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恢复-恢复生态学复习资料
1生态恢复(狭义):是帮助退化受损或毁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它是一种旨在启动及加快对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性及可持续性进行恢复的主动性为。
2生态系统的特点:(1)生态系统是由生命物体与环境相互联系而成的一个综合系统;(2)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3)生态系统是发展变化的;(4)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体系(反馈调节制度);(5)自然生态系统都是程度不同的开放系统。
3生态系统类型:(1)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用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2)水域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3)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4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
5强调生态重建的原因:(1)时间尺度跨度大自然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尺度,远大于人工重建所需的时间;(2)自然恢复速度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快速度,高建设的生态需求;(3)积极生态重建促进恢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6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7生态系统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8生态系统结构:?9生态系统的组成(四个部分):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
10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11金属等有毒污染物在食物链中浓缩,产生的毒害作用具有生物放大效应生态碳循环的过程,以及水循环过程,氮循环过程,硫循环过程,P循环。
12碳循环过程:?13温室效应:?1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1)越流越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耗散;(2)单向流动,不可逆。
1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内容:(1)营养信息:食物链为一个营养信息系统;(2)物理信息:化学分泌物;(3)化学信息:声,光,色;(4)行为信息:行为格式。
恢复生态学考点
一、填空:(一空1分,总分40分)(套出31分)1、1985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在美国成立,标志着恢复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
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总体上可以分为3种:①随机分布;②均匀分布;③集群分布。
3、演替顶级学说包括:单元顶级学说、多元顶级群落理论、顶级配置假说4、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6、年出版了《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将受迫物种分为三个级别,即极危种、濒危种、易危种。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两种基本途径:原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一个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应由3个功能区域组成:(1)核心区(2)缓冲区(3)实验区。
8、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蛋白质标记、DNA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
9、土壤污染主要分为两大类:无机污染和有机污染。
无机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放射性元素、酸、碱、盐等。
有机污染包括农药、化肥、石油及其产品,固体废弃物及其渗透液等。
10、被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二、名词解释:(一个2分,总分10分)1、恢复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
2、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3、耐性定律:生物对任何元素都存在着一个忍耐的浓度区间。
4、最小量定律:低于某种生物所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5、演替是指一个先锋植物群落在裸地形成后,植物群落一个接一个相继不断地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直到形成顶级群落的过程。
6、边缘效应:在植物群落的交错区,由于不同群落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引起交错区的种类组成、配置以及结构和功能,具有不同于所相邻的群落的特性。
恢复生态学名词解释及恢复生态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恢复生态学: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强调生态恢复的应用生态学过程、强调退化生态系统的整合性恢复。
重建:去除干扰并使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利用方式改良:改良立地的条件以便使原有的生物生存改进:对原有的受损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某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修补:修复部分受损结构更新:生态系统的发育及更新再植: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及功能,或恢复当地先前土地利用方式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的较大变化第二章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机制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各种外营力的作用,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荒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石质化退化:在干扰作用下,原本土壤连续覆盖的土地,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严重流失造成大片基岩裸露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土壤贫瘠化:土壤肥力减退的退化方式干扰因子:任何一种自然环境因子,只要对生命系统的作用强度超过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强度,就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动态以及相应的环境发生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干扰,这种环境因子便被称为干扰因子第三章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种因子的量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演替:一个先锋植物群落在裸地形成后,一个植物群落接着一个植物群落相继不断地为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直到顶级群落的过程进展演替:群落的演替是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阶段,达到中生性顶级群落。
