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企业利用合并方式操纵利润的手法案例说明
浅谈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的利润操纵
( 一 )购 买 法
把资产从 自己的一个 口袋放 于另一个 口袋 ,属 于内部 交易 ,不具有商业 实质 ,是权 益的联合而非购买 。权 益结 合法 按被 合 并方 所 有者权 益 账面价 值 按 比例入 账 ,合并过程 中并 不产 生新 的资产与负债 。直接 以取
得 被 合 并 方 所 有 者权 益 账面 价 值 的 份 额 作 为长 期股 权
南方论刊 ・ 2 0 1 4 年第9 期
学术 之 窗
浅 谈 企 业 合 并 会 计 处 理中 的 利 润 操 纵
高 晋
( 深圳 市龙 岗区产业投 资服 务 集 团有 限公 司财务 管理 中心 广 东 ̄ g . ; t j j 1 5 1 8 0 0 0 )
【 摘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 ,全球 经济实力 日益强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企业通过合并进行重 组扩张的情况越来越 多,不 同类型的交易形式也对财务会计处理的准确表达提 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国际上I A S B 和 F A S B  ̄继取消企业合并 中的权益结合法,2 0 0 6 年2 月1 5 日,我 国财政部发布 了 《 企业会 计准则 第2 0 号—— 企业合 并》对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 出了具体规定。我 国准则规定 同一控 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非同一控制采用权 益结合法, 《 企业会计准则 》作为我国现行最权威的会计准则 ,为企业会计处理提供标准 ,但在实际操作 中仍然存
的被 购 买 方 可 辨 认 净 资产 公 允价 值 份 额 的 部 分 ,应 计
入 当期损 益 。 ( 二 )权益 结 合法
二 、会计 操纵舞弊 动因 ( 一 )不少 上市公 司采用股权激励政策 ,高管 人 员为了 自身利益 ,为了使 自身股票期权价值保 值或者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利润操纵
一、前言从会计立场来说,企业合同指的是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企业合并成一个报告实体的交易或事件,企业交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导致企业合并的主要形成条件。
在兼并和收购过程中,企业通过出售相应的被收购公司,或者他们自己通过付出代价换来控制其他企业部分权利。
购买法,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已被国际公认的合并会计处理办法。
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方法1.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也叫股权结合法,可以被定义为股东权益的联合,合并公司将合并企业净资产总额和业务部门,并合并成一家新的合资机构,来分享新的经济风险实体并且分享他们的利益。
总体来说,这指的是现有股东通过合并的资金来共同经营一个新的企业来参与其他合并的企业,所以它不是一个交易。
作为合并后的公司,它并没有在企业和企业经济之间出现合并交易。
在采用权益结合法核算下,公司兼并和收购业务在同行业中一般规模相近且企业生产同类产品。
2.购买法购买法是通过资产来完成的,承担负债的转让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等,在业务上一家企业收购了另一家企业的净资产超过了企业并购控制的操作范围之外。
按照购买法,双方实质性合并控制关系之间的合并完成后,可确定收购方的哪一侧拥有有购买的能力。
对合并方的资产和合并负债来说,这一方法仍是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的正确考量方法。
如果不是由合并方的小公允价值所获得的实际净资产合并方支付的费用,则差额作为损益处理;如果合并各方在比被合并方值所做的实际支付成本合理的综合净资产大,就提高了公司的认可度。
购买法的正常实施,是判断一个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公平计量基础。
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1.合并当年的净利润处理不同。
权益结合法下,实施合并企业的利润包括被并企业在合并时整个年度所实现的利润,而不问其实际的合并发生在哪一天;购买法下,实施合并企业的利润仅仅包括购买日后被并企业所实现的利润,这使得合并当年权益结合法下的利润大于购买法下的利润额。
在被并企业有亏损的情况下,结果正好相反。
企业合并中利润操控问题的探讨
教育 , 强道德 风 险防范 能力。 增
【 键词 】 企业合并 ; 关 利润操控 ; 对策探讨 【 中图分 类 号】 F7 20 【 献标 识 码】 B 文 被购方 的资产 , 其负债 , 样便 为合并 后报告较 高 的 高估 这
—
合并和合并后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权益 不改变 原有 的计量模 式 , 人 的资产 是按照合并 前 并 的账面价值入账 , 没有资产升( 值 , 贬) 因此也不存在商誉 问题。 事实上 , 但 合并前 后 的股权结合 通常会发生 明显 的
第 21年第9 02 期 ( 总第 4 5 ) 0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G E JNG I Y I J
No 9. 01 . 2 2 Toa .05 tlNo4
【 文章 编 号】 10 — 032 1)9 09 — 2 09 64(020 — 08 0
企业 合并 中利润操控 问题 的探 讨
盈利创造 空问 。比如将低 估 的资 产在后期 以高价 出售 , 则 可为企业 创造经 营收益 和非经 营收益 。
通 常情况 下 ,在会 计学 意义 上按 照合并 的方式将 企
业合并 的合并类 型划 分为新 设合 并 、吸收合并 和控 股合 并三 种类型 。
企业 合并 的会计 处 理方 法 根 据 20 年 2月 1 06 5日, 中国财政 部颁 布新 的会计 准 则 中的《 业会计 准则 第 2 企 0
试, 对企业 资产进行 “ 大洗澡 ”为次 年 的企业盈 利创造有 , 利条件 。
利润操纵案例
利润操纵案例利润操纵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人为操作财务数据,以虚增或者减少利润的方式来误导投资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利润操纵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市场信誉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法律诉讼。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利润操纵的案例。
案例一,世纪华通公司。
世纪华通公司是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曾经被誉为中国的“互联网巨头”。
