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典盘铭补释_张俊成-201403考古与文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及,方辉认为该字乃“至、到达”之义; 李学勤认 为“及 ”字 在 这 里 不 是 连 词 而 是 动 词, 意思是参预。林圣杰认为在本铭中应作并列结 构之连词,义为“与”。涂白奎训为“往嫁之词”。 程燕亦同涂 说[14]。 我 们 认 为“及 ”当 为 动 词,非 连词,结合该器为媵器,训为“往嫁之词”甚合文 意。文献中亦有此用法,《诗经·大雅·大明》: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 及王季,唯德之行。”郑笺: “及,与也。挚国中女 曰太任,从殷商之畿内嫁为妇于周之京,配王季 而与之共行仁义之德,同志意也。”
* 本文为 2013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周金文的整理及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 13YJC40137) ”,“曲阜师范大学博 士科研启动基金、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基金( XJ201230) ”阶段性成果。
106
古文字研究
若以为邿公典为嫁于邿国的姜姓女子作器,则邿 公典不得 称 其 为‘子 ’。 言‘邿 子 ’,则 必 为 邿 人 之女。”[5]涂白奎在《邿国之姓考辩》一文中又对 “子”的用法和“邿子姜首”称谓详加论述。其结 论为“先秦时期女子称子绝非尊称、贵称或妻称, 其多为女儿之称,或为昵称,少数为无定指的泛 称”[6]。陈剑根 据 邿 子 中 簠“邿 子 中 媵 孟 赢 宝 簠”之语认为: “邿子当连读,系邿国国君,‘邿子 姜首’当为嫁给邿子的齐国姜姓女子名‘首’者, 而不应‘子 姜 首 ’连 读 为 人 名,仅 将‘邿 ’说 为 其 夫之姓氏。”[7]
另外,学 者 对 于“于 终 有 卒 ”铭 辞 的 解 释 意 见也很不统一,原 发 掘 报 告 释 为“于 冬 ( 终) 又 ( 有) 卒”,李学勤、涂白奎皆从之,训“卒”为终卒 之“卒”。方 辉 读 为“于 终 有 萃”,引《说 文》训 “萃”为“危高”。云: “萃有高义,高古有崇高、尊 贵之意。《说文》: ‘高,崇 也。’《吕 氏 春 秋 · 离 俗》: ‘虽死,天下愈高之。’高注: ‘高,贵也。’《广 雅·释诂》: ‘高,敬也。’例证尚多,不俱引。于 终有卒,既能高寿,又能获得尊贵和荣耀。”周海 华、魏宜 辉 释“卒 ”字 为“衣 ”,读 为“依 ”训 为 “保”,“于终有依”即“终有所保”[17]。林圣杰读 “卒”为“萃”训 为“聚 ”。 袁 金 平 认 为“卒 ”当 读 作“乍”,“乍”通“作”训为“始”,“于终有卒”即 “于终有乍( 作) ”,相当于“于终有始”,与《诗经 ·大雅· 既 醉》“令 终 有 俶 ”在 意 义 和 结 构 上 均 极为一致[18]。邓 佩 玲 认 为“于 终 有 卒 ”与《诗 经 ·大雅· 既 醉》“令 终 有 俶 ”在 结 构 和 意 义 上 均 接近,训“于”为“大 ”,而 大 有“善”、“美 ”之 意, “于终”即《诗经》之“令终”,意谓今日所言之“善 终”,亦 即 金 文 习 见 之“霝 冬 ”文 献 中 之“灵 终”[19]。陈 剑 释 各 家 无 异 议 之“于”字 为“考” 字,训为“老寿”,“考终”即为《尚书·洪范》“五 福”之“考 终 命 ”[20]。 仅 就 字 形 而 言,此 字 释 “于”或“考”皆可。战国文字中本来就有很多直
考古与文物 2014 年第 3 期
105
*
公典盘铭补释
张俊成
(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 曲阜市 273165)
关键词: 公典盘 铭文 补释 摘要: 文章通过对公典盘铭重新梳理认为该盘当为齐器,是齐国公典为嫁到邿国之女所作媵器。“子姜首”称谓, “子”当系美称,“姜”是姓,“首”是名,“邿”当为夫国国名。“ ”为动词,非连词,当训为“往嫁”。“于终有卒”表示在 终老的时候能有所依靠。 KEY WORDS:Gongdian pan Inscriptions Supplementary explanation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inscriptions onGongdian pan,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vessel should be cast in the Qi state and serve as a dowry bronze made byGongdian for his daughter marrying a member in theZi state. Regarding the term compound‘zi jiang shou ’( 子姜首) ,‘zi ’( 子) is an honorific name,‘jiang ’( 姜) represents a surname, and‘shou ’( 首) is equivalent to a first name. Zi stands for the name of the State to which the husband belonged. In addition,‘ji ’( ) serves as a verb in the context and means‘marry’. Lastly,the term‘yuzhongyouzu ’( 于终有卒) expresses the blessing that the daughter would be taken care when she aged.
