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最大公因数》说课

合集下载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初次接触最大公因数,理解上会产生困难,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和举例说明。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板书。

•学生准备好必要的学习器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相关概念、举例子等方式介绍概念和方法。

•互动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回答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独立思考法:通过多种任务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识。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介绍最大公因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将物品按照某种规则分成若干组,这时就需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特征。

比如,如果要将12个苹果和8个梨分成若干组,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数量,发现它们都是偶数,那么就可以将它们分为“偶数个水果一组”的若干组。

类似地,如果要分成“3 个一组”,它们的数量都是 3 的倍数,那么就可以将它们分为“3 个一组”的若干组。

这种共同特征在数学中用最大公因数表示。

5.2 学习最大公因数的表示方法在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最大公因数的表示方法。

最大公因数可以表示成两个或多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然后通过讲解样例,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约数的求解方法。

样例:找12和16的最大公约数。

解析:先将12、16分别分解质因数,12=2×2×3,16=2×2×2×2,而它们的公共质因数是2和2,所以12和16的最大公约数是2×2=4。

5.3 练习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过多个样本案例的解决,逐渐使学生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样例1:找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样例2:找20、25、30的最大公约数。

5.4 小结讲解教师在课程结束时通过小结的方式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及难点,查漏补缺。

五年级上《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五年级上《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五年级上《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的《找最大公因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以及能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约分和通分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同时渗透集合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但对于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 16 米,宽12 米,要在这个花坛的四周铺上一条宽 1 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这一课题。

在此,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中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够用乘法算式和集合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为后续学习约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61名学生,男生31名,女生30名。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在经济和智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并能用乘法算式和集合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然而,对于利用因数关系和互质数关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生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来掌握。

三、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学会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因数。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学校体操队男女小组排队形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男生和女生排队形时,需要找到一个共同的数,使得男女两队人数相等。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45—46页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 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从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二、说设计理念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

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

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我准备了自制课件,学生学案。

三、说教学流程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七个环节:1(知识链接: 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让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

找一个数的因数,并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

2人小组互相比一比找12和18的因数。

2. 自我检测:通过自我检测,进一步巩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同时初步感知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

五、教学反思:
2.通过合作、交流、探索等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和数学的思维能力,渗透集合思想。(通过方法目标的落 实,促成能力目标)
3.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情感目标与价值目标 相融)
(二)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学会用“找”的方法求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பைடு நூலகம்
3、最后是提高练习。
练习的设计从认识到理解,再到 拓展应用,逐层加深,意在扎实学生 的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四)第四个环节是“简明板书、理清思路”
四、设计特点:
1.利用矛盾冲突,创造快乐课堂
2.挖掘资源,变静态教材为动态场景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4.注重学习体验,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一)、第一个环节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用游戏引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回顾旧知,同时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 铺垫。
(二)、第二个环节是“激发矛盾、合作探究

(三)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习、体验成功”
《新课程标准》要求巩固练习要体现层次性和科学性原则。
1、 首先是基础性练习
2、其次是发展性练习。
二、以学定教说方法
1、我针对教学重点,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做到分层递 进,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2、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 疑、动、悟。
3、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自主质疑、动手操作、合作
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基于活动定过程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他们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较大的数,他们可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找起,也不知道如何去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因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有序的思考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到一种有序的思考方式,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引导: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到一种有序的思考方式,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提高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5.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教学内容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以及其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知识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学习内容是在理解因数的含义,基本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对两个自然数的关系进行的进一步探索,同时,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学习中正确地进行约分,提高学生分数四则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运用公因数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法: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达的特点,我设计把“启发诱导”、“情景教学”、“实验操作”、“愉快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

力求让学生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新知,意在把抽象的概念教学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同时,也让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我设计了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种学法的指导意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六课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六课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更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 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 性质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 取自主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 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出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 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找最大公因数》板书
12=1×12=2×6=3×4 12的因数:1、2、3、4、6、12 18=1×18=2×9=3×6 18的因数: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其中最大的是 6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2.找相同的因数。 师:从12和18这两个数的因数中找一找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你是怎样找出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把12和18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把相同的因数圈起来。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 生2:主要看12的所有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就是12和18相同的因数。 教师在12的因数里圈出18的因数。
是( )。
4.用集合表示公因数。 师:我们还可以用集合的方法表示12和18的因数及它们的公 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21张PPT)五年级上册数学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21张PPT)五年级上册数学
板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12=1×12=2×6=3×4 12的因数:1、2、3、4、6、12 18=1×18=2×9=3×6 18的因数:1、2、3、6、9、18 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其中最大的是 6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归纳和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时存在困难,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此外,在运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的灵活性还不够,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18=( )×( ) =( )×( ) =( )×( )
1 12
2 6
3 4
1 18
2 9
3 6
方法二:列除法算式
12÷( )=( )
教学准备: 希沃白板课件、学习卡等。
第六
说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提升能力
你能找出4和6的全部因数吗?
4的因数:1,2,4。
6的因数:1,2,3,6。
12的因数:
1,2,3,4,6,12
18的因数:
1,2,3,6,9,18
方法一:列乘法算式
12=( )×( ) =( )×( ) =( )×( )
6
4,12
9,18
1,23,6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12和18的公因数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作业拓展
说作业设计
层层递进式的活动,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认可自己,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最大公因数的求解,如两个数互质的情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解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最大公因数的定义,理解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归纳,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他们在学习因数与倍数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对最大公因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合情合理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归纳,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以及如何运用合情合理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和求解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归纳,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和掌握。