然而,近年来,世纪华通公司因为被指控利润操纵而备受质疑。
调查发现,该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增了大量的收入和利润,以掩盖实际业绩的下滑。
由于利润操纵,世纪华通公司的股价暴跌,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公司的声誉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案例二,国际大宇汽车集团。
国际大宇汽车集团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但该公司却因为利润操纵而陷入了困境。
调查发现,国际大宇汽车集团在财务报表中夸大了销售额和利润,企图掩盖实际上市场需求的下滑和盈利能力的减弱。
这种利润操纵行为不仅导致投资者的损失,还对公司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诉讼。
案例三,某知名连锁餐饮企业。
某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因为利润操纵而陷入了信任危机。
调查发现,该企业在财务报表中虚增了销售额和利润,企图掩盖了其实际上业绩的下滑和盈利能力的减弱。
这种利润操纵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导致了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信任度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利润操纵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
利润操纵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信任度,甚至可能导致法律诉讼和经济损失。
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杜绝利润操纵的行为,以维护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诚信环境。
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研究
为一 个报 告 主体 。它 应该 是经 济 意义 上 的一个 整 体 ,而从 法律 意 义上 看可
能是 一个 法人 主体 .也可 能是 多 个法
国 际会 计 准则 和美 国会 计 准则 都 将 同一 控制 下 的企 业 合并 排 除在准 则 规 范范 围之 外 。我 国实务 中 出现 的不
关键词 : 企业合并 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 利润操纵
合并 。 ( ) 买法 。非 同一控 制下 的企 一 购 业合 并 .是指 参 与合并 各 方在合 并 前
并 是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企 业 的 正
人 主体 。当一个 企业 将 其他 一个 或 几
后不 受 同一 方或 相 同的多 方最 终控 制
口
常行为 , 当今企业合并 日益呈现 个 企 业 的资 产 和 负 债 吸 收 并 人 本 企
业, 被合 并 的企业 解散 , 实施 合并 的 企 业继 续保 留其 法人 地位 时 ,合并 体 既
是一个 法 人 主体 , 也是 一个 报 告 主体 ; 当两 家或 两家 以上 企业 合并 组 成一个 新 的企 业 。参 与合并 的原各 企业 均 不
三 是 企 业 合 并 是 一 项 交 易 还 是 一
的被 购买方 各项 可辨 认 资产 、负 债及
或 有 负债 以公允 价值 列示 .母 公 司合
企 业 合并 。 从会 计 角度 来看 , 理解 企业 合 并 内涵 应该 注 意 以下几 点 :
一
并 成本 与取 得 的子公 司 可辨认 净 资产
定公 允 价 值 的 使用 , 而合 并 “ 项 ” 事 只 能使 用账 面价 值进 行企 业合 并 的确 认 与计 量 。 二 、我 国企业 合并 的 两种 会计 处
企业合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以国电和神华合并为例论文设计
企业合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以国电和神华合并为例摘要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处于战略转型阶段,传统国有企业矛盾日益明显,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其中煤电产业急需转型。
本文选择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重组案例来进行研究,此次合并行为是煤炭业与电力产业结合的典型案例,是目前国有企业自国资会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合并活动,研究此案例能为之后国有能源企业合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为建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奠定基础。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基于国电与神华合并前后财务报表来进行分析。
为了反映前后盈利能力的影响,对其前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来进行对比分析。
以此来反应此次合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经过对比研究分析表明,对比合并前国家能源集团的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都在不同程度得到了增长,整体活力能力增强,企业发展趋势呈现良好状态,表明此次合并在短时间内较为成功。
关键词:企业合并,国电集团,神华集团,盈利能力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Business Combination on Profitability——Taking Guodian and Shenhua as an Example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in the stage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he contradictions of tradition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obvious, and the problem of overcapacity is prominent. Among them, the coal power industry urgently needs transformation.