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关羽死前说了一句话,成为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动因之一
夷陵之战 阅读理解
夷陵之战阅读理解
摘要:
1.夷陵之战背景
2.夷陵之战过程
3.夷陵之战影响
正文:
夷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21 年,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此战的背景源于蜀汉建立后,刘备为了收复荆州,统一南方,而发动的一场战争。
夷陵之战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前期的战略部署,刘备在益州建立蜀汉后,为了统一南方,开始积极备战。
他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自己亲征荆州,希望通过战争收复失地。
其次是战争的正式开始,刘备率领大军攻打东吴,而东吴则以陆逊为主帅,积极备战。
最后是战争的高潮,双方在夷陵展开激战,最终蜀汉大败,刘备被迫退回蜀地。
夷陵之战的影响深远。
首先,此战使得蜀汉的国力大损,刘备也因此病逝。
其次,此战也使得东吴的国力受到重创,陆逊因此被罢免。
最后,此战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战略格局,蜀汉从此开始衰落,而东吴也因此陷入了内乱。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一单元第1课《曹操献刀》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一单元第1课《曹操献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没有意思硬要说,那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B.每到这些学校采访,记者都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地说:辛苦了!社会力量办学战线上的校长们、老师们。
C.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D.我乘坐上海——重庆特快,回到我那书斋(自号《苦乐斋》),已是半夜了。
[答案]C[解析]A第二个分号应改用冒号,表示分总关系;B冒号后为倒装句,感叹号应置于句末,“辛苦了”后应用逗号;D书名号应改用引号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霑衿.被衾.矜.持怀瑾.握瑜襟.怀坦白B.斋叟.消瘦.禁受.精神抖擞.抱残守.缺C.孺.子儒.雅濡.湿含辛茹.苦繁文缛.节D.鹧鸪.姑.且辜.负鳏寡孤.独呱呱..坠地[答案]D[解析]A项读音为jīn/qīn/jīn/jǐn/jīn;B项读音为sǒu/shòu/shòu/shǒu;C项为rú/rú/rú/rú/rù;D项为gū。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涉及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
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其中多音字可以通过记少不记多、区别口语和书面语或区别词性、词义,方言区考生还要注意普通话与方言的读音差异(含声调)。
3.下列有关《红楼梦》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元春送来一个灯谜,大家猜了写在纸上,又各作一首送进宫去。
第二天太监传话说只二小姐和三爷猜得不对。
贾母也组织大家猜谜,贾政见屏风上大家所作之谜皆是不详之物,心内愈思愈闷,只有宝钗一首让他略觉心宽。
B.宝玉到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在午睡,金钏儿在给她捶腿,宝玉便和金钏儿逗乐调情。
六年级作文:话说三国—(夷陵之战)_650字
话说三国—(夷陵之战)_650字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诸侯自相残杀,曹操官渡之战踏平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汉献帝被迫封他为魏王;孙权自封周瑜为大都督,势力逐渐强大;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新野之战中重整旗鼓。
再后来,曹操出兵八三十万,被誉为“雄兵百万”。
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使孙刘俩家共灭曹贼。
苦肉计中,曹操得意忘形,使得出现赤壁之战,巩固了三国鼎立!用简洁语言表现三国鼎力形成过程,气势豪迈。
庞统在落凤坡死后,关羽镇守荆州:水淹七军,刮骨疗毒。
曹操用计使刘孙两家化友为敌。
关羽的忠义使得自己被孙权送上了断头台,(年仅五十四岁)。
话说刘备在汉中封为汉中王得知此消息立马昏去。
曹操因顾念关羽在洛阳病故(年仅六十六岁)。
曹丕篡位,改国号为魏。
此时,刘备也登机,改国号为蜀。
张飞得知关羽死后,整顿兵马,发誓为关羽报仇雪恨。
但因他性情暴躁,被范疆,张达割下脑袋后投奔孙权。
刘备得知,气血吐出,率兵七十万讨伐孙权。
文武百官也曾劝过先灭魏后灭吴,但刘备无心倾听。
关兴张苞因想为父报仇,被封为前锋。
一场血战即将展开!“登机”,应为“登基”。
交待夷陵之战产生的历史背景。
话说刘备进军东吴,无人能敌,但黄忠忠以为国,被毒箭射中背部,因箭太深,无治而去矣。
自此五虎上将损失三人。
东吴投奔刘备的大臣也都被杀头了。
孙权因担心,将范疆张达杀死把首级献与了刘备,但刘备未能消气执意将孙权五马分尸。
孙权在危机之中,选陆逊为大都督。
但陆逊坚守城池,不应出战。
(违令者斩)。
终有一日,刘备打到虓亭时,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地上,刘备担心将士扛不住,准备安营扎寨。
廖化因不放心,将阵图送与成都的诸葛亮。
诸葛亮担心敌人用火攻,让赵云前往前线。
不出诸葛亮所料,陆逊用火攻,将刘备等人围住,赵云刚好抵达,吓得陆逊逃回城池。
最全的三国演义简答题06021
