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材分析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材是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研究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经典、现代文学作品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二、教材特点1. 多元文本:本教材不仅包含了古代文学经典如《红楼梦》、《论语》等,还涵盖了当代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文章。
通过多元文本的选取,旨在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知识延伸: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关的延伸知识,如文言文赏析、写作技巧等。
通过延伸知识的引入,帮助学生巩固研究内容,培养综合语文能力。
3. 强调实践应用:教材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写作训练、朗诵、演讲等形式,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1. 单元一:古代文学经典赏析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论语》等的赏析和研究。
通过研究古代文学经典,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提高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2. 单元二: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该单元选取了多篇现代文学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现代文学的特点和主题。
通过研究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理解能力。
3. 单元三:写作技巧训练该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教授写作技巧和范文指导,引导学生撰写不同类型的作文。
同时,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 单元四:诗词鉴赏与写作该单元引导学生研究和鉴赏古代诗词,并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通过研究古代诗词和创作诗词,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 单元五:现代阅读经典与写作该单元选取了多篇现代经典作品,如《小兵张嘎》、《小燕子和小蛇》等,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和主题思想。
6. 单元六:多媒体语言文化艺术该单元引入了多媒体语言文化艺术的内容,通过观看电影、音乐和艺术作品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的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
从《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这四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从中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并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社戏》是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作品,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灯笼》一文,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
小小的灯笼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而且寄寓了作者赤诚的情感。
“写作”要求“学习仿写”。
仿照学习过的课文或其他课外优秀的文章进行写作,学习它们所运用的体裁、题材、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应对”。
通过假设情景、综合实践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随机应变、巧妙应对自己所面临的境况,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措施1.反复诵读,加强学生的自我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反复诵读来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主旨,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
2.联系生活实际,由课本延伸到生活。
本单元通过不同的文体形式,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民俗风情,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如图片或视频,展示文章中所提及的民俗风情,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写游记》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通过记录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写作文体的知识,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游记这种文体较为特殊,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学生可能对如何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游记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将旅行中的感受和思考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旅行照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旅行照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
2.讲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3.实例分析:分析一篇优秀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身的旅行经历,尝试写作一篇游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教学设计01一、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写好游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常按照游览的路线来写,但往往泛泛而叙,抓不住重点,写成流水账。
有时尽管突出了主要景点或场所的描写,但缺少作者的独特感悟和个性情感,常常读起来千人一面,没有趣味,也没有鲜活的思想。
因此,新颖别致的视角,细腻真切的描写,抒发性灵的思想情感,这些才是写好游记的关键要素。
我选取了“线索井明,位置凸显"只抓重点,方法多样”“突出感受,别样情怀"等关键词初步构建本单元核心概念。
学习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
学习难点:体会定点观察与动态观察相结合、融情于景、融情于理的写法,体会游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二、说支架搭建基于写作教学目标搭建了情境支架,以东方甄选董宇辉介绍山西为时代背景,太原市政府携手微信视频号,联合太原市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印象山西·我的寻访记》特别节目,邀请同学们为山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量身定制“山西印记”,并积极投稿,表达自己对山西的热爱。
本课搭建了真实的情境,营造了自由创作的轻松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用问题支架、方法支架、范文支架,策略支架、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游记创作的真实性。
重视过程性评价,以评价量表来去修改完善优化自己的作品。
三、说写作评价利用创设的评价标准与游记核心知识作为支架,让学生走进大院、走进古城,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创作一篇介绍山西的游记,抒发对山西的热爱,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审美教育,也是一种文化自信教育,同时也饱含了育人价值。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修改、展评、反思,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过程性指导。
需要特别重视过程性评价的设计。
在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中,我们设计了评价量表,借助评价量表来跟踪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学习状况,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初中语文_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发现问题,找出差距——通过试卷展评和试卷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
2.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借助弱点访谈和在线答疑平台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3.提炼概括,方法总结——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4.快乐合作,提升学习乐趣。
