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中国国情、国策与云南省情
云南省情省貌、时事政治(公职考试必备资料)

云南省情省貌、时事政治(公职考试必备资料)公职考试必备资料:云南省情、时事政治以下是云南省情和时事政治的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是中国的最南端和最北端?(D)A。
腾冲XXXB。
腾冲漠河C。
曾母XXXD。
曾母暗沙漠河2.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B)。
A。
2B。
3C。
4D。
53.下列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A)A。
菲律宾B。
缅甸C。
泰国D。
越南4.中国的地形分布规律是(C)。
A。
南高北低B。
北高南低C。
西高东低D。
东高西低5.下列哪项不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点?(D)A。
风向更替明显B。
气温变化显著C。
年降水量分配不均D。
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季节变率小6.中国水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是(C)。
A。
东南多西北多B。
东南少西北多C。
东南多西北少D。
东南少西北多7.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是(A)。
A。
中国B。
美国C。
南非D。
澳大利亚8.哪项不是我们国家矿产资源的特点?(B)A。
矿种多、探明储量多B。
难采、难选矿多,富矿多C。
矿产分布有明显地域差异D。
中小型产地多,遍布全国9.中国有(D)个省级行政区。
A。
31B。
32C。
33D。
3410.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A)。
A。
壮族B。
蒙古族C。
藏族D。
苗族11.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C)。
A。
金融业B。
房地产业C。
制造业D。
旅游业1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比重趋势是(A)。
A。
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转变B。
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一、三产业占优势比重转变C。
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一、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转变D。
基本不变13.中国的所有制结构是(D)。
A。
全民所有制B。
集体所有制C。
个体所有制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经济14.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不包括(C)。
A。
劳动工具的现代化B。
劳动材料的现代化C。
劳动产品的现代化D。
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的现代化15.中国工业的发展进程不包括(B)时期。
A。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B。
云南作文之云南陆军讲武堂作文

云南陆军讲武堂作文【篇一:云南讲武堂】历史总有其吊诡之处,“讲武堂”本是大清帝国为挽救内忧外患日趋危急的国运所做的最后努力之一,结果反而成了革命者的训练营。
云南讲武堂:百年军校将帅摇篮在风雷激荡的清朝末年,1909年显得异常平静,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大事。
实际上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溥仪即位了,张之洞死了,革命者在各地紧张地活动,各省咨议局召开了首届常会??同在这一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诞生。
讲武堂,是大清帝国为挽救统治所做的军制改革之一,鉴于落后的八旗军队无法应付新的军事形势,清政府决心要建立一支“新军”。
讲武堂,便是为培养“新军”将领所设立的新式军事学校。
创办于1909年的云南讲武堂,是全国3所讲武堂中成立最晚的(另外两所为:北洋讲武堂,1906年成立于天津;东北讲武堂,1908年成立于奉天即当今沈阳),但对中国近代军事影响之大,堪与黄埔军校并称。
亦有人评价称,在云南近代史上,曾有一文一武两所学校对中国命运影响深远。
“文”乃西南联大,“武”即云南陆军讲武堂。
前者培养了一大群灿若群星的学术巨匠;后者造就了一大批我国乃至亚洲近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将领,包括:2位新中国元帅(朱德和叶剑英)、20多位上将、3个国家的军队总司令、300多位将军,以及数以千计的校官和尉官。
正是这些人,在此后的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北伐战争,乃至抗日战争时期奋勇作为,以他们各自跌宕的人生经历,创造了20世纪上半页整个中国的“大历史”。
首任校长李根源昆明,风景秀丽的翠湖西岸,一座杏黄色的走马转角楼默然伫立。
这座与周围喧嚣风格迥异的传统式建筑,便是云南陆军讲武堂。
为其选址此处的,是讲武堂最受尊敬的创办人——李根源。
提起李根源,知道的人并不多。
此人是晚清政府派往日本求学现代军事的官费留学生之一,与顾品珍、唐继尧、阎锡山、孙传芳、程潜等均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同学。
与此同时,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反清复明家族的后人,以及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的同盟会首批会员。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一、地理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
云南省地处北纬21°8′40″至29°15′7″、东经97°31′53″至106°11′47″之间,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界越南,西连缅甸,北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接壤。
全省总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1%。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主导地势。
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著名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最高峰为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
二、气候特点云南省气候附有南亚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特点。
气候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较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
云南气候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则相对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
这种地理气候条件给云南的土壤和生态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三、人口和民族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常住人口超过5700万人。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6.7%。
云南省的主要民族包括汉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等。
不同少数民族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四、经济发展云南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省份之一。
近年来,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云南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云南省的基础产业,以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养殖业也很发达。
工业方面,云南省的有色金属、煤炭、能源、化工等行业具有竞争力。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锡、铁等。
服务业在云南省的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旅游业。
云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古镇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五、旅游资源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丽江古城、大理洱海、香格里拉、玉龙雪山、三江并流、石林等。
云南省情(学习笔记)

