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BJ丶Z203丨太阳系八大行星数据表
太阳系八大行星、柯伊伯带、奥尔特云等分布图介绍
![太阳系八大行星、柯伊伯带、奥尔特云等分布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4f26da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b.png)
太阳系⼋⼤⾏星、柯伊伯带、奥尔特云等分布图介绍\太阳系⼋⼤⾏星、⼩⾏星带、慧星、矮⾏星分布图太阳系简介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和所有受到太阳的重⼒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星、⾄少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天体。
这些⼩天体包括⼩⾏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类地的内⾏星,由许多⼩岩⽯组成的⼩⾏星带,4颗充满⽓体的巨⼤外⾏星和充满冰冻⼩岩⽯,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个⼩天体区。
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和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依照⾄太阳的距离,太阳系内的⾏星依序是⽔星、⾦星、地球、⽕星、⽊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8颗⾏星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在太阳系外侧的⾏星还被由尘埃和许多⼩颗粒构成的⾏星环环绕着。
除地球外,在地球上⾁眼可见的⾏星以五⾏为名,其余则与西⽅⼀样,全都以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为名。
五颗矮⾏星是冥王星(曾经被认为是“九⼤⾏星”之⼀于2006年8⽉24⽇被定义为“矮⾏星”。
),柯伊伯带内已知最⼤的天体之⼀鸟神星与妊神星,⼩⾏星带内最⼤的天体⾕神星,和属于黄道离散天体的阋神星。
太阳系天体分布表太阳系⼋⼤⾏星介绍 1.类地⾏星: 别名:地球型⾏星、岩⽯⾏星。
物质组成:以硅酸盐为主。
固体质量远超过⼤⽓层质量。
太阳系中的类地⾏星:⽔星、⾦星、⽕星、地球。
⼤⽓层:再⽣⼤⽓层。
2.类⽊⾏星: 别名:⽓体⾏星 物质组成:以氢氦为主。
固体内核很⼩,总体密度低。
太阳系中类⽊⾏星:⽊星、⼟星、天王星、海王星。
⼤⽓层:原⽣⼤⽓层。
即直接来⾃太阳星云。
分类原因:物质组成、物理结构有本质区别。
⽔星篇:(Mercury) 命名原因:中国古代天⽂观测者根据五⾏学说,⽤⾦、⽊、⽔、⽕、⼟命名已发现的5⼤⾏星。
西⽅则是根据希腊神话命名。
关键词:⼩、近、不易见、⽆卫星、稀薄⼤⽓、⼤铁核、⾼密、表⾯温度变化悬殊。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https://img.taocdn.com/s3/m/966bf63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a.png)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卡水星平均日距 57,910,000 km (0.38 AU)直径 4,878 km质量 3.30e23 kg密度 5.43 gm/cm重力 0.376 G公转 87.97 地球天自转 58.65 地球天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实在太近了,表面温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观测,因为可观测的时间都集中在清晨太阳出来的前几分钟,和夕阳落下后的几分钟,时间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况下,要去找一颗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所以它运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并且不到88天就公转太阳一周。
水星非常小,是由岩石构成的,表面布满被流星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
水星表面另外还有山脊,这是行星在40亿年前核心逐渐冷却与收缩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
水星自转的速度非常缓慢,自转一周将近59个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个太阳日(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差不多要176个地球日—相当于水星一年88日的两倍长。
水星的表面温度很悬殊,向阳面高达摄氏430度,阴暗面则在摄氏零下170 度。
当黑夜降临时,由于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温度下降很快。
大气成分包括由太阳风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氢,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气体。
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0.72 AU)直径 12,103.6 km质量 4.869e24 kg密度 5.24 gm/cm重力 0.903 G公转 224.7 地球天自转 243 地球天金星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才看得到,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 -4,有如一盏挂在山边的路灯,一般的望远镜即可观测,常可看到如月球的盈亏现象。
在古代的西方世界,金星代表著美丽的女神金星是一颗岩石构成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
金星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缓慢的反方向自转,因此使它成为太阳系中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大约需243个地球日。
太阳系八大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https://img.taocdn.com/s3/m/c507c44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6.png)
太阳系八大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专题简介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就注意到天上许多星星的相对位置是恒定不变的。
