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精神领袖之一,被誉为“道家之祖”,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间世》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他对处世之道的独特见解。
通过阅读《人间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庄子的思想,进而探索他的处世之道。
《人间世》是一篇包含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的文集,通过描绘人间世的各种境遇和处境,庄子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庄子认为,人间世是缺乏真理和道德准则的,人们活在其中常常面对挫折、苦难和无常的境遇。
庄子认为,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追求权力和财富来追求幸福,而应该用一种超越尘世的眼光看待人间世,以达到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庄子提倡“无为而治”,他主张人应该适应和顺应自然的运行规律,放下执念、欲望和功利心,以达到内心的平和。
他认为,人应该放下对外在事物的追求,而依据内心的真实需求来生活。
庄子称这种境界为“无为而治”,他认为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人才能真正地活在自由、宽容和安静之中。
庄子还强调了对自我真正的认知和理解。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观察内心,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本质和真实需求。
他写道:“汝不能自择,所欲何欲?欲求于彼。
”庄子认为,人们常常追求外在的名利和虚荣,却忽视了内心真实的需求。
他主张人应该通过自我反思和观察,认清自己的真实欲望,而不是盲目追求外在的虚幻。
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人才能在人间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走出困惑和迷茫。
庄子还强调了对世间事物的超然态度。
他认为,人们常常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困扰,而忽视了内心的自由和宽容。
他写道:“念物者劳,观情者伤。
”庄子认为,人们对外界的执念和情感会使自己疲惫和伤害。
他主张人们应该超越对物质世界的关注,而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追求。
只有放下对外界的执念,人才能摆脱世俗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定。
庄子的《人间世》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生活态度和处世之道。
他主张人们放下执念和欲望,通过观察内心,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内心的平和和自由,人们才能真正活在世上。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为《庄子》。
在《庄子》这部著作中,庄子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人间世。
从《人间世》这一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提倡的一种处世之道,即超脱生死、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放弃功名利禄。
庄子主张超脱生死的态度。
在《人间世》这一篇中,庄子通过描绘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世界,强调了“天地合其德,生死同其门”的思想。
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们没有必要过于执着于个体的存在,而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使人们能够摆脱对生死的恐惧和束缚,从而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的态度。
在《人间世》中,庄子通过描述人间世的自由乐土,表明他对自然的赞美。
他认为大自然是自由而和谐的,人们应该效仿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
他提倡人们放松自我的束缚,放下人为的欲望和追求,回归到自然的本性中去。
只有与自然相融合,人们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平静,并获得真正的自由。
庄子主张追求自由的态度。
在《人间世》这一篇中,庄子多次强调追求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间世可以实现一种人人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社会的约束和规范,追求真正的自由。
他以自由乐土为例,来说明他对自由的追求。
他主张人们应该摆脱一切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宽广。
庄子主张放弃功名利禄的态度。
在《人间世》中,庄子通过描述人间世中的人们不追求功名利禄的状态,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质疑。
他认为功名利禄是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和束缚,追求功名利禄只会使人们心力交瘁,失去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相反,庄子主张人们放弃功名利禄的追求,追求内心的真正自由和宽广。
从《人间世》这一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提倡的一种处世之道,即超脱生死、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放弃功名利禄。
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顺应自然的规律,摆脱人为的欲望和追求;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宽广,摆脱一切的束缚;最终放弃功名利禄的追求,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所谓老庄之道
所谓老庄之道,是指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学派的学说;而孔孟之道当然就是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派的学说。
概括起来,老庄之道讲出世;孔孟之道讲入世;所谓“学而优则仕”讲的就是孔孟的的学说了。
由此,分别拿老庄和孔孟来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东西;老庄之道:1、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又讲“有物生于宇宙,先天地……吾不知其名,而名之道。
”还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通观《老子》全书,可以看出,老子对于世人、对于世俗、对于社会,他主张以“道”为体,所谓“顺道自然”;而道又是一种先于宇宙而存在的东西。
有人就会问“道”是什么呢?老子也说“吾不知其名……”但他知道“道”是干什么的。
所谓“道”是宇宙间不变的规律,是万物生存的依据,是自然的最高法则。