沿着顺序阶段向着顶级群落的演替逆向演替:由顶级群落向着先锋群落退化演变的演替原生演替:指群落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次生演替: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脆弱性:含有由于人类活动而面临威胁、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域被认为是脆弱的生态系统管理:应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通过有效地生态系统管理,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使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具最高收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第四章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3S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总称第五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草地退化:指草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失调,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下降,稳定性减弱。
生态恢复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生态系统退化1.何谓退化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有哪些?答: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状态被打破,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形成障碍,造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退化的生态系统。
原因:自然干扰:可分为物理因素(火、洪水、地表运动等)、生物因素(捕食、哺乳动物挖掘等)人为干扰:传统劳作式干扰、森林砍伐、草原开垦,工农业污染、环境破坏、探险、旅游、破坏原始森林、干扰南北极等。
综合性干扰——自然、人为双重干扰2.简述人类对生态系统干扰的方式途径与特点,当前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答:(1)传统劳作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干扰:a对森林和对草原植被的砍伐与开垦: 森林砍伐、草原开垦: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b采集: 经济、药用、珍稀动植物资源锐减,物种灭绝c采樵: 地层养分减少,草原退化d狩猎和捕捞: 物种灭绝,种群数量降低,个体小型化;(2)工农业污染:最直接的干扰方式之一,环境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3)不断出现的新干扰形式:如探险、旅游:破坏原始森林、干扰南北极3.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分为哪几种?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1)突变过程受到特别强烈干扰时,生态系统表现出的突然的退化过程特点:干扰力>>抵抗力,退化时间短,速度快,系统恢复力弱(2)跃变过程受到持续干扰作用下,系统最初为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退化或并未退化,但干扰持续、破坏性累积到一定程度,生态系统突然剧烈退化。
特点:干扰持续,作用时间较长,退化前期慢或未退化,后期突然加快,系统抵抗力逐渐丧失(3)渐变过程:干扰后,生态系统表现的退化速度较一致、退化程度逐渐加重的过程特点:退化逐渐加重(4)间断不连续过程:在周期性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表现的退化过程特点:干扰存在,系统退化,在两次干扰间隙(或无干扰),生态系统有一定复(5)复合退化过程:上述几种类型的组合退化过程特点:退化过程决定于干扰作用强度、干扰时间、频率、规模等,还受制于系统本身自然特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4.如何诊断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诊断的方法有哪几种?答:指通过生物途径、生境途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途径、景观途径、生态过程途径及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途径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进行诊断、判别,并以轻、中、重、极度或一、二…等级;可自然恢复、人工促进修复、重建修复等集中退化程度或者用退化程度和生态系统的演替阶段相联系的表达方式来确定退化程度,从而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诊断的方法有:(1)单途径单因子诊断法:选用某个诊断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诊断,如生物途径的指示生物法(2)单途径多因子诊断法:选用但诊断途径的多个指标进行诊断(3)多途径综合诊断法:选用2个或2个以上诊断途径5.常见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有哪几种?比较退化生态系统与正常生态系统的特征。
恢复生态学重点
★湿地退化的概念湿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湿地只能提供最小功能和价值的变化。
★土地复垦: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掘,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恢复生态学定义,概念。
恢复,改良,重建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恢复机制和管理过程的科学。
★污染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
特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结构,功能,部联系,人工调控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学科。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以乔木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经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将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改造而成的,是带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调整的半人工生态系统。
1985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在美国成立,标志学科的形成。
★生态恢复的原则★恢复成功的标准设定p88★种群对策:物种在生存斗争中为求得生存而对环境条件采取的适应方式。
经典的r-K生物对策★植物篱树种选择原则为1.41.良好保持水土作用2.景观美化3.提供粮食4.可用作燃料★退耕还林整地技术,包括鱼鳞坑整地技术,水平沟整地技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有哪些东北防护林★保护天然林有何意义是地带性物种的基因库,为森林人工恢复提供样板★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入侵),全球变化,(动植物生境的丧失)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中,外来生物入侵物种有(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桉树)(红火蚁)(微菊)五爪金龙主要研究容:环境恢复,恢复管理和维持管理环境生态,景观生态,………技术★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减少污染,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等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演替与发展,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力,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生态环境风险,保护和恢复生态景观,增加视觉和美学效果。
恢复生态学
二、生态退化的力学分析
• 因此,要使某一生态系统发生正向或逆向 演替,其外部各种作用的合力必须超越或 大于该系统状态下的生态阻抗,从力的角 度来说,这个阈限值或临界值就是生态系 统发生加速演替和运动的“最大的生态静 摩擦力”。
