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

合集下载

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和运输的进行,后期油田能源减少现象逐渐发生,为了提高油田开发利用效率,采取挖掘防效率措施是必然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粗暴地打水压压裂、堵水、酸化等技术,提高油井的产量,降低综合含水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帮助油田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本文基于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展开论述。

标签: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挖潜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石油市场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国外石油市场。

国内许多油田有单井日产量减少、水分增加、原油单井产量明显减少的趋势,但仍有水库内50%以上的可恢复储量,合理有效的剩余石油开采是各油田的工作重点。

1剩余油分布模式根据对韩·达·马里先生(1995年)和刘·凯·泰先生(2000年)水库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研究,总结了总剩余油在水库内分布的情况。

油田堵水期间剩下的油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留在水库里[2-3]:砂体边缘区域:水库砂体都是不规则的大砂体,如有边缘且未被屏蔽分割的采石区域形成的油区。

浸水残留区域:由于水池的异质性,水库“用舌头”泛滥,形成残留区域,或有不这样的区域,这种区域一般是水性下降或表外膜。

井网缺失区:水库砂体井网分布控制有限,因断层而难以控制井网的部分形成了停滞区。

因为注射采矿系统的不完全或井之间的分流线部分也形成了停滞区域。

结构死角带:储层结构由断层和微结构起伏形成的高部位和叠层储层的上部砂体形成停滞区。

其他停滞地区:由于杨云律油层的上层物理特性大不相同,上层仍有原油。

层内及层间低渗透分离子宁的存在导致注入水未传播区。

2剩余油分布的主要特征剩余石油的分布以平面形式主要以窄带或孤岛形式分布,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断层角区、大断层区、岩性变化区等。

另外,剩余油分布在低渗透层,低渗透层物理特性不好,给开发带来了困难。

剩余油分布特征一般可分为连续片状剩余油和分散剩余油两类。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第四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第四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
21
油层内纵向上的剩余油类型 层内 河道正韵律砂体-水淹厚度小,一般不到30%,底部
水洗严重,驱油效率高,可达60-80%;上部层段动用差甚 至未动用。
22
第一节 剩余油类型与分布
一、剩余油的基本概念 二、剩余油分布规律 三、剩余油成因及控制因素
23
三、剩余油成因及控制因素
1、宏观地质因素:
①储层横向的相变和平面非均质性; ②层内韵律性所造成的层内非均质性; ③层间非均质形成层间渗透率差异 ④构造起伏和断层的切割; ⑤井间渗流特征所形成的滞流油。
6
剩余地质储量
油藏投入开发后,地下油藏 中尚未采出的油气数量。

剩余可采储量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 开采而尚未采出的油气量。


剩余油饱和度
开发过程中油藏中某 一点的油气度量。
7
第一节 剩余油类型与分布
一、剩余油的基本概念 二、剩余油分布规律 三、剩余油成因及控制因素
8
二、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前苏联16位油田开发专家、开发地质专家、地球 物理化学家估计: (1)27%残留在水未洗到的低渗层和水绕过的渗 透层中; (2)19.5%残留在滞留带中; (3)16%残留在透镜体中; (4)8%在局部不渗透遮挡处。 (5)15%残留在小孔隙中; (6) 13.5%以薄膜形式分布在岩石颗粒表面;
富集。 活动河道
35
4.储层流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与剩余油分布
所谓流动单元,系指一个油砂体及其内部因 边界限制、不连续薄隔挡层、各种沉积微界面、 小断层及渗透率差异等因素造成的渗流特征相 同、水淹特征一致的储集单元。
划分流动单元的依据是岩性特征和岩石物性 参数。
对不同的储集砂体,划分流动单元的方法不 甚一致。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摘要:剩余油表征一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

目前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较快,石油资源的地位仍然无法取代。

加强石油油藏等相关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精细油藏;油藏工程1剩余油研究的重点内容1.1储层中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刻画董冬等研究了河流相储层中的剩余油类型划分和分布规律特征。

窦松江等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为例,研究了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配套挖潜措施。