最全的三国演义简答题.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答:①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②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
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
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
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
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
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
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猇亭前线指挥作战。
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
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
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
蜀军全线崩溃。
刘备逃回白帝城。
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④水淹七军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
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
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⑤汉中争夺战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
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
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
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答:①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
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②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
夷陵之战解读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又被称为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起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役”。
历史背景吴蜀联盟破裂: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部分地区,实力逐渐壮大,孙权认为刘备应归还荆州,双方因此产生矛盾。
关羽拒绝归还荆州南部三郡,虽经鲁肃、诸葛瑾周旋,双方暂时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但对荆州的争夺并未平息。
关羽失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出兵北上攻打曹魏的襄阳、樊城,曹操联合孙权对抗蜀汉,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被擒杀,荆州落入孙权手中,这成为蜀汉发动夷陵之战的直接导火索。
三国鼎立形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篡汉建魏。
次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建立蜀汉。
孙权称吴王,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复仇,决定进攻东吴。
战争经过蜀汉出兵: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亲自率领四万多军队向东进军荆州,武陵蛮夷也出征万人与刘备共同出征,蜀汉军力约达五万余人。
初期进攻:刘备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吴军占领的巫县,继而进军秭归,武陵蛮夷也遣使请兵助战,增援蜀军一万余人。
相持阶段:章武二年(222年)三月至六月,刘备大军与陆逊所率军部进入相持阶段。
期间刘备策反武陵郡地区,当地五溪蛮夷等部落造反,首领沙摩柯率万人北上与刘备汇合,但陆逊坚守阵地,不与刘备正面对战,使蜀汉军队士气逐渐磨灭。
孙吴反攻:章武二年闰六月至八月,吴军发起反攻。
刘备因天气炎热,令水军舍船转移到陆上,并在深山密林中驻扎军营,兵力分散。
陆逊抓住时机,用火攻破蜀军四十余营,斩蜀将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杜路、刘宁等投降。
战争结果蜀汉惨败:夷陵之战以孙吴的彻底胜利告终,刘备率残兵败将退回鱼复县,后撤回巫县。
蜀军元气大伤,军力涣散。
刘备托孤:蜀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死前托孤诸葛亮,将国事托付给诸葛亮。
三国格局稳固:夷陵之战后,蜀汉军事实力大幅度减弱,失去重要的物资供应基地荆州,从此被限制在三峡地区之内。
临崩托孤典故
临崩托孤典故
公元219年,趁关羽率领荆州军北伐襄樊、后方空虚之际,东吴孙权命令吕蒙、陆逊率军偷袭荆州,荆州守军势单力孤,无奈投降,不久,关羽在回撤途中战死。
北伐基地荆州失守,好兄弟关羽败死,成了刘备心中的剧痛!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正式建立蜀汉政权,改元章武,刘备就是蜀汉昭烈帝,同时,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公元222年,为了给生死兄弟关羽报仇雪恨,为了夺回荆州,重新振作起荆州人心和北伐壮志,刘备率军东征荆州。
