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作文五_记叙文要情感真挚_含答案

合集下载

【强烈推荐】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

【强烈推荐】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Ⅰ及答案word 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习作文讲义五记叙文要情感真挚 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练习作文讲义五记叙文要情感真挚 含解析

百度文库、精选试题第五讲记叙文要情感真挚一、考点详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贵在以情感人,感情真挚充沛的作文才能打动阅卷老师,得到高分.作文关于“感情”方面的四个等级标准要求: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那么,阅卷老师如何就作文的情感来判分呢?切忌内容假、大、空,要发真情、抒实感.阅卷老师虽然不是火眼金睛,但是考生文章感情是否虚假,内容是否编造,还是能够看出来的.特别是那种故意造情企图博得阅卷老师眼眶发湿甚至潸然泪下的内容,更容易被一眼看穿.阅卷老师评判作文最主要的标准是:认可“真”,反对“假”,尤其恨感情失实、感情虚假两种表述.1.感情失实.其表现是全文的感情真实中略有虚假成分;所写的经历、故事或引用的材料过于庸俗,或缺乏个人的生活体验.2.感情虚假.其表现是“感情”明显没有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依托,所表现出的感情强弱、变化以及对人造成的影响不合乎生活逻辑;文章常讲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怪话.这一方面暴露了不少考生为了分数,缺少诚信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考生情感积淀的贫乏、素材储备的可怜.二、佳作剖析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随仿佛让人有读文如见人之感.我们随着作者的行文,两个场景如此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甘愿为孩子透支身体的父亲,作者一步步地陷入安静的内心中,用心去打量这一位关爱孩子、. 并由衷地发出感叹嘈杂的超市在我心里如“全文一气呵成,情感表达自然流畅.语言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我的成长似,以外在的喧哗衬托内心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感动之深;又如“也突然寂静了”与父亲的横”我乎建立在你的衰老上,我成长的养分似乎就是你年轻的生命活力”,既有“. 向比较,又有父女在时间上的纵向比较,深情地道出了一个既让人感慨又让人感动的事实三、方法指引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俗、颓.“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生命人们说,写作是.废的文章.写文章,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真挚感情一篇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好比苍白的文字符号,就像不见一点涟漪的水面,生命的运动.“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实的情感,使也就没有感动人心的力量..感情的流露能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那么,怎样才能为你的文章注入真挚的感情,让它达到“感人心”的效果呢?1.用心感悟,体察真情”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生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就会发现那些活中感人的事情也到处都有,缺乏的是发现.如:有一位考生写高考前,母亲为了给“我”补充营养,每感人的片段、感人的事件.这本是一件小得不能.周杀一只鸡,而有一次一只鸡拼命挣扎、逃离死亡的事情来行文为它赢得了生的机会”中绝美的一跃,再小的事情,但作者却从“厨房中响亮的长鸣,超越了平凡”,“对于它,我感悟到“它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精神,拒绝了平庸,这种真情的自然流露无疑是作者用心感悟生活、体察生活只有敬意”的真情跃然纸上..的结果.根据下面文段提供的情境,围绕“母爱”续写一个片段1边练边悟我走在街上,不知.街上的行人很少,阴郁的天空下是一个沉闷得令人压抑的世界我静静地体会那份少有的.不觉地为这清冷的气息所感染,仿佛整个人也变得深沉起来.冷清和闲适,任愁绪在心头微微荡漾,脚步在不经意间变得沉重我踌躇着,还是改了方向,漫无目的地继续走天快黑了,母亲又在巷口等着我吧.我.着我很疲倦,也很苦闷,紧张的学习生活总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令我喘不过气来.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想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一下这生活的意义,却怎么也理不清头绪.路灯亮起来了,冬夜开始呈现它特有的冷峻与威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回到了我家的巷口,我一眼便看到了母亲.厚厚的羽绒服裹着她单薄的身子,闪亮的眸子里写满了焦虑和等待.我停住了,感冒的母亲不知在寒冷中等了我多长时间,母亲赶忙走过来抓住我的手,没有丝毫的埋怨与责怪,只是关心地询问我为什么晚了.我和母亲走在巷子里,听她絮絮叨叨地叮嘱,脑子里无法抹掉刚才她那焦虑的眼神.我想起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春夏秋冬,雨雪冷暖,母亲立在巷口,等她的女儿回家.每一次黑暗中被母亲紧紧地握住双手,每一次无助时母亲为我遮风挡雨,每一次彷徨中母亲替我化解心中的苦闷,一件件历历在目.我心中那一团乱麻顿时燃烧起来.突然就有两行热泪滑过脸颊,一切的一切在这一瞬间凝固又融化,随着我的热泪涌了出来.我的心情猛然间豁朗了,在伟大的母爱面前,一切挫折和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了.2.选材真实,融入真情写作文,尤其是记叙类文章,一定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材典型、感人,就能够让写出的文章真情流淌.如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写了这么一件事:“我”奶奶八十岁了,爷爷大奶奶三岁,而两人的身体状况相差很大:奶奶眼不昏耳不聋,爷爷行动不便.