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3a382ea417866fb84a8e77.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第一章总论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答:三种。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从事统计业务的机关、单位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研究数据的内在特征,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过程的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和它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即过程和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答: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分析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a)数量性 b)总体性 c)变异性 d)社会性3.什么是统计总体、统计单位、标志、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并举例说明。
答:(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2)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如,以我国全部普通高等院校为总体,每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就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例如,工人作为总体单位,他们都具备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会、工资等属性或特征。
(4)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性质、属性)的变异。
如:性别表现为男、女,这是属性变异;年龄表现为18岁、25岁、28岁等这是数值上的变异。
(5)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例如,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等数量标志,在各个商业企业的具体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是一个变动的量,这些变动的数量标志就称作变量。
(6)变量值,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变动的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例如,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甲企业职工人数100人,乙企业职工人数150人,丙企业职工人数200人等等,100人、150人、200人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变量值(标志值)。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解答参考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b0ed6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d.png)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解答参考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A. 总体- B. 个体- C. 样本- D. 均值答案:D. 均值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A. 频数与频率分布- B. 图表法- C. 假设检验- D. 概率论答案:D. 概率论3. 以下哪个不是集中量数?-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平均数- D. 方差答案:D. 方差4. 以下哪个不是离散程度的度量?- A. 极差- B. 四分位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答案:D. 变异系数5. 以下哪个不是概率分布的主要类型?- A. 离散型概率分布- B. 连续型概率分布- C. 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答案:C. 偏态分布二、填空题1.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____、____和____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答案:数据、信息、知识2.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是组成总体的每一个____。
答案:元素3.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____个数。
答案:个体4. 描述统计学主要通过____和____来描述数据。
答案:图表、统计量5. 推断统计学主要通过____和____来推断总体特征。
答案:样本、假设检验三、简答题1. 简述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及其关系。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是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个体和样本是总体的两个层次,样本是个体的一部分,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特征。
2. 简述集中量数和离散程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答案: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主要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
离散程度是用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主要包括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
集中量数和离散程度都是描述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释。
3. 简述概率分布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统计学原理课后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简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e9a4da360cba1aa811daad.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
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
它同样使用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不需要调查结果投影到总体的情况)。
3.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分类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用比例,百分比,比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统计学原理 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 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56353e87c24028915fc3dd.png)
简答题: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如经济类型是品质标志,标志表现则用文字具体表现为全民所有制等;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运作的结果。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3) 调查项目:即指对调查单位所要登记的内容。
(4) 调查表:就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所排列的一种表格形式。
调查表一般有两种形式:单一表和一览表。
一览表是把许多单位的项目放在一个表格中,它适用于调查项目不多时;单一表是在一个表格中只登记一个单位的内容。
(5) 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的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等。
具体收集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等。
(6) 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是指确定登记资料的地点;调查时间:涉及调查标准时间和调查期限。
(7) 组织计划:是指确保实施调查的具体工作计划3.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着,报告单位是调查哦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如,对某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该市所有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而每一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同事又是报告单位;又如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收入状况调查,该市多有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是调查对象,每一职工是调查单位,而每一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调查对象是应搜集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
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具体单位。
5.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选取一部分重要样本进行调查,这些重要样本在量的方面占优势;而典型调查是有目的的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侧重该样本的质的方面你做的时候,记住量和质的不同6.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dcb630ff00bed5b9f31d34.png)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
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b963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b.png)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
B. 样本。
C. 参数。
D. 统计量。
2. 在统计学中,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称为什么?A. 参数。
B. 样本。
C. 统计量。
D. 方差。
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统计量?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标准差。
4. 如果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很大,表示什么?A.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大。
B.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小。
C. 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偏移。
D. 数据集的分布形状不规则。
5. 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的形状是由哪个参数控制的?A. 均值。
B. 标准差。
C. 方差。
D. 自由度。
二、填空题。
1. 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30,总体标准差为5,样本标准误差为?答,0.5。
2.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下四分位数为30,上四分位数为40,该组数据的四分位差为?答,10。
