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bot实验报告
机器人技术基础实验报告1(机器人系统认识)
机器人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台号:课程 1 机器人系统认识成绩:批改日期:教师签字:实验目的:1、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组成;2、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熟悉机器人的基本操作。
实验设备及软件:1、珞石XB4机器人2、桌面示教应用程序实验原理:实验内容:1、 设备启动,启动EtherCAT 服务程序,启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
● 打开控制柜,确认急停开关D 和F 未被按下,如被按下顺时针转动,抬起急停开关。
顺时针旋转开关A ,随后将B 按至常亮,观察七段数码管是否显示数字8,若成功进入下一步。
●按压开关A,启动机器人控制器,开启后指示灯B 常亮,同时通讯服务程序自启动。
●启动机器人桌面控制程序“HBRobotConfigure”2、 标注六个关节正方向。
打开HBRobotConfigure 软件,先点击“重启控制程序”单击“连接”与控制器建立连接(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已启动)。
进入示教调试界面,单击“添加机器人模型”,并单击“运行”,显示实际或仿真机器人状态。
点击左侧“使能”和“下电”,控制机器人的使能状态。
选择轴坐标系,操作界面右侧加减按键观察机械臂各轴转向,确定各关节正方向。
ABCD操作流程:将机械臂各关节按①至⑥编号,如下图所示。
①俯视图中逆时针为正方向②左视图中顺时针为正方向③左视图中顺时针为正方向④正视图中顺时针为正方向⑤左视图中顺时针为正方向⑥俯视图中顺时针为正方向3、示教机器人,并保存工作空间中的三个点。
进入程序调试界面,调整移动速度至1%,将“Simulation”调至false进入真机模式,使能下电后通过界面按钮移动机械臂,移动明显距离后保存坐标点p1,重复操作3次以此获得工作空间中三点p1、p2、p3。
4、编写机器人脚本并运行机器人脚本,实现三个点之间的直线运动。
(先仿真运行,确认无误后再真机运行。
)1.先将左侧“Simulation”键调整为ture进入仿真模式。
机器人技术基础实验报告6
机器人技术基础实验报告6一、实验目的本次机器人技术基础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感知与交互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机器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机器人本体:采用了一款具有多关节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模型。
2、控制器:配备了高性能的运动控制卡和处理器,用于实现对机器人的精确控制。
3、传感器套件:包括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等,以获取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
4、编程软件:使用了专业的机器人编程工具,具备图形化编程和代码编辑功能。
三、实验原理1、运动学原理机器人的运动学研究了机器人各个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
2、动力学原理动力学分析了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力矩,以及这些力和力矩对机器人运动的影响。
这对于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和驱动系统至关重要。
3、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的数据,如视觉、力和距离等信息,可以使机器人更全面、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从而做出更智能的决策和动作。
四、实验步骤1、机器人系统初始化首先,对机器人进行了机械和电气连接的检查,确保各部件安装牢固且线路连接正常。
然后,通过控制器对机器人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关节零位校准、运动范围设定等。
2、运动控制编程使用编程软件,编写了简单的运动控制程序,实现了机器人的直线运动、圆弧运动和关节空间的运动轨迹规划。
在编程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运动速度、加速度和精度的要求。
3、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启动传感器套件,采集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滤波、融合和分析,提取有用的特征和信息。
4、机器人交互实验设计了人机交互场景,通过示教器或上位机软件向机器人发送指令,观察机器人的响应和动作。
同时,机器人也能够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主动与环境进行交互,如避障、抓取物体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运动控制精度通过对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实际测量和与理论轨迹的对比分析,发现机器人在直线运动和圆弧运动中的位置精度能够达到预期要求,但在高速运动时存在一定的误差。
(完整word版)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机器人实验报告1. 首先观察机器人行走的每一个动作,并记录动作是怎么样执行的,并且记录舵机的位置。
打开robot软件接入机器人,进行对人形机器人调节每一个动作,达到行走的目的。
【实验器材】电脑、人形机器人、下载线、电源。
【实验步骤】一.检测仿生机器人设备能不能正常运行。
二.启动仿生机器人控制软件,并且连接机器人。
三.编辑人形机器人的动作。
1.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初始位置。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动作。
3.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循环动作。
4. 设置人形机器人的结束动作。
5. 保存和尚在编辑完的动作。
6. 演示人形机器人所编辑的动作。
7. 对不符合的动作进行修正。
【注意事项】1. 在用人形机器人时,首先要充满电。
在下载程序时不要动机器人。
3. 在编辑时两个动作不能跨度过大。
4. 在演示时以防机器人摔倒。
【实验结论】用控制软件的编程可以使机器人达到行走的目的。
【实验体会和心得】通过本实验加深我们对机器人的了解,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各部件之间的功能特性。
让我们在以后更多的实验中能灵活应用探究方法和操作能力。
