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乡土地理》课件 PPT
高考地理二轮安徽专用课件乡土地理
A.降幅超过升幅 C.升高约 2.1°C
() B.逐年上升 D.波动上升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9.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本
解析 第 8 题,读图可知,从 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年
专
平均气温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且高低交错分布,但总
本 专
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
题
现了对接,加强了省域间的联系。
栏 目
5.旅游:安徽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开 关
黄山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1990 年 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
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景区。
九华山现为国家 5A 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
安徽乡土(xiāngtǔ)地理
一、安徽地理特征
本 专
(一)自然特征
题 1.位置和范围
栏
目
开
关
第一页,共37页。
(1)位置: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居华东腹地,东连江苏,浙江、
南邻江西,西靠河南、湖北,北接山东,跨长江下游、淮河中
下游,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大约在北纬 29°41′~
34°23′,东经 114°54′~119°37′之间。从海陆位置来看,属
题 栏 目 开 关
第十八页,共37页。
6.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
A.蚌埠工矿业发达,现代花卉市场广阔
B.海陆交通枢纽,对外交通便捷
C.地处南北方气候过渡地带,适合南北方间物种驯化和推
2023年中考复习安徽乡士地理课件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降水分布特点:南多北 少;山区多,平原和丘陵 地区少。
安徽省的水汽主要来自 海洋的夏季风输送,因而 夏雨集中,降水季节变化 较大。
一般来讲,梅雨期越长,梅雨 量越多,洪涝灾害越严重。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 区特有的气候现象。
在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属于中游河段
安徽省位于祖国的
黄 长 东部,中部六省的东 江 三 部边缘,沿江近海,
东角 洲
地跨长江、淮河、钱
塘江三大水系。
山
东省
河 江
安徽省简称皖,行政中
南
心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苏
全省划分为16个地级市。
省
省 通常称淮河以北为皖北,
淮河与长江之间称皖中,
长江以南为皖南。
湖
北 省
江
西
省
浙 30°N
江
省
46页
57页
淮北平原:旱地 江淮丘陵:旱地、水田兼有 长江沿岸平原:水田 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林地
小麦 棉花
油菜 水稻 棉花
茶叶
58页
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不 断优化,优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 增加,逐渐形成: 淮北的小麦; 长江流域的水稻和油菜; 淮北和沿江的棉花; 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林、茶等 产业。
一群:皖北城市群 一圈:合肥都市圈 一带:皖江城市带
93页
67页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民风民俗、经济水平和居民观念 等的不同,安徽逐渐形成了徽州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淮 河文化三大文化圈。徽州文化与敦煌学、藏学并称当代中国三大 地域文化。
73页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以“最
美皖南”为品牌引领,打造“三山 三湖”(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 太平湖、天平胡、升金湖)山水观 光线;以黄山市为核心,以黄山风 景区、西递和宏村为重点的“世界 遗产”文化线;国际乡村精品度假 等面向国际市场的旅游线。
《安徽土壤》PPT课件
2、江淮丘陵岗地,主要是北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黄棕壤和下蜀黄土母质上发育的黄褐土。东部和 西部是由多种母岩风化物发育的黄棕壤,中部多 为黄褐土和水稻土。
第十六章 安徽土壤
3、沿江多为长江冲积物和山河冲积物发育的 灰潮土,以及在这些土壤上久经耕作种稻而 发育成的各种类型水稻土,除此之外,在长 江沿岸冲击平原边缘,即在沿江二、三级阶 地上,多出现下蜀黄土发育的黄褐土和第四 纪红土发育的棕红壤,长江以北以黄褐土较 多,长江以南则以棕红壤出现较普遍。
3、九华山土壤垂直分布(九华山十王峰:1341 米)
九华山位于青阳县境内,大部分属青阳县,小 部分属南陵县,由花岗岩侵入体组成,土壤分布规 律:黄红壤(600米以上)--暗黄棕壤(600-1000米)--酸性棕攘(1000--1300米)和山地草甸 土。
第十六章 安徽土壤
第二节 淮北平原及沿淮地区 一 自然条件
3、母质
(1) 近代黄泛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 北部与沿淮一带,由于沉积时间不长,未经 强烈淋溶具有强?灰反应,CaCO3含量在5-10%,起质地具成带性与成层性。
(2) 黄土性古河流冲积物:主要分布在淮北 中部与南部,属第四期早期沉积物,沉积物 质来源为富含碳酸钙的黄土性物质。但年代 已久,至今碳酸钙被淋洗到下层形成砂姜, 土体已无石灰反应,该沉积物颗粒变化不大, 质地多为重壤到粘土。
第十六章 安徽土壤
潮泥土土属:是由碳酸岩类风华物的坡积物及古 河流黄土性沉积物所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岛状残丘坡 麓的中下部或丘间谷地底部,具黄潮土若干基本发育 特征,占土类3.41%。 3、改良利用
应根据各土属土壤特性,采取相应措施,以砂土土 属为例。 (1)砂土层在1R左右,可以通过深翻(翻淤改砂及掺 淤改砂,种植耐砂固砂作物,如花生、黄花菜、绿肥、 砂打旺、玫瑰、修砂障、防风挡沙、增施有机肥、注 意耕作技术、如、粗肥、留花过冬等)。
《安徽土壤》课件
皖中丘陵区
以黄棕壤、石灰岩土为主 ,分布在丘陵和低山地区 。
皖南丘陵山地
以红壤、黄壤为主,分布 在丘陵和低山地区,以山 地为主。
安徽土壤的类型
潮土
砂姜黑土
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区,土壤质地较轻, 肥力较低,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旱作物 。
在皖北平原区也有分布,土壤质地较粘重 ,肥力较高,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 。
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管理措施,如保护性耕作、有机农业等,可以改善土壤健 康,增强土壤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土壤与水文循环
土壤在水文循环中的作用
土壤作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要过渡带,能够吸收、 储存和释放水分,影响水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土壤质量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健康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保水能力,能够有效地调 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而退化的土壤则可能导致水资 源的枯竭和水质下降。
土壤与气候变化
土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气候变化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如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土壤有机质的 分解加速,进而影响土壤的碳储存和养分循环。
土壤对气候变化的调节作用
土壤作为地球表面的重要碳库,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碳。健康的土壤可以降低碳排放, 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的土壤管理措施
