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案例分析(14)
历年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历年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电梯内部包含许多电气设备和运行机械,一旦发生故障或者电气故障,就会造成电梯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篇文章将通过历年的电梯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电梯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案例一:2014年北京一电梯着火造成3人死亡2014年5月,北京市某小区内的一部电梯突然发生火灾,导致3人死亡。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线老化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导致3名乘客在电梯内窒息死亡。
而在电梯内没有设置灭火器,也没有应急疏散通道,导致乘客无法及时逃生。
这一事故暴露了电梯内部设备老化和安全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给电梯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案例二:2017年上海一商业大厦电梯发生火灾2017年2月,上海市一商业大厦内的一部电梯突然发生火灾,导致10多名乘客被困,幸好最终被成功解救。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烟雾弥漫导致乘客无法自行逃生。
与此同时,商业大厦内部的消防设施和应急疏散通道也存在不足,没有及时发挥作用。
这一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对电梯安全的担忧。
案例三:2020年广州一高层建筑电梯发生火灾2020年8月,广州市某高层住宅楼内的一部电梯发生火灾,导致多名乘客被困,其中一名女性因吸入大量烟雾丧生。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电梯内部没有设置灭火器和烟雾报警器,导致乘客无法及时获得救援。
同时,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也存在不足,没有有效发挥作用。
这一事故引发了公众对电梯安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以上三起案例反映了电梯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和救援困难。
首先,电梯内部的电气设备老化和故障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电梯内部缺乏有效的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导致火灾发生后乘客无法及时获得救援。
再次,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也存在不足,使得乘客在火灾发生后难以安全逃生。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1.电梯事故的种类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
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2.电梯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
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
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1)维保单位或维保人员的缺陷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不是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维修,而是待出现故障停梯后,才进行抢修,既误时又误事,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甚至是敷衍了事,置电梯安全于不顾。
管理者或维修保养人员,应加强有关法规的学习,做到有法必依。
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法规建设。
3.事故案例(1)门系统事故11999 年7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行时开门走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二人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一死一伤。
1998年9月24 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也出现了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
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选好层,站在门口等人一同乘梯。
就在这时电梯开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
(2)门系统事故21995年9月13日,山东某服装厂,发生了一起恶性电梯死亡事故。
该电梯为客货电梯,6层6站,XPJ型,额定速度0.5m/s,额定载荷1000kg,门锁为GS75—11型。
因该电梯制造较早,各部件的型号已趋于老化,因三角碰块与勾子锁频繁碰撞,使三角碰块已磨成倒圆弧状,加之弹簧老化,啮合深度只有3mm,只要在层门外,用手一扒层门则很容易就打开。
电梯事故法律责任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法律责任典型案例分析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设备,在现代城市中普遍存在。
但是,在电梯运行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意外或故障,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一旦发生了电梯事故,那么责任主要就要划分到电梯管理方、电梯制造商、电梯安装方或者电梯维保方等。
本案是一起电梯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典型案例。
该案件因人员死亡严重性质严重并且涉及到多个责任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该电梯事故的责任划分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案件概况2015年12月,广州某写字楼内的电梯在上行时突然失速,导致电梯内两人死亡。
事发后,警方迅速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并将电梯进行安全封锁。
事件发生后,该写字楼的混凝土墙体也出现了裂缝。
二、责任主体及责任划分1、电梯管理方及维保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电梯制造方只需要为电梯设备的安全质量负责,而电梯管理方、电梯维保方等需要对电梯设备的长期维护、检查和管理负责。
