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
司马迁发愤 写《史记》【优秀5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优秀5篇】司马迁是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历史人物,他忍受了命运的屈辱,发奋写成《史记》。
这次为您整理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篇一教材简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
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
由于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加之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非常明确,语言也较浅显,六年级的学生阅读基本无障碍,容易满足于对文章浅层的了解。
因此,如果不尽力填补文本的空白,增加课堂的厚度,就不会有学生们阅读时心灵的积极参与,智慧得到挑战的火花。
目标预设: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通过诵读来感悟,内化语言。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走向同桌,走进文本,从而带着自己的感悟走向现实。
设计思路:抓住核心发愤,复习课文,导入新课抓住发愤,体会精神抓巨著,体会情感总结课文,了解人物拓展阅读,升华体验。
课文的核心问题是: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从而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从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时:第二课时(第一课时要求读通课文、理解字词等,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司马迁爱史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司马迁爱史的原因是什么?抓住课题回顾质疑做过渡: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二、抓住发愤,体会精神。
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课文12《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苏教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搜集资料,了解司马迁遭遇的灾难,体会司马迁的心情,学习他的人生价值观。
3. 通过理解、品味文字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流程:一、成语导入,了解《史记》的辉煌:1、同学们,我们阅读了不少成语故事,了解了不少成语。
这些成语,你一定不陌生。
2、出示:(齐读)指鹿为马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毛遂自荐四面楚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图穷匕见3、读了这些成语,你有什么发现?4、是的,这些成语都是出自历史故事,而且出自同一本著作《史记》。
5、板书:史记,知道史记吗?谁能来介绍一下。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司马迁。
△简介史记:6、今天这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司马迁,走近史记,板书:发愤写《史记》二、设问导读任务(一)了解遭遇的灾难。
任务呈现:快速默读课文,找到司马迁经历的灾难是什么?自主学习:(方法提示:抓关键词句、结合搜集的资料、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等。
)展示交流:1. 生汇报句子。
2. 课前大家搜集了李陵事件的资料,你觉得司马迁有罪吗?3. 课件出示宫刑4. 想想此时司马迁的心情怎样?(悲愤交加)当时的司马迁想怎样?5. 过渡;背负着痛苦与耻辱的重压,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司马迁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人死的要有价值)6. 司马迁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读出坚定,读出决心)任务(二)感悟写史的原因。
任务呈现: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司马迁写史的原因,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用自己的话概括。
自主学习:生自读课文,作批注。
师巡视。
展示交流:1. 生读第一自然段,汇报2. 从小司马迁受着母亲河的熏陶,历史故事的感染和父亲的影响使他从小爱上了史学。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1.教学重点
-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在历史学领域的贡献,掌握《史记》的基本情况,如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价值等。
-剖析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重点词语、句子,领悟司马迁的精神品质和坚定信念。
-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发扬司马迁的发愤精神。
举例:
-通过讲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使学生明白他在困境中如何坚持完成《史记》的伟大事业。
4.文本解读:分析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理解司马迁的崇高品质和坚定信念。
5.课后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发扬司马迁的发愤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历史责任感:通过学习司马迁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和责任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司马迁的发愤精神及其在《史记》中的体现。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司马迁发愤精神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体验在困境中坚持完成任务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章节。首先,我发现大家在导入环节对司马迁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史记》的历史价值和司马迁的发愤精神理解不够深入。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阐述司马迁在困境中坚持完成《史记》的伟大事业。但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种精神品质可能还比较抽象,难以真正体会到。因此,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司马迁发愤精神的力量。
2023最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8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8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该页是美丽的给大家整理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8篇,欢迎借鉴。
感悟诸向阳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篇一作者:五爱小学许敏峰傍晚,喧闹了一天的校园在鸟儿晚归的歌声中恢复了宁静。
我还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重新准备着明天的课,摊放在眼前的仍是这篇历史人物故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11册),唉,明天的第二课时该怎么教呢?《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8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
由于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加之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非常明确,语言也较浅显,六年级的学生阅读基本无障碍,容易满足于对文章概意浅层的了解。
因此,上午上第一课时,我从学生们眼神中没有读到往日他们在阅读时心灵积极参与,智慧得到挑战的火花。
而阅读本身就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没有读者与作者与作品对话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
第二课时,我在教学设计上重新作了调整。
(教学片段如下)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读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大家都读懂了吗?(学生们随意地点头)那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你觉得就这篇文章最值得读者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虽然该设计旨在提炼课文主要内容,但变学生被动答题为主动发现,学生立刻起了精神,并很快讨论出两个中心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抓住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两个重点问题。
哎,那司马迁年纪轻轻怎么就有了写《史记》的志向呢?今天我们也来做回历史研究,学学文中司马迁研读文献的方法,把课文作为文献好好研读研读,然后在小组里就这个问题来个“学术沙龙”,最后要有条理的概括提炼出几点你们小组的观点。
(此设计创设了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情景,自然激起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投入的读起书来。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
12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导学案1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会认读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要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自主学习:1、我会读绿线里的生字。
会写一类字,分别是、、、、、、。
2、我会借助拼音读准生词字音,能理解新词。
横祸游历专心致志嘱托酷刑了此残生文献悲愤交加前无古人发奋发愤三、合作学习:1、通过认真阅读和交流,我知道了写了一部《》。
他、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查阅资料后我知道《史记》包括十二、三十、七十、十、八,大约有字。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四、展示交流(主要围绕一、二两个环节展开交流)五、课堂检测配套小练习P34——35页第一、二、三题。
六、拓展提高初步阅读课文后,我的疑惑是:12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导学案2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述的写作手法。
3、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一、自主学习:1、找出写“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的句子读一读。
2、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是怎么做的?二、合作学习:1、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的时候,飞来一场什么横祸?结合上下文理解“飞来横祸”的意思?这场飞来横祸是怎样降临的?2、受酷刑以后,司马迁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3、他为什么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他为什么打消了这个念头?4、在课文中画出能突出表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词句,议一议,你们有哪些启发?三、展示交流(主要围绕一、二两个环节展开交流)四、课堂检测1、配套小练习P35页第五题。
2、《绩优学案》P25页第三题。
五、拓展提升怎样理解:“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红毛还轻吗?”。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
课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年级
五
课型
阅读
执教者
教
学
目
标
A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类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C类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意识地关注《史记》,并搜集其中一两个故事,在同学之间交流。
5、搜集《史记》中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补白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介绍《史记》,师生共同补充。(《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它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
2、学生介绍司马迁。
3、交流: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飞来横祸时的执着
1、谁能找出文中指“飞来横祸”的那句话呢?