云南省情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历史建制与沿革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云南县是其下辖的24县之一,“云南”作为政区的名称由此出现,“云南”也至此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后,赛典赤被派到云南任行省平章政事,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成为全国11个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从大理迁至昆明。
昆河铁路全长468公里62个车站,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
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是以“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代价完成的。
重九起义获得成功,1911年11月1日,革命者在五华山组成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为都督,宣布对内对外方针。
数日后,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清朝在云南的统治被彻底推翻。
1913年10月,蔡锷离滇赴京,唐继尧任云南都督,掌握了全省的军政大权。
在袁准备称帝期间,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和梁启超的进步党等组织曾派人赴云南策动武装起义。
前云南督军蔡锷与云南将军唐继尧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旋即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约2万人的讨袁护国军。
因此,护国运动又称“云南起义”。
1926年11月7日,李鑫主持,在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39号召开云南第一次党员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
滇缅公路,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
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
早在1935年,蒋介石就预见到,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将不可能守得住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平原地区的城市,最终国民政府必将退守西部。
中国政府正是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于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
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
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公务员考试-云南省情

云南省情七、云南省情(一)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二)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
共有8个边境地州26个边境县(市)。
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2、地形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地形一般地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
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点海拔公76.4米。
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多米。
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
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
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
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五是山川湖泊纵横。
3、山川河流主要山脉。
东部有轿子山、五莲峰、乌蒙山、梁王山、礤王山、牛首山、六韶山等,均为高原面上的山脉,大致向东北、西南方面展布;西部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高大而狭长的山脉,其北段山高林密,面段为横断山余脉,主要有云岭余脉哀牢山和无量山,怒山的余脉大雪山和邦马山、老别山,高黎贡山的西部分支和槟榔山等。
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30座。
云南省主要河流与湖泊。
境内有大河流600多条,主要的180多条,多为入少海河流的上游。
国情省情

国情地理一、中国的领土概况穿越我国领土距离最长的纬线是北纬40°。
省级行政区划为2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3个省,首都北京。
二、我国地形地貌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原,丘陵和低山三、水域概况1.我国主要河流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还和、辽河、澜沧江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2.湖泊中国五大湖泊: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其中,纳木错湖(藏)海拔最高,察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湖)。
四、气候概况五、资源概况1.土地资源: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
2.水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3.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4.矿产资源: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
5.生物资源:我国动物资源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国家六、人口特点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4%,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其他55个民族在总人口中居于相对少数地位,故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600万,人口数量排前5的少数民族是:壮、蒙古、回、藏、维吾尔。
少数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我国是个多宗教国家,中国宗教信徒主要信奉的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云南省情云南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河流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体如下:太平洋水系: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国情党情省情市情简介一、国情简介简略几组数据便可清晰领略到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三。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升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1.6%。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9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
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吨;2008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
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
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
在22个工业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中国的国情》课件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 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而 闻名。
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以高速增长和结构调整为特征,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
改革开放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产业升级
中国正朝着高技术、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3
一带一路
人权保障与改善
中国不断改善人权状况, 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和权益保障。