除此,我们在机器人教学中培养了我们的兴趣,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探索、掌握和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兴趣,提高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丰富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我们的探究意识、进取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特别是在机器人的编程和调试方面,我们通过亲手装配、实验、编程和实施机器人项目、直至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这过程使们们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机器人实验我们觉得自己变得更从容、更自信、更具有成就感。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的能力在动手操作和探究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附送:机场不可撤销担保书机场不可撤销担保书。
二、本保证书保证归还借款人在字第号贷款合同项下不按期偿还的全部或部分到期贷款本息,并同意在接到贵行书面通知后十四天内代为偿还借款人所欠借款本息。
机器人测试工作总结报告
机器人测试工作总结报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机器人
测试工作。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我们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通过模拟各种场景和情况,我
们成功地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
这些测试不仅帮助我们确保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提高了用户体验。
其次,我们还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通过对其响应速度、处理能
力和资源利用率的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性能瓶颈,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表现。
另外,我们还对机器人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通过模拟各种攻击和恶意
行为,我们发现了一些安全漏洞,并及时进行了修复。
这些工作不仅保障了机器人的安全性,还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最后,我们还对机器人的兼容性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通过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
设备上进行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兼容性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
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适用范围和用户群体。
综上所述,我们的机器人测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
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我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机器人功能、性能、安全性和兼容性的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与研发团队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提高机器人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机器人产
品和服务。
谢谢!。
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深入了解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测试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能力和适应性。
2、评估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的表现。
3、探究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实验所用机器人型号为_____,具备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
2、测试场地包括室内的平整地面、有障碍物的区域以及室外的不同地形。
3、相关的测试工具,如测量距离的仪器、记录数据的设备等。
四、实验过程(一)运动能力测试1、在室内平整地面上,设置了一定长度的直线跑道,让机器人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直线运动,并记录其到达终点的时间和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在有障碍物的区域,放置了各种形状和高度的障碍物,观察机器人如何避开障碍物并继续前进,同时记录其避障的反应时间和准确性。
(二)感知系统测试1、视觉感知测试: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观察机器人能否准确识别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听觉感知测试:在不同的声音环境中,发出特定的声音指令,检测机器人对声音的识别和响应能力。
3、触觉感知测试:让机器人接触不同质地和硬度的物体,检查其对触觉信息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三)任务执行测试1、设定了一系列的任务,如搬运物品、整理物品、搜索特定目标等,观察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运动能力1、机器人在直线运动中,速度越快,稳定性略有下降,但总体表现良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
2、在避障测试中,机器人能够及时检测到障碍物,并采取合理的避障策略,但在面对复杂的障碍物组合时,偶尔会出现碰撞情况。
(二)感知系统1、视觉感知方面,机器人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对颜色和形状的识别准确率较高,但在低光照环境中,识别能力有所下降。
2、听觉感知表现较为出色,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声音指令,并迅速做出响应。
制作机器人实验报告二心得
制作机器人实验报告二心得在本次机器人制作实验中,我们又探索了更多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方法。
通过与小组成员紧密合作和互相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设计与规划在设计和规划机器人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机器人的功能和执行任务的难度。
我们要对机器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机器人的大小、形状、材料和运动部件。
并且我们还要考虑机器人使用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的选择等。