不料在夷陵,刘备军被东吴名将陆逊通过火攻击败,几乎全军覆没。
随后,刘备败撤至鱼复,改地名为永安,并收拢败兵、振奋士气、抵御东吴的可能进攻。
不久,在曹魏的大举攻吴下,孙权遣使郑泉向刘备握手言和,至此,新生的蜀汉貌似外患已解。
然而,在边患暂无后,夷陵大败导致的心情郁结、羞愤悲痛,却彻底击垮了年老体衰的刘备。
公元223年二月,刘备病危,临终召诸葛亮携幼子来永安,正式向诸葛亮托付军国大事,并把儿子托孤给诸葛亮。
浅谈夷陵之战爆发的成因
标题一:浅谈三国著名战役“夷陵之战”爆发的成因标题二:“夷陵之战”是否应该发生?是否必然发生?导语:公元221年,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起大规模战争,最终在夷陵一带(今湖北宜都)东吴大破蜀汉。
这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史称“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这一战刘备元气大伤、蜀汉实力大损,对其后的灭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那么不禁要问,在历史的长河里,夷陵之战是否应该发生?是否必然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图1 夷陵之战示意图一、军事实力。
时至夷陵之战前昔,三分天下,曹魏早已灭袁术、吕布、袁绍、马腾,坐拥西凉、长安、汝南、冀州、幽州等地,尽收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以北部分区域,属于当时实力最为强劲、幅员最为辽阔的一方。
但曹魏历经赤壁、汉中等战役失利,民力军力皆已疲敝,全国的战略重心侧重于屯田,此时魏国希望的是蜀吴两国互相制约,而自己断然不会出兵。
反观西蜀,刘备入川灭刘璋、张鲁,收取益州和汉中实力大增,军事和国力都处于上升期。
再看东吴,孙权雄踞江东富饶之地,北据曹魏有长江天堑又得赤壁大胜,又破关羽收荆州占尽地利。
此时东吴和西蜀的军事实力正值锋芒,军事摩擦发生概率极大。
二、出师理由。
(1)对于蜀国,刘备是汉氏宗亲,对割据一方的江东孙权出兵,名正言顺。
同时荆州的丢失和关羽的战亡,更是对江东这个曾经的盟友怀恨在心,怀着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灭东吴和曹魏早已成为他心中的目标。
还有一个方面,刘焉、刘璋父子经营西川多年,现在易主归刘备所有,臣子人民多有不服,刘备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安抚蜀中臣民。
而且原先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领都已年迈,新一代的将领没有历经较大战役需要磨练。
从这次参战的蜀将有:冯习、张南、黄权、沙摩柯等,基本都是新一代将领与原来刘璋旧部,所以这次更像是主公带领的一场练兵。
图2 公元222年局势图(2)对于东吴,在赤壁战胜魏国、荆州灭关羽,壮大了孙权的实力和信心,对他来说出兵攻魏国难度太大,长江天堑对江南东吴是一个天然屏障,反之对江北曹魏也未尝不是,而且合肥之战中魏将张辽让江东吃尽苦头。
2019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二《三国演义》素材
二《三国演义》导读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主要人物(一)刘备1、“仁”的代表——刘备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2.精彩片段★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赚城斩车胄)“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请简述这个故事。
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夷陵之战有何教训 夷陵之战后蜀吴为何和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夷陵之战有何教训夷陵之战后蜀吴为何和好
导语:公元221年,刘备为了给死难在荆州的关羽报仇,大举讨伐东吴,结果以惨败告终。
一次战役的成败,要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当中,
公元221年,刘备为了给死难在荆州的关羽报仇,大举讨伐东吴,结果以惨败告终。
一次战役的成败,要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当中,也包括指挥者的个人情绪。
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死难之后,当时魏国召开了紧急应对会议,大家都认为蜀汉应该会收缩兵力,力求自保。
刘晔却不以为然,他说:刘备与关羽情同兄弟,绝对不可能放下关羽被杀的仇不报,他此番出兵是必然的。
夷陵之战的教训
刘晔对刘备的脾气了解得滚瓜烂熟,对敌情有充分掌握,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刘备大规模出兵了。
而蜀汉方面,对于刘备出师的分析,基本上一面倒:反对。
诸葛亮、赵云和黄权等高层军政人员,都持否定态度。
尤其是赵云的分析,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他说:我们的敌人是曹操,而不是孙权,我们不能偏离这个战略,如果贸然征吴,到时候可能陷入长期消耗的地步,“兵势一交,不可卒解”。
这里要给赵云点个赞,他事先就看出了此战将是一场消耗战。
任何主动进攻的战争,如果打成消耗战,都是不理智的。
孙子兵法云:“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就算没有什么高明的战略战术,只要行动迅速,反而能取得胜利;如果陷入长期鏖战,就算用尽各种计谋,也终究是个战败的下场。
刘备如果冷静一点,就会看到这不利的一点。
然而,为兄弟报仇的冲动模糊了他的战略眼光,扭曲了他的战术观念,他执意用兵,而且
生活常识分享。
2024年与刘备的成语故事
刘备听说孙权让小将陆逊做大都督,很不把他放在心上,说:我指挥打仗有年头了,还打不过一个小孩子吗?
