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某热电厂技改工程节能评估报告(仅正文)

某热电厂技改工程节能评估报告(仅正文)
d 造成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将一期 1 台 3MW 抽凝机组改造成后置机 re 接在背压机排汽管道后,利用背压机排汽作为它的进汽,起到维持背 te 压机稳定运行的作用。 is 本次对项目的节能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g 1、从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角度,分析评估其对能源消费的影 e 响; R 2、从项目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及设备方案的角度,分析评估 Un 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xxxx 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6MW 背压机组改造工程 节能评估报告书
前言 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 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避免盲目建设导致的能源浪费和 用能不合理现象,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 力实现“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总体目标。
xxxx 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6MW 背压机组改造工程 节能评估报告书
几个方面,评估项目的节能措施; 7、评估项目用能情况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8、对项目整体用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项目建设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2 评估依据
1.2.1 评估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令第 77 号)
3、从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角度、主要耗能设备角度,评估其耗 能指标和能效水平;
4、从辅助生产及设施的角度,评估其耗能指标和能效水平; 5、对项目的能源从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 评估能量的转换及利用情况; 6、从总图布置、工艺方案、建筑方案、用电方案、用水方案等
3 xxxx 设计研究院
1、 按国家政策、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对本次项目进行核查; 2、 按能源折标系数,计算本项目实施后的综合能耗等指标;
d 3、 提出对本项目节能措施的评价,并提出补充节能降耗的措 UnRegistere 施;

热电联产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联产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联产工程节能评估报告热电联产(CHP)工程是一种高效能的能源利用方式,可以将电能和热能同时产生。

在热电联产过程中,燃料的能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使整个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对热电联产工程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

首先,热电联产工程可以减少电能和热能的传输损失。

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中,电能和热能的产生和输送是分离的,存在较大的传输损失。

而在热电联产过程中,电能和热能是在同一地点同时产生,减少了能量传输的距离,降低了能量传输损失。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燃料资源。

其次,热电联产工程的废热利用效果显著。

传统发电方式中,大部分的废热都会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

而在热电联产过程中,废热可以被回收利用,用于供暖、供热水等方面。

通过废热的再利用,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取暖方式的依赖,降低能源的消耗。

此外,热电联产工程还可以采用余热发电技术,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CHP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通过热回收设备将其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过余热发电技术,热电联产工程的能效可以进一步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热电联产工程的节能效果也与具体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有关。

在工程设计中,应合理选择装置和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节能措施,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运营管理中,应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和能源供应策略,充分发挥工程的节能潜力。

总而言之,热电联产工程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它可以减少能量的传输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废热可以被回收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效。

然而,热电联产工程的节能效果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来实现。

只有科学规划和合理运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热电联产工程的节能潜力,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根据热电联产项目的节能评估,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节能评估报告。

一、概述热电联产项目是一种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在发电过程中回收余热,同时产生热能。

这种方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认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能源利用方式。

本报告将对热电联产项目进行节能评估,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二、项目背景该热电联产项目位于工业区,主要利用煤炭进行发电,同时回收废热产生热能供周边企业和居民使用。

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发电1000万千瓦时,提供500万千瓦时的热能,预计投资为5000万元。

三、节能评估方法本次节能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能量流分析:通过对项目各个环节能量流进行分析,确定能源利用效率和能量浪费情况。

2.工艺优化: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3.装备改造:利用节能技术对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评估结果经过能量流分析,我们发现该热电联产项目在煤炭燃烧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较大的问题,并且余热的回收利用率较低。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优化燃烧过程:通过使用高效燃烧设备,改善煤炭燃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燃烧控制和监测,减少燃料的浪费。

2.安装余热回收设备:在发电过程中,通过安装余热回收锅炉,回收废热,并利用其产生热能,供周边企业和居民使用。

3.优化供热系统:对项目提供的热能进行管网优化,减少能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

并结合节能技术,改善供热设备的能效,降低用能成本。

五、投资回报因此,该热电联产项目的总投资回报为95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年。

六、结论通过本次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我们发现在当前能源发展形势下,该项目的建设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能源利用方式。

通过改善燃烧效率,优化能量回收利用,该项目能够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节约和减排二氧化碳的目标。

同时,该项目的投资回报较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的节能效益,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能源管理,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能源意识和节能意识。

某热电厂二期2×350MW热电联产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某热电厂二期2×350MW热电联产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厂二期2×350MW热电联产工程节能评估报告建设单位:*****热电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二月I 项目摘要表Ⅱ评估概要1.评估工作简况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节约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节约能源不仅是为了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更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捷地发展,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火力发电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考虑产出,也要考虑投入,以尽量少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实现尽可能大的产出。