这样一对老人很多年生活在一起,奶奶养成了一个习惯——“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这种做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便努力去探求答案,最后谜底解开——“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作者因此发表了自己的感慨: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作者所选取的事件,在我们看来可能并不新奇,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这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但经过作者的加工,就具有了感人的力量,原因何在?那就是真实.因为作者有亲身经历,有亲身体会,所以将事件写得很真实,因此具有了感人的力量.边练边悟2下面是一段写父爱的文字,语言通顺,中心明确,但在表达情感方面存在问题,请简要分析并进行升格.爸爸非常爱我.他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百般呵护,他深深地爱着我,在他心中,只有我最重要.可以说,爸爸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爸爸呀,我最亲爱的爸爸,您深爱着我,我也永远深爱着您.分析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升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答案分析点评爸爸怎样爱我?爸爸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段文字内容空洞,空喊口号,爸爸的爱没有具体表现出来,因此,没有抒写出真情实感,并不能真正打动读者.那么,如何表达出真情实感呢?那就要“化虚为实”,即把无形的父爱化为有形的生活小事,在叙事中做到情物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这样,让人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感受到要表达的情.当然,表达的情也可以化为物或人,做到情物交融、情人交融.升格示例爸爸,今天看到窗前临风摇曳的竹,我便想起了您对我的爱.不能忘记,几回回,您用宽实的肩膀把我高高地托起,在遍地的花草间奔跑;不能忘记,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满身灰尘,满身汗水,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不能忘记,在我深夜生病时,您不顾一天的劳累,不顾外边风狂雨骤,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奔向卫生院;不能忘记,我康复出院时,您喜极而泣的憔悴面容.爸爸啊,每次看您,我都抑制不住伤感的泪水,不顾心痛的泪珠串串地落在您的双肩,向您诉说着日思夜想的牵挂.3.深入思考,升华真情有些同学,总不注意那些身边的小事,觉得它们无关紧要,根本没有感人的力量.其实,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思考,你就会发现它们身上的熠熠光彩.如2012年天津卷《感受爱,感恩爱》的片段:记得那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次因为一点小事跟母亲拌了嘴,于是赌气,晚饭也不吃就去上学了.下了晚自习开始饥肠辘辘,后悔当初没把肚子填饱再出门.在出校门的那一刻,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是我的母亲她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冒着热气的鸡腿,说:“孩子,饿了吧,赶紧把它吃了.”当时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我一边流泪一边啃着鸡腿,反思着这样的爱,是呀,他们用无声的爱呵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们却把这种爱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我们甚至厌烦母亲的喋喋不休,憎恨父亲的严厉批评,殊不知这样的亲情是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铭记,去报答的.学会感受父母那崇高无私的爱,学会感谢他们对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母亲为孩子送饭,是很多同学多见不怪的事情,这位考生却能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味道,因为那里面包裹着浓浓的爱.开动脑筋,深入思考,你就会有与别人不同的发现,也就会让文章显得与众不同,具有感人的力量.边练边悟3下面是《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的片段,看看它表达的感情是否真挚,为什么?请结合上面的讲解进行点评并升格.高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我第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那一刻,我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分析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升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点评这两段文字,既有具体的事件叙述,又有动人的细节描写,但从作文题目“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来看,总让人觉得感情有点单薄,中心没有点透,原因就在于文中缺少抒情和议论的句子.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如果能在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既可以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又可以使主题得到升华,可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穿插抒情议论.升格示例高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第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4.捕捉细节,坦露真情细节描写,就像镶嵌在文中的颗颗钻石,发出绚丽的光彩,并将整篇文章装点得熠熠生辉.写记叙文,一方面要将笔触对准那些感人的事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挖掘那些感人的细节,这样才会增添文章感人的魅力.如文章《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的片段:“……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这段文字抒情气氛十分浓郁,通过对回忆中的母亲养育“我们”的生活极其细致的刻画,用心地渲染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感念,可谓浓墨重彩、摄人心魄.