在评估机器人的功能时,我们必须先确定所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本次制作实验中,我们的机器人需要完成的任务有躲避障碍物、移动物品和搜寻特定目标等。
为了让机器人能够完成这些任务,我们需要了解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和可行性,然后才能识别所需的材料和部件。
制作和装配在制作机器人时,我们需要有详细的计划和步骤,以确保机器人组装的正确性和安全。
在制作机器人的各部分和部件时,我们需要小心地使用切削工具,并保持工作流程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在装配机器人时,我们需要认真核对各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以确保控制器的正常操作和机械结构的可靠性。
安装传感器时,我们要确定传感器的精度和位置,以便机器人能够正确地接收和处理信息,并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操作。
编程和控制机器人的程序和控制系统是制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写和修改代码时,我们要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且要保持相关部分的一致性和清晰性。
在测试和调试机器人控制程序时,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包括模拟不同情境和环境中的机器人行为,以确保程序正常运行。
我们还需要修复任何错误,并重新测试代码,直到我们获得可靠和稳定的系统。
通过本次机器人制作实验,我对机器人的制作和运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这些技能和知识将对我日后的研究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机器人实验实验报告
成绩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论文题目:机器人创新实验(1)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机器人创新实验(1)任课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机器人创新实验(1)实验报告关键字:ARM TKStudio集成化编程 C语言传感器舵机控制摘要:机器人创新实验课引导我们综合利用机械扩展、电子扩展、软件扩展及传感器扩展能力,以创新为主题,自主完成从机器人的机构组装到编程控制。
通过这门课程,我初步掌握了有关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机器人学所涉及的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认知实验:了解探索者机器人实验一这门课用到的教学材料是探索者教学机器人创新套件。
通过这个实验平台,我们可以完成机器人的创新设计、组装以及编程控制。
在前期的认知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二轮驱动的自动避障小车,并且实现了对它的控制,从而对探索者有了很好的了解。
(一)机械部分探索者的机械零件包括金属件、塑胶件、舵机、零配件四部分。
其中金属件共有29种,具有相同的壁厚和丰富的扩展孔。
舵机分为圆周舵机和标准舵机两种。
同学们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零件的特点,灵活运用,合理搭配,从而实现自己所设计的机械结构以及运动方式。
(二)控制部分我们使用的Robotway ARM7 LPC2138 主控板采用32位高性能实时嵌入式芯片,支持用户自定义开发,开放电路图、源代码、库函数。
探索者套件中包含了触碰传感器、触须传感器、近红外传感器、声控传感器等八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寻线、避障、声光等多种控制。
(三)编写和烧录程序我们使用的编译环境是TKStudio。
由于我们并没有学习过单片机,所以编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点。
我们先从实验指导书上简单的例程开始学习,结合C 语言的知识,逐渐掌握了ARM的编程方法。
烧写程序的时候,我们用到的是Philips Flash Utility软件。
使用的过程是:1、选择端口;2、读取主控板的ID号;3、擦除主控板中原有的程序;4、选择自己的程序;5、上传。
机器人实验报告参考资料
实验1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1.1 实验目的1、了解机器人机械系统的组成;2、了解机器人机械系统各部分的原理及作用;3、掌握机器人单轴运动的方法。
1.2 实验设备1、RBT-6T/S01S机器人一台;2、RBT-6T/S01S机器人柜一台。
1.3 实验原理机器人机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原动部件、传动部件、执行部件。
基本机械结构连接方式为原动部件→传动部件→执行部件。
机器人的传动简图如图2-1所示。
Ⅰ关节传动链主要由伺服(或步进)电机、减速器构成。
Ⅱ关节传动链主要由伺服电机、减速器构成。
Ⅲ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同步带、减速器构成。
Ⅳ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减速器构成。
Ⅴ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同步带、减速器构成。
Ⅵ关节传动链主要由步进电机、同步带、减速器构成。
在机器人末端还有一个气动夹持器。
原动部件包括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两大类,关节Ⅰ采用交流伺服(或步进)电机驱动方式;、Ⅱ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方式;关节Ⅲ、Ⅳ、Ⅴ、Ⅵ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方式。
本机器人中采用了同步齿型带传动、谐波减速传动等传动方式。
执行部件采用了气动手爪机构,以完成抓取作业。
1.4 实验步骤1、教师介绍机器人机械系统中原动部分、传动部分以及执行部分的位置及在机器人系统中的工作状况;2、接通控制柜电源,待系统启动后,运行机器人软件;3、按下控制柜“启动”按钮;图2-6 关节运动界面4、点击主界面“机器人复位”按钮,机器人进行回零运动。