但有5颗亮星却在众星之间不断地移动。
因此人们把“动”的星星称为“行星” 近两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2颗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这样,包括地球在内的8颗行星就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统。
水星平均日距57,910,000 km (0.38 AU)直径4,878 km 质量3.30e23 kg 密度 5.43 gm/cm 重力 0.376 G 公转 87.97 地球天自转 58.65 地球天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实在太近了,表面温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观测,因为可观测的时间都集中在清晨太阳出来的前几分钟,和夕阳落下后的几分钟,时间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况下,要去找一颗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所以它运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并且不到88天就公转太阳一周。
水星非常小,是由岩石构成的,表面布满被流星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
水星表面另外还有山脊,这是行星在40亿年前核心逐渐冷却与收缩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
水星自转的速度非常缓慢,自转一周将近59个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个太阳日(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差不多要176个地球日—相当于水星一年88日的两倍长。
水星的表面温度很悬殊,向阳面高达摄氏430度,阴暗面则在摄氏零下170 度。
当黑夜降临时,由于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温度下降很快。
大气成分包括由太阳风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氢,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气体。
水星的介绍. 水星凌日金星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0.72 AU)直径 12,103.6 km 质量4.869e24 kg 密度 5.24 gm/cm 重力 0.903 G 公转 224.7 地球天自转243 地球天金星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才看得到,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4,有如一盏挂在山边的路灯,一般的望远镜即可观测,常可看到如月球的盈亏现象。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4b661348d7c1c708a145a0.png)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真诚为您服务]即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再为经典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 ;矮行星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 ;经典行星 ;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 ;矮行星 ;。
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
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
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 ;正名 ;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
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 ;冥王星是大行星 ;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
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火星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 22794万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日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 0.093轨道倾角: 1.8 度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 1.026 日卫星数: 2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604da2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e.png)
奥林匹斯火山更为神 奇,这个直径达600千 米的大火山口竟比 (ZHOU)围地区高出 26千米,是地球上珠穆 朗玛峰的3倍,像水手 谷和奥林匹斯火山这 样的特大地貌,在整个 太阳系里都是绝无仅 有的,
大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这种笼 罩整个火星的大尘暴,在每个火星年火星运行 到轨道的近日点前后,太阳对火星表面的加热 作用比较大,热空气上升,尘埃扬起,蔓延使整 个火星都笼罩在尘暴之中,形成全球性大尘暴 后,长达好几个月,
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投影法,通过望远镜,把 太阳投影到一白纸上进行观察,二是目视法,在望远
镜的物镜 前方 装上滤光镜,再进行观察,天文爱好者 可以用烧电焊用的黑玻璃,也可以用X光底片或电脑 软盘的磁片,几重叠起来制成眼镜,戴上它用双筒望 远镜观察水星凌日,
金星——最亮的行星
除了太阳和月亮,天空 中最亮的天体就是金星, 金星最亮的时候,比著名 的天狼星还亮14倍,金星 离太阳比地球离太阳近 约1/3,它得到的太阳光 照比地球得到的多1倍, 另外,它的反照率特别大, 在所有行星中名列第一,
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的 家园地球是一个略为扁 平的椭圆球体,与太阳系 其他行星比,地球的体积 比最小的冥王星大110倍, 是最大的木星的1/1316,,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岁, 科学家预测,它的寿命约 为90~100亿年,地球由地 壳、地幔、地核组成,就 像鸡蛋可分为蛋壳、蛋 白和蛋黄一样,
