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标准一、总则1.1 为了提高上海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不适用于已建成的建筑物。

1.3 上海市地震局负责本标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各区(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标准的具体实施。

二、基本规定2.1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确保在遭遇地震时,建筑物能够减轻震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2.2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依据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应包括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和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等信息。

2.3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地形、地貌、气象等因素,合理选择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

2.4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建筑材料和制品,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三、抗震设防分类与标准3.1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和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

甲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丙类建筑应按不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3.2 不同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物,其抗震设防标准和要求应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抗震设计与施工要求4.1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整体稳定。

4.2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布置,避免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和变形。

4.3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注重基础设计和施工,确保基础能够承受地震引起的动荷载和静荷载。

4.4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采用有效的隔震和减震措施,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上海减隔震标准

上海减隔震标准

上海减隔震标准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地震对城市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减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地震防护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上海减隔震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标准的制定背景、准则和要求,以及其对上海城市建设的影响。

制定背景减隔震技术作为一种主动地震防护技术,主要通过在建筑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减震装置,将地震能量的传递降低到建筑结构可承受的范围,从而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完整性。

由于减隔震技术具有显著的抗震效果和节能效益,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核电站等重要工程中。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大都市,面临着地震风险的威胁。

为了保障上海市民的安全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减隔震标准得以提出和实施。

准则和要求上海减隔震标准制定的准则和要求如下:1. 震害预测和地震参数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减隔震标准,首先需要进行地震活动的预测和地震参数的确定。

上海减隔震标准将基于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活动趋势,计算所需的地震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频谱形状等。

2. 结构抗震能力减隔震技术的应用需要结构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上海减隔震标准要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减隔震系统的工作要求。

同时,结构的抗震性能应满足相应的设计准则,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3. 减震系统设计原则减隔震系统的设计包括减震装置的选择和减隔震层的设置。

上海减隔震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减震装置的技术要求,包括承载能力、变形能力、耐久性等。

同时,在减隔震层的设置上,标准明确了减震层的高度、数量和布置。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减震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地震能量的传递。

4. 设计质量控制上海减隔震标准强调设计质量的控制和评估。

标准要求减隔震系统的设计应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同时,标准还要求减隔震系统的施工和监测过程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对上海城市建设的影响上海减隔震标准的实施对于上海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

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

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城市之一,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里,隔震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它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和稳定。

那么在上海重点设防的隔震技术指导方案中,又该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隔震技术。

隔震技术是建筑结构工程的一种方法,通过结构构件之间使用分离、减振的材料和可调节的阻尼能量来减缓震动效应。

而在上海重点设防的隔震技术指导方案中,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符合新的国家地震安全规范,严格按照震害烈度和场地类别等条件,进行隔震设计和结构计算。

其次,在具体的隔震技术实施方案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土壤工程勘察。

在筛选可能涉及到的场地范围时,要基于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包括以下因素:地质历史、地质地形和地质条件等。

2. 土壤加强。

针对于地质层进行分析,拟定相关加强指标,比如钢筋混凝土柱、地基梁的加强等。

3. 技术参数测量。

经过土壤加强后,建筑结构的阻尼度会得到改善。

因此需要在加强阶段对建筑本体进行多种参数的测量,并根据实际数据来确定具体的隔震方案。

4. 安装隔震系统。

根据实际建筑情况来安装隔震系统,这包括隔震垫和隔震器等。

5. 执行和监管。

在建筑隔震实施完成后,还要进行不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建筑隔震系统的完整性和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方案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改进。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隔震技术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让城市居民在遭遇震动时,能够充分地得到保障。

总之,在为城市建筑选择隔震技术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建筑的质量和居民的安全。

在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方案中,通过这一系列细节的措施,让建筑隔震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性和创新性。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指导方案的帮助下,上海城市居民的安全和福祉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新旧抗震规范关于隔震、消能减震设计要求的对比

