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先生传》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须有先生传》的读后感
废名小说独特的问题价值在于“文章之美”,小说的语言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文字禅”的传统诗文融入现代化语言因素中,叙述语言平淡透漏出淡淡的佛理禅趣,文章语言灵活多变,变化出新,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在《莫须有先生传》里,古典诗词现代化,语言陌生化的意境美,原始的方言词语以及多种语言混合中透出禅宗思维等穿插在其中。
一、古典诗词的现代化
(一)、“文字禅”的传统诗文
周作人对《莫须有先生传》的评价:“此书乃是贤者语录,或如世俗所称言行录耳,却比禅和子的容易了解,则因系统一派路,虽落水有深浅,到底非完全异路也。语录中的语可得而批评之,语录中的心境—‘禅’岂可批评哉”。废名自己也谈到莫须有先生的思想:即所谓“一言以尽之”的道理:“心如一棵树,果便是树上结出来的道理,道理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何处惹尘埃”是出自禅宗思想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因此,佛性不用外求,而讲究的是内在的自我。
而讲到内在的个体性自我,废名往往是通过对“镜子”这一个镜像表现的,从镜像中的世界当做窥探内心的存在,“镜子”幻化出了一个废名理想的人生与世界,镜子中的一切正是废名内心的自我本源的追求,是现实世界折射后的美好的所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教国语》:“镜花水月你以为是假的,其实镜花水月同你拿来有功用的火一样是光学上的焦点,为什么是假的呢?你认火是真的,故镜花水月是真的。世人不知道佛教的真实,佛教的真实是示人以“相对论”。不过这个相对论是说世界是相对的,有五官世界,亦有非五官世界,五官世界的真实都可以作其他世界真实的比喻,因为都是因果法则。”这是莫须有先生在拿透镜做实验而参透的顿悟。“镜子”即“明镜”与神秀《大乘五方便》中“净心体犹如明镜,从开始以来,虽现万象,不曾染著”相合。“明镜”是成佛的象征。而寻找明镜的过程,也就是对佛性的追求。“你认火是真的,故镜花水月是真的。”镜花水月是真还是假,一切就如佛法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真还是假,都是心之所往。更有学者进一步
阐释道:“在禅宗看来,名相不实,世界如幻。‘心’所显现的时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是如梦幻泡影”。所以在“明镜”里废名所求的理想中的现实,都是在反映废名内心的向往美好理想世界的所在,可以说是对废名人生的另一种写照。
在《莫须有先生传》还有很多突显了禅理哲学的思维意蕴。例如对“生死”的看法,“生死大事”是禅宗要义的一个基本话题。在第十三章《民国庚辰元旦》里讲到:“他的话令我想起许多事情,我告诉你,人是有前生的,正如树种子,以前还是一棵树,现在又将由种子长成一棵树,前生的经验如树种子今生又要萌发了。……”“所以小孩子喜欢钱也是前生的贪,今生又萌发,若照小孩子说他确是不应该喜欢钱的。据我的观察,小孩子对于玩具的爱好,尚不及于对于钱的贪,你夺过他手上的钱他真是舍不得的。便是我现在,我还是很有舍不得的种子,确乎不是一生的事情,真要用功。”佛教中讲究因果循环,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充满因果的,每一事物的发生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不是孤立的,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无果之因。
这里废名对于前生和后世的理解说是人的前生如树种子,以前是一棵树,现在又将由种子长成树,小孩子喜欢钱的也是前生的贪,今生才萌发的。在佛家的《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小孩子喜欢钱是前生所产生的贪欲造成的种,今生因果轮回地萌发。对于贪,在第十四章《留客吃饭的事情》中也有另一种参悟,“手上拿了东西心里确是非常之贫穷的,人生在世不觉得生老病死苦,有何意义呢?这不完全是以人生为可留恋吗?不正是贪着吗?”莫须有先生觉得自己是个野心家,贪着世间,贪念人生,而且对于“死”的看法,废名总是看得很冷静很超脱。认为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生命的“忽然”、“偶然”而又必然的终结。“你们不要骂我呵,让我休息一下呵,你们走慢一点就是了。唉,旷野之上,四无人声,人的灵魂是容易归入安息的。”这是《莫须有先生下乡》的一段话。“死”同“生”一终一始,一来一去,皆是行色匆匆,无牵挂、不恐惧,死亡便成为生命的另一个形态而延续下去,这是佛家的感悟,所以对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就淡然了。佛家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盛。“死”
即是八苦之一,这是大多数人都害怕经历的时刻。人的痛苦就在于觉悟,如果觉悟,也就能超越这样的苦痛,就能迈入“极乐”的世界。所以在莫须有先生上,对于“死”的觉悟,也是废名本人所表达的思想觉悟,恰恰也与禅宗的精神实质有了很密切的契合。废名小说很大程度上体现的好似佛教与老庄哲学思想相结合的中国禅宗文化底蕴。应当说,正是老庄思想的“清净的无为之道,‘逍遥’‘心游’之本养育了废名超然洒脱的性情。”同时,庄子“齐生死,等物我”的观念”的观念由影响着他的人生价值观,使废名对生老病死始终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又不谋而合。
废名在作品中,有时候使用大量的沉默、无语、无声和空白的意境和场景来进行传达审美感受和对生活的体认,来处理自己所感受到的文字表达困境。这正是由于他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所造成的。
在《莫须有先生下乡》中的一段话:“庭院深深深几许?老太婆呵,世界实在同一块玻璃一样的不是空虚。我常常喜欢一个人绕湾儿,走一个人家的门前过,过门而不入,因为我知道那里头有着个可人儿。然而那也要工作得意的时候,否则我也很容易三魂渺渺,七魄茫茫,简直站不住了。唉,在天之父,什么时候把你的儿子平安的接回去,不要罚我受苦。”“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引用李清照的《临江仙》的话。用佛家的眼光来看,世界既是实在的,又是空虚的,因此用“同一块玻璃一样的不是空虚”来进行比喻。请求在天之父把“我”平安接回去,这句话的背景,是西方基督教原罪思想。这段话描写的是,莫须有先生从外面回来,看见屋子里面有一位姑娘从窗户玻璃向外探头而望,于是有这样一番感慨。
《莫须有先生》这部小说,记叙了作者废名二十年代在北京西山的隐居生活,小说中大量引用佛教、《庄子》、《诗经》、《红楼梦》以及唐宋诗词等,并且出现了大量的对话、独白,叙述人称也不停地进行转换。这是废名在使用语言表达内心世界的一次大胆探索,这种探索所达到的高度是废名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一次灵魂的洗礼。
(二)、古典诗词融入现代语境中
废名曾说过:“我写小说,乃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就表现手法来说,我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废名吸收了大量中国古典美学审美传统,大量的诗词穿插其中,而且加入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