用前景 。 图 1 R9 9核 心 网 结 构 更易升级 ,因为业务 的处理逻辑主要在 S re e r v 1 1 CDMA . W R 9的电路 域核 心 网主 要设 备 为 GMS / 上 , 9 C 开展新业务的时候 只需要 升级 S r r e e 即可 , v Wie b n DMA, d—adC 宽带码分 多址 , 目前全 MS , L MS / L 和 R C之 间 用 A M 相 连 而 S re cv R, CV R N T evr的集 中管理也 给维 护人 员带 来 了便 球建 网最多的第三代移 动通信技术之一 。其核 接 , 备之间通过 A M信 令来交互 , 设 T 媒体 流使 利。业务的处理 、 计费 、 信令的监控等都主要集
基于3G网络平台的视频传输系统_何斌
网络
基于 3G 网络平台的视频传输系统
何 斌 陈 康
系统采用三星 S3C6410 芯片嵌入式开发平台,通过 CDMA2000 EV-DO 无线网络拨号 上网和视频传输,实现了远程视频监控和数据传输功能。
引言近年来,随着 3G 技术的成熟和应用,3G 网络的传输带宽不 断提高,为实现基于 3G 网络的大数据量传输提供了可能。本课题研 究的是通过 3G 无线网络进行的远程视频监控技术。本系统是基于三 星 S3C6410 芯片嵌入式开发平台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中国电信 CDMA2000 EV-DO 无线网络拨号上网和视频传输,实现了远程视频 监控的功能。基于 3G 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具有部署灵活,不受时间 和地域限制,可实时在线查看现场情况,图像质量好,成本低等特点。 本系统硬件平台核心采用的是嵌入式微处理器 S3C6410,外接
总结
本 文 通 过 S3C6410 芯 片 和 Linux3.0.1 内 核 设 计 实 现 了 一 种 基 于 Web 的无线监控系统。本系统能够实现通过中国电信 CDMA2000 EV-DO 网络实时图像采集、视频数据无线传输、浏览器访问等功能, 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海口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海口经济学院重点科研项目 ( 编号 hjkz13-07) 作者简介:何斌(1972.2—),男,海南文昌人,工学硕士,海口 经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通信工程和嵌入式系统应用。
机器人控制
图 1 系统总体设计
USB 视频采集摄像头和 USB 无线网卡。视频采集模块是选用的罗技 C110 摄像头,Linux2.6 以上的版本对其支持良好,C110 视频采集摄 像头完成视频数据采集的功能。 本系统的无线收发模块选用了中兴公司生产的 AC582 CDMA2000 EV-DO 无线上网卡,该上网卡下行通信速度可达到 3.1Mb/s,上行可 达 1.8Mb/s,为视频数据的稳定传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3G网络的手机地图技术研究
用 户 的需 求 显示 信息 。 显 示 的地 图具 有 完 移 向数 据 , 不是把 数据 移 向计算 。 省通信 5 结 语 其 而 节 整 性 、 应 性 、 活 性 等 特 征 。 动 地 图 属 网络 的 带宽 , 少 网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输 负荷 量 , 靠近 适 灵 移 减 在 3 的 代表特 征是提供高速 的数 据业务 , G 它 于 虚地 图 , 更新 容 易 , 传输 快 捷 。 由干其 是 显 数据 源 的地方 进行 计算 , 节省 了计算 时 间 。 可 为手机 地图的发展 带来 了广 阔的应用 前景 , 通 示在移 动通信设施 的显示器上 , 因而显示效 果 见 , 将MA引入3 G移动 通信 网络上来 解决手机 过手 机无 线 网络 实时 下 载的虚 拟地 图服 务能 与所 选择 的移 动 通信 设施 的性 能 有关 。 地 图存 在 的问题 是 一个 很 好 的思 路 。 够让 大多数用 户轻松享受  ̄ G S I P 设备 的部 分甚 J
3 是第 三代移 动通信技术 的简称 , 指支 息 一 并 提 供给 用 户 。 G 是