新旧抗震规范关于隔震、消能减震设计要求的对比
支 座 的直 径 越 来 越 大 , 议 对 隔震 支 座 选 型 时 尽 量 选 用 大 直 建 径 的支 座 。对 3 0 m 直 径 的 支 座 , 于 其 直 径 小 , 定 性 0 m 由 稳
老规范关于隔震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 1
差, 故将其设计承载力 由 1 a降低 到 1 P 。 2MP 0 M a 14 新规 范第 l. . . 2 24条关 于计 算水 平 向减震 系数 及 罕遏 地震 变形验 算所采用 隔震 支座参数进行 了修 改
0 1 z 隔震支座剪切变形 为 2 0 . 且 H 5 %的水平刚度 和等效黏滞 阻尼 比 ; 大于 6 0m 0 m直径 隔震支座参 数应采 用在规定 的压 应力 限值下 , 平加载频 率为 0 2 z 水 . H 且隔震支 座剪切变形为
10 的水 平 刚度 和 等 效 黏 滞 阻 尼 比 。新 规 范 规 定 , 于 小 0% 对 于 6 0m 直 径 隔 震 支 座 参 数 宜 采 用 在 规 定 的 压 应 力 限 值 0 m
下, 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为 2 0 的等 效刚度 和等效黏 滞阻尼 5% 比; 大于 60m 0 m直径隔震 支座参数 应采用 在规定 的压应力
限值 下 , 震 支 座 剪 切 变 形 为 10 的 等 效 刚 度 和 等 效 黏 滞 隔 0%
阻尼 比 。
剪力法进行非 隔震 设计 的结 构 ; 新规 范取 消了此条 限值 , 扩
1 6 新规 范 第 1. . . 2 24条 关 于 隔震 支座 参 数 的 描 述 发 生
变 化
震层 以上 结构 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的 2 % , 0 新规范将这一数值
提升 至 3 %。 0
新 规范将 “ 动刚度” 改为 “ 等效刚度 ” 用语更 明确 , , 方便 同国际标准《 橡胶支座》 接轨 ; 同时去掉有关频率对刚度影响 的语 句 , 目的是将词 条不 写在 规范 中 , 体去查 相关 的产 其 具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1. 概述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震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的内容和意义,并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评估。

2. 深度评估2.1 消能减震技术消能减震技术是指通过将非结构性组件、结构韧性设备等元素引入建筑结构中,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程度。

上海市规定了消能减震技术的相关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震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

2.2 隔震技术隔震技术是指通过设置隔震支座或减震器等装置,将建筑物与地面隔绝,使其在地震时相对独立地受力,减小震害。

上海市要求建筑物采用隔震技术时,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且隔震支座的布设和选用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隔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技术标准的意义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为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些标准明确了建筑物在地震中所承受的力学性能要求,指导了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为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有效手段。

3. 广度评估3.1 标准的适用范围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考虑了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需求,也充分照顾到地震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影响。

3.2 标准的实施情况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已经在很多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各类建筑商和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遵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地震的影响和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的运用。

3.3 标准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地震科学和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上海市的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构造理念等的引入,将进一步增强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2。2。10各主要部位设计使用荷载的选用,包括静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其它特殊荷载。
2。2。11基础设计概况。包括基础类型,基础埋深,底板厚度,承台尺寸,桩型和单桩承载力,持力层,计算沉降量等。
2。2。12材料。包括环境类别,混凝土耐久性、强度等级,钢筋规格、 强度标准值及设计值.对于钢结构或钢混结构,应列出钢材的规格、强度标准值及设计值。
第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未按照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进行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的,或者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 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按国家和本市的法律、法规和规 章对有关单位责令其改正,并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 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
防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版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若要求)以及其它需要列出的设计依据(例如,对于复审工程,应包括以前的审查意见和回复等)。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时,应说明理由.
2。2.4结构特征.包括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如主体结构、顶塔楼、 裙房的高度、层高及层数,地下室的埋深、层高及层数,抗震缝,平面特征,竖向特征以及嵌固端的设置等。对于屋盖超限空间结构,应说明结构形式、跨度、节点形式、支座形式以及与下部结构的联系等。
第三条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市超限高层 建筑抗震设防的管理工作,上海市工程抗震办公室负责本市超限 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 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配合上海市工程抗震办公室进行其中 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四条初步设计阶段主审部门或设计文件审查阶段主管 部门应征询上海市或区县工程抗震管理部门意见。

上海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上海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一、引言在建筑工程中,消能减震和隔震技术是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可能造成的损害。

上海作为一个位于中国沿海地区,长期处于地震高发地区,对建筑的抗震能力要求较高。

为了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海市制定了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二、消能减震技术标准1. 消能减震技术的定义消能减震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引入能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的装置或材料,减少地震荷载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带来的破坏,保护建筑和人员安全。