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让学生快乐参与。
教学难点:学习方法归纳总结。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评价:方式--鼓励为主,小组评价、班级评价为辅。
内容—方法概括、仪表仪态。
教学过程:1.目标及课堂结构展示—清楚本堂课活动任务。
2.试卷分析—试题分析和答题分析。
选择题主要考查知识识记题、手法题、综合思维题。
其中知识识记题采用直选法,如1、2、3、5、8、9、10、13、14、17。
手法能力考查---运用工具法:4、6、18.工具即平时学习老师总结的规律。
综合思维概述---多思维筛选法7、11、15、16、19、20。
综合思维题即将课堂学习知识从不同角度综合考查学生的分辨能力。
表述题也是从上述两个方面考查。
主要检测学生对课内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涉及到文言文的字词、翻译、和理解。
作文考查重点是学生能将生活中细节展示出来。
从内容上讲本试卷还是考查学生对本单元课内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
《送东阳马生序》《与朱元思书》《马说》《五柳先生传》等课文内容点以及特色手法的运用。
答题情况分析:综合来看,学生对于平所学的语文手法掌握尚可,能较好的判断出修辞、病句等。
但很多同学败在综合思维题目和翻译题目上。
基础知识不扎实,文言词语积累不牢固;对修辞等判断能力差;课文理解肤浅,不能找出全部知识点的考察,继而判断失利;句子翻译不准确,表达不流畅,出现错别字。
翻译句子是文言文连接字词和文章理解的桥梁,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3.反思试卷----学生活动1.弱点访谈要求:组长整合组内学生的弱点,相邻2组学生互访,在形式上可以各派一名代表(记者)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包含了《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桃花源记》、《短文两篇》四篇文章。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通过这些文章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的传统名篇,也有现代优秀作品,既有长篇也有短篇,难易程度适中。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字、难懂句子,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感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难点:对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进行理解和感悟,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交流。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5.感悟人与自然: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完整word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完整word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目标1.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
2.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
3.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二、编写意图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安排游记单元,是一个颇具新意的设计。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研究,了解游记这一文体。
这一安排贯彻了从八年级上册教材开始的“文体研究”的主线。
这几篇游记都是比较新的课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
《壶口瀑布》视角独特,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刻画,描写景物,表达情感,写法比较典型。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写作者“游览”冰塔林的经历,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置身于这些难得一见的景物之中的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语言并不华丽,却很能打动读者。
《登勃朗峰》先以散文笔法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勃朗峰景色,后以小说笔法写匪夷所思的“登山”过程,相辅相成,独具异趣。
《一滴水经过丽江》可以算是游记中的“异类”,不写人的“游览”而写水的“经历”,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人大江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感情饱满而含蓄,颇耐咀嚼。
将这样几篇纪行组合在一起,有助于展示纪行自由多样的特点,打破语文讲授中对XXX的一些刻板印象。
另外,我们在写景散文和XXX的讲授中经常强调“融情于景”“写景抒情”,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强调这一点,无疑是矮化了XXX这一文体。
纪行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在,优良的纪行往往不仅是文学文本,也是文化文本。
纪行产生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树立,这也是衡量一篇文章是不是为纪行的一个常用标准。
然而,纪行的内在又不局限于此,而是以此为中心向哲学、历史、道德、科学、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向拓展,以其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展现民族文化的精神。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作者:张泽都一、教材体系结构本册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不同单元穿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
其中现代文单元四个、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按照课程目标来考虑。
二、教材编排及单元分析下面我们将按照单元来加以说明:第一单元,是以民俗为主题的单元。
《社戏》记录了鲁迅在童年时归省平桥村的一段回忆;《回延安》给我们展示了陕北的浓郁风情;《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给我们描绘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灯笼》则为我们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童年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主要由事理说明文构成。
学习本单元,主要是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第三单元,是以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等为内容的古诗文。
学习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口味精美的语文,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
本单元,我们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撰写演讲稿。
第五单元,以旅游为主题,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浏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第六单元,文言文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
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三、具体内容分析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内容包括:六个单元的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共24课。
首先,课内阅读与名著导读,本册教材的课内阅读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种,它一方面强调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一方面也体现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自主构建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_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精妙的语句。
2.体会本文细腻的写景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感受黄河精神对成长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精妙的语句。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细腻的写景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1.美美读,细细品。
2.在教授本课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及难以理解的内容,难以表述的意境没借助多媒体技术加以阐释。