剩余油的类型主要包括宏观剩余油和微观剩余油,其中宏观剩余油主要指油藏规模剩余油的发育特征,而微观剩余油主要指剩余油在孔隙结构中的分布规律。

1.2剩余油形成和分布模式表征及控制因素分析王志高等以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藏为例,进行了稠油剩余油形成分布模式及控制因素分析。

该项研究主要综合地质和开发特征,通过剩余油成因和分布位置特征,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描述及预测。

1.3层序地层学划分、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构型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流动单元分类等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汪益宁等研究了高精度构造模型在密井网储层预测及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胡望水等以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为例,分析了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陈程等以吉林扶余油田S17-19区块为例,研究了点砂坝内部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1.4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预测尹太举等以马场油田为例,对复杂断块区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进行了预测。

研究认为剩余油预测包括井点剩余油预测和井间剩余油预测2方面。

1.5三次采油措施后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宋考平等分析了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微观驱油效率;不同水淹程度产生不同特征的剩余油,盲端状剩余油受聚合物驱影响最大;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受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影响,主要以簇状形式存在。

剩余油分布研究课件

剩余油分布研究课件

二、剩余油平面分布
• 剩余油的平面分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 素控制。一是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尤其渗透 率的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二是受井网条 件的控制。归纳起来,剩余油平面分布的 基本特征如下。
• 1.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情况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在注水开发油田中,注入水的平面运动主 要受渗透率差异和采油井点位置的控制。 渗透率高的地带,注入水大量进入,油层 水洗动用好,剩余油较少;渗透率低的地 带,油层水洗动用差,剩余油较多;在采 油井点附近,由于是泄压区,地层压力特 别低,因而注入水大量汇集,水洗动用好; 而在远离采油井的部位,由于地层压力较 高,因而注入水难于推进到,剩余油较多。 这就是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规律。
• 在一些砂体窄小的油藏中,常常出现如 图6-2-3所示的情况:某些砂体有注水井控 制但局部方向无采油井钻遇,或某些砂体 有采油井控制但局部方向却无注水井钻遇, 形成注采连通不畅或缺乏注采连通的情况, 从而形成局部水洗不到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图6-2-3 注采缺乏连通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剖面分布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②裂缝造成的水窜。当注水井和采油井之 间裂缝比较发育甚至出现裂缝连通时,这 时的水窜是惊人的,油井可以在短短的几 个月内全部水淹。这时油层的过水断面很 小,注入水波及体积很小,大量剩余油分 布在(被注入水封闭在)裂缝通道的两侧,成 为基本未驱替的优质易动用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平面水窜形成的剩余油 • 注水开发油田平面水窜有两种情况: • ①油层渗透率方向性差异形成的水窜。这
种水窜普遍沿一个方向并有大量井发生, 但水窜程度一般不严重。它多发生在河流 相砂体的主流线方向上,或其它具条带状 特征的砂体中。在这些砂体主流线两侧的 砂体边缘部位,注入水难于水洗到,一般 有较多的剩余油。

试析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及剩余油

试析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及剩余油

试析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及剩余油【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以及剩余油问题,从油藏地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在复杂断裂中的油藏分布规律,进而找到剩余油开采方法,经验浅薄仅供参考。

【关键词】复杂断层油田构造剩余油挖潜方法控制因素1 引言断裂层油藏主要是经过断层作用而形成的密闭空间断层在开启变动的过程中对流体会起到运移的作用,在闭合的过程中对油气运移会起遮挡的作用。

断层通常也会把一个原本较为完整的背斜褶皱,分成许多的断裂层,然后每个断裂层都能形成各自独立的储油圈闭,因此许多断层就成了分离油藏的分界,使整块的油田被分成很多的部分,进而再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独立的原次生油气藏,而受断层作用形成的这些油气圈闭都可以称做断裂层油藏。

2 油藏的地质特点分析油藏的主要地质特点有:构造,断裂油田地质构造的是断层多且小、构造复杂且类型多,以断裂层的构造为主;储层包含多种砂体的沉积类型,主要是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的,储层物性较好,稳定性较低;油层主要分布是主力含油层系呈大面积分布,含油层系非常多,不同区块的含油层系各不相同;油藏主要是油藏类型多、数目多,油水关系复杂,油藏中的天然能量不尽相同。

