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一、自然界的物质1. 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存在形态物质的结构与组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变化的规律3. 物质与能量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与物质的关系二、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分类与命名2. 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机制3. 生物与环境的互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态平衡与保护三、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构造与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运动地球的地质作用2. 太阳系与宇宙太阳系的组成与运动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宇宙中的天体与现象3.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与宇宙的相互影响宇宙探索与科学发现四、技术与工程1. 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技术的定义与特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2. 工程的基本概念工程的定义与特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工程的评估与优化3. 技术与工程的融合技术与工程的相互促进工程中的技术创新工程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科学探究与实验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与描述假设与推理实验与验证2. 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目的与问题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步骤与操作3.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的图表与展示六、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1. 科学伦理的基本原则真实性与客观性公正性与平等性安全性与环保性2.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的职业道德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的公民意识3. 科学伦理与社会的互动科学伦理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科学伦理的约束科学伦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七、能量与能源1.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转化的规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的效率3.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传统能源新能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八、声音与音乐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2. 音乐的元素与表现音高音长音量音色3. 音乐与科学的联系音乐的物理基础音乐的心理学研究音乐与科技的结合九、光与光学1. 光的传播与特性光的传播方式光的折射与反射光的颜色与光谱2. 光学仪器与应用眼睛与视觉光学仪器光学在科技中的应用3. 光与科学的交叉领域光学物理光学化学光学生物十、电磁学基础1. 静电现象与电荷静电的产生静电的相互作用电荷的性质2.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电路的分析3.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应用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2021新版)十一、地球科学1. 地球的岩石与矿物岩石的类型与特征矿物的分类与性质岩石与矿物的形成过程2. 地球的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震与火山地形地貌的形成3. 地球的水循环与气候变化水循环的过程气候变化的因素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应对十二、生命科学1.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人类的进化2.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的适应性与生态位生物的多样性保护3. 人类健康与疾病人体系统的功能健康的生活方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十三、科学与社会1. 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2. 科学伦理与伦理决策科学伦理的基本原则伦理决策的考虑因素伦理决策的案例分析与讨论3. 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科学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科学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十四、科学探究与实验技能1. 观察与实验技能观察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的要素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2. 探究与发现技能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与得出结论3. 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的案例。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思维导图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1)大纲高一化学必修一全书一共分为六个章节。