边练边悟1.下面是一段赞颂母爱的文字,这段文字是否做到了感情真挚?请进行点评并升格.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真正感受母亲深沉的爱,是在医院醒来的那个深夜.那天夜里,我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心里满是慌张.我知道,这里是医院.可是,我怎么会在医院呢?转过头,看见母亲侧趴在床边,她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心头一阵酸楚,我转过头,眼泪流了下来.分析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升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点评这段表现母爱的文字虽然没有空喊口号,有了具体内容,但是纯粹叙述,缺少具体细微的描写,所以母亲的形象不鲜活、不生动,整个文段仍然缺少打动读者的真挚感情.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中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因此,在叙述中加入典型的细节描写,就可以做到感情真挚.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简洁地说,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它可以是一个细小的动作,可以是一个细微的痕迹,也可以是一处细小的景物.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升格示例真正感受母亲深沉的爱,是在医院醒来的那个深夜.那天夜里,我睁开涩涩的眼睛(肖像细节),看着陌生而令人心悸的惨白的环境(环境细节),心里满是慌张.我知道,这里是医院.可是,我怎么会在医院呢?转过头,母亲侧趴在床边,脸上写满疲惫与沧桑,眉间隐约流露着内心的焦灼与担忧(神态细节).凌乱的头发,苍灰中夹着根根白丝,随着母亲的呼吸微微抖动(肖像细节).那双长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细白的手(动作细节).心头一阵酸楚,我悄悄地转过头(动作细节),眼泪不听使唤地哗哗而下,像一场春天下的甘霖,想滋润母亲沧桑的脸庞.5.下面是作文《战胜脆弱》的一个片段,请结合上面的讲解,进行恰当的分析.“清晨的风吹着,倒也不怎么热,其实并没有我什么活干,只是把整堆的土粪撒开就行了.我坐在地头看爹犁地,因为爹没有叫我走.随着牛铃声一次次由近到远,又一次次由远到近,天气也越来越热.把一块地犁光是不可能的了,我心里想.果然,在火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着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关爱和感激,这头牛为我们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地扬着,不肯放下.”分析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牛铃声”“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手中的鞭高高地扬着”,这些细节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老牛的深厚感情,突现了“我”内心受到的强烈震撼.真挚的感情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真实而真诚,不是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它符合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对自己和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感情真挚和思想健康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要考生作文所表达的思想不是消极的、庸俗的、片面的,感情不是虚假的、苍白的、颓废的,就都应视为“思想健康,感情真挚”.【课后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汉里斯是某著名饭店的总裁.然而,他却因为常常忧愁而得了胃病.专家们经过会诊,一致认为汉里斯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只有等待死亡.汉里斯一直想环游世界,于是他决定马上行动.虽然医生警告他说如果他开始环游世界,就只有葬在路上了,但汉里斯还是踏上了旅程.在旅途过程中,汉里斯抛开了一切忧愁,尽情享受着最后的时光.汉里斯在路上和不同的人玩游戏,唱歌,彻夜长谈.后来,他放下了所有不必要的忧愁,觉得生活非常美好.回国后,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曾患过胃病.他马上回去工作,并且期待每一天的到来,此后他的身体状况也一直很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写作提示材料中,汉里斯在旅途中,心怀快乐,放下忧愁,身体才得以康复.因此,可以看出,“甩掉顾虑”“乐观对待生活”是材料的中心.如果从“甩掉顾虑”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不要被忧虑束缚了人生”“生活要甩掉包袱”等;如果从“乐观对待生活”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生活要乐观”“乐观的人生才精彩”等.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我们的想象中,事情是一种样子,但当亲身实践时,却会有另一种感受.本来觉得拥有了会是快乐的,得到后却可能会感到烦恼;本来觉得会让人失望的,却会给人带来惊喜.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自拟标题;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⑥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活是复杂的,人心更是,生活中有些事是我们可以预料的,有些事却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样的事时常发生,总会带给我们哲理的思考.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写议论文,讨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注意对事例的运用,做到有理有据,更要层次清晰.也可以写记叙文,或记试题习题、尽在百度.百度文库、精选试题叙自己愿望实现后的真实感受,或记叙出乎自己意料的一件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怎样写,都要写出现实和想象的不同,这样才符合所给材料的内容.试题习题、尽在百度.。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答案