社会福利与教育
中国致力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社会福利
中国不断加大社会福利投入, 提供更好的医疗、养老、教育 等公共服务。
教育
中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推动 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培养人 才。
学生优惠政策
中国实施学生优惠政策,为学 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
中国积极应对环境问题,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大气污染治理
中国采取多项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2 水资源保护
中国加强水与建设
中国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国际地位与外交关系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多边合作与构建和谐世界。
1
和平外交
中国主张和平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
多边合作
2
务,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合作,推动构建开
放型世界经济和共同繁荣。
3
国际援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国之一, 积极提供援助和支持。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政治体制与人权状况
云南的基本省情

一、基本省情
3、傣、阿昌、哈尼、藏、拉祜、普米等族, 尚处于封建农奴制或封建领主制阶段。 4、回、白、纳西、壮、蒙古、彝等族,与汉 族一样,处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 5、回、白、纳西的一部分,处于资本主义工 商业社会发展阶段。
一、基本省情
(二)云南固有特点的视角 1、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国 境线长4060公里,25个边境县。 2、山区。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区占 94%,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通讯不畅、 信息不灵。 3、民族。26个世居民族,16个特有民族, 15个跨境民族,民族自治地方最多。
云南的基本省情、民族文化 多样性、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郭家骥
一、基本省情
(一)社会发展阶段的视角 云南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民族改革前 1、独龙、怒、基诺、布朗、景颇、德昂及傈 僳、佤、拉祜、苗、瑶等民族,尚处于原 始社会末期。 2、宁蒗、永胜、华坪等县小凉山彝族,尚处 于奴隶社会阶段。
一、基本省情
4、贫困。按最新标准,全省还有1000多万贫 困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5、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少数 民族贫困人口较多,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和 分布在边疆、山区和贫困地区。
一、基本省情
(三)从全球化和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全球化要求突出地方特点谋划发展,科学发 展观要求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 1、生态环境多样性。地形地貌多样性,气候 多样性,水文多样性,土壤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多样性
3、生产方式多样性。 4、生活方式多样性。建筑文化多样性,服饰 文化多样性,节日文化多样性,歌舞乐文 化多样性,饮食文化多样性,体育文化多 样性,工艺文化多样性,医药文化多样性。 5、风俗习惯多样性。 6、是云南最具比较优势的宝贵财富。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一)基本情况1、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居第8位;2、全省有16个州、市(8州8市);3、129个县(市),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4、总人口达4500万,在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5、山区、半山区占94%。
(二)四大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文化多元共融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气候多样性。
二是生物多样性。
三是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四是水能资源丰富。
云南有6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2位。
五是矿产资源丰富。
2、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
边境线长4061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8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加速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三条对外通道:西路通道、中路通道、东路通道。
3、民族文化浓郁全省有52个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人口近1500万,在中国居第2位,占全省总人口的l/3。
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4、历史文化多元共融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个论断已经通过开远森林古猿、禄丰腊玛古猿和元谋古猿的发现而被证明。
澄江动物化石群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
二、对省情的分析和定位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6168亿元,财政总收入14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3%。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4.1%,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8位。
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省辖市;共有县级行政单位129个,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
2006年末全省总人口达4483万,在中国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境内山谷相间,平坝只占土地面积的6%,山区、半山区占94%。
云南是中国一块正待开发的宝地,有着极其难得的发展条件。
主要有四大比较优势:(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云南资源总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资源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倍。
资源优势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气候。
云南具有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
地处云南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属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地处滇中的昆明,则是全国著名的春城,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誉;地处云南最北端的迪庆州香格里拉一带,属北温带山地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差异明显。
二是生物。
由于多样性的气候和环境,云南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的多种生物资源种类,高等动物、植物和花卉的种类皆占我国的一半左右,是中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三是旅游。
云南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拥有除海洋旅游资源以外的其他各种旅游资源,较好地实现了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
主要风景名胜有60多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3.3%,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大理、西双版纳、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0余处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四是水能。