有关机构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剩余油的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不规则的大型砂体的边角区或者有砂体与各种泥质遮挡物分割,所形成的剩余油现象;(2)主砂体的绝大部分面积被水淹,其周边呈镶边状或搭桥状存在着的差储层或表外层也储存着一部分剩余油;(3)在现有的井网的砂体周围,尤其是断层附近的井网,断裂层的高部位,微构造起伏的高部位等的砂体很难控制;(4)在井间的分流线处,正韵律层的上部均有正与有的存在。

同样,由于注采系统不完善,像有注无采、有采无注或单向受效等这样的情况都会有少部分遗留的剩余油。

3 复杂的断缝油田油藏剩余油分布3.1 类型沉积微相控制,微构造和斜面地层而造成的剩余油类型沉积微相控制的剩余油,在不同的微相中,剩余油的饱和度值是不同的。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油田储量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是石油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研究油田的剩余油分布,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1.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油田地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这些参数包括油田面积、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

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可以确定剩余油的展布模式和区域。

2.试油方法:通过在油井中进行试油实验,了解原油储层的剩余油分布情况。

试油方法主要包括油藏压力测试、油藏渗透率测试、饱和度测试等。

通过试油方法可以得到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剩余油的垂向分布等信息。

3.地震方法: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反射法、地震折射法等,可以获取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通过地震方法可以确定油层的厚度、构造特征、岩石类型等,进而推断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4.流体流动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油藏流体流动模型,模拟剩余油在地下的迁移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包括剩余油的垂向分布、水驱油和气驱油效果、油藏压力分布等。

5.岩心分析方法:通过对岩心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试,了解剩余油与储层岩石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等参数,进而推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6.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油藏数学模型,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分析剩余油的变化趋势、储量分布、开发方案等。

综上所述,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包括地质统计学方法、试油方法、地震方法、流体流动模拟方法、岩心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深入了解油田储量和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油田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油的概念界定及详细分类

剩余油的概念界定及详细分类

剩余油的概念界定及详细分类剩余油的概念界定及详细分类由于剩余油问题的复杂性、剩余油检测认识的困难性和剩余油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导致在剩余油研究领域存在一些含混模糊的概念,比如“剩余油”、“残余油”、“剩留油”等。

剩余油一词,就其中文含义来说,是十分明确的:剩余油就是已投入开发的油层、油藏或油田中尚未采出的石油。

但在油田开发界,对剩余油的定义确有不同意见。

为了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问题,现在对有关的基本概念集中阐述,以便进行区别、界定。

1.地质储量所谓地质储量,是指油藏或油层在原始条件下(未开采前)所拥有的工业油气数量。

由于地下油层与油层中的孔隙以及其中的油气的状况.与分布均极复杂,其准确数量很难弄清,因此,我们所说的油气地质储量,只是人们在一定勘探开发阶段上(一定的资料丰度上)对油藏及其油气数量的认识水平。

随着油田开发过程的逐步深人,这种认识水平将逐渐接近地下油藏的客观实际。

2.可采储童所谓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出的油气数量。

在油藏开发尚未结束之前,可采储量都是通过各种方法预测估计的,多数情况下是在编制开发方案、调整方案或储量研究报告时所预测估计的。

它与油藏开采结束时的累积采油量(或称为实际最终采油量)是两个概念,并且在数值上常常有很大差距。

3.束缚油束缚油的概念不常使用,但它的含义是明确的,是指紧密附着在岩石颗粒表面上和狭小的孔隙、裂缝中的常规不可流动、不可采出的石油。

束缚油与束缚水可能有相似的物理状态,但两者怎样共存于岩石孔隙中,这方面的研究揭示似乎不够。

束缚油可能主要以吸附的形式附着在亲油岩石的颗粒表面而呈常规不能流动状态。

4.残余油现行残余油的概念有两种含义。

其一,指室内岩心水驱油试验时,尽注水之所能(长时间高孔隙体积倍数水洗)而未能驱出的石油;其二,指油田开发结束时残留地下的石油。

由于岩心比实际油层小得太多,以及实际油藏不可能以十倍、数十倍于油藏孔隙体积的注水量进行水洗,因此,实际油藏开采结束时,无论在平面上或是在剖面上,都存在一定数量未水洗及水洗不充分的油层。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摘要]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