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case of China Guodian Corporation and Shenhua Group Co., Ltd. for research. This case is representative and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merger activit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ASAC. This merger is a typical case of coal industry and power industry combination, which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merger of state-owned energy enterprise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energy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uses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merger of Guodian and Shenhua.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fitability before and after, we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ts profitability, operation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this merger on profitability. After a comparative study and analysis, the profi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the National Energy Group before the merger have 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the overall vitality has been enhanced, and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trend is in a good state. This shows that the merger was more successful in a short time.Keywords: Pusiness combination, Shenhua Group, Guodian Group, Profitability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企业合并在国内发展比较晚,1984-1987年在推行“两权”分离政策的过程中除了承包租赁,还有企业兼并活动,通过承担债务的方式保定锅炉厂与纺织器械厂兼并了保定针织器械厂和保定鼓风机厂,开启了国内合并重组的进程,随后企业并购兴起。
合并报表的案例
合并报表的案例就说有个大集团,叫欢乐多集团吧。
这个集团下面有两个子公司,一个是快乐制造公司,专门生产各种好玩的小玩具啥的;另一个是开心销售公司,负责把快乐制造公司生产的玩具卖出去。
咱们先说说这两个子公司自己的报表情况。
快乐制造公司呢,它有自己的资产,像那些生产玩具的机器设备啦,原材料库存啦,这都是它的资产。
它还有负债,比如说从银行贷了款用来买新机器扩大生产,这就是负债。
然后经过一年的努力生产,它算出自己的利润是多少,收入就是卖玩具给开心销售公司的钱(当然也可能有卖给外面其他小客户的),成本就是原材料、工人工资这些花费。
开心销售公司呢,它的资产可能就是那些展示玩具的店面啊,运输玩具的小货车之类的。
它的负债可能是欠供应商的货款,比如说从包装厂进包装盒,还没给钱呢。
它的收入就是把玩具卖给小朋友们得到的钱,成本就是从快乐制造公司进货的成本加上自己的销售费用。
现在要做合并报表了,这就像是把这两个子公司当成一个大家庭来看。
集团总部的财务人员就开始把两个子公司的资产加起来。
但是这里有个小问题哦,快乐制造公司卖给开心销售公司的玩具,对于快乐制造公司来说是收入,对于开心销售公司来说是成本。
在合并的时候呢,这部分内部交易就得调整。
比如说,快乐制造公司把一个玩具以10元卖给开心销售公司,开心销售公司又以15元卖给小朋友。
在合并报表里,就不能把10元的内部销售收入和15元的销售公司收入简单相加,要把10元的内部交易部分抵消掉,不然就相当于多算了收入。
负债也是一样,两个子公司的负债加起来就行。
然后算利润的时候,就得把内部交易对利润的影响给调整好。
比如说因为上面那个内部交易,如果不调整的话,快乐制造公司算一次利润,开心销售公司又算一次利润,就重复计算了一部分。
所以要把重复的部分去掉,这样算出来的才是整个欢乐多集团真正的利润。
这么一合并报表呢,集团的老板就能清楚地看到整个集团到底有多少资产,欠了多少债,真正赚了多少钱,就像把两个孩子(子公司)的小账本合起来,看看全家的经济状况一样。
合并案例分析
合并案例分析一、内容描述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企业合并案例屡见不鲜。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正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合并案例。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案例,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这个合并案例涉及的是两家颇具规模的企业,这两家企业,一家注重技术创新,另一家擅长市场运营。
它们虽然各具特色,但面临的市场挑战和机遇却是相似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它们意识到单打独斗难以取得更大的发展。
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它们决定携手共进,通过合并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合并后的企业,不仅继承了原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还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新的管理团队融合了双方的最佳实践,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策略。
员工们也积极适应变化,共同为新的企业努力。
这一切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个合并案例进行详细的剖析,看看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期待接下来的内容吧!1. 介绍合并的概念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合并简单来说,就是两家或多家企业携手成为一家企业。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企业会这么做呢?合并对企业来说就像人生中的成家立业一样,目的是为了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它不只是两家企业的简单结合,更是一次深度整合和全新的合作机会。
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选择合并意味着寻找一个新的增长动力,探索更大的市场空间。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深入了解合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说到合并的重要性,我们要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