2. 消能减震技术的分类根据结构的不同,消能减震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钢制耗能支撑系统:通过再生耗能装置将地震能量转化为建筑结构的内能损失,从而降低地震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2) 液体阻尼器:通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阻尼装置,利用液体粘滞阻尼的特性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震动响应。

(3) 弹簧隔震器:通过在建筑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减小地震荷载的传递,有效地减少了建筑结构的震动响应。

3. 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范围消能减震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包括高层建筑、桥梁、工业厂房等。

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消能减震技术是提高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上海的地震抗震设计中,对于超过一定高度的高层建筑,通常要求采用消能减震技术。

4. 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要求在使用消能减震技术时,需要根据结构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其有效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消能减震技术的正确应用。

(2) 结构的选择和布置: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能减震技术,并合理布置在结构中,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3) 设计参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和地震动参数,合理确定设计参数,以确保消能减震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

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

第十五讲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规定一、隔震与消能减震是减轻建筑结构地震灾害的新技术地震释放的能量以震动波为载体向地球表面传播。

通常的建筑物因和基础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地震波携带的能量通过基础传递到上部结构,进入到上部结构的能量被转化为结构的动能和变形能。

在此过程中,当结构的总变形能超越了结构自身的某种承受极限时,建筑物便发生损坏甚至倒塌。

1、什么是房屋结构的“隔震设计”《隔震》,即隔离地震.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隔震器、阻尼器等组成的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减少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

地震时,隔震结构的震动和变形均可只控制在较轻微的水平,从而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更可靠的保证。

表15。

1列出了隔震设计和传统设计在设计理念上的区别。

表 15。

1 隔震房屋和抗震房屋设计理念对比隔震器的作用是支承建筑物重量、调频滤波,阻尼器的作用是消耗地震能量、控制隔震层变形。

隔震器的类型很多。

目前,在我国比较成熟的是“橡胶隔震支座”。

因此,本《规范》所指隔震器系指橡胶隔震支座(规范12.1.1条注1).在隔震设计中采用其他类型隔震器时,应作专门研究.2、什么是房屋建筑的“消能减震设计"在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部件(由阻尼器、连接支撑等组成),通过阻尼器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

这样的房屋建筑设计称“消能减震设计”。

采用消能减震设计时,输入到建筑物的地震能量一部分被阻尼器所消耗,其余部分则转换为结构的动能和变形能。

这样,也可以达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阻尼器有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电流变、磁流变阻尼器等。

3、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主要优点隔震体系能够减小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已被理论和国外强震记录所证实。

国内外的大量试验和工程经验表明:“隔震”一般可使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降低60%左右,从而消除或有效地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人员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增加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

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是中国的一座重要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在建设过程中,地震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本文将对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针对的是上海市区建筑物的设计,该规程是根据国家地震安全性设计规范和上海市具体情况而制定的。

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确保人身安全。

首先,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明确的要求。

规程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下的抗震性能包括建筑物的刚度、耗能能力、变形能力和整体稳定性等指标。

此外,规程还对建筑物的基础设计、结构设计和连接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稳定和安全。

其次,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对建筑物的抗震计算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要求。

规程要求通过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

同时,规程还对地震动输入的频谱特性、振型选择和地基响应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确保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还对建筑物的材料和构件的性能进行了要求。

规程要求建筑材料和构件要满足相应的抗震性能指标,并对建筑材料和构件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同时,规程还对建筑材料的保护和维修进行了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可以长期维持。

最后,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还对建筑物的监管和管理进行了规定。

规程要求建筑项目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和监管,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同时,规程还对抗震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进行了要求,确保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总之,上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是为了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该规程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抗震计算和分析方法、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监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上海抗震标准

上海抗震标准

上海抗震标准上海抗震标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事件的不断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地震也是一种可能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

我国地震频繁发生,尤其是区域地震规模较大的地区,抗震安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地震抗震标准也越加重要。

本文从上海的地震抗震标准入手,对标准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一、上海地震背景上海虽然位于华东地区,但依旧处于地震活动的区域之中。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东南侧,属于华东网状构造体系的三角洲构成区,地震活动主要源于周围地区活动的断裂带和构造带。