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

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剩余油挖潜措施。

[关键词]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挖潜措施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8-257-01前言陆相沉积油田近90%采用注水开采方式,其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高。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

剩余油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流体非均质、断层、开发因素(注采关系、井网部署)等诸多因素有关,高含水期的剩余油研究内容不仅要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数量,还要搞清楚其成因以及分布的特点,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相应的挖掘技术,提升油田的开发潜力。

1 剩余油分布规律1.1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地质和开发两大因素的控制。

地质因素主要指沉积微相,储层微观特征、宏观非均质性,油层微型构造,油藏构造,流体性质等。

开发因素主要指注采系统。

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

1.1.1地质因素。

(1)沉积微相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沉积微相决定储集砂体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因此也决定着储层平面和垂向非均质性,控制着油气水的运动方向,从而导致剩余油沿一定的相带分布。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砂体的外部几何形态;砂体的延伸方向和展布规律;砂体内部构造;不同微相带影响井的生产情况。

(2)油层微构造和断层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不同的微型构造模式其剩余油富集程度和油井生产情况不同。

油层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和油井生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油藏开发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模式探讨

油藏开发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模式探讨

280油藏开发后期,油田通常处于高含水阶段,此时剩余油分布比较分散,常常认为剩余油分布规律性不强,而实际上是存在一定规律的。

A油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剩余油表现出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开展剩余油研究,对油田下步挖潜有重要作用。

1 A油田地质特征A油田主要为滨浅湖滩坝和三角洲前缘沉积。

总体表现为下部沉积时水体较深,物源充沛,呈现“砂包泥”的特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主要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分流间湾,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坝砂构成了最主要的储集体,砂层厚,储层物性好,砂体呈NW-SE向展布。

油层呈“油帽子”发育在顶部,油藏模式表现为块状底水油藏。

油藏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物性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沉积相带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2 剩余油分布模式2.1 平面剩余油由于平面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微构造、储层隔夹层、沉积相带以及开发方式、特征等影响,导致平面上呈现分布较分散、局部较集中的特征,一般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沉积相边缘相带区域、构造的上倾方向、砂体的尖灭线周围、井网较稀、控制较弱等区域。

2.1.1 边缘相带储层物性差砂体的展布规律对水侵方向有决定作用,储层物性对注水水线推进速度有重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驱油时水线往物性好的区域优先推进(沿坝砂、水下分流河道砂等),而后往物性相对较差的其他部位扩展(滩砂、坝砂侧缘、水下分流河道砂边部等),因此,容易产生在低渗带边缘水驱程度偏低,剩余油集中分布。

2.1.2 平面相变导致死油区构造-岩性油藏在相变区容易形成剩余油富集。

但受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的影响,该区域水线波及不到,为死油区,同时储层零散,物性较差,该区域的剩余油为“滞留型”剩余油,无法被动用。

2.1.3 构造上倾方向水淹程度低构造特征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明显,除控制油气生、运、聚、保等,也会对剩余油的分布、油藏水淹等产生影响。

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较高部位,特别是在水淹初期和中期更是如此。

复杂小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杨家坝油田为例

复杂小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杨家坝油田为例

第16卷第3期2009年5月油气地质与采收率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V01.16.No。

3Mav2009复杂小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杨家坝油田为例王娟茹1,邵先杰2,胡景双2,王萍2,单宇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2.燕山大学石油7-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复杂小断块油田具有面积小、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油水关系复杂以及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

通过对杨家坝油田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水淹层测井解释、矿场测试资料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剩余油研究方法。

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滩坝、河口砂坝微相中,其他砂体剩余油分布较少;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含油面积较大的主力油层、漏射的非主力油层以及厚油层的顶部。

关键词:剩余油;油藏;测井解释;数值模拟;杨家坝油田中圈分类号:TE3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绵号:1009—9603(2009)03—0076—03复杂小断块油田一般面积小,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油水关系复杂,无论是纵向上还是平面上水淹状况均比较复杂,单一的剩余油研究方法很难查明其分布规律,常常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uJ。