观察机器人的运动,六个关节全部运动完成后,系统会提示复位完成,机器人处于零点位置;5、点击“关节运动”按钮,出现如图2-6所示界面;6、选择“关节Ⅰ”,关节方向选择“正向”,启动方式选择“加速”,运动方式选择“位置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目标位置取-120度,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Ⅰ关节运动情况;7、选择“关节Ⅰ”,关节方向选择“反向”,启动方式选择“加速”,运动方式选择“速度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Ⅰ关节运动情况,然后点击“立即停止”按钮;8、选择“关节Ⅱ”,关节方向选择“正向”,启动方式选择“匀速”,运动方式选择“位置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目标位置取-120度,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Ⅱ关节运动情况;9、选择“关节Ⅱ”,关节方向选择“反向”,启动方式选择“匀速”,运动方式选择“速度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Ⅱ关节运动情况,然后点击“立即停止”按钮;10、选择“关节Ⅲ”,关节方向选择“正向”,启动方式选择“加速”,运动方式选择“位置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目标位置取30度,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Ⅲ关节运动情况;11、选择“关节Ⅲ”,关节方向选择“反向”,启动方式选择“加速”,运动方式选择“速度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Ⅲ关节运动情况,然后点击“立即停止”按钮;12、选择“关节Ⅳ”,关节方向选择“正向”,启动方式选择“匀速”,运动方式选择“位置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目标位置取60度,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Ⅳ关节运动情况;13、选择“关节Ⅳ”,关节方向选择“反向”,启动方式选择“匀速”,运动方式选择“速度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Ⅳ关节运动情况,然后点击“立即停止”按钮;14、选择“关节Ⅴ”,关节方向选择“正向”,启动方式选择“加速”,运动方式选择“位置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目标位置取60度,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Ⅴ关节运动情况;15、选择“关节Ⅴ”,关节方向选择“反向”,启动方式选择“加速”,运动方式选择“速度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Ⅴ关节运动情况,然后点击“减速停止”按钮;16、选择“关节Ⅵ”,关节方向选择“正向”,启动方式选择“加速”,运动方式选择“位置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目标位置取60度,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Ⅵ关节运动情况;17、选择“关节Ⅵ”,关节方向选择“反向”,启动方式选择“加速”,运动方式选择“速度模式”,运行速度取默认值,点击“启动”按钮观察机器人第Ⅵ关节运动情况,然后点击“减速停止”按钮;18、点击“退出”按钮,退出关节运动界面;19、点击“机器人复位”按钮,使机器人回到零点位置;20、按下控制柜的“停止”按钮;21、退出机器人软件,关闭计算机;22、断开控制柜的电源。
机器人编程及维修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家庭等多个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开设了机器人编程及维修实训课程。
本文将详细阐述实训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实践操作及心得体会。
二、实训内容1. 机器人编程(1)编程软件介绍:实训课程主要使用RoboDK、RobotStudio等机器人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编程功能,包括运动规划、路径规划、碰撞检测等,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编程需求。
(2)编程方法:实训课程主要教授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两种方法。
示教编程是通过手动操作机器人来完成编程任务,适用于简单路径的编程;离线编程则是通过编写程序来控制机器人,适用于复杂路径的编程。
(3)编程实例:实训课程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编程技巧,例如:机器人搬运、焊接、喷涂等。
2. 机器人维修(1)维修工具及设备:实训课程主要使用万用表、示波器、螺丝刀等维修工具,以及机器人本体、电机、减速器等维修设备。
(2)维修方法:实训课程主要教授机器人故障诊断、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电气故障、机械故障、软件故障等。
(3)维修实例:实训课程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维修技巧,例如:机器人本体故障、电机故障、减速器故障等。
三、实践操作1. 机器人编程实践(1)示教编程:通过示教器手动操作机器人,完成搬运、焊接等任务。
(2)离线编程:使用RoboDK等软件,编写机器人运动程序,实现复杂路径的编程。
2. 机器人维修实践(1)故障诊断:根据机器人故障现象,运用维修工具和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2)维修操作:根据故障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维修操作,如更换零部件、调试程序等。
四、心得体会1. 提高实践能力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机器人编程及维修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机器人实训报告4
机器人实训报告41. 概述本报告是关于机器人实训的第四次实训活动的总结和总结。
本次实训活动主要涉及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部分的实践操作。
通过本次实训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掌握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参照实训手册中提供的示例代码和文档,我们需要编写一段机器人控制程序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机器人的控制接口和传感器来获取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2.2 问题分析和解决在实际的实训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机器人运动不稳定、传感器读取错误等。
我们需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找到解决方案,并对相关代码进行修改和调试。
2.3 实践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需要亲自操作机器人,进行各种动作和任务的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器人的控制和编程方法。
3. 实训过程本次实训的过程如下:3.1 准备工作在开始实训之前,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室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这些包括机器人、传感器、程序开发环境等。
3.2 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开始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特定的设计思路和规范,同时充分考虑了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限制。