刘备的部队从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没打败东吴主力,就在树林里安营扎寨了。营寨一个挨一个,连续几百里长。马良感到不妥,劝刘备说:这样安营,是不是征求一下丞相的意见?刘备说:我很懂兵法,何必问孔明。
成语故事:三英战吕布
汉宁太守张鲁命马超攻葭萌关。刘备得知,忙找军师诸葛亮商义,军师说:马超英勇无比,若要除他,只有张飞和赵云二人!但赵云在外,只有张飞在此。张飞见马超攻关,大叫着请战。诸葛亮假装没听见,对刘备说:马超来侵犯,唯有云长才能得胜。张飞闻言不高兴,历述自己以前的战绩后说:我若不胜马超,甘愿军令处罚。诸葛亮这才答应。让刘备亲自带兵,命张飞为先锋。刘备领兵来到关上,马超三番五次叫阵。张飞屡欲下关迎战,均被刘备阻拦。后来,刘备见马超人马疲乏,令张飞下关克敌。张飞、马超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败。这时天色已晚,刘备劝张飞回关,明日再战。张飞却大叫:多点火把,安排夜战,不胜马超,誓不回关!马超也发誓:不胜张飞,誓不回寨!二人各换一匹马,开始了挑灯夜战。又战二十回合,马超见不能取胜张飞,佯装败走。此时,诸葛亮赶到,略施小计,使马超陷于困境,然后投降。
孙权只好自己对付刘备。他先派年轻的孙桓、后派年老的甘宁等将领阻挡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孙权急得没有办法,就把杀害张飞的凶手范疆、张达送给刘备,还愿让出荆州求和。刘备不答应,非要灭了东吴不可。
孙权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老臣阚泽推荐小将陆逊,说:如果不用陆逊,东吴非灭亡不可!孙权便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陆逊说:我是文官,有这么年轻,恐怕有些人不服从我的命令。孙权就把自己的宝剑交给陆逊,允许他先斩后奏。
夷陵之战的故事
夷陵之战的故事夷陵之战刘备当了皇帝,心里可不怎么高兴。
一想起关羽死在孙权手里,他就气得直打哆嗦,和大臣们说一定要报这个仇。
翊军将军[翊yì]赵云对刘备说:“咱们主要的敌人是曹丕,不是孙权。
现在曹丕刚即位,正是讨伐的好机会。
您还得多考虑考虑。
”刘备这时候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诸葛亮虽然反对出兵打东吴,可是不愿意跟刘备当面顶撞,只好不劝了。
这么着,刘备留下诸葛亮和太子刘禅守成都,自己约了车骑将军张飞,一起出兵征讨东吴。
张飞正镇守在阆中[在四川省北部。
阆làng]。
他跟刘备一样,恨不能一下子把东吴给吞下去。
张飞是个急脾气的人,心里一不痛快,不是骂这个将军,就是打那个士兵,吓得大伙儿在他面前连大气儿都不敢出。
他接到刘备让他出兵的信,立刻下令准备出发。
到了这天晚上,他喝醉了酒又打了人。
帐下的将士张达、范疆实在气不过,趁张飞睡觉的时候,偷偷地钻进他的屋子,把他杀了。
两个人拿着张飞的脑袋,坐船连夜投奔了东吴。
刘备听说张飞也死了,差点儿就晕过去,哭得连声儿都变了。
他真恨透了孙权,把关羽和张飞的仇都记在孙权的帐上,下令马上发兵。
蜀国的将士也都蹩足了劲儿,旋风似地朝东打过去,就跟猛虎下山差不多。
没几天工夫,他们占领了东吴的好几座城。
刘备的气还大着呐,下令再往东打,非要把东吴灭了不可。
孙权派人来求和,他理都不理。
孙权急得乱转。
他最怕的是魏国从北边再打过来,两面夹攻,就更受不了啦!想来想去,他觉着只有再委曲一下,向魏国讨个好。
他给魏文帝曹丕上了个奏章,象当初对曹操那样,自称是魏国的臣下。
曹丕十分高兴,马上下诏书封孙权为吴王。
孙权对北边放了心,就来专门对付西边的刘备了。
他派陆逊为都督,带着军队到夷陵[在湖北省宜昌市],抵抗蜀军。
刘备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分水、陆两头朝着东边来,从巫峡到夷陵建起了几十个军营。
供应军需、军粮的道儿就有七百里长。
刘备让大督冯习、前部督张南率领着大部分将士驻在山谷里,派大将吴班带着几千人到平地上扎营,耀武扬威地向东吴军挑战。
关羽被杀时文言文翻译
时曹操子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国,刘备亦在蜀地称帝,国号汉。
关羽闻刘备称帝,心喜不已,遂率大军北伐,以报曹操昔日之恩。
关公英勇无敌,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
然关公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形势渐危。
关羽至樊城,与曹仁、庞德等将交战。
关公矢志不渝,誓要一统北方。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关羽在樊城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因曹操密令徐晃、吕蒙等暗中策应,形势逆转。
徐晃、吕蒙设计,诱使关羽离开樊城,关羽中计,退守麦城。
麦城地处险要,但粮草匮乏,关羽困守其中,内外交困。
曹仁、庞德等围攻麦城,关羽势单力薄,难以抵挡。
关羽部将关平、周仓等劝关公暂且撤退,关公不听,曰:“吾弟刘玄德待我如兄,吾不能负兄以逃。
吾当以死报国,何惧生死!”众将无奈,只得随关公坚守。
未几,曹仁、庞德兵临城下,城内守军粮食殆尽,士卒疲惫。
关羽知事不可为,遂决定突围。
关公披挂整齐,骑赤兔马,手执青龙偃月刀,勇猛异常。
关公突围成功,但已身受重伤。
关羽退至临沮,与曹仁、庞德等将再战。
关公勇猛如昔,但终因伤势过重,力不从心。
庞德射中关公右臂,关公鲜血淋漓,但依旧不屈不挠。
庞德欲劝降关公,关公怒斥曰:“吾乃大汉忠臣,岂能向你曹贼低头!”庞德无奈,只得再次射箭。
