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技术
工厂自动化设备导入及管理
工厂自动化设备导入及管理标题:工厂自动化设备导入及管理引言概述:随着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工厂自动化设备的导入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如何有效地引入自动化设备并进行有效管理,将直接影响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导入和管理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自动化设备导入1.1 确定需求:在引入自动化设备之前,首先要明确工厂的需求,包括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目标等。
1.2 选型和采购:根据需求确定合适的自动化设备类型和品牌,进行供应商的比较和选择,最终进行采购。
1.3 安装调试:安装自动化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与生产线无缝衔接。
二、自动化设备管理2.1 建立档案:对引入的自动化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设备型号、生产日期、维护记录等信息。
2.2 定期维护:定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故障处理技巧。
三、设备监控与优化3.1 实时监控:利用现代化的监控系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2 数据分析:通过对自动化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优化方案。
3.3 持续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持续对自动化设备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安全管理4.1 安全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4.2 安全检查:定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避免事故发生。
4.3 应急预案:建立自动化设备的应急预案,包括设备故障、停电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案,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五、成本控制5.1 设备成本:在引入自动化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2 维护成本:定期维护和保养自动化设备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诸多优势,因此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一、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意义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和更新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降低人力成本: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只需要少量的人力,相比于传统的手工操作,能够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3. 提升产品质量:自动化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较高,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减少人为错误: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过程几乎没有人为干预,能够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提高生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提高安全性:自动化设备能够减少人员接触危(wei)险环境的机会,降低了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二、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流程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设备选型、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设备运行、设备维护和设备更新等环节。
1. 设备选型: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
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维护成本等因素。
2. 设备采购:根据选型结果,与供应商进行洽谈和谈判,确定设备的采购合同和交付时间。
需要注意合同条款的明确和风险分担。
3. 设备安装:根据设备的安装图纸和安装说明书,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需要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4. 设备运行: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运行测试和调试工作。
需要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检修等。
需要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6. 设备更新: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设备管理的定义、重要性、管理流程和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定义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它涉及到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保养、维修和更新等方面,并且需要与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等其他管理环节相协调。
二、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设备可以自动完成重复、繁琐、危险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设备的合理管理,可以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准确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提升员工工作环境: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可以减少员工的体力劳动和危险操作,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三、管理流程1. 设备选购: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设备选购计划,明确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设备供应商的比较和评估,最终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设备。
2. 设备安装: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和生产场地的条件,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和操作稳定性。
3. 设备维护: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
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更换易损件等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设备保养: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以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设备维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换。
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分析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自动化行业的设备管理制度
自动化行业的设备管理制度引言自动化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设备的行业,设备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设备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行业设备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设备采购、设备登记、设备维护以及设备报废等方面。
设备采购设备采购是设备管理制度的起点。
在进行设备采购时,应根据具体需求和预算制定明确的采购计划。
采购人员应对市场上的设备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和洽谈,以确保所选设备的性能、质量和价格都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与供应商签订正规合同,明确设备规格、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关键信息。
- 及时跟进供应商的生产进度,确保设备能够按时交付。
- 对于大型设备,可以考虑进行现场试用或实地考察,以验证其性能和适用性。
设备登记设备登记是设备管理制度的基础。
在设备采购完成后,应及时对设备进行登记,以确保公司对设备的掌控和管理。
设备登记应包括以下内容: - 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
确保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 设备采购日期和采购价格。
- 设备归属部门和使用人员。
- 设备存放位置和使用地点。
设备登记记录应存档备查,并保持及时更新。