所以人也要顺应“道”而存在,否则违背了规律的下场是世人皆知的;2、庄子主要讲“无为”,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要无为呢?人要无为,那还活着做什么呢?讲道家思想消极最早也就是从此始。
但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无为,你就会发现,庄子讲的“无为”不是要你不要做事,反而是要求你只做正确的事,也就是“顺应规律的事”由此可发现庄子的思想其实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入。
正如庄子讲“无为而无所不为”。
孔孟之道:1、孔子主张“行仁政”,以圣人君主为国体,君爱民、民拥君。
君主应是圣人之体,体恤百姓,爱惜子民;君主于臣民之间应该类似父子的关系,也就是后人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礼仪为体制,以伦常为纲教,君主有过失臣民应该提出意见予以纠正,臣民有过失,君主则可以处罚之,臣民不得违反其间规律,否则就是谋反;2、孟子主张“王道治国”,即君主应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己任,满足了百姓需求则百姓安康,百姓安康则国家稳定,国家稳定则朝廷兴盛,朝廷兴盛则社稷无忧。
但世俗体制上,孟子依然同孔子为同一主张,既宣扬“礼仪、伦常”。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二者观念的异同。
老庄之道在于探索人类社会的最原始,也既最为本的规律,要求人们按此规律办事做人;孔孟之道则是探询人类社会的治理规则,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只找到了一个圣人君主体制。
庄子之_道_释义_邓小明
2008/8庄子之/道0释义邓小明摘要:庄子哲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真人0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庄子那里,/真人0最终都归本于一个关于/道0的问题。
所以,/道0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其所确立的本体观念。
庄子之/道0从/心0的角度诠释/道0,其目的是摆脱一切主观与客观的限制和束缚,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
/心斋0构成庄子/道0的逻辑起点,/体道0的过程诠释了庄子/真人0之/独立人格0。
庄子的一生是一种超越物我和生死,力求达到与道冥同地步的非凡人生,正因为庄子身上的这种情怀,才赋予其人生穿越历史时空而不朽之永恒价值。
关键词:庄子;/道0;/真人0;独立人格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8)8-119-03作者: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北京,100871;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四川,内江,641112一庄子之/道0的原生之义庄子哲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真人.何以可能0的问题,在庄子那里,/真人0最终都归本于一个关于/道0的问题。
所以,/道0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其所确立的本体观念。
/道0字在5庄子6一书中,其涵义是多方面的。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0此谓本体之道;/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倓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0此谓规律方法之道;/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0此谓道术之道;/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0此谓境界之道。
如果对这些不同的/道0进一步化约,最终可归结为所谓的/客观之道0和/主观之道0两个方面。
/客观之道0指向/道0的客观自在性,这个意义上的/道0是一切存在者之存在的本体基础,/客观之道0承载着本体的意义,可称为/本体之道0;/主观之道0则指向人确信有/道0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心理事实。
这一心理事实是主体对/道0的感悟与体验,上升到极致就内化为人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庄子的治国之道
庄子的治国之道聊聊庄子的治国之道,那叫一个高深莫测,却又贴近咱老百姓的心窝子。
要说这老庄啊,人家讲的是“无为而治”,听起来玄乎,其实你要是细细咂摸,嘿,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咱先说说这“无为”。
可不是叫你啥也不干,往那儿一躺,等着天上掉馅饼。
那不成,那成懒汉了。
庄子的意思呢,是说要顺着自然规律来,别老想着用你那点儿小聪明去逆天改命。
就比如说种地吧,春天该种啥,秋天该收啥,这都是老天爷定好的规矩,你非得冬天去种玉米,那不瞎折腾嘛。
治国也是这个理儿,得顺着民心民意来,别老想着搞那些个花里胡哨的政令,把老百姓折腾得晕头转向。
再来说说这“而治”。
咱也不能光顺着自然规律啥也不干,那国家不就乱套了?庄子说的“而治”,其实就是要咱们聪明人学会放手,让下面的人自己动脑子。
皇帝老爷子坐龙椅上,别老想着啥事儿都得自己说了算,你得相信下面的大臣,相信老百姓,他们心里有杆秤,知道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这样一来,国家大事儿小情儿的,都能得到妥善处理,皇上您也能落得个清闲自在。
这“无为而治”的好处啊,多了去了。
首先一条,那就是省钱。
你想啊,那些个繁杂的政令,哪个不是得花钱去执行?减少这些政令,不就是变相给国家省钱嘛。
再说了,老百姓也能少受点折腾,安安心心过日子,这不是皆大欢喜嘛。
还有啊,这“无为而治”还能激发老百姓的创造力。
你想啊,要是你啥事儿都替老百姓想好了,他们还用动脑子吗?时间长了,脑袋瓜子不就生锈了嘛。
可你要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干,嘿,那创造力可就出来了。
什么新发明、新技术,那都是小菜一碟。
这样一来,国家能不兴旺发达嘛?当然了,这“无为而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你得有个过程,得慢慢培养老百姓的自治能力。
一开始啊,你可能得手把手教他们,告诉他们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等他们学会了,你就得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干。
这个过程啊,就像养孩子一样,你得有耐心、有爱心,还得有智慧。
其实啊,这庄子的治国之道,说白了就是一句话:顺应自然、相信人民。
这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大道理,而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以《庄子》一书闻名于世。
《人间世》是《庄子》中的一篇篇章,全文共有七篇,每篇都以一个故事或寓言的形式展现庄子的思想。
从《人间世》这篇篇章可以看出庄子的处世之道。
在《人间世》中,庄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与自然对抗,也不要过分追求功利。
庄子在书中说:“人在世上无所依赖,不期功名利禄,不期所亲,不恃所长,不仰渊明。
”他主张人们应该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变化。
他以蝉为例,说明了蝉不以个体的生死为忧虑,而能够在自然中顺畅地循环生长。
庄子希望人们能够像蝉一样,不追求名利,不计较得失,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庄子提出了“知足常乐”的观念。