火星
天王星共有11条环带,其构造复杂,颜色各异,十 分壮观,
被驱逐太阳系的行星——冥王星
在西方,人们用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地狱里的冥王普 鲁托来称呼它,中文则译为冥王星,
在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行星, 冥王星距离太阳太远,接受太阳辐射极少,所以表面温度很低, 估计表面平均温度低于零下200摄氏度,
太阳系_八大行星资料表
![太阳系_八大行星资料表](https://img.taocdn.com/s3/m/c3e3021e6edb6f1aff001fd8.png)
1
1
5.515
9.766 0.9972696 365.24 日 0.0167102 -88~58 顺时针
1
-
-
8
2
火星 227.93664 3397 0.150 0.10744 3.94
3.693 1.0260 686.93 日 0.0934 -87~-5 顺时针 2 -2.8 等 18 秒
木星 778.41202 71492 1316 317.82 1.33
土星 1426.7254 60268 763.6 95.16
0.70
天王星 2870.9722 25559 63.1 14.371 1.30
20.87 0.41354 11.8565 年 00.04839 -148 顺时针 63 -2.8 等 47 秒
10.4
0.44401 29.448 年 0.0541506 -178 顺时针
77,833
0.41
4333
62
土星 120,536
142,940
0.43
10760
34
天王星 51,800
287,668
0.65
30799
27
海王星 49,532
450,400
0.67
60188
13
其他
自西向东自转 自东向西自转 自西向东自转 自西向东自转 自西向东自转 自西向东自转 自东向西自转 自西向东自转
八大行星资料表
水星
与太阳距离 (百万公里)
赤道半 径
(公里)体积 Βιβλιοθήκη 地球=1)重量 (地球=1)
57.909175 2439.7 0.054 0.055
最後更新:2007/2/6
八大行星运行数据表
![八大行星运行数据表](https://img.taocdn.com/s3/m/6c9f416a482fb4daa48d4b0a.png)
——
7
天王星
0.7699
0.0472
97.92
21.30
8.69
-220℃
18.3755
20.0833
8
海王星
1.7692
0.0859
28.80
23.60
11.00
-214℃
——
——
序
名称
太阳辐射量(E地)
反射率/
最大光度
表面积
(万km^2)
发现年份
主要大气成分
1
水星
6.674
10.6%/-1.9
7
天王星
Uranus
51118
28.7099
19.18
14.50
67.00
1.29
6.81
8
海王星
Neptune
49528
45.0430
30.06
17.14
57.00
1.64
5.43
序
名称
公转周期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表面重力
(g地)
反射率
已确认
卫星数
表面温度(摄氏)
1
水星
87.97天
自西向东
58.65天
轨道倾斜角(度)
轨道离心率
自转轴倾
斜角(度)
逃逸速
度km/s
重力加速度(m/s2)
平均表
层温度
近日点
距离
远日点
距离
1
水星
7.0048
0.2056
0.00
4.44
3.701
179℃
0.3075
0.4612
2
金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4b661348d7c1c708a145a0.png)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真诚为您服务]即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再为经典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 ;矮行星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 ;经典行星 ;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 ;矮行星 ;。
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
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
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 ;正名 ;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
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 ;冥王星是大行星 ;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
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火星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 22794万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日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 0.093轨道倾角: 1.8 度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 1.026 日卫星数: 2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
八大行星的基本数据
![八大行星的基本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8860cd0410a6f524ccbf85a2.png)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 半径60268km 质量5.69*10^26kg。
天王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行星直径: 51,118 千米(赤道)
海王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行星直径: 49,532 千米(赤道)
火星
公转周期: 686.98 日
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数: 2
木星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 ,地球的 11倍 表面温度: 表面有效温度值为-168℃ (地 球观测值为-139℃)
土星
八大行星的基本数据
水星
构成:石质、铁质 密度:较高(仅次于地球,居第二位) 自转周期:58.65天 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平均自转速度:47.89千米 特点: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无卫星环绕。是八 大行星中是最小最轻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 星。 温度:向阳—400℃以上 ;背阳— -173℃ 地形:有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表面有许多 陨石坑 密度:仅次于地球(第二)
