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地球基本特征及地质年代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PPT优秀课件
中生代
新生代
寒武纪 奥陶纪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二叠纪 三叠纪 二侏叠罗纪纪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2、地质年代表
对全球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 行对比研究后,科学家发现 地球演化呈明显的阶段性, 据此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 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 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 年代表。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 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 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砾石、 沙子、黏土等,这些碎屑 物质被风和流水搬运后沉 积下来,经过压实紧密团 结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2、古生代
距今5.41亿年—2.52亿年
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 方反复上升和下沉,海陆格局发生 多次大变迁,后期格大陆形成整体, 称为联合古陆。 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时 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 代。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期。 末期发生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 灭绝事件。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贝壳化石
恐龙蛋化石
鹦鹉嘴龙化石
新生代
寒武纪 奥陶纪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二叠纪 三叠纪 二侏叠罗纪纪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2、地质年代表
对全球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 行对比研究后,科学家发现 地球演化呈明显的阶段性, 据此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 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 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 年代表。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 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 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砾石、 沙子、黏土等,这些碎屑 物质被风和流水搬运后沉 积下来,经过压实紧密团 结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2、古生代
距今5.41亿年—2.52亿年
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 方反复上升和下沉,海陆格局发生 多次大变迁,后期格大陆形成整体, 称为联合古陆。 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时 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 代。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期。 末期发生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 灭绝事件。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地 球的早 期演化 和地质 年代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贝壳化石
恐龙蛋化石
鹦鹉嘴龙化石
地质年代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ppt课件
PPT课件
29
2.3 地质年代
纪向下再划分出第四级地质年代单位 (世),大部分纪都三分,如寒武纪分为 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侏罗纪 分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等; 少数纪二分,如白垩纪分为早白垩世、晚 白垩世等。
PPT课件
30
2.3 地质年代
对应于特定地质年代的时间段落中形成
的地层,称为时间地层单位。
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相互对
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称为宇、界、系、统,
它们是适用于全球的地层单位,所以也叫国
际性年代地层单位。
如显生宙形成的地层称显生宇,古生代
形成的地层称为古生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
称为寒武系,早、中、晚寒武世形成的地层
分别称为下、中、上P寒PT课武件 统等.
31
2.3 地质年代
PPT课件
2
2.3 地质Leabharlann 代(一) 绝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是以绝对的天文单位“年”
来表达地质时间的方法,20世纪40年代,放 射性同位素衰裂变定年技术的应用,为测定 矿物、岩石的绝对地质年龄提供了精确的方 法,从而开创了绝对地质年代的研究。通过 岩石样品中所含放射性元素来测定的,可以 用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时间。
PPT课件
3
2.3 地质年代
测定绝对地质年龄计算公式
PPT课件
4
2.3 地质年代
(二)相对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是通过比较地层的沉积顺序、 接触关系、古生物特征和地层切割关系来确定其 形成先后的一种方法,在地质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1)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①地层层序律 即在地层形成过程中,先沉积的 一定位于下部,后沉积的一定位于上部。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共24张PPT)
点拨精讲
地质年代表
时间尺度——宙>代>纪
在一个地震后的早晨(震 旦),天气很冷(寒武),一个 奴隶开始熬陶(奥陶),他被 滞留(志留)在这里做泥盆。 给炉子里填了石炭,开始烧, 烧好以后摞起来,一叠,二 叠,三叠,结果摞太高打碎 了,被奴隶主发现,大骂猪 猡(侏罗),饿(白垩)了一天。