单个企业在面对庞大的市场时,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
而合并后企业实力大增,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占有率,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
这样一结合,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互补作用,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举个例子比如两家不同领域的公司合并后,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渠道,这样两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就能更快地进入市场、覆盖更广的消费者群体。
这就是规模经济的魅力所在,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提到合并对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
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的案例
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的案例资产重组是指公司通过重新配置其资产结构,以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公司通常会进行资产剥离、资产整合或者资产减值等操作,以调整其盈利模式和盈利水平。
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是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手段,以达到调节财务报表中利润数额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的案例。
案例一:公司A进行资产剥离调节利润公司A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由于市场形势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公司决定剥离其盈利不佳的子公司B。
子公司B所在行业面临市场需求下滑等问题,导致其利润水平较低。
为了调整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水平,以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公司A决定将子公司B进行剥离。
在剥离过程中,公司A将亏损的子公司B从财务报表中剔除,使得整体利润水平得到调节和提升。
案例二:企业通过资产整合提升利润公司C是一家跨国集团,其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在某一领域的业务存在互补性。
为了实现整体利润的增长,公司C决定进行资产整合,将其在该领域的相关业务进行整合。
通过整合,公司C可以实现业务协同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重复投入,降低成本,从而提升整体利润水平。
案例三:企业进行资产减值调节利润公司D是一家以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面临市场行情下滑的情况下,其持有的某个房地产项目出现价值下降。
为了反映实际情况并调节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额,公司D决定对该房地产项目进行资产减值处理。
通过对资产进行减值,公司D在财务报表中确认了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而调节了利润水平。
这些案例表明,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可以调整财务报表中利润数额,反映实际经营效果,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进行资产重组时,企业需充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规合法地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操纵财务报表的情况。
希望这些案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资产重组来调节利润。
企业合并法律关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通过合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效应。
本案涉及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与YY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Y 信息”)的合并,两家公司均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信息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
以下是本案的详细情况。
二、合并原因1. 市场环境变化: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变化迅速。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两家公司希望通过合并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
2. 资源整合:XX科技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而YY信息在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方面具有优势。
合并后,两家公司可以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3. 降低成本:合并可以降低两家公司的运营成本,如减少管理费用、研发投入等,提高盈利能力。
三、合并方式XX科技与YY信息选择采用吸收合并的方式进行合并。
具体操作如下:1. 签署合并协议:两家公司就合并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签署合并协议,明确合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资产评估:聘请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两家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合并对价。
3. 股东会决议:召开股东会,审议合并事项,并形成股东会决议。
4. 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合并后,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包括变更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等。