他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无法满足所有的欲望。
庄子提醒人们要知足,要学会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不要贪得无厌。
他在书中说:“知丧之足矣,知止之所矣,可以保全其所爱。
”庄子认为只有知足的人才能够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不会陷入无尽的追求中。
庄子还强调了人的自由和放松。
他认为人应该保持自由的心态,不被外界的约束所困扰。
他在书中说:“吾生也完全,吾与天地游,而无可奈何。
平旦抱着生之泰然,竞翬弄风,骋望于巴天翥季焉。
”庄子希望人们能够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游弋,享受生活的轻松和自由。
他反对人们过分追求名利,过分拘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在《人间世》中,庄子提出了“大同”和“无为而治”的观念。
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相互对立。
他主张人们应该放下私欲,不去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大同的理想,即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不可争夺,不可强求。
他在书中说:“万物各以其类相从,而不我以反相控也,是故弥洁。
”庄子认为只有人们能够放下私欲,顺从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人的自由。
从《人间世》这篇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处世之道。
他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与自然对抗,不追求名利,要知足常乐,保持自由放松的心态,追求大同和无为而治的理念。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辩手,他的思想影响广泛,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间世》一书中,庄子提出了许多关于处世之道的思想,对我们了解庄子的思想和学习他的哲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庄子认为,人生存在着许多的纷争和痛苦,而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对于外在的世界有着过于追求的欲望,只有放弃这些欲望,才能真正地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自由。
首先,庄子强调了放弃利欲和名利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对于名利和富贵的追求会让我们处于一种非常不好的境地,失去了自己内心的平和和自由。
因此,他主张让人们不要追求这些虚无的东西,而是要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比如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自己真正的灵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享受到人生的美妙和逍遥自在。
其次,庄子还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他认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人们应该采取一种不干预的态度,不要过于强求,而是应该让事情自然地发展,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像“大树之杪不动”一样,保持自身的平和和自我调节能力,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此外,庄子还提出了“万物皆虚”的思想。
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虚幻的,只有内心世界才是真正有意义和值得探索的。
因此,他主张让人们不要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外在的世界上,而是要注重自己内在的体验和探索。
最后,庄子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认为,人应该尽量地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不要过度侵犯自然,而是应该尽量地尊重自然,与之相互融合,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总之,庄子的处世之道主张人们从内心出发,放弃浮躁的欲望和纷扰的事物,注重自己内在的体验和探索,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这些思想不仅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也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自己,找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
在《庄子》,庄子通过一系列的寓言和对话,阐述了他的思想观点和处世之道。
其中一篇寓言故事《人间世》特别引人注目,被视为庄子哲学的核心。
《人间世》讲述了一个故事,以天人之间的对话为主线,深入揭示了庄子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
故事开始,庄子的弟子莊周向他请教人的位置和供养的问题。
庄子回答说:“人的位置就在于天地之间,无法把人限制在一种位置上;人需要供养的是天地之气,而不是物质的东西。
”庄子以这个故事来说明他的处世之道。
庄子认为人不能被限制在特定的位置上。
在他看来,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是无法被局限的。
他批判了那些过分追求地位和名利的人,认为这种追求只是对自己的枷锁,让自己在繁琐的事务中迷失自己。
相反,庄子主张让自己返璞归真,放弃杂务,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升华。
庄子认为人需要供养的是天地之气,而不是物质的东西。
他用“天地之气”来代指宇宙中的灵气和精华。
在庄子看来,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宇宙中,我们应该通过修炼来与这个宇宙连接,从而获得灵感和智慧。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心灵的满足和内在的富足,而不是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
只有通过与宇宙的融合,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庄子的处世之道有着很深的哲学意义,它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和心灵的升华。
庄子通过寓言和对话来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以及他对追求真理和追求内在满足的态度。
他坚信人是自由的,不应该去追求名利和地位,而是要追求内在的富足和精神的升华。
他认为人的真正目标是与宇宙融合,通过修炼和修行来找到灵感和智慧。
庄子的处世之道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往往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和地位,而忽视了内心世界的发展和精神的追求。
庄子的处世之道提醒我们要返璞归真,寻找内在的真正满足和快乐。
