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常识:白居易简介
唐代诗人白居易人物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白居易人物生平简介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人物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人物简介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与李白、杜甫、元稹,世人称“盛唐四大家”。
唐朝,华州下邽人,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
白居易的祖父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到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省新郑)东郭宅。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稹合称“元白”。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
蒲镇李正已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的民不聊生。
白居易两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不久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令(780年)一年后又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篱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符篱(济南徽符篱集)度过童年时光。
白居易和并称“苻篱五子”的苻篱人刘翕习、张仲远、章美退、贾握中、贾元犀,一同泛舟陴湖游流沟寺,登五武里山,诗酒盘桓,称盛会焉。
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迁居住于武宗会昌六年。
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的口都生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也有很大影响。
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称“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啜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二能唱《琵琶》篇。
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的简介白居易的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
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较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唐代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简介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赞扬。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是这个时期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风格独特,内容丰富,被誉为“诗魔”。
白居易的个人生平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出生于江西,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
他的父亲是唐代的名臣,曾任太常博士。
白居易年轻时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曾在太学学习,后来又到洛阳任职。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魔”。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方面。
他的诗歌作品风格独特,内容丰富,被誉为“诗魔”。
他的诗歌作品主要包括《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二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三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四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五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六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七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八首》等。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有很强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多以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生活情趣为题材,以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抒情自然的风格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被誉为唐代文学的瑰宝。
白居易的政治生涯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
他曾经历过唐宪宗、唐穆宗和唐敬宗三朝,担任过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太子詹事等职务。
他在政治生涯中,曾经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比如减轻赋税,增加民生福利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赞同和支持。
但是,他也因为这些建议而招致了一些权力集团的反对和打压,最终被贬官。
白居易的后世影响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政治思想也为后代政治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思想被誉为唐代文化的瑰宝,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结语唐代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和政治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这个诗人的简介是谁
白居易这个诗人的简介是谁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开元文学的创作代表,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白居易出生于702年,是唐代末年大诗人白曼婷之孙,原籍太原,祖籍淮南。
白居易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习文,工诗文、音乐、绘画,天赋异禀,十分聪明。
唐玄宗开元年间,白居易参加进士考试,考中进士第一名,被任命为翰林学士。
此后,他历任礼部员外郎、相府判官、工部侍郎等职。
白居易一生的辉煌成就主要表现在文学和政治方面。
白居易写诗大量,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多以真情实感、咏史抒情、婉约清新和富于思想性、人道主义的特点著称,被誉为“诗史之王”。
他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描写了生活、自然、人情,艺术表现手法也十分多样化。
其中以咏史抒怀的《长恨歌》、婉约清新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富于思想性的《琵琶行》等诗作最具代表性。
除了诗歌,白居易还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戏剧等,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一般情況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富于现实意义的时代特色,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梦觉川谣》、《新乐府》、《肯定魏徵事功并序》、《西厢记》等。
除了文学,白居易也是一位政治家。
他对内加强了法律制度,安定了社会秩序,减轻了民众的负担。
同时,他支持文化教育,注重社会福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作为唐代官僚,他在朝廷内也担任过要职,曾历任中书舍人、检校太保、秉笔吏部,他致力于教育能人才士,并制定为官规范行为的《新笺格》,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用人标准成为后世品格典范。
综合来看,白居易具有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干,他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他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他的人物形象,是唐代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灵感来源。
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为中华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增添了重要的一笔,他的影响将持续影响着后人。
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生平简介白居易生平简介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生平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
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简介白居易画像白居易(772年~846年), 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目录人物简介人物生平简历为官嗜酒成就诗歌理论创作总析研究资料居易故居经典之作《放言五首》(其三)《池上竹下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长相思》《长恨歌》《暮江吟》《琵琶行》《钱塘湖春行》《花非花》西湖就任白居易墓居易湘灵白居易传贴吧相册人物简介人物生平简历为官嗜酒成就诗歌理论创作总析研究资料居易故居经典之作《放言五首》(其三)《池上竹下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长恨歌》《观刈麦》《暮江吟》《琵琶行》《钱塘湖春行》《花非花》西湖就任白居易墓居易湘灵白居易传贴吧相册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祖籍山西太谷县,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白居易的祖父后来在河白居易半身画像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 正月二十日(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
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 ,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白居易与符离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和符离人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并称“符离五子”,他们同泛陴湖,游流沟寺,登武里山,诗酒盘桓,称盛会焉。
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曾任尚书左丞、右卫大将军、户部尚书等职务,为唐代文坛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其诗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一、生平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河南福州浮山(今福建福州市闽侯县)人。
他的祖父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宰相白居易,父亲是当时的贺州刺史。
白居易从小聪明好学,对文学特别感兴趣。
他曾经在礼部上任职,后来调任秦州尉,又在安禄山之乱中受到牵连,于是干脆辞官离开政治舞台,专心致力于创作。
白居易曾经游历各地,多次经历风雨坎坷。
他的一生写了很多诗歌和文章,文学作品传世至今,成为我们了解唐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他的文学风格清新、生动,充满了人情味和现实意义,被后人称为“白乐天风”。
二、创作特点白居易擅长写家居生活、民间风情、议论时政、叙述历史等,其诗歌在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方面较为细腻。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深刻,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著名。
《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感情纠葛,通过对贵妃的形象描绘和感情渲染,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另一首著名诗歌,也是古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杰作之一。
它通过对琵琶女的描绘,反映了唐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影响和价值白居易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他的诗歌不仅受到了当时的高度认可,也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颂。
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等都被人们传唱和引用,成为了经典名句。
同时,他的诗作和思想也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新诗运动和风雅文化的兴盛。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风雨沧桑,也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学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文学作品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仍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白居易诗人简介