保护土壤水文功能的措施
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等, 有助于保护和恢复土壤的水文功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CHAPTER 04
安徽土壤的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
土壤退化与防治
土壤退化现状
安徽地区部分土壤面临退化问题 ,包括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等。
退化原因分析
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土壤退化 。
安徽乡土地理PPT课件
2、经济作物以棉花、 麻类、茶叶、 油菜、花生、芝
麻、烟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
多地区。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
、江南较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畅销
国内外市场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
猴魁”等,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舒绿”、“六安瓜片”
12
(四)、旅游
安徽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 黄山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1990年12月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 录的。 • 九华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 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 皖南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注意:旅游 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 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
等则为皖西山区名茶。
11
(三)、工业、交通
现已成为中国煤炭、冶金、化工 和建材等重要的省份之一。交通:铁 路陇海线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 北部和南部;铁路津浦、京九两条干 线南北纵贯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 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省内的较大 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 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 强了省域间的联系。
二、社会经济特征:
(一)、人口
570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 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 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10
(二)、农业
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
1、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 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 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 类、大豆、玉米、高粱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 流域,以双季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 油菜和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部 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
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乡土地理刘瑜一、基本概况: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清初(康熙6年:公元1667年)建省时,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东界距海洋最近处不到200公里,西界距海最远处约600余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
全省共有17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6个县。
省会为合肥市。
二、人口:安徽省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较密的省份之一。
2009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700多万人,常住人口6120多万人,流动人口较多,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口有近800万人,城镇化率约40%。
受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全省人口分布、密度差异较为显著。
淮北平原、沿江平原、江淮丘陵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皖南山区、大别山区人口较少。
沿江河、矿区、交通线人口密集,反之人口较少。
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文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
安徽基本属于汉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不到全省人口的1%,主要有回族、壮族、满族、畲族、蒙古族、苗族、彝族等,主要分布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和六安市。
三、河流、气候:安徽省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流域,河湖众多。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钱塘江正源)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长江在南、淮河在北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
沿江、沿淮湖泊众多,为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由于受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气候类型(在中国气候区划中,安徽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
《安徽乡土地理》课件详解PPT文档共22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乡土地理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多变。
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为 770-1770毫米,主要集中在6 至 9月,且年际降水量悬殊较大,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频繁。
淮河、长江横贯省境,天然地把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域。
淮北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江淮是岗峦起伏的丘陵,江南是重山叠嶂的山区。
全省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
省耕地面积6378万亩,总人口615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1%。
一、自然特征(一)、地理位臵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 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
(二)、地形地貌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1)淮北平原(皖北平原)。
(2)江淮丘陵(皖南丘陵)。
(3)皖西大别山区。
(4)沿江平原。
(5)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