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
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
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
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
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
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16 页)
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 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 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 故矣。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18 页)
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
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效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6 页)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
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语文I 试题―、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而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c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 的观光胜地,悛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 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 闻风1(1丨至 杂居B .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柄居C .名噪一时 纷至沓來 杂居D .名闻遐迩 纷至沓來 柄居2. 作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足(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 至于月映蕉影、當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 它逭盖面枳大,吸收热M 大,叶子湿度大2② 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疠,饶有诗意。

③ 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 祚旁边配卜_几竿竹,点h —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在夏日是清凉阯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靑翠照眼。

A .①③②④⑥⑤B ■①④②③⑥⑤C ②①④③⑤⑥D -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录,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笑歌卢里轻宙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A . ①织布 ②插秧 ③车水 ④打稻B . ①织布 ②车水 ③插秧 ④打稻C . ①打稻 ②描秧 ③车水 ④织布D . ①打稻 ②车水 ③柚秧 ④织布4.阋读右图,对V K (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乂 K 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B . 现有的V R 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 . V K 技术的米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 . 期许的V K 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______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______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_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D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A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C4、阅读右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B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

(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

(精编)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B.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C.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D.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②①④③⑤⑥B.①③②④⑥⑤C.②③④①⑤⑥D.①④②③⑥⑤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B.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C.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D.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B.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C.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D.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二、文言文阅读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

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绝密★启用前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材料概括分析题_含答案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材料概括分析题_含答案

课题第三课文科附加题之材料分析题●教学目标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三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分析有关材料的常规写作思路。

3. 掌握该类题型的基本答题策略。

●重点、难点重点: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三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掌握该类题型的基本答题策略。

难点:分析有关材料的常规写作思路。

●设计思想文科附加题的第三大项名著阅读,由于文本本身的多样化,对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但是相对固定的命题规律又让它的得分相对可控,因此要重视这一题的研究与训练,争取获得更好的表现。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1)文档:2008-2013江苏高考加试题汇总2010加试题汇总2011加试题汇总2012加试题汇总2012-2013学年高三上期末附加题汇编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加试题汇编●课堂反馈【典型例题分析】慢词长调是中晚唐以来就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俗曲,是配合当时新兴音乐歌唱的里巷俗歌。

《花间集》所收的是诗客曲子词,这些诗人文士所写的词,大半都是小令。

小令的格式与诗比较接近,因此..诗人文士插手写词后,习惯于写小令。

/而且..,诗人文士常常自己觉得比较高雅,而慢词长调当时是流行于市井之间的,所以..,他们不肯去写慢词长调。

/慢词长调的填写,要配合音乐的曲谱,它的格律要求更加严格,不像五七言的字句那么简单。

因此...。

他的创作突破..,一般的诗人文士也不能为。

/\\柳永的出现就像一座里程碑了小令的范畴,而以慢词长调为主。

写慢词长调就要铺排,铺展开来叙述,就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

它不像欧阳修的词,也不像李后主的词,也不像冯延巳的词。

他们是在语言文字之外,有很高深的意境、境界,教你去联想想象。

柳永的长调呢?因为..铺陈,就好像都明白地说出来了,没有可发挥的余地。

所以..有些文人诗客评价柳永词浅俗,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批评柳词:“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值得注意的是,柳永所写的相思离别之情,不再是女子的口吻,而是从一个客子身份来写,他开创性地选取高远的景物,并在词作中融入了自己的追寻和感受,这是柳永词最大的特色..........。

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解析版)

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解析版)

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解析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 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 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 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019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3.(3分)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4.(3分)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5.(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及解析

201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及解析

201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及解析201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为《爱是一种力量》,考生需要围绕爱的主题展开议论文的写作。

作文要求考生运用文字表达对爱的理解和认识,探讨爱对人们的影响和力量。

以下是对该作文题目的解析和建议:首先,考生可以从爱的定义入手,探讨爱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爱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可以是家庭之间亲情的温暖、友情之间的真诚、爱情之间的执着,更可以是对人类、社会、自然以及人生的尊重和关怀。

考生可以从个人或周围的亲身经历出发,展示爱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其次,考生可以论述爱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爱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人们内在的善良和仁爱,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理解。

在家庭中,父母之间的爱可以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在社会中,爱的力量可以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

此外,考生可以探讨爱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当下社会中,爱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呼唤和探讨,也可以是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力量。