3.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注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适时指导,并教给学生以方法,让学习过程更有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备受文人骚客的青睐。
而滔滔黄河水竟在一个地方被一壶收起,俗称“千里黄河一壶收”,这就是“壶口瀑布”。
有诗云“黄河天下险,壶口最惊人。
飞流憾天地,涛声泣鬼神。
”你去过壶口瀑布吗?……今天,让我们追随当代作家梁衡的笔触,一览壶口瀑布的雄姿。
三.发现之旅过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肯定有很多发现,让我们踏上发现之旅,一展收获吧。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的发现所得以及疑问。
从课题解读、文章内容、脉络结构、语言四个方面谈。
2.:老师在读的时候,也有发现。
此文用了很多四字词语。
速读课文,画出四字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四字词语。
教师幻灯出示部分四字词语。
让学生齐读,然后找规律,分组。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雾气弥漫雾罩乱石浪沫横溢水浸沟岸排排涌来千军万马前呼后拥平坦如席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丝如缕排排黄浪堆堆白雪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小结:作者从声势形态色不同角度,运用了视、听等感官,给我们细细描绘了一个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一个姿态万千、雄浑壮阔、刚柔并济的壶口瀑布。
给我们展示了黄河精神。
这些四字词语的运用也也体现了梁衡散文语言的典雅之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包括四篇古代散文,五首诗词曲,编为五课。
这些作品,有写景,有传记,有议沦,有书序,都是我国古代诗文作品中的优秀篇章,非常适合中学生阅渎。
这些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浓厚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加强朗读和背诵,注意整体把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
2、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安排
《与朱元思书》2课时《五柳先生传》2课时《马说》2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诗词曲五首》3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
检测及讲评2课时合计:15课时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1、诵读法:宋代朱熹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教师用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带读等方式,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领他们进入文中之境,继而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成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互相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绿色课堂”。
3、拓展联读法: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获得更多信息,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趣味改写法:激励学生加强对优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学写游记》。
游记是一种以描写旅行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它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展开,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旅行见闻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游记这一文体,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同时,学生对于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有浓厚的兴趣,这为学习写作游记提供了良好的动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范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组美丽的旅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游记的特点,讲解游记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表达出来。
3.阅读范文:学生阅读优秀游记范文,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旅行经历和感受,互相借鉴,丰富写作素材。
5.实践训练:让学生根据旅行经历,尝试写作一篇游记,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初中语文_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版八年级语文(下)《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语文组一、教学设想《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第三次来丽江受当地政府的邀请,为中小学生写的有关丽江的散文。
作者以“一滴水”作为线索和流动的“镜头”,串起了丽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文章恰似一滴水从玉龙雪山形成到汇入金沙江的真实时空历程,构思之巧妙令人赞叹。
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突出新课程语文教学“生活化、生命化、体验化”的理念,致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性灵,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是熏陶、是濡染。
第一步是激趣导入。
课文文质兼美,配上优美的丽江风景音乐视频,并以教师的朗读解说导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把握了文本,理解了意蕴。
第二步是整体感知,寻水滴踪迹。
重点引导学生化身为小水滴,找出小水滴游览丽江的踪迹。
老师建微信群,学生在群内七嘴八舌话旅途踪迹。
建微信群,贴近生活,进而增进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游览的热情。
第三步是合作探究,晒奇妙旅途。
老师引导学生们来晒晒奇妙旅途,选取旅途中你最喜欢,最欣赏,最感动的地方“晒晒”,并说明理由。
(自选角度,如修辞、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
)三分钟准备,然后把你要发的朋友圈在小组内晒一晒。
老师在品读中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与不同体验,让他们去发现自己喜欢的词句,在自主与合作探究下,通过分析文章中具体的词句来感受旅途的乐趣。
第四步是拓展理解延伸,书写少年情怀。
书籍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天地的书籍。
老师也带大家到天地间丰富自己,让我们也化身为一只鸟/一片云/一束蒲公英, 飞过美丽校园/飘过琵琶湾畔,……鼓励学生用笔动情的书写,饱含真情的朗读,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迁移,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走进自然,热爱自然。
本节课利用图片、音频资料、文字资料激发学习兴趣,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情景之中,并通过建立微信群,分享朋友圈,发布群公告,使学生思维活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合作探究,深入感受丽江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个游记单元,选文的共性即游记的一般特点(三要素):(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这好比游记的骨架。
(2)所见(所闻),即游览过程中目睹(耳闻)的风貌,这好比游记的血肉。
(3)所感,即由见闻引发的思想、感受,这好比游记的灵魂。
好的游记应该是三者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写游记”。
游记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新鲜的体裁,可能很多学生之前都写过。
学完本单元后,应该借鉴和模仿本单元的课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变换角度的方法来写作游记。
游记的写法灵活,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可以抒发情感,夹杂议论。
一篇生动的游记,不仅能引导读者跟作者一起饱览美丽的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1.培养留心观察、勤于考证的意识,能初步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
2.抓住特点描写景物,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能够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正确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自己喜欢的几篇游记类文章(2)我积累的文言山水小品文2.思悟发现(1)再读本单元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寻找感悟的切入点。