• 生态阻抗是生态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抵抗 力,是生态系统发生运动或变化的临界值。
• 生态恢复最关键的是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合理结构 的构建。
四、什么是生态恢复? • “生态恢复”——是指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 先功能的再现, • “生态重建”——则指在不可能或不需要 再现生态系统原貌的情况下营造一个不完 全雷同于过去的甚至是全新的生态系统。
五、什么是恢复生态学
•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是研究生 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 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 • 恢复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 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致力于那些在自 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 统的恢复与重建,它是最终检验生态学理论的判 决性试验。 • 它所应用的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尤其是生态系 统演替理论。恢复生态学在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 优化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 和实践意义。
二、生态退化的力学分析
• 所谓力——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作为一 个整体,可抽象为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生态胞体”,它也不 断受到外界的各种力的作用,这些力包括由于地球吸引而形成 的重力、以及地表对生态系统向上的支持力,热力、火力、风 力、雨水的冲刷力等外营力,地壳活动的内营力,以及人类对 生态系统的各种作用力。生态系统的运动就是由这些力的合力 的大小和作用效应方向而决定的。
二、生态退化的力学分析
生态恢复复习材料
生态恢复复习材料第一章绪论1.概念生态恢复:国际恢复生态学会(SER)将其定义为:生态恢复是协助一个遭到退化、损伤或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
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恢复的生态学原理与过程的学科(另一种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生态重建:重建或回复到原先的状况,或为在一次干扰后重建一个替代的生态系统,虽不同于原来的,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不是保育价值;改良、复垦:即改善环境条件以便使原有的生物生存,一般指原有景观彻底破坏后的恢复。
改进:即对原有的受损系统进行重新的修复,以使系统某些结构与功能得以提高。
修补、修复:即修复部分受损的结构。
更新:指生态系统发育即向新的水平或层次的演替。
再植:即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或恢复当地先前土地利用方式。
2.生态恢复概念的发展(1) 强调应用生态学过程。
1987年,Bradshaw定义生态恢复是生态学有关理论的一种“酸性检验”或严格检验,研究生态系统自身的性质、受损机理及修复过程。
Diamond将生态恢复定义为再造一个自然群落,或再造一个自我维持并保持后代具持续性的群落生态恢复。
Harper认为生态恢复是关于组装并实验群落和生态系统如何工作的过程。
(2) 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回复到理想的状态。
①1995年,Cairns认为生态恢复是恢复被损害生态系统到接近于它受损前的自然状况的管理与操作过程,即重建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Jordan认为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先前或历史上(自然或非自然的)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
②1996 年,Egan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曾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并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功能的持续性过程。
以上定义都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回复到理想的状态才为生态恢复。
但理想状态很难实现,原因:缺乏对生态系统历史的了解,恢复时间长,成本高,关键种的缺失等。
恢复生态学知识点总结初一
恢复生态学知识点总结初一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其中,生物群落由各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而非生物环境则包括土壤、水、气候等。
2.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有三大功能:能源的流动、物质的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
其中,能源的流动指的是太阳能被植物吸收,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物质的循环则是指水、碳、氮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运动;生物多样性维持则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从而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得到保持和发展。
二、物种的多样性1. 物种多样性的含义物种多样性指的是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生活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生物。
它包括了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个体数目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
2. 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高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抗性,减少其被外界环境的干扰;同时,它也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狩猎、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等措施来保护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从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三、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影响1. 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水分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于水生生物来说,水是它们生存的必需条件,而对于陆生生物来说,水的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
缺水或水质污染会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严重影响。
2. 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动物来说,光线的改变也会对它们的行为和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3.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
不同的生物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对于一些耐寒植物来说,它们可以在寒冷的冬季生存,而对于一些喜温植物来说,它们则需要在温暖的气候下生长。
以上就是初一学生需要了解的一些关于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
