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探讨发表时间:2016-10-28T17:24:00.1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王微[导读] 摘要:地方文献主要是内容上有着地方特点的区域性的文献,其用来记录了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及其文化等知识与信息的载体。

地方文献的书目数据库作为读者利用最多的数据库,是查找地方文献的主要线索及地方文献开发的前提。

基于此,本文就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对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进行分析,阐述其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黑龙江佳木斯市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 154004 摘要:地方文献主要是内容上有着地方特点的区域性的文献,其用来记录了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及其文化等知识与信息的载体。

地方文献的书目数据库作为读者利用最多的数据库,是查找地方文献的主要线索及地方文献开发的前提。

基于此,本文就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对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进行分析,阐述其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前言:经过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对研究文献的分析,发展了研究与建设中存在着地方文献的分类标引、主题标引不规范、书目控制号的不统一的问题。

下面就对其问题产生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强解决的措施。

1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 1.1分类标引问题分类标引方面,存在为了突出“地方”特点,随意性,不符合《中图法》的规定。

认为地方文献的分类应严格以《中图法》为标准,但是又认为对地方文献的检索用分类号前加地方行政区划名称的缩写,前后矛盾。

[13] 例:《洞窟岩画》一书著录:690@a K879.41 ;690@a XJ ;690@a XJ K879.41。

而在《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中,690 字段是中国图书馆分类号,子字段标识符@a的内容是分类号。

显然,例1中第2个 690字段@a中的“XJ”不是中图分类号,第3个690 字段 @a 中的“ XJ K879.41”不是规范的中图分类号。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探讨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探讨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探讨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探讨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高校的地方性大大增强,立足“本地,服务地方”成为高校的立校之本。

涉及地方性的各种研究课题和地方政府下达的配合地方工作的各种教学科研项目,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点。

这就要求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能提供这方面的资料。

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变得日益重要。

随着图书馆逐渐进入网络化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些人所共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的馆藏中所处的地位不断下降。

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来适应网络环境下“以特色参与共享”的现代化图书馆收藏原则。

地方文献由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在整个藏书体系中的惟一性,很自然地进入了高校图书馆的收藏范围。

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以及高校本身的文献资源建设的需要,使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成为各高校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

那么,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呢7 笔者认为收集具有明确主题的地方文献,建设专题数据库,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发展服务,应成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

1 专题集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校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资料的目的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高校的教学科研具有明确的主题,这就要求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也必须具有明确的主题,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高校收藏地方文献的历史普遍很短,许多才刚刚起步。

积累的地方文献资料不多,甚至基本是从零开始。

如果开展大而全的地方文献工作,一般会很困难,不易取得成果。

从集藏专题文献入手较易,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地方文献的集藏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弱项。

在传统图书馆时期,这个弱项几乎是致命的和无法克服的。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的出现,高校图书馆在集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弱势有望改变,甚至可能变为强项。

我们知道,传统图书馆时期是以占有文献信息资源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大小和图书馆工作的优劣,地方文献工作也不例外。

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的现状近年来各公共图书馆确立了本馆的重点藏书。

经过各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多年的积累,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专藏已颇具规模,为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湖南图书馆为例,经过历代湖南图书馆人近百年来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收集了大量具有价值的珍贵地方文献,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地方文献保障体系:该馆收藏地方志410种,1090多部、10000多册;家谱、族谱总计收藏1316种、1457部、4215册,占已知家谱、族谱总数的五分之三;收藏有辛亥革命至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图书、报刊、资料500余种;收藏19个国家、20多个文种的各种毛泽东著作版本2600多种,11000多册,比国家图书馆还要多;此外还收藏了大量的“文革”资料、湖南地方报刊、湖南名人著述等地方文献资料。

在丰富的馆藏基础上,该馆组织人力自行研制了“人物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基本建成了湖南人物资料数据库。

2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必要性其次,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国家文献数据库的补充。

公共图书馆所收集的地方文献既有静态的已成体系的历史资料,也有正在发展变化、不断产生的动态和现实资料,有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的印刷品,也有抄本、图片、书画、信札、音像制品,其中大部分的地方文献是没有再版编目的,没有被国家文献数据库统一标引著录并录入。

因而作为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收藏、整理、加工、标引,进而带动基层图书馆共同形成区域性的图书馆整体优势与特藏,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以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构架、标引、录入、更新维护、对外开放等内容为主的数据库基础建设工程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

第三,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本地区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地方文献具有为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本地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信息,为发展科技文化、学术研究服务,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宝贵的乡土教材,为编纂志书和地方史书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等作用。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一、背景与意义地方文献是指反映地方性特征、地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文献资料。