杨家坝油田构造上位于金湖凹陷卞闵杨断裂构造带南部。

含油面积为3.8km2,石油地质储量为599×104t,平均孔隙度为18.2%,渗透率为23.6×10~斗m2,是主要受断层和鼻状构造控制、局部受岩性影响的层状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1988年投入开发,经过了滚动评价、上产、稳产和产量递减等4个阶段,截至2006年11月底,杨家坝油田采出程度为18.0%,综合含水率为79.1%。

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油田逐渐暴露出水窜严重,油井产量下降幅度大,含水率上升速度快,开发效果变差等问题,迫切需要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通过井网调整,改善开发效果,降低含水率,保持稳产,提高复杂断块油藏资源利用率。

剩余油的成因及分布的研究

剩余油的成因及分布的研究
产 压 力 不 应 该 超 过 其 合 理 生 产 压 差 , 则 会 对 地 层 否
致。 不同沉积类型的油 田, 剩余油分布表现 出各 自的 特点。 孤 岛油 田中 区馆 3 4层 系为 曲流 河相 沉 积 , — 高 含油饱和度 区分布零 散 , 面上以镶边状或点状存 平
在 , 向上 受井 网控 制 和 油 层 边 界 、 层 影 响 明 显 、 纵 断 小层 储 量 主要 集 中在 主 力油 层 中 , 余 储 量仍 然 以 剩 主 力 油层 为主 主力 油层 以其 面 积大 、 度大 、 占 厚 所 储 量 多 的优势 而 继续 成 为开 发调 整 挖潜 的重 点 。
素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观因素。 所谓地质条件 , 是指储
层 本 身表 现 出的物理 、 化学特 征 。 从沉 积物 开 始沉 积 到 油 气运 移 、 聚集 、 藏 以及 成 藏后 期 的改 造 , 坏 成 破 作 用 的全过 程 。地 质 条件包 括 ( 油藏 的类 型 、 储集 层 的非 均 质性 、 土 矿 物 敏 感 性 、 粘 流体 性 质 、 藏 驱 动 油 能量 等 ) 发 因素 包括 ( 网密 度 、 开 井 开发 方式 、 布井 方
X U Ji - ho an ng ’ M A L i l 。 Z H A N G , - i,
( . toe 1 Pe r l um nie st U v r iy ofChi a, iJng: 02 9, n Bc i 1 24
2 Th . e Four h Pr du ton M ilo a i lFil , a i g : 6 11I t o c i l fD q ng oi e d D Q n 1 35
辽 河欢 2 块 为扇 三 角洲 沉 积 , 6 剩余 油 在平 面上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开发控制因素分析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开发控制因素分析
剩余 油提供 借 鉴 。
关键词 : 发 因素 、 开 剩余油 ; 分布 ; 富集 ; 影响 因素

剩余油一般认为是通过加深对地下地质体的认 识和 改 善开 发工 艺 水平 等 措施 可 以开采 出 来的 油 。 影响剩余油分布 的因素很多 , 通常划分为两类地质 因素和开 发 因素 。 质因 素主要 包括有 : 地 油藏 非均质 性、 构造 、 断层 等 。 开发 因素 主要 包括 有 : 注采 系统 的 完善程 度注 采关 系和井 网布 井 、 生产 动态等 等 。 生 受 产动 态 因素 影响 的剩 余 油 富集 区有注 水分 流区 ; 注 水二 线 区; 生产井 网稀 、 单井 控制储 量大 的井 区 。这 些井 区多 为高产 区 , 受人 为因素 影响大 , 但 情况经 常 发 生变化 。本 文主要论 述一 下剩余 油形 成与分 布 的 开 发因素 。 1 井网影 响 井 网密度 越大 , 水驱 控制程 度越 高 , 则注 入水波 及系数越高 , 剩余油富集部位越少 , 不同的井网形式 其面积 注水 波及 系数大 小也 不一样 。在线性 井 网模 式下 , 如果 地层性 质沿 注入井方 向变 化很 大 , 甚至 则 在两 口注入 井 之间都 有可 能存在剩 余油 。剩余 油 富 集区通常位于两口生产井的中线上。然而在四点面 积井网中, 甚至在稳定地层条件下 , 剩余油可以存在 于 注入 井之 间的压 力平衡 区域 。 早 期 的各 种 实验 表 明 , 水时 七 点法 和五 点 法 见 面积波 及系 数较大 , 九点法 最低 。 反 当井 网不完 善或 不规 则 , 一套井 网开 采多个 油层段 时 , 或 加上油 层平 面 、 向非 均质 的影响 , 纵 则可 以形 成多种 形式 的剩余
水驱动态、 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 它控制着多孔介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调研来看,国内外对研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都是十分重视的,存留在地下的剩余油是未来开发石油资源的主要对象。