在本案中,该电梯是一直由电梯维保服务商进行维修和保养的。
因此,在这起事故中,电梯维保方首先需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
据了解,电梯维保公司有过对该电梯进行过维护服务,但是他们并未能够发现电梯设备存在问题。
由于电梯若干的故障不能及时得到维修,引起了悲剧的发生。
因此,电梯维保公司应该对导致事故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2、电梯制造商电梯生产厂家也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负有一定的责任,主要是负责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但是,在本案中,相关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并没有找到电梯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
因此,电梯制造商在这起事故中应该被免责。
3、电梯安装方电梯安装方担负着对电梯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的职责,如果对电梯设备进行安装不当或者调试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
根据相关报道,该电梯的安装工作是由施工方自行进行的,没有经过官方检查和验收。
而且在事故发生之前,该电梯已经进行了多次维修和保养,说明在安装或调试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测试。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事故是指因电梯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由于电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电梯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一起电梯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类似事故提供启示。
案例概述:大厦的一部电梯事故导致了3人死亡、5人受伤的惨剧。
据初步调查,这起事故是由电梯制动器故障引起的。
当时该部电梯内乘坐了10人,电梯突然失控并以很高的速度下坠,最终坠入地下室。
首先,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制动器故障。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保证电梯的乘客在停止状态下不受干扰。
而该起事故发生时,电梯制动器明显失效,导致电梯失去控制,最终坠落。
其次,电梯事故的发生也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有关。
根据调查发现,在该大厦的电梯维护保养计划中,并未对电梯制动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这使得潜在的故障无法被及时发现和修复,最终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再次,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也存在一定问题。
据目击者称,当电梯失控下坠时,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并未迅速采取措施,导致救援工作延误。
这对于在事故中受困的乘客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教训:首先,电梯制动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应该将电梯制动器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停用电梯并进行维修。
其次,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计划。
每部电梯都应有定期维护和巡检的计划,并且要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
再次,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切实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最后,要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和监督。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电梯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的安全出行。
综上所述,电梯事故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通过对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梯制动器故障、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例,探讨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案例:2019年某城市商业中心电梯故障某城市的一座商业中心,一天中午发生了一起电梯故障事故。
当时,一名女性乘客在电梯内,突然感觉电梯停止运行,随后出现了剧烈晃动的情况。
乘客们惊恐万分,纷纷尖叫,导致现场一度混乱。
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梯恢复正常运行,但乘客们的心理创伤不可避免。
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经过初步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电梯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
电梯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长时间使用会导致零部件磨损,从而引发故障。
在这起事故中,电梯的控制系统和传动装置出现了故障,导致电梯停止运行。
2. 维护不到位: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
然而,由于商业中心管理者的疏忽,电梯的维护工作没有得到及时的执行和跟进。
长期以来,电梯的维护记录不完整,导致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
3. 应急措施不当: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商业中心的应急措施并不完善。
在这起事故中,乘客们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安抚,导致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
商业中心应该在电梯故障发生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并对乘客进行安全疏散和救援。