对于设备的调拨、报废等变动情况,也应及时更新登记记录,以确保设备管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设备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并降低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生产停机损失。
设备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 -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维护标准,明确具体的维护内容和时间节点。
- 配置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和调试等工作。
-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包括更换易损件、校准仪器和设备等。
设备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人员、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等信息,以备查证和追溯。
设备报废设备报废是设备管理制度中的收尾环节。
设备报废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以确保设备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
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加强对企业内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益,规范设备使用行为,本制度订立。
该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含企业自有设备和外来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二、管理标准1. 购置与报备1.1 任何部门需要购置新的自动化设备时,需提出购置申请,并依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采购。
1.2 购置的设备需要报备给职能部门,包含设备名称、型号、供应商等相关信息。
1.3 购置的设备需经过职能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需要退回供应商,并进行合理的索赔。
2. 设备使用与维护2.1 设备使用前,必需接受相关培训,掌握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了解设备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2.2 设备的操作必需遵守设备操作手册、标签和警告标识上的相关要求。
2.3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必需依照设备厂商的要求进行,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并记录巡检情况。
2.4 设备故障时,及时联系职能部门进行报修,禁止私自拆卸设备,以免造成不必需的损害。
3. 设备保管与安全3.1 职能部门负责设备的统一保管管理,设备采购后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存放、维护和保管工作。
3.2 设备存放应符合防潮、防尘、防腐蚀等要求,设备存放区域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3.3 禁止私自调整设备参数以及清理设备内部,这些工作必需由授权人员进行。
4. 设备报废与更新4.1 设备到达预定的使用寿命时,应依据设备管理部门的看法,及时报废设备。
4.2 对于过时的设备,职能部门应及时提出更新设备的方案,并进行相关预算和计划。
4.3 设备报废前,需进行清理、注销和定期备份工作,确保设备上的数据和信息安全,防止泄密。
三、考核标准1. 设备使用绩效评估1.1 设备利用率:依据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计划生产时间,计算设备利用率,实现设定的目标值即为合格。
1.2 设备故障率:依据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和设备的总运行时间,计算设备故障率,实现设定的目标值即为合格。
1.3 设备保养:依据对设备保养工作的合格完成情况评估,实现设定的目标值即为合格。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高效地管理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流程以及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设备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通过合理的设备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设备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
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率,降低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
3. 提升产品质量:自动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提供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设备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管理的流程1. 设备选购: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
考虑设备的性能、品牌信誉、售后服务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2. 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安装和调试指南,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进行性能测试和调整。
3. 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包括清洁设备、更换易损件、润滑设备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4.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响应设备故障,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
建立故障报修流程,确保故障能够被及时发现、记录和解决,减少生产中断时间。
5. 设备更新与升级: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和升级设备。
考虑设备的性能提升、能源消耗、维护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 设备故障率高:可能是由于设备质量不过关、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导致。
解决方案包括选择可靠的设备供应商、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加强员工培训等。
2. 设备效率低下:可能是由于设备设置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
解决方案包括优化设备布局、改进操作流程、提供员工培训等。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设备监控、设备故障处理以及设备优化等方面来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一、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保证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设备维护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保养:定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各部件的正常运行。
2. 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检查设备,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
3. 备件管理:建立备件库存,确保关键备件的及时供应,减少因备件不足而导致的停机时间。
二、设备监控设备监控是对自动化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设备监控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传感器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
2.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提前预警设备故障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维修措施。
三、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故障是自动化设备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处理设备故障对于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非常重要。
设备故障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故障诊断:通过分析设备故障的现象和原因,确定故障的具体类型和位置。
2. 故障修复:根据故障诊断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修复设备故障。
3. 故障记录与分析:记录设备故障的发生时间、原因和处理过程,并进行分析,以便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四、设备优化设备优化是通过改进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方式,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设备优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2. 技术升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设备管理的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通过智能化技术对设备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能源管理