本文将对剩余油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讨论,简述剩余油形成与宏观、微观分布规律。

将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方法分为地质综合分析法、地震测井综合解释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和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法等。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综合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新方法,保证剩余油研究向高层次、精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宏观;微观1引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

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于找到新的油田。

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1]。

随着勘探难度和成本的增加,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因此,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奋斗的头等目标。

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采方式或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滞留在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剩余油,这就是广义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以通过油藏描述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和改善油田开采工艺措施、进行方案调整而可被开采出来,这部分油多称为可动油剩余油,也就是狭义剩余油。

另一部分是当前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体中的原油,这部分油常称为残余油。

2 剩余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剩余油研究和预测是一项高难度的研究课题,目前已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剩余油研究和预测的方法技术,但每种方法技术均存在局限性。

2.1地质综合分析法地质综合分析是研究和预测剩余油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方法在综合分析微构造、沉积相、储集体非均质等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预测剩余油分布。

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

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

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研究论文: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油气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变得更加重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以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详细的研究问题及背景、研究方案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以及结论与讨论,本论文提供了创新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的成果。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是油气田可持续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

传统开采技术往往存在低效率、高成本的问题,导致剩余油资源无法充分开发利用。

因此,研究如何准确分析剩余油分布情况,并制定有效的开采策略,对于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案方法:1. 油气田剩余油分布分析:采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结合地质构造、岩性、油层分布等因素,对油气田剩余油进行分布预测和评估。

2. 开采策略优化:基于剩余油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开采技术、开发投资和环境因素等,制定最佳的开采策略,确保可持续开发。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1. 剩余油分布分析:通过地质勘探数据和岩心样品分析,得出油气田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并绘制相应的地质剖面图。

2. 开采策略优化: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等因素,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得出最佳的开采策略,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四、结论与讨论:1. 剩余油分布:根据研究结果,得出油气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如高含油层、断层影响区等,为后续开采提供了重要指导。

2. 开采策略优化:通过优化开采策略,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还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本论文通过研究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得到了有效的成果。

该研究对于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开采策略优化模型,并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讲义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讲义
压力取心:通过密闭技术在岩心被冷冻处理前,使岩心样品保持 在井中压力下。该取心技术的优点是解决了岩心中流体收缩和岩心排 油的问题,并且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精度高,但一般取心收获率低。
海绵取心:在常规的岩心筒上加上一个海绵套(海绵套是由多孔 亲油聚氨酯海绵制成),岩心中渗出的油被海绵吸入,用来校正含油 饱和度。
11
223.2 100 160.9 72.1
56
373.4 171 211.1 56.5
74
12
159.5
67
122.3
76.7
49
10
99.4
34
34.9
35.1
16
258.9 101 157.2 60.7
65
13
172.7
83
108
62.5
47
172.7
83
108
62.5
47
1582.9 703 978.8
37.5 80.0 80.0 37.7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剩余油定性研究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四、剩余油数值模拟研究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动态综合分析法之一
利用区块的射孔、采油、注水等各种动静态数据及吸水、产液等测试资料, 对每口井进行综合分析,劈分出该井在各时间单元的产油、产水和注入量, 结合沉积微相图、渗透率等值图等地质图件,绘制出小层水淹图。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动态综合分析法之一
(3)时间单元累计产水量的确定方法 计算前首先扣除因作业和和井况差而大量出水的水量,然后再结合油井
见效情况进行劈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单层见水,水量全部劈分到该见水 层上;二是多层见水,产水量按下式进行劈分:
W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0.前言油藏在开发之前呈现动态平衡系统。