分别为: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2)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章是化学实验的入门知识,学生们要了解常见仪器的识别及用途,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以防出现实验事故。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3)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本节要求学生们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掌握常见的分类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4)第二章:离子反应本节内容主要是要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5)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6)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节首先简单认识金属的概述,其次要知道钠和铝与氧气的反应,最后是了解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7)第三章:钠及其化合物本节内容是重点内容,学生们需认识到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从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物及其相关计算等方面对钠进行全面把控。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8)第三章:铝及其化合物学习铝,同样也是从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物及其相关计算等方面,进行掌握学习。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9)第三章:铁及其化合物学习铁,需从它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初步把握,其次是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最后通过实验学会鉴别铁盐和盐铁盐。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10)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本节要求学生们从结构和性质去认识二氧化硅和硅酸,其次是掌握二者的实际用途。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11)第四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本节通过实验了解氯水的成分,需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以及氯的相关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12)第四章:硫的氧化物本节首先简单了解单质硫,其次是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制备,最后了解三氧化硫的性质。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一章思维导图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一章思维导图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一章思维导图
(1)混合物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①单质
一、物质的分类(2)纯净物②化合物(有机、无机)
2、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1)溶液(分散粒子直径小于1nm)
分散系分类:(2)乳浊液或悬浊液(分散粒子直径大于大于100nm)
(3)胶体(分散粒子直径大于大于1-100nm)
(1)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1、酸、碱、盐的性质(2)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二、物质的转化(3)不同的碳酸盐溶液中都含有碳酸根离子
2、物质的转化(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物质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是氧化剂。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的物质是还原剂。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空气的组成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理点燃红磷消耗氧气减小容器内的压强吸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约为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结论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注意事项密闭的容器防止容器内外气体交换反应物要过量充分消耗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为固体,或产生气体易被吸收减小对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影响冷却至室温因反应条件多加热或点燃,冷却后方可准确测定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减小的气体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0.0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种成分分别保持各自的性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支持燃烧炼钢、气割、气焊、航天支持呼吸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潜水氮气含有氮元素制造硝酸、氮肥化学性质不活泼保护气液氮温度低麻醉剂超导材料在低温下显示超导性能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保护气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做电光源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烟尘PM 2.5污染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废气植被破坏污染防治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处理工厂废气植树造林加强大气监测氧气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性质物理性质标况下,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与某些化合物反应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概念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分布海洋水、大气水、湖泊水、地下水等海洋中有80多种化学元素淡水占全球总水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占30.4%(不到总水量1%)爱护水资源水污染原因工业:三废末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水污染危害鱼类大量死亡人引用:中毒、致病、甚至死亡工农业生产使用——降低产品质量防止水体污染加强水质检测工业三废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农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水的净化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沉降→过滤→吸附→投药消毒过滤原理: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的操作仪器: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硬水和软水硬水(较多Ca₂⁺和Mg₂⁺)和软水(不含或较少Ca₂⁺和Mg₂⁺)硬水、软水的检验:肥皂水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硬水的软化实验室:蒸馏生活:煮沸水的组成水的组成水的电解正极:氧气;负极:氢气正负极体积比:1:2原理:H₂O→(通电)H₂+O₂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氢气燃烧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一烧杯,有水雾出现原理:H₂+O₂→(点燃)H₂O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验纯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混合物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式意义(H₂O)宏观水这种物质水由H、O元素组成微观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中H、O原子的个数比是2:1书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读法正写反读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H为+1,O为-2金属正价,非金属负价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比化合价化合价囗诀化合价规律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实质宏观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含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数量关系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标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设“1”法读法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计算步骤:设、写、找、列、答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简明地写出答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单质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与氧气反应,可燃性氧气充足时,碳能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分时,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在高温下,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使氧化物被还原,所以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不导电用途:裁玻璃、钻石等石墨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可用于制铅笔芯导电用途:铅笔芯、润滑剂、干电池电极等无定形碳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的结构具有吸附性用途:吸附异味、有毒气体等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二氧化碳定义碳的氧化物特性和功能特性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沸点和熔点沸点:-56.6℃(5270pa)熔点:-78.5℃(升华)能溶于水生成碳酸H₂CO₃弱酸不能燃烧可以使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参与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分子结构O=C=O的直线结构产生温室效应产生途径燃料燃烧动植物呼吸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获取和收集获取方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₃==高温==CaO+CO₂↑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制法:CaCO₃+2HCl==CaCl₂+H₂O+CO₂↑稀盐酸浓盐酸有挥发性,会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验满:燃着的木条靠近容器口熄灭即已收集满检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千冰制冷剂:人工增雨可以产生白色烟雾的舞台效果低温灭火器冷藏运输领域一氧化碳性质与用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极弱的氧化性用途气体燃料冶炼金属可用于制甲酸钠危害有毒气体,会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可燃物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物理性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金属之最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铬:硬度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高的金属汞:熔点最低的金属锇:密度最大的金属锂:密度最小的金属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轻金属:如钠、镁、铝等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优点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好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金属+酸→盐+H ₂↑Fe+CuSO ₄= Cu + FeSO ₄(“湿法治金”原理)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Ba)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铁的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3CO + Fe ₂O ₃=高温=2Fe + 3CO ₂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 ₃O ₄)、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₂O ₃)铁的锈蚀铁与O ₂、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 ₂O ₃)铁生锈的条件铜生铜绿铜与O ₂、水、CO ₂接触铜绿:Cu ₂(OH)CO ₃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表面涂保护膜制成不锈钢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

4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单元思维导图简单

4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单元思维导图简单

4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单元思维导图简单
### 一、物质与变化
1. 物质:
- 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本成分,它具有质量和空间尺寸,是能独立存在的实体,其含义与对象的性质有关。