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和操作风险,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
优势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算法模型,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开发和维护,成本较高且技术难度较大。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智能化技术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定制化服务
结论
05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设备能够自主完成检测、维护、故障诊断等任务,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设备管理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提升企业竞争力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能够减少人力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设备运行状态,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设备管理的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CATALOGUE
目录
设备管理概述流程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设备管理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结合结论
设备管理概述
01
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设备管理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降低维修成本
科学的设备管理能够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减少维修和更换部件的费用,降低企业的维修成本。
绿色环保
流程自动化技术
02
总结词
Hale Waihona Puke 流程自动化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技术,具有高效、准确、可重复的特点。
详细描述
流程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工具,通过编程和配置,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处理。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流程自动化技术具有高效、准确、可重复的特点,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的业务流程。
自动化设备管理办法
自动化设备管理办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设备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挑战。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自动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成为了企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设备管理办法,以期为企业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关键。
这包括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
在采购阶段,要明确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使用条件等,确保购买的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在使用阶段,要制定设备使用规范,包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确保员工正确使用设备。
在维护阶段,要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养、维修等,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在报废阶段,要制定设备报废标准,对报废设备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二、加强员工培训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企业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操作和维护设备。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三、实施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一种有效的设备维护方式,它通过定期检查、更换磨损部件、清洗设备等方式,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实施预防性维护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生产损失。
四、采用智能监控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监控系统在自动化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报警或自动处理。
这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概率。
五、进行持续改进自动化设备管理办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企业要定期对设备管理进行评估和审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
自动化设备管理办法的实施需要从制度建设、员工培训、预防性维护、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和持续改进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设备的管理效率和维护水平。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有效地管理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设备监控和设备更新三个方面来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一、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确保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首先,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检查设备的电源、电缆、传感器、执行器等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松动或损坏的部件。
其次,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以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
此外,还应定期清洁设备,防止灰尘或污垢积累导致设备运行不畅或故障。
最后,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维修记录和更换零部件的时间,以便进行跟踪和分析。
二、设备监控设备监控是保证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关键参数,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可以利用传感器和仪表监测设备的温度、压力、电流、振动等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时间和产量等数据。
其次,可以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及时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预测设备的故障和优化设备的运行模式。
三、设备更新设备更新是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旧的自动化设备可能无法满足新的生产要求。
因此,及时更新设备是必要的。
首先,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设备更新计划。
其次,选择适合的新设备,考虑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维护成本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比较。
然后,进行设备更新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培训等。
最后,进行设备更新后的测试和验证,确保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涉及设备维护、设备监控和设备更新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有效地进行设备维护,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设备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措施;通过设备更新,可以提高生产水平和竞争力。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设备监控和设备优化等方面,对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进行浅谈。
一、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它包括预防性维护、修复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等方面。
1.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浮现故障之前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包括定期检查设备、清洁设备、更换易损件等。