应对措施建议1. 加强设备维护:商业中心管理者应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保养电梯,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2. 完善应急预案:商业中心应制定完善的电梯故障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
在电梯故障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同时对乘客进行安抚和疏散,确保他们的安全。
3.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对于乘坐电梯的公众来说,他们也应提高安全意识。
在乘坐电梯时,要注意遵守相关规定,不要超载、乱动或者故意破坏设备。
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紧急呼叫装置,以便在遇到危险时及时寻求帮助。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嘲
电 梯 事 故 案 例 分 析
王 海 霞
( 河南省安阳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 河南 安 阳 4 5 0 ) 5 0 0 中图分类号 : 3 C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5 (0 20 — 0 2 0 1 0 — 2 X2 1 )6 0 6 — 2
摘 本文通过对电 故的分析, 出 梯的安全需 要: 梯事 指 电 要乘 的 客文明 乘梯0 用管理单位严 使 格的管 维 理、 保单位规范 的维保来
期 到 了一 定 要 进 行 维 保 , 大修 年 限 到 了一 定 要 大 修 . 目前 有 相 但 当一 部分 电梯 没 有 安 全 检 验 合 格 证 仍 在 运 行 二 是 电梯 质 量 参 建 设 管 理 公 司 等 召 开 新 闻 发 布 会 .通 报 北 京 地 铁 四号 线 电扶 梯 差 不 齐 。 比如 一 家 商 品 房 小 区 , 后 来 开 盘 的 乏 期 、 其 四期 电 梯 故 事故 处 理 进 展 北 京 市 相关 部 门表 示 . 京 市 所有 轨 道 交 通使 用 障 率 .明 显要 高于 最 先 开 盘 的一 期 所 以建 设 单 位 在 购 买 电 梯 北 的均 为公 共 交 通 重 载 型 自动 扶 梯 .而 奥 的斯 事 故 批 次 电梯 存 在 时 , 尽 量选 择大 品牌 , 量 、 保 及 安装 质 量 一 定要 到位 j是 要 质 维 安 全 隐患 北 京 市 质 量 技术 监督 局 新 闻 发言 人 张 巨 明 指 出 , 次 电梯 维保 资 金 投 入不 够 。 0 0年 国家 就 出 台 了相 关 政 策 . 设 备 此 21 在 事 故 电梯 具 体批 次 为奥 的斯 品牌 5 3 P 1 M E型 . 故 的 直 接 原 因是 设 施 维 护 方 面 , 求 一 部 电 梯 一 年 需 投 入 9 0 事 要 0 0元 的维 护 费 . 目 “ 南 于 固 定 零 件 损 害 . 动 主 机 发 生 偏 移 , 动 链 条 脱 落 , 成 扶 前 很 多 小 区在 电梯 维保 资 金 上 每年 投 入 只有 30 驱 驱 造 0 0元 左 右 投 入 梯下 滑 。“ 个 固定 螺 栓无 故 折 断 , 成 工 作 制动 器 没 有启 动 , 两 造 而 资 金 少 。 造成 哪家 电梯 维 保 公 司 的报 价 低 就 选 哪家 . 了争 夺 服 为 附 加 制动 器没 有 启 动 的原 因 正 委 托 国 家 电 梯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中 心 务 市 场 . 维保 公 司竞 相 开 出 更 低 的服 务 价 格 . 样 就 造 成 了恶 性 这 进 行 质检 ” 巨明 指 出 . 初 步认 定 此 次 事故 是 因 奥 的 斯 此 款 竞 争 拿 到服 务 订 单 后 , 张 可 维保 公 司会 相 应减 少维 保 人 员 和 资 金 投 电 梯 存 在设 计 缺 陷 , 同时 维 护 保 养 不 到 位 造 成 。近 年 来 , 的 斯 入 . 奥 以减 少 成 本 。四是 维保 单 位 内部管 理混 乱 一 些 小 的 、 没有 资 电 梯 事 故频 发 作 为世 界 上 最 大 的 电梯 生 产 商 之 一 . 的斯 目前 质 的维 保 公 司 会 挂 靠 在 大 单 位 下 . 用 大 单 位 的 资 质 进 行 投 标 . 奥 利 在 中 国经 营 奥 的 斯 、 子 、 连 星玛 和 江 南 快 速 四个 电 梯 品牌 , 而 大单 位 则 每 年收 取 账 目的 3 西 大 %到 6 %为 管 理 费 目前 . 业公 司 物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电梯事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小区一栋高层住宅楼,业主王某于2021年5月入住。
2021年7月8日,王某在使用电梯时,电梯突然失控,从10楼坠落到1楼,造成王某重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为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未按时进行电梯保养,导致电梯故障。
王某要求电梯维护保养公司和物业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但双方协商未果,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2. 物业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三、案例分析(一)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1. 电梯维护保养公司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在本案中,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未按时进行电梯保养,导致电梯故障,从而造成王某受伤。
根据法律规定,电梯维护保养公司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电梯维护保养公司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二条,侵权人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未按时进行电梯保养,导致电梯故障,造成王某受伤。
根据法律规定,电梯维护保养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物业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1. 物业公司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电梯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
在本案中,物业公司作为物业服务企业,有义务对小区内的电梯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
然而,物业公司未履行相关义务,导致电梯故障,造成王某受伤。
根据法律规定,物业公司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物业公司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二条,侵权人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物业公司未履行电梯保养义务,导致电梯故障,造成王某受伤。