我国地方文献丰富多样,记载了各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对于研究地方文化、地方历史、乡土建设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

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价值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地方发展、加强地方文化建设的关键。

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地方文献资源的精准定位和快速检索,加速地方文献的利用和推广,提高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效率。

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进展较为缓慢。

一方面,地方文献的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文献资料缺失和重复非常普遍,给数据库建设带来巨大的困难;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技术支持,使得许多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同时,在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数据库的构建方式和技术手段过于单一、缺乏互联互通、用户体验不佳等等。

这些问题给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三、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对策和措施1.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在制定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方文献的特点,深入调查地方文献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2.准确把握建设重点。

在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时,应从数字化、分类、整理、标注等方面准确把握建设重点,特别是要针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文化名人等重点文献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推广。

3.推进信息化建设。

应结合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水平,推进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升级。

同时,积极探索更加先进、高效、便捷的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手段,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精准定位和快速检索。

4.加强合作与共建。

应通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共建和共享,实现地方文献信息的互通互享,促进地方文化交流与发展。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2 0 1 5 年第3 期( No . 3 . 2 0 1 5)
图书馆 ( L i b r a r y )
l 0 9

工作 研 究 ・
地方文献 书 目数据库建设 中的问题探讨 术
段 昌华 ( 安 康 学 院 图书馆 陕西安 康 7 2 5 0 0 0)
[ 摘 要] 文章对近十年我 国地方文献书 目 数据库理论与 实践进行分析 ,归纳 了我 国 地方文献书 目数据库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 , 分析 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 出了统一用《 中图法 第 5版 ) 分 类标 引 , 规 范 6字段 主题 标 引 , 统 一 书 目控 制 号等规 范建库 等 办法 。 [ 关键 词 ] 地 方 文献 书 目数 据 库 问题 探 讨 [ 分类 号 ] G2 5 4
字段 @a中的 “ X J ”不是 中图分类号 ,第 3个 6 9 0字段
( a中 的 “Ⅺ K 8 7 9 . 4 1 ” 不 是 规 范 的 中 图分 类 号 。还 有 的 认为 : “ 在 地 方 文 献 整 理 工 作 中可 采 用 变 通 方 法 ,即 在
考 虑到文献半衰期 ,笔者 2 0 1 4年 7月 2 5日利用 中
地方 文 献是 内容 上具 有 地方 特 征 的区域 性 文献 ,
应考 注其籍 贯 , 谱 牒宜详谱址 ,宜对另类 书作说 明等 ,
责任者 , 题名著录 中注重繁体字题名及责任者著 录; [ 9 - 1 0 ]
注重 地方文 献书 目数 据质 量控制 等。I 】 卜 通过 对文献
是记 录一个地 区政 治 、 经济 、 文化等知识和信息 的载体 。 它是 国家 的重要资 源。地方 文献书 目数据库 是读者 利
用最 多的数 据库 ,是 查找地方 文献 的主要线 索和地 方

关于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关于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关于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思考关于地方文献的界定,地方文献工作的前辈杜定友先生认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籍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载体形式的不断涌现,诸如光化学、磁记录制品等的面世,增加了地方文献载体形式的新家族。

在如此众多的文献类型和文献载体中选取相关的地方文献信息进行数据库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地方文献对社会需求的积极反应。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是地方文献全面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基础,是提高地方文献工作管理水平与质量,建立和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

本文是笔者对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涉及到问题的一些思考,供同道师友参考。

1 数据库建设论证数据库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投资兴建前应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进行多方面的调研、预测和评介,进行可行性论证,以回答在限定条件下,数据库建设的目标能否达到,是否可行,何者为优诸多问题。

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需求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评价报告等步骤。

需求研究是对项目的背景,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的调研。

地方文献是反映一个地方诸多方面信息的文献总集成,研究的主题和范围有着严格的界定,其信息密度和独特性是其他文献无可替代的。

在网络环境下,以数据库建设为契机对地方文献中的核心文献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发掘和整理,逐步实现地方文献数字化。

其意义在于突破了地方文献信息传统传输的限制,实现了跨地域、无时限的信息获取方式。

将地方文献推向一个广阔的传播空间,在这个文献基础上建设的数据库存在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和信息开发价值。

地方文献从整体范围上说分为核心文献和非核心文献,数据库选题应首先选择地方文献的核心文献作为数据库的建设重点。

建立独具特色的数据库是地方文献建库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精心策划和设计建设符合实际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包括不同的文献类型和文献载体,其规模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贪大求快作表面文章,要特别重视数据库的实用性和社会效益。