3.3 调试和测试编写完控制程序后,我们进行了程序的调试和测试。
通过对程序进行逐步调试和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
最终,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3.4 实践操作在程序调试和测试完成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操作。
这些操作包括让机器人完成特定的任务、测试机器人的运动和传感器的功能等。
4. 实训成果与心得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果:4.1 掌握了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我们深入理解了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机器人的控制接口和传感器来获取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机器人报告
目录1.无差别擂台机器人2.双轮平衡小车3.能够识别并捡起乒乓球的机器人1.无差别擂台机器人综述:老师要求我们搭建一台擂台机器人,具体要求如下:搭建的机器人长度不超过40厘米,宽度不超过20厘米,高度不超过30厘米。
在黑胶带围成的指定区域里活动,不能出胶带区域,否则失败;需要能够推动对方,将对方推出黑胶带围成的区域即获胜。
要尽量避免自己被推出指定区域,采取一些必要方法。
根据要求,做出以下设计:要在黑胶带围成的制定区域里活动不超出范围,就需要有传感器进行活动范围边缘的检测。
当机器人发现已经靠近边缘时立刻采取行动(停止、掉头或转弯)。
黑胶带贴成的区域边缘是与普通地面相比是有灰度变化的,我们可以在机器人底部装上灰度传感器,探头向下,来判读机器人覆盖区域的灰度变化,从而判读机器人相对场地的方向。
可以通过整体灰度值来判读机器人位置是不是靠近边缘,如果机器人靠近边缘就马上做出相应动作。
要能够发现对方。
能够发现对方的实现方法很多,这里我们采用红外接近传感器来发现对手。
要能够将对方推下擂台。
首先考虑推到对方机器人要进行的过程:首先要发现对方,其次贴上去推动对方。
要推动对方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力。
增加动力,可以考虑:1.增加驱动轮(由四个增加为六个甚至更多);2.增加摩擦力(用胎面宽的轮胎,增加轮子数量,增加机器人重量)。
如果动力不足,我们的机器人很可能被对方的机器人推着倒着走,如果摩擦力不够,机器人在推对方的时候轮子会打滑,轮子一直在转,但小车就不能往前走。
需要避免自己被推出指定区域。
如果我方机器人在前进过程中北对方机器人从后方推挤,那么对方可以很轻松的把我方机器人推出指定区域。
所以要设置相关程序,在察觉到被推挤时能够采取相关手段避开推挤。
此外,适当增大机器人与地面摩擦力也对防止自己被推出标定区域以外很有作用。
之后进行搭建机器人、布置传感器。
需要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搭建机器人,通过上述的分析,将机器人的构型定义为一个四轮驱动的小车。
机动玩具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款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机动玩具,锻炼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了解机动玩具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设计方法和工艺流程。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玩具行业逐渐向智能化、个性化、互动化方向发展。
机动玩具作为玩具的一种,具有趣味性强、互动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因此,设计一款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机动玩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实验内容1. 选题与需求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我们选择设计一款智能宠物机器人作为实验项目。
该宠物机器人具备以下功能:(1)语音互动: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进行简单的对话。
(2)运动功能:能根据指令进行行走、跳跃、旋转等动作。
(3)情感表达:能通过表情和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4)智能导航:能自动避开障碍物,实现自主导航。
2. 设计方案(1)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宠物机器人的各个功能模块(如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系统等)独立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2)驱动方式: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3)传感器选择:选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实现避障、距离测量等功能。
(4)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实现宠物机器人的各项功能。
3. 实施步骤(1)绘制设计图纸: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宠物机器人的结构图、电路图等。
(2)购买原材料:根据设计图纸,购买所需的零部件,如电机、传感器、单片机等。
(3)组装与调试:将零部件组装成宠物机器人,并进行调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4)优化与改进:根据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我们成功设计并制作出一款具备语音互动、运动功能、情感表达和智能导航等功能的智能宠物机器人。
2. 实验分析(1)在结构设计方面,模块化设计使得宠物机器人易于维护和升级。
(2)在驱动方式选择上,直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宠物机器人的运动需求。
机器人学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
3. 学习机器人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一款小型移动机器人,配备以下硬件:1个微控制器1个伺服电机1个红外传感器1个超声波传感器1个无线模块1个充电电池软件方面,使用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进行机器人编程和控制。
2. 实验步骤(1)机器人组装与调试首先,将机器人各个部件按照说明书进行组装。
组装完成后,进行初步调试,确保机器人可以正常移动和传感器可以正常工作。
(2)机器人编程使用ROS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移动控制:编写控制机器人移动的代码,实现直线移动、转弯、后退等功能。
传感器数据处理:编写代码处理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数据,实现避障功能。