根据法律规定,物业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认为,电梯维护保养公司和物业公司均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介绍电梯事故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本文将分析一个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例,以便深入了解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2. 事故描述在某高层住宅楼中,一名居民乘坐电梯下楼时,突然感到电梯晃动并发出异常噪音。
随后,电梯突然停止运行,导致乘客被困在电梯内。
紧急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成功将乘客救出,并发现电梯的机械部件发生了故障。
3. 事故原因分析3.1 设备故障通过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电梯的驱动系统存在故障。
这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和噪音,并最终停止运行。
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定期维护所导致的。
3.2 维护不当在对电梯进行维护和保养时,维修人员可能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
他们可能忽视了一些关键的维护步骤,导致电梯的机械部件出现故障。
3.3 设计缺陷电梯的设计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例如,电梯的驱动系统可能没有足够的耐久性,无法承受长时间的运行。
这种设计缺陷可能是由于制造商在设计过程中的疏忽或者成本控制不当所导致的。
4. 事故对策及预防措施4.1 定期维护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物业管理部门应制定并执行定期维护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对电梯各个部件的检查、清洁和润滑等工作。
同时,维修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维护,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2 建立监控系统安装电梯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4.3 加强培训对于电梯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其对电梯安全和维护的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维护和保养的基本知识、紧急救援措施等。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4.4 强化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的监管,确保电梯制造商和维修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生产和维护。
电梯、塔吊倾覆倒塌事故、模板、脚手架坍塌事故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前言建筑行业属于安全事故多发行业,综合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违章、违规施工和不按专项方案施工造成的。
由于建筑施工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建筑工序繁多,建筑机械种类繁多等特点。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有认真、严格的按照安全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经审批和论证的专项方案施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唯一法宝。
下面介绍几起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以起警示作用。
一、电梯、塔吊倾覆倒塌事故事故案例1:池州一在建小区工地电梯坍塌致4死1伤2011年 10月6日16:30,池州市贵池区英伦城邦小区二期施工现场一人货电梯运行中从18层突然坍塌,5名正在施工的民工被埋压。
此次事故致1人当场死亡,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受伤。
事故案例2:武汉东湖一工地电梯坠落致19人死亡2012年9月13日下午1时许,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小区一载满粉刷工人的人货电梯,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失控,直冲到34层顶层后,电梯钢绳突然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接坠到地面,造成梯笼内的作业人员随笼坠落,已造成19人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人货升降机司机属于特种作业,操作者须持有由建筑部门颁发的资格证,才可上岗。
本领故由遇难工人们在午休时间无证自行开人货升降机,且人数超载,才导致惨剧。
经调查,开升降机的人要下午1:30才上班,遇难工人们都是做包工的,为了赶工期多赚钱,就在下午1:00左右自行上机操作。
且午休时间无人监管,19个工人一起上去,还推了一车物料,该升降梯的额定人数为12人,属于严重超重。
事故案例3:***工程A座商住楼工地起重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2008年2月,现场使用塔吊吊运钢筋至半空时,塔吊标准节发生弯折,塔身自由端向建筑物方向倾覆,倒在A栋14层支撑架及楼板上,将正在13层楼进行模板加固作业的一名作业人员压住。
经过现场人员的努力,压在塔吊配重块下的作业人员被救出,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 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打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 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7楼和8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
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电梯事故案例50例

电梯事故案例50 例案例1:2002 年12 月31 日9 时20 分,LT 公司原料车间车间发生一名作业人员驾驶叉车从三层电梯间坠入电梯井(坠落高度约12 米),造成车毁人亡。
事故经过:2002 年10 月HJ 物流(以下简称物流公司)与LT (以下简称LT 公司)签订了《叉车服务合同》。
12 月31日8 时,物流公司叉车司机徐*在LT公司一车间三层驾驶叉车向提升物料的货运电梯装运货物。
9时20分,当叉车司机徐*将电梯上的货物卸下后,LT 公司一车间电梯操作员贾*将电梯轿箱提升到四层,但三层的电梯厅门却没有按规定关闭(电梯超过法定检验期达九个月,且带病运行)。