预防性维护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修复性维护修复性维护是指在设备浮现故障时采取的修复措施。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迅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以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修复性维护可以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改进性维护改进性维护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
改进性维护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工艺改进等方式实现。
二、设备监控设备监控是指通过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设备监控可以分为实时监控和远程监控两种方式。
1. 实时监控实时监控是指在生产现场通过传感器、仪表等设备,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2. 远程监控远程监控是指通过网络等远程通信方式,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进行监测。
远程监控可以实现对多个设备的集中监控,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远程监控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设备优化设备优化是指通过改进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工艺流程,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设备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工艺优化工艺优化是指通过改进设备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可以通过优化设备的工作顺序、改进设备的工作方式等方式实现。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自动化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为错误等,因此对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管理自动化设备。
一、设备维护保养
1.1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
1.2 定期清洁设备,防止灰尘积累影响设备运行
1.3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及维护保养情况
二、设备故障处理
2.1 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明确责任人和处理步骤
2.2 培训员工掌握基本故障处理技能,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2.3 定期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预防故障的发生
三、设备更新升级
3.1 定期评估设备性能,及时更新升级设备
3.2 关注行业最新技术动态,选择适合的设备更新升级方案
3.3 建立设备更新升级计划,合理安排设备更新升级时间
四、设备使用培训
4.1 为新员工提供设备使用培训,确保其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4.2 定期组织设备使用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的操作熟练度
4.3 建立设备使用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培训情况及成绩
五、设备安全管理
5.1 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设备使用规范
5.2 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3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
综上所述,对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安全。
因此,加强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自动化设备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减少人工错误。
然而,为了保持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一、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维护自动化设备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零部件和关键组件,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
例如,设备的电路板、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部件可能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磨损或故障,而及时更换或修理可以避免设备的中断。
二、保持清洁保持设备的清洁也是维护自动化设备的重要一环。
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可能会对设备的散热和运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并确保设备周围环境的清洁是必要的。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设备,如传送带和输送机,定期清除堆积在上面的灰尘和杂物,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检查润滑在自动化设备中,一些关键部件需要适当的润滑,以减少磨损和防止过热。
因此,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状态是必不可少的。
特殊的润滑剂应根据设备制造商的建议进行使用,以确保在设备的合适部位使用合适的润滑剂。
四、记录和分析数据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还需要记录和分析数据。
通过记录设备的故障和维修历史,可以发现一些重复出现的故障模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还可以利用记录的数据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找出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五、培训和技术支持为了实现良好的自动化设备维护和管理,员工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
他们应该了解自动化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并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流程。
此外,公司可以寻求设备供应商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以获得更专业的维护和管理指导。
六、预防性维护除了定期保养外,预防性维护也是维持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行的有效方法。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可以避免潜在问题的出现,并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零部件。
七、预算和规划最后,在维护和管理自动化设备时,合理的预算和规划至关重要。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标题: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引言概述:自动化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为错误等。
然而,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惟独合理管理才干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数据监控和升级改造五个方面来探讨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一、设备维护1.1 定期检查:定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清洁保养:保持设备的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3 预防性维护:制定维护计划,进行预防性维护,避免设备浮现故障。
二、安全管理2.1 安全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2.2 安全标识:在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3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避免事故发生。
三、人员培训3.1 技术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维修能力。
3.2 紧急处理:培训人员如何应对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确保能够及时处理问题。
3.3 持续学习:鼓励人员持续学习,跟进自动化设备的最新技术和操作方法。
四、数据监控4.1 数据采集:建立数据采集系统,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4.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3 远程监控:实现远程监控,随时随地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五、升级改造5.1 技术更新: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更新,保持设备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5.2 设备改造: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5.3 成本控制:在升级改造过程中,要控制成本,确保改造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涉及设备维护、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数据监控和升级改造等多个方面。