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3.学贵有疑阅读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导入写作,激趣引思(一)激趣导入我们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一些优美的写景或游记类散文令人读来如品香茗,如饮甘露,回味无穷。
诚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一文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仅寥寥数笔,一幅古朴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卷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那么如何把我们所见到的迷人风光也变为一篇优美的游记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游记的写法。
(教师板书:学写游记)(预设:学到了一些写作手法,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感悟作者从中传递的情感。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合备课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合备课教案设计一、概要本教案设计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进行整合备课。
本单元主要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旨在通过整合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主题:本单元以“古典名著之魅力”为主题涵盖了古代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理解作品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的节选,以及相关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采用整合教学法,结合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后拓展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1. 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合备课教案设计》之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深入研读第五单元的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本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语言。
本单元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的艺术特色。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深入理解和对美的独特感受。
同时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深入研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学设计17壶口瀑布【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作者梁衡用生动形象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全文写景细腻,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壶口瀑布的主要特征,写出了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篇游记在写景中抒情言志。
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学习这篇游记要引导学生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了解游记写景的特点;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等方法来进行。
【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2.把握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研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资料(2)我积累的字词2.思悟发现(1)作者第二次去壶口,为什么“专”选了个枯水季节?(2)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雨季赏瀑布的“危险”?(3)枯水期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4)作者为什么由瀑布转而俯视脚下的“石”?3.学贵有疑自学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一个人,对黄河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在游历黄河众多区域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他就是作家梁衡。
黄河绵延5000余里,为什么作者单单对壶口地段如痴如狂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梁衡的《壶口瀑布》,在他的文字中找寻答案。
二、自读课文,走近壶口景观(一)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正字音。
1.PPT显示字词:告诫jiè推搡sǎng 霎时shà刹那chà驰骋chěng 寒噤jìn 迂回yū huí怒不可遏è2.作者去过几次壶口?分别在什么时候?明确:作者去过两次壶口,分别是在雨季和枯水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设计
一、理清文章游踪
能用思维导图、图表或结构图的方式明确文章的游踪线路和观景视角,理清文章思路。
例如,图表方式理思路:
二、鉴赏与深入体会
能在阅读工具帮助下,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景物的特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
工具:请这样来思考、表达。
1.选择段或句或词。
2.它运用什么方式(如:修辞手法、用词、写作手法等),描写了什么景的什么特点。
3.我体会到了什么。
工具:确立景物与情感连接点。
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将景物与人的情感或文化内涵联系起来的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学习资源提供的多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
比如:通过联想,结合自身成长,由传说、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得到启迪;由景的特点延伸到对民族、社会、历史等的思考;或大自然的伟力给予的启迪等等。
三、评选我最喜欢的游记
假如你是某国家级地理杂志社的主编,想组织一次“我最喜欢的游记”评选活动。
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从《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中,评选一篇最喜欢的游记。
“我最喜欢的游记”评价量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的说课稿,主要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写游记这一目标进行设计。
游记是一种以描述旅行经历为主要内容的文体,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把自己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描绘出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积累写作素材;三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游记这种文体也不陌生。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游记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挖掘旅行中的有意义的事情;二是写作素材单一,缺乏具体的细节描绘;三是语言表达过于平淡,不能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选取写作素材,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描绘旅行经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旅行的热爱,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选取写作素材,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描绘旅行经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积累写作素材;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学会写游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旅行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旅行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旅行的热爱,导入新课。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游记散文,文章视角独特,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刻画,分别描写壶口在雨季和枯水季的景象,以水之势喻人之情,从黄河的特点联想到人的个性品质,写法典型。