云南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或上游流域区,如珠江就发源于云南曲靖市的马雄山。
云南省省情

云南简称滇或云,地处我国西南边陲。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横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
全省有25个县(市)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毗邻,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是祖国的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2011年末,全省人口459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
在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5个为独有民族,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8个省辖市,8个民族自治州。
共有129个县市区,其中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民族自治县。
省情主要特点如下。
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云南先后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开远森林古猿、距今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距今170—25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和智人的化石,元谋猿人化石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将我国人类进化史向前推进了二百万年,为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较“元谋猿人”稍晚的人类遗迹化石,在云南各地都有发现,如“西畴人”、“昆明人”、“丽江人”、“昭通人”等属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化石。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在云南各地也发现了几十处,如昆明附近的石寨山和元谋的大墩子新石器文化层等,说明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1984年7月和1988年1月在澄江县帽天山和昆明岷山一带发掘出土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以其门类丰富、个体完整、保存完好的动物软体组织印痕,为人类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探索距今5.5亿和5.3亿年前地球生命演化进程的“窗口”。
与距今6.5亿年的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距今5.15亿年的加拿大“伯吉斯动物化石群”一道,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地球“生命大爆发”和动物早期演化史更为完整的谱系,被称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第9篇 国情国策、云南省省情

第七章国情国策、云南省情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南面对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大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
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南邻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和北部俄罗斯、蒙古为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
4.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还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毗连区和海洋专属经济区。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如果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计算在内,则长度超过了3.2万公里。
6.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文莱等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7.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基本可以划分为5大类: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
8.山地和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和平原主要在东部。
9.我国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
10.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成为“世界屋脊”。
11.位于中国、尼泊尔边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地势最高点。
12.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为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13.我国沿海岛屿共有5000多个,其中约85%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近岸和南海之中。
14.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3.4万平方公里。
15.钓鱼岛等岛屿位于台湾省东北的海面上,是我国最东的岛屿。
16.南沙群岛是我国最南的岛屿群。
17.我国河流的总长度226800公里,径流总量为2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河流径流总量的6.8%。
18.我国的气候受海陆的影响,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19.寒风、气旋、梅雨、台风等成为我国常见的几种气候类型。
(整理)云南省情主要特点.

云南省情主要特点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云南先后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开远森林古猿、距今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距今170—25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和智人的化石,元谋猿人化石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将我国人类进化史向前推进了二百万年,为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较“元谋猿人”稍晚的人类遗迹化石,在云南各地都有发现,如“西畴人”、“昆明人”、“丽江人”、“昭通人”等属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化石。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在云南各地也发现了几十处,如昆明附近的石寨山和元谋的大墩子新石器文化层等,说明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1984年7月和1988年1月在澄江县帽天山和昆明岷山一带发掘出土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以其门类丰富、个体完整、保存完好的动物软体组织印痕,为人类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探索距今5.5亿和5.3亿年前地球生命演化进程的“窗口”。
与距今6.5亿年的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距今5.15亿年的加拿大“伯吉斯动物化石群”一道,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地球“生命大爆发”和动物早期演化史更为完整的谱系,被称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上溯夏、商时期,中国域内共分九洲,云南属粱州的一部分。
公元前3世纪战国末期,秦楚两国竞相进入西南地区。
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庄蹻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兵,其时,秦夺楚黔中地,庄蹻无路得返,遂“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建立了滇国。