惟独做好这些管理工作,才干确保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排除、维护保养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浅谈。
一、设备运行监控设备运行监控是自动化设备运行管理的基础,通过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常用的设备运行监控手段包括传感器监测、仪表监测、视频监控等。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设备故障排除设备故障是自动化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设备故障的快速排除对于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至关重要。
在设备故障排除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设备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确定故障的原因所在。
然后,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可能涉及到更换零部件、调整设备参数等。
最后,还需要对故障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后续的预防措施。
三、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维护保养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洁、润滑等工作。
定期检查可以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清洁工作可以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避免灰尘、污垢等对设备的影响。
润滑工作可以保证设备的摩擦部位正常运行,减少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设备性能优化设备的性能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和调整,可以实现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
例如,对设备的速度、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设备的控制系统,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五、设备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是自动化设备运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
例如,设备运行时需要戴上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和调整等危险操作。
此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集合17篇)
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集合17篇)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第1篇1.目的作用为了使设备的检修管理科学化、高效率,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达到公司对设备管理的目标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设备的检修工作分为公司和车间二级管理。
年度大修、中修和二级以上的保养由公司统一安排,具体由设备动力科作出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级以下保养及日常使用过程的检修由各车间负责组织实施。
3.设备修理的原则3.1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实行专群结合、群管群修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好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的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和增长,为生产的发展提供必须的物质基础。
3.2修用结合的原则企业领导在下达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下达设备的检修计划,检查生产计划的同时,检查检修计划。
在生产与设备维修时间上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
在设备检修中,操作工人要紧密配合维修工人,坚持“修用结合”的方法。
3.3修理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要对职工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培养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及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在搞好群众性维护保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修理质量和修理工修理效率,缩短停歇时间,降低修理成本,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4.设备在中修、大修前的检查4.1设备预检设备在中修、大修前必须进行一次检查,一般称预检,在修前三个月左右进行。
修前检查要列人月份检修计划内,可以结合二级保养工作进行,不列人周期结构中,以尽量简化周期结构,减少计划人员的繁琐工作。
修后检查要查明下次计划修理时需要修复的缺陷,确定修理内容,为下次修理做好准备。
4.2设备的清洗和油箱的换油设备的清洗和油箱换油是根据设备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及油箱换油的周期进行的。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自动化设备的定义、分类、管理流程以及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自动化设备的定义和分类自动化设备是指能够根据预定的程序、规则或者指令,自主完成某种功能或者任务的机械、电子、电气等设备。
根据其功能和特点的不同,自动化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生产自动化设备:包括生产线、机械手臂、工业机器人等,用于替代人力完成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性、繁琐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运输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导航车、输送带、自动堆垛机等,用于物料的搬运、运输和仓储,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3. 检测自动化设备:包括传感器、检测仪器等,用于对产品的质量、尺寸、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 控制自动化设备: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散控制系统)等,用于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自动化生产。
二、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流程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更新升级等环节。
1. 设备选型: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结合市场上的自动化设备供应情况,选择适合的设备型号和规格。
2. 采购:与设备供应商进行洽谈、比较和谈判,签订采购合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交付时间。
3. 安装调试:根据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安装图纸和说明书,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4. 运行维护:设立专门的设备维护团队,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5. 更新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老化,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升级,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三、自动化设备的管理策略为了保证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其利用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是指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维护和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至关重要,它涉及到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设备运行监控1. 设备状态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的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2. 运行数据记录:建立设备运行数据的记录系统,包括设备运行时间、故障发生时间、维修记录等。
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二、设备维护管理1. 定期保养: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手册要求,制定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