在百年来的历史上,上海受到过多次地震的侵袭,例如1947年1月1日的上海大地震和1995年11月21日的苏浙地震。

此外,上海周边的福建、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另有大量强震,使得上海的抗震标准必须足够高。

二、上海抗震标准上海市已经在抗震安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该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并根据我国地震勘测、地震工程以及建筑抗震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修订,制定了新的设计方法、新的参数计算方法和新的施工技术。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上海抗震标准。

1.设计基础首先,地基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地震烈度、地震波和土壤。

其中,地震波特征值必须通过相关方法进行计算和测定,然后再进行结构设计。

其次,建筑的基本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及变形能力,可以在地震作用下保持稳定。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地基的强度、韧性和变形能力的保证。

2.结构措施在建筑物的结构上,必须采用适当的建筑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采用高强度的钢材、混凝土等新材料。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加强处理,采取必要的深基础、人工加固处理、增加地震隔震层等技术措施。

3.细节措施建筑的细节处理应保证其连接和构造与弹性段相协调。

上海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

上海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

上海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
我国在消能减震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相关国家标准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


消能减震技术是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构件)设置耗能(阻尼)装置(或元件)。

这些装置在主体进入非弹性状态前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通过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从而减少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针对消能减震技术,我国已经发布了一些相关标准。

例如,国家标准《建筑消能减震装置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此外,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建筑消能减震与隔震技术规程》已于2022年8月19日实施。


综上所述,上海消能减震技术标准可以参考上述国家和地方标准,这些标准旨在规范消能减震产品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减震建筑的质量水平,对推动减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具体的上海消能减震技术标准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工程需求进行制定。

2024上海市房屋建筑减隔震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2024上海市房屋建筑减隔震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附件3上海市房屋建筑减隔震设计专篇编制要求第一条减隔震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二)方案选取说明包括结构抗震设防要求,减隔震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比较,减震或隔震目标,减震或隔震方案的比选等。

(三)减隔震装置布置方案包括减隔震装置布置的原则和方法,布置位置、类型、编号及数量等。

(四)减隔震装置力学性能参数明确减隔震装置的力学性能参数,需提供的力学性能参数指标可按上海市标准《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DG/TJ08-2326第5章和第10章的要求。

(五)减隔震装置技术要求对减隔震装置的连接节点设计和构造、检验检测、施工安装、工程维护及可更换措施等提出技术要求。

第二条减隔震计算分析(一)地震波的选取— 28 —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特性介绍,包括时程加速度反应谱与目标谱特性比较、输入的速度及位移时程校正情况介绍等。

(二)减隔震结构时程分析及效果对比分析1.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软件及分析方法介绍(包括减隔震装置计算参数、力学模型,结构动力反应算法和精度等)。

2. 减隔震结构中各种消能机制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及设计取值。

3. 减震效果评估应包括结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和顶点位移的比较,较高隔震结构应包括倾覆弯矩比较等,复杂结构应采用精细模型对结构进行大震时程分析,给出损伤分布情况,并说明构件损伤评价准则。

(三)隔震层和消能子结构验算1. 隔震层验算(1)隔震支座及相关构件的承载力验算;(2)隔震层水平位移验算;(3)隔震结构抗倾覆验算。

2. 消能子结构验算(1)非消能部件的梁、柱和墙构件强度验算;(2)消能部件性能评估。

罕遇地震下消能器计算的最大阻尼力、位移、速度与消能器的设计预估能力比较。

(四)减隔震装置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的验算— 29 —应包括连接构件、预埋件等的验算。

第三条图纸、计算书(一)减隔震装置布置的平、立面图(二)减隔震装置与主体结构连接构件布置及截面尺寸图(三)减隔震装置与主体结构连接与节点构造详图(包括预埋件详图,以及隔震沟、隔震缝、隔震结构机电设备柔性连接节点等)(四)所有相关计算书(包括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过程)— 30 —。

上海减隔震地标与《消能减震规程》的对比及软件实现

上海减隔震地标与《消能减震规程》的对比及软件实现

上海减隔震地标与《消能减震规程》的对比及软件实现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也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为了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上海减隔震地标的建设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上海减隔震地标与《消能减震规程》的对比以及软件实现的方法。