恢复生态试题库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8个,每个2分,共16分)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学科,其内涵包括帮助恢复和管理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过程。
2生态恢复: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过程。
3生态系统退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或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或人类生存的变化(量变或质变),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造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
5生态型:种群内分化出来的一些适应特定生境条件的类群成为生态型八6种群对策(bionomicstrategy:是指物种在生存斗争中为求得生存而对环境条件采取的适应方式。
7优势种(dominantspecieS :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8建群种(constructivespecies优势种中的最优者,即盖度最大(重量最大),多度也大的植物种。
10偶见种(rarespecie)s:偶尔在群落中出现的物种,称为偶见种。
14人为设计理论: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可直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但恢复的类型可能是多样的。
15自我设计理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随着时间的进程,退化生态系统将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组织自己,并会最终改变其组分。
16护理植物:指那些在其冠幅下辅助或护理其他目标物种(targetspecies生长发育的物种。
18关键种:物种的存在会影响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19功能群:具有相似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
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
20恢复潜力度(RP):退化群落更新库组成结构与更高演替阶段组成结构间的相似度定义为退化群落自然恢复潜力度。
21恢复度(RD ):退化群落通过自然恢复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与顶级群落阶段最正确群落的相似程度。
恢复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一.绪论1 生态恢复的定义?(一)美国科学界的解释1、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The US Natural Resource Council)认为,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接近其干扰前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cairns, 1995)。
2、Jordan认为,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先前或历史上(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
3、Cains认为,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回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的过程。
4、Egan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功能的持续性的过程。
(二)国际恢复生态学会(Society for Ecology Restoration)的解释1、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
2、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
3、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的范围(1995)。
第三个定义是该协会最终的含义。
2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恢复的生态学原理与过程的科学。
3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一、组合规则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组织二、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阈值和非线性特征三、正反馈机制的认识与利用四、空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与恢复生态学的发育五、环境的随机性和长期变化与生态恢复的设计与评价4 为了补偿全球环境退化的速率,生态恢复为什么一定要尽可能地放在景观水平上考虑?(1)大的系统较小而零碎的系统更容易达到自我更新和维持;(2)规模经济体现在生态恢复中,正如在其他活动中;(3)大规模的生态恢复活动中较小的片断恢复将可能产生更多的公众效益,从而有利于未来的保护;(4)斑块动态,包括物种从一个汇斑块到源斑块的转移,在景观水平上表现良好,但在片断水平上可能不好;(5)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如果存在于多种生境中可能更有效,或者在异质性生境中更有潜力得到恢复。
生态恢复复习资料
生态恢复复习资料第一章1、生态恢复:恢复被损害生态系统到接近于它受损前的自然状况的管理与操作过程,即重建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
生态恢复是协助一个遭到退化、损伤或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
生态恢复是协助一个遭到退化、损伤或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
2、恢复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3、生态重建:通过人工建设或改良措施,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与功能。
4、改良、复垦:即改善环境条件以便使原有的生物生存,一般指原有景观彻底破坏后的恢复。
5、改进:即对原有的受损系统进行重新的修复,以使系统某些结构与功能得以提高。
6、修补、修复:即修复部分受损的结构。
7、更新:指生态系统发育即向新的水平或层次的演替。
8、再植:即恢复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或恢复当地先前土地利用方式。
生态恢复概念的发展9、如何理解生态恢复的争论(1)恢复目标的不确定性恢复某生态系统应该到历史上哪一阶段的状态?生态恢复强调参考条件,致力于寻找时间和空间的参考点。
(2)恢复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恢复这词有“静态”含义。
恢复是要回复到过去的环境,维持过去的状态?事实上自然界是动态的。
恢复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恢复包括了结构、干扰、功能随时间变化。
(3)是否生态学的分支?完全的恢复不可能,因为气候变化、关键种缺乏、新种入侵。
根据恢复过程做的工作,恢复改成“生态改进”,恢复生态学叫“生态构建”,是景观构建的分支学科;恢复促进了乡土种、群落、生态系统能流与物流、可持续的文化的繁荣,属于应用生态学的分支。
10、恢复生态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特点(1)研究对象:在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压力条件下受到损害的自然生态系统。
如:退化的森林、草地、湖泊、海洋、湿地等。
(2)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
生态恢复复习题
【退化生态系统:受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或二者的共同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造成了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
这样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退化或受害生态系统。