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发改委6号令)等法规和文件的要求,受*****热电有限公司委托,*****有限公司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火力发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主要技术指标核算方法》和《火力发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编制指南》,编制了本节能评估报告书。

*****热电厂二期2×350MW热电联产工程,拟建设2台35万千瓦超临界空冷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具备*****万平方米供暖能力。

建设主要内容为:项目建设2×350MW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供热机组;同步配套建设220kV配电装置及电气系统,除灰渣系统,冷却水系统,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热网首站,高效电气除尘器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低氮燃烧器+SCR脱硝装置等环保系统;在原有一期项目基础上扩建燃料输送系统,补给水处理系统;供一期二期共同使用的新建液氨站、燃油库、制氢站等部分公用设施。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1.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型式: 型号: 额定蒸发量: 额定蒸汽压力: 额定蒸汽温度: 排烟温度: 给水温度: 锅炉效率: 台数: 制造厂家:
2020/4/19
9
2.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额定功率: 最大功率: 进汽压力: 进汽温度: 额定进汽量: 最大进汽量: 额定抽汽量: 最大抽汽量: 抽汽压力: 抽汽温度: 转速: 台数: 制造厂家:
2020/4/19
6
二、工程项目工艺流程评价
主要通过对可行研究报告工艺流程的了解分析,确定工程项目提出的 工艺流程是否合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源平衡点或说能源计量点规 范。
1.燃料系统-- 燃煤的运输、存储、上煤等环节物损指标及计量控制方式。 2.热力系统--热能利用是否合理及计量控制方式。 3.除盐水系统--工艺设备能否满足锅炉对水质的要求,重水、冲洗水、废水 综合利用情况(水平衡状况)及计量控制方式。 4.循环冷却水系统--是否综合利用(冬季利用循环水供暖),补水率及计量 控制方式。 5.其它:工业冷却水是否循环利用;连续、定期排污水和取样冷却水是否接 入疏水箱。
A、所有热电联产机组总热效率年平均大于45%。
总热效率=(供热量+发电量×3600千焦/千瓦时)/(燃料总消耗量 ×燃料单位低位热值)×100%
B、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的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
100%;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至20万千瓦以下的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 均
应大于50%;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抽汽凝汽两用供热机组,采暖期 热
电比应大于50%。
热电比=供热量/(发电量×3600千焦/千瓦时)×100%
20这20两/4/个19 条件是衡量热电机组是否达标的必备条件。
3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依据

电厂节能评估报告范文模板

电厂节能评估报告范文模板

电厂节能评估报告范文模板【电厂节能评估报告模板】标题:电厂节能评估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电厂进行节能评估,通过评估分析电厂现有的节能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意见,以实现电厂的能源消耗减少、效率提升和环境保护。

本报告包括对电厂能源消耗情况、节能设备使用情况以及节能效果的评估。

二、电厂能源消耗情况评估1. 分析电厂用电量和用能结构:对电厂历年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关注主要用能设备和系统的能耗情况,如锅炉、发电机组、冷却系统等。

2. 能源消耗特征评估:对电厂能源消耗特征进行分析,如峰谷处理情况、能源供应稳定性等。

3. 电厂能源消耗趋势评估:根据历年数据和趋势分析,对电厂能源消耗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三、节能设备使用情况评估1. 分析电厂已实施的节能措施和设备:对电厂已实施的节能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如能耗监测系统、高效节能设备、余热利用设备等。

2. 评估节能设备的使用效果:评估电厂已采购的节能设备的使用效果,包括节能量、成本节约和减排效果。

3. 分析节能设备维护和管理情况:评估电厂对节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节能效果评估1. 能耗比较分析:对电厂历年能耗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节能措施的实际效果。

2. 增加产能与节能效果之间的关系:分析电厂的增加产能与节能效果之间的关系,评估节能措施对产能提升的影响。

3. 成本效益评估:评估电厂的节能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成本节约和投资回收周期。