关公右臂中箭,疼痛难忍,但仍挺身而出,与庞德激战。
庞德连射数箭,关公终因伤重,被庞德一箭射中头部,当场倒地。
庞德见状,挥剑斩下关公首级。
关羽被杀,时年五十八岁。
蜀汉群臣闻之,无不悲痛欲绝。
刘备闻讯,怒发冲冠,遂兴兵伐魏,为关羽报仇。
然而,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关羽、张飞二弟皆未能亲眼见到刘备称帝。
关羽被杀,乃一代英豪之终。
然其忠义、勇猛,永载史册。
后世之人,皆以关羽为楷模,尊其为“武圣”。
关羽之死,实乃千古之痛,亦为忠义之魂的永恒象征。
翻译如下: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汉末群雄并起,关羽以勇猛、忠义著称,与刘备、张飞结义为兄弟,誓同生死,共扶汉室。
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敬重,曾赐予金印、赤兔马,封为“五虎。
三国演义的发言材料有哪些
三国演义的发言材料有哪些《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和英雄豪杰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重要发言材料。
1. 关羽:“大丈夫生于乱世,当立不世之功,烈士惜命,何。
”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在与刘备共借荆州之际发表。
他表示,身处乱世之中的英雄应该立下功勋,壮士应该舍弃生命,这是一名真正的勇士应该有的品质。
2. 刘备:“吾乃南阳之刘备也。
”这是刘备在第二回出场时的自我介绍。
他以自己所属的地方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家族背景,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家国情怀的重视。
3.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是曹操在第七十四回中的一段著名嘲讽诗。
曹操表示,宁可让他自己背负全天下人的责任,也不愿意让全天下人来背负他的责任。
这段话体现了曹操的自负和对权力的追求。
4. 孔明:“惟舍弃小利,以助大业。
”这是诸葛亮在第一百五十二回中的一句名言。
他表示,为了实现宏伟的事业,应该放弃眼前的小利益,追求更大的目标。
5. 孙权:“非常之事,安可有效法救治。
”这是孙权在第一百七十九回中的一句名言。
他指出,在非常时期,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应该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应对。
6. 刘备:“任公子之天下,一力追投。
”这是刘备在第二百一十七回中的一段话,表达了他对公孙瓒的敬意和忠诚。
他表示,即使公孙瓒没有天下,他也会全力支持他。
7. 曹操:“昔日吾曹势孤力单,若非实力激战,恐非其人伏。
”这是曹操在第二百三十五回中的一段话。
他回顾了自己奋斗的艰难过程,并指出胜者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8. 刘备:“幸得忠义之士,何愁卧薪尝胆。
”这是刘备在第二百四十三回中的一句名言。
他表达了在困境中找到忠诚和义气的重要性,并表示只要有这样的人在身边,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9. 孔明:“伏望陛下体谅臣等之心,听我为陛下分烦。
”这是诸葛亮在第二百九十三回中对刘备说的话。
他表达了自己为刘备分忧解难的愿望,展示了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刘备听从了关羽的劝说
刘备听从了关羽的劝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刘备听到关羽死了为何会流泪刘备听到关羽死了为何会流泪关羽战死,刘备闻听,昏绝于地,书上写道:许靖孔明正说之间,忽然殿内转出一人,扯住孔明衣袖而言曰:“如此凶信,公何瞒我!”孔明视之,乃玄德也。
孔明、许靖奏曰:“适来所言,皆传闻之事,未足深信。
愿王上宽怀,勿生忧虑。
”玄德曰:“孤与云长,誓同生死;彼若有失,孤岂能独生耶!”孔明、许靖正劝解之间,忽近侍奏曰:“马良、伊籍至。
”玄德急召入问之。
二人具说荆州已失,关公兵败求救,呈上表章。
未及拆观,侍臣又奏荆州廖化至。
玄德急召入。
化哭拜于地,细奏刘封、孟达不发救兵之事。
玄德大惊曰:“若如此,吾弟休矣!”孔明曰:“刘封、孟达如此无礼,罪不容诛!王上宽心,亮亲提一旅之师,去救荆襄之急。
”玄德泣曰:“云长有失,孤断不独生!孤来日自提一军去救云长!”遂一面差人赴阆中报知翼德,一面差人会集人马。
未及天明,一连数次,报说关公夜走临沮,为吴将所获,义不屈节。
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
听了关羽的死讯,正史上没说刘备的心情如何?不过刘备肯定是悲喜交加:其一,为兄弟情义而痛哭流涕。
按照三国演义的解释,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誓同生死,关羽死了,刘备如失左右手,自然痛哭流涕,感伤不已。
玄德曰:“孤与云长,誓同生死;彼若有失,孤岂能独生耶!”后来便决定为关羽报仇雪恨。
其二,为战略要地荆州而痛哭流涕。
关羽去世,荆州失守。
关羽违背了当日诸葛亮定下的“东和孙权,北据曹操”的战略部署,一味地狂妄自大,结果让本来就很弱小的刘备实力更减弱。
其三,喜极而涕。
