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两小儿辩斗________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③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④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⑤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_______。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六年级部编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六年级部编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字义解释。
①执_________ ②亦_________ ③俄有_________ ④至_________ [2]句子翻译。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多一点)2. 文言文阅读。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癝食以数百人等。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齐宣王使人吹竽(__________)好一一听之(__________)[2]翻译下列的句子。
癝食以数百人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⑥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⑦家君法⑧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⑨,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必考重点题型练习-含答案(全)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必考重点题型练习-含答案(全) 一、阅读理解(一)词义选择题以下文言文句子中,哪个词汇的意思与其它三个不同?1. “人之初,性本善。
”(A.初B.本C.善D.性)答案:D2. “显德章皇,器宇轩昂。
”(A.显B.德C.章D.皇)答案:B3.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A.文B.质C.彬D.然)答案:D4. “执壶长跪,受降者稽首。
”(A.执B.长C.受D.稽)答案:B(二)选词填空题下列文言文中缺少的词汇用给出的选项中适当选出填入。
1. 大风起兮,扶摇直上九万里。
____________。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C.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D. 凭高楼,当此节答案:D2.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____________。
A.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 德不孤,必有邻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 善疑则瑕,善直则无私答案:A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
A.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B. 患者易之,不患者難之C.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D. 人之初,性本善答案:D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____。
A.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 善疑则瑕,善直则无私D. 德不孤,必有邻答案:D二、词语搭配(一)搭配填空题下列文言文中,空缺处的词语用给出的选项中适当选出填入。
1.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何以报德?____________。
A.报国B.报仇C.报复D.报答答案:D2. 未之闻而布之于百姓,不亦诈乎?____________。
A.暴虐B.枉法C.蓄意D.欺骗答案:D3.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终身用之,不崇尚也,不厌今也,而能古。
____________。
A.厚德B.淳风C.饮食D.节俭答案:D4. 大器晚成,天下难之。
____________。
A.勤奋B.耐心C.毅力D.才学答案:A一、根据所学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孔雀东南飞》讲的是谁的故事?答:讲的是郑伯克段的故事。
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
《伯牙鼓琴》先秦·《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奏。
在伯牙刚开始弹琴时,表现出巍巍高山的心志,锺子期说:“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过了一会儿,又表现出流水激荡的境界,锺子期又说:“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赏析:故事讲了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伯牙喜欢弹琴,锺子期则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琴声,用琴声表达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心志和像江河一般奔腾不息的情感,而锺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
“善哉乎鼓琴”表现了锺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由衷赞叹;“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的情怀,可谓知其“音”,更知其“志”。
遇到知音,伯牙是何等欣喜,故事中没有描述。
接下来又写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
锺子期去世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一行为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主旨:此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说明了伯牙和锺子期之间心意相通,是真正的知音,赞美了两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且流露出知音难觅的孤寂和怀念之情。
写作特色:1.正面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文章通过对伯牙鼓琴、锺子期评价的正面描写,突出了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二人之间心意相通。
2.结构紧凑,意犹未尽。
本文先以“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总领全文,再通过具体的情景围绕一“鼓”一“听”一一铺陈,结构自然紧凑,让人读来一气呵成。
特别是比喻修辞的运用,让这种自然而美的感觉越发明显,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文意理解】1.文中的“巍巍”“汤汤”这些叠词有什么好处?答案:叠字的运用使诗文既呈现出一种音韵之美和节奏感,又使感情得以酣畅淋漓地表达。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办粗饭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
(1)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还需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州官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经年:一年左右土寇:土匪角:战斗洫:沟渠甫:刚[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自谓可将十万(_____)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______)人几为鱼(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言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部编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六年级部编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王戎①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②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③,诸儿竞走取之,唯④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
②尝:曾经。
③折枝:压弯枝条。
④唯:只有。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和词的含义。