持 高速数 据 传输 的蜂 窝移 动通 讯技 术 。 2 与 G 相比 , 它能 够在全球 范围内更好地 实现无 线漫 2移 动智 能体 技术 游 , 理 图像 、 乐 、 频 流 等 多种 媒 体 形 处 音 视 A et g n技术 最初来源于分布 式人工智能领 4人机 交互技术 式, 提供 包 括 网页 浏览 、 电话 会议 、 电子 商 务 域 , 随着Ag n ̄术 的发展 , et 它现在 已融入主流 与专业 G S L 移动GI的友好性是 十分 I ̄ , S 被誉 为是 “ 软件 开发 的又 关键 的 , 于手 机地 图更 是如 此。 机端 人机 对 手 等 多种信 息 服务 。 G技 术 的主 要优 点是 能极 计算 机的 各个 领域 , 3 大地 增加 系统 容量 、 高 通 信 质量 和数 据 传 提 输速 率 。 外利 用 在不 同网络 间的 无缝 漫游 此 技术 , 可将 无线通信 系统 ̄ ltme连接起来 , Nne t 从而 可对移 动终端 用 户提供 更多 更高级 的服 务 。 G时 代 , 3 无线 网络 在室 内 、 室外 和行 车 的 重 大 突 破 ” 近 年 来 主 要应 用 在 个人 数 字 交互的设 计必须 考虑到用户 的心理 , 。 根据 用户 人机界面 交互设计应 遵循 助理 、 户 接 口、 络管 理 、 息检索 、 用 网 信 电 心理学和认 知科学 , 子 邮 件 、 议 规 划 及 电子 商 务 等 方面 。 — 会 Mo 如下基本 原 则。 b e A e t ̄ i g n l 移动 智能体 , l 简称MA, 则是 一种 ( ) 致 性 原 则 。 从 任 务 、 息 的表 1一 即 信 具有移动性 的Agn , e t扩展 了传统A e t g n 处理事 达 、 界面 控 制 操作 等 方面 与 用 户理 解熟 悉 的 () 在 务 的 能 力 。 A具 有 自主 性 、 动 性 、 作 模式 尽 量 保持 一 致 。2兼 容 性 。 用 户期 望 M 移 协
基于3G和嵌入式技术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程琼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年第25卷第12期3G技术的兴起,为无线网络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
其理论上的最高传输速率为2Mbps[1],并结合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设计一个监控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的数据传输系统。
1硬件设计1.1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硬件结构框图本文利用ARM强大的控制和处理能力以及3G无线通信网络快速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设计了基于3G和嵌入式技术的数据传输系统。
制作运行在嵌入式ARM11开发板上的Linux操作系统。
通过Qt软件的支持多平台的特点,设计了数据传输通信程序;同时利用3G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快,准确性高的特点,将嵌入式开发板控制摄像头和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经3G模块实时传输到监控后台,由后台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而判断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等级,从而实现实时在线监测的功能。
1.2OK6410ARM11嵌入式开发板本文在宿主机上使用的是VMware6.0构建的Linux系统,目标板是OK6410ARM开发板。
OK6410ARM开发板基于三星ARM11处理器S3C6410,它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32/64位RSIC处理器。
包括128M字节Mobile DDR内存和1G字节NAND Flash,主控芯片S3C6410采用ARM1176JZF-S的核,包含16KB的指令数据Cache和16KB的指令数据TCM[2]。
OK6410的软件系统目前支持WinCE6.0、Linux2.6.28、Android2.1以及μC/OS-II。
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和通用处理等领域[3]。
1.3AD3812_V23G通信模块和采集模块3G通讯模块是中兴公司生产的支持WCDMA的AD3812_V2模块,主要的功能器件包括射频部分和基带部分。
其中射频部分包括双工器、声表面滤波器、射频功率放大器、主副天线。
基带部分包括高性能WCDMA和GSM控制芯片(内部集成了基带控制+射频调制解调元等)、大容量MCP存储器、包括FLASH和SDRAM压控晶体振荡器。
基于3G网络的突发事件图像采集系统设计与技术实现