四、法律关系分析1. 合同法律关系:合并过程中,两家公司签署了合并协议,明确了合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并协议具有合同法律效力,对合并双方具有约束力。
2. 公司法律关系:合并后,XX科技吸收YY信息,YY信息成为XX科技的子公司。
YY信息的股东成为XX科技的股东,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
3. 劳动关系:合并过程中,两家公司的员工劳动关系发生变化。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合并后的公司应当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4.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合并过程中,两家公司的知识产权归合并后的公司所有。
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李婷婷马广奇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04期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基于我国企业合并的实际增加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但同时也给企业合并提供了新的利润操纵机会。
本文从企业合并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出发,分析了现行会计准则下两种方法运用中的利润操纵行为,并提出了相关遏制对策。
关键词:企业合并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利润操纵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正常行为,当今企业合并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的企业合并也愈演愈烈。
然而,在企业合并浪潮中,却有很多企业利用合并进行利润操纵来修饰财务会计报告,影响投资者及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决策。
本文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从企业合并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出发,分析了两种方法下的利润操纵行为,并提出了相关遏制对策。
一、企业合并的会计视角解析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从会计角度来看,理解企业合并内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单独的企业”既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也是独立的报告主体,即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单独的企业应定期提供单独的会计报告。
二是“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是指多个企业合并后形成的合并体作为一个报告主体,它应该是经济意义上的一个整体,而从法律意义上看可能是一个法人主体,也可能是多个法人主体。
当一个企业将其他一个或几个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吸收并入本企业,被合并的企业解散,实施合并的企业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时,合并体既是一个法人主体,也是一个报告主体;当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合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参与合并的原各企业均不复存在时,这个新的企业作为合并体也同时是一个法人主体和报告主体;而由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股份或通过交换股份取得其他企业股份的方式,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的合并中,在保留合并前各法人主体的前提下,合并体构成一个经济意义上的整体,从而产生一个需要提供合并会计信息的新的报告主体。
会计实务:企业利用合并方式操纵利润的手法案例说明
企业利用合并方式操纵利润的手法案例说明下面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案例甲企业以公允价值14000万元、账面价值10000万元的无形资产为对价,对乙企业进行吸收合并,甲、乙公司无关联方关系,甲企业购买过程中支付审计费、评估费等直接相关费用300万元。
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费。
购买日乙企业持有的资产情况如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长期借款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7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
甲企业合并成本=14000万元,按照原来《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企业合并成本为14300万元(14000+300),将300万元的相关费用资本化实在是没有道理,因为资本化成商誉后,并不摊销,全成了资产。
后来财政部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按照这个规定,将直接相关费用3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不再计入合并成本。
这样修改虽然有点晚,但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1000万元,因此,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4000-11000=3000(万元),无形资产转让收益=14000-10000=4000(万元)。
因此,甲企业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公允价值) 8000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6000商誉 3000管理费用 300贷:长期借款(公允价值) 3000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10000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4000银行存款 300如果上例中,低估固定资产2000万元,高估负债,比如预计负债500万元,这样,商誉就高达5500万元,低估的资产不但以后少计提了折旧,而且如果出售的话,马上就可以改善报表,高估的负债也是同样道理。