①竞:______________ ②信然:____________[2]借助注释,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1]解释加点词语。
曝书画___________ 谬矣______________[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只断一处)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
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节选自《太平御览》)(注释):①错:镶嵌。
②纶(lún):钓鱼绳。
③是:正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
(1)鲁人有好钓者(____)(2)以桂为饵(____)(3)故曰(____)[2]翻译画线的句子。
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古文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1明义法师之鸠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屏bǐng 居乡里。
一日晨起,行径中,见鸠雏chú堕地,携而归,躬自哺bǔ饲sì。
两月乃能飞。
日则纵飞林间,夜则投宿法师屏píng几jī间。
是岁十月,明义法师之徒惠月主掌庆善寺,迎其师归。
至暮鸠返,室寂无人矣,不见法师,旋室而匝zā,悲鸣不已。
守舍者怜之,谓曰:“吾送汝归法师处。
”明日,笼而行,适法师处。
自是不复飞出,日与法师为伴,以手抚摸皆不动,然他人近之,辄惊起。
呜呼!孰谓禽兽无情乎?字词解释:屏居:______ 径:______ 携:______ 躬自:______匝:_______ 已:______ 适:______ 孰谓:______2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乡里。
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è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良狗则数得兽矣。
狩猎之获,常逾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字词解释:故:_______ 恶:_________ 无以:______ 疾耕:______数:______ 逾:______ 然:______3华隆因犬获救华huà隆好猎,畜一犬,号曰“的dì尾”,每出必从。
一日,隆至江边,为大蛇围绕周身。
犬遂奋而咋zé蛇,蛇死焉。
而隆僵仆于地,不省xǐng 人事。
犬疾走至家,嗥háo吠不止。
举家怪之,因随犬往,见隆闷mèn 绝委地。
车载归家,二日乃苏。
隆未苏之间,犬终日不食。
自此爱怜,如同亲戚焉。
字词解释:畜:______ 从:______ 为:______ 咋:______仆:_______ 疾:______ 举:______ 因:______乃:______4乌鸦喜谀yú1 粤yuè西桂林,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qī乌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附答案)1.阅读与思考。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友人家,主人与食,嫌淡而无味。
主人闻之,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尚尔①,况多乎?”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然食已口爽②。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无益,反害之。
【注释】①尚尔:尚且这样。
②口爽:这里指味觉败坏。
(1)解释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昔有愚人________ ②主人闻之________ ③益盐________(2)翻译句子。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无益,反害之。
(3)请摘录最能体现愚人愚蠢表现的句子。
2.阅读答题。
华佗巧治有一郡守①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ài)②,乃多受其货③,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郡守子知之,属④使勿逐,守嗔恚(chēn huì)⑤,吐黑血数升而愈。
一选自[西晋]陈寿《三国志•方技传》【注释】①郡守:古时候的官名。
②差:通“瘥”,病愈。
③货:财物。
④属:通“嘱”,嘱咐。
⑤嗔恚:愤怒。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
①留书骂之________②属使勿逐________③吐黑血数升而愈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3)用文中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华佗认为郡守的病怎样才能痊愈?②为治好郡守的病,华佗采取了什么措施?(4)你觉得华佗是个怎样的人?3.文言文阅读怀素写字①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③,名④其庵⑤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
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挥洒】挥毫写字。
④【名】命名,起名。
⑤【庵】住所。
(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何书”。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
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资料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复资料不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怎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不踏踏实实走过研究的坎坷路,怎能拥有测试的辉煌?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代词一般归为虚词。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
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
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
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
例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见”通“现”,应读“xiàn”。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研究文言文的重点之一。
一要注重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例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平常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
再如:“XXX望XXX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重要基础。
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
例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XXX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研究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陈述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北京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六年级北京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子罕①弗受玉宋人或②得玉,献之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日:“以示玉人③,玉人以为宝④也,故敢⑤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⑥以玉为宝,若以与我⑦,皆丧宝也,不若人⑧有其宝。
”——选自《左传》(注释)①子罕:人名。
②或:有人。
③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
④宝:指珍贵的东西。
⑤敢:表敬辞。
⑥尔:你。
⑦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
⑧人:各人。
(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
(1)子罕弗受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敢献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以与我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皆丧宝也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文。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觉得子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文阅读。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④。