3. 某随机变量X的期望为20,方差为16,标准差为?答,4。
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答,95.44%。
5. 在t分布中,自由度为10时,t分布的峰度为?答,3。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答,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参数是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依据,而统计量是对样本进行推断的依据。
2. 请解释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曲线是一个钟形曲线,以均值为中心对称,曲线两侧尾部逐渐下降。
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中位数、众数重合,曲线的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宽窄。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一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68%,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5.44%,距离均值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9.73%。
3. 请解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
答,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在于t分布是以样本容量为自由度的分布,而正态分布是以总体为基础的分布。
统计学原理(北大版)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北大版)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177bf3360cba1aa811da89.png)
第一章统计总论1、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参考答案:统计中的标志与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称作变异。
个体必须在某方面是同质的,这是构成总体的前提,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又必须是不相同的,即各个个体之间必须存在差异。
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变异才有必要进行统计,变异是统计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差异,所要研究的内容都完全一样,那就不需要统计、不需要综合分析了。
变异对统计以及具体的统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2.怎样理解统计的不同涵义?它们之间构成哪些关系?参考答案:“统计”一词的涵义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统计资料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和统计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
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4.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参考答案: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学原理练习册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练习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b23c6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3.png)
第一章1.如何理解统计中的变量?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2.如何理解统计总体性的特点?3.标志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哪几种?4.简述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关系?5.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6.现代统计学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7.试述统计总体的特点?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的;第二,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8.统计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9.统计发展史上有哪些主要学派?其学术观点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是谁?10.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等。
11.统计的计量尺度是如何规定的?这种规定有何意义?12.统计学涉及哪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在建立学科体系时有什么作用?13.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统计工作过程表现为哪几个环节?14.标志和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1分)(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不论什么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
(2分)联系:(1)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数量标志值汇总得到的;(2)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第二章1.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何谓调查项目?拟定调查项目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调查项目是统计调查的具体内容,它是由调查对象的性质、调查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包括调查单位所须登记的标志及其他有关情况。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22ab40767f5acfa1c7cd46.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1、环形图与饼图的区别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圆形,它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环形图与饼图类似,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
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总体或样本中的每一部分数据用环中的一段表示。
而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组成部分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例,而环形图则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每一个总体或样本数据系列为一个环。
因此,环形图可显示多个样本各部分所占的相应比例,从而有利于比较研究。
2、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①条形图使用图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固定,直方图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组距;②直方图各矩形连续排列,条形图分开排列;③条形图主要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展示数值型数据。
3、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作用是什么?⑴定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按照可变的标志划分为若干组份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⑵作用:①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②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③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什么是统计总体,其基本特征是什么?⑴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独立的个别事务的整体。
⑵基本特征:大量性 同质性 差异性5、统计标志及标志的具体表现⑴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⑵具体表现:跟在总体单位特征后面的文字描述或数值表示。
6、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哪些?①调查目的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调查项目④调查表⑤调查方式和方法⑥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⑦组织计划7、假设检验的步骤①提出假设 ②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 ③规定显著性水平α ④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 ⑤做出统计决策8、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最小显著差异法(LSD )的具体步骤:第1步:提出假设:H 0:j i μμ=;H 1:j i μμ≠第2步:计算检验统计量:j i x x -。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7b39a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a.png)
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题1、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200以下,第二组200-220,第三组220—240,第四组240以上。
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
A.100B。
180C。
190D.200正确答案:C2、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到原来的1/4,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A.4倍B。
8倍C.16倍D。
20倍正确答案:C.3、下列属于总体的是().A.某县的钢材总产值B。
某地区的粮食总产量C.某公司的全部销售收入D。
某企业的全部产品正确答案:D4、某县某年平均每100名女性人口的男性人口为115人,这个指标属于( )。
A。
结构相对数B。
比例相对数C。
强度相对数D.平均数正确答案:B5、某企业2005年的产值为300万元,2010年产值为400万元,平均每年增加()。
A.20万元B。
25万元C。
50万元D.100万元正确答案:A6、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30%,那么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加( )。
A。
20%B.30%C。
40%D。
50%正确答案:B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
A。
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D。
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正确答案:D8、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10%,则现在1元钱( )。
A。
只值原来的0.91元B。
只值原来的0.88元C.与原来1元钱等值D。
无法与原来比较正确答案:A9、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职工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0+9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 )。