五、改进意见和建议1. 基于评估结果和分析,提出改进节能措施和设备的建议。

2. 针对电厂能源消耗特征和趋势,提出调整能源供应策略的建议。

3. 提出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的建议,以提高节能意识和能力。

六、结论根据以上评估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总结电厂节能评估报告。

七、参考文献列举本报告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以上是电厂节能评估报告的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修改和补充。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方案报告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方案报告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 (1)第二节评估内容与方法 (4)第三节评估原则和程序 (5)第二章项目概况 (7)第一节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第二节项目主要方案 (7)第三章节能评估 (22)第一节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合理性评估 (22)第二节项目与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的符合性评估 (28)第三节项目能效指标分析 (31)第四节工艺、设备节能评定 (36)第五节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采用 (37)第四章评估结论和建议 (49)第一节评估结论 (49)第二节建议 (5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1.1 评估目的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避免盲目建设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用能不合理现象,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节能评估,掌握该项目生产中能源消耗的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的能耗水平及其生产用能效率,将项目能耗与国内水平及行业准入条件进行比较;按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评价该项目能源利用的合理性、节能措施的可行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通过项目生产对浪费能源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方案的可靠性,并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1.2 评估依据本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文件、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

1、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5)《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 21号);(7)《“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06]1457号);(8)《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9)《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2004年8月20日修正);(10)《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苏经贸环资[2007]212号);(11)《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42号);(12)《关于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工业发[2006]1197号);(13)《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锡政办发[2008]6号);(14)《宜兴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修改)》(宜政办发〔2008〕149号)。

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某某某公司热电厂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 (1)第二节评估内容与方法 (4)第三节评估原则和程序 (5)第二章项目概况 (7)第一节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第二节项目主要方案 (7)第三章节能评估 (22)第一节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合理性评估 (22)第二节项目与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的符合性评估 (28)第三节项目能效指标分析 (31)第四节工艺、设备节能评定 (36)第五节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采用 (37)第四章评估结论和建议 (49)第一节评估结论 (49)第二节建议 (5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1.1 评估目的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避免盲目建设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用能不合理现象,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节能评估,掌握该项目生产中能源消耗的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的能耗水平及其生产用能效率,将项目能耗与国内水平及行业准入条件进行比较;按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评价该项目能源利用的合理性、节能措施的可行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通过项目生产对浪费能源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方案的可靠性,并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1.2 评估依据本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文件、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

1、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2003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5)《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7] 21号);(7)《“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06]1457号);(8)《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9)《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2004年8月20日修正);(10)《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苏经贸环资[2007]212号);(11)《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42号);(12)《关于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工业发[2006]1197号);(13)《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锡政办发[2008]6号);(14)《宜兴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修改)》(宜政办发〔2008〕149号)。

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热电联产项目是一种通过同时发电和供热的方式,充分利用燃料能源的热值,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热电联产项目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一所工厂热电联产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

首先,热电联产项目可以由燃气锅炉和蒸汽发电机组组成。

这种方式通过同时发电和供热,有效利用了燃气的热值。

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热电联产项目在能源利用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其次,热电联产项目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

传统的发电方式通常只能将约30%的燃料能源转化为电能,而热电联产项目可以将多余的热量转化为可供供热的热能。

这样一来,能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另外,热电联产项目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传统的发电方式通常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而热电联产项目通过高效利用能源,减少了燃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废气排放,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此外,热电联产项目还具有灵活性。

由于可以同时提供电力和热力,热电联产项目在能源配置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供热需求高峰期,能够灵活调整发电和供热的比例,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热电联产项目具有节能、减排、灵活等特点,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适应能源需求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热电联产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热电联产项目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效率、发电效果和供热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与传统发电方式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热电联产项目在节能方面的优势和节能效果。

同时,还可以对热电联产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评估。

通过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回报周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在评估报告中,除了对热电联产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描述和分析,还应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的节能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技术改进、设备升级和管理优化等途径,提高热电联产项目的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二、节能优势分析1.合理利用余热:燃煤或其他能源燃烧产生的余热可以转化为电力和热能,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2.提高发电效率: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优化,可以提高发电机组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优化供热方式:在供热过程中,选择高效的供热设备和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三、能源消耗分析通过对热电工程项目的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项目在不同环节的能源消耗情况,从而找到节能的潜力所在。

四、节能措施根据能源消耗分析结果,结合项目特点,提出以下节能措施:1.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通过优化锅炉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煤消耗。

2.引进高效发电机组:选择高效的发电机组,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燃料消耗。

3.推广余热发电技术:将燃煤或其他能源燃烧产生的余热转化为电力,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

4.优化供热系统:选择高效的供热设备和系统,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五、节能效果评估通过计算热电工程项目在实施各项节能措施后的节能效果,可以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和节能效果。

六、经济性评估1.投资评估:根据节能措施的实施情况,对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评估,分析节能措施的经济性。