1995 年山东长清仙人台古邿国墓地五号墓 出土了一件春秋时期重要青铜器———公典盘[1]。 材料公布以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纷 纷著文讨论,相关论文达十余篇。目前学界对该 盘铭的句读、命名、国别及文字释读等还存在较 大分歧。笔者 最 近 研 读 该 器,小 有 心 得,撰 成 此 文,以供学人参考。
的媵器用语,此用语除见本铭外,还见于齐侯四 器、齐侯盂、鲍 子 鼎、庆 叔 匜、夆 叔 匜 等 媵 器。 特 别是该铭“不( 丕) 用勿出”一语更是寄托了作器 者希望其女出嫁后有所大用并不被所出的期望。
“寺( 邿) 子姜首 ( 及) 邿公典为其盥盘”,此 句是本铭的关键,也是各家存在分歧最大的地方。
为公典盘 铭“邿 子”也 应 连 读。首 先 邿 子 中 簠 “邿子中”的 称 谓 所 指 为 一 人,“邿 子 ”即 国 名 与 爵名合文,“中”为名,而公典盘铭“邿子”并非合 文。其次如果把邿子连读,理解成邿国国君,“邿 子姜首”理解为嫁给邿子的姜姓女子名首者。此 种说法是 把“邿 子 ”作 为“姜 首 ”的 修 饰 语 看 待 的,在吴镇烽总结的金文中女子称谓的 20 种具 体组 合 方 式[13] 中 并 没 有 找 到 此 种 用 法,女 子 称 谓前常缀以所适国之国名,而并非国君,另外把 某国国君 作 为 所 娶 女 子 的 修 饰 语 也 似 有 不 妥。 所以我们 认 为“子 ”应 和“姜 首 ”连 读,表 示 一 种 美称,前冠以“邿”当为夫国国名,这种理解更好 解释些,而且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也可以找 到类似的用法。
媵羞鬲……”,这是鲁国愈父之女嫁于邾国为 妻,鲁伯 愈 父 为 之 作 器。 鲁 国 为 姬 姓,故 称“邾 姬”。由于周代金文女子称谓问题异常复杂,因 此上述结论也并非完全绝对[9]。把“邿子”连读 解释为“邿 人 之 女 ”初 看 并 无 不 妥,但 仔 细 审 视 却有可商之处,邿为国名,国名后缀“子”表示所 媵之人的含义则显得太过笼统。另外即便可以 把“邿 子 ”理 解 为“邿 人 之 女 ”,但“姜 首 ”姓 “姜”,而“邿 国”的 姓,赵 平 安 已 经 指 出 为“嬴 姓”[10],故此说恐非。
公典盘铭补释
107
近似于齐侯鉴和齐侯敦,陶器组合和器物特征也 与同时期齐国墓葬相似。据此推测,此子姜可能 为齐国女。”李学勤指出: “从当时地理形势看, 她大约是齐女嫁于邿者。”陈剑指出: “公典盘虽 出于邿墓地,但作器者公典当为齐国人。其全铭 文字字体修长,笔划曲折,与春秋时期齐国的镈、 齐侯作孟姜敦又盘、匜、齐侯盂、叔夷钟、镈等都 非常相近,是典型的春秋齐国铜器铭文的风格, 而与前引邿子中簠等长清出土的邿国金文和传 世春秋邿国金文明显不同。”[16]上述学者已经从 各个角度阐述该器属齐器的理由,我们认为是可 取的。有学者认为该器为邿国铜器,如果认为该 器为邿国所作媵器,有一个问题需要合理解释, 即该器作为媵器为何出土于邿国墓地中。对此 有学者进行解释: 该女后来被夫家所出,回到邿 国又终身未续嫁。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似乎颇 显曲折,没有齐国姜姓公典之女嫁到邿国而死后 葬于邿国墓地的解释更顺理成章。
对于“邿子姜首”的不同理解实际上形成了 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该器是邿国嫁女所作媵器, 一种是 嫁 到 邿 国 之 女 所 带 来 之 媵 器。 对 于“邿 子”连读和“子 姜 首 ”连 读,笔 者 更 倾 向 于 后 者。 “子姜首”诚如李学勤所言“子”当系美称,“姜” 是姓,“首”是名,而“邿”我们认为当 为 夫 国 国 名。关于家长对出嫁女子所作媵器的女子称谓 问题,已有诸多学者进行过讨论,一般而言媵器 上家长对出嫁女子的称谓是在女姓前贯以所适 国之国名[8]。如鲁伯愈父鬲: “鲁伯愈父作邾姬