A。
增加90元B.减少90元C。
增加110元D。
减少110元正确答案:A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人均利税额是( )。
A。
都是连续变量B.都。
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正确答案:D11、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e80859bb68a98271fefa6d.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1、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有什么关系?答:(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2、结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关系。
答:(1)比例相对指标有反映总体结构的作用,与结构相对指标有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二者对比方法不同,说明问题的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结构性比例,一般侧重有一个经验数据。
(2)强度相对指标也反映一种比例关系,相对比例指标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比例而非结构性比例,不存在经验数据。
3.答: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答:在编制综合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量过度到能够相加的量所引入的媒介因素,就称为同度量因素。
其作用为:(1)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2)具有权数的作用,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4、Y=a+bx中,a,b的含义各是什么?答:a,代表直线的起点值;b,是回归系数,代表自变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或减少值。
5、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答:联系:统计指标是建立在标志值的基础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的加总。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
区别:1、统计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的,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2、统计指标都是用数量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以不用数量表示;3、统计指标是由多个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而统计标志是未经任何综合只代表某一个体现象。
6、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答: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
统计学原理-试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5908bf1a37f111f1855b3e.png)
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相邻两数之间可插入无限小数的变量是()A 确定性变量B 随机性变量C连续性变量D离散性变量2.了解某工业企业期末的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当场进行观察、计数,这种采集资料的方法是()A 采访法B大量观察法C 报告法D直接观察法3.某地区1996年底人口为1000万人,零售商业网点为4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逆指标为()A 2.5千人/个B 250人/个C 0.25个/千人D 250个/人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A 权数所在的组标志值的大小B 各组组距的大小C总体单位数的多少D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5.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A 意义不同B作用不同C计算条件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6.下列总量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 工业总产值B 商品销售量C 人口出生数D 水库储水量7.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上下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A 众数无法确定B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下限D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8.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A 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C抽样误差的可靠度 D 抽样误差的可能的范围9.零售价格增长2%,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A 7%B 7.1%C10% D3%10.对于直线模型Y=15+7t,若t每增加一个单位,则Y增加()A 15个单位B 22个单位C 7个单位D 8个单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研究的特点有()A数量性B总体性C 质的规定性D社会性E变异性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每人平均的国内生产净值 B 每个职工的平均工资C每人平均的棉花产量 D 每个职工的平均年龄E 每人平均钢产量3.下列各种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A职工按年龄分组 B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 工人按工资额分组D 企业按所有权分组E人口按行政区划分组4.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一般是()A确定同度量因素 B 按随机原则综合编制C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时期D将两个过渡后总量指标进行动态对比E 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5.影响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因素有()A标志变动度 B 抽样误差范围C可信程度 D 抽样方法E 抽样的组织形式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统计学简答题完整版
![统计学简答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12840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6.png)
统计学简答题完整版统计学简答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简答题l.获得数据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
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
(3)分层抽样分层抽样也叫分类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
(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
(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2.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数据分为哪几类数据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表示。
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有不唯一性。
众数主要用于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表示,也不受极端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影响。
它将全部数据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数据比中位数大,一部分比中位数小。
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be5ec64028915f804dc28c.png)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品质标志可否汇总为质量指标?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
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它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可用数值表示,具体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菜形成统计指标,但不是质量指标,而是数量指标。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体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3.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具有综合性,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不具有综合性;指标具有可量性,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4.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虽然都是全面调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普查属同一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
全面统计报表需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项目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这就可以通过普查来解决。
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经常组织,因此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靠全面统计报表。
5.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三者多少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具有调查单位少,省时省力的特点。
但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首先,调查单位的意义和取得方式不同,重点调查是选择为数不多但标志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绝大比重的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的选择具有客观性;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意识选择的代表性单位,单位的选择具有主观性;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按照随机原则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具有较高代表性。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606dd60c22590102029d73.png)
1.如何理解统计的含义?答:所谓统计,使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2.如何理解统计的研究对象?试述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1)数量性:这是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的原料;(2)总体性: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差异。