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
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
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安徽省地形图(三)、气候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黄山山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 800-1800毫米。
安徽乡土地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 位置:安徽位于祖国 ______ 东南 部,居华东腹地,东连 ______ 江苏 ,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河南、湖北,北接山东, 地处长江下游、 淮河中下游, 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渡带。 大约在北纬 29° 41′~34° 38′,东经 114° 54′~119° 37′ 之间。从海陆位置来看,属于一个内陆省,但距海不远。
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大别山地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垂直分布。 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 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 黄、红壤。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6.资源:安徽省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______ 生物 资源、____ 水 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3)人口密度:2010 年,429 人/km2。 (4)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衡,______ 长江沿岸 平原 淮北 平原和____________ 人口密集,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人口相对稀疏。
汉 族为主,占全省总人口的 (5)民族:全省共有 53 个民族,以____
99.31%,少数民族占 0.69%,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较少的省份 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回族、壮族、满族等。 (6)城市: 2010 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为 43.01%。 主要城市有合肥、 芜湖、蚌埠、安庆、淮南、马鞍山、铜陵、淮北等。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2.经济——迅速发展的经济 (1)农业: 安徽省农垦历史悠久,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是我国重要的______ 农业 大省。粮食、棉花、油料、茶叶、猪肉、 禽蛋、水产等农产品,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可输往外省或供 出口。 粮食作物以______ 水稻 和______ 小麦 为主。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广 大地区。巢湖周围和长江干支流沿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 沃,水热条件优越,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 主,水稻可一年两熟。小麦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地区,淮北平 原地势平坦广阔,耕地以旱地为主,利于机械化耕作,是安徽 省最重要的麦产区。长江、淮河流域不少耕地实行稻麦连作。
专题十安徽乡土地理
02
淮河
流经安徽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安徽省 的主要水源之一。
03
巢湖
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周边地区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渔业资源。
多样的生物群落
01
02
03
森林生态系统
安徽省的森林覆盖率较高 ,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和 江淮丘陵地区,生物多样 性丰富。
湿地生态系统
安徽省拥有众多湖泊、河 流和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 ,为众多水生生物提供了 栖息地。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垃圾治理
建立健全乡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 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污水治理
加强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改善乡村水环境质 量。
村容村貌提升
推进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 务水平,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05 安徽乡土地理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古村落旅游
安徽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领 略古村落的风貌和历史文化。
农耕文化体验
结合安徽的农耕文化,开发农耕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农 耕生活的乐趣。
非遗文化展示
将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展示,通过旅游的方式让更多 人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安徽乡土地理未来发展趋势与
06
展望
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
1 2 3
城乡规划统筹
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实现城乡规划全 覆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 置。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构 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体系。
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乡土教材《安徽地理》(28张PPT)
安徽各市常住人口统计图
二.自然环境
(一)地形
1.特点:平原、山地、丘陵相间的地形 2.主要地形区
北部为 淮北平原; 中部为大别山区和
江淮丘陵; 南部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 全省最高峰: 黄山主峰莲花峰。
(二)温和湿润的季风气候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为: 。 淮河以北:温带季风气候 淮河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等优势产业带
四大名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 六安瓜片,太平猴魁
四大名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祁门红茶 六安瓜片
2.矿产开发 煤炭:储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集中分布在淮南、淮北地区 铁矿:马鞍山 铜矿:铜陵
3.工业 (1)以淮南和淮北煤矿为中心的两淮能 源基地历来是长江三角洲的能源供应基 地。 (2)冶金工业
五、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联系 皖电东送
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建造在采煤沉陷区水面上,昔日的采煤沉陷区上层水 面用于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不仅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 沉陷区的水体也得到了净化和治理。