只有在内心世界的平衡和富足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人间世》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庄子对于人生处世的思考和观点的集中体现。
从《人间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庄子的处世之道。
《人间世》开篇即指出,人间世是万族作精气而生的,是由天地、万物所生的精气所队,天下万物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谁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独立存在。
从这个观点出发,庄子主张人应该以自然的姿态去处世,顺应万物并享受自由。
他倡导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不要只注重物质利益和地位权力,而是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满足。
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人应该像大自然一样,找到自己天性的根源,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他用“心如止水”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宁静,意味着一个人要有一颗不受外界干扰的心,不为外物所动,保持自己内心的纯真和智慧。
只有当人的内心平静安宁时,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和真实。
庄子在《人间世》中也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道德修养是人完善自我、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只有通过道德的实践和修养,人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快乐。
庄子在《人间世》中还提出了“放逐己见”的观点。
他认为人不应该固守自己的主观观点,而要学会放下自己的见解和偏见。
他认为人应该学会宽容和接纳不同的观点,不要过分自以为是,相信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
只有心胸开放并接纳其他人的观点,才能更好地和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以及找到自己的定位。
通过《人间世》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处世之道是以自然为本、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满足。
他主张个体应该放下功名利禄和权力地位,顺应自然,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他也强调个体应该学会放逐己见,放下自己的见解和偏见,接纳其他人的观点。
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快乐和心灵的宁静。
《人间世》展示了庄子独特的处世之道,其核心思想是以自然为本、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满足。
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思想家和文化传统。
庄子的著作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这些句子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下面我列举了庄子最经典的十句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庄子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念,主张人人平等,没有等级之分。
这句话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共同的责任。
2. "逍遥游":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提出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他认为人应该摆脱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不受外界的约束。
3. "道可道,非常道":庄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的概念。
他认为道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能通过体悟和经验来理解。
4.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庄子强调了知足和知止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该满足于现状,不贪求无限,同时也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追求。
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庄子通过鱼和熊掌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两者都有所追求的矛盾心理。
他呼吁人们要明智地做出选择,不要贪得无厌。
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认为生命有限,但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
他鼓励人们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智慧。
7. "养生之道,不求气之长也,求其不竭也":庄子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性。
他认为养生的目标不是追求长寿,而是追求身心的平衡和灵气的不竭。
8. "人之相爱也,其实相厚也;人之相厌也,其实相薄也":庄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复杂性。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是相互关联的,不能简单地以表面上的友好或厌恶来判断。
9.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庄子通过对天地和光阴的描述,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他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生命。
10. "吹万不如嚼一":庄子在这句话中赞美了细致品味的美好。
人间世—《庄子》原文、译文及赏析
人间世—《庄子》原文、译文及赏析题解:《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以下为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
怎样才能应付艰难的世事呢?《庄子》首先提出要“心斋”,即“虚以待物”。
再则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归结到一点仍旧是“无己”。
第二部分着力表达“无用”之为有用,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和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来比喻说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便是整个第二部分的结语。