《史记》载:“庄蹻留王滇池,分侯支党,传数百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一条经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的“五尺道”,沟通了云南与内地的联系。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云南全省疆域和境内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蒙唐扩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派王然于等深入云南腹地考察并与民族首领联络;派郭昌率兵进入滇池地区。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国情党情省情市情简介一、国情简介简略几组数据便可清晰领略到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三。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升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1.6%。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9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
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吨;2008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
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
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
在22个工业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1. 知道云南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云南省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最西端: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弄岛乡;最东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剥隘镇最北端:敌情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最南端:西双版难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附近从海路位置看,云南省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内陆,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距离都不太遥远,同时,位置还处于青藏高原东南部。
从人文区位看,云南处于历史上多民族迁徙、流动和频繁交往,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
2. 知道云南省的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电动高原(云贵高原西部)。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高原为主。
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
3. 知道云南省的主要河湖及其特点。
云南省河川密布,水系众多。
河流具有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落差大等高原山地河流的特点。
全省河流分属金沙江(长江上游,三江并流,金沙劈流,长江第一湾)、南盘江(珠江正源)、元江(红河)、澜沧江(源远流长,湄公河)、怒江(滩高十丈,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六大水系,期中南盘江、元江发源于云南省境内,其它的为过境河流。
2、湖泊⑴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⑵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⑶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
⑷异龙湖位于石屏县东南部。
⑸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位于永胜县西南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中国国情、国策与云南省情第一章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纵的会议是(B)A.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2.大革命失败后,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B)A.秋收起义 B. 南昌起义 C. 广州起义 D. 百色起义3.中国共产党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C)A.遵义会议 B. 中共七大 C. 洛川会议 D. 六中六届全会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示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C.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5.最早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人物是(B)A.龚自珍 B.魏源 C. 林则徐 D. 张之洞二、多项选择题1.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兵力向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BC)A.东北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陕甘宁解放区D.晋察解放区E.中原解放区2. 1928年到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造作有(BCD)A.《《共产党人》发刊词》B.《井冈山的斗争》C.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E. 《论持久战》3.1935年遵义会议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是(AB)A.军事问题B.组织问题C.陕甘宁解放区D.晋察解放区E.中原解放区4.1913~1917年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ABD)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保护运动D.护法运动E.国民会议运动5.我国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有(ABE)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公私兼顾D.统筹安排E.国家帮助三.判断题1."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没有什么根本区别。
(错)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对)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体系。
(错)4.五四运动时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对)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之时。
(错)第二章中国的自然、人文与经济、文化概况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领土面积为(B)A.96万平方公里B.960万平方公里C. 9600万平方公里D. 1000万平方公里2.世界地势的最高点是(D)A.喜马拉雅山B.泰山C. 阿尔卑斯山D.珠穆朗玛峰3.中国的少数民族有(A)A.55个B.56个C.52个D.26个4.我国自治区有(D)A.8个B.4个C.6个D.5个5.我国地势最低的艾丁湖位于(C)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 吐鲁番盆地D.柴达木盆地6.第一产业为(D)A.渔业B.林业C.牧业D.农业7.在我国现阶段并存的多种所有制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B)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公有制D.私营经济8.在工业发展战略目标上要更加重视(A)A.提高经济效益B.追求增长速度C.增加产品产量D.增加产值9.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D)A.1964年B.1965年C.1981年D.1970年10.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要完善(D)A.县、乡两级医疗预防保健网B. 县级医疗预防保健网C. 乡、村医疗预防保健网D. 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常见的气候类型为(ABCD)A.寒风B.气旋C.梅雨D.台风E.冰雪2.生物资源主要包括(BDE)A.矿产资源B.植物资源C.自然资源D.动物资源E.微生物资源3.动物资源主要包括(ACDE)A.野生动物B.微生物C.家畜D.家禽E.鱼类4.我国的民族政策、方针是(ACDE)A.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政治协商D.大力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E.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5.我国的宗教团体组织有(ABCDE)A.中国佛教协会B.道教协会C.伊斯兰教协会D.天主教爱国协会E.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6.第三产业包括(ACE)A.交通运输B.林业C.邮电通讯业D.采掘业E.金融业7.我国现阶段并存的多种所有制包括(ABCDE)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个体所有制D.私营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8.衡量经济实力大小的主要依据是(CDE)A.工资收入B.住房条件C.国民收入D.国家财政收入E.银行资金9.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ABCD)A.农业B.能源C.交通D.教育和科学E.工业10.我国卫生事业机构主要包括(ABCD)A.医疗预防机构B.卫生防疫机构C.妇幼保健机构D.药品检验机构E.卫生行政机构三、判断题1.我国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错)2.我国整个地势自西向东逐渐下降。