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最大公因数的认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整数的因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后续学习最小公倍数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他们在求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找公因数的方法不够灵活,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加深对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灵活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案例分析: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求最大公因数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求解过程,加深对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理解。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巩固所学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_找最大公因数_》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_找最大公因数_》说课稿

说课稿《找最大公因数》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6 找最大公因数》。

一、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找因数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后续学习约分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他们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用乘法算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然而,对于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列举、画图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培养观察、操作、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找公因数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学校体操队的男女小组排队形时,如何快速找到每个小组的人数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举手回答。

我接着提问:“那么,如果我们要找到两个数共同的因数,又该怎样做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找最大公因数。

2. 自主探究(1)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选取两个数,用列举法找出它们的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学习本课之前,本册教材已经支配了相识因数和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习本课的铺垫和基础。

同时,找最大公因数又是约分的基础,而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驾驭最大公因数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此可见,本课在分数运算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编写者编写本节课时,贯彻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理念,特别留意促使学生经验视察、操作、比较、探讨、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

这里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一项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相识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1以内某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积累了肯定的视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阅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实力。

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详细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究发觉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须要详细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这些都须要细心的引导。

以上学情,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教法、学法的一项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究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育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实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热忱,培育合作沟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究找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教材处理:教材首先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再让学生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圈中,引导学生重点思索的问题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质数、合数、互质数、公因数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两个情景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借助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但是,由于最大公因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

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质数、合数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如何让学生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最大公因数的作用。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发现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涉及到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相关定义;•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1.2 目标要求•知道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学会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重点难点1.3.1 教学重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掌握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3.2 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2.1 学生基本情况本课程适用于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数字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约分与通分等。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过公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有关数学知识时,会注重运算的结果而少关注问题的意义和实际应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3.1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法•示范演示法•合作学习法3.2 教学手段•课件•教材•各种练习题四、教学流程4.1 教学准备•展示课件,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4.2 教学过程4.2.1 导入以一组问题为例子,提出以下问题:“复函将11个苹果和15个香蕉分给5个小孩,每个小孩的苹果和香蕉数量相同,每个小孩最多能得到多少个苹果和香蕉?”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讲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示范演示如何求解最大公因数;•安排学生课堂练习。

4.2.3 练习安排几个小组,每组一道题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这道问题,让学生练习思考问题的实际意义。

4.2.4 拓展通过老师引导或者学生合作,让学生通过更多的例子来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

4.3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定义,并且学会求解最大公因数。

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

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教案(通用3篇)

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教案(通用3篇)

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教案(通用3篇)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篇1教学内容《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

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2,③,6,⑨,18方法三: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5.6《找最大公因数》的说课稿作者。

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中的第六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找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在教材中,我们采用了集合的方式来呈现探索过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61名学生,其中男生31名,女生30名。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经济和智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并能够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因此,使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

然而,利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不易发现这两个数具有这些关系。

三、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因数。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灵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2.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复习旧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山丹县东街小学郭晓燕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

在本学期的第一单元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

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本课找最大公因数是后面约分的基础和核心,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

同时,由于教材中用集合的方法呈现列举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思维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①知识技能: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②数学思考: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习惯。

③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情感态度: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3、教学重难点:《课程标准》还要求,“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

教学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用集合圈记录、呈现思考过程。

这是因为虽然列举法是最低级的方法,但也是最重要和最直观的方法,用集合圈呈现思考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提升,需要他们充分地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二、说方法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此节内容教材的安排比较枯燥,不太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因此,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入手从而引出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合作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为了对孩子的以后学习和终身发展负责,本课设计中采用小组合作较多,同时也为突显“探究发现法”和“讨论归纳
法”做铺垫。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
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

本课的“生长点”就在
于“找因数”,利用数学迁移的思想,就能引导孩子很好地理解公因数
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在不断的迁移中拓展延伸。

三、说程序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
四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铺垫新知
分为3个步骤:
1、创设情境:一个长方形,长是18厘米,宽1厘米。

用边长是6厘米
和4厘米的正方形,哪一个可以把它铺满。

(设计目的:通过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公因数在具体生活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复习因数,感知公因数,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感受新知
1.验证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是否能把长方形铺满,体验6和12与18的关系,初步感受6是12和18的公因数。

2.除了6厘米的正方形,还有那些正方形也可以把长方形铺满,进一步感受公因数。

3.回忆找因数的方法。

4.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2和18的因数
结合课前三分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2、3、6是12和18的
共同的因数,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并将公因数的意义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出示集合,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让学生结合集合中相交的部分,进一步体会公因数的意义,并让学生学会集合的填入方法。

6.结合找9和15的公因数,总结找公因数的方法。

环节三:方法归纳,点拨提升
1.出示8和16、5和7、8和9,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交流讨论,这几组数字分别有怎样的特点?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2.汇报最大公因数答案。

3.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多请几个学生说说发现,逐渐归纳成结论)
4.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小结师:像这样能够直接看出最大公因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因数了,也就是不用写出计算过程,直接写出“谁和谁的最大公因数是几”就可以了。

5.通过交流和讨论,总结出特殊情况下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6.对1和任意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进行体验,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

7.课堂练习。

环节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1cm、 2cm、 3cm、 6cm
12的因数:1、12、2、6、3、4
18的因数:1、18、2、9、3、6
六、教学反思:
其实在上课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的课堂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在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没有经过细致推敲和思考。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生硬死板,课堂气氛不活跃。

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很单一,比如在教学8和16、5和7、8和9等特殊情况下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应该放开让学生自己交流讨论发现规律,在集体交流。

但是在课堂中也是由我死死的牵着学生,一步一步的走。

时间花费的多,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