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本建筑的空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日本建筑的空间

作者简介

井上充夫いのうえみつお(1918―2002)建筑史家。1942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1945年曾任哈尔冰工业大学建筑系讲师。1949年回国,任横滨国立大学教师,直至1984年退任。

井上充夫采用德国及奥地利美术史学中的“样式论”作为研究方法论,并受到20世纪西方建筑理论之影响,以“空间”为关键词考察日本建筑,最终于1962年向东京工业大学提交题为《日本上代建築における空間の研究》(日本上代建筑的空间研究)的博士论文,同年凭此论文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此后,井上充夫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大时代范围,最终于1969年完成了《日本建筑的空间》一书。此书作为日本鹿岛出版社以建筑论及建筑史研究的系列书籍SD 选书的一本,1969年出版后经多次再版印刷。作者以“样式论”的角度解析了日本建筑空间的历史全体发展过程,使得此书不仅作为一部学习日本建筑史的入门书籍,也成为了面向大众的日本古建筑的普及读物。本次推送为此书篇末结论部分的转译,主页菌翻译水平相当有限,请有条件的童鞋阅读原文。注:本推送配图均为主页菌添加,非原书配图,图片除特别说明均为主页菌本人拍摄。1第一阶段实体性

空间上古时期的日本人,与其说缺乏对于建筑空间造型的关注,不如说是对于实体物体存在较高的兴趣,特别是大陆文化传入以前这种倾向尤其明显。对此的一处证据是,对于柱存在着异常的关注,立独立柱作为信仰和巫术的对象(图2)、对“心柱”“栋持柱”赋予象征意义等现象(图3),均是这种观念的反映。与此相反,对于建筑内部空间的意识则非常薄弱,比如在神道仪式中,人与神的空间并未见有哪怕是最为初步的区分。此现象可以从大尝祭这类古代祭祀仪式和建筑的考察得知。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被认为是日本建筑空间发展史的雏形阶段。图1 日本弥生时代房屋复原静冈县登吕遗迹

图2 长野诹访神社御柱;长野县御柱祭(出处:网络)注:长野诹访神社于境内四角安置“御柱“四根,每七年因更换新柱而举行“御柱祭”,此仪式已被指定为日本无形文化遗产。图3 岛根出云大社(依《日本建筑史图集》P8加笔)

注:出云大社继承了先史时代高床建筑的形式,内部中心柱较其他径宽,被认为作为供奉对象而存在。2第二阶段雕塑性空间大陆文化输入日本之后,建筑从实体性构成向雕塑性构成发展。此阶段所见中心建筑的内部空间内,具有很强的作为主体专有空间的性格。在周围具有回廊或围墙的情况下,围出的院落空间也具有很强的主体专有的性格。在这

种情况下,回廊和围墙中间开设的门,则成为了内外空间交涉的场所(图4)。因此,这种空间关系也体现出了强烈的造型特征。例如飞鸟寺和法隆寺,表现出堂塔对立的伽蓝布置,因回廊的环绕表现出与回廊外的空间隔绝的空间性质,从立面上看则体现出了金字塔型的构成(图5)。这即是所谓的雕塑性的建筑构成,即将单体建筑当作一个实体雕塑品对待。日本上古时期以来原始信仰所形成的泛神论世界观以及多

神教等,可以看作是这种造型观念所支持的精神背景,即认为世界是由实体之物所构成,因此建筑也倾向于选择实体性的造型。图4 日本古代寺院配置复原图左奈良飞鸟寺,中大阪四天王寺,右奈良川原寺(依《日本建筑史图集》P14加笔红色:中庭空间,蓝:中门)图5 奈良斑鸠法隆寺西院伽蓝中心部立面图(依《日本建筑史图集》P10加笔)3第三阶段绘画性空间奈良向平安的过渡阶段,日本人对于物体实体性的执着逐渐减弱。虽然主体建筑作为信仰主体之专有空间的观念与此前并无不同,但在空间布置上开始注重对客体的强调。如兴福寺在寺院主殿前做出被回廊环绕的院落,即是为了客体而专门准备的空间(图6)。与此相对应的是,对建筑正面性的强调逐渐发展。从建筑的设计上看,建筑的面阔尺度远大于进深尺度、仅在正立面做出前廊的不对称布局、佛坛后壁(日文名词:来迎壁)和胁障子等室内分隔装置的流行,均是对正面性强调的处理手段。此外,

这种配置手法不仅仅在寺院建筑中,宫殿、住宅、神社也广泛使用。这种立面造型,似乎就如一张扁平的画布一般,以追求阴影和色彩的目的为目标。这即是所谓的绘画型空间构成,此前所见雕塑性实体空间在此阶段逐渐消失。这种建筑造型的发生背景,可以认为是当时所流行的净土思想的二元世界观(图7,8,9)。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试图借用建筑来表达的,正是存在和虚无之间的幻影世界。图6 兴福寺平面图(依《日本建筑史图集》P14加笔红色为中庭部分)图7 佛国净土形象:敦煌·No.217窟观无量寿经变(摄于2014中央民族大学数字敦煌成果展)图8 京都法胜寺、法成寺复原平面图(依《日本建筑史图集》P37加笔)注:法胜寺:始建于1075年,为白河天皇御愿寺,后京都“六胜寺”之首。法成寺:1020年始建,摄政藤原家氏寺。两者布局均体现了平安时期所兴盛的净土教思想。图9 京都宇治平等院

反映净土思想的建筑遗构4第四阶段内部空间的展开

平安末期开始,建筑内部空间出现了结合及分化的现象。在此之前,原则上一座单体建筑的内部为单一的均等空间,至多在内外空间的缓冲地带做出前廊,即形成在建筑“母屋”(もや)的基础上附加“庇”(ひさし)的形态,达到增加建筑面积的要求(主页菌注:详见历史推送《日本建筑的间面记法》)。然而,古代建筑中所见的“庇”,逐渐发展出了室内隔断设施(称为“隔”へだて),起到了对内部空间的分

化作用。例如寺院建筑中,佛堂的前部延伸出深远的“前庇”,或直接连接另一栋单体建筑,形成了被称为礼堂的为礼拜者而准备的内部空间(图10)。神社的情况下,则在本殿的前部做出礼殿或者拜殿。然而,寺院建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佛堂和礼堂的一体化,最终形成了在单体建筑内部前部为“外阵”(がいじん),后方为“内阵”(ないじん)的形式。也就是说,在一座建筑中,出现了空间性质完全不同的前后两部分,更为本质的意义即是,所谓的复合式内部空间在此阶段正式形成(图11)。图10 奈良当麻寺本堂(图面依《日本建筑史图集》P41加笔红色:供奉空间,蓝色:礼拜空间)注:当麻寺本堂其历代改建过程值得关注。奈良后期为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的形式。平安初期于建筑前部增加“孙庇”,此后继续增加室内隔断形成了前礼堂后内阵的平面形式。

图11 古代寺院金堂和中世寺院本堂的平面布局示意类似的现象在住宅建筑中也得到表现。在寝殿中,出现了公用的“晴”(はれ)的空间和私人的“亵”(け)空间的区分,最初是在建筑北侧附加“孙庇”的方式做出“亵”空间,此后则在母屋中用分隔装置实现东西和南北的两分,中世末期,形成了全体的十字形的平面方式(图12)。因此,在中世时期对于建筑空间的考虑形成了大的变革。建筑的平面配置,否定了此前因结构而限制的矩形框架,转而在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