要 ,配置 不 同 的 图像采 集 单 元 ,比如 D 、无 线摄 像 等 。 图像 编 V 码 单 元( 编码 器) 用单 路编 码器 ,编码 器具 备视 频 ,音 频信 号 的 采 编 码 ,可 以实 现 对视 频 、音频 的统 一 上传 。 移 动 网络 传 输单 元 采 用 支持 Is c 议 的3 路 由器 ,实 现 与3 P e协 G G网络 以及V N 备 P设 的互连 。 用支 持 Is c 议 的V N 由器 , Pe协 P 路 建立 一套 独立 网络 系统 ,用 于 实现 与移 动 网络 传输 单 元 的3 G路 由器 互连 ,并 将基 于3 G网络 的移 动 图像 采集 系统融 合到调 度 系统 的图像 接入 系统 中 ,实现移 动 图像 的 采 集。 基于 3 G网络 的移 动 图像 采 集 系统 ,采 集 的 图像 信 息与 采集 到的 固定摄 像图像 一样 ,可 以根据 具体 情况 将 图像 上 传到 上一 级 系统 中 ,或在 指挥 斤显 示 系统 中显示 ,或者通 过 图像 接入 系统软 件 客 户端 将 图像 转 发给 视 频会 议 的MC U或视 频会 议 终端 ,供视 频会 议与会 者观 看 。具 体逻 辑 示意 图如 下 图所 示 : 根 据上 述 方案 ,建成 后 的系统 具 有如下 功能 :
名称
亚星
语音速率
4 8b s k p
最大数据速率
2 4 bs kp
海事卫星 全球 星
4 8b s k p 2 4 4 8 9 6b s / / kp
1 8bs 2 ko 7 2 bs kp
2) 网传 输 方式 公
I 性能 1 G 2 G 3 G 3 5 G 4 G
G S MK PE LP 只— T
基于3G的视频会议中图像质量的研究
决在 高误码 率的 3 G环境下视频会议 中图像质 量的问题 。实验结果 表 明, 在高误码率 的 3 G环境下 , 该方法可 显著提 高熏构 图像 的主客 观质 量, 具有 良 的实用性 。 好
S UN e g y e,ZHAO i F n -u Hu
( colfI oma ̄ c ne n n i eig hn og U i r t,J a 5 1O f ) Sho o n r tnSi c dE gn r ,Sa d n nv sy i n2 0 O , , f e a e n ei n l 口
层的主要功能是对 视频编码信号进行有效 的说 明; 而网络抽象层 负责对 编码后 的信息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打包封装
并通过指定网络进行传输 , 从而使 H 24文件能够 .6 轻易地在 3 G网络中传输 。 3 G网络在移动环境下的带宽为 34 bs在静 8 kp , 止环境下可达到 2 bs M p。与 2 G系统相 比,G系统 3
i rv esbe t ea dojc v u i f eo s u t g s i o dpat a. mpo et u jc v n bet eq a t o cnt ce i e t go rc c h i i ly r r d ma wh i1
Ke wo d :H. =A y rs 2 4 VC, ie o frn e,errrsl n e e u d t l e 6/ 3 vd oc nee c G ro eie c ,rd n a i s i n sc
rsl n e s ae is ei e c t tge ,ma e e u d n l e e h oo y a d oh rw y ferrrsl n emeh d o iig te i r k srd n a ts c stc n lg te a so ro e ie c to sc mbnn h i n i
浅析3G通信网络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浅析3G通信网络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
其中,3G通信网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3G 通信网络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3G通信网络技术简介3G通信网络技术,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在传统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的重要升级。
它采用了全球通用的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多的网络应用功能。
3G通信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稳定、高速的通信体验。
二、3G通信网络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1. 移动通信3G通信网络技术在移动通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3G网络,用户能够实现语音通话、短信发送、图像传输等基本通信功能。
与传统2G网络相比,3G网络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使得通信更加稳定可靠。
此外,3G网络还支持视频通话、移动互联网接入等高级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通信体验。