刘备是个什么人,连儿子都敢摔,何况手下一员大将?关羽是个很狂妄的人,一直自负。
关羽的存在,对刘备的继承人是个潜在的威胁。
刘备是个有帝王思想的人,他绝不希望别人染指自己的政权。
关羽一直对自己的政权有威胁,这让刘备有危机感。
其四,为打孙权而有个借口。
刘备心目中一直认为孙权是个软柿子,既然是软柿子,就要拿掉。
三国演义的夷陵战役
三国演义的夷陵战役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三国演义的夷陵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夷陵之战历史背景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
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
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
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备不许。
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来自吴人的议论,只能引起刘备的更大反感,而不会有何效果[2] 。
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3] 。
夷陵之战战争过程前期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
刘备派遣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
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5]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
他任命右护军、镇西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所谓的刘备前军四万人的说法,主要就依据这时孙权向曹丕写的求救信上所说的刘备支党四万)。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
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难道刘备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
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难道刘备真的是为关羽报
仇吗
本文导读: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同年废汉献帝,建魏国,当年十一月称帝。
刘备
公元221年,曹丕废汉建魏的消息传到蜀国,当时都以为汉献帝被害死,为了延续汉朝,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兵进攻东吴。
此时的刘备已经60岁了,在那个时代,60岁已经是个暮年之人了,此时的刘备已经占据益州、拿下汉中,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定的统一天下的战略是,占据益州、汉中、荆州,待天下有变时,以汉中为一路进攻关中,以荆州为一路进攻许昌,这样才能成大事。
但此时荆州丢了,统一大业看来是难以完成了,刘备此时一意孤行,不顾大臣的劝阻,执意伐吴。
在刘备看来,如果再不行动,真的就没有机会了。
夷陵之战
刘备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当然不是,他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虽然刘备和关羽是结拜兄弟,但此时已是君臣,刘备不可能为了一已私情,拿国家命运做赌注去发动报仇的战争,这不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的正确做法,况且关羽反
对刘备称帝,关羽和苟彧一样,是忠于汉室的,但此时的刘备已经称帝,并且在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中胜利,士气高昂,急需另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已,当然荆州是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刘备是想把荆州再夺回来,没有荆州,就不能争霸天下。
所以当孙权派人来求和,刘备一口拒绝,因为刘备的目的,不是再与孙权议和,而是志在荆州。
只可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犯了常识性错误,在山区围栅扎营,连营八百里,就连曹魏方面也看出刘备这样必失败,当然陆逊也看到了,于是火烧连营,刘备大败,几乎全军覆没,仅刘备逃回白帝城,没多久就病死了,这成了刘备心中永远的遗憾。
固执是祸-小故事大道理_哲理小故事_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
固执是祸-小故事大道理_哲理小故事_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在蜀中称帝,首都为成都,年号为章武,百姓都称刘备为“先主。
”先主自从二弟关羽被孙权杀害以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眼中流血。