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持有期间不要求摊销,但至少应在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
综合评估发现关联企业转移利润的案例分析
综合评估发现关联企业转移利润的案例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企业之间的关联业务愈发复杂,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关联企业转移利润是指企业通过在关联企业间进行价格调整、资金调拨等手段,将利润从高税率地转移到低税率地或避税天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负或避免税收的行为。
这种行为存在一定合理性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综合评估发现关联企业转移利润的案例分析,探讨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评估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问题,首先应关注的是税收角度。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企业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合理安排企业结构、价格调整等,以降低税负。
然而,当企业通过关联企业转移利润的方式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应付的税收时,这就属于不合法的行为,应受到严肃打击。
例如,苹果公司在欧洲被指控通过爱尔兰和荷兰等国家的关联企业转移利润,以逃避巨额纳税义务。
这种行为引发了各国政府的注意,国际组织以及民众的广泛批评。
因此,评估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问题不仅要考虑其合法性,还要审视其合规性和道德性。
此外,关联企业转移利润还涉及到经济效益的评估。
一方面,合理的关联企业转移利润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最大化的效益。
例如,跨国企业通过在高税率地设立采购中心,将成本通过内部定价方式转移到低税率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这种做法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减少税收负担,使企业能够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滥用关联企业转移利润的做法可能导致税收损失,削弱国家的财政收入。
当企业通过设置“虚拟机构”、“虚假交易”等手段将利润转移到避税天堂时,就会导致原本应该由企业承担的税收责任由国家和纳税人来承担。
这不仅是对国家财政的损失,也可能加剧贫富分化,影响社会公平。
因此,在评估关联企业转移利润时,需要全面考量其经济效益及其影响。
对于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问题的评估还应关注法律角度。
各国务必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规,规范企业间的交易和价格调整。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利润操纵分析与对策探讨_李佳
VIEWS观点·综合2011年第9期(上)较为混乱。
医院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中存在的问题(1)职工思想上纳税意识淡漠。
医院职工大多数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平时接受的是医疗护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对财税方面的知识接触甚少,因此从思想上认为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和企业性质不一样,不需要交税,更何况是个人所得税了,自己的收入是劳动所得,交了税,自己的收入就少了,不划算,对交个人所得税有抵触情绪,依法纳税的意识淡漠。
(2)有的单位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一是只对工资收入扣税,其他收入不扣税。
医院医护人员收入多元化,除额定工资以外,还存在其他福利等收入,其代扣代缴工作比较复杂,也使得代扣代缴工作存在随意性和不合理性。
如,有的医院只对员工的额定工资收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其他各项收入(如岗位津贴,提成,评审费,讲课费等)一律不代扣代缴税金,甚至连每月或每季度的奖金也不代扣代缴税金。
目前医院医护人员的收入结构中额定工资收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其他的各项收入往往是其收入主要来源。
所以采用这类代扣代缴的医院使得其职工实际承担的税负很低,尤其是一些总收入很高的主任级医生(其工资收入的比例很小),实际税负几乎为零。
不能体现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的公平原则,其结果是侵触了税基,少计算了应纳所得税额,工资所得计税项目不完整。
二是工资和其他收入未按相对应的税率扣除。
有些医院对医护人员额定工资收入按照国家规定的超额累进税率代扣代缴税金,而对于其他的各项收入,采用一个固定的税率(往往是较低的税率,如5%或10%等)代扣代缴。
采用这种扣税法的医院的职工虽然税负比上一种情况下的职工要高一些,但实际上其税负还是比较低。
另外,采用这种税法会使得医院内部各职工之间税收负担极其不公平。
现实是有些单位有意识错用税率,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大多数应适用“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10%的税率,个别甚至可达到15%税率。
案例合作项目利润操纵及审计对策
案例合作项目利润操纵及审计对策“战略风险管理”一词首次出现于Miller,KentD.1992年在《国际商业研究杂志》发表的文章“国际商业中的综合风险管理架构”中。
Miller指出,企业对于战略环境不确定性的五种一般反应:规避、控制、合作、模仿以及适应。
其中,“合作”是企业对战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具体包括与供应商或客户的长期合约、志愿性竞争限制条件、联盟或合资、特许经营、技术使用协定、参与行业公会等。
笔者在审计实践中发现一些合作项目已被个别企业利用并成为其操纵利润的工具,在此举例说明。
案例基本情况合作项目概况A公司是某大型主板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贸易的主要农产品具有种类繁多、价格差别大、市价变动快等特点。
由于A公司贸易的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其行业特性决定了公司利润水平较低,为了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对公司业绩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A公司决定选择某些市价处于低位的商品实施战略性采购。