前后两部分是互补的,世事艰难推出了“无用”之用的观点,“无用”之用正是“虚以待物”的体现。
“无用”之用决定了庄子“虚无”的人生态度,但也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原文1:颜回见仲尼①,请行。
曰:“奚之②?”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③;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④,民其无如矣⑤。
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⑥,乱国就之⑦,医门多疾’。
愿以所闻思其则⑧,庶几其国有瘳乎⑨!”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⑩!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⑪。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⑫!“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⑬?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名也者,相轧也⑭;知也者,争之器也。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⑮,未达人气⑯,名闻不争,未达人心。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術暴人之前者⑰,是以人恶有其美也⑱,命之曰菑人⑲。
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⑳,恶用而求有以异21?若唯无诏22,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23。
庄子的思想
第六章庄子一、简介随着战国时期经济政治的发展,老子学说发生了分化:一派同法家结合,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另一派则选择了做“隐士”的道路,与新兴地主阶级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庄子便是后一派的代表。
庄子之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他与老子一并成为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庄子思想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全书不足7万字。
其中,内篇共7篇,属同一思想体系,为庄子所作或代表其思想观点;外、杂篇则由庄子后学所作,是对前者的复述、模仿或发挥,因而也可视为庄子学派的思想成分。
庄子(约前375——前300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与齐宣王、梁惠王同时,与惠施为友。
他曾做过蒙地漆园小吏。
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威王慕庄子之贤,曾以千金厚礼聘他作相,但他认为卿相尊位就如同祭祀用的牛一样,被畜养的时候很风光,可是,当牵进太庙做祭品时,它想做个自由的猪都不可能了。
所以,他回避政治,终身不仕。
庄子哲学就是他在形上层面对其生活态度的表达。
二、道论与天论庄子的道论承老子道论而来,然又有新的发展。
如果说老子的道论更倾向于一种宇宙论形态的话,庄子的道论则更呈现出一种境界论形态。
庄子的天论与其道论相通,展现为一种与人为相对应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1.“物物者非物”老子《道德经》的核心范畴是“道”。
“道”是万物创生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事物运动的规律。
“道”既超越于万物之上,又内在于万物之中。
因而,它是一个具有形上意蕴的本原和本体范畴。
庄子承袭了老子关于“道”的基本理解,并有所发展。
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大宗师》,以下本章凡引《庄子》只注篇名)庄子的“道”是一种本原的存在。
《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发展解释
《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发展解释第一部分介绍庄老同异。
第二部分介绍“内圣外王之道”的内涵。
第三部分讲庄学三义。
第四部分讲庄学四境。
第五部分讲道术九阶。
第六部分是举例说明,如何按照三义、四境、九阶,成为庄学至人。
最后第七部分是小结,介绍庄学的后世影响。
一、庄老同异老庄是道家两大代表人物,一祖一宗。
老子是道家祖师,道家开创者。
庄子是道家宗师,道家集大成者。
所以有同有异,有继续有发展。
我分为四点来讲。
(一)外境迥异:泰隐否显老庄学说,有同有异,首先在于所处时代的有同有异。
老子处于春秋末期。
我用九个字概括老庄的时代差异:老(前570-前480)、孔(前551-前479)殁,春秋(前770-前481)终,战国(前480-前221)始。
庄子(前369-前286)处于战国中期,晚于老子、孔子百余年,与孟子(前372-前289)基本同时。
儒道两大代表人物,都是基本同时。
老、孔基本同时,处于春秋末期。
庄、孟基本同时,处于战国中期。
中间相隔百余年。
上次讲过,老子时代,泰道与否术处于斗争之中,所以《老子》“君人南面之术”的宗旨是,弘扬“负阴抱阳、天柔地刚、君柔臣刚”的泰道,批判“戴阳履阴、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否术。
经过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否术压倒了泰道,结果是,泰道退隐,否术大显。
这就是庄子面对的政治现实。
庄子的生平史料,所知不多。
只知道他姓庄,名周,是宋国蒙邑人,生活在宋桓侯、宋剔成君、宋康王时期。
早年是宋桓侯时期,庄子曾经担任漆园吏,以此谋生。
庄子三十岁前后的三年之中,宋国接连发生了两次宫廷政变。
一次是,宋戴公的后裔戴剔成,弑君篡位,杀了宋桓侯(前380-前340在位),自立为君,就是宋剔成君(前340-前338在位)。
另一次是,宋剔成君三年,他的弟弟戴偃驱逐了哥哥戴剔成,又篡位自立,就是宋君偃。
宋君偃不太有名,但他后来称王,史称宋康王。
宋康王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暴君,也是中国历史上排得上号的著名暴君之一。
他与庄子完全同时,在位时间很长,长达五十二年(前337-前286在位),直到宋国被齐国灭掉,宋康王死去,庄子也死了。
简述庄子道的基本内涵
简述庄子道的基本内涵
1. 道的本原性
庄子提出的道,是一种非常本原、纯粹的存在。
在庄子的理念中,道不是抽象的哲学命题,而是人类生存世界的基本原则。
这种道与人的生死、荣辱、得失等具体生活形态都有关系,是一种超越并包容一切的存在,是宇宙间万物生成变化的规律和本源。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具有生成、滋养、长养、成就万物的功能。
2. 道的自然性
道是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任何形式的人为干预。
道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万物都在道的生成变化之中。
庄子对道的认识与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道德观相反,庄子所说的道,是一种超越道德的道,无善无恶,无仁无义,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真理。
3. 道的无为性
庄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和“逍遥游”理念,都是深化和夸大了道的无为性。
道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种维持宇宙运行的最高原理。