贵州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贵州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meta charset="utf-8"/><h1 align="center">贵州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h1><div bdsfid="69" class="content"><p bdsfid="103">贵州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p><p bdsfid="104"> <br bdsfid="105"/></p><p bdsfid="106">摘要:文章分析了影响贵州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因,提出了加快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速度的对策。

</p><p bdsfid="107"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贵州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bdsfid="108" loading="lazy" src="./img/origin/1660484485.69131761096410.jpeg"/></p> <p bdsfid="109"><br bdsfid="110"/> 关键词:地方文献资源;文献资源建设;贵州省</p><p bdsfid="111"> </p><p bdsfid="112">地方文献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为特色,记录一切与地方生产活动及生活活动紧密相关的信息。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献数据的建设是当地文化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城市化及社会一体化的推进下,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成为推动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要手段。

如今,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事业。

一、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体现。

它是一个地区的文化“DNA”,记录着这个地区人们的言行、风俗、习惯、传统和历史。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有许多重要意义。

首先,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有效地推动当地文化传承。

通过建立一座全面、及时、具有权威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将这些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递给后代,实现对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

其次,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提供参考资料,并且为学术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学术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参考资料,而这其中就包括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使得这些参考资料变得更加便捷、全面、便于查询、准确性更高。

最后,地方文献数据库也是当地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对于旅游业来说,文化是达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核心资源,而地方文献则是保护和展示当地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展示一个地区的历史、名胜古迹、传统文化等,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步骤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这需要一个完整的流程。

首先,需要对数据的原始材料进行采集、整理和归档,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原始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和维护,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最后,将数据存储到地方文献数据库中,并建立相应的查询系统和管理机制,以确保用户可以方便的查找和使用数据。

三、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问题1. 数据收集的难度从资料筛选、获得、加工、整合至数据归档,每个流程都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而不同的地方文献资源数据来源多样化,形式也非常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摘要:地方文献主要是内容上有着地方特点的区域性的文献,其用来记录了一
个地区政治、经济及其文化等知识与信息的载体。

地方文献的书目数据库作为读
者利用最多的数据库,是查找地方文献的主要线索及地方文献开发的前提。

基于此,本文就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对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进行
分析,阐述其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
前言:经过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对研究文献的分析,发展了研究
与建设中存在着地方文献的分类标引、主题标引不规范、书目控制号的不统一的
问题。

下面就对其问题产生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强解决的措施。

1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
1.1分类标引问题分类标引方面,存在为了突出“地方”特点,随意性,不符合《中图法》的规定。

认为地方文献的分类应严格以《中图法》为标准,但是又认
为对地方文献的检索用分类号前加地方行政区划名称的缩写,前后矛盾。

[13] 例:《洞窟岩画》一书著录:690@a K879.41 ;690@a XJ ;690@a XJ K879.41。

而在《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中,690 字段是中国图书馆分类号,子字段
标识符@a的内容是分类号。

显然,例1中第2个 690字段@a中的“XJ”不是中图
分类号,第3个690 字段 @a 中的“ XJ K879.41”不是规范的中图分类号。

还有的认为:“在地方文献整理工作中可采用变通方法,即在 905 字段自定义子字段 @d 排
架分类号前冠以英文状态下本地区汉语拼音首字母大写,并用《中图法》地区区
分号‘()’括之,在分类检索途径下集中本馆书目数据库中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形成
相对的本馆地方文献数据库。

”[14]这样是不规范的。

与 905 字段定义和分类法规
定不相符合,还会导致排架号的混乱。

还有作者认为,地方文献与一般文献不同,具有明确的地方特征,而通过一般的文献揭示方式并不足以突出地方特色,因而
有的馆还自设类目表,对原分类法中没有设置的类目进行了细化和新增。

图书馆
自设类目表,可能导致不同图书馆对同种文献分类标引的不同,导致分类标引不
一致,不利于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1.2 主题标引问题
同样,在主题标引方面为了突出“地方”特点,也具有随意性,不符合《新版
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的规定。

如:“在主题标引中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把馆藏书目数据库中地方文献的记录集中显示出来,即在每个主题词前加注‘d’以示
区别。

如‘6060#@ad 地方志’、‘607##@ad 襄樊市’。

”[15]还有人认为在每个地方文献主题词前加注“d”以示区别,如“@ad 抗日斗争”、“@ bd 史料”[16]。

根据《新版
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606、607字段定义为论题名称主题、地理名称主题,因此上述书目数据系统识别的主题词“d 地方志”、“d 襄樊市”、“d 抗日斗争”,显然是不规范的;而读者用主题词检索时也想不到要输入字母“d”这个地方文献的主题词代码,因此造成漏检。