2.收益评估:计算节能后带来的能源成本减少和经济效益,评估节能措施的收益。

七、环境影响评估通过对热电工程项目节能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煤炭的消耗、降低排放物的排放等。

八、推广建议结合节能评估结果,提出热电工程项目节能推广建议,包括技术改造、政策支持、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热电工程项目的节能发展。

以上为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该报告旨在通过对热电工程项目的节能评估,找出节能的潜力和优势,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和推广建议,以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摘要:本文对热电工程项目进行了综合性的节能评估,主要通过分析现有的能源利用情况、设备运行数据以及与能源消耗相关的诸多因素,提出了一系列节能建议和措施,旨在为项目提供可行的节能方案,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程效益。

1.引言介绍热电工程项目的背景和目的。

明确本次节能评估的目标和任务。

2.项目能源利用情况分析2.1现有能源利用方式2.2设备运行数据分析评估项目所涉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分析耗能高、效率低的设备。

2.3能源消耗因素分析分析项目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如设备效率、外部环境因素等。

3.节能评估与建议3.1节能潜力评估根据能源利用情况和设备运行数据,评估项目存在的节能潜力。

3.2节能措施建议针对评估中发现的节能潜力,提出具体的节能建议和措施,包括设备更新、工艺改进、能源管理等方面。

3.3节能经济性评估对提出的节能措施进行经济性评估,分析其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

4.实施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实施节能措施的具体方案,包括时间进度、责任分工、资源投入等。

5.节能效果评估与监测5.1节能效果评估方法确定评估节能效果的指标和实施方法。

5.2节能效果评估结果通过实施方案后,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比对节能前后的能源消耗和经济效益。

6.结论和建议综合评估结果,对热电工程项目的节能效果及可行性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建议。

附录:-附上数据表格、图表、技术参数等详细资料,以便读者查阅和参考。

-可根据实际情况,附带其他补充资料。

以上是本次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内容要求。

通过对项目现状的详细分析和评估,结合相应的节能建议和措施,以提高项目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工程效益的目标。

(2023)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课件(一)

(2023)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课件(一)

(2023)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课件(一)2023热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课件评估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2023热电工程项目的节能情况进行评估,为项目提供优化建议,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可持续发展。

背景介绍热电工程项目是由热力发电和热力供暖工程组成的,消耗大量的能源,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需要对项目进行节能改造。

评估方法本次节能评估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消耗情况评估过程中将会对项目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统计,对热力发电和热力供暖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对比,确定项目的能源消耗热点和节能空间。

2.设备运行状况评估过程中将会对项目运行的主要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分析设备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3.能源利用效率评估过程中将会对项目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确定项目的能源利用效率,寻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评估结果经过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能源消耗情况热力发电和热力供暖的能源消耗存在明显差异,热力发电能源消耗占比较大,存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

2.设备运行状况项目设备运转稳定,不存在重大故障,但是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现象,需要及时更换维护。

3.能源利用效率项目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可通过对设备改造、优化生产工艺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建议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提高热力发电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对煤炭的选煤和选炭优化,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对于热力发电中的余热,进行有效利用。

2.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对于老化设备,及时进行更换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3.优化生产工艺对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节,实行科学管理和优化,减少无效流程和操作,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

总结本次节能评估对2023热电工程项目的节能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热电工程项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化工有限公司自备热电站建设节能技改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

化工有限公司自备热电站建设节能技改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由来根据**市城市发展规划,滨江区浦沿镇三化(龙化、电化、油脂化工厂)均要搬迁,杭电化的集中供热方案近期内难以实施。

根据****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生产用汽的特殊性,现全公司用热由二台锅炉全开供汽。

由于二台20t/h锅炉已开用16年,设备陈旧,故障增多,对生产的安全、长周期运行带来威胁。

合成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直接进氨生产中,蒸汽作为原料与易燃易爆的CO、H2行化学反应,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这在全国化肥厂中已有先例。

因此,迫切需要更新一台锅炉以确保安全生产。

一个大型化工企业的搬迁并不那么简单,搬迁要有一个过程。

据了解**江东工业区建设刚开始启动,I期区块未包括化工区块,这样估计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具备化工企业进场条件还要三年以上,并且再建一个像****化工有限公司规模的企业估计又要二、三年时间,也就是说****化工有限公司搬迁这个过程短则五、六年,长则八、九年。