通过展示人们对爱的追求和实践,考生可以体现出爱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最后,考生可以总结并展望爱的未来。

爱是永恒的话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爱都将一直存在。

考生可以探讨未来爱可能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展望爱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总的来说,201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爱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涉及广泛且富有启发性的题目,考生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结合现实社会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论述。

通过对爱的探讨和理解,考生可以展现出独特的见解和文采,从而取得优异的作文成绩。

希望考生在考试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一篇内容丰富,观点独特的优秀作文。

(精校版)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19年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Ⅰ及答案word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记叙文要情感真挚一、考点详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贵在以情感人,感情真挚充沛的作文才能打动阅卷老师,得到高分。

作文关于“感情”方面的四个等级标准要求: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

那么,阅卷老师如何就作文的情感来判分呢?切忌内容假、大、空,要发真情、抒实感。

阅卷老师虽然不是火眼金睛,但是考生文章感情是否虚假,内容是否编造,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特别是那种故意造情企图博得阅卷老师眼眶发湿甚至潸然泪下的内容,更容易被一眼看穿。

阅卷老师评判作文最主要的标准是:认可“真”,反对“假”,尤其恨感情失实、感情虚假两种表述。

1.感情失实。

其表现是全文的感情真实中略有虚假成分;所写的经历、故事或引用的材料过于庸俗,或缺乏个人的生活体验。

2.感情虚假。

其表现是“感情”明显没有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依托,所表现出的感情强弱、变化以及对人造成的影响不合乎生活逻辑;文章常讲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怪话。

这一方面暴露了不少考生为了分数,缺少诚信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考生情感积淀的贫乏、素材储备的可怜。

二、佳作剖析高分秘笈文章写父亲,从父亲在老师面前点头哈腰的样子,到他极度疲惫,睡倒在超市里,三、方法指引“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生命。

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俗、颓废的文章。

写文章,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真挚感情。

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

一篇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好比苍白的文字符号,就像不见一点涟漪的水面,也就没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实的情感,使感情的流露能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

那么,怎样才能为你的文章注入真挚的感情,让它达到“感人心”的效果呢?1.用心感悟,体察真情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生活中感人的事情也到处都有,缺乏的是发现。

只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就会发现那些感人的片段、感人的事件。

如:有一位考生写高考前,母亲为了给“我”补充营养,每周杀一只鸡,而有一次一只鸡拼命挣扎、逃离死亡的事情来行文。

这本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作者却从“厨房中响亮的长鸣,绝美的一跃,为它赢得了生的机会”中感悟到“它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精神,拒绝了平庸,超越了平凡”,“对于它,我只有敬意”的真情跃然纸上。

这种真情的自然流露无疑是作者用心感悟生活、体察生活的结果。

边练边悟1根据下面文段提供的情境,围绕“母爱”续写一个片段。

街上的行人很少,阴郁的天空下是一个沉闷得令人压抑的世界。

我走在街上,不知不觉地为这清冷的气息所感染,仿佛整个人也变得深沉起来。

我静静地体会那份少有的冷清和闲适,任愁绪在心头微微荡漾,脚步在不经意间变得沉重。

天快黑了,母亲又在巷口等着我吧。

我踌躇着,还是改了方向,漫无目的地继续走着。

我很疲倦,也很苦闷,紧张的学习生活总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令我喘不过气来。

我想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一下这生活的意义,却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路灯亮起来了,冬夜开始呈现它特有的冷峻与威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我还是不知不觉地回到了我家的巷口,我一眼便看到了母亲。

厚厚的羽绒服裹着她单薄的身子,闪亮的眸子里写满了焦虑和等待。

我停住了,感冒的母亲不知在寒冷中等了我多长时间,母亲赶忙走过来抓住我的手,没有丝毫的埋怨与责怪,只是关心地询问我为什么晚了。

我和母亲走在巷子里,听她絮絮叨叨地叮嘱,脑子里无法抹掉刚才她那焦虑的眼神。

我想起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春夏秋冬,雨雪冷暖,母亲立在巷口,等她的女儿回家。

每一次黑暗中被母亲紧紧地握住双手,每一次无助时母亲为我遮风挡雨,每一次彷徨中母亲替我化解心中的苦闷,一件件历历在目。

我心中那一团乱麻顿时燃烧起来。

突然就有两行热泪滑过脸颊,一切的一切在这一瞬间凝固又融化,随着我的热泪涌了出来。

我的心情猛然间豁朗了,在伟大的母爱面前,一切挫折和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2.选材真实,融入真情写作文,尤其是记叙类文章,一定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材典型、感人,就能够让写出的文章真情流淌。