无线通信:编写代码实现机器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协同工作。
(3)机器人路径规划设计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实现机器人按照指定路径移动。
本实验采用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
(4)机器人实验进行以下实验:直线移动:让机器人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直线移动。
转弯:让机器人按照预设路径进行转弯。
避障:让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自动避开。
协同工作:让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特定任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机器人移动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路径进行直线移动和转弯。
实验结果显示,机器人移动平稳,速度可调。
2. 机器人避障通过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机器人可以检测到周围障碍物。
当检测到障碍物时,机器人会自动调整方向避开障碍物。
实验结果显示,机器人避障效果良好。
3. 机器人路径规划采用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路径移动。
实验结果显示,路径规划效果良好,机器人能够顺利到达目标位置。
4. 机器人协同工作通过无线通信,多台机器人可以协同完成特定任务。
实验结果显示,机器人协同工作效果良好,能够高效完成任务。
机器人测试工作总结报告
机器人测试工作总结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机器人测试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机器人测试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经验。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机器人测试工作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我们通过模拟各种场景和情况,对机器人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包括运动控制、传感器感知、视觉识别等。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功能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和优化,确保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其次,我们进行了机器人的性能测试。
我们对机器人的速度、精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以确保机器人在各种工作环境下都能够达到要求的性能水平。
通过性能测试,我们不仅发现了一些性能上的问题,还对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和硬件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机器人的性能表现。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机器人的安全测试。
我们对机器人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碰撞安全、防跌落安全、人机协作安全等。
通过安全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确保机器人在工作中不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最后,我们对机器人的软件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我们对机器人的控制软件、视觉识别软件、路径规划软件等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软件测试,我们发现了一些软件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和优化,提高了机器人的软件性能。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机器人测试工作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经验,为机器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机器人测试工作,不断提高测试的深度和广度,为机器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器人实验报告文
机器人实验报告文
题目:机器人示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演示机器人的基本功能,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操作技巧,熟悉机器人的性能参数,分析、模拟机器人的控制算法,为特定应用环境搭建机器人系统提供技术参考。
二、实验现场
实验环境采用室内实验室,主要用于实验使用的机器人为敏电Phoenix机器人,具有适用于室内环境的动作协调能力,运动精确、抗干扰性强,属于一代先进的室内机器人系统。
三、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测试机器人的运动技能,以及机器人对环境信息和感知信息的处理能力。
1.前进前退
本实验室设定起点和终点,并要求机器人精准的前进到终点,测试机器人的精度和速度。
2.直角停车
本实验要求机器人能够运行至途中指定点,并精确停车。
这项测试是检测机器人的精度和运动技能,以及它对环境信息的处理能力。
3.运行障碍
本实验准备一堆障碍物放置在机器人前进路线上,要求机器人能够精准的识别并避开障碍物,运行至终点,这项实验检测机器人对环境信息处理能力。
4.多机系统控制
该实验要求使用两台以上的机器人,共同运行,分别完成不同任务。
机器人抓取物料实验报告
机器人抓取物料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机器人老厉害了,在工厂里要是能让机器人准确抓取物料,那可就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省不少人力呢。
所以啊,咱就搞了这么个机器人抓取物料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看看这个机器人到底能不能精准地抓到那些物料,别抓个寂寞或者抓错东西了。
2. 研究一下在不同环境和物料摆放情况下,机器人的抓取成功率咋样。
3. 要是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好琢磨琢磨咋改进这个机器人的抓取技术。
三、实验设备。
1. 机器人:这机器人可酷了,就像个超级灵活的大手,有好多关节可以动,而且还有个智能的大脑(控制系统),理论上能按照咱的指令去抓取物料。
2. 物料:咱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物料,有方形的小盒子,像小积木块似的;还有圆形的小球,滑溜溜的;以及一些奇形怪状的小零件,就像从外星来的一样。