为了讨论方便,先迻录铭文如下: 寺( ) 子姜首 ( 及) 寺( ) ,公典为其
盥盘。用祈 眉 寿 难 老,室 家 是 保。它 它 熙 熙,男女无 ( 期) ,于终有卒。子子孙孙永 保用之,不( 丕) 用勿出。 发掘报 告 称 此 器 为“邿 公 典 盘 ”,李 学 勤 称 为“邿 子 姜 首 盘”[2],林 圣 杰 称 为“公 典 盘”[3]。 定名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各家对铭中的人物关系 和器物性质的不同理解所致,我们认为林圣杰的 定名可取,下文详之。 我们首先要确定该器的性质,这对理解铭文 内容具有重要价值。从铭文的用语判断,这应当 是一件媵器。“它它熙熙,男女无 ( 期) ”为典型
国。在东平 亢 父 邿 亭。从 邑 寺 声。《春 秋 传》 曰: ‘取邿。’”“邿子姜首”的称谓各家所释不一, 方辉认为: “‘子姜’,姜姓女子嫁到邿国为妻者。 金文有称‘子仲姜’( 镈,《三代》1,66; 齐侯镈, 《三代》1,67) 、‘子叔姜’( 公壶,《大系》图录二 三六) 者,与此例同。”[4]李学勤指出: “是盘的作 器者‘邿 子 姜 首 ’应 理 解 为 邿 人‘子 姜 首 ’,而 不 是‘邿子’名作‘姜首’。……周代女名有姓下加 名之例,如金文‘妊小’、‘姬单’、‘姜萦’,又有冠 以美称‘子’字之例,如文献中齐昭公夫人‘子叔 姬’、金 文‘子 孟 姜’、‘子 仲 姜 ’等。 盘 铭‘子 姜 首’,‘子 ’系 美 称,‘姜 ’是 姓,‘首 ’是 名。”涂 白 奎认为: “作器者邿公典,所媵者邿国之女姜首。
上文提到陈剑根据邿子中簠“邿子中媵孟赢 宝簠”之语认为邿子当连读,系邿国国君。我们 知道邿子 中 簠“邿 子 ”为 合 文,陈 奇 猷 认 为 邿 子 合文即 国 名 与 爵 名 合 文[11]。赵 平 安 亦 赞 同 此 说[12]。在铜器铭文我们可以看到“国名 + 子”表 示国君的称谓,如黄子鼎: “黄子作黄甫( 夫) 人 孟姬行器,则永祜宝, ( 灵) 冬( 终) ( 灵) 后。” ( 《集成》5. 2566) 此鼎 1983 年出土于河南光山 县相寺上官春秋墓葬中,此黄国为嬴姓,此鼎当 为黄国国君为其姬姓妻子所作之器。但邿子中 簠“邿子”不 能 简 单 和 公 典 盘 铭“邿 子 ”等 同,认
为 及 物 动 词,后 面 当 有 宾 语,我 们 认 为 “邿”当 为 其 宾 语。 公 典,为 作 器 之 人。 综 合 以 上考虑,笔者认为此句当断作: 邿子姜首及邿,公 典为其盥盘。意为“名为姜首之女嫁到邿国,其 父公典为其作盥盘”。此器当为姜姓之人公典为 名为姜首并嫁到邿国的女儿所作之器,并非邿国 之人所作送嫁媵器。根据青铜器一般的命名方 式,加之公典并非邿国人,此器当名之为公典盘 为宜。该器的国别是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判断其国别,不能仅仅依靠铭文的释读,还应考 虑其它因素。我们认为铭文中姜姓国当为齐国, 公典盘当为齐器。关于公典盘的国别业已有学 者提出诸多倾向性意见,发掘简报称“从邿公典 盘铭看,字体已显瘦长,尤其接近于 50 年代河南 洛阳中洲大渠出土的齐侯鉴,如盘铭中的子、姜、 其、眉 寿、永 保 等 与 后 者 的 字 形、字 体 完 全 相 同。”[15]方辉指出: “此器铭文字体和行文用语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