由于思念关羽,又想着光复汉家天下,所以好几天都没有进食,面容逐渐消瘦,后来在诸葛亮的劝谏下,才肯吃饭,过了几天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
过了两天,先主上朝聚文武议事。
先主痛哭流涕地说:“朕自从与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桃园结义以来,一直是同甘共苦,现在,朕做皇帝了,正准备和两弟共享天下,谁想二弟竟被吴狗孙权所杀,朕若不报此仇,死后有什么脸面见云长?”说罢,掩面大哭。
丞相诸葛亮上奏:“臣以为不可,现在三分天下,魏、吴三年都不曾进兵,他们是怕万一打不赢,那就有损自己的实力,如果三国有一国打了败仗,那么其他的两个国家就会一同攻打那个国家,所以,其他两国都在等待时机,陛下千万不可因仇恨而妄动干戈,其中利害还请陛下明察。
”先主低头不语,虎胆将军赵云又奏道:“国家之仇,是公;兄弟之仇,是私。
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陛下应该率领精兵讨伐曹操,到时,百姓们一定都拿着粮食以迎王师;倘若陛下兴兵东征孙权,路途险阻,况且有大江为屏障,恐怕不好拿下,请陛下明察!”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谏阻,先主稍微有点回心转意,就在先主回心转意的时候,车骑将军张飞哭着跑进金銮殿,一进殿内就跪下对先主说:“陛下现在做了皇帝,早就忘了以前桃园结义之情了吧?二哥被吴狗所害,陛下却不为二哥报仇。
”说罢,就放声大哭。
先主叹了一口气,说道:“朕怎么会忘记以前的盟约呢?只是百官劝阻。
”张飞说道:“他人怎么知道昔日之盟呢?”说完又哭。
先主也哭,愤愤地说道:“朕决定三日后起倾国之兵为二弟报仇,再有劝谏者斩。
三弟,你赶快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兵伐吴,你为先锋。
”张飞说道:“臣领旨,三日后,定将吴狗杀尽,才能够雪我心头之恨。
”可是,当天晚上张飞也被害了,这使得先主更痛心,发誓:不踏平东吴,誓不还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羽死前说了一句话,成为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动因之一
他,是三国最明亮的一颗将星,但同时,也是三国最具争议的一颗将星。
有人说他活着是刘备的支柱,他死后是刘备的噩梦。
也有人说,他死前创造了一个小神话,死后创造了一个大神话。
有人认为他是令人敬仰的武圣,但也有认为他不过是个自大狂而已。
那么他,关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在他人生最后的一年,他的优点和缺点都集中凸显了出来,优点是那么耀眼,缺点是那么醒目。
但就如同曹操说的,他就是他。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关羽在最后一年具体都干了些什么,展示了自己的哪些有点和缺点。
首先我们看一下关羽在刘备集团的重要性,刘备集团的组建和起家非常不容易。
刘备最开始起事,身边最得力的人物也就两个,就是关羽和张飞,而这两人中,关羽又略重于张飞。
比如刘备若分兵作战,关羽必单独领兵。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关羽的能力,他不仅个人勇武过人,而且具有统兵作战的指挥能力。
除此之外,关羽跟随刘备的时间非常长,从公元184年的涿郡起事,直到公元219年左右身死临沮,中间长达35年左右。
其实搁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两个人的友谊能够持续35年,退一步讲,能够持续20年以上,那就绝对是铁得不行的哥们儿了。
所以,刘备和关羽、张飞他们之间的感情除了共同的事业之外,还有被时间积攒下来的无法击溃的感情。
而这种深厚的感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绝对的信任。
所以在刘备离开荆州去益州的时候,他当时帐下文臣有诸葛亮、庞统等,武将有张飞、赵云、关羽等,但刘备在众人之中却选择了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主帅。
抛开能力的问题,这就是刘备对关羽的信任。
而这种信任,可以说是无底线的信任,可以说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托给对方的信任。
要知道当时的荆州对于刘备而言,那就是奋斗了大半辈子获得的立身之本,在没有谋取新的地盘之前,这就是命根子,得之是事业的根基,失去就是一败涂地什么都没有了。
由此可见关羽在刘备集团的地位绝对是排在第一的,其实也就是在刘备心目中排在第一的。
其次我们来一下关羽镇守荆州的情况,既然刘备信任关羽,留下关羽镇守荆州,那么关羽的表现如何。
从公元211年刘备带兵入益州到公元219年关羽丢荆州,这中间大概有8年左右的时间,荆州的军政事务都是由关羽主要主持的。
镇守荆州初期,关羽最开始的职务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但当时襄阳并不在刘备集团的控制之内,而襄阳是在曹操的控制之内,驻守襄阳的将军是乐进。
而刘备集团实际只有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加上后来从孙权那里借来的南郡,共五郡之地。
但是南郡经过曹操方面和东吴方面的连战争夺,已经破败不堪,所以关羽在接管之后,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重新带人整修了江陵城。
