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课后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1分子热运动1、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cm,分子的直径约为d×10-10m,该正方形中约有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m2。
(1)正方形的边长:a=1cm=1×10-2m;正方形的面积:S=a2=(1×10-2m)2=1×10-4m2;正方形中分子个数:n=1×10−4m2(10−10m)2=1×1016 个;(2)是全球人口的倍数:1×10166×10102、=1.67×105.3、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A.花香四溢B.腌咸菜C.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D.空气清新剂的使用3.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热水热水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温度有关。
4、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5、§2、内能1、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机械能。
(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机械能。
(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机械能。
(1)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1分子热运动1、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cm,分子的直径约为d×10-10m,该正方形中约有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m2。
2、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A.花香四溢B.腌咸菜C.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D.空气清新剂的使用3.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有关。
3、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4、§2、内能1、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机械能。
(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机械能。
(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机械能。
(1)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4、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图钉温度有什么变化?解释这种变化。
摩擦后的图钉变热,这是因为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图钉的温度升高。
§3、比热容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课后作业
第1节分子热运动课前预习1.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3.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________,所以这种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4.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_______力和______力。
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力;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可以忽略不计。
5.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_,不容易被拉伸和压缩,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气体分子间距离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容易被压缩。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介于固、气体之间,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1.如图13.1-1所示,可以看到无色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间有清晰的界面。
静放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
3.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间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4.在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九年级全⼀册第⼗三章内能§1分⼦热运动1、把分⼦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个单层分⼦的正⽅形,边长Lcm,分⼦的直径约为d×10-10m,该正⽅形中约有个分⼦,每个分⼦占有的⾯积是m2。
2、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A.花⾹四溢B.腌咸菜C.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D.空⽓清新剂的使⽤3.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和热⽔中分别放⼊相同的糖块,过⼀会,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有关。
3、把⼲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计下⾯,读出测⼒计⽰数。
使玻璃板⽔平接触⽔⾯,然后稍稍⽤⼒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计⽰数玻璃板的重⼒,产⽣此现象的原因是。
4§21、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变成⾬滴。
内能;机械能。
(2)⽕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箭外壳和⼤⽓摩擦后温度越来越⾼。
内能;机械能。
(3)⼦弹击中⼀块⽊板,温度升⾼。
内能;机械能。
(1)冰粒的内能增⼤,机械能减⼩;(2)⽕箭的内能增⼤,机械能增⼤;(3)⼦弹的内能减⼩,机械能减⼩。
2、⽤物体内能改变的⽅式说明“炙⼿可热”和“钻⽊取⽕”的含义。
“炙⼿可热”是指利⽤热传递使⼿内能增加,温度升⾼;“砖⽊取⽕”是指克服摩擦⼒做功即对⽊头做功,使⽊头的内能增加。
3、⽣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内能,有时⼜通过阻碍热传递防⽌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冬天利⽤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开得很⼤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内能;利⽤暖⽔壶来装开⽔及为了防⽌液化⽓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内能转移。
4、把图钉按在铅笔的⼀端,⼿握铅笔使图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图钉温度有什么变化?解释这种变化。
摩擦后的图钉变热,这是因为通过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图钉的温度升⾼。
§3、⽐热容1、关于⽐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1分子热运动1、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cm,分子的直径约为d×10-10m,该正方形中约有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m2。
(1)正方形的边长:a=1cm=1×10-2m;正方形的面积:S=a2=(1×10-2m)2=1×10-4m2;正方形中分子个数:n=1×10−4m2(10−10m)2=1×1016 个;(2)是全球人口的倍数:1×10166×10102、=1.67×105.3、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A.花香四溢B.腌咸菜C.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D.空气清新剂的使用3.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热水热水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温度有关。
4、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5、§2、内能1、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机械能。
(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机械能。
(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机械能。
(1)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人教版新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袃九年级全一册羀第十三章内能蚇§ 1分子热运动1、2、莅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em,分子的直径约为d x 1O「10m,该正方形中约有_________________ 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 m2。
3、4、蚂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肀A .花香四溢肇B.腌咸菜腿C .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蒁D .空气清新剂的使用膀3 .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____________ 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5、6、葿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8、薅莈§ 2、内能1、2、螄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肂(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__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_膈(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_______ ;机械能_肇(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 。
袄(1 )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 )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蒃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袀“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祎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羃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课后作业
课后完成
探究报告
【探究课题】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探究目的】研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大小的关系
【猜想或假设】你认为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可能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实验】
1.试验设计思路:(需要什么仪器?如何连接?测量什么数据?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
2.实验电路图
【分析论证】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
【评估】实验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或不充分、不完善之处吗?操作中你出现了什么失误或故障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有呢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交流】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发现或产生了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吗?。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两种电荷的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总分37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其中1-11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2-15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C、D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A.正电,负电,负电 B. 负电,正电,正电 C. 负电,负电,负电 D. 正电,负电,正电 2.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后分开,结果是() A.正、负电荷都消失了,两物体都不带电 B.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都不带电C.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带的电量都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三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C. 只有一球带电 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4.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①人体②橡胶③塑料④湿木头⑤陶瓷⑥ 酸、碱、盐溶液,属于导体的是(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5.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才会发生带电现象 B.相互摩擦的两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C.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总是电子从某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D.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总是质子从某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7.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它们带电的情况是()A.玻璃棒和丝绸都带正电 B.玻璃棒和丝绸都带负电C.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D.玻璃棒带负电,丝绸带正电 8.金属是一种良导体,是因为金属内部()A.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B.有大量的原子核 C.有大量带正电的原子 D.有大量带负电的原子9.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这个物体()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10.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11.如图1所示,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接两个金属夹A和B,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塑料尺、铅笔芯、橡皮,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
L1 L2
L1
A
L1
-A +
C
- +
L2
L1+A源自L2BL2
A
D
探究点四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 应用
3、如图所示,已知A1的示数是0.8A, A2的示数是1.5A,则通过灯L1的电流 是_____A 0.7 ,灯L2的电流是______A 0.8 。
探究点四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 应用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 为0.6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是( ) B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6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4A •C.通过电路总电流为0.8 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4 A
探究点四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
探究点二: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典例剖析 1、小燕在饭店过圣诞节的时候,看到一 组串联的节日小彩灯,测得电源插头处的 电流如图所示,则通过每盏小灯泡的电流 是多大?
