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清朝末期也有人提出“亡国者,必先亡其史” ,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而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社会安逸的温床里,对于历史的认识,对于祖国明天,自身的责任都有些迷茫或者漠不关心。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主要目标

学校教育的立足点是以育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学校,主要时间在学校,课堂教学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一块主阵地和一条有效途径,既突出时代感,又呈现使命感。要适应信息产业发展全球化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并存等带来的新手段,新趋势和新一代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让德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并以感受体验基础,以学生

为中心,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合理组织历史课中的德育资源为突破口,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历史和现实,综合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民族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内容

(1)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经验,例如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导致苏联解体;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振兴中华。

(2)树立开放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能迅速发展,相反,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

从来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

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佛教的传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民族要发展,就要开放交流,文化要发展,就要继续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

者必要的素质。

(3)借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素质情感教育。

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借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效仿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的豪情壮志,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以历史名人为典,树立民族气节,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学习历史名人忠心报国、勇赴国难、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畏强暴、自强不息、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的精神,并以典型的反面人物为教材,弘扬正气,反对邪恶,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

(4)以史为鉴,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上科技的发明与创新,每个历史阶段的改革与革命,以及一些历史名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都为我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历史,每一代人都为人类的幸福,贡献了自己努力;后代人又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想目标,进行新的奋斗,这才有我们的今天,历史上无数的名人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正是他们的理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崇高的理想激发了他们的执著、高尚、勇于开拓、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5)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和进行生态危机教育。

通过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深深认识到:无论是今天在校园学习生活,还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建设生活,都必须时刻以主人翁的姿态把责任放在第一位,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

社会负责,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生存现状的严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已刻不容缓。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中讲到: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予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三、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的观念,用知识、师爱、尊重、理解、关心等一切方法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用我们的热情智慧和心血启迪诱导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愿个个成人,要求人人成才。

(2)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

研究分析中学生德育工作现状,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适应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以新课改为契机,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迎着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观察社会,提高学生的德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3)坚持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历史教学中,有序地坚持立意高、起点低,能做到原则,到“激励、成功希望”原则,要科学合理安排各年级德育的重点,主题要循序渐进,相互衔接,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4)虚之实做,化虚为实。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挖掘每课内容的德育点,重点利用好活动课程,通过编演历史剧、讲历史故事、搜集历史图片、播放历史录像片、学生个人感悟和感受,并结合纪念重大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5)优化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不能完全靠教师的单兵作战,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聘请老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为同学做报告,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层面,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地完善历史教学,并充分发挥其德育教育功能。

(6)面向全体学生,厚爱困难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功夫”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情感性原则,取得心理相容;注重激励性原则,调动内驱力,注重个性化原则,培养学习兴趣,对他们不歧视、不厌烦、不体罚,注重捕捉其闪光点,发现点滴进步,给予热情鼓励,只要我们坚持“晓之以理,动力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规律,“不信春风唤不回” 。

除以上途径和方法外,我们还要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与能力,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指导德育实践,增加经费投入,优化德育设施等,通过我们平时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富有责任心、浓厚环保意识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