3. 实验场地:找了个相对比较空旷的实验室,模拟了简单的生产车间环境,有个桌子用来放物料,周围还有一些障碍物,就像在工厂里可能会遇到的其他设备或者货架啥的。
四、实验过程。
# (一)初次尝试。
1. 首先呢,我们把机器人放到了场地中间,就像把一个士兵放到战场上一样,然后给它输入了一些基本的抓取指令,告诉它要去抓那个方形的小盒子。
2. 机器人开始动起来了,它那机械臂伸得长长的,关节一节一节地弯曲,就像一个正在跳舞的大蜘蛛。
可是啊,结果有点尴尬,它直接扑了个空,就像一个近视眼没戴眼镜去抓东西一样。
# (二)调整参数。
1. 经过一番研究,我们觉得可能是机器人的视觉识别系统有点问题,或者是它的抓取动作参数设置得不太对。
于是呢,我们就开始调整这些参数,就像给一个不太聪明的孩子重新教它怎么做数学题一样。
2. 把视觉识别的敏感度调高了一点,这样它就能更清楚地看到物料在哪里了;还调整了机械臂的运动速度和角度,让它的动作更加协调。
# (三)再次尝试。
1. 调整好参数之后,又让机器人去抓那个方形小盒子。
这次啊,它可算是有点样子了,机械臂准确地伸到了小盒子的上方,然后爪子缓缓地张开,一下子就把小盒子给抓住了。
加油机器人实验检测报告
加油机器人实验检测报告一、实验背景:串联式机械手是一种重要的机械结构形式,蛇形机器人是一种重要的仿生机器人,相对于有足的仿生机器人而言,它具有他特别的用处,本实验设计一个仿生蛇。
有四部电机来控制它,使其具有四个自由度。
近几年来,仿生机器人学正在机器人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蛇形机器人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已成为仿生领域的研究热点。
蛇形机器人在战场上的扫雷,爆破,矿井和废墟中探测营救,管道维修以及外行星地表探测等条件恶劣,且要求有高可靠性的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模块化设计和高冗余度设计等新思路的提出和逐步完善,使蛇形机器人成为研究的亮点。
SolidSnake II 结合了国内外蛇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了蛇类生物的运动特点,从仿生学的角度,结合机器人动力学和摩擦学等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基于行为控制理论的蛇类运动学模型,把蛇类生物的复杂运动形式化解为局部的、简单的行波状态,并以固定的相位差沿蛇体进行传播。
采用中央处理机(即蛇的大脑)集中控制的方式把各种运动方式进行合成,实现了机器蛇的蠕动、游动、侧移、侧滚、抬头、翻越障碍物等运动形式。
在对蛇类运动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利用杆状结构的角度变化和运动时延,相位差去控制机器蛇运动的速率和运动方向的规律,并在实验中验证。
本次实验是以其为背景的展开的一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了解蛇形机器人的概念,蛇形机器人的动作规划,步态规划的基本知识。
2.熟悉蛇形机器人的构架搭接。
3.掌握创意之星机器人的构建搭接的技巧与方法。
4.熟悉掌握各种搭建元件的使用方法和电机舵机的使用技巧.三、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博创科技的“创意之星”的全套实验器材,以及一些实验工具,电脑一台,参考书博创实验指导书。
四.实验步骤1.清理自己的实验材料,找全本实验所需的各个器件。
2.关节的搭建搭建一个关节首先我们需要搭建出5 个单独的关节,以组合出完整的机器人。
单个关节的结构部分(不包括舵机和舵盘)如下图所示:下图的装配示意图表明了该关节的安装方式。
jetbot实验报告
jetbot实验报告JetBot实验报告一、引言JetBot是一款基于NVIDIA Jetson Nano开发板的智能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视觉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JetBot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探索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二、硬件配置JetBot的硬件配置包括Jetson Nano开发板、摄像头、电机驱动板、直流电机、电池等。
Jetson Nano开发板搭载了NVIDIA的高性能GPU,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图像处理能力;摄像头用于实时采集环境图像;电机驱动板和直流电机实现了JetBot的运动控制。
三、软件环境JetBot的软件环境基于NVIDIA JetPack SDK,其中包括了Jetson Nano的操作系统和各种开发工具。
通过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Jupyter Notebook开发环境,我们可以方便地编写程序并实时调试。
四、自主导航JetBot的自主导航功能是通过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的。
我们可以使用JetBot自带的摄像头采集环境图像,并通过预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
借助GPU的计算能力,JetBot可以实时地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导航。
五、视觉识别JetBot的视觉识别功能可以识别和跟踪特定的目标物体。
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神经网络模型,使JetBot能够识别我们感兴趣的物体。
例如,我们可以训练JetBot识别水杯,并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使其能够自动寻找和抓取水杯。
六、语音交互JetBot还具备语音交互功能,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其运动和执行特定任务。
我们可以使用开源的语音识别引擎,如Google Speech API,将语音指令转换为文本,并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对JetBot的控制。
七、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搭建了JetBot,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通过自主导航功能,JetBot能够在室内环境中避开障碍物,并实现目标点的自动导航。
手持式编程机器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手持式编程机器人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手持式编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编程技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实践:1. 学习手持式编程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相关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掌握编程技巧和方法。
3. 设计和开发手持式编程机器人应用程序,实现简单的功能。