文侯将出。
左右⑤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⑥。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官。
③期:约定。
④雨:下雨。
⑤左右:身边侍从。
⑥身自罢之:亲自取消这场酒宴。
[1]魏文侯左右劝阻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话概括)[2]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A.虽然在这里饮酒很快乐,但是我一会儿就要去赴约了。
B.在这里饮酒很快乐,我就不去赴约了。
C.虽然在这里饮酒很快乐,但是我怎么能不赴约呢?[3]魏文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怀素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③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④,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选自《书林纪事》)(注释)①怀素:唐代大书法家。
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以:用。
④足:足够。
[1]“书”主要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但“贫无纸可书”中“书”表示一个动作,意思是_______;同样,“名其庵”中“名”的意思则是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怀素后来成为了唐代的大书法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学习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B.学习要创新,善于运用各种资源C.学习永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2. 阅读理解。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
北人食菱的方法是“_______ ”,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_______”,他却“_______ ”,为自己找的理由是“_________”,结果闹了笑话。
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_________”,否则,只能让别人取笑。
[2]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设酒杀鸡做食C.不食五谷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部编版含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分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小古文阅读。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
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就。
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
③耳:罢了。
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阅读短文,写出下面画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乘船避难_____歆辄难之_____王欲舍所携人_____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俱.乘船避难(一起)B.王欲舍.所携人(舍弃,抛弃)C.本所以疑.(怀疑)D.遂.携拯如初(于是)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幸尚宽,何为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认为两人谁优谁劣?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管仲、隰朋①从②于桓公而伐孤竹③,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④。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⑤之,遂⑥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奴冬居山之阳⑦,夏居山之阴⑧,蚁壤一寸而仞⑨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í)朋:都是齐桓公时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②从:跟从。
③孤竹:古国名。
④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⑤随:跟随。
⑥遂:于是、就。
⑦山之阳:山的南边。
⑧山之阴:山的北边。
⑨仞:古代的计量单位。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蚁冬居山之阳。
6.根据文意解释加点的字。
①春往而冬反.反:_____②行.山中无水行:_____7.文中出现的人物管仲利用_____找到了_____,隰朋利用_____找到了_____;从这两个人物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1]解释:①和(________)②亦(________)③并(_______)④类(_______)[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如君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东游东:东方问其故故:缘故,原因B.我以日始出时以:认为始:始于C.去人近去:距离孔子不能决决:判断,判定D.孰为汝多知乎孰:谁知:知识[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改写成间接引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改写成直接引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小学六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
小学六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郑人买履①郑人有欲①买履②者,先自度③其足而置之其坐④。
至之市⑤,而忘操⑥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⑧,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⑨足?”曰:“宁⑩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注释)①郑:春秋时代的郑国。
欲:将要,想要。
②履(lǔ):鞋子。
③先:首先,事先。
度(duó):测量,衡量。
④而:表顺承的连词,意为然后。
置:安放,搁。
坐:通假字,通“座”,座位。
⑤至:等到。
之:到……去,往。
⑥操:拿、带。
⑦乃:然后,才。
持:拿、带。
度(dù):量好的尺码。
⑧及:等到。
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罢:本义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
⑨以:用。
⑩宁(nìng):副词。
宁可,宁愿。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郑人有欲买履者__________ (2)置之其坐__________ (3)先自度其足__________ (4)吾忘持度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宫中饮,饮甚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至②?”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
”左右曰:“可罢,改日而猎。
”文侯曰:“不可。
人若无信,岂③能信于他人哉?又岂能治国?”遂行。
注释:①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员②焉至:到哪里去③岂:副词,难道、怎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吾与虞人期猎期___________猎___________(2)人若无信信___________(3)遂行遂___________[2]文中“可罢”的“罢”的意思,同现代汉语中“罢工”、“欲罢不能”中的“罢”的意思是一样的,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3]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看了这则故事,根据获得的启示,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1、了解词句意思。
履:
度:
遂:
2、翻译:
(1)何不试之以足?