【类型: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及荒漠化﹑废弃地﹑受损的水域【形成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成因—干扰,干扰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系统的退化。
自然干扰是指无人为活动介入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干扰,包括大气干扰、地质干扰、生物干扰等。
人为干扰: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形成的干扰体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影响。
干扰的强度和频度是决定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根本原因。
【特征:1.生物多样性变化 2.层次结构简单化 3.食物网结构变化 4.能量流动出现危机和障碍 5.物质循环发生不良变化 6.系统生产力下降7.生物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弱化、功能衰退8. 系统稳定性下降【生态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称为生态恢复。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恢复过程与机理的科学,它是现代生态学一个分支。
【特点:1.对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较为清楚,对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生态系统退化的全过程较为了解;2.由于它采取了人为附加的措施.从而使受损或遭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比自然过程的时间大大缩短.3.生态恢复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串目标链来实现。
【研究对象:恢复﹑修复﹑改造。
实例,在火烧迹地种植云杉,使之迅速成为云杉林属于演替生态恢复应用理论来自恢复生态学的是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
【生态恢复中如何让进行物种选择:物种选择标准:抗逆性强,能够吸引野生动物,再生能力强,能够提供快速和稳定的野生动物食物,种植的物种需要能够吸引多种传粉和传播动物,尽可能地按照该生态系统退化以前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水平种植多样物种进行恢复,可以施用有机肥料和种植一些当地豆科植物改善土壤肥力。
恢复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恢复生态学知识点总结1. 生态学基础知识恢复生态学是建立在对生态学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之上的。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比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群落相互作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对于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生态学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恢复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2. 受损生态系统的评估和监测在进行生态系统恢复之前,需要对受损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评估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调查、土壤质量分析、水质监测、植被覆盖度等内容。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恢复生态学家了解受损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生态系统的功能性缺陷以及潜在的生态问题。
此外,通过监测和评估,恢复生态学家可以跟踪生态系统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恢复计划,以确保恢复方案的有效性。
3. 恢复策略根据受损生态系统的自然特点和人为破坏的程度,恢复策略可以不同。
通常情况下,恢复生态学家会选择如植被恢复、湿地重建、水源管理等恢复方式。
在这些策略中,植被恢复被认为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策略。
通过重新引入本地植物物种,控制入侵物种,以及改善土壤结构和水文条件,可以成功地重建植被,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在湿地重建方面,技术手段包括人工湿地构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方法。
水源管理则强调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和防止水资源过度使用和损毁。
采用不同的恢复策略可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4. 社会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恢复生态学的实践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多样化的利益相关者,才能够成功实施。
社会参与不仅可以增加民众对恢复生态学项目的理解和接受,也可以为恢复项目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加快恢复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并通过制定合理的恢复计划来平衡不同的利益。
此外,恢复生态学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确保恢复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
恢复生态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1生态恢复:是协助退化的、受损的、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
2恢复:一个生态系统向接近于干扰前状态的回归。
(目标导向的)修复人类对当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动态的损害的过程。
(过程导向的)3生态修复要修复什么?首先——恢复它的生态功能,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其次——恢复它的生态结构,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再次——恢复生态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是指生态的抵抗能力,另外一方面是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最后——还要考虑恢复它的文化、人文特色。
4恢复生态学的定义: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检验相关生态学理论、机理以及的生态假设的学科。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学科。
)*5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恢复生态学研究起源于100年前的山地、草原、森林和野生生物等自然资源管理研究。
最早开展恢复生态学实验的是Leopold与其助手于1935年在威斯康星大学植物园恢复了一个24公顷的草场。
并发现了火在维持及管理草场中的重要性。
1980年Cairns主编了《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一书。
1985年Aber & Jorban两位英国学者提出了恢复生态学术语,并出版了有关恢复生态学研究的论文集。
1987年国际生态恢复学会(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ernational; SER)成立。
1993年Restoration ecology杂志创刊。
1997年Science杂志连续刊载了7篇关于生态恢复的论文。
2001年召开的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主题是“跨越边界的生态恢复”。
2003年11月19~23日第15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州府奥斯汀召开大会主题是“生态恢复、设计与景观生态学”。