五、区域协调发展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确认安 徽全域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部署覆盖的省份。
东西向:陇海线
陇海线
京 九 线
京 沪 线
合福高铁--中国最美高铁
黄山
婺源
武夷山 古田
武夷山
商合杭高铁
意义:
合新欧--中欧班列
合新欧--中欧班列
2019年6月25日首列“蚌西 欧”国际货运班列当日从蚌 埠市北站驶出。整列51车集 装箱货物到达西安港后,集 结中转,再搭乘中欧班列 “长安号”,分别向俄罗斯、 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主要 站点城市进发。
《十六安徽土壤》课件
农业用地改良土壤
探索不同类型的农业用地改良土壤,包括种类、 特点和应用。
土壤保护与治理
1
土壤污染状况
分析安徽省土壤污染的现状和影响,呼
土壤保护政策和法律规定
2
吁对土壤保护的重视。
介绍各级政府对土壤保护所采取的政策
和法律规定。
3
土壤治理方法
探讨土壤治理的方法和措施,以保护和 改善安徽省的土壤质量。
结论
土壤类型及特征
深入研究安徽省的棕壤、黑 土和红壤,探讨它们的特点 和适用作物。
天然土壤
1
棕壤
介绍棕壤在安徽省的分布范围、性质、
黑土
2
特点以及适用作物。
探讨黑土的分布范围、性质、特点和适
用作物。围、性质、特点 以及适用作物。
人工土壤
城市土壤
研究城市土壤的特点,并讨论城市土壤治理方法。
土壤资源优劣势
总结安徽省土壤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在未来的农 业发展中应如何利用。
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
提出关于安徽省土壤资源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建 议。
《十六安徽土壤》PPT课 件
欢迎来到《十六安徽土壤》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安徽土壤资源, 包括分布情况、类型特征和土壤治理等内容。
概述
土地面积和农业占比
探索安徽省广阔的土地面积, 以及农业在该省经济中的重 要地位。
土壤资源分布
了解安徽省土壤资源的分布 情况,包括主要土壤类型和 分布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建立皖江城市带意义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 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 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 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 要意义,也必将为安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提 供强大的动力。
四、备考策略
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熟悉地图,准 确把握本省和其它地区的空间联系。复 习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以某一个地理要素 为中心,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和影 响,由点—线—面展开;亦可以按“区 域特征——区域问题——区域发展”展 开复习等等。积极关注与安徽有关的国 内热点大事,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分析 现象,迁移运用,强化能力。
皖江城市带现具有的优势
1、长江深水宜港岸线漫长,有300公里未开发,具备发展 重化工业的环境资源。
2、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一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密集于此,安徽全省70% 的科教资源在这里集中。
3、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拥有马钢、奇瑞、安 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现代农业、物 流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断进步,已经 初步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 业集群。
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
异,复杂多样。长江、
淮河横贯省境
(2)淮河以北,地势坦荡
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
部分;
(2)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
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
(3)长江两岸地势低平,
河湖交错,平畴沃野,
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4)皖南山区层峦叠峰,
以山地丘陵为主。
气候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 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 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 明。
6)我省两大粮食作物南方是水稻、北方是小麦,油料作物是 油菜,经济作物是棉花。
7)位于我省淡水湖泊是巢湖。 8)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中位于我省的是黄山。 9)我省最高峰是黄山莲花峰1873米。 10)按方位,我省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华东地区。
11)江南地区出现的伏旱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梅雨出现在春末夏初, 洪涝在夏秋季节。
工业、交通
现已成为中国煤炭、冶金、化工和建材 等重要的省份之一。 交通:铁路陇海线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 安徽北部和南部;铁路京沪、京九两条干 线南北纵贯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 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 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南京、武汉、 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了省域间的联系 。
安徽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 跨长江、淮
河中下游,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 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连 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 江西,北靠山东。
(一)、 地理位置安徽省简称“皖”,地 处中国东部,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 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
(二).地形: (1)全省地势西南高、东
(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 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 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3)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 总面积的30%,草地1.6 6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 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 动 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 豚最为珍贵。
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风暴潮灾害频繁,举世闻名。 流域内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经常出现旱 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
在淮河中下游和淮北地区经常出现因洪致涝、洪涝并发现 象。
(1)从位置和降水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除上述两个因素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淮河流 域洪灾频发的原因?(10分)
气湿度、干热风等因素影响。右图是安徽部分
地区小麦收割等日线分布图。结合材料和示意图,