新 生 代
显中 生生 宙代
419
443 485 541
2500 4000 4600
新 生 中生代 代 古生代
24 22
20
2 4
18
6
16
8
14
10
12
课堂小结
自然环境 生物 化石 时间 地层
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地质年代表
当堂检测 1. 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
A. 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 B. 各地层的海陆分布状况 C. 地层的排列顺序和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 D. 各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
人类为了研究地球的历史,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球相对地质年代和 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5. 在地质年代表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6. 下列各代纪,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寒武纪、白垩纪、二叠纪 B.白垩纪、二叠纪、三叠纪 C.石炭纪、二叠纪、白垩纪 D.泥盆纪、古近纪、侏罗纪
点拨精讲
岩层 越年轻
化石的分布与地层 化石 越复杂
越古老
越简单
• 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上新下老 •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
思考
课本15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43张PPT)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2.最主要的途径: 研究地层
火山喷发
板块碰撞
3.地层
(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
(2)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下老上新)
太行山脉王莽岭的地层
地层层序关系: 地层层序正常或未经变动时,地层上新下老,1~4表示 从老到新。
时间:6600万年前至今
①海陆演化: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温暖期。
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 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 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9.该地质时期 ( C )
A.联合古陆形成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
【解析】7选B,8选C,9选C。第6题,依据地质时期的景观复原 图,判断景观所示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第7题,在中生代,爬行 动物极度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第8题,中生代由 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发生漂移,该时期祼子植 物繁茂,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③地质矿产: 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蕨类植物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 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三)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
第二章 地球的起源和基本特征PPT课件
①莫霍面是分异地球的表现和地壳与地幔界面的 标志;
②莫霍面是地震波速度和岩石成分的一级(即零厚 度)不连续面;
③莫霍面是均质的镁铁质岩层(上面)与超镁铁质 岩层(下面)之间的界面;
④莫霍面在全世界范围都存在,其深度有侧向变 化,洋壳为5~8 km,陆壳为20~70 km;
⑤在莫霍面上波速有明显的跳跃,纵波速度从莫 霍面以上的≤7.6 km/s增加到莫霍面以下的≥7.6 km/s。
区域 A B C D′ D″ E F G
深度范围/km 0~33
33~410 410~1000 1000~2700 2700~2900 2900~4980 4980~5120 5120~6370
名称 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过渡区 内核
P波和S波速度的特征 复杂
梯度正常 梯度较大 梯度正常 梯度近于零 P波梯度正常
瑞典深钻穿过的三个反射层,原先认为是近 水平断裂构造,结果证实是基性岩床;
原德国超深钻原认为3400m处的反射界面为 近水平断裂构造,但深钻穿过6000m也未见到这 个断裂构造面。
二、地幔
1、上地幔物质组成和构造的非均质、非均匀特性 上地幔地震波速度在垂向和侧向上都有变化。在稳定
的地盾区,地震波传播的速度较快,而在构造活动性 较强和年轻的海洋岩石圈地幔则较慢;在200~250 km、400~410 km、550 km和670 km的深度上的速 度不连续跳跃以及在400~500 km之间异常高的速度 梯度带,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性的。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陆壳具有悠久而复杂的历 史,并且经历过多期碰撞、张裂、受热、冷却及其他 作用,其结构很难用简单的双层模型加以概括。
地壳的岩石学垂直分层: 在未变质的表壳岩石下面的上地壳由绿片岩相 岩石组成; 中地壳主要为经过富铝的、伴随局部混合岩化 及花岗岩化的角闪岩相岩石; 下地壳为含有长英质片麻岩和多种侵入体的麻 粒岩相岩石。 按照一般地温梯度(30℃/km)推算,上述分层界 面的大致深度为5 km、15 km和25 km左右。 地壳物质结构的基本特点,是石英含量向下减 少,长石含量向下增多。
②莫霍面是地震波速度和岩石成分的一级(即零厚 度)不连续面;
③莫霍面是均质的镁铁质岩层(上面)与超镁铁质 岩层(下面)之间的界面;
④莫霍面在全世界范围都存在,其深度有侧向变 化,洋壳为5~8 km,陆壳为20~70 km;
⑤在莫霍面上波速有明显的跳跃,纵波速度从莫 霍面以上的≤7.6 km/s增加到莫霍面以下的≥7.6 km/s。
区域 A B C D′ D″ E F G
深度范围/km 0~33
33~410 410~1000 1000~2700 2700~2900 2900~4980 4980~5120 5120~6370
名称 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过渡区 内核
P波和S波速度的特征 复杂
梯度正常 梯度较大 梯度正常 梯度近于零 P波梯度正常
瑞典深钻穿过的三个反射层,原先认为是近 水平断裂构造,结果证实是基性岩床;
原德国超深钻原认为3400m处的反射界面为 近水平断裂构造,但深钻穿过6000m也未见到这 个断裂构造面。
二、地幔
1、上地幔物质组成和构造的非均质、非均匀特性 上地幔地震波速度在垂向和侧向上都有变化。在稳定