包括清洁设备、更换易损件、润滑部件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预防性维护: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预测设备故障的发生,提前进行维护。
例如,根据设备的工作时间和工况,制定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减少设备故障的概率。
3. 故障维修: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三、设备管理优化1. 设备标准化:制定设备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同时,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2. 培训和技能提升: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维修能力。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
3. 设备更新和升级: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和升级设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淘汰老化设备,减少故障的发生。
四、设备故障分析与改进1. 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归因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
通过故障分析,可以发现设备设计的不足、使用不当或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为设备改进提供依据。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
浅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引言概述:自动化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设备监控、设备故障排除、设备更新和设备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一、设备维护1.1 定期保养:设定保养计划,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预防维护: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及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以避免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的增加。
1.3 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同时记录故障信息,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二、设备监控2.1 实时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以便进行远程监控和调整。
2.2 数据分析:对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预测设备的寿命和故障概率,及时制定维护计划和预防措施。
2.3 远程控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自动化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包括开关机、调整参数等,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操作效率。
三、设备故障排除3.1 快速定位:当设备故障发生时,需要快速定位故障点,通过观察、测试和排查,找出故障原因,以便进行修复。
3.2 故障修复: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可以是更换零部件、修复电路等,确保设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3 故障分析:对故障进行分析,总结故障原因和修复方法,以便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故障排除的效率。
四、设备更新4.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更新是必要的,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4.2 系统集成:对于多个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可以考虑引入系统集成,将各个设备进行连接和协调,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果。
4.3 培训更新:随着设备更新,员工需要接受培训,了解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以确保设备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和管理。
自动化行业的设备管理制度
自动化行业的设备管理制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自动化行业的设备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对于自动化企业,设备是生产的核心,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生产效率。
下面,本文将就自动化行业的设备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设备管理制度的准备工作设备管理制度是自动化企业进行科学、规范和有效设备管理的基础,因此,编写制度时应首先明确以下几点:1、设备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管理的原则是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2、制度的适用范围:制度适用于所有设备的管理,包括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仓储设备等。
3、制度的制定者和审核者:制定者应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
审核者可以是企业的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
4、制度内容的编写:制度应包括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维护、检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细节。
5、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对于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应明确责任人和任务分工。
二、设备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设备选型与购置设备选型和购置是设备管理的前置环节。
企业应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取符合标准的设备,并在购置设备前充分考虑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维护费用等因素。
同时,在设备购置后,应及时做好设备验收工作,并对设备进行入库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2、设备安装、调试和培训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备安装规范,并且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在设备调试前,应进行设备的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质量达到要求。
为了更好地利用设备,企业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设备操作技能和维护知识。
3、设备维护和保养设备维护和保养是设备管理的核心任务,也是设备寿命延长的关键。
企业应根据设备厂家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周期性、预防性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并且,应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和记录保养记录。
4、设备检修和升级设备长期运行后,必然会出现一些疲劳损耗和设备老化问题,需要进行设备检修和升级。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检修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升级,并制定设备停机计划,做好备品备件的准备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技术
作者:钟瑞刚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20期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与科技含量在日益提高,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的取代了传统的手动设备,再用原来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这就需要更加新型的管理方法,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技术应运而生。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管理
1、引言
在工业生产中,各类机械设备和生产线也在不断地升级与改进,自动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效率高和出品质量稳定等优点,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地提高,在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自动化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起来,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管理自动化设备,使其得到充分地利用?以下就自动化设备的管理技术作了综合分析。
2、自动化设备管理介绍
什么样的设备才算自动化设备呢?自动化设备都是由控制系统、传感器部分和执行元件组成。