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同时也为了分散风险,A公司决定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实施战略性采购。
在确定合作伙伴B公司后,合作双方决定采取以在农产品产区“定点定向采购”的模式开展合作项目,即选择具备较强收购能力以及储存条件的合作收购代理商,由其直接向当地农户或小贩进行收购。
合作项目各方权责是:A公司负责研究市场、执行采购与最终销售;B公司负责提供项目大部分运作资金。
项目收益及成本费用按约定比例由合作双方共同分摊。
合作收购代理商负责与农户议价、垫付部分收购周转资金并协助开具增值税进项发票等。
合作项目实施细节为确保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合作双方对项目的实施细节进行约定。
合作过程可划分为采购、储存及销售三个环节。
【采购环节】在合作项目资金到位后,A公司对潜在目标商品的市价及未来走势进行分析、判断与初选。
当双方对购入决策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共同选择合作收购代理商进行收购。
收购过程以A公司名义进行。
【储存环节】为控制储存成本,方便保管保养和减少迂回运输,项目收购的存货储存于产区仓库中,待实现销售后直接发货至客户。
企业如何利用资产重组操纵利润
企业如何利用资产重组操纵利润资产重组本是通过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战略转移的一种方法,但因资产重组需要将企业一些以历史成本记账的资产转换为现时价值,不少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将原以历史成本法记账的资产转化为现时价值,从而产生出巨额利润。
这种方法特别在上市公司中被广泛用于利润操纵。
一般的做法是凭借关联方交易,用上市公司的劣质或闲置资产,以大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与其国有控股母公司的优置资产相交换或干脆出售,从而获取巨额利润。
延伸阅读如何关注企业的利润结构主要关注企业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结构是否合理;企业的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是否相适应。
所谓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结构基本合理,是指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是由营业利润带来的,而不是由营业外收入带来的。
企业的资产总额带来了息税前利润,其中,对外投资带来了投资收益,其他资产带来了其他利润。
因此,利润结构应该与资产结构相适应。
营业利润率如何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利润有什么好办法1、扩大销售。
即所谓开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话的意思,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利润得有源头,源头是什么?就是销售。
没有销售,一分利润也没有;增加一分销售,利润就相应地增加一分。
2、降低成本。
也即节流。
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成本。
如果只是销售收入上去了,成本不跟着减下来,利润也是空话。
以下几种是最常用的:裁员或降低工资;砍掉不必要的销售费用与行政费用;采用新技术与工艺降低制造成本;降低采购成本。
虽然方法很多,不过这个降低成本是很不容易的,一个企业要是能降成本的话,早就降了,尤其是民营企业。
而大数多公司在目前的格局中,成本也被各种因素挤得接近临界点了,降起来非常难。
3、优势谈判。
谈判的核心在于让自己的产品卖出最好的价钱。
说谈判能够增加利润,也许有人一下子不理解。
其实大家都应当明白,谈判之中,价格是一个必须的谈判项目。
真正的谈判高手,他总是能够以独特的谈判技巧,赢得自身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利用合并方式操纵利润的手法案例说明
下面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案例甲企业以公允价值14000万元、账面价值10000万元的无形资产为对价,对乙企业进行吸收合并,甲、乙公司无关联方关系,甲企业购买过程中支付审计费、评估费等直接相关费用300万元。
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费。
购买日乙企业持有的资产情况如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长期借款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7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
甲企业合并成本=14000万元,按照原来《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企业合并成本为14300万元(14000+300),将300万元的相关费用资本化实在是没有道理,因为资本化成商誉后,并不摊销,全成了资产。
后来财政部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按照这个规定,将直接相关费用3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不再计入合并成本。
这样修改虽然有点晚,但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1000万元,因此,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4000-11000=3000(万元),无形资产转让收益
=14000-10000=4000(万元)。
因此,甲企业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公允价值)8000
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6000
商誉3000
管理费用300
贷:长期借款(公允价值)3000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4000
银行存款300
如果上例中,低估固定资产2000万元,高估负债,比如预计负债500万元,这样,商誉就高达5500万元,低估的资产不但以后少计提了折旧,而且如果出售的话,马上就可以改善报表,高估的负债也是同样道理。
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持有期间不要求摊销,但至少应在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
由于减值测试太主观了,太依赖所谓的职业判断了,因此,对于高估的商誉就可以挂账或滞后减值处理。
比如今天的利润不太好,为了保利润就可能让商誉趴在账上,滞后进行减值处理;如果利润很好,就按照利润目标进行商誉减值;如果亏损很严重,就将商誉全部或大部分作减值处理,即“洗一次大澡”,一次亏个够,巨额冲销账上的商誉,以便为未来盈利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