的地盾区,地震波传播的速度较快,而在构造活动性 较强和年轻的海洋岩石圈地幔则较慢;在200~250 km、400~410 km、550 km和670 km的深度上的速 度不连续跳跃以及在400~500 km之间异常高的速度 梯度带,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性的。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陆壳具有悠久而复杂的历 史,并且经历过多期碰撞、张裂、受热、冷却及其他 作用,其结构很难用简单的双层模型加以概括。
地壳的岩石学垂直分层: 在未变质的表壳岩石下面的上地壳由绿片岩相 岩石组成; 中地壳主要为经过富铝的、伴随局部混合岩化 及花岗岩化的角闪岩相岩石; 下地壳为含有长英质片麻岩和多种侵入体的麻 粒岩相岩石。 按照一般地温梯度(30℃/km)推算,上述分层界 面的大致深度为5 km、15 km和25 km左右。 地壳物质结构的基本特点,是石英含量向下减 少,长石含量向下增多。
高中地理课件:地球基本特征及地质年代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地磁三要素 磁场强度:地表任意一点地磁的大 小。指向北磁极。 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 之间的夹角。— θ
其中,以指北针为准,东偏为“ +”;西偏为“-”。 磁倾角:磁针与各处水平面的夹角 。— α
依指北针,下倾为“+”;上仰 为“-”。 两磁极为90°;赤道为
花岗岩层,或硅铝层(Si、Al)
A″:Mg、Fe、Ca增加, 玄武岩层,或硅镁层(Sima)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陆壳:约占地壳面积的1/3 多一点,陆壳具有明显的双 层结构,即存在上、下地壳。
洋壳:位于海洋之下,约占 地壳面积2/3少一点,其上为 约4km厚的海水,洋壳缺失 上地壳
地球基本特征及地质年代
•基本内容 掌握地球的基本概况、圈层结构 掌握地质作用及地质年代学的基 本知识。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不是一个稳定的旋转椭球面,有地方隆起 ,有地方凹陷,相差可达100m以上; 赤道横截面不是正圆形,是近似椭圆形, 长轴指向西经20°和东经160°方向,长 短轴之差为430m; 赤道面不是地球的对称面,与标准椭球体 相比,南极大陆比基准面凹进24m;北冰 洋却高出基准面14m。赤道——南纬60° 之间高出基准面,而从赤道到北纬45°之 间低于基准面。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 地球赤道处重力加速度
g=9.780318 (m/s2) 地球两极处重力加速度
g=983.2177 (m/s2) 两极,重力比赤道处大0.53%, 也就是说把在两极重100kg的物 体搬到赤道地区时,则变成 99.47kg。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地磁三要素 磁场强度:地表任意一点地磁的大 小。指向北磁极。 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 之间的夹角。— θ
其中,以指北针为准,东偏为“ +”;西偏为“-”。 磁倾角:磁针与各处水平面的夹角 。— α
依指北针,下倾为“+”;上仰 为“-”。 两磁极为90°;赤道为
花岗岩层,或硅铝层(Si、Al)
A″:Mg、Fe、Ca增加, 玄武岩层,或硅镁层(Sima)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陆壳:约占地壳面积的1/3 多一点,陆壳具有明显的双 层结构,即存在上、下地壳。
洋壳:位于海洋之下,约占 地壳面积2/3少一点,其上为 约4km厚的海水,洋壳缺失 上地壳
地球基本特征及地质年代
•基本内容 掌握地球的基本概况、圈层结构 掌握地质作用及地质年代学的基 本知识。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不是一个稳定的旋转椭球面,有地方隆起 ,有地方凹陷,相差可达100m以上; 赤道横截面不是正圆形,是近似椭圆形, 长轴指向西经20°和东经160°方向,长 短轴之差为430m; 赤道面不是地球的对称面,与标准椭球体 相比,南极大陆比基准面凹进24m;北冰 洋却高出基准面14m。赤道——南纬60° 之间高出基准面,而从赤道到北纬45°之 间低于基准面。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 地球赤道处重力加速度
g=9.780318 (m/s2) 地球两极处重力加速度
g=983.2177 (m/s2) 两极,重力比赤道处大0.53%, 也就是说把在两极重100kg的物 体搬到赤道地区时,则变成 99.47kg。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四章 地球的演化-课件(共33张PPT)
地球的年龄
一、地球的相对年龄
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确定其形成的年 代早晚,再推断出的地球年龄,称为地球的 相对年龄。
二、地球的绝对年龄
宇宙尘埃凝聚成为行星之初,所有物质 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组分是一样的。放射 性同位素衰变速度不受周围温度、压力、磁 场和化学环境的影响、通过检测岩石中的放 射性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就可以得知岩石的 绝对年龄。
二、岩石圈中的矿物
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岩石圈中存在 的基本物理形态,是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 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目前,地球上 已经发现和确认的矿物超过3000种。常见 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丹、方解石、赤 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滑石、 石膏、磷灰石。
三、岩石和矿床
岩石是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 合体,由一至多种矿物组成。如,石灰岩、 大理岩主要是方解石的集合体,花岗岩则 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集合而成。 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
地表形态的变化
角石化石
卷螺化石
据新华网河北频道报道,在天下奇寨抱犊寨发现 了上百处化石遗址,它们是早期的海洋古生物化石, 生活在4.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
这说明了什么?
分类
能量 来源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等
外力 地球外部 破坏、搬运、 作用 (太阳能) 堆积
皱 向斜 压弯曲
变形
岩层向 上隆起
岩层向 下凹陷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山岭 背斜成谷
谷地 向斜成山
2、断层
断层线
A
B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D ,属于向斜的是 C ,
属于断层的是 AB 。
一、地球的相对年龄
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确定其形成的年 代早晚,再推断出的地球年龄,称为地球的 相对年龄。
二、地球的绝对年龄
宇宙尘埃凝聚成为行星之初,所有物质 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组分是一样的。放射 性同位素衰变速度不受周围温度、压力、磁 场和化学环境的影响、通过检测岩石中的放 射性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就可以得知岩石的 绝对年龄。