金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公转周期:224.701天 直 径:12105千米
卫星数量:0 表面面积:4.6亿平方千米 自转时间:243.02天
地球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平均轨道速度:30千米/每秒 卫星数:1 公转周期(日)365.2422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八大行星资料
![八大行星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a7e2a6284ac850ad02426d.png)
名称英文名天文符号 近日点 远日点距离天文单位距离天文单位水星Mercury69816900km0.4746001200km0.3金星Venus107476259km0.7108942109km0.7地球Earth152097701km1147098074km0.98火星Mars249230000km 1.67206620000km 1.4木星Jupiter816520800km5740273600km5土星saturn1513325783km10.11353572956km9.04807635天王星Uranus3004419704km20.12748938461km18.4海王星Neptune4553946490km30.44452940833km29.8以上数据均来自互联网,与本人无关,sheet2里有八大行星图片本人不过整理一下,希望可以帮八大行星基本数据 半长轴离心率公转恒星周期/天周期会合周期距离天文单位57909100km0.40.2056306987.7116108208930km0.70.0068224.70069584149597887.5km10.016710219365.256———————————227936640km 1.50.0934*******.98780778547200km 5.2030.0487754332.713991433449370km90582017200.05572321910832.3273782876679082km19.229411950.04440558630799.095369.664503443661km30.103661510.01121426960190367.49人不过整理一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基本数据轨道倾角/对黄道升交点黄经近日点黄经平均轨道速度卫星数自转周期7.0048747.976.847.89km/s058.653.39576.313135.03km/s0243.0100102.329.783kn/s10.99731.8506149.57854335.324.13km/s20.0261.3100.49213.713.06km/s280.412.48524113.64281192.39.64km/s310.4260.77255673.9898211706.81km/s170.6460.008131.344.35.43km/s80.658平均半径扁率表面积km^2体积km^3质量kg2440km...... 4.6*10^88.9*10^21 4.67*10^24 6051.8km07.48*10^7 6.083*10^10 3.3022*10^23 6372.797km0.00335295100678661.08*10^12 5.9*10^24 3395km...... 1.441*10^8 1.6318*10^11 6.4219*10^23 71400km0.064876.21796*10^10 1.43128*10^15 1.8986*10^27 60330km0.097964.27*10^108.2713*10^14 5.6846*10^26 14973km0.02298.1156*10^9 6.833*10^138.681*10^25 24766km28.327.6408*10^9 6.257*10^13 1.0243*10^26平均密度kg/km^3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逃逸速度视星等角直径"反照率52407.34m/s10.7km/s-4640.7654273.7m/s^2 4.25km/s-2.6 4.50.068 5515.39.8m/s^211.168km/s............0.3673.72m/s^2 5.02km/s-217.90.15132624.79m/s59.5-1.629.80.3437008.96m/s35.50.6714.50.5712908.69m/s21.3km/s 5.9 3.30.3166011m/s23.6km/s7.85 2.20.29大气压强....9321.9kp1.013*10^5pa ....大气标高27km .... ....3B。
八大行星详细资料
![八大行星详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200ebec77da26925c5b0ec.png)
水星:水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5791万千米(0.38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87.70 日平均轨道速度:47.89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206轨道倾角:7.0 度行星赤道半径:2440 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0.0553密度:5.43 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58.65 日卫星数:无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与太阳的角距从不超过28°。
古代中国称水星为辰星,西方人则称它为墨丘利(Mercury)。
墨丘利(赫尔莫斯)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神通广大,行走如飞。
水星确实象墨丘利那样,行动迅速,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水星的密度较大,在九大行星中仅次于地球。
它可能有一个含铁丰富的致密内核。
水星地貌酷似月球,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星罗棋布,还有辐射纹、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
水星大气非常稀薄,昼夜温差很大,阳光直射处温度高达427℃,夜晚降低到-173℃。
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 水星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面对太阳的那一面恒定不变。
这与月球总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