1.3 书目控制号问题
还有的提出,为多种类型文献建立统一的分类著录标准,建立一套独立的藏
书体系,地方文献可设分区号为“03”,或者为了不单列于中文文献之外,可以在“01”前面加上小写的英文代码,如:“xyd”(襄阳地),会自动产生一条控制号不
同于其它书目数据的书目记录,便于更好地检索和利用地方文献书目数据。

这种
做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有碍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在现阶段,绝大多数图书
馆参加了联机或联合编目,书目控制号如果能实现统一,将有利于书目数据资源
共建共享,有利于各个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此外,还有作者提及,重新启用卡片
式目录,以便更好地为地方文献数据库用户提供专项服务。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
技术非常普及的今天,这种做法已不具有推广意义了。

因为计算机检索、网络搜
索要比卡片式目录的翻检要便利快捷得多。

2 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为突出地方文献的特殊性,使用不同的地方文献分类法
地方文献首先是文献,因此对它著录、标引和建立书目数据库必须要遵守国
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同时要有利于书目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

但是,为了
突出其特殊性,有的图书馆使用自编的分类法和分类表,导致国内图书馆地方文
献分类标引不统一,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2.2 为了突出地方文献书目检索,实行不规范的分类、主题标引和书目控制号
设置
为了突出地方文献书目检索,分类标引出现“690@a XJ”、“690@a XJ K879.41”,主题标引时增加“d”字母。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的书目控制号是按《新编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规定执行的,但是一些图书馆设置了各种地方文献书目控制号,例如分区号为“03”、“01”,或是前面加上小写的英文代码“××d”(某某地),造成书目控制号各不相同,不利于数据的共建共享。

检索地方文献书目数据读者一般是
从主题、题名、责任者等途径检索,如果按照特殊处理的思路,输入检索词“d+
主题词”确实能缩小检索范围,也能提高检准率和检全率。

但是这对读者检索提高了要求和限制条件,同时也有违《新编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的规定。


次是图书馆,图书馆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地方文献专藏、设置地方文献书目控制号
专号等方法建立相对独立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即通过馆藏地点、书目控制号
等限制检索方法,检索出全部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完全没有必要在书目数据上作
特殊处理。

3 加强对其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3.1 统一使用《中图法》(第 5 版)分类标引地方文献
数据库建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
资源共享的前提和保证。

目前,国内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分类标引没有完全统一,有的图书馆使用自编的分类法和分类表。

《中图法》(第 5 版)“中国地区表”修
改了地区表内专类注释及实例,第 5 条规定:“以下中央直辖市、省、自治区,可依下表分。

如有特殊需要,可在类号最后加地名的前两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以
便同类书排列。

例:北京市西城区为13XC ;四川省广安市为713GA ;东海县为534DH”[17]。

这一说明规范统一了使用《中图法》第5版分类标引地方文献的方法,也充分表达了地方文献的地域特征。

3.2 规范 6 字段主题标引
对地方文献进行主题标引是揭示地方文献地区特征的重要措施。

因为主题标
引能同时揭示其内容特征和地方特征,而且提供检索点。

《新编中国机读目录格
式使用手册》定义的主题标引字段主要有:600 个人名称主题、601 团体名称主题、602家族名称主题、604名称和题名主题、605 题名主题、606 论题名称主题、607地理名称主题、610非控主题词。

这为规范和充分揭示地方文献的地方特征
提供了条件。

可以在常规标引外,对其地方特征的主题概念进行深度标引。

可以
采用地方性的自然语言语词标引地方文献主题,如地方人物、地方团体、家族名称、地方区域名称等。

适当采用自由词标引,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
分类主题词表》不可能全部收录众多地方特性词汇,可用610非控主题词字段标引自由词。

在整体标引基础上,可以对丛书、多卷书等进行分析标引。

3.3 统一地方文献书目控制号
可以根据《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中对记录控制号的说明,对数据库文献类型作代码划分:普通图书0,连续出版物1,声像2,古籍3,善本4,民族5,其他6。

文种划分:中文1,西文2,日文3,俄文4,其他5。

确定地方文献书目控制号为“61”,不用“03”,因为与日文普通图书书目控制号“03”重复。

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利用“控制号分区”功能,提前设置好地方文献书目控制号,在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时自动产生对应的书目控制号的记录标识号001字段,而利用这个控制号可以检索出全部地方文献书目数据。

4 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献类型及其主题标引深度、规范、标准化的问题,其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及共建共享的效果。

所以,我们必须统一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标准及其规范,加强协作,实现了共建共享,完善相关地方文献书目数据的质量控制,努力提升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梁静.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 图书馆建设,2011(1):42-44 [2]张承宏. 《中图法》第5版分类标引地方文献的应用分析.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45-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