只有遵循道,内心才能真正地逍遥,追求的不是物质的丰富和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心与道的和谐统一。
4. 道的包容性
对庄子来说,道是无所不包的。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还是社会中的百姓世俗,甚至是心灵深处的恐惧和欢乐,都可以被道所包容。
庄子的道,是包容多元和差异的,人只有抛弃功利主义,恪守道的原理,才能达到生活的美满和人生的幸福。
总的来说,庄子的道,是一种深入人心、贯穿自然的生命哲学。
它超越了道德和利益,蕴含着包容和生态的智慧,对于深化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摘要】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人间世》中提出了他独特的处世之道。
本文从庄子对待世俗的态度、人生态度、随遇而安理念、无为而治观念以及自由自在境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庄子主张超然物外,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世间琐事,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安定。
他认为顺应自然、顺势而为是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境界。
文章通过探讨庄子的思想,探寻他的处世之道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及《人间世》对庄子思想的呼应。
庄子的思想透过千年的时光,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庄子, 《人间世》, 处世之道, 世俗, 人生态度, 随遇而安, 无为而治, 自由自在境界, 启示, 哲学, 社会。
1. 引言1.1 庄子的思想简介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道家哲学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强调自然而无为,主张随遇而安、自由自在。
他认为世俗的追求和功利的心态会让人陷入困境,而真正的自由和平静应该来源于内心的安宁和心灵的自由。
庄子的思想包含了对人类生活的思考和教诲,他认为人生应该随遇而安,不要过分执着于世俗的名利,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他主张人应该超脱于俗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庄子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处世之道,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以此启迪我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庄子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人间世》的主题《人间世》的主题是关于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烦扰和挣扎,以及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困境。
这部作品通过描绘人们在社会中的种种境遇和困境,剖析人们在追求名利、权力、利益等物欲之时所带来的种种痛苦和困扰,从而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处世的方向。
作品中通过各种人物形象和事件,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虚妄和无常,以及人生的苦难和无奈。
2023年《庄子》心得体会(通用18篇)
2023年《庄子》心得体会(通用18篇)《庄子》心得体会篇1《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我读过这么多书来,第一本让我有如此大的震撼的书。
庄子之道,与儒家学派不同,不在乎名利,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乘物以游天,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他嬉笑怒骂说尽天下。
其实他的内心十分安静。
在庄子书中,以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但其中却蕴含着天大的奥义与智慧。
庄子是一个非常善于讲寓言故事的人,他的寓言故事,陆离光怪、神神叨叨,他的生活贫困潦倒、等米下锅。
他没有富裕的生活,温饱不定,这样一个人,他凭什么去逍遥游呢?就凭他的精神!庄子的心胸非常的宽广,他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我死之后,将我扔到山沟里。
让苍天穹庐做我的棺盖,让广袤大地做我的棺底,让日月星辰、世界万物给我陪葬。
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境界呀,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如此的看得开。
人,本来是无羁无绊的,本来是放纵自由的。
但由于太多的选择,太多的物质利益,束缚了我们的身心,迷失了我们本来的面貌。
如果说儒家给了我们坚实厚重的一片大地,则道家给了我们一片未来自由的天空;如果说儒家让我们学会了挑起担子,负起重量,则道家让我们学会了举重若轻。
庄子的精神就是,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摇,不为名誉权力所挂念,让心胸豁达一点,开朗一点。
《庄子》中记叙了那么多的寓言,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都是为了一句真理:“大道合乎自然”。
《庄子》心得体会篇2从朋友处借得《庄子》心得一书,此书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通过庄子每一个不同的寓言故事来讲述,偶尔看看这样的书对净化人的心灵有一定的帮助。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在功名利禄的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都忘了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快乐,心灵的快乐,心灵的闲适放松。
这些离我们太远了!如今媒介如此发达,资讯如此快速,科学给了我们无穷力量的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
也许,我们在心智上的残缺更多了。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
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之道摘要:庄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割据混战、政治无道的人世间,庄子以自己的生存时代为背景,创作了?人间世?。
?人间世?篇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纠结的一面,其中涉及百姓和统治者的关系、臣子和君王的关系、臣子和储君的关系以及物与人的关系。
基于这些困境,庄子提出了自己的处世之道,告诉人们该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身。
关键词:?人间世?乱世困境处世之道?人间世?的故事背景主要是在一个权谋征伐、政治无道、人民朝不保夕的时代。
?人问世?旨在描述人际关系纷争纠结中人的处世之道,捕写了庄子所感受到的世界,以及庄子所关注的人如何在人间世保全自我的问题,也就是庄子所提倡的乱世中的处世方式。
郭象对“人间世〞的注是:“与人群者,不得离人。