2. 移动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G通信网络技术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3G网络的支持下,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浏览网页、观看在线视频、下载应用程序等,实现了移动办公、移动学习、移动娱乐等多种功能。
3. 数据传输3G通信网络技术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为大规模数据传输提供了便利。
在应急救援中,3G网络能够实时传输现场图像和视频,使得救援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事态发展并做出决策。
在工业生产中,3G网络可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3G通信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 远程医疗3G通信网络技术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
医生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远程患者进行实时诊断和咨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居民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共享手段。
2. 移动医疗3G通信网络技术为移动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
基于3G无线气象通信网络的应用与实现
【 裴宏等. 于 CD 2 】 基 MA短信 息的无线通信 系统的 实现卟
现代 电子 技 术 , 0 ( ) 2 67. 0
[ e P r] N t aa _
En bld=1 a e
B C MV N 0 D O P 30拨号 服务 器作 为省 、市 、县三 级
V N网络连 接 。利 用 3 P G无线 上 网卡登 陆 It nt ne e r
[ i】 Man
Co e t m e nn c Na =ZDZ S ERVER
D: S \ OS MO O \ YN0P、 20 4 S
修改后保存配置文件 ,重新启动应用软件生
效。
S re l = e v rP2 Re tPa h = moe t 2
Us r m e e Na 2 ̄
5 结 束语
3 G无 线气象 通信 网络应 用 以来 , 吉林 省 基 对 层 台站 气象 资 料 传输 起 到 了非 常 重要 的作 用 , 保 障 了各类 业务 网络 的正 常运行 。
CHANGCHUN
Ex enaEx =1 tr l e
Co mmTy e = p l
G N长 春市 C 121. .1将此 处改 为“ 1.81210 7. 6 3, 94 19 .3 . ” 4 7
0b s
0b u s ser
Co ne t m e = n c Na 1
配。
关键 词 : 象; 2 P V N;G 网络 气 LT ;P 3
基于3G视频传输的数据包加密及其实现技术
且 对 H. 4视 频 编 码 采 用 一种 改进 的 轻 量 级 加 密 。 实验 结 果 表 明 , 系统 既 保 证 其 安 全性 2 6 该
又保 证 其 通信 性 能 。
关键 词 :H.6 ; I RTP 加 密 2 4 SP; ;
0 引 言
近年 来 . 着3 网络与 I 随 G P网 络 的 不 断 发 展 , 在 正
开发案侈 l j
/
— —
/
/
一
基 于 3 视 频传 输 的数 据 包 加 密 及 其 实现 技 术 G
谭 昌盛 . 曾 碧 , 王 国伟
( 东 工业 大学 , 州 5 0 0 ) 广 广 1 0 6
摘 要 :在 基 于 3 视 频 传 输 的 嵌 入 式 硬 件 平 台上 , 计 一 种 H.6 G 设 2 4视 频 编 码 的 RTP承 载 方 法 , 并
泛 运 用 在 手 机 、 视 电话 等设 备 上 。 可
1 视 频 编 码 的 选择 . 2
+
逐 步形 成 一 条 包 括 网络 建 设 、终 端 设 备 制 造 、运 营 服
目前 .在 国 内视 频 监 控 领 域 主 要 流 行 的 三 种 压 缩
视 频 编 码 标 准 为 : E 4、 2 4与 AV 。而该 嵌 入 式 MP G~ H.6 S
编 解 码 模 块 、 解 密 模 块 、I 加 SP模 块 、 T R P模 块 、G驱 动 3 模 块。 S P模 块 . 现 SP协 议 ( 话 初 始 协 议 ) 实 现 在 I 实 I 会 ,
UB 口 S接
I
R一 3 ̄ U S2 2 I
图 1 硬 件平 台
三 星 s e 4 0 片 采 用 AR 7 J F S的 核 心 . 36 1 M1 6 Z — 1
基于3G无线网络的多通道多媒体数据传输系统
线通 道 以提 高 无 线 信 道 带 宽 , 保 证 多媒 体数 据 的 传 输 质 量 . 在 讨 论 数 据 分 包及 多 个 通 道 调 度 问 题 后 , 在F P G A上 实现 了 多通 道 传 输 系统 .