二、岩石圈中的矿物
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岩石圈中存在 的基本物理形态,是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 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目前,地球上 已经发现和确认的矿物超过3000种。常见 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丹、方解石、赤 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滑石、 石膏、磷灰石。
三、岩石和矿床
岩石是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 合体,由一至多种矿物组成。如,石灰岩、 大理岩主要是方解石的集合体,花岗岩则 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集合而成。 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
地表形态的变化
角石化石
卷螺化石
据新华网河北频道报道,在天下奇寨抱犊寨发现 了上百处化石遗址,它们是早期的海洋古生物化石, 生活在4.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
这说明了什么?
分类
能量 来源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表现 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等
外力 地球外部 破坏、搬运、 作用 (太阳能) 堆积
皱 向斜 压弯曲
变形
岩层向 上隆起
岩层向 下凹陷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山岭 背斜成谷
谷地 向斜成山
2、断层
断层线
A
B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D ,属于向斜的是 C ,
属于断层的是 AB 。
《地球及基本特征》课件
03
地球的水循环
水的来源与分布
水的来源
地球的水主要来自宇宙尘埃、陨石和彗星,这些物质在地球 形成初期带来了大量的水。此外,地球内部的水通过火山喷 发和地壳运动也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和大气中,其中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储水区域,占地球表面总水量的约 96.5%。
大气的温度和压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在对流层内,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 温平均下降6.5摄氏度,而压力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平流层中,温度随高 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压力则相对稳定。
大气层的运动与气候
总结词
大气层的运动和气候密切相关,包括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详细描述
大气的运动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风是大气水平运动的表现形式,它是由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等作用引起 的。雨和雪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它们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大气运动的影响。此外,大气中的云、雾、 霾等天气现象也是大气运动的产物,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生物圈由多种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一个 复杂的生态系统。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岩石圈是生物圈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生
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资源。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
总结词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是指生态系统在 受到外界干扰时,能够自我调节和恢复 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VS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主要依赖于负反馈 机制,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负反 馈机制能够使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恢复到 稳定状态。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 的重要特征,也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历史》PPT精品课件
11-12:AD
17(1)AD(2)自西向东 近圆形 共面性 (3)BD (4)太阳系 (5)去图书馆查阅相 关资料;互联网进行搜索;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校本作业2:答案:1-5CABAB 6-10BBAAC 11-14AAAC
15.(1)在太阳内部高温、高压、高密度下,太阳上的氢能够发生核聚变反应,并 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海陆分布特点
海
陆
开始形成 大气、海
分 洋、陆地
布 前寒武纪
地壳运动剧烈, 形成联合古陆
古生代
板块运动剧烈, 联合古陆解体
中生代
形成现代 海陆格局
新生代
联合大陆
联合大陆解体
现代海陆格局
总结2
1.进化特点
植 物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前寒武纪 古生代
裸子植物 中生代
被子植物 新生代
2.进化特点
动 原始单细 物 胞动物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整个中生代都是恐龙的时代,它们是不 可一世的霸主。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恐龙统统灭绝了,无一幸存, 这实在是个谜。
中生代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请你猜想一下可能的原因。
对恐龙灭绝的解释众说纷纭,主要有 以下几种假说:①陨星碰撞说; ②气候变迁说;③大陆漂移说; ④被子植物中毒说等。
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
叫标准化石。鱼化石——水生环境 恐龙化石——陆生环境 化石可以用来指示古地理环境,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