然人间之变故,世世异宜,唯无心而不自用者,为能随变所适而不荷其累也。
〞①这意味着人是群居动物,不能离开人群生活,但人间总会有变故,只有那些“无心而不自用者〞才能随时适应这种变化,不受其累。
所谓“无心而不自用〞,大意与文中提到的“心斋〞“乘物以游心〞相似。
又,陈鼓应先生在?人间世?开篇云:“处于一个权谋狯诈的战乱时代,无辜者横遭杀戮,社会成了人吃人的陷阱,一部血淋淋的历史,惨不忍睹地暴露在眼前,庄子揭露了人间世的险恶面,而他所提供的处世之道却是无奈的。
〞②陈鼓应先生提到?人间世?中庄子所描写的血淋淋的惨象,但庄子同时也提供了处世之道,只是在险恶的人间世,庄子的处世之道十分无奈。
但庄子并没有避而不见,而是想出了在这乱世中生存的应对之法,通过?人间世?传达给我们。
本文将从?人问世?的内容分析着手,根据庄子所描述的困境和问题,探究解决问题之法,也就是庄子所倡导的处世之道。
一、?人间世?的内容陈鼓应先生认为?人问世?的行文可分為七节③,也就是由七个故事组成,而这七个故事又可以分为四个局部:〔一〕颜回适卫第一局部讲颜回要到卫国游说残暴的卫君,从而通过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描述与统治者相处的艰难。
庄子之“道”与其相对主义
庄子之“道”与其相对主义庄子是我国道家哲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受到了历代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便是“道”,那么庄子的“道”又是什么呢?与其相对主义有何关联呢?下面我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庄子之“道”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就是“道”,“道”一词深受庄子所在的道家哲学及道家文化的影响,其在庄子的思想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认为,“道”不是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它是超越人类概念和理性思维的,只能通过心灵的直觉体悟到,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是真理、自然、宇宙及其秩序之本体,也是追求人的自由、自在和无忧无虑的最高理想。
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大道至简,有言无名,天下莫能胜。
”庄子认为,“道”没有形态,不受人类智慧、语言、文字和规范的限制,它所具有的特征是至简、至纯、至高、至阳、至大。
庄子将“道”比喻为无名之物,这不是说“道”根本没有名字,而是要强调其超越性,不可言说,不受限制,不可捉摸。
作为超越人类智慧和获得的事物,它更是难以诠释和表达。
庄子还认为,“道”是相对抵触的,同一个“道”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情境会使否定谓语发生变化,就像万物生长变化一样,其正面和负面互为其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是可追求、可崇敬、可消受的。
即所谓太平有象,善恶无形,有影之形而无体之质,是一种相对的存在,只有相对的阐释和表述,而没有绝对的解释和明确的定义。
二、庄子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是庄子在哲学思想中的一大特点。
庄子认为人的所有感知和认识都是相对的,无论是人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还是从个人喜好和价值观念的层面来看,都是相对的。
因此,他认为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人们所谓的绝对正义。
而真理和正义,只是在某种情境下的相对解释。
庄子所谓的“相对主义”强调的是在一定特定的情境中,所谓的真理和错误,善恶等价值观判断,都是可以发生转换的。
换句话说,在不同的情境中,同一个事物,正反面可以发生反转,因为它的定义和束缚是相对而言的。
浅谈庄子的“道”
浅谈庄子的“道”浅谈庄子的“道”摘要:庄子一生淡泊名利,逍遥自在,有其独立的人格魅力。
“道”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经历了老子的自然本体及宇宙论解读后,发展到庄子阶段则转变为对生命本体的追求。
庄子的“道”所指的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
他将人作为本体放置到与自然宇宙同等的高度来加以论述,认为人的本体存在和宇宙自然的存在是同一的。
庄子的“道”就是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
关键词:逍遥;无用为用;遗世独立对于“道”,庄子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他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一些思想,指出“夫道……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他和老子一样,将“道”视为宇宙的本体和动力,并且认为“道”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无法认识的,“道不可闻,闻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但正是在这一问题上庄子又有与老子不同的一些讲法。
庄子承认“道”的无法认识,但是他并未否定人能与“道”相沟通、相往来。
庄子从“道”是形上与形下的统一出发,来探求“道”与万物的关系,“视乎冥冥,听乎无声。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聘而要其宿”。
“道”产生万物而存于万物,无所不在而孤立存在,“道”“无所不在。
……在蝼蚁。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的玄妙处,正在于它与现实世界既相隔离又能沟通,既相区别又能同一,因此“道”的存在状态既非“倏”又非“忽”,而是其统一体———“混沌”。
“道”是混沌的,它既不以抽象的理念存在,也不作为具体的实物形态,因此靠“知”(智慧)、“离朱”(感官)、“吃诟(语言),都是无法求得“玄珠”———“道”的,而只能靠“象罔”。
“象罔”是一种似有若无、朦胧恍惚的存在状态。
“道”是“混沌”的,故只能这样去索得。
“道”既是可得的,具体而玄妙的“道”更增加了它在世人面前的魅力,使沉缅于世俗的世人对得“道”的渴求,或者说对于现实的超越愈发显得迫切而强烈。
分析庄子的“道”对深入了解庄子的内在精神品质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之“道”
20154032031 翟靖宇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
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英雄,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
他曾经做过漆园小吏,相当于现在的保管员。
他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仍,而到处求贤若渴的时代里。
他隐居不仕,终老天年,没有什么社会名分。
庄子的生活一直是相当贫困的,经济抗面也很差。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
”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两个字。
应该说,大家首先面临的就是利益的纷扰和诱惑,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面临着经济问题,生存的困窘。
庄子也不例外。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这样评论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他认为庄子著述博览众杂,但是他的根本思想都是依据老子之言而展开的。