如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写了这么一件事:“我”奶奶八十岁了,爷爷大奶奶三岁,而两人的身体状况相差很大:奶奶眼不昏耳不聋,爷爷行动不便。

这样一对老人很多年生活在一起,奶奶养成了一个习惯——“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

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

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种做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便努力去探求答案,最后谜底解开——“丫头,你不懂的。

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作者因此发表了自己的感慨: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

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作者所选取的事件,在我们看来可能并不新奇,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这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但经过作者的加工,就具有了感人的力量,原因何在?那就是真实。

因为作者有亲身经历,有亲身体会,所以将事件写得很真实,因此具有了感人的力量。

边练边悟2下面是一段写父爱的文字,语言通顺,中心明确,但在表达情感方面存在问题,请简要分析并进行升格。

爸爸非常爱我。

他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百般呵护,他深深地爱着我,在他心中,只有我最重要。

可以说,爸爸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

爸爸呀,我最亲爱的爸爸,您深爱着我,我也永远深爱着您。

分析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升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点评爸爸怎样爱我?爸爸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段文字内容空洞,空喊口号,爸爸的爱没有具体表现出来,因此,没有抒写出真情实感,并不能真正打动读者。

那么,如何表达出真情实感呢?那就要“化虚为实”,即把无形的父爱化为有形的生活小事,在叙事中做到情物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

这样,让人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感受到要表达的情。

当然,表达的情也可以化为物或人,做到情物交融、情人交融。

升格示例爸爸,今天看到窗前临风摇曳的竹,我便想起了您对我的爱。

不能忘记,几回回,您用宽实的肩膀把我高高地托起,在遍地的花草间奔跑;不能忘记,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满身灰尘,满身汗水,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不能忘记,在我深夜生病时,您不顾一天的劳累,不顾外边风狂雨骤,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奔向卫生院;不能忘记,我康复出院时,您喜极而泣的憔悴面容。

爸爸啊,每次看您,我都抑制不住伤感的泪水,不顾心痛的泪珠串串地落在您的双肩,向您诉说着日思夜想的牵挂。

3.深入思考,升华真情有些同学,总不注意那些身边的小事,觉得它们无关紧要,根本没有感人的力量。

其实,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思考,你就会发现它们身上的熠熠光彩。

如2012年天津卷《感受爱,感恩爱》的片段:记得那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次因为一点小事跟母亲拌了嘴,于是赌气,晚饭也不吃就去上学了。

下了晚自习开始饥肠辘辘,后悔当初没把肚子填饱再出门。

在出校门的那一刻,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是我的母亲她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冒着热气的鸡腿,说:“孩子,饿了吧,赶紧把它吃了。

”当时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我一边流泪一边啃着鸡腿,反思着这样的爱,是呀,他们用无声的爱呵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们却把这种爱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我们甚至厌烦母亲的喋喋不休,憎恨父亲的严厉批评,殊不知这样的亲情是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铭记,去报答的。

学会感受父母那崇高无私的爱,学会感谢他们对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

母亲为孩子送饭,是很多同学多见不怪的事情,这位考生却能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味道,因为那里面包裹着浓浓的爱。

开动脑筋,深入思考,你就会有与别人不同的发现,也就会让文章显得与众不同,具有感人的力量。

边练边悟3下面是《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的片段,看看它表达的感情是否真挚,为什么?请结合上面的讲解进行点评并升格。

高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

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

我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

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

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

您还在忙着。

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

我第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

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

那一刻,我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

分析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升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点评这两段文字,既有具体的事件叙述,又有动人的细节描写,但从作文题目“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来看,总让人觉得感情有点单薄,中心没有点透,原因就在于文中缺少抒情和议论的句子。

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如果能在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既可以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又可以使主题得到升华,可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当然,也可以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穿插抒情议论。

升格示例高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

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

我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

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

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

您还在忙着。

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

我第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

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

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

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

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

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亲情不断,血脉相连。

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4.捕捉细节,坦露真情细节描写,就像镶嵌在文中的颗颗钻石,发出绚丽的光彩,并将整篇文章装点得熠熠生辉。

写记叙文,一方面要将笔触对准那些感人的事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挖掘那些感人的细节,这样才会增添文章感人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