一、上海减隔震地标与《消能减震规程》的对比1.背景差异:《消能减震规程》是一种用于指导建筑物减震设计的技术规程,而上海减隔震地标是指在上海地区特别推广的一种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规程》是全国性的技术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建筑物;而上海减隔震地标则是根据上海地区的地质特点、建筑物类型以及地震风险评估等因素制定的。

2.指导原则:《消能减震规程》主要包括了减震原理、减震技术、减震设备的选用等方面的指导,是一个综合性的规程;而上海减隔震地标更侧重于对特定建筑物类型、地质条件下减震设计的具体指导,从减震效果、结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优化。

3.技术要求:《消能减震规程》对减震设备的选择、设计参数的确定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而上海减隔震地标更注重减震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例如在上海地区常用的剪力墙、框架结构等都有相应的减震设计指标。

二、软件实现方法为了方便工程师进行减隔震地标的设计,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软件实现方法:1.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上海地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类型、地震参数等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从地方政府、土地规划部门、地震局等机构获取。

2.数据处理: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整理,以便于后续的减隔震设计。

例如,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来分析地质条件,确定地震烈度等级等。

3.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利用结构分析软件(如SAP2000、ETABS等)建立建筑物的结构模型。

模型应包括建筑物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连接方式等。

4.减震设计:根据上海减隔震地标的相关设计指标,结合模型进行减隔震设计。

可以先设置减震装置的初始参数,并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然后不断调整参数,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上海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

上海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

上海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性影响的技术。

在上海市,由于地处华东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因此对于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有着较高的需求。

因此,制定上海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推动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政策,鼓励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上海市在消能减及震震技术领域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进消能减及震震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体系应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消能减及震震材料的种类、规格和性能要求;消能减及震震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要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等。

同时,标准体系还需考虑对消能减及震震技术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桥梁隧道、地铁等不同类型建筑和基础设施。

在上海市,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的制定应秉承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地质环境、建筑结构形式、设备基础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标准的制定还需充分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引进国外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此来促进上海市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

另外,上海市政府应加大对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积极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以保障标准制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上海市应加强对相关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化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推动整个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和贯彻。

在实施过程中,上海市政府应建立一个科学的监督和审查机制,对消能减及震震技术标准的制定、修改和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和检查,确保标准体系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实施。

同时,建立标准体系的反馈机制,鼓励各相关单位对标准的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修订和完善标准体系,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需求。

上海减隔震地标与《消能减震规程》的对比及软件实现

上海减隔震地标与《消能减震规程》的对比及软件实现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与《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的对比及软件实现《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后,上海地区的学校医院等建筑均要求应用减震隔震技术。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DG/TJ 08-2326-2020)中对于减震结构设计的要求与《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不完全相同。

本文对比了两本规范中的主要不同点,并结合PKPM减震模块说明了上海减隔震地标在软件中的实现。

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减震规程:根据《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减震规程》)第4.1.11条,消能减震结构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规》)中采用地震影响曲线一致。

上海地标:根据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以下简称《减震及隔震标准》)第3.1.6条,上海地标中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抗规》及《减震规程》不同,采用的是类似《建筑隔震设计标准》(以下简称《隔标》)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隔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上海《减震隔震标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软件实现:设计师可以在前处理参数→“地震信息”→“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功能中选择《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反应谱。

《隔标》反应谱在0秒~6秒段与上海《减震及隔震标准》一致,可以满足设计需要。

2、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减震规程:《减震规程》第4.2.3条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如下图所示,与《抗规》要求一致。

《减震规程》第4.2.3条条文说明中提到:“消能减震结构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可根据消能器附加给结构的阻尼比大小进行调整,其值可取消能减震结构计算出的楼层剪力乘以1.2的增大系数与相应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

”上海地标:上海《减震及隔震标准》第3.2.3条规定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与《减震规程》相比一是取消了7度半及8度半的规定(和7度及8度合并要求),另外提到了对于减隔震结构阻尼比大于5%的情况,可以按阻尼调整系数折减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

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

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震防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地震隔震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自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城市的安全。

本文将就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进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

地震隔震是通过在建筑物的基础上设置隔震装置,使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水平运动,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隔震装置通常由橡胶、金属等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当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吸收部分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力,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上海作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需要考虑地震对城市的影响。

在进行地震防护工程时,上海选择了重点设防隔震技术。

这一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上海市重点建筑物的基础上安装隔震装置,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通过对上海地震活动特点的研究,确定了适用的隔震技术,并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指导。