现在的锅炉设备已危及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更新一台锅炉是当务之急。

****化工有限公司现有的一台1500KW背压发电机组建于1987年。

15年来公司已有很大发展,主要产品合成氨产量从1987年的2.6万吨,提高到现在的6.0万吨,联碱产量从1987年的4万吨提高到现在的10万吨,分别提高了1.3倍和1.5倍,还开发了一些用汽较大的精细化工产品,通过节能技改,蒸汽用量只增加近一倍。

由于热负荷增加,1500KW背压机组已不能满足需要,不增加发电机容量,只能减温减压供汽,造成能源浪费。

从环境保护方面,热电站采用35t/h锅炉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又提高了锅炉的除尘率,脱硫率,对周围环境改善有很大好处。

鉴于上述情况,新建一定规模的热电联供机组,不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更合理地发挥热电联产降低发电煤耗的作用,所以本项目不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节能和环境保护效益。

根据国家有关热电联产的产业政策,“凡供热锅炉单机容量10t/h以上,供热负荷年利用小时数超过4000小时的企业或地区,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均应建设或更新改造热电联供”。

电厂建设节能评估报告模板

电厂建设节能评估报告模板

电厂建设节能评估报告模板1. 成本构成分析1.1. 设备成本当前工程所涉及的设备成本如下表所示:设备名称数量单价(元)总价(元)燃气锅炉 1 200000 200000变压器 2 100000 200000其他设备 5 50000 250000总计- - 6500001.2. 建筑成本工程所涉及的建筑成本如下表所示:工程名称数量单价(元)总价(元)建筑 1 400000 400000其他建筑 1 50000 50000总计- - 4500001.3. 管道、电缆成本工程所涉及的管道、电缆成本如下:设备名称数量单价(元)总价(元)气管 3 20000 60000油管 2 15000 30000电缆50000米10 500000总计- - 5900002. 现状能耗分析2.1. 电耗分析工程所涉及的电耗如下:设备名数量单位功率工作情况日平均时间(小日用电量称(W)时)(度)电缆50000米2 连续工作24 240000照明设备100 60 连续工作10 60000其他设备10 1000 非连续工作6 60000总计- - - - 3600002.2. 热耗分析工程所涉及的热耗如下: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功率(W)工作情况热耗量(度)燃气锅炉 1 100000 连续工作100000其他设备 3 5000 非连续工作15000总计- - - 1150003. 节能评估3.1. 设备节能情况设备名称改进方案节能比例燃气锅炉更换燃气锅炉30%其他设备更换节能型设备20%3.2. 能耗分析设备名称优化方案节能比例电缆无需优化0%照明设备使用节能灯具50%其他设备优化工作时间10%3.3. 节能效果设备类型节能前能耗(度)节能后能耗(度)节能比例电缆240000 240000 0%照明设备60000 30000 50%其他设备60000 54000 10%燃气锅炉100000 70000 30%4. 经济效益评估涉及到节能的投资如下:涉及内容费用(元)更换燃气锅炉100000更换节能型设备100000使用节能灯具20000优化工作时间50000总计270000在节能改造后,电厂每年的节能费用为:电费节约:(240000 + 60000 + 60000)-(240000 + 30000 + 54000)= 171000度燃气费节约:100000 - 70000 = 30000元年总节约费用:30000元 + 171000度 * 0.6元/度≈ 121000元节控投资年回收期≈ 2.24年5. 总结通过对电厂进行节能评估,可以发现当前电厂在电耗和热耗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对此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计算,最终得出了较为优质的节能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最新热电联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最新热电联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 (1)第二节评估内容与方法 (4)第三节评估原则和程序 (5)第二章项目概况 (7)第一节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第二节项目主要方案 (7)第三章节能评估 (22)第一节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合理性评估 (22)第二节项目与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的符合性评估 (28)第三节项目能效指标分析 (31)第四节工艺、设备节能评定 (36)第五节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采用 (37)第四章评估结论和建议 (49)第一节评估结论 (49)第二节建议 (5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1.1 评估目的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避免盲目建设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用能不合理现象,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节能评估,掌握该项目生产中能源消耗的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的能耗水平及其生产用能效率,将项目能耗与国内水平及行业准入条件进行比较;按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评价该项目能源利用的合理性、节能措施的可行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通过项目生产对浪费能源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方案的可靠性,并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1.2 评估依据本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文件、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