当叉车司机徐*驾驶叉车向电梯运送物料时,因电梯厅门是敞开的,误以为电梯轿箱还在三层,就按正常工作程序驾叉车向电梯上开去,不慎连车带人一起坠入电梯井(坠落高度约12 米),徐*严重摔伤,后立即送往市中心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4时30分死亡。
案例2:2008年2月7日14时许,某电梯公司维修工兴隆乘坐由电梯司机月娟操作的1#客梯到12 层,兴隆、月娟走出电梯,月娟从相邻的2#货梯12 层层门坠入电梯井道,至底坑后死亡。
根据现场勘查和电梯层门构造分析,人体倚靠该层门不足以使门下端滑块脱出地坎槽。
案例3:2008年3月17日16时左右,某公司1名保洁人员将中欧宾馆办公楼2#电梯厅门打开,揭保护膜打扫卫生时,不慎坠入井道,后经抢救脱离危险。
案例4:2008年3月17日晚上,位于西直门南大街11号的人民医院新楼,装修工人徐波在电梯井道工作,其余3人在轿厢工作,晚9时30 分,配合工作的电梯维修工启动电梯轿厢上行,听到井道发出异常声响,打开底层厅门,发现徐波倒在底坑地面靠近右侧井道处,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徐无电梯操作证,违章进入井道,悬空冒险作业,相互配合不一致。
案例5:2008 年4 月10 日上午,某电梯公司维修工人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2#楼三单元北侧电梯地下三层底坑有一具死尸。
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情介绍2018年2月12日,某高层居民楼内发生一起电梯火灾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发生在凌晨3点左右,当时楼内的电梯突然冒出浓烟,导致乘客被困。
由于浓烟过大,救援人员无法立即进入,直到事故发生1个小时后,才得以将被困者救出。
然而,其中2名乘客因烟雾中毒已经身亡,另外3名受伤者则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二、事故原因分析1. 电梯设备老化经过调查,事故发生的电梯已经使用了20多年,而根据相关规定,电梯的使用寿命一般只有15年左右。
由于长期使用,电梯内部的设备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老化,这是导致电梯火灾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电梯维护不到位据了解,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并不到位,原本应该定期对电梯进行检修,但实际上由于业主的疏忽,只进行了简单的日常保养,对于一些重要的部件更是长期忽视。
因此,电梯内部的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是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
3. 紧急疏散措施不到位在发生火灾时,楼内的紧急疏散措施并不到位,导致后续救援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浓烟过大,救援人员无法立即进入,这也使得被困者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另外,应急照明设备也存在问题,没有提供足够的光照,增加了被困者的恐慌和逃生困难。
三、事故分析1. 电梯老化问题电梯的使用寿命与维护保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旦电梯的各个部件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就会对电梯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电梯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上,业主应当加强管理意识,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2. 电梯维护保养问题电梯的维护保养对于电梯的正常运行来说至关重要,任何一项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因此,业主在选择电梯维保公司时,需要慎重考虑,并要求对电梯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业主也应当加强日常巡检工作,严格遵守维护保养的相关规定,切实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分享人:丁超分享日期:2014年3月10日一、事件经过2013年5月14日上午,湖北宜昌沃尔玛超市中正在运行的一部手扶电梯突然断裂,导致一位老太与电梯一起坠落后当场身亡。
二、原因分析事发前一天该电梯因检修故障拆除了一块梯板,但未及时安装还原,由于这部电梯每天都由沃尔玛超市工作人员负责开启,负责开电梯的工作人员没有得到通知,酿成悲剧。
宜昌市质监局随后公布的调查结果称,经初步调查认定,该事故系检修过程中违规擅自启用故障设备所致。
三、经验启示目前高楼大厦不断增多,电梯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现在电梯事故经常见于报端,为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减少事故带来的伤害,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电梯使用十项安全提示: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有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四、使用单位不得将电梯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五、电梯超载报警时不要挤入轿厢或搬入物品:乘客在电梯超载报警后仍然挤入轿厢或搬运物品,将造成电梯不关门,影响运行效率,情况严重时将导致曳引绳打滑,轿厢下滑,甚至造成人员剪切等事故的发生。
六、被困电梯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呼救、耐心等待、平层出门:当乘客在电梯轿厢内受困时,应通过报警装置或电话求救,并在轿厢内耐心等待专业人员进行救援,如贸然通过撬、扒、踢门的方式自行脱困,可能发生事故。
七、不要乘坐明示禁止载人的电梯(或升降机):乘坐明示禁止载人的电梯(或升降机),因该类设备本身不具备乘人的基本安全条件,极易造成人员挤压、剪切等伤亡事故的发生。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偶尔也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
本文将针对电梯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大家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电梯事故案例。
某市某小区的一名女士乘坐电梯下楼时,突然感觉电梯晃动不稳,随后电梯突然停止运行,导致女士受伤。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电梯故障,导致突然停止运行。
这一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电梯安全的担忧。
那么,电梯事故的发生究竟有哪些原因呢?首先,是电梯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