探究点二: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2、有L1和L2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 闭合开关后发现L1很亮,L2很暗, 那么( C ) A、L1中电流较大 B、L2中电流较大 C、L1和L2中的电流一样大 D、由于灯的亮度不同故无法比较 电流的大小
L1
A1
L2
A2
S
课后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课后作业
练习
5.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 的热量,哪个温度升高得多,为什么?
查表知:铁块的比热 c铁=0.46×103焦/(千克· ℃) 。 铝块的比热: c铝=0.88×103焦/(千克· ℃) 。
比热容课后作业
练习 1、问:为了保护秧苗不受冻,傍晚 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比较大, 夜间秧田里的水的温度变化小, 秧田的温度不致说水最适合做冷却剂?
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温度 变化相同时,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最多,冷却或取暖效果最好。所以 水最适宜做冷却剂或作为暖气介质 。
3、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65℃,水 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Q吸=cm(t-t0)
=4.2╳103J/(kg.℃) ╳10kg ╳(65℃-25℃)
=1.68╳106J 答:水吸收了1.68╳106J热量
4、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 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 解:Q放=cm(t0-t) =4.2╳103J/(kg.℃) ╳2kg ╳60℃ =5.04╳105J 答:水放出了5.04╳105J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1.小红在做“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
(1)根据实验目的,将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但粗心的小红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帮小红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然后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2)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次实验测得的小灯泡的电阻值R x是______Ω.(3)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现用该电路来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滑动.(选填“左”或“右”)
2.在探究“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请根据电路图1将实物图2补画完整.
(2)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指针明显向右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下表中,请
R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
电阻R0和开关若干个,请在图4虚线框内将电流表和开关接入电路中,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测出待测电阻R的阻值.
①闭合开关______,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②______,读出电流表示数I2.
③分析数据,得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______.
3.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未知电阻R x.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当滑动电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I=______A,R x=______Ω.
(3)该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测量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 x,其中R0是定值电阻.请在空格内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______,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
②______,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为U1;
③请用测量值U和U1,已知量R0来表达R x=______.
4.晓亮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块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这个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测出电阻R x的阻值,请添加一根导线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2)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请用I1、I2和R0表示R x.R x=______.
5.小杨想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现有下列器材可用:待测电阻R x;1个
电阻箱R1,(用表示);1个滑动变阻器R2;1个电流表;2个开关,S1和S2;电源一个(其电压略大于R x允许的最大电压);导线若干.
(1)请根据下面的操作情况,在虚线框中替小杨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2)小杨按正确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后,进行了以下主要实验操作:
A.S1断开S2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m
B.读出电阻箱R1的示数
C.S1闭合S2断开,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k
D.将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均调至最大
E.改变R2的滑片P的位置,再测两组I m、I k和R1的数值
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3)小杨认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同一位置时,只要保证I m______I k(选填“>”、“<”或“=”),R1的示数即为待测电阻R x的阻值.
6.如图甲所示,是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装置.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是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的______来改变电阻的,它在电路中的作用除了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外,还可以______.
(3)如果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如图乙所示),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A,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7.在测量未知电阻R x(阻值约为150Ω)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3V)、滑动变阻器R(0~50Ω)、电阻箱R0(0~9999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虎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较准确测出R x的阻值,理由是______.
(2)小明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
①请根据图乙所示的电路,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先将开关S拨至“1”,调节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读数为U1=______V.
③再将开关S拨至“2”,当电阻箱的阻值调至R0=152Ω时,电压表示数恰为U1,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 x=______Ω.
④实验中,若将开关拨至“2”时,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了少许,其他操作正确,则R x的测量值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7.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U0不变.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______端.
(3)假如小珍同学用完好的器材按如图1所示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时正确操作,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①______;②______.
(4)小珍在张芳同学已连好的电路上操作,当闭合开关S,把P向a端移动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张芳同学把______.(5)小珍同学按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电流表示数如图3所示,则此时被测电阻R x两端电压为______V,通过R x的电流为______A,被测电阻R x=______Ω.
(6)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被测电阻的阻值为R x,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突然烧坏,请你用剩下的器材测出R x.先在方框内画出此时的实验电路图4;再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R x的表达式.
a.实验步骤:______.
b.R x的表达式:R x=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