投入开发后,由于钻井、采油、注水以及注汽等开发措施,使得油藏变为动态的非平衡系统。

在这一非平衡系统中,部分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高、油汽采出程度高,而另外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低、油汽采出程度低,从而形成剩余油的分布。

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成为了油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1.剩余油的概念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发方式或者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者直流在油藏的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广义上的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通过对油藏的再认识或者改善油田的开发工艺措施、进行方案的调整而被开发出来,这部分称为可动剩余油;另一部分是当前的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层中的原油,这部分称为残余油。

故广义的剩余油包括可动剩余油和残余剩余油两部分。

2.剩余油形成的控制因素剩余油的形成可以从油藏的内部原因以及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来分析。

2.1油藏内部控制原因2.1.1 地质构造(1)构造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在油藏的不同开发阶段,构造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和控制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油田的开发早期,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块构造的控制。

油田开发中后期,背斜构造虽然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作用。

(2)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断层分为封闭性和开启性两类,封闭性断层附近往往是剩余油较富集区,开启性断层附近的剩余油相对贫乏。

原因是断层封堵致使采油井注水受效差,或者采油井单一方向受效,有利于剩余油富集。

由于断层的封闭程度不同,往往造成在封闭性好的断层附近有较多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

剩余油在封闭性断层附近及砂岩尖灭线附近相对富集,这些部位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高出同层位平均剩余油饱和度5个百分点以上。

2.1.2 油藏储层(1)层间干扰造成的剩余油区。

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由于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多油层间会出现层间干扰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
0.前言
油藏在开发之前呈现动态平衡系统。

投入开发后,由于钻井、采油、注水以及注汽等开发措施,使得油藏变为动态的非平衡系统。

在这一非平衡系统中,部分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高、油汽采出程度高,而另外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低、油汽采出程度低,从而形成剩余油的分布。

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成为了油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1.剩余油的概念
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发方式或者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者直流在油藏的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广义上
的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通过对油藏的再认识或者改善油田的开发工艺措施、进行方案的调整而被开发出来,这部分称为可动剩余油;另一部分是当前的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层中的原油,这部分称为残余油。

故广义的剩余油包括可动剩余油和残余剩余油两部分。

2.剩余油形成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的形成可以从油藏的内部原因以及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来分析。

2.1油藏内部控制原因
2.1.1 地质构造
(1)构造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在油藏的不同开发阶段,构造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和控制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油田的开发早期,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块构造的控制。

油田开发中后期,背斜构造虽然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作用。

(2)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断层分为封闭性和开启性两类,封闭性断层附近往往是剩余油较富集区,开启性断层附近的剩余油相对贫乏。

原因是断层封堵致使采油井注水受效差,或者采油井单一方向受效,有利于剩余油富集。

由于断层的封闭程度不同,往往造成在封闭性好的断层附近有较多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

剩余油在封闭性断层附近及砂岩尖灭线附近相对富集,这些部位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高出同层位平均剩余油饱和度5个百分点以上。

2.1.2 油藏储层
(1)层间干扰造成的剩余油区。

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由于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多油层间会出现层间干扰问题。

往往高渗透层水驱启动压力低,容易水驱,而较低渗的储层水驱启动压力高,水驱程度弱甚至未水驱,这样,便出现水沿着高渗透层突进的现象,而在较低渗透层动用不好或基本未动用,形成剩余油层。

层间干扰主要与储层层间的非均质程度有关。

层位越多,层间差异越大,单井产液量越高,层间干扰就越严重。

(2)油层层内韵律变化造成的剩余油区。

由于油层层内非均质和流体的非均质性,造成油层内部的水洗差异,一部分储量动用很好,一部分着动用很差,从而在垂相上形成剩余油段。

就厚油层而言,渗透率韵律性不同,其水淹型式也不同,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则加剧水淹状况的差异,因此层内不同部位的储量动用状况也有差异,一些动用很差或者未动用的油层部位便出现了剩余油的分布。