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称指向化石。
标准化石和指向化石结合起来,是确定地层时代、岩相和重
塑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课堂练习 1.古生物化石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 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 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读下面“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完成下题。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地磁极 地磁子午线 地磁场的变化
地磁异常 磁法勘探 古地磁学
地磁的特点
(1)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的位置不一 致,并且磁极的位置逐年都有变化,磁极有 向西缓慢移动的趋势。
(2)地面上每一点都可从理论上计算出它 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如磁偏角和磁倾角与理 论值不符时,叫做地磁异常。
第三节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二、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
切割律或穿插关系:
被穿插的岩石老, 穿插者新
第三节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二、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
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时代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
宇(Eonthem)………宙(Eon)……大群 界(Erathem)………代(Era)…………群 系(System) ………纪(Period)………组
其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愈低级,地层愈年轻其中保存的 生物化石愈高级。 地层层序律: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 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
第三节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二、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根据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生物演 化和岩层形成的顺序,将地球历史划分力若千自 然阶段,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地球的平均密度:5.517g/cm3
在地下若干深度处密度呈跳跃式 变化,推测地核部分密度可达 13g/cm3左右。 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水星(5.4)相差 不多。 月球(3.341)和火星(3.95)的 密度都比地球小,其它行星的密 度更小。
第一节 地球概况
F=m1m2/r2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基本概念
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 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总称为地质作用。
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
地质营力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
第三节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一、导致地球不断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 (二)地质作用的能源
引起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有两大方面:
1、内能,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主要有: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重力作用形成的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据万有引力定律:F=G·M·m/r2 地球赤道处重力加速度
g=9.780318 (m/s2) 地球两极处重力加速度
g=983.2177 (m/s2) 两极,重力比赤道处大0.53%, 也就是说把在两极重100kg的物 体搬到赤道地区时,则变成 99.47kg。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花岗岩层,或硅铝层(Si、Al)
A″:Mg、Fe、Ca增加, 玄武岩层,或硅镁层(Sima)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陆壳:约占地壳面积的1/3 多一点,陆壳具有明显的双 层结构,即存在上、下地壳。
洋壳:位于海洋之下,约占 地壳面积2/3少一点,其上为 约4km厚的海水,洋壳缺失 上地壳
地层层序律、化石顺序律和切割律。
第三节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二、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
地层层序律: 依照沉积的先 后,早形成的 地层在下,晚 形成的地层在 上。
第三节 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二、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
化石顺序律或生物层序律:
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 类型的化石组合,而在相同 时间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 地层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石 组合,地层年代越老所含生 物化石就越简单,越原始。
重力勘探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自由空气校正
自由空气异常(经过自由空气校正后的重力值和理论值差异)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布格校正: 岩石和地形对测点所产生的异常 布格重力异常
地壳均衡说
了解我国大陆部分地区布格重力异常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地磁三要素 磁场强度:地表任意一点地磁的大 小。指向北磁极。 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 之间的夹角。— θ
其中,以指北针为准,东偏为“ +”;西偏为“-”。 磁倾角:磁针与各处水平面的夹角 。— α
依指北针,下倾为“+”;上仰 为“-”。 两磁极为90°;赤道为
C" 920km
D´
D"2900km
Moho Disc. M.