控制系统常见的有DCS、PLC、SCADA等;传感器按感知功能分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执行元件根据输入能量的不同可分为电动、气动和液压三类,电动执行元件常用的有电动机、电磁制动器、继电器等,气动执行元件常用的有气缸和气动马达等,液压执行元件常用的有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等。
自动化设备管理包括设备资产管理、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设备状态管理和统计分析管理等六个重要部分组成。
2.1 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指的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某些规律进行分析、控制和实施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是通过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互相配合的一项工作。
设备固定资产是决定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企业资产完整,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必须严格实施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的资料包括设备资产卡片、设备台账、设备清点登记表和设备档案等。
2.2 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管理是指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资料,通过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起来的动态资料系统。
设备档案应由设备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并提出建档要求和规定;其它相关部门应负责设备档案资料的建立和填写,并及时归档。
设备档案是设备制造、使用、修理等工作的存储信息,是设备管理与维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
设备档案管理的资料包括:设备选型和技术经济论证报告;设备购置合同;设备购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自制专用设备设计任务书和鉴定书;制造厂家的技术检验文件、合格证、技术说明书、装箱单;开箱检验记录;进口设备索赔资料;设备安装调试记录和验收移交书;设备附件和工具清单;精度校验及检验记录;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操作规程;使用单位变动情况记录;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设备事故报告;定期检查和监测记录;定期维修和检修记录;设备改装、更新技术资料;大修竣工验收记录;设备封存单和启用单;设备报废记录等。
2.3 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是指依照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小修管理及实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大修和中修的管理及组织实施。
2.3.1 维修级别
小修:对设备的个别零件进行检修,基本不拆卸设备的复杂部分,一般利用空班或交接班时间,由使用部门组织实施进行。
例如:更换已磨损的个别零件;更换润滑油;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日常检查等。
中修:对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解体检修。
例如:清洗复杂部位的零件;更换损坏的轴承等。
大修:使设备完全恢复正常运转和达到额定能力而进行全面解体检修。
例如:更换重要的大型部件;调整整个机械和电气操作系统等。
2.3.2 维修体制
事后维修指的是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的维修方式。
缺点:修理时间长,耽误正常生产。
预防性维修是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设备进行计划修理的维修方式。
优点:有计划性,做好修理前准备工作,使修理时间缩短,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有效寿命。
缺点:维修工作量增多,造成过分保养。
生产维修是指重点设备采用预防维修,对生产影响不大的设备采用事后修理。
优点:即做好了维护保养工作,又节省了维修费用。
维修预防是指在设备的设计、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最大达可能的减少或不发生设备故障,一旦发生故障,也能使维修工作顺利进行。
状态维修是指把PLC直接连接到一台在线计算机上,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如与标准正常公差范围发生偏差,将自动发生报警。
这种维护系统成本高,但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水平。
智能维修是指把远距离设备的传感数据连续提供给中央工作站,通过中央工作站,维护专家可以得到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智能支持,以完成决策任务,然后向远方的现场发布命令,开始维护例行程序。
2.4 备品备件管理
备件管理是指为了缩短设备修理停歇时间,事先组织采购、制造和储备一定数量的配件为备件。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备品备件的计划申请、出入库、维护保养、报废申请;采购部门负责备品备件的采购和入库;仓储部门负责备品备件的保管和出入库。
备件管理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备件资金,合理的库存储备,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
备件管理是维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合理的储备与供应,才能使设备的维修任务完成的既经济又能保证进度。
备件管理按工作内容分类:
(1)备件的技术管理是指备件管理的基础工作。
包括:备件图纸和图册的编制,备件统计卡片和储备定额等基础资料的设计、编制工作等。
(2)备件的计划管理是指从编制备件计划到备件入库这一阶段的工作。
包括:自制备件计划,外购件年度及分批计划,备件修复计划等。
(3)备件的库房管理是指从备件入库到发出这一阶段的工作。
包括:备件入库检查、登记上卡、上架存放,库房清洁与安全,备件消耗量、资金占用额和周转率的统计分析和控制等。
(4)备件的经济管理是指备件的经济核算与统计工作。
包括:备件库存资金的核定,入库账目的管理,备件的成本的审定,备件的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等。
2.5 设备状态管理
设备状态管理是指对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状态信息和生产工艺信息实施定期或连续监测,全面动态地掌握系统状态和功能情况,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出对生产和设备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分类和预警功能、查询及历史信息数据库的应用管理,为生产和设备管理人员及时提供早期的故障信息和维修决策依据。
2.5.1 监测手段
计算机化的监测系统、表盘式的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器、便携测试表。
2.5.2 监测技术及应用
无损探测技术有渗透探伤法、磁粉探伤法、涡流探伤法、超声波探伤法、射线探伤法、光学探伤法。
适用于关键零部件的故障检测。
油液监测技术有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法。
适用于齿轮箱、设备润滑系统、电力变压器等。
温度监测技术有接触式测温发、非接触式测温法。
适用于热力机械、电机、电器等。
噪声监测技术直接用传感器监测。
适用于往复机械、轴承、齿轮等。
振动监测技术直接用传感器监测。
适用于旋转机械、往复机械、齿轮等。
2.5.3 设备技术状态的评价方法
设备技术状态的评价是指把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及有关技术质量标准与设备原给定值作比较,并用定量表示的方法反映其磨损程度的大小,以此为依据分析存在的差异,以提高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水平。
常用的有:设备完好状态的评定;设备综合精度的评定;设备工程能力指数的评定。
2.6 统计分析管理
统计分析管理可以对运行记录、停机记录、点检、完好检查、定期检查、精度检查、故障记录、事故记录等原始数据,通过常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分析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为制定合理的维修策略,提供量化的依据。
统计分析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技术指标、设备经济指标、设备维修帕累托分析、点检记录统计分析、备件库存统计、能源消耗和环境监测数据统计、设备综合效率指标统计等。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高科技设备的普及,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
以上介绍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几个环节,特别是设备状态管理,更是自动化设备应该重视的环节,即是自动化设备管理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又是自动化设备研究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友诚.现代企业设备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李葆文.现代设备资产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王汝杰.现代设备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徐保强.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盛兆顺.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