- 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各元素具有各自的实验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我们可以将元素变成化合物,也可以将化合物变成元素。

2. 变化:
- 化学变化是指原料物质因受到能量的影响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最常见的是气体变液体变固体变化。

- 物质可以分解变化,称为分解反应;也可以组合变化,称为化合反应;也可以相互变化,称为互变反应。

### 二、热力学
1. 动能与势能:
- 动能就是物体因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能量;而势能则指物体在重力场中产生的能量。

-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高能体可以向低能体转变,并且总能量是不变的。

2. 热力学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在任何变换中,总势能和总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理想气体不受外部影响条件下,热力学系统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变,温度下降伴随着增加的湿气,总体能量不变。

### 三、生物的进化
1. 生物的产生:
- 生物的产生主要是指自然选择和定型的作用,比如根据环境因素,形成不同的品种。

- 自然选择进化意味着有利的特征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而繁殖,随着环境变化,生物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2. 生物的演化:
- 生物学家们认为,物种是从基因表现出来的,生物物种的演化是自然变异造成的,这一演化可以从个体,亚群,种类、种类系列、属、科、目,纲、界等级群体中找到端倪。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一、物质及其变化1. 物质的结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分子结构: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晶体结构: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涉及物质组成和结构变化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

化学性质:涉及物质组成和结构变化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

共价键: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间的自由电子云形成。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化学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三、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元素周期表可以用于解释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

四、化学计量学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表示物质中含有的基本粒子数,单位为摩尔。

摩尔质量:表示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2.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及其量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和物的物质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

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焓变: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单位为焦耳。

反应热: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为焦耳。

五、溶液与胶体1. 溶液溶液的定义: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单位为摩尔/升。

2. 胶体胶体的定义: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的混合物,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介于分子和宏观粒子之间。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等特性。

六、酸碱反应1. 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思维导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思维导图课件

他物质生成
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本质 分子本身没有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或粒子本身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
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
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粒子
实例 木材做成桌椅,水变成冰,汽油挥发 木炭燃烧,铁生锈,澄清的石灰水在通入 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谢谢观看
【例3】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D )
【解析】A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B描述的是物质的硬度,C描述的是物质的状态, 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均是物理变化;D选项中,铁生锈需要在化学变化 中表现,属于化学性质。
思维导图解读——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 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常用 “能”“会”“可以”“容易”“具有”等字词,如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达的是 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描述物质的变化时一般表示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多 用“变成了”“生成了”等词语,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
(A )
【解析】判断物质的某种用途利用的是哪种性质,关键是看体现这种性质时,发生的是什么 变化,若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则属于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则属于物理性质。煤油 做燃料是利用煤油燃烧放热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软、深灰色 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铝做导线是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 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水蒸气变为水滴,属于物理性质。
【解析】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是区别于其他物质的特征,而物质的变化 是物质性质的体现过程,变化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 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变化与性质一般可用描述性语言区分,带“能、可以、会、 容易、是、具有”等词语的,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总之,变化描述的是一个“过程”, 性质描述的是一种“能力”。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

化学必修一思维导图一、物质及其变化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基本粒子组成。

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2. 变化变化是指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状态改变。

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状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化学组成不变。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新的物质。

二、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纯净物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混合物混合物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定属性。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三、物质的量与计量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指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目的多少。

物质的量可以用摩尔(mol)来表示。

2. 计量计量是指对物质的量进行测量的过程。

计量可以采用天平、量筒等工具进行。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能量能量是物质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能量可以分为内能、热能、电能等。

五、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溶液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六、酸碱反应与中和1.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可以分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反应等。

2. 中和中和是指酸和碱在反应中相互抵消,水和盐的过程。

中和反应是酸碱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是酸碱反应的典型代表。

七、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框架图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框架图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与Βιβλιοθήκη 代思维方法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及其存在状态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世界统一于物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反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 界 的 物 质 性 及 发 展 规 律
总特征
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提高学习效率。