1、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2003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5)《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7] 21号);(7)《“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06]1457号);(8)《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9)《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2004年8月20日修正);(10)《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苏经贸环资[2007]212号);(11)《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42号);(12)《关于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工业发[2006]1197号);(13)《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锡政办发[2008]6号);(14)《宜兴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修改)》(宜政办发…2008‟149号)。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摘要
由于我国热电厂的能源开发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取得了许多节能环保技术成果,但两项技术,即工厂维护和节能技术改造,仍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从技术改造方面,提出了两种工厂既有设备节能改造技术,即热量回收技术和空气流量调节技术,并对这两种技术的节能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发现以上两种技术能够提高热电厂的效率,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热电厂;节能;技术改造;热量回收;空气流量调节
1.热电厂技术改造情况
随着我国能源开发水平的提高,热电厂作为最重要的能源企业之一,为满足能源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热力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热力企业的大量发展,这些热电厂的技术已经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实施工厂维护和节能技术改造,取得了许多节能环保技术成果。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热电厂技改项目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旨在对热电厂技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节能技改措施1.提升锅炉燃烧效率:通过对锅炉进行燃烧系统优化,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2.余热回收利用:对热电厂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用于供热、供汽和发电等用途。

3.高效烟气脱硫脱硝: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4.管路与设备的节能改造:对热电厂的管路和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减少能源损耗。

三、节能评估方法1.能耗数据分析:对热电厂的能耗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确定项目前后的能耗差异。

2.经济性评估:以节能前后的能源成本差异为依据,通过投资回收期、财务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评估节能措施的经济性。

3.环境影响评估:对节能技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减少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

四、节能评估结果1.能耗减少:通过综合采用节能技改措施,热电厂的能耗将减少30%以上。

2.经济效益:节能技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环境效益:通过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节能技改项目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的发生。

五、建议与措施1.加强技术创新:热电厂应加强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完善管理措施:热电厂应加强对节能技改项目的管理,确保技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运营维护。

3.多方合作: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热电厂技改项目的实施和推广。

六、结论[1]XXX,XXX,XXX等.热电厂节能技改综合评价研究[J].电力工程技术,20XX(4):XX-XX.[2]XXX,XXX等.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方法探讨[J].电力科学与工程,20XX(2):XX-XX.。

电厂节能评估实施报告

电厂节能评估实施报告

-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建设单位:********************************评估单位:***************************二〇一三年七月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估项目负责人:二〇一三年七月项目摘要表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I项目摘要表1评估概要1第1章评估依据41.1 评估围和容41.1.1 评估围4评估法41.1.3 评估容41.2 评估依据51.2.1 相关法律、法规51.2.2 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61.2.3 综合标准71.2.4 行业标准101.2.5 其他评估依据11第2章项目概况11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12.1.1 建设单位名称112.1.2 建设单位地址112.2.3 法定代表人112.2.4 项目联系人及联系式122.2.5 企业基本情况122.2 项目简况132.2.1 项目名称132.2.2 项目立项情况132.2.3 建设地点132.2.4 项目性质142.2.5 项目建设规模及容142.2.6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152.2.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2.2.8 项目进度计划172.3 项目所需能源概况182.3.1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182.3.2 项目能源输出情况分析192.4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192.4.1 自然概况192.4.2 项目所在地经济发展情况212.4.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232.4.4 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情况242.5 本章评估小结25第3章项目建设案节能评估273.1 工艺技术案节能评估273.1.1 企业现有生产状况273.1.2 工艺技术案303.1.4 汽电平衡计算333.1.5 工艺技术案节能评估结论363.2 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363.2.1 总平面布置原则363.2.2 项目总平面布置373.2.3 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结论383.3 主要用能工艺节能评估383.3.1 热力系统节能评估393.3.2 补给水系统节能评估403.3.3 电力系统节能评估413.4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433.4.1 建筑设计案节能评估433.4.2 暖通设计案节能评估443.5 项目主要用能设备节能评估453.5.1 项目主要用能设备453.5.2 项目主要用能设备节能评估473.6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案节能评估493.6.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493.6.2 项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513.7 本章小结57第4章节能措施评估594.1 能评前节能计算措施综述594.1.1 工艺节能措施594.1.2 建筑节能措施604.1.3 给排水节能措施614.1.4 暖通节能措施614.1.5 电气节能措施624.2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624.3节能管理案评估634.3.1 能源管理网和能源管理制度634.3.2 能源计量634.4 本章评估小结64第5章能源利用状况核算及能效水平评估655.1 能评前项目能源利用状况655.1.1 能评前项目能源利用状况655.1.2 年综合能源消耗量核算665.1.3 主要耗能设备消费量核算665.2 能评后能源利用状况695.3 能效水平评估705.4 本章评估小结71第6章能源消费影响评估726.1 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726.2 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736.3 本章评估小结74第7章结论与建议747.1 结论747.2 建议75第8章附录、778.1 附录778.1.1 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778.1.2 项目能量平衡表798.2 80关于********************************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的批复文件808.2.3 附图81评估概要(一)评估工作简况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社会共识。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 (1)第二节评估内容与方法 (4)第三节评估原则和程序 (5)第二章项目概况 (7)第一节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第二节项目主要方案 (7)第三章节能评估 (24)第一节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合理性评估 (24)第二节项目与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的符合性评估 (30)第三节项目能效指标分析 (34)第四节工艺、设备节能评定 (40)第五节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采用 (41)第四章评估结论和建议 (54)第一节评估结论 (54)第二节建议 (55)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1.1 评估目的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避免盲目建设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用能不合理现象,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节能评估,掌握该项目生产中能源消耗的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的能耗水平及其生产用能效率,将项目能耗与国内水平及行业准入条件进行比较;按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评价该项目能源利用的合理性、节能措施的可行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通过项目生产对浪费能源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方案的可靠性,并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1.2 评估依据本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文件、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