低速层 软流圈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二)地幔
岩石圈
A´ A" B´60km B" 400km C´
C" 920km
Moho Disc. M.33km
低速层 软流圈
D´ D"2900km
古登堡面 2900km
E 4640km
地热:地球内部 的巨大热能
地热增温级 地热梯度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三)地热
地热来源与释放
来源:铀(U238,U235)、钍(Th232)、 钾(K40)等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释放:火山喷发、热水活动、构造运动、大地 热流。
大地热流
大地热流----地球内部热能向地表传输的现象。 全球平均为:6.15×10-6J /cm2·s。 则全球每年为: 6.15×10-6J /cm2·s×一年×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圆球形
旋转椭球体形
大地水准体” (Geoid)— 平均海平面所 封闭的球体形 状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赤道半经(α):6378137m 地球极半经(с):6356752m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大陆地壳
厚度大 双层
O,Si,Al,K
年代老
大洋地壳
薄 单层
O,Si,Mg,Fe
新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二)地幔 岩石圈
主要成分为超 基性岩。 橄榄岩层, 又称榴辉岩层
拜尔勒面
雷波蒂面
A´ A" B´60km B" 400km C´
地球基本特征及地质年代
•基本内容 掌握地球的基本概况、圈层结构 掌握地质作用及地质年代学的基 本知识。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不是一个稳定的旋转椭球面,有地方隆起 ,有地方凹陷,相差可达100m以上; 赤道横截面不是正圆形,是近似椭圆形, 长轴指向西经20°和东经160°方向,长 短轴之差为430m; 赤道面不是地球的对称面,与标准椭球体 相比,南极大陆比基准面凹进24m;北冰 洋却高出基准面14m。赤道——南纬60° 之间高出基准面,而从赤道到北纬45°之 间低于基准面。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地球的重力
重力值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重力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重力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加,然后减小, 到地心趋向于零。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理论重力值 重力异常
重力正异常——此处地下往 往有密度较大的物质,可能 是铁、铜、铅、锌等矿区。
重力正异常——此处地下往 往有密度较小的物质,可能 有石油、煤、盐类以及大量 地下水等 存在。
不确定性 F 5120km
G
圈层名称 亚圈层名称
深度(km) 性质
地壳(A) 硅铝层 (花岗岩层A’)
硅镁层 (玄武岩层A’’)
莫霍面
地幔
最上地幔 (橄榄岩层B’)
软流圈(B’’)
上地幔下部(C)
下地幔(D)
古登堡面
地核
外核(E) 过渡带(F) 内核(G)
0~70
0~65
5~70 35(70)~120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分为纵波(P)和横波(S)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1.地壳的化学组成
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 克拉克值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平均厚度
康拉德面
A´ A"
Moho Disc. M.
A´:以O、Si、Al及K、Na 为主,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一、外部圈层 即外三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分为纵波(P)和横波(S)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分为纵波(P)和横波(S)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地质年代包括两种:
相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龄(同位素地质年龄)
基本概念
绝对地质年龄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裂变测年技术测定的矿物或岩 石的年龄,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也叫绝对地质年 龄。
相对地质年代 根据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生物演化和岩层形成的顺 序,将地球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遗体和遗迹。 生物层序律: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无化石;地层愈古老
统(Series) ……………世(Epoch)………段 阶(Stage) ………期(Stage)………层
二、地质年代
岩石地层单位是以地层的岩石特征和岩石类别作为划分 依据的地层单位。 群 为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它是由明显一致的相同岩石 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构成。 组 是岩石地层划分的基本单位。它在岩性上具有一定的 规律性和均一性,以某类岩石为主或几类岩石的联合。 段 是比组低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 层 为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