但在1965 年,借助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测量了水星两个边缘反射波间的频率差,成功地测量了水星的自转周期为58.65日,恰好是公转周期的2/3。
II 金星:金星基本参数:轨道半长径:1082万千米(0.72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224.70 日平均轨道速度:35.03 千米/每秒轨道偏心率:0.007轨道倾角:3.4 度行星赤道半径:6052千米质量(地球质量=1):0.8150密度:5.24 克/立方厘米自转周期:243.01 日卫星数:无金星是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比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亮14倍,我国古代称它为“太白”,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爱与美的女神。
在地球上看金星和太阳的最大视角不超过48度,因此金星不会整夜出现在夜空中,我国民间称黎明时分的金星为启明星,傍晚时分的金星为长庚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体积排名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体积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29e0c55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4.png)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体积排名
太阳系八大行星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由此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土星次之。
扩展资料
八大行星体积排序
赤道半径大小的排列顺序和体积是一样的',下面是以地球体积为1作比例,比较出八大行星体积排列顺序的大小关系,如下面数据所示:体积:(以地球为1,体积1.0832073×10^12km)
太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 1300000 :1317 :745 :65 :57 :1 :0.86 :0.15 :0.056。
由此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土星次之。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列表
微信扫码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名称
1 2 3 4 5 6 7 8
序
水星 金星 地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名称
1 2 3 4 5 6 7 8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218~-190 ℃ 16时7分 1.12 0.41 27 自转轴倾 逃逸速 重力加速 平均表 近日点 远日点 斜角(度) 度km/s 度(m/s2) 层温度 距离 距离 0.00 4.44 3.701 179℃ 0.3075 0.4612 177.33 10.40 8.78 480℃ 0.7205 0.7255 23.45 11.20 9.78 15℃ 0.9833 1.0167 25.19 5.02 3.72 -55℃ —— —— 3.08 60.20 23.12 -140℃ —— —— 26.73 35.60 10.17 -140℃ —— —— 97.92 21.30 8.69 -220℃ 18.3755 20.0833 28.80 23.60 11.00 -214℃ —— —— 表面积 主要大气成分 发现年份 (万km^2) 4.60亿 5000年前 氦42%、钠42%、氧15% 二氧化碳97%、氮/氧3% —— —— 氮78.1%、氧20.9%、氩0.9% 5.10亿 —— 二氧化碳95.3%、氮2.7%、氩1.6% 1.43亿 —— 氢90%、氦10% —— —— —— 公元前 氢、氦 81.16亿 1781年 氢83±3%、氦15±3%、甲烷2.3% —— 1846年 氢85%、氦13%、甲烷2%
通古博今网络大典 Z203
八大行星数据表
最后修订于:2012年9月12日
序 名称 英文名 Mercury Venus Earth Mars Jupiter Saturn Uranus Neptune 公转周期 87.97天 224.70天 365.26天 686.98天 11.86年 29.46年 84.01年 164.79年 轨道倾斜 角(度) 7.0048 3.9347 0.0000 1.8506 1.3053 2.4845 0.7699 1.7692 太阳辐射 量(E地) 6.674 1.911 1.000 0.431 0.037 0.011 0.003 0.001 直径 (公里) 4878 12103 12756 6786 142984 120536 51118 49528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轨道离心率 0.2056 0.0068 0.0167 0.9341 0.0489 0.0542 0.0472 0.0859 反射率/ 最大光度 10.6%/-1.9 65.0%/-4.4 37.0%/—— 15.0%/-2.0 52.0%/-2.7 47.0%/0.67 51.0%/5.52 41.0%/7.84 日距 亿千米 天文单位 0.5791 0.39 1.0820 0.72 1.4960 1.00 2.2794 1.52 7.7833 5.20 14.2698 9.54 28.7099 19.18 45.0430 30.06 表面重力 自转周期 (g地) 58.65天 0.38 243天 0.90 23时56分 1.00 24时37分 0.38 9时50分 2.64 10时39分 0.93 17时14分 0.79 质量 (M地) 0.06 0.81 1.00 0.11 318.00 95.18 14.50 17.14 反射率 0.11 0.65 0.37 0.15 0.52 0.47 0.51 体积 (V地) 0.06 0.86 1.00 0.15 1319.00 744.00 67.00 57.00 已确认 卫星数 0 0 1 2 16 23 21 平均密度 运行速率 g/cm^3 (公里/秒) 5.43 5.24 5.52 3.95 1.33 0.69 1.29 1.64 47.89 35.03 29.79 24.13 13.06 9.64 6.81 5.43
备注:地球质量M地=5.9742×10^24(千克);地球体积V地=1.0832073×10^12(立方千米);1天文单位 =1.4960亿公里 来源:《烁光资料》、INTERNET/制表:王仁沛
1 2 3 4 5 6 7 8
序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名称
表面温度(摄氏) -180~+430 +465~+500 - 89~+ 58 -133~+ 27 -150~-140 -180~-125 -224~-216 ℃ ℃ ℃ ℃ ℃ ℃ ℃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