2004年8月24~26日第16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召开大会主题是“边缘的恢复”2005年9月12~18日第17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市召开会议主题是“生态恢复--全球面临的挑战”2007年8月5~10日第18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在美国加州圣荷塞市举行大会主题是“变化世界中基于生态学的恢复”。
恢复生态环境学复习资料题
恢复生态学第一章绪论1.生态恢复国际恢复生态学会(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先后提出三个定义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的范围(1995)。
2.1985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成立。
3.近几届恢复生态学大会所关注的热点和趋势:强调生态恢复的实践性恢复生态学应以解决社会实践为目的,应该通过理论创新推进生态恢复的实践.强调以跨越边界的生态恢复。
跨越行政边界,是跨学科的综合交叉性领域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点,在景观尺度上表达。
认为生态恢复具有工程设计的属性,强调景观设计。
强调全球变化中的生态恢复第二章恢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原理1.群落的性质(争论):1)有机体观点organism viewpoint):强调组成群落的各个种是高度结合的、相互依存的,一个群落从其先锋阶段(pioneer stage)到稳定的顶极阶囹climax stage)和有机体一样有其出生、生长、成熟、繁殖和死亡。
在其特征方面群落这个生活史和植物个体生活史一样。
(建立了群落单元顶极理论monoclimax theory)(接力植物区系演替机制)(群落是间断性的)2 )个体性m点(individualistic viewpoint):成群落的种群具有“独立”性,即各个种都是单独地对外界因素起反应,并作为独立的一员进入群落,它们在不同的群落之间往往互相交织,而以不同的比例出现在不同的群落中。
梯度分析理论认为:种是按照环境梯度分布的,每一个种都有各自的分布范围,没有两个种的分布范围是完全一样的,由于生态因素的多样性和种群分布的非均匀性,种并不组成明显的集群,因此,群落不可能是整齐的、均匀的、而是连续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恢复生态学复习资料1.生态恢复的定义生态恢复是帮助退化、受损或毁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它是一种旨在启动及加快对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性及可持续性进行恢复的主动行为。
2.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特征(1)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特征应该与参照系统类似,而且有适当的群落结构;(2)生态系统恢复后偶尽可能多的乡土种,在恢复后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允许外来驯化种、非入侵性杂草和作物的协同进化种存在;(3)生态系统恢复后,维持系统持续演化货稳定所必需的所有功能群都出现了,如果它们没有出现,在自然条件下也应该有重新定居的可能性;(4)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环境应该能够保证那些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或沿正确方向演化起关键作用的物种的繁殖;(5)生态系统恢复后在其所处演化阶段的生态功能正常,没有功能失常的征兆;(6)生态系统恢复后能较好的融入一个大的景观或生态系统组群中,并通过生物和非生物流动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7)周围景观中对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构成威胁的潜在因素得到消除或已经减轻到最低程度;(8)恢复的生态系统能对正常的、周期性的环境压力保持良好的弹性,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9)与作为参照的生态系统保持相同程度的自我维持力,在现有条件下,恢复生态系统应该具有能够自我维持无限长时间的潜能。
3.生态恢复、改造、再植、缓解、生态工程、环境修复(名词解释)生态恢复:指修复那些受到干扰、破坏的东西,使其尽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改造:指将被干扰和破坏的生物恢复到某种状态,从而使原来定居在其上的物种能够重新定居,或者与原来物种相似的物种能够定居。
再植:指尽量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任何部分和功能,或者是恢复到其原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如将一开垦的草场从农田恢复到草地。
缓解:是指主动对环境破坏进行补偿的一种行为。
生态工程:是指操纵自然资源、活体生物和外界环境来实现人类特定的目的,解决解释难题的活动。
环境修复:是指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
生态设计:是一种在现代科学与社会文化环境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技术,实现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及其作用与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生物生境重建尤其是乡土植物生境恢复的程序与方法;(2)土壤恢复、地表固定、表土储藏、重金属污染土地生物修补等;(3)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生产力、稳定性、多样性和抗逆性;(4)从先锋到顶级不同级次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机制与演替规律研究;(5)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响应机制一起模拟、预警与预测;(6)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的作用过程与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与评价指标体系;(7)植物自然重新定植过程及其调控技术,包括种子库动态及种子库在自然条件下的萌发机制、杂草的生物控制、生物侵入控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存活、生长与竞争;(8)微生物和动物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9)植被动态,重建生态系统植被动态、外来植物与乡土植物的竞争关系;(10)生态系统功能(生产力、养分循环)恢复理论与技术;(11)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优化配置重构理论和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及实施技术;(12)干扰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原理;(13)各类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如干旱、沙漠、湿地、水生、矿区生态系统重建;(14)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15)恢复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16)恢复生态学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5.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及其他生物等。
6.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征(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阶段性作用(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7.生态位生态位只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8.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是生命形式的多样化(从类病毒、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到动物界和植物界),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10、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退化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