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就是说,总体各单位除了必须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作为它们形成统计总体的客观依据以外,还必须要在所要研究的标志上存在变异的表现。
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
3.什么是统计总体?其基本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总体单位?答: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4.举例说明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
答: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标志和指标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需要通过对各单位标志的具体表现进行汇总和计算,才能得到相应的指标。
如果要研究某一企业的职工状况,企业职工人数是统计指标,每个职工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性别、年龄等是标志。
5.什么是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统计指标: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统计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反映所研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构成要素:指标的概念和指标的取值1.什么是统计数据整理?简述统计数据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统计学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简答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cbbe1f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f.png)
统计学简答题汇总1、标准正态分布(u分布)与t分布有何异同?相同点:集中位置都为0,都是单峰分布,是对称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由度是⽆限⼤时)不同点:t分布是⼀簇分布曲线,t 分布的曲线的形状是随⾃由度的变化⽽变化,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的形状不变,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的形状参数为1。
3、简述直线回归与直线相关的区别。
1资料要求上不同:直线回归分析适⽤于应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变量是选定变量;直线相关分析适⽤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
2 两种系数的意义不同:回归系数是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回归系数越⼤回归直线越陡峭,表⽰应变量随⾃变量变化越快;相关系数是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向和紧密程度的,相关系数越⼤,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越⼤。
第⼀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2、抽样中要求每⼀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1)代表性: 就是要求样本中的每⼀个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
(2)随机性: 就是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率被抽作样本。
(3)可靠性: 即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果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的可信度。
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观察⼀定数量的个体⽅能体现出其客观规律性。
每个样本的含量越多,可靠性会越⼤,但是例数增加,⼈⼒、物⼒都会发⽣困难,所以应以“⾜够”为准。
需要作“样本例数估计”。
3、什么是两个样本之间的可⽐性?可⽐性是指处理组(临床设计中称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要求基本齐同,也称为齐同对⽐原则。
实习⼀统计研究⼯作的基本步骤1、什么叫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与统计学、卫⽣统计学、⽣物统计学有何联系与区别?医学统计学:是运⽤统计学原理和⽅法研究⽣物医学资料的搜索、整理、分析和推断的⼀门学科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科学。
统计学简答题完整版
![统计学简答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c37c2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60.png)
一、统计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P2含义:“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和统计学。
统计活动是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做出相应的推断、分析的活动,通常被划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用以表现研究现象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数据;统计学则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本质: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二、统计数据有哪些分类?不同类型数据有什么不同特点?P71.统计数据按照所采纳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指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类数据与定序数据两种。
定量数据是指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距数据与定比数据两种。
2.统计数据按照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绝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有明确的计量单位。
相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它通过其它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比照来表达联系关系。
平均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表达现象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3.统计数据按照其X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与实验数据两类。
观测数据是通过统计调查或观测的方法而猎取的反映研究现象客观存在的数量特征的数据。
实验数据是在人为操作的条件下,通过实验的方法而获得的关于实验对象的数据。
4.统计数据按照其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始数据与次级数据两类。
原始数据是指直接向调查对象搜集的、尚待加工整理、只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
次级数据也称为加工数据或二手数据,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各种非原始数据。
5.统计数据按照其时间或空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时序数据与截面数据。
时序数据是对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即空间状态相同,时间状态不同〕。
截面数据是对一些同类现象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即空间状态不同,时间状态相同〕。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aea645af7ec4afe04a1df40.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1.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如学生的性别、职工的文化程度等,品质标志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则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其标志表现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如学生的成绩、职工的工资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
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3.一个完整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答: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
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又是一致的。
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而填报单位也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一致。
5.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6.简述什么是普查及普查的特点。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f7d67d0b1c59eef8c7b4fd.png)
一、单项选择题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A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3、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A算术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4、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大,则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是()A甲比乙好 B 乙比甲好 C二者一样 D 无法比较5、在进行组距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据时,一般是将此值()A归入下限所在组 B归入上限所在组 C上述二者均可 D另行分组6、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价格提高了()A9.5%B109.5%C1.85%D1.25%7、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用()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年末人口数B年新增人口数C月末库存量D月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三、填空题1、某班组有8个人,其日产量分别为8、9、9、10、12、12、12、14,由此可得日产量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环比增长速度加()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中点位置的值称为()。
5、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的关系。
四、简答题1、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优越性?2、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40393d580216fc700afdcc.png)