一些低质量的电梯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如制动系统故障、电气系统故障等,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其次,是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
电梯作为一种机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如果维护不到位,就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再次,是电梯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
一些乘客在乘坐电梯时不按规定操作,如在电梯运行时乱动、超载等,也会增加电梯事故的发生概率。
针对电梯事故,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呢?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监管,提高设备质量标准,加强对电梯制造厂家和维护公司的监督检查,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可靠。
其次,物业管理方面应加强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再次,乘客在乘坐电梯时也要遵守相关规定,不要进行不当操作,如超载、乱动等,以确保乘坐安全。
总的来说,电梯事故的发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
只有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监管,加强维护保养工作,同时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引起大家对电梯安全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乘梯环境。
电梯事故法律责任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法律责任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法律责任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输设备,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电梯设备的复杂性和使用频率高,电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应较大。
当电梯发生意外事故时,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必须明确相关责任。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电梯事故案件为例,分析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
通过对相关案件的综合研究,提高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识,促进电梯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发展。
一、案件概述2019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某小区的一部住宅电梯发生故障,导致一名女子被困电梯并受伤。
事故发生后,女子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此次电梯故障事故是由电梯轿厢门未正常关上引起的。
此外,电梯的检查记录也显示,在事故前该电梯存在部分故障问题。
因此,电梯维护公司被依法追究了相应的责任。
二、电梯维护公司的法律责任1.依照《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电梯维护公司应当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负有直接责任。
公司须对所维护电梯的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尤其是对于出现故障的电梯,公司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2.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电梯维护公司作为电梯设备的所有者或管理人,应当尽全力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保障公众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旦由于维护不到位或监管不严导致电梯发生安全事故,电梯维护公司等有关责任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此次案件中,电梯维护公司未能正确处理电梯设备故障,使得电梯轿厢门未能正常关闭,从而造成了电梯事故。
因此,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包括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失业费以及相应的精神抚慰金等。
三、公众的法律责任1.虽然在电梯事故中,一般情况下公众人员不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但是公众也应当对电梯安全负有某种程度上的法律责任。
2.公众应当遵守有关电梯使用的规定,如不要恶意破坏或故意卡在电梯中等。
同时,公众还应当加强对电梯维护公司的监督,及时举报或投诉电梯设备存在的问题。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自动扶梯的事故案例

事故8:2007年8月13日下午,在某市轻轨车站A入口处,2岁大没有穿鞋的女孩小丽(化名)和婆婆下自动扶梯时,很兴奋,非要下来自己站着。到扶梯末端,孩子没有抬脚,脚趾顺势滑进挡板与活动台阶的缝隙中,可扶梯并未停下,而是继续向下运动,右脚不慎卷入扶梯的挡板下。经过消防队1个小时的营救,虽然孩子的腿被取出,但经医生诊断,其伤势严重,可能需要截肢。
02
事故9的主要原因是扶手带的运行速度与梯级运行的速度不一致,并且超过了标准要求的0~+2%,加上乘客年老体弱,心情慌张,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01
5.1、事故分析
02
5.2、检验规程中对于跌到的防护
1条,其目的是防止由于扶手带与梯级运行速度不一致,而使乘客握住扶手带的手和站立在踏板上的脚产生相对位移,如果乘客慌张有可能产生跌到。
01
事故12:据报道2006年某市人才交流招聘会期间发生一起因拥挤造成扶梯破坏的事故,扶梯扶手严重挤垮变形。当时来找工作的人流非常大,由于人员在出入口没有得到及时的疏散从而造成了该次事故。
02
6、管理不善造成的其它事故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大家!
汇报人姓名
CLICK TO ADD TITLE
运行中发生的逆转 逆转事故的发生除了设备本身制造的原因外,主要还是调整以及检验存在问题,比如在验收检验时不对制动器进行满负荷试验,使制动器没有经受真正的考验,遇到突发事件非常容易发生事故,由于自动扶梯都安装公共场所,所以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大家要认识到该检验的重要性,不能掉以轻心。
事故3:2003年9月8日某地铁站提升高度8m的5号扶梯正在向上运行时突然发生故障,并逆转向下溜车,造成梯上14名乘客摔倒,其中1人轻伤。