11、人类必需进行生态恢复的4个原因(1)需要增加作物产量满足人类需求;(2)人类活动已对地球的大气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3)生物多样性依赖于人类保护和生境恢复;(4)土地退化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2、中国的生态类型及其分布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水体生态系统退化、荒漠生态系统及其荒漠化、废弃矿地 13、中国的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1)西部开发可能加大生态保护的压力;(2)生态建设规划水平低;(3)生态环境建设的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4)生态环境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5)西部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难度大,生态恢复任重而远道; 14、进行生态恢复工程的目标(1)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2)恢复现有的退化生态系统,尤其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3)对现有的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管理,避免退化;(4)保持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5)实现景观层次的整合性、护生物多样性;(6)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15、生态恢复能够在哪五种背景下实施(1)退化或损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2)用一个相同种类的生态系统来替代一个完全破坏的生态系统,新的生态系统必需在缺乏植被或海洋生物的地点上重建;(3)通过生物区的一种生态系统转变到另外一种生态系统去替代一个不可逆景观中的生态系统,如将森林改为城镇;(4)在生物区内,如果动态的环境无法支撑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时,对这些生态系统的替代,所替代的生态系统不包括为适应新环境条件而出现的本地种的新组合,如废弃地的恢复;(5)潜在可替换生态系统的替代;16.、干扰对植物群落的影响主要在哪两方面(1)干扰促进外来植物或杂草的侵入,从而造成群落的退化;(2)干扰时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植物或群落的连续存在(特别是更新)均需要某种形式的干扰;17、湿地恢复的基本原则(1)可行性原则;(2)稀缺性和优先性原则;(3)美学原则; 18、评估农业生态系统恢复的参考指标(1)土壤资源特征,可分为长期和短期特征;(2)水文地理特征,可分为农业水利用效率、表面水流和地下水质三部分;(3)生物特征,可分为土壤和地面两部分;(4)生态系统层次特征;(5)生态经济特征,单位农田产值、投资效率、盈利率等;(6)社会文化环境特征,农场主劳动力和消费者的平衡性、自主性、社会公平性、生态伦理等;19、乡土种、外来种(名词解释)乡土种(本地种):自然出现在某一地区,即非随意也不是有意引入的物种。
外来种:物种发生变异、杂交而形成新种,如果新种可能引起生态系统内部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它可被视为是外来种。
20、外来种入侵有哪几种途径(没找到答案!)21、全球变化(名词解释)全球变化是指地球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所导致的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下的变化过程。
22、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1)从研究对象来看,仍以生育期较短的禾本科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主,即便有少量的对木本植物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幼苗时期;(2)从研究时间来看,大部分试验结果主要是通过短期处理获得,尽管可能从一方面表明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但是从生态学方面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从研究内容来看,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植物的地上部分,而对地下部分的研究较少;(4)从研究方向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单向研究,即全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而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反作用研究没有引起重视,对由全球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变化的反馈缺乏足够的认识;23、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产品提供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支持功能 24、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干扰标准:(1)活力(2)恢复力(3)组织(4)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持(5)管理选择(6)外部输入减少(7)对邻近系统的破坏(8)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干扰:是指导致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特征超出其波动的正常范围的因子,干扰体系包括干扰的类型、频率、强度及时间等。
25、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评价标准(没找到答案!) 26、参考生态系统参考生态系统是特定地区实际存在的原生生态系统,或者构建的概念模型,用于具体的生态恢复项目中来确定生态恢复的目标和进行生态规划。
27、参考生态系统的描述通常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1)生态描述(2)背景状况(3)同类的完整生态系统的生态描述和物种清单(4)标本记录、古生物和生态证据(5)历史文献和口述历史28、生态恢复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原因:(1)恢复和保存生物多样性(2)维持和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济生产力(3)保护或提升自然资本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动力: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问题、加上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在眉睫,还有更高更远的需求。
29、已经完成生态恢复的生态系统的特征(1)恢复的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的物种结构(2)恢复的生态系统组成应包含尽可能多的土著物种(3)所有维持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和稳定性的功能群组均存在(4)恢复的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能够满足生物组分所需(5)恢复的生态系统具有与其所处阶段相匹配的生态功能(6)恢复的生态系统与其所处的大范围生态基底或景观相一致(7)恢复的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8)恢复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弹性(9)恢复的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30.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尊重自然、整体优先的设计原则;同环境协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设计原理(即强调减量使用、重复使用、回收和循环利用);发挥自然的生态调节功能与机制设计原理;生产设计的参与性与经济性原则;乡土化、方便性、人文性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