2、入狱受酷刑后的司马迁是怎么做的呢?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3、是什么力量让司马迁在遭受到飞来横祸后还能振作起来,发愤写《史记》呢?
4、他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刑、廷、迁、啸、狱、泰
学生交流发言
师补充
质疑
交流
自读课文
(相机理解“发愤”。)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检查预习,引读课文。
1、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词语:
入狱酷刑泰山耻辱
摊开隶字耗尽记载飞来横祸
①开火车读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1、自学课后生字(借助拼音读准一类字和二类字;采用联系熟字等办法记住一类字)。
认真完成课后描红。
2、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读的过程中联系生字词所在的句子思考生字词的意思。
3、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合作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来评价《史记》的?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段落,说说你读出了什么?在书上做出批注。
2、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
【我的疑惑】
把你不懂的问题记录在下面。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司马迁身上的精神。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会写《史记》呢?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一画:司马迁遭遇到怎样的逆境?为什么会遇到灾祸?他的心情怎样?司马迁在逆境中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请交流并批注感受。
2、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相关的故事来读。
3、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组长负责收集整理。
【我的疑惑】
把你不懂的问题记录在下面。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感受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习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而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感悟人物形象,结合相关资料,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追随着历史的脚步,回到两千年前的西汉,去感受一位伟大灵魂给予我们的心灵震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2、齐读题目,质疑: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回答。
3、同学们能读懂课题,很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再读一遍课题。
4、读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的?«史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好,带着这些问题咱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自学课文,解决字词〔25分钟〕1、不动笔墨不读书。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字词,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看字典。
思考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完成了史书?〔教师指导巡视〕2、出示词语:嘱托、飞来横祸、酷刑、悲愤交加、摊开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文章是有感情的,词语也同样被赋予感情,请同学们带着感情齐读两遍词语。
那么谁能结合课文来说说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生交流:〔1〕〝嘱托〞:嘱咐、拜托〔谁嘱托谁?嘱托了一件什么事情?请你读出来。
为什么用嘱托,它与嘱咐有什么不同,换做嘱咐好不好?〕〔2〕〝飞来横祸〞:意想不到的灾难〔1、为什么你读作横?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读二声,什么情况下读作四声横?可做适当点拨:横冲直撞、老泪纵横。
蛮横、发横财、飞来横祸。
追问:司马迁遇到了什么样的灾难〕〔3〕〝酷刑〞:刑是我们今天学到的生字之一,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追问:开刀就是用刑,不错,那么司马迁到底犯了什么罪,用了什么刑?〕师简介酷刑:酷刑叫〝宫刑〞〝腐刑〞,是宫中太监所受的刑罚。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史记创作背景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发愤著书,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之作。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规模最宏大、体例最完备、内容最丰富的一部作品,对后世的历史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史记》的创作背景。
2.认识《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3.了解《史记》的体例结构和内容特点。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了解。
##教学重点1.认识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创作背景。
2.了解《史记》的内容特点和体例结构。
##教学难点1.理解《史记》对中国史学的重要影响。
2.理解《史记》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司马迁及《史记》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讨论法:让学生就《史记》的体例结构和内容特点进行讨论。
3.归纳法:总结《史记》对中国史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可能缺乏了解,对司马迁及《史记》的背景和意义不甚了解。
本节课通过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史记》的创作背景,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史记》的体例结构和内容特点,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了解司马迁是谁,他为什么发愤写《史记》。
###第二步:学习《史记》的背景1.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写作经历。
2.讲述《史记》的创作背景及编撰目的。
###第三步:了解《史记》的体例结构和内容特点1.介绍《史记》的体例结构:分纪传体,分十二表,共一百三十篇。
###第四步:探讨《史记》对中国史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1.分组讨论《史记》对中国史学及文化传统的重要影响。
2.总结讨论结果,归纳《史记》在中国史学和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第五步:反思与评价1.引导学生反思《史记》对中国史学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2.评价《史记》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司马迁及《史记》的背景和意义,了解了《史记》的体例结构和内容特点,加深了对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化传统的了解。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案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主备学校:南徐小学审核:实验片区五语组课型:阅读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分析】《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
文本横跨司马迁的一生,对他遭受宫刑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伟大的人生壮举进行了细腻感人的描写,折射出人物崇高的精神与品格,充分诠释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飞来横祸、血溅墙头”等词语,注意“入狱、酷刑、泰山、隶字、耗尽”等词语的写法,理解“发愤,游历,嘱托,飞来横祸”等词语的意思。
3.掌握课后第3题,体会词语在内容,范围以及情感表达上的运用准确。
4.理解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并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从而深入理解“发愤”的精神内涵。
5.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学会勇敢面对人生的逆境,做生活的强者。