通常,正韵律油层底部水洗程度高,注入水沿油层底部高渗透突进,油井见水早、含水率上升快,而中上部水洗程度弱甚至未水洗,而形成剩余油。

反韵律油层的上部渗透率高于下部。

从高深层的分布来讲,趋向于上部水洗,但从重力作用讲,注入水又趋向于底部优先水驱。

这样就可能出现3中情况:①上部水淹严重。

这种情况多出现于层内渗透率级差很大且期间有较稳定夹层的反韵律油层中。

②全层水淹特征属均匀水淹型,主要出现于渗透率级差不大的反韵律油层中。

③水淹厚度系数大,但底部先见水,且水洗更强,主要出现于渗透率级差很小特别亲水的反韵律油层中。

(3)平面水窜造成的剩余油区。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平面的非均质性及开发条件的影响,在平面上会出现注入水“舌进”的情况。

注入水向不同方向驱油,推进往往是不均匀的,一般总有一个方向突进最快,且经过长期的水洗后,这个方向有可能发展成“水道”。

由于平面水窜,注
入水优先沿一个方向驱油,而在其他方向水洗程度弱甚至未水洗,从而造成了剩余油滞留区。

(4)微观非均质原因形成的剩余油。

剩余油在微观孔喉网络中的分布受储集体孔喉大小、孔喉均匀程度、孔喉形态、孔喉连通度、储集体润湿性等诸多因素的控制,这些微观特征的差异使剩余油微观分布有独特的规律。

根据岩心的宏观和岩样的微观,可将微观剩余油分布归纳为以下模式。

①网络状剩余油分布模式。

在微观水驱油过程中,水不易进入细小空隙网络而沿较大空隙绕流,从而使这些细小孔隙网络中的原油成为剩余油。

②斑块状剩余油分布模式。

由于成岩作用和地应力活动等条件的差异使储层的物性具非均质性所致。

另外在一些大孔道中因流速较低,冲刷能力较弱,当孔道中形成连续水相后,一些附着在孔道壁附近的原油不易被水驱走,在孔喉网络中形成油斑状剩余油。

③附着状剩余油。

由于附着在颗粒和孔壁的表面,往往是由于颗粒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且孔喉中形成连续水相,使得颗粒表面的剩余油不能被驱替而形成附着状剩余油。

④油水混相剩余油。

长期注水冲刷使得储集体中的油和水混合形成水包油或者油包水的混相剩余油。

2.1.3 流体的粘度差和密度差造成的剩余油分布
由于油水的粘度差和密度差造成水驱油前缘向油层底部突进,从而使得油层内一部分厚度动用程度低,影响水淹厚度系数,形成
剩余油段。

油水粘度差和密度差越大,无水期水淹厚度系数越小。

2.2 开采方面的原因
开采方面的原因主要为井网布置、射孔的位置、注采对应、注采强度等状况导致的储层开采状况的非均质性,其为剩余油分布的外部控制因素,即是外因。

简单讲,就是在注采过程中,由于井网布置、射孔方案、注采强度、注入倍数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由采油井或注水井与采油井所建立的压力降未波及不或波及较少的区域,原油未动用或动用程度低,从而形成了剩余油。

2.2.1井网布置时控制不住的剩余油层
一些小型的透镜体或者条带状砂体,在三维空间上具有“迷宫状”机构,井网很难控制。

有的砂体无井钻达,油层保持原始的状态;有的储层只有注水井而没有采油井,注水后油层成为憋高压的未动用油层;有的储层只有采油井,没有注水井,依靠天然能量猜出少部分油,而成为低压基本未动用的油层。

2.2.2 射孔方案致使的剩余油分布
在开发生产中,还有一类未列入原开发方案的、未射孔的潜力层,出现这类油层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①一些原来不能开发的油层,由于技术的发展变成可能开发的油层;②开发前测井未解释出来而后来重新解释的油层;③不属于原开发层系的油层。

2.2.3 注采井网控制平面剩余油分布
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在井间分流线附近和井网控制差的部位,注采关系不完善和井网对油层控制较差部位生产井排两侧附近剩余
油饱和度明显较高。

例如,油藏边角及尖灭区剩余油常富集,这些部位常因岩性和物性变差,储集体非均质性增强,使注入水推进不均匀,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严重影响油田注采效果。

若注水井位于高渗区而采油井位于低渗区时,这时注水见效差,采油井产量必然相对低。

3.总结语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剩余油分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复杂问题,剩余油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的研究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