1、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2003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5)《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7] 21号);(7)《“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06]1457号);(8)《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9)《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2004年8月20日修正);(10)《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苏经贸环资[2007]212号);(11)《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42号);(12)《关于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工业发[2006]1197号);(13)《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锡政办发[2008]6号);(14)《宜兴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修改)》(宜政办发〔2008〕149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 (1)第二节评估内容与方法 (4)第三节评估原则和程序 (5)第二章项目概况 (7)第一节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第二节项目主要方案 (7)第三章节能评估 (24)第一节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合理性评估 (24)第二节项目与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的符合性评估 (30)第三节项目能效指标分析 (34)第四节工艺、设备节能评定 (40)第五节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采用 (41)第四章评估结论和建议 (54)第一节评估结论 (54)第二节建议 (55)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评估目的和依据1.1 评估目的开展节能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避免盲目建设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用能不合理现象,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节能评估,掌握该项目生产中能源消耗的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的能耗水平及其生产用能效率,将项目能耗与国内水平及行业准入条件进行比较;按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评价该项目能源利用的合理性、节能措施的可行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通过项目生产对浪费能源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方案的可靠性,并根据促进技术进步的原则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

1.2 评估依据本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文件、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

1、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2003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5)《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7] 21号);(7)《“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06]1457号);(8)《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9)《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2004年8月20日修正);(10)《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苏经贸环资[2007]212号);(11)《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42号);(12)《关于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工业发[2006]1197号);(13)《**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锡政办发[2008]6号);(14)《**市产业导向目录(2008年修改)》(宜政办发〔2008〕149号)。

2、标准规范(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6422-2009);(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17167-2006);(4)《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15316-1994);(5)《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6)《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7)《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1991);(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9)《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10)《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11)《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12)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计基础[2001]26号)(13)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DL/T606.2-1996(14)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DL/T 906.4-1996(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50054-1995(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T50052-1995(1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2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4)《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2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3、依据(1)《某集团公司热电厂技改项目节能专篇》;(2)《**工业能效指南(2008版)》;(3)企业提供的有关项目的资料。

第二节评估内容与方法2.1 评估内容依据《江苏省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苏发改工业发[2007]1137号)文件要求,评估主要包括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是否合理;2、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3、项目能效指标是否达到国家或地方能耗定额或限额,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者国际先进水平;4、项目有无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的现象;5、项目是否已经采用国家和省明文规定必须采用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6、评估论证结论以及改进节能措施的建议和要求。

2.2 评估方法根据项目特点,选择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项目组,对项目的节能专篇进行评估:(1)按国家政策、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对本次项目进行核查;(2)按能源折标系数,计算本项目的综合能耗;(3)提出对本项目节能专篇中节能措施的评价,并提出补充节能降耗的措施;(4)根据审核意见修改节能专篇。

第三节评估原则和程序3.1 评估范围某集团公司热电厂技改项目的能源消耗情况。

3.2 评估原则(1)工程建设项目应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

不得采用国家、省、市已公布的限制(或停止)生产的产业序列、规模,或行业已公布的限制(或停止)的旧工艺翻版扩产增容及选用淘汰产品;(2)根据建设项目节约能源的有关规定,坚持合理用能、节能降耗等原则;(3)按照建设项目能耗评估审批的原则,提出明确的能耗评估结论和建议。

3.3 评估程序(1)接受节能评估委托(2)收集资料,熟悉了解评估项目的相关内容(3)能源利用和消耗评估(4)节能措施评述(5)编制评估报告,给出结论和建议(6)组织审核(7)修改合理用能评估报告。