4. 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手持式编程机器人应用项目。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手持式编程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我们了解到,手持式编程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的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功能。
它由机器人本体、控制器、编程器等部分组成。
控制器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执行任务,编程器用于编写控制程序。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相关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掌握编程技巧和方法。
我们学习了常用的编程语言,如C++、Python等,并熟悉了相关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Studio、PyCharm等。
我们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掌握了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然后,我们进行了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
我们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手持式编程机器人应用程序。
该程序实现了机器人的基本运动控制和任务执行功能。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了所学的编程知识和技巧,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最后,我们进行了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了一个复杂的手持式编程机器人应用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分工合作,相互协助,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1. 掌握了手持式编程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了相关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掌握了编程技巧和方法。
3. 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编程技能。
4. 了解了手持式编程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为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科研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etbot实验报告
JetBot实验报告
JetBot是一款基于Jetson Nano的智能小车,具备自主导航和视觉识别能力。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JetBot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调试,以验证其性能和功能。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和总结。
一、JetBot的硬件配置
JetBot由Jetson Nano开发板、电机驱动器、电机、摄像头、电池等组成。
Jetson Nano是一款强大的嵌入式计算平台,搭载了NVIDIA的GPU,可以进行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任务。
电机驱动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数据,电池提供电源供给。
二、JetBot的软件配置
JetBot的软件配置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深度学习框架和相关库的安装。
我们选择了JetPack作为操作系统,它是NVIDIA为Jetson系列开发的一套软件包,包含了TensorFlow、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
此外,我们还安装了OpenCV和ROS等库,以便进行图像处理和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开发。
三、JetBot的自主导航能力测试
为了测试JetBot的自主导航能力,我们在实验室内设置了一条曲线路径,并使用摄像头采集图像。
通过图像处理和路径规划算法,JetBot能够识别路径并自动沿着路径行驶。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JetBot对于直线路径的识别和跟踪效果较好,但在曲线处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JetBot进行了参数调整和算法优化。
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和响应时间,以及改进路径规划算法,我们成功提高了JetBot的曲线行
驶能力。
经过多次实验和调试,JetBot能够准确地跟踪路径,并在曲线处保持
稳定的行驶。
四、JetBot的视觉识别能力测试
JetBot不仅可以进行自主导航,还可以进行视觉识别。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目
标检测算法,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训练模型和优化算法,JetBot能够识别出不同的目标,并进行分类和定位。
在测试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目标,如人、车、动物等。
JetBot在目标识别方
面表现出色,准确率和响应速度都较高。
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和增加训练样本,
我们进一步提高了JetBot的识别能力。
五、JetBot的应用前景
JetBot作为一款智能小车,具备了自主导航和视觉识别能力,有着广泛的应用
前景。
它可以用于室内巡检、仓库管理、无人驾驶等领域。
通过结合其他传感
器和设备,如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JetBot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扩展。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JetBot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JetBot
在自主导航和视觉识别方面表现出色,具备较高的准确率和响应速度。
虽然在
曲线行驶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通过参数调整和算法优化可以得到改善。
JetBot的应用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JetBot将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重要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