关键词 : F P G A; 多通道 ; 分包算法
中 图分 类 号 : T N 9 1 9 . 8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9 4 6 ( 2 0 1 3 ) 0 1 — 0 0 7 9— 0 3
此具 有最 小空 闲 时 间 的 终端 设 备则 可 获 得 数 据 的
Mu l t i—c ha n n e l m ul t i me di a t r a n s mi t t e r o v e r 3 G wi r e l e s s ne t wo r k s
L I Wa n — c h e n,C HEN Y u — x i a n,Z HANGຫໍສະໝຸດ J i n,L I T i n g
实时多媒体数据 的无线传输系统对社会生活
信息 化和 工业 自动 化有 着 巨大 的作 用 , 如何 很 好 的 利 用 第三方 网络是 无线 监控发 展 的一项 重 要工 作 , 而 且 随着 3 G 网络 的建 成 和 使 用 , 这 方面 的应 用 开 发 研 究 的需 求 量 将 会 蓬 勃 发 展 ¨ . 多 媒 体 数 据 在
Ab s t r a c t : Mu l t i — — c h a n n e l t e c h n o l o g y wa s u s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b a n d w i d t h b y S U ・ ・
基于3G的SAR图像数据实时传输研究
2 2 3类标 准的特 点 .
增加 T .C MA设 备 即可 。 DSD C MA00建立在 I.5第 二代移 动通信标 准之 D 20 s9 (
分 辨率直 接决定 图像 的数据 量 大小 。
虑 将数 据传输 到 高性能 大型计 算机 实现 。 本 文通过研究 我 国现行 的 3 第 三代 移动 通信 G(
简称 ) 标准 , 析 比较 了 T —C M WC MA和 C — 分 D S D A, D D
MA 003 20 _ 实时传输数据 能力 以及存在 的 问题 , 以典 型的 S R图像 为例 , 究 了采 用 现有 3种标 准 进行 A 研 S R系统采样后 中频 数据 以及 成像后 数 据实 时传 输 A
以减 少 切 换 时 对 邻 近 基 站 信 道 资 源 的 占用 时 间 。
T .C MA系统 的建 设 只需 在 已有 的 G M 网 络 上 DS D S
分 同步 C MA) 是 由我 国大唐 电信公司提 出的 3 D , G标
准, 该标准 提出不经过 25代 的 中间环节 , . 直接 向 3 G
可实 现 下 行 9 3 M i s 上 行 5 4 M i s 据 传 输 . bt , / . bt 数 /
速率 。 T —C MA(i i s nsnho osC MA, DSD t d io - crnu D me v i y 时
智 能天线 可大致 定 位 用 户 的方 位 和距 离 , 站 和 基 基 站控 制器 可根 据用 户 的方 位 和 距 离信 息 , 断 用 户 判
对3G无线移动传输技术的探讨
对3G无线移动传输技术的探讨摘要:随着3g技术、市场环境、用户对3g业务的认知度等方面的日益成熟,3g大规模商用的日子已经开始,3g的时代已经来临标志着无线传输进入了一个暂新的时代。
本文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高速数据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并对两个技术标准wcdma和cdma2000做了全面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3g wcdma cdma2000 中国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我国已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
手机短信、彩信、彩铃、手机电视、实时新闻、手机支付等诸多移动增值服务业务已经成为了信息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移动通信业务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原来的语音通话业务的主导地位开始下降,移动增值业务其对移动通信产业收入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移动运营商竞争的重心转向移动增值服务。
所以诞生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国际上承认的3g 标准有三个:cdma2000、wcdma以及td-scdma,这里主要从各个方面做wcdma和cdma2000的对比研究。
一、wcdma和cdma2000的综合比较1.wcdma 与cdma2000的物理层技术比较wcdma和cdma2000物理层技术细节上有相似也有差异,由于考虑出发点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技术特点。
wcdma技术规范充分考虑了与第二代gsm移动通信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对gsm核心网的兼容性;cdma2000的开发策略是对以is-95标准为蓝本的窄带cdma的平滑升级。
(1)这两个标准的物理层技术相似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内环均采用快速功率控制。
cdma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因此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应尽可能的降低系统的干扰。
功率控制技术可以减少一系列的干扰,这意味着同一小区内可容纳更多的用户数,即小区的容量增加。
MCU控制基于3G及微功耗自组网的图像传输、信息采集、远程控制系统
第39卷 第11A期2012年11月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Vol.39No.11ANov 2012本文受山东省教育厅基金项目(J10LG68)资助。
冯 飞(1978-),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E-mail:zhangdianbing@sohu.com;刘培学(1983-),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工程;姜宝华(1979-),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
MCU控制基于3G及微功耗自组网的图像传输、信息采集、远程控制系统研究冯 飞 刘培学 姜宝华(青岛黄海学院 青岛266427) 摘 要 基于MCU控制各种功能模块,制作了一种利用3G及微功耗自组网进行图像传输、信息采集、远程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利用INTERNET、3G、无线WIFI自组网监控现场或采集数据,且可以通过电力线载波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