6.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意识的关注《史记》,并收集其中的历史故事,能够在同学之间交流。
【学习重难点】1.理解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并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从而深入理解“发愤”的精神内涵。
2.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学会勇敢面对人生的逆境,做生活的强者。
3.复述课文【资料链接】司马迁: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因为为李陵降匈奴一事辩护而触怒汉武帝,遭受腐刑。
被刑后,他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发愤完成了五十二万余字的历史巨著——《史记》《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全面记载了三千多年来的政治、文化、经济多方面的发展过程,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一、前言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是《史记》的主要作者。
他在为完成《史记》的巨大工程而不断努力,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因此,本教案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发愤写作《史记》的故事,激励同学们在学习上也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突出贡献。
2.了解司马迁发愤写作《史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通过阅读《史记》的片段,了解《史记》的学术价值。
4.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古代大学者——司马迁,他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史学家,著作《史记》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文献的经典之作。
”2.通过PPT展示司马迁的肖像,并简单介绍他的生平和突出贡献,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步:讲解(10分钟)1.介绍司马迁的发愤写作《史记》的故事,并向学生解释其发愤和刻订精神的内涵。
2.通过PPT和视频片段讲解《史记》的学术价值,分别从史学、文学、哲学和政治角度介绍。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司马迁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创作《史记》?为什么《史记》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第三步:阅读与探究(25分钟)1.向学生分发《史记》的选段,并要求学生阅读并做批注。
2.要求学生分组介绍各自批注的内容,讲解课程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然后每组以展示的形式给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批注。
3.引导学生探讨《史记》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并分别从史学、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进行讨论。
第四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主题展开讨论,总结司马迁发愤写作《史记》的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通过提问或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以检验学生能否理解《史记》的学术价值和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小组: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学习重点: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着书的精神。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自读课文,理解字词。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解词义。
讲述:
记载:
搜集:
研读:
飞来横祸:
发愤:
二、默读课文,思考:
(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2)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
(4)结果怎样?
展示交流:
1、对照上述四个问题,指名分别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指名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达标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yùkùxíng chǐrǔlìshū
( ) ( ) ( ) ( )
hūxiào tài shān huīhuáng sōu jí
( ) ( ) ( ) ( )
二、给带点的字注音。
记载.载.重积累.劳累.几.乎耻.辱
飞来横.祸横行霸.道酷.刑隶.书嘱.托发愤.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黄河()的著作()的隶字
()的竹简()的故事充实()
积累()讲述()搜集()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嘱托()悲愤()克制()耗尽()
2、写反义词。
痛苦()耻辱()发愤()克制()
3、补充词语。
专心()()()()交加走马()()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小组: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抓住体现中心的语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找出写“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的句子读一读。
受了父亲的影响,司马迁是怎么做的?
2、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飞来了一场什么横祸?
(1)这场横祸是怎么引起的?
(2)什么是酷刑?从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3、司马迁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用“——”画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表现了司马迁怎样的品质?
4、“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成《史记》的?
5、“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完成这部史书!” 如何理解这句话?
达标检测:
一、选词填空。
悲壮悲痛悲惨悲愤
1、“狼牙山五壮士”那()的一幕,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2、一场空袭过后,城市里到处是一片()的景象。
3、邓小平爷爷去世了,全国人民十分()。
4、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竟这样被歹徒夺走了,怎不叫人()
充实充分充沛充满
5、只要有()的理由,我就可以说服他。
6、孩子的眼中()着渴望,令我无法拒绝他的请求。
7、近日来,雨水(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8、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研读阅读浏览审阅
9、总理正在()文件。
10、加强课外(),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11、有些书,只要匆匆()一遍就行了。
12、司马迁每天忙着()历史文献。
二、填空.
1、《史记》记载了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这_________年间的历史,是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时间,完成的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
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____________故事,讲汉代史官_______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_______-的事。
三、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
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
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用“______”画出描写司马迁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司马迁行动的句子。
3、文中最能体现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忍辱负重,完成长篇巨著《史记》。
4、写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你所知道的人中,你觉得谁的死“重于泰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