01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目录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1)业主被困电梯内获解救时被夹死 (4)宁波市第二医院电梯坠落事故 (6)电梯事故与安全探讨 (7)电梯伤亡事故及预防措施 (9)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13)电梯安全与事故浅析 (16)常见电梯停梯故障分析及防范 (19)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 (21)一起发生在电梯井内的高处坠落事故 (23)电梯使用安全警示(附案例) (25)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28)电梯事故案例:电梯层门事故50例 (41)电梯事故案例4个 (54)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案例1某百货商店仓库有1台手开门2t货梯,基站为前后对穿门。
仓库工作人员习惯将电梯停在基站,前后门同时打开作为通道,因此经常有推车通行,门框被撞击,致使门电锁接触不良而影响运行。
一个下雨天,电梯驾驶员利用应急按钮操作电梯运行,使电梯离开基站,而基站前后门仍敞开。
仓库1位职工在电梯停在基站时经过轿厢通道上厕所,上完厕所急匆匆低头冒雨返回经轿厢通道,而此时电梯已离开基站,于是一脚踏空坠落底坑,造成2根肋骨骨折。
事故分析:(1)该库领导对电梯管理不严,层门电锁损坏不及时报修而带病运行,驾驶员利用应急按钮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违章操作。
(2)违反了电梯的安全规定,把电梯轿厢作为通道。
(3)对损坏电梯设备的人员没有追究责任,及时处理。
案例2某市级医院1台手开门电梯,门电锁经常接触不良。
一天电梯驾驶员发觉5楼层门电锁损坏,他认为反正过几天电梯维修工就要来保养,因而没有去联系报修。
为了不影响电梯的运行,他擅自用导线将层门电锁短接暂时使用。
当早班即将下班时,驾驶员把电梯开到5楼,并将层门虚掩留下一门缝,离开轿厢去办私事。
此时,5楼一勤杂工擅自启动电梯将一车垃圾用该电梯送往l楼,而5楼层门仍没关严。
驾驶员返回时,随手拉开层门一脚跨进,坠落到l楼轿顶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1)电梯驾驶员发觉5楼层门锁损坏,没有及时与电梯维修工联系修复,而是私自处理,使层门电锁失去安全作用。
案例分析论文: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增多,电梯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随之而来的电梯安全问题渐渐显现出来。
我国电梯相关部门对电梯的安全非常重视,对电梯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不断颁布和修订与电梯有关的标准、安装技术规范来防止电梯发生事故,但电梯事故仍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例如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X年,全国电梯伤亡事故共发生了44起,在201X年发生了55起),电梯事故已成为严峻的社会性问题。
201X年7月5日9时36分,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出口奥的斯自动扶梯在上行过程中突然逆转下行,造成1人死亡,30人受伤。
这一事故犹如导火索,连日来成为大众瞩目、媒体追踪的热点。
这起北京地铁电梯事故究竟折射了什么?一、企业主体责任缺失北京地铁电梯事故发生之后,许多媒体在发表的言论与报道中剑指奥的斯这家品牌企业主体责任的缺失。
7月8日千龙网报道,7月7日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联合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卫生局、京港地铁、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等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地铁四号线电扶梯事故处理进展。
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使用的均为公共交通重载型自动扶梯,而奥的斯事故批次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新闻发言人张巨明指出,此次事故电梯具体批次为奥的斯品牌513MPE型,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固定零件损害,驱动主机发生偏移,驱动链条脱落,造成扶梯下滑。
“两个固定螺栓无故折断,造成工作制动器没有启动,而附加制动器没有启动的原因正委托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质检。
”张巨明指出,可初步认定此次事故是因奥的斯此款电梯存在设计缺陷,同时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
近年来,奥的斯电梯事故频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生产商之一,奥的斯目前在中国经营奥的斯、西子、大连星玛和江南快速四个电梯品牌,但近年却频发事故,质量问题堪忧。
总部在美国的奥的斯从150多年前卖出第一部电梯,到现在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迅猛扩张的同时却忽视质量安全隐患,已经脱离了企业经营的根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如何安全 乘坐电梯
❖ 1、请勿依靠、 拍打、手推、 撞击、脚踢 轿厢门。
❖ 2、乘坐 电梯时勿 狂按按钮。
3、乘坐电 梯要注意 查看电梯 内的《安 全检验合 格》标志。
❖ 4、防止发 生坠落事故。 楼层门开启 时,轿厢不 在同层,请 勿进入。
❖ 5、防止发 生剪切事故。 发现电梯门 没有关上就 运行,说明 电梯故障, 这时不要乘 坐。
❖ 6、乘坐过程 中电梯出现 故障,乘客 不要惊慌, 应设法通知 电梯使用管 理部门。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一、引言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 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 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 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 其他事故占5%左右。
二、案例
事故过程:1998年9月24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 出现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 选好楼层,站在门口等人一起乘梯,就在这时电梯开 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 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
四、以下几种情况请勿乘坐电梯
1、遇到火灾,不要使用电梯。 2、电梯发生异响,这预示着电梯可能会有安全问题。
五、结束语
愿:安全与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