(对)3.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错)4.生物生存环境不包括初会环境。
(错)5.我国人口总数已达十三亿。
(对)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
(错)7.我国要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
(对)8.国力首先是指军事实力。
错9.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对)10.初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对第三章中国国策一、单项选择题1.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重点要做好(C)。
A.城市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B.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C.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D.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2.在制定"四五"计划纲要中,第一次列入有关抓好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的内容是在(A)。
A.1970年B.1974年C.1978年D.1982年3.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B)。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论断 D."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A发展 B.公平 C.持续 D.效益5.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B)A.《环保保护法》B.《中国21世纪议程》C.《21世纪议程》D. 《人类环境宣言》二、多项选择题1.计划生育工作坚持的"三为主"原则是(ACD)。
A.以宣传教育为主B.以群众自愿为主C.以避孕节育为主D.以经常性工作为主2.我国采取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有(ABCDE)。
A.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B.开展全国范围的农业区划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C.发展生态农业D.防治乡镇企业污染E.用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办法消灭病虫害3.我国形成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中的三大政策是(_BDE)A."边污染,边治理"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 "先污染,后治理"年D. "谁污染,谁治理"E. 强化环境管理4. 现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的新的技术群体包括(BCDE)。
A.电力技术B. 信息技术C. 自动化技术D.新能源技术E. 生物工程技术5. 中国政府在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是(ABDE)。
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B. 加强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C. 使有污染的企业破产D. 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生态环境整治E. 继续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三、判断题1.男女平等进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2.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不是我国已批准加入"国际生物保护区网"的10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错)3.我国生物物种受到威胁,但灭绝还不严重。
(错)4.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是基础。
(对)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持续。
(错)第四章云南的历史文化概况一、单项选择题1. 中央王朝对云南赶工统治开始的标志是(A)。
A.修"五尺道"B. 庄骄入滇C. 设益州郡D. 平定南中2.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的历史人物是(C)。
A.段思平B. 郑买嗣C. 皮逻阁D. 杨千贞3. 1949年12月9日率部在昆明起义的是(B)。
A.龙云B. 卢汉C. 唐继尧D. 刘文辉4. 红军长征过云南时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是(C)。
A.遵义会议B. 通道会议C. 扎西会议D.黎平会议5. 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云南人是(A)。
A.艾思奇B.李达C. 熊庆来D. 周保中二、多项选择题1.云南花灯艺术表现形式有(BD)。
A.滇剧B. 花灯歌舞C. 花鼓戏D. 花灯剧E.打歌2.曾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过的著名革命家有(ABC)。
A.朱德B. 叶剑英C. 周保中D. 陈毅E. 贺龙3.聂耳创作的著名歌曲有(ABCD)。
A. 《义勇军进行曲》B.《卖报歌》C. 《毕业歌》D. 《工人码头歌》E. 《小河淌水》4.蔡锷参与组织领导的重要起义有(BC)。
A.武昌起义B. 昆明重九起义C. 护国起义D.南昌起义E. 河口起义5.熊庆来对教育和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有(BCDE)。
A.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B. 创办我国第一个现代数学研究机构C.发表了"熊氏定理"D.培养了严济慈E. 培养了杨乐三、判断题1.云南史书记载中的第一个知名人士是庄骄。
(对)2.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渡长沙后,灭了南沼。
(错)3.蔡希陶为我国和云南的生物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4.誉满九州的"二塞碑"是秦汉时期的珍贵文物。
(错)5.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旧址和聂耳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第五章云南的自然、人文概况一、单项选择题1. 同云南西部接壤的国家是(B)。
A.越南B. 缅甸C. 泰国D.印度2. 云南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河流是(C)。
A.怒江B. 金沙江C. 澜沧江D. 红河3. 云南最大的坝子是(B)。
A.昆明坝B. 陆良坝C. 蒙自坝D. 祥云坝4. 云南最深的湖泊是(B)。
A.滇池B. 抚仙湖C.泸沽湖D. 阳宗海5. 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B)。
A.壮族B. 彝族C. 白族D. 纳西族二、多项选择题1.与云南省接壤的国家有(ABC)。
A.缅甸B. 泰国C. 老挝D. 越南E.印度2.云南湖泊中水深超过20米的有(ABCD)。
A.抚仙湖B. 阳宗海C. 程海D. 泸沽湖E.滇池3.资源丰富的云南素有以下美称(ABCDE)。
A.植物王国B. 天然花园C. 香料之乡D. 有色金属王国E.药物宝库4.云南的国际河流有(BCE)。
A.金沙江B. 红河C. 怒江D.珠江E.澜沧江5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100万的有(ABDE)。
A.白族B. 哈尼族C. 独龙族D.傣族E.壮族三、判断题1.云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