回答(1)~(3)题。
(1)导致安徽小麦收割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土壤肥力
D.降水
(2)导致Q地小麦收割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 A.选择了生长期长、产量高的小麦品种 B.土壤肥力低,小麦生长缓慢 C.地势低洼,光照不足 D.地下水位高,空气湿度大,小麦成熟期长 (3)导致P地小麦收割较早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品种的原因 B.受干热风的影响 C.地形与土壤 D.在成熟期化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 -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 水量 800-1800毫米。
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 暴雨洪涝、龙卷风等。
河流和湖泊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新华社北京2007年7月11日电】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特 别是淮河流域连续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 淮河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部分河段超过保证水位,发 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防 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
(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 量丰富。全省已发现 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 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主 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
两淮大型煤碳基地包括淮南、淮北两个矿区,是 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碳基地之一。
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特征:
(一)、人口 570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
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 人口密度较小。
1)安徽省目前人口增长已进入
A. 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 负增长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2)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人口问 题不包括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增长过快
安徽省旅游交通图
三、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材料一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 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图为长江经济地 带空间结构示意图。
1、皖江城市带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安徽省唯一的一个国 家级战略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 、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 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2)你认为如何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植被、土壤
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南北自然更替。 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 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
阔叶混交林-黄棕壤; 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 各种农作物生长。
黄山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1990年12月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 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 的。
九华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 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皖南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注意:旅游 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 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
C.就业压力增大
D.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农业
2安、徽经省济是作中物国以农棉业花大、省麻类、茶叶、 油菜、花生、芝麻、烟 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 。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
较1集、中粮。茶食园作主物要的集构中成在兼皖南备山中区国和南皖方西和山区北。方畅粮销食国作内物外 的麦市皖。是特场南的山最点“区重,祁名要既红茶”的有、,两旱“而屯大地“绿舒粮作”绿、食物”“、作,黄“山六物又毛安。有峰瓜小水”片、麦田”“等主作太则要物平为猴分。皖魁布水西”在稻等山,皖和区均名北小为茶 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等。 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以双季稻为主 (茶件也园:有主①一要温集暖季中湿中在润稻皖多)南雨,山多与区云稻和雾谷皖的换西气茬山候的区;,②主茶排要叶水为生良油产好菜的的和有坡利绿地条;肥 。③皖酸中性丘的土陵壤则;为④水悠旱久作的茶物叶分栽布培的历过史渡;⑤地充区足,的北劳部动以力 旱资地源作;物⑥茶为叶主种,类南多部,水在全田国作知物名比度重高较。 大。
12)我省的最大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宣城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的季 节是夏季,梅雨是重要的降水过程。
13)我省主要地形自北向南为淮北平原、江淮低山丘陵、长江沿岸平 原和皖南山区,另外还有一个巢湖盆地夹在其中,巢湖地区有我 省的“鱼米之乡”之美称。宣城地形以丘陵为主。
14)我省人口6700多万人,面积为13.94万平方千米。 15)我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 16)安徽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黄山、西递村和宏村。 17)位于马鞍山的是铁矿,位于铜陵是铜有色金属矿,位于淮南、淮
**重要知识点 1)我省的行政中心是合肥,简称为皖。 2)流经我省的三大水系,自北向南分别是淮河、长江、新安
江。
3)淮河将我省分为南方与北方。 4) 我省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地
区,季风气候明显。
5)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为一年两 熟。以北为小麦,熟制也为一年两熟。
4、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4、发展目标
未来示范区将重点围绕新型化工、装设 备制造、冶金及金属材料深加工和高新技 术等产业,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 业转移,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 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 ,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 头企业和世界品牌。
资源开采条件评价:两淮基地煤碳资源丰富,煤 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