各个系统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短时间内可根据需要组建一个新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
关键词 3G,视频传输,自组网,远程控制中图法分类号 TN915.04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f Figure Transmission,Message Collection and RemoteControl System Based on 3G Net and Micro-power Ad hoc Network in MCU ControlFENG Fei LIU Pei-xue JIANG Bao-hua(Qingdao Huanghai College,Qingdao 266427,China) Abstract Based on MCU control various function modules,making a kind of figure transmission,message collection andremote control system by 3Gnet and micro-power Ad hoc Network.This system can use Internet,3G,wireless WIFI Adhoc network monitor field or collect data,and can control electrical equipments by power line carrier.Every system usesmodular design.According to the need,a new system can be established.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is system and workingflow.Keywords 3G,Video transmission,Ad hoc network,Remote control 1 引言2009年1月,工信部宣布发放3G牌照,标志我国进入了3G时代。
基于3G/WiFi模式下通用音视频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
图1模块硬件的架构图
巍
信 息 科 据吞 吐速率 明显低于Wii G F。3 和Wii F 在终 端 中的互补关 系 ,已经有 厂商将 它们在3 终端 中做 了双模 设计 。从 硬 G 件架构上区分 ,3 和Wii G F 双模终端 的实现 ,可 以有 多种模式 ,如图3 所 示。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3 网络还是Wii C F网络进行音视频传输。
图2语音图像采集 C pe7 0 提供的一款高度集成 了音, y hr18 视频流媒体编码的S 芯片 , OC 可实现实时MP G 4 P G 2 E - ,M E 一 ,MP G 1 2 4 E 一 ,H. 视频编码 ,此外,它还 6 具有一个可编程的音频编码组件,可提供杜 比数字 ( C3)和MP G / A. E -1 2 第一层和第二层格式 的音频编码 。 2)3 / F双模设计 。对于运营商来说 ,在3 时代他们希望可以从 GWii G 根本上改变传统 的电信业 务以语 音为主的特征 ,代之 以融合语音 、数 据、图像等多种内容的传输业务 。事实上 ,从 目前已经开展3 业务 的 G 国家 看 ,3 数 据业 务 发 展并 未取 得 人 们 预想 的结 果 ,WL N ( G A 无线 局 域 网 )和 3 G的相 互 整合 也 被 提上 议 事 日程 ,人 们 希望 通 过 两者 的 共存 互 补 来 弥 S3  ̄ 数据 业 务 上 的某些 缺 陷 。 bG E 相 I3 : G,wii L F能提供高带宽,但却是在有 限的覆盖 区域内 ( 建筑物 内以及户外的短距离 ),很难做到广域的覆盖 。与此相 比,3 G网络支持
2 功 能模块设 计
1)音视频数 据采集 。前端 的图像采集模块 由光学 镜头和CC 构 D 成 ( 如图2),在 一般情况 下 ,选 用焦距 为 1 mm镜头 即可 ,参 数为 6 4 0 V ,感 光 度 为01 u ,其 输 入 模 拟 视频 信 号 送 N[A 7 1 8T L . x L S A 15,进 行 模 数转换 , 得到数字信号送往7 0A 18 内的专用压缩编码模块中进行压缩编 码 ,最终经3 /te t GEhme网络接 口输 出。音频信号 的处理方法亦是如此。
关于3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关于3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关于3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信息领域带来一次彻底的革命,随着信息产业部3G 牌照的正式颁发,3G 移动通信业务在全国各地的通讯运营商中逐渐开通。
3G技术将日益普及和推广。
3G时代的来临,促使移动通信事业得到了跨时代的进步,3G 移动视频通话给人们带来了超乎寻常的体验,依赖着3G通信技术本身的特点,快捷的网络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
1.3G 移动通信技术简介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本文由收集整理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3G与 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大幅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视频交互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兼容已有的第二代系统。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3G技术标准有 W-CDMA、CDMA2000 和TD-SCDMA 3种。
2.3G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及其应用范围目前,联通通信不断推出新的业务要求,用户数量持续增加,所以现有网络容量和频率资源已经难以满足未来业务的发展,为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的负载能力,必须在空中接口中改变调制方式和技术体制。
以CDMA2000、WCDMA、TD-SCDMA为代表的新一代CDMA技术将为 3G 无限接入所采用。
2.1 CDMA 2000CDMA2000 EV-D0 在 1.25MHz 标准载波中不支持话音,而是在单独的载波上提供分组数据业务,可以支持平均速率为600kbit/s、峰值速率为2.4Mbit/s 的高速数据业务。
