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堂教学大纲.doc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技术应用、检测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技术应用、检测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利实践性。
三、学习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各种无线电设备和系统中高频电路的原理、线路和分析方法。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其理论基础,而且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高频电路问题的实际能力。
初步建立信息传输系统整体的概念。
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联本课程必须在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等课程学过以后开设。
五、知识体系与结构(-)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2学时)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的组成框图,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表示方法(数学表达式、波形、频谱),了解通信系统中信道的分类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1. 1无线通信系统概述;1.2信号、频谱与调制;1.3本课程的特点。
重点:建立系统概念。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8学时)掌握高频电路的基本元器件、基本电路以及高频电路系统中的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指标等。
本部分内容是学习通信电子线路的重要基础,要求掌握选频网络的作用与分类,串、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阻抗、品质因数、广义失谐、通频带的概念及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与参量的计算;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关系;对于耦合回路主要掌握反射阻抗的概念与耦合回路的等效阻抗;了解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各种滤波器的优缺点及应用。
以LC谐振回路为重点。
了解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及噪声系数的计算与测量。
主要内容包括:2.1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2.2电子噪声重点与难点:重点:选频网络。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IB3123006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英文名称:Radio Frequency Circuit学时:60 学分:4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开课院系: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标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本课程所述各类部件的组成、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高频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仿真方法)以及典型电路,看懂一般的实际电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能较深刻地理解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
本课程需要在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等课程学过以后开设。
其后续课程是专业课,如通信原理、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 绪论(2学时)通信系统的组成、频段和波段的划分、高频信号的特性、本课程所述各部件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的特点与研究方法。
1.基本要求(1)了解通信系统的历史与发展和本课程的特点;(2)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调制的作用及其方法、高频信号的特性;(3)熟练掌握无线电波频段或波段的划分及各段特点。
2.重点、难点重点:通信系统的组成、调制的作用及其方法、无线电波频段或波段的划分及各段特点。
难点:高频信号的传播特性。
(二)高频电路基础(6学时)高频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和基本电路及其特性;阻抗匹配与阻抗变换;噪声的来源与特性、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接收机的灵敏度。
1.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的元器件的高频特性及其等效电路、各种滤波器和高频组件、噪声的来源;(2)掌握阻抗匹配与阻抗变换的方法,热噪声的特性、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的计算方法,接收机的灵敏度的概念;(3)熟练掌握谐振回路的特性和用法。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 课程介绍
- 目标与要求
- 适用学生对象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安排
1. 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 传输线路理论
- 常见高频电子元器件
- 高频信号处理技术
2. 高频电路设计与分析
- 高频放大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
- 高频滤波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
- 高频混频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
-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
3. 射频电路设计与应用
- 射频调制与解调技术
- 射频混频与解调技术
- 射频功率放大与调整技术
- 射频信号整形与解析技术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1. 授课方式
- 理论授课
- 实例演示
- 作业讨论
2. 实践操作
-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模拟仿真软件的使用 -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的操作与验证
3. 课堂互动
- 学生问题解答
- 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与考核
- 作业与实验报告
- 课堂互动表现
- 期末考试
第五部分:参考教材与资源
- 主教材:
-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分析,作者:XXX
- 射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作者:XXX
第六部分:课程要求与建议
- 对学生的建议和要求
-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结语: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高频电子线路知识和能力培养。
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和课堂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分析能力,并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应按照要求参与到课程中来,勤奋学习与实践,以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和要求。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和通信类等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较高。
主要任务是研究模拟通信功能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及设计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无线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及设计工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涵盖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噪声与干扰、正弦波振荡器、非线性电路与时变电路、高频功率放大器、振幅调制和解调;频率调制及解调等单元电路。