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建筑物的选址要求。

根据上海地震活动特点,要求重点建筑物的选址应远离断层和地震烈度高的区域,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其次是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要求。

重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地震抗震设计规范,采用适当的隔震装置,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隔离地震能量。

此外,还要求建筑物的隔震装置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

在实施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时,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在地铁、桥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地震对这些设施的影响。

对于地铁来说,地震会对隧道、车站等部位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隔震措施来保护地铁的安全运行。

对于桥梁来说,地震会对桥梁的支座、墩台等部位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在桥梁设计中考虑隔震技术,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总结起来,上海重点设防隔震技术指导对于保护城市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抗震标准

上海抗震标准

上海抗震标准介绍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于环境中的建筑物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上海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地区,对于地震的抗性要求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上海城市建筑的地震安全,上海抗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上海抗震标准的背景1.地震的威胁:上海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之间,地震频率相对较低,但没有绝对的安全。

历史上,上海遭受过一些较强的地震,尤其是近代工业化以来,城市的建筑密度和人口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地震威胁也相应增加。

2.抗震标准的必要性:为了保护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口安全,抗震标准的制定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制定统一的抗震标准,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承载能力,减少破坏和伤亡。

上海抗震标准的制定过程1.抗震研究和数据收集:上海抗震标准的制定需要大量的地震研究和数据收集工作。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历史地震数据、地震波传播特征等,获取相关信息。

2.研究成果的整合和分析:研究人员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以了解上海地区的地震特点和可能的破坏模式。

这些分析结果将成为抗震标准制定的基础。

3.抗震标准的制定:基于研究成果和分析结果,相关部门制定了上海地区的抗震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建筑物结构设计、地基处理、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规定。

4.抗震标准的修订和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地震研究的深入,抗震标准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这可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上海抗震标准的内容及要求1.建筑物结构设计要求:上海抗震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参数、构件连接方式等。

这些要求旨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结构强度。

2.地基处理要求:建筑物的地基是其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海抗震标准规定了对地基的处理要求,包括地基开挖、加固等措施。

这可以减少地震对地基的破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3.建筑材料选择要求:上海抗震标准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提出了要求,确保选用的材料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例如,使用具有较高抗震强度和韧性的混凝土和钢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的安全与抗震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地处地震带的城市,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海的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带你一起了解这一重要领域的最新进展。

一、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概述
1.1 什么是建筑消能减震技术?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的技术。

它主要包括减震、隔震和消能三大技术手段。

1.2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的重要性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加强建筑的抗震能力,采用合适的消能减震技术,对于城市的安全建设至关重要。

二、上海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
2.1 上海地震设计规范
上海地震设计规范中明确了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定。

其中,对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为上海地区的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

2.2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技术的最新发展
近年来,上海在建筑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包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项目,推广了先进的消能减震技术,以及加强了建筑企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面。

2.3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的应用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已经在许多重点建筑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类似项目的施工和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上海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的安全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才能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对上海在建筑消能减震技术领域的努力和成就表示由衷的钦佩和赞扬。

总结回顾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发展情况。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我们希望上海在这一领域持续取得更多的进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详细介绍了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并阐述了其重要性、最新发展和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本文对您在这
一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的加速
发展,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
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的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
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和安全,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
作用。

上海地震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整个建筑行业至关重要。

地震设
计规范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抗震性能。

针对上海
市特有的地震环境和建筑特点,地震设计规范对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提
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为施工方和设计方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通过地震设计规范的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障城
市的安全和稳定。

地震设计规范的完善和落实是上海建筑消能减震技
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在建筑消能减震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近年来,上海不断开展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推广先进的技术
和材料,为建筑抗震能力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中,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
效果显著,为城市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还加强了对建筑
企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了从业人员对消能减震技术的认识和应
用水平。

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
的活力和动力。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的应用对于城市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类似项目的施工和设计提供
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这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灾
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建筑消能减
震技术的应用也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资源整合,
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的安全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标准、推动科研创新、加强产业合
作和人才培养,上海将在建筑消能减震技术领域迈向新的高度,并为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相信在上海的积极努力下,建筑抗震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城市的安全稳定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也将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
遇和挑战。

让我们共同期待上海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和发展,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