本单元为“游记单元”,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主题,了解游记特点,把握作者游踪,写景角度和方法,揣摩品味游记语言对景物细腻的描绘,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思和对祖国山水的独特感悟与理解。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了初中一年半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朗读体会、感知文本的能力,求知欲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较强。
但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游记的数量并不多,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小石潭记》作为文言文,还属于游记的“早期形态”。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等知识。
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导”少“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品味。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游记文体要素,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
2.反复品读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语言运用、审美创造)3.领会黄河精神内涵和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本文宏阔细腻、畅达凝练的语言,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感受对黄河和民族精神内涵的悠远思考。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4沃白板5、粉笔、翻页笔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朗诵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片段,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初步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汹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共赏壶口【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1段):总结概括(引出下文,所至)(第2—5段):两次观瀑(详略结合,所见)(第6段):赞美黄河(议论抒情,所感)初步感知并概括文章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和段落结构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
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目标
1.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
2.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
3.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二、编写意图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安排游记单元,是一个颇具新意的设计。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
这一安排贯彻了从八年级上册教材开始的“文体学习”的主线。
这几篇游记都是比较新的课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
《壶口瀑布》视角独特,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刻画,描写景物,表达情感,写法比较典型。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写作者“游览”冰塔林的经历,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置身于这些难得一见的景物之中的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语言并不华丽,却很能打动读者。
《登勃朗峰》先以散文笔法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勃朗峰景色,后以小说笔法写匪夷所思的“登山”过程,相辅相成,独具异趣。
《一滴水经过丽江》可以算是游记中的“异类”,不写人的“游览”而写水的“经历”,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人大江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感情饱满而含蓄,颇耐咀嚼。
将这样几篇游记组合在一起,有助于展示游记自由多样的特点,打破语文教学中对游记的一些刻板印象。
另外,我们在写景散文和游记的教学中经常强调“融情于景”“写景抒情”,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强调这一点,无疑是矮化了游记这一文体。
游记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优秀的游记往往不仅是文学文本,也是文化文本。
游记产生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建立,这也是衡量一篇文章是否为游记的一个常用标准。
然而,游记的内涵又不局限于此,而是以此为中心向哲学、历史、道德、科学、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向拓展,以其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展现民族文化的精神。
因此,需要打开游记教学
的空间,不能一直在“情景结合”的层面上徘徊。
应该说,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为教师提供了这样的可能。
三、教学指导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整体设计,分篇安排,充分利用好四篇课文;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他们自主学习。
本单元的课文阅读难度并不大,也并没有太深刻的思想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多“导”少“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品味,以合理的方式突破课文的难点。
第一,在教学中要突出游记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把握游记文体的基本特点。
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无论是教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教学时都要守住这条底线。
游记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所至,即作者的游踪;第二,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从结构上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
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体察这些要素,体会其作用,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游记的特点。
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所感”是必要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第二,以多种方式突破课文阅读的难点。
总体来看,本单元课文的整体理解难度不大,其阅读难点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句子和特殊的体验。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细读难点,深化学生的认识。
第三,重视品味作品的语言。
本单元课文的语言特点复杂,常常是多重风格融于一文,不那么好“定位”,更难以用一两个词语简单概括。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点,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贴标签”的不良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细读文章的能力,并在写作时适当模仿课文的语言。
第四,适当进行贯串整个单元的比较阅读,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游记的认识,同时也教会他们如何把看起来不过是写景的文章,读出厚度,读出味道来。
当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比较四篇课文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初步了解游记类型多样、写法自由的特点。
第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游记作品。
不但可以开阔眼界,增广见闻,陶冶性情,了解现实,还可以开阔他们写作游记时的思路。
教师在选择推荐篇目时,可以适当注意涵盖游记的几个主要类型。
如再现型、心态型、文化型三大类。
当然,上述的类型只是理论意义上的划分,在实
际创作中,许多优秀的游记作品是兼有以上三个类型的特点的。
课时安排:《壶口瀑布》建议2课时,《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建议2课时,《登勃朗峰》建议2课时,《一滴水经过丽江》建议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