一是安顿了城中的居民,二是加强了城池的防御能力。
这都是关羽的政绩能力的表现。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荆州被分为魏蜀吴三家的鼎足之地,也就是说荆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三方任何一方失去这个地理优势,将失去争霸三国的优势条件。
所以三方都派遣出了自己最得力的将帅作为荆州前线的总指挥,曹操方面派出的是曹仁,曹仁能守善攻,是一员非常强悍的将帅,东吴方面则先后是周瑜、鲁肃、吕蒙等人,这些也都是东吴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
而关羽能够独守一方,威震两方,与其抗衡多年,如果他没有能力,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也正是因为关羽能够稳定后方的局势,把后院看得很好,所以刘备在前方的开拓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由此可见,关羽在荆州长达8年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最后我们看一下关羽丢失荆州的原因以及他的死亡。
公元219年的7月,刘备在汉中称汉中王,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就是刘备集团的最高武官。
不久之后,关羽就带领荆州的精锐兵马开始进攻樊城。
那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原因是,当时孙权带兵在攻打合肥,而曹魏的主力部队都驻守在淮南,宛城侯音反叛,樊城曹仁带兵前去平叛。
而曹操又在汉中新败。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关羽此时出兵樊城,都是一个机会。
所以说,作为一个将帅来讲,关羽有此眼光,还是不错的。
但是樊城之战的转折点在于水淹七军,招降于禁,斩杀庞德,这件事干得太漂亮,借助天时,取得胜利,虽然这一战造就了关羽本人的“威震华夏”,但是却让两个人头疼,其一是曹操,曹操向来老谋深算,认为关羽此时锋芒正强,打算迁都,等关羽兵锋稍弱,再对付。
其二是东吴的孙权,关羽在樊城的成功对于孙权来说不是好消息,简直就是一个噩耗,为何?因为关羽打破了荆州稳定的三足鼎立模式,三足鼎立有什么好处,就是三方都能互相制衡。
但此时关羽若取得樊城,那么刘备集团就会占领荆州上游的所有地盘,而荆州的势力就变成了刘备集团和东吴集团,刘备方面又占据上游,面积又广,对于东吴来说就是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这是孙权最不喜欢的结果。
于是,孙权也开始行动了。
他秘密干了两件事,第一是接受曹操的联盟橄榄枝,暗中抛弃了刘备这个盟友;第二是调兵遣将,派遣吕蒙、陆逊等开始谋取荆州。
但是荆州关羽控制的五郡,并非容易攻取之地,所以东吴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课。
一开始,关羽并不是调走了荆州所有的兵马去攻打樊城,对于关羽来说,他本身还是防备着东吴的,所以留有守城的兵马,但是很遗憾,在樊城就要攻下的时候,也就是最接近胜利的时候,吕蒙诈病回去养病了,而新接任的都督是个书生,又写信表示对关羽的崇拜和赞美,关羽没招架得住陆逊的糖衣炮弹,最终一激动,就调走了荆州的防守兵马。
而同时,东吴方面也等的是这一刻,机会来了,他们渡江袭取了关羽后方的城池。
这样关羽就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了,没办法,关羽只好败走,一败再败。
人生的落差在关羽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关羽的结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进行了一番延伸性的演绎,但是以小女子之见,认为这番演义还是比较符合关羽的性格和他的做事态度。
我们来看一看:关羽被俘,被东吴小将马忠推到孙权面前,孙权说了一番客套话,就直奔主题,说今天我擒获了你,你肯归降我吗?关羽则怒说:“碧眼小儿,紫髯鼠辈,我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怎么能与你这逆汉的反贼为伍?……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说实话,关羽这话听来有一种大快人心之感,当时孙权听罢那是直冒汗,为了遮掩自己内心的羞愧,竟然转移话题说了别的,之后就令人斩杀了关羽。
当时孙权很多文武大臣都在营帐,所以关羽这话很快就能传到刘备的耳朵里。
作为生死兄弟的关羽在临死之际说出如此大义凛然的话,刘备的心情可想而知。
后来刘备称帝第一件事就是发誓一定要发兵攻打东吴,诸葛亮赵云等都去劝谏,都没有效用,那是因为关羽这句话在任何人听来都只是一句话,但在刘备听来,那就是一种比生命更可贵的情义和信念。
所以刘备说:“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结语:关羽和刘备、张飞的情义从桃园开始,当时盟誓同生共死,而结果基本如誓言所说。
关羽在曹操处时受尽恩宠,但依然抛弃一切千里追兄弟,足见情义之深长。
以后关羽死,刘备张飞又不惜性命为其复仇,虽然身死,但三人之情义却永远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间流传。
正所谓刘备之败是输了江山,却赢了情义,只有情义比江山更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