3.4 工作重点(1)工艺的合理性分析(2)能源指标分析(3)节能措施分析。

第二章项目概况第一节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1 项目简介项目名称:*集团公司热电厂技改项目总投资:建设单位:建设地址:项目类别:技改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所属行业:热电联产1.2 建设单位概况企业介绍该公司热电厂是该区区域性热电厂,现有机组已经严重不能满足周边热用户用汽量,并且公司内部也有相当数量的燃油小锅炉需要淘汰,因此,该集团公司热电厂准备进行技改,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热负荷和小锅炉淘汰需要。

第二节项目主要方案2.1 发电、供热方案本项目两台12MW发电机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3200万kWh,年供热量3286635GJ。

2.2 设备方案1、主要设备方案本项目拟新增2台9.81/540-130t/h高温高压煤粉炉、2台B12-8.83/0.98高温高压背压机,其背压排汽量为2×100t/h、2台发电机。

参数见下表。

表2-3 锅炉参数表表2-4 汽轮机参数表2、辅助设备方案2.2.1 燃烧系统(1)燃烧系统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煤种,供应电厂燃煤多为低硫、高挥发份、可磨性一般的烟煤,设计采用钢球磨中间储仓制热(温)风送粉系统。

(2)制粉系统每炉配一台250/390钢球磨煤机,每台磨所对应的原煤仓容积为206m3,每炉一个原煤仓的储煤量可满足锅炉BMCR工况下12小时的耗煤量;每炉一个煤粉仓的容积为185m3,煤粉仓的储粉量可满足锅炉BMCR工况下4小时的耗煤粉量;以上仓储煤设计计算按照输煤系统两班工作制进行。

两台炉之间预留钢索输粉机一台的位置,用作为制粉系统交叉和转存煤粉。

(3)风系统每台炉设置一台送风机、一台排粉风机、一台引风机、采用平衡通风方式。

每台锅炉配一台离心式送风机,送风机电动机为串级调速,冷空气由空气预热器两侧冷风入口接进。

空气预热器热风出口的热风温度为330℃,分两路分别接入磨煤机作干燥剂和锅炉二次风;为防止一次风温过高引起送粉管着火,在送风机出口引出一个压力冷风总管路,与粉仓落粉混合进入水平直流燃烧器作为一次风,调节一次风温度。

炉膛喷燃为平面四角切圆布置,立面间隔两层一次风、三层二次风、一层三次(乏气)风,每角布置机械简单雾化油枪一支,配高能点火器,点火器先点燃点火油后再点燃煤粉燃烧。

(4)烟气系统烟气系统设置一台脱硫布袋混合式除尘器,一台100%容量的离心式引风机,引风机采用偶合器调速,可以根据负荷调节吸风量。

除尘脱硫后的烟气经100/3.5米烟囱排至大气。

(5)烟囱二台炉共享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烟囱,烟囱高度100m,出口直径为3.5m。

由于采用半干法脱硫,烟气温度较高(104℃),二台炉烟气混合后烟气温度可提高至80度左右。

(6)给煤机给煤机容量富裕系数取1.1,当磨煤机实际出力为15.3t/h时,给煤机出力为18t/h。

每台炉共1台,给煤机容量按120%BMCR工况给煤量设计。

给煤机采用称重计量式胶带给煤机电动机具备变频调速功能,出力在8~20t/h调节,可满足MIS系统电厂经济性管理数据在线控制功能。

(7)原煤仓在煤仓间每台炉设置一个钢煤仓,每个煤仓的几何容积为206m3,可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2小时耗煤量(按设计煤种计算),煤仓内衬高分子材料板,作为防堵措施。

(8)煤粉仓每台炉设置一个钢煤粉仓,每个粉仓的几何容积为185m3,可满足锅最大连续蒸发量的4小时耗煤量(按设计煤种计算),粉仓需要加设保温措施。

(9)锅尾部低温防腐措施为防止锅炉尾部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锅炉冷风道设置热风再循环管道,安装于送风机入口的风道上,以保证炉膛尾部温度高于露点温度和进入空预器进风温度在30℃以上。

2.2.2 锅炉燃油及点火油系统锅炉设4个启动点火燃烧器,燃油采用简单机械雾化,锅炉厂设计和供应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燃油系统操作装置,提供启动点火燃烧器安装位置(雾化器及配风器)、连接金属软管、阀门及其附件(包括流量测量装置,过滤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