三、课程教学目标(精炼概括3-5条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1)掌握串、并联谐振回路电路结构、阻抗、谐振条件、谐振频率、品质因数;
(2)掌握共射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交流通路、等效电路画法、参数的计算;
(3)掌握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状态、工作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基极调制特性、集电极调制特性、放大特性、调谐特性;
(4)掌握三点式振荡器一般组成原则、交流等效电路画法及振荡频率计算;
(5)掌握调幅及调频的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及相关的电路性能分析。
1
四、课程进度表
2
(二)实践教学进程表
3
4
五、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六、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5。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案
第1章绪论1.1 教学基本要求一、了解“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掌握无线电发送设备、接收设备的基本组成、简单工作原理。
三、建立无线电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的初步概念。
四、了解通信的传输媒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
1.2 重点、难点接收设备、发送设备的组成框图及其简单的工作原理、工作波形、各部分的作用。
1.3 教学主要内容与重点、难点剖析一、主要教学内容“高频电子线路”讨论的主要内容通信系统组成,通信系统根据信道分类无线通信系统发送设备的主城框图及简单工作原理接收设备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无线电信号的划分及传播方式。
二、重点、难点剖析“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通信系统为主要对象,研究构成发送设备、接收设备的各单元电路,典型线路的工作原理。
本课程讨论的功能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在几百千赫至几百兆赫的高频频段,主要特点是电路负载不再是纯电阻,而是以RLC谐振回路作负载,利用有源器件(晶体管、场效应管或集成电路)的非线性特性实现电路的各种功能,由于电路工作在高频频段,所以有源器件的极间电容不能忽略,研制电路时必须考虑分布电容对电路的影响。
分析电路的"功能",通常是利用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数学表示式、波形和频谱来实现,所谓电路的"功能"。
是指基本电路能够完成的信号传输和信号变换处理的具体工作任务。
当然,对于同一功能电路,可以用不同的器件和不同的电路形式构成,但功能电路的功能和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的频谱关系是不会变的。
1、无线通信系统(1)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声音是如何通过自由空间传到远方的?(3)无线电发送设备组成框图交变的电振荡可以利用天线向空中辐射出去,为何不能将交变的音频信号通过天线直接向空中辐射?(A)高频部分的作用(B)调制的概念(4)无线电接收设备组成框图最简单的接收机方框图及工作原理。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一、《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Radio-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本科(四)课程性质:《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于信号的产生、发射、传输和接收即信号传输与处理的一门科学。
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
(五)教学内容《高频电子线路》主要介绍无线电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具体基本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通信系统、高频设备中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原理、分析、设计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非线性电路为主,学习谐振动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时数教学时数:80学时学分数:4 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七)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 ,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绪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掌握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相关概念,信号的频谱与调制等特性,了解学习的对象及任务。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通信系统组成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考核要求:1、通信系统组成(识记)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领会)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识记)第一章高频谐振放大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高频电路中的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的特性;熟练掌握LC回路的选频特性与阻抗变换电路、抽头并联振荡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性;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稳定性;了解多级谐振放大器;了解集中选频滤波器等;掌握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编号:05064209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High Frequency Circuit)
适用于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总学时:40 总学分: 3
开课单位:物理系课程负责人:郑洁
执笔人:郑洁审核人:白心爱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学习理解、掌握无线电收发系统的基本组成。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验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强化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理论,了解无线收发设备的基本结构把物理问题与其数学表述和论证密切结合,为进一步学习无线通信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于信号的产生、发射、传输和接收即信号传输与处理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无线电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具体基本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通信系统、高频设备中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原理、分析、设计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
三、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1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
1.2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
1.3通信的传输媒质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掌握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了解通信的传输媒质。
教学重点: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无线电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二章选频网络
教学内容:
2.1串联谐振回路
2.2并联谐振回路
2.3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
2.4耦合回路
2.5滤波器的其他形式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串联谐振回路的特点、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耦合回路的特点,熟悉常见的滤波器。
教学重点:串联、并联谐振回路及耦合回路的工作特性,谐振曲线和通频带,相位特性曲线。
教学难点:串联、并联谐振回路区别。
学时分配:6学时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教学内容:
3.1概述
3.2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
3.3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4 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5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6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与稳定措施
3.7谐振放大器的常用电路和集成电路谐振放大器
3.8 场效应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3.9 放大器中的噪声
3.10噪声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要求: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掌握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熟悉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参数等效电路,混合π等效电路,晶体管的高频参数,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
教学难点:网络参数等效电路、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分析。
学时分配:6学时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教学内容:
4.5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4.6晶体管混频器
4.7二极管混频器
4.8差分对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
4.9混频器中的干扰
4.10外部干扰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二极管、三极管、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混频电路,混频器的组合。
教学难点:混频干扰及其抑制。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教学内容:
5.1概述
5.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5.3晶体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5.4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5.5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5.6丁类(D类)功率放大器
5.7戊类(E类)功率放大器
5.8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5.9功率合成器
5.10晶体管倍频器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原理、特点,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原理、特点、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谐振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频率合成技术。
教学难点:负载特性曲线
学时分配:6学时
第六章正弦波振荡器
教学内容:
6.1概述
6.2 LCR回路中的瞬变现象
6.3 LC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6.4由正反馈的观点来决定振荡的条件
6.5振荡器的平衡与稳定条件
6.6反馈型LC振荡器线路
6.7振荡器的频率稳定问题
6.8石英晶体振荡器
6.9负阻振荡器
6.10几种特殊振荡现象
6.11集成电路振荡器
6.12 RC振荡器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反馈式振荡基本原理,掌握反馈式振荡器工作原理、起振和平衡条件;熟悉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反馈式振荡器工作原理、起振和平衡条件;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三点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学时分配:4学时
第七章振幅调制及解调
教学内容:
7.1概述
7.2调幅波的性质
7.3平方律调幅
7.4斩波调幅
7.5模拟乘法器调幅
7.6单边带信号的产生
7.7残留边带调幅
7.8高电平调幅
7.9包络检波
7.10同步检波
7.11单边带信号的接收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调幅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双边带和单变带调制;掌握基级调幅电路、集电极调幅电路、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牢固掌握大信号包络检波、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振幅调制信号分析,振幅调制方法,振幅调制电路,振幅解调方法,振幅解调电路。
教学难点:惰性失真、负峰切割失真。
学时分配:4学时
第八章角度调制与解调
教学内容:
8.1概述
8.2调角波的性质
8.3调频方法概述
8.4变容二极管调频
8.5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
8.6间接调频:由调相实现调频
*8.7可变延时调频
8.8相位鉴频器
8.9比例鉴频器
*8.10其他形式的鉴频器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调频波与调相波的数学表达式和波形;掌握调相信号的产生方法,调频信号产生方法。
教学重点:角度调制信号分析,调相信号的产生方法,调频信号产生方法,间接调频电路,调角信号的解调方法,斜率鉴频电路,相位鉴频器。
教学难点:调角波的频谱和带宽;相位鉴频器。
学时分配:4学时
第10章反馈控制电路
教学内容:
10.1自动增益控制(AGC)
10.2自动频率微调(AFC)
10.3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10.4锁相环路各部件及其数学模型
*10.5锁相环路的分析
10.6集成锁相环
*10.7锁相环路的应用简介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及AGC的性能指标;掌握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理解: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的定性分析及应用;了解频率合成器,高频电路新技术介绍。
教学重点: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及AGC的性能指标,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工作原理、锁相环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的定性分析及应用。
学时分配:6学时
附: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本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的形式:闭卷
成绩的组成:本课程的考核是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的评定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三部分,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70%。
其中期末考试总分100分,基础题占50%,中等难度题占40%,较难题占10%。
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分析题、综合应用题等。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1、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3版).高教出版社,2005年8月
参考书目:
1、严国萍.《通信电子线路》(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曾兴雯.《高频电子线路》(第2版).高教出版社,2006年2 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