(2) 宁信度,无自信也。
3、这是一则 故事,告诫我们做 事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 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 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 高山流水出自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 俞伯牙是 钟子期旳知音
从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 旳水果。”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没据说孔雀是先生您家旳鸟
3、杨氏子旳回答非常巧妙,妙 在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而是采用了否定旳方式,说“未闻孔雀 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体现了应有 旳礼貌,又体现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旳 鸟,杨梅岂是我家旳果”这个意思,使孔 君平无言以对。
2.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儿是我旳剑掉落下去旳地方
3.这则预言故事包括了什么道 理 事物总是在不断旳发展变化,人们想问
题,办事情,都应该考虑到这种变化, 适合于这种变化旳需要
课堂作业: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 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 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 度,无自信也。”
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句能够看出。
2、高山流水比喻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人们
把知音比作
真正了解旳自己人旳。人
3、你是怎样了解伯牙绝弦旳
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 琴摔破,再也不弹琴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
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
”卒以进士及第。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或劝改业________②砚穿则易________[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砚台来向别人示威。
B.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C.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
D.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送给别人。
[3]桑维翰对自己的长相的态度是“________”(用文中的字回答)[4]读了本文,你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文阅读。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蚌方出曝:_________ (2)今日不雨:_________(3)两者不肯相舍:_________ (4)渔者得而并禽之:_________ [2]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含义是____。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
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
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
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
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而知训尤甚,尝召昪饮酒,伏剑士欲害之,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昪悟起走,乃免。
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24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24篇1书黄筌①画雀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则展颈,无两展者。
”验之信然②。
乃③知观物不审④者,虽画师且不能⑤,况其大者⑥乎?君子是以务⑦学而好问也。
[注释]①黄筌(quán):五代后蜀画家。
②然:如此,这样。
③乃:于是。
④审:详细,周密。
⑤不能:不可以这样做。
⑥大者:指更大的事。
⑦务:努力,致力于。
1.联系短文,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验①检验,验证:②有良好效果:③凭证,证据信①信用:②实在,的确:③消息2.“验之信然”的意思是.3.《书黄筌画雀》写黄筌画飞鸟画错了黄筌“验信然;《书戴嵩画牛》写戴嵩画斗牛画错了,“处士笑而然之”。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益者三友孔子曰:“草者①三友,损者②三友,友直、友谅③、友多闻,益矣:友便(pián)辟④、友善柔⑤、友便佞⑥(ning),损矣。
”[注释]①益者:有益的朋友。
②损者:有害的朋友。
③谅:诚信的人。
④便辟:谄媚奉承、玩弄手段的人。
⑤善柔:阿谀逢迎的人。
⑥便佞:花言巧语的人。
1.下列不属于孔子说的“益者三友”的是( )A.为人非常诚信的人。
B.对待每个人都很温柔、说话总是和颜悦色的人。
C.处事公正坦率的人。
D.知识广博的人。
2、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指的是, , .(用原文内容填空)3.孔子的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展开说的?请在文中画上横线,并用现代汉语写出意思。
3吴人孙山,滑稽①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②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①滑稽(gūjǐ):比喻能言善辩。
②解元: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
这里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
①乡人托以子偕往②山缀榜末,先归2.下列与文中加点的“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子偕老B.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子不教,父之过。
六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六年级秋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曲突①徙xǐ②薪xīn客有过③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④。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mò,同“默”)然不应。
俄而⑤,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注)①曲突:使烟囱弯。
②徙:迁移,移走。
③过:拜访。
④积薪:堆积的柴草。
⑤俄而:不久。
(二)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主人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多柴苹。
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
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设宴,答谢街坊邻居,唯独没有邀请那位曾经提醒过他的客人。
假如这个主人早听了那位客人的建议,他家的房子根本不会失火,也就不必破费请客了。
(根据《汉书·霍光传》改写)[1]读文段(一),结合注释,解释成语“曲突徙薪”的意思。
________[2]下列成语与“曲突徙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亡羊补牢B.防患未然C.未雨绸缪[3]请在文段(一)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的话,你家将有发生火灾的隐患。
[4]主人家“失火”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火“幸而得息”的原因是________。
(用文段(一)中的词句回答)[5]读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我们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要忘记感激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
B.事发后帮忙救火的人才是恩人,而事前发出警告的人就算不得恩人。
C.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2.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 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 1.翻译下列句子: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 出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唤了
他儿子出来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儿是我的剑掉落下去的地方 3.这则预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 理 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想问
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 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课堂作业: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 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 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 中 俞伯牙
钟子期 是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 的知音 从 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句可以看出。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高山流水比 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喻 人们把知音比 作 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 的人。
琴摔破,再也不弹琴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 只 诲: 惟: 教诲 援: 俱: 一起 拉、引 智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 的水果。”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 在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 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 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 无言以对。
1、理解词句意思。 履: 度: 遂: 2、翻译: (1)何不试之以足? (2) 宁信度,无自信也。 3、这是一则 事 故事,告诫我们做
:聪明才智
2.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只听弈秋的教导 3.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 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 获的道理。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 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 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 乎!(注释:契qì 指用刀雕刻) 1、理解词语意思 急忙 渡江 涉: 遽: 寻找 是: 求: 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