老庄思想一脉相承,庄子一方面继承了老子所提出的“道”的思想,另一方面,庄子对“道”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
庄子将道的玄妙拉至眼前,在主观的表述中更重视道对万事万物的普遍作用。
在对道的感悟方面,庄子从自身对道的感触出发,更倾向于个人对道的体会和认识,所以“庄子主要的思想是将老子客观的道,内在化而为人生的境界,于是把客观性的精神,也内在化而为心灵活动的性格”。
《庄子》的影响深远而悠长,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只能从切身体会感受到庄子哲学对文学创作的悠远影响,哲学与文学本有其共通之处,哲人们的思考来自宇宙万物的引发,他们燃烧自己,企图在瞬息万化中找出“真理”,找出“永恒”,诗人、文学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庄子哲学被转换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已是众所皆知之事实,然而,谈论起庄子对此的影响,仍不免予人“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错觉。
因此,我尝试着把庄子与其不期而遇之妙处,加以粗浅解说,当然,孟浪与不成熟,不敢覆缶,只求姑妄言之,姑亡听之耳。
(一)对道基本特点的描述
庄子论述道,首先在整体上对道进行了阐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道博大远深,覆育万物,入于万物之中施以恩泽,又出于万物之外,坦荡洒脱于天地之间,其后,庄子又对“道”的基本特点做了详细的表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有“情”是指道的境界是可以感知的,而有“信”,是指“道”的存在是有根有据且征实可信的,道生于天地之间,没有具体的形体,它悄无声息,自古就已经存在,而且是可以感知的,并且这个道的生存是客观而独立的,自己以自己为根据,他的运行和发展也不依赖于其他外在的事物,并且这个道超越了空间和时间,无所谓高深,也无所谓长久。
庄子在《知北游》又对道做了深刻的描述:“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道从黑暗孕育出光明,在无形之中生出有形体之物,并且道是天地万物的精神之源,万物也正是得到道的不同赐予,所以他们的生命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二)道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
道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万物也正是因为道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性。
万物都依附于道而生存。
庄子在《渔夫》篇,借孔子之口还对道做这样的论述:“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
”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所以发生的根由,是事物赖以存在的生命依托,所以圣人才尊重道。
而万物如果不遵循道,即庄子之言:“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正因为道对于每一种事物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它包罗万象,不会遗露任何一个事物,甚至可以“在瓦甓”“在屎溺”庄子在《天道》篇也对道的普遍性作这样的描述,“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
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
”道对博大事物的包容没有终极之处,对于小的事物也不会有遗漏,万千事物正是因为道的存在而齐全完备,所以道贯穿天地,周行四方,广阔无比,庄子在《知北游》中借孔子之口又对道做如下的描述:“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
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
犹其有物也,无已。
”庄子在此指出道先于天地而生,并且使宇宙万物有了自己具体的形体,道不仅能超越于宇宙万物,而且依附于宇宙万物之间并作用于它们,所以道好似也是一种物体,所以陈鼓应先生曾在《老庄新论》中对庄子的道作这样的评述:“庄子的道并非挂空的概念,而是普遍地内化于一切物。
”所以道即显得莫测高深而又具体可感,万物正是在道的这种特性的作用之下,不仅得到了自身的形体,而且也拥有了各自不同的特性。
(三)庄子对道的把握方式
在个人对道的体悟方面,庄子提出了著名的“坐忘”思想,他认为人的形体有碍于对道的体悟。
所以他主张在体悟道的时候,应该达到“坐忘”的境界,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堕掉自己的形体,去除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自己的形体之中超脱出去,不受自己的智慧的束缚羁绊,忘记自身所具有的一切,将自己的整个心神都投入尽悟道之中,所以哞三宗曾这样评论道家的悟道哲学:“道家的智慧是忘的智慧。
”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大道的境界,这就是真正坐忘的方式。
然而,坐忘只是外在的形式,庄子还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内在心灵的虚静,他进而提出“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庄子认为,在感悟道的时候不应拘泥于形体,而生静下心来,摈弃杂念,使自己的意志专注于一处,同时还要屏住呼吸,让自己处于一片虚空状态,实现神气合一,最终进入道的境界。
但是道并不是朝夕就能体会到的,体悟也是一个过程,庄子又在著作中对道的体悟过程和感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吾犹守而告之,叁日而后能外天下……七日而后能外物……九日而后能外生;以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
”在庄子对道的体悟过程中,“心斋”是最为重要的,也是难以达到的高级阶段,它是“反其性情而复其初”的境界。
冯友兰这样认为庄子的“坐忘”状态,“无知之知是‘心灵的成就’,达到坐忘的真人的无知之知和孩童的无知的差别就如同明知艰险而前行和不知艰险而前行。
”
明人释德清云:“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予尝谓老子之有庄,如孔之有孟。
若彻悟老子之道,后观此书,全从彼中变化出来。
”
看到《庄子心得》这本书的人都知道于丹可以把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分析
的十分透彻。
椰油许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是啊,每个人的境界都不同,有的人高过云端却有些人低于云端。
可是每个人只要穿透名和利,那么你个人的空间就会有许多色彩斑斓的花朵和温暖的太阳。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她)的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
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总而言之,吾人若要在中国历史上,寻出第二个人,能与庄子并驾齐驱,实在难乎其难。
所以钱宾四先生夸他是一卮尽日汩汩地流也流不尽的水。
古来多少文人、哲人,从这里汲取智慧,以启迪自我的头脑,升华自我的情操。
虽然庄子文学中所包含大量自然主义的文学理论,在标榜儒学主宗经尊孔的汉朝,似乎很黯淡。
但它的血液流在底层的脉管里,潺潺湲湲地流着,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