该技术是基于窄带CDMA技术发展而来,主要优势体现在带宽的改变,是由美国技术研究人员率先研发而来的,CDMA-2000具有优良的兼容性,具有成本低、搭建方便、安全性较强等特点,目前该标准的应用范围仅限于部分北美国家以及日韩,由于其本身的优势,与其他标准相比,其发展速度处于领先地位。
3G网络技术在远程图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3G网络技术在远程图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针对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的应用需求和移动通信的发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3g网络的远程无线图像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系统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该系统拓展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远程监控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3g网络;远程图像监控;应用领域;中图分类号:u283.1 文献标识码:0 前言远程监控是一种监控端与被监控对象在物理位置上分开,通过网络来获得信息和对远程计算机进行操作的系统。
在国内外,远程监控的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大部分的监控系统都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来构建的。
嵌入式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给远程监控技术带来了革新,为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实施数字化的网络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国内外对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的远程监控技术研究火热,且该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线抄表、变电站监控、航标灯控制、水文气象监控、远程遥控等智能控制领域中。
3g牌照发放后,国内电信运营商积极进行3g网络建设,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基于3g网络的无线远程监控,目前还存在诸如开放性、可靠性较差及应用开发较难等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对3g网络技术的远程图像监控方案的组成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并针对其在电力系统,水利工程、石油勘测及生产管理、交通系统等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基于3g网络术的远程图像监控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基于3g网络技术的远程图像监控方案要点本方案由四个部分组成:前端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控制系统、供电系统。
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安装在各个工地上的摄像机;数据传输系统包含3g(evdo/wcdma/ td-scdma)无线网络、internet网;控制系统包含终端显示设备、存储设备、短信控制器等;供电系统由太阳能发电板及蓄电池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被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以计 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 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 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精品课件
嵌入式系统特点
具有本身体积小,实时性高,稳定性好, 支持以太网等特点。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网 络化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地将嵌入式技术和 视频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解决基 于PC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件
系统框图
基于3G网络的视频传输系统
精品课件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1.研究了3G网络的业务特点,主要对其中 的关于视频传输的业务进行了解。
2.对图像压缩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3.研究USB的驱动开发。 4.研究对USB摄像头操作的上层程序开发。
精品课件
主要图象压缩方法
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无损压缩法,另一类是有损压缩。 其中包括帧内和帧间压缩、预测编码、变 换编码、变长编码、运动估计。
精品课件
图像采集程序流程图
精品课件
结论和总结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设计和实验,在系统 上实现了通过网络进行图像监控的功能, 完成了对硬件的设计工作,对3G网络及相 关业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流媒体结构 和协议及构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际的 实习,学到了很多很多。
精品课件
谢谢! 请提宝贵意见。
精品课件
基于3G的图像数据传输技 术的研究
精品课件
3G技术简介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 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 kbps以上。
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 WCDMA,TD-SCDMA,WiMAX。
精品课件
2G,2.5G,3G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