在本文档中,将对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的各个章节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1.1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宏观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物质的微观组成:元素和化合物1.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1.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但其组成不变•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其组成也发生改变第二章:分子和离子2.1 分子的组成和命名•分子组成: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粒子•分子命名:根据元素符号和元素个数进行命名2.2 离子的组成和命名•离子组成: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相互结合•离子命名:根据离子的类型和电荷进行命名2.3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间的静电力相互作用强•离子化合物的性质: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易溶于水第三章:反应与方程式3.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定义: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3.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反应的简化表示形式•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必须平衡3.3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成一个新物质•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新物质•置换反应:两个物质互相置换,形成两个不同的物质•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化剂而发生变化结论通过对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的各个章节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分子和离子的结构、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等知识点。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希望这份思维导图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思维导图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思维导图集

(人教版隔中化学必修一苹节思维导图集(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章节复习思维导图集(人教版隔中化学必修一苹节思维导图集"虑归禽国体和液体的泯台体11头除去液体中不溶性IS体。

(前、删、诫璃棒、強杯〉不紆蜕拌・有雄B品体时就应血疝•余热蒸发至干•顾防迅热而迸硒壬把稀沁5含际漏g干,①液体体稅©加热方式歸度计水说球位置©冷却師水流方向©陆液体累沸1-化字实3木方法蒸谓<利用弗卓不叵陥去液体温台物中瞼擇岌或不慄发的金底<?®rgiw.、泗菇灯・温阳•冷蓝官•怯液楚•<锂形财》棊BR剤:原涓竅中的泪剤互不相:审g>则滔旗的滔解度夷远大于原溶剤■ g>裘易于挥股O鯉利用沼质在互不相洽的洛利里洛斛度的不冋•用一种泪剖把^痕从它与月一落於所测的浴滋里提取出来的幔作•主要仪器:分液帚耳分取5叱轉S上口吗------ <把互不相淄的初种濒休分开削抿作,与萃取趾合fife用的物殆的量实际上表示含片一定数目較子的集体物质的EB的单位标准协况STP 座尔戒里Moc禾H标淮夭气压吓4 mol任问韧灰含的細嗽目那是6.02肚02九伽d任何物辰毀燮是在数低上相对欣虽伯帯气你摩尔你枳Vm imolff何气体的标淮状况下的体初邯约为2241网伏加待罗定徉(由PV-nRT^ail同温同压下同体敦的住何气体有同分子菽初质M瞒更m m=M«n n=mfM M=m/n标淮状況气体体积v v=n«vm n^VJVm vm=v/n物质餉粉子對H N-NAxn n -N/NA NA-N/nJ物欣的里浓ISCB与濬质的欣里分埶3k汨液稀押观徉C《浓〉Q/《浓〉-C《嵇)*V(tt)2化学计現蠶实验中的应用咲物联的里为中心"浓敗厂逊中頤含郴nm林颐麵弊填第用托盘天平《或里冏〉、曲杯、玻璃祷、昔里疏、哌头昵函制一走物底的里沬度的溶液主要步猱:⑴计算G)称圮(如忌液体就用漓定世里取)①滔解(少更水・抗拌•注怠:令却〉⑷转液(脊虽頑要先檢漏•瑛菇棒引流〉⑸先滦(洗涤液一并倍移到咨里航中〉⑹际扭⑺宝吝⑻捉匀G孟田瓯卜XRfRPainRl玮a 6玄I9UX卜口右初I召炜(人教版隔中化学必修一苹节思维导图集3OS化合眩娜恥7游肚斟翘gggg巫U郦鮒—不皑咖■理单分衆離胡鞠M单特塹砸鎭輔丰皱单质单氏二、苗磁黴生粽件苗方肘jij丁苗处瞬輔:性蟻分縣二、分額軀分类⑴細类3"化阴师轴迤加NaO吒強脑師胡棚麴悯®6®嫌菇钱魯丹戯呦帼0吒雜育红鹉断滋加KSCN;隸出恥1*1色! f矽耐潴©tONaOK谢直舫绥j憨购磯轨舱级QK£C怔縣测酚駄酬血I色畫刑蝶(瞬腿却般勅1HCI无腮.帥B3血溯祕于勵睫鞍Ch加I •辭墙并酮N03師HNO3碱育不潘干碣E酥斜0肉艳诉敵&、耙無彻阚瞬子8漑屈后协少數谧押几砌片诫劑玮醐協铀(N02)一、顾碗魏念磁应潞甌单腺義腳輸和釧推.聪子、(铀八枚还原、发扭阪应趨匝•純5二财純關丫 --------------- ------------------------------------------------------一还輔矽补潮汕失电孑、(個八師化、匙轍反鹹《化带_ • - _ _. _ … .一一一一化飯広不一定是轲城原负宓-綃棘缴曲比合離轎帧自湖洲反应才霹烦褪庄[朋廳不-報轲拡販宓-繍輛鉤m飯齟髀馬諭般融才騙临簸庄空輕丄胡踰-定題畑麵夏朋蚯一定不是氨化西融S7.73%««够加I与二輸铀融誓名(游h小腐)幽陳(碑1痫側)」曲気气申融(抽P2=2Na2O> \ -、銀畀金辎融舰磺申除(血+02咖3202) f ;―从仏金裁化制擴苗俣师---------------- 2、谶旳瀾觀*臊翱*.翔的站询与熾融(2阳 + 2H2O = 3hOH*H2)筋金辭枚(干励土双)二錄顷机蝴融丿三、隣翻师脇越]心物魅對化抄肚牌蝴朗耒竝附Z合细擁2、几殛脏靴合协二、路軽北纲三、賂重要比纳诡醍滋W飙肌是聽鈕靛f耽翎砥创S申熾狀熾埶魏搦飜毎湖a靑加髦1解麟細球朽Ca越色際辟邛Cu瑕腑韵黔-黝帧麵誌化的申碗前:化删牖靴除、靴味醱化戋及舷用仃師伽不苗棚石水甌\ 5ME一十(刼畑朋翊:化扶2、黝諒㈱$ ---------------------------------------- 彌莎「肆般臓就二倉化區舵态 石朿的昌佐皱枪 物理和化学性能 与氢氟親勺反应氨在自建畀空磚在与强阙勺反应;硅麼的性贞 氛气3玻现和徧认 篠版的应用 辻酸腋体的制肛田琏、氧、金传元弄组成的化台物的总称结构复杂化学盾起宝 炭筲甲的运删雀闽钠.水沼複佰称朮城瑪二 5^ 纯诚、石加石、石英熔和制得 玻找 輕陽盐产品 魁土 S 石融石融 > 再加入石吉 水淀 験化莊(佰祢金沏砂〉 確钢」 连橡脸分子蘇(拾硅谧)单质琏有品沐和元定前两种物理性质三、硅虫质化学性质・弓豆敦化钠反应良好的半导体林料氨的校理性质—、冕工止乱艺殆耘1、无机非金国射料的圭曲毛3 -.師和或的氧化物/氮气的枷連性底 五气勻金匡的丘应| 一、詹茨的苗錄色气惋•颌气—— ------------- ---------2、冨集在縛水中曲元素话厂------------- 尊氟气与丰鈿的反应•氢气杀苗;原理氟加、注桁蒂、猱白液、瀝白粉二、我窑子笛総验僅用祜骸困落克,并用溶5«翊瞬干扰离子大台污染物谦的迭炮 二冠化谥戒理性质 一、二氧化琏和三毎化磽二氧化&祸財< 反应二筑化躺猱白性 二氧化违伸 气反应 三氧化磕租水反应 三範化说獅性氧代枷反应 三氧化硫和址阪应 陨代氢t 旗及其吉性 一至化藏户生I 一氧化豆与筆气反应二、二氧化誌一虽北氮」二氧化敝物理性质二笔化觅与木反范曲二甲盼年燧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