四、简答题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含义?答: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什么是变量?举例说明离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答:变异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
变异标志又被称为变量,即变量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
在统计中的变量是用于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都是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
比如商品销售额可以是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等等,这些数字就是变量值。
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举例离散变量:对家庭总体按家庭成员数分为以下几组:一个人的,两个人,三个人的,四个人的,五个人的,六个人的组,这里“两个”“三个”等,就是单项式分组的组名称,具有离散型数量特征举例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帮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如,工人按工资分组,可作如下组距式分组:1300~1400元,1400~1500元,1500~1600元等。
3、请分别说明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
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
1、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有什么关系答:(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2、结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关系。
答:(1)比例相对指标有反映总体结构的作用,与结构相对指标有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二者对比方法不同,说明问题的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结构性比例,一般侧重有一个经验数据。
(2)强度相对指标也反映一种比例关系,相对比例指标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比例而非结构性比例,不存在经验数据。
3.答: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环
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答:在编制综合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量过度到能够相加的量所引入的媒介因素,就称为同度量因素。
其作用为:
(1)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
(2)具有权数的作用,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4、Y=a+bx中,a, b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a,代表直线的起点值;b,是回归系数,代表自变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或减少值。
5、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联系:统计指标是建立在标志值的基础上的,它是各个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的加总。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关系。
区别:1、统计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的,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
2、统计指标都是用数量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以不用数量表示;
3、统计指标是由多个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而统计标志是未经任何
综合只代表某一个体现象。
6、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 后对比。
其编制要点是:将不能直接加总所研究的现象,通过同度量因素的加入,过渡到能够加总综合的价值指标;用来对比的两个时期的价值指标中,所加入的同度量因素必须令其固定在一个
时期的水平上,以此对比得出的总指数就是所研究现象综合变动的程度。
7、什么是标志与指标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有品
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
指标是用来
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 一般来说, 统计指标包括六个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范围和指标数值。
区别: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标志由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
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示的。
联系: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进行直接汇总或间接计算分析来的。
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互变的关系,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可以转化为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了。
8、应用平均指标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答:(1)注意所研究对象的同质性(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4)注意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9、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不同答:(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
(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
(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10、什么是抽样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答:抽样误差:是按随机原则抽样时所得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总量上的差异。
由于总体指标虽然客观上存在,但事先无法知道,所以这种实际误差是无法计算的。
抽样估计所考虑的抽样误差一般不是指上述的实际误差,而是指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产生的样板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离差。
它是由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的标准差来反映的。
他说明样本指标的代表性
大小以及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差异的一般范围。
11 为什么有了综合指数还要使用平均指数答:综合指数在计算时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有全面的原始材料;二要有对应的不同时期的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的资料。
但在实际工作中,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它所要求的资料,因此还要使用平均指数。
平均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的,可以用非全面资料来计算总指数。
1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什么不同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
时点指标
是反映总体在某一特定时刻(瞬间)上的总量。
两者区别:
1、时期指标的主要特点是:①指标数值可以连续计量,每个时期的累计数表明现象在该时期活动过程或发展过程的总成果;②同一总体,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
2、时点指标的主要特点是:①指标数值只能按时点间断计数,不能累计;②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之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的依存关系。
区别:(1 )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登记的,而时点指标的数值是在某个时间点上间断计数取得的
(2)时期指标的数值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的数值不具有累加性;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所登记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所登记时期的长短没有关系。
1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是什么
(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
(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
(3)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相同。
一般说,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些。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而且同一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
14、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答:(1)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
(2)对于两个变量X 和Y 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可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
(3)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个变量都必须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15、比例相对数和强度相对数
答:(1)比例相对指标有反映总体结构的作用,与结构相对指标有密切联系。
所不同的是二者对比方法的不同,说明问题的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结构性比例,
一般侧重有一个经验数据。
(2)强度相对指标也反映一种比例关系,相对比例相对指标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比例而非结构性比例,不存在经验数据。
16、平均数有哪几种类型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17、简述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答:(1)总体单位之间的标志变异程度;
(2)样本单位数目(样本容量)的多少;
(3)抽样方式的选择;
(4)抽样组织形式的影响
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2、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3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要使用基期的质量
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而质量指标指数要使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称之为“数基质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