白居易诗人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人物生平:1、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2、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3、贬谪江州: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
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是唐朝中期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之一,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许多人奉为传世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歌以骈文、律诗、绝句为主,代表作品多达数百首,其中既有关于政治社会的杂感,也有关于人生哲理的深思,还有饱含情感的爱情诗歌。
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一下白居易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一、生平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河南汝南县。
他出生于大唐盛世,祖父白君嗣和父亲白敏中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
白居易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了超群的才华和文学天赋,被人们誉为“童年奇才”。
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多次中进士、及第。
他曾经担任过很多的官职,如尚书左丞、吏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太子少傅等,一生中历任过35个官职,也多次担任过辅佐皇帝的要职,深得当时的唐宪宗和唐文宗的信任和赏识。
白居易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他广泛的文学创作。
他的诗文,风格灵活多变,描写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概括了人生之道,体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智者的人格和风貌。
他的作品在当时就非常有名,后来更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下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代表作品1.《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的律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声音婉转、沉浸在痴情和思念中的女子,她象征着爱情的力量和人类情感的深度。
这首诗歌像一首旋律优美的中国古乐,表现了人类性情的美好和多情。
2.《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联言体的律诗,也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描绘了人生的离别,生命的转移和人生的哀愁,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流露出对老友离去的遗憾和痛心,是一首情感深刻,艺术造诣高深的诗篇。
3.《长恨歌》《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具有宏大的史诗气魄和细腻的人物描写。
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生平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父季庚,做过彭城县令,徐州、襄州别贺。
白居易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
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
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
十八年(802),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
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
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
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
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
他的建议未及采用,写有《寓意》等诗表示惋惜。
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所提治理方案,是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
这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今陕西周至),作《观刈麦》,《长恨歌》。
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
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
次年授左拾遗。
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
《白居易简介》课文解读
《白居易简介》课文解读白居易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文学家,以其豪放开朗的诗风和才情横溢的才华,被誉为唐代文坛的瑰宝。
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和情感的真挚表达,深受后世文人所推崇。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白居易简介》这一课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背景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山东济南人。
他生于字画世家,父亲为文学家,家境优渥。
由于家庭条件和良好的教育背景,白居易在少年时期就展露出出色的文学才华。
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写出优秀的诗作,并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二、文学成就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
他的诗作多以抒发思乡之情和表达爱情为主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他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他的诗作还注重思想性,常常可以通过一两句简洁的表述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是《长恨歌》,这首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为背景,以真挚的情感和婉约的词句描绘了一段壮美的爱情史诗。
此外,还有《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作也广受赞誉。
三、白居易的影响白居易的诗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开创了唐宋诗歌新的风貌。
他的作品结构严谨、表达简练,立意深刻,被后世文人视为学习的榜样。
他以诗才旺盛而广为人知,被誉为“诗中之诗”,对于后代的诗人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白居易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对人生的思索、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爱情的赞美等。
他同时拥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风格,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观赏性。
四、结语白居易作为一位唐代文学巨匠,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犹如一面明镜,反映出了人们对爱情、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通过对《白居易简介》的解读,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受到启发。
白居易的简介及生平事迹
白居易的简介及生平事迹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的称号。
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文学家,文章精切,特别擅长写诗,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白居易早年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关怀民生,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须取材于现实事件,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他晚年虽仍不改关怀民生之心,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时放意诗酒,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
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号“元白”,两人是文学革新运动的伙伴。
晚年白居易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为“刘白”。
被人称为“敕封诗仙”,而李白是后世才由“谪仙人”,才由民间转尊为“诗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时就已广为流传于社会各地各阶层,乃至外国,如新罗、日本等地,产生很大的影响。
重要的诗歌有《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秦中吟》、《新乐府》等,重要的文章有《与元九书》等。
1、心瞩洛阳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从江西浮梁县到洛阳省母。
贞元二十年(804年)二月,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曾春游于洛阳。
长庆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不想去长安,打算回洛阳隐居。
便将自己剩余的俸薪,又加上两匹马作价的钱,在洛阳履道里(今洛阳市东南赵村东狮子桥一带),买下原散骑侍郎杨凭的旧宅。
实现了他“但道吾庐心便足”的夙愿。
不久白居易又奉召出任苏州刺史。
宝历二年(826年)他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
太和元年(827年),他奉使到洛阳,与皇甫镛、苏弘、刘禹锡,姚合交游。
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57岁,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月到洛阳,长期住在洛阳龙门东山香山寺,至直18年后终老。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的简介资料说起白居易,相信大家对他都有所耳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简介资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号称“诗王”,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汉族,公元772年2月28日生,河南新郑人,进士学历,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后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再后又升迁杭州、苏州刺史,晚年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职。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主要作品有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等近三千首诗。
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社会关系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河南巩县县长,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曾任江苏徐州别驾。
据《新唐书·白居易传》记载,白居易刚出生七个月就能翻书,他用姆指划拉的“之”、“无”两字,重试数百遍都象形不差。
白居易五岁能吟诗,九岁识声律,读书十分刻苦。
白居易十六岁时,拿着自己的诗作去京城长安应考。
考前,白居易将自己写好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呈递给当时的诗坛领袖人物顾况看。
顾况没看诗作,先看署名后,讥讽笑道:“长安百物贵,白居大不易!”然而当他读到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转而又惊又喜地说:“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在顾况的大力推荐下,白居易考中进士,从此名扬天下,此桩轶事亦传为美谈。
白居易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诗歌文学的“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在洛阳时,还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政治生涯:为官白居易的政治生涯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公元800年,29岁的白居易考中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唐朝后备干部。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简介与生平介绍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简介与生平介绍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居易的一些介绍,一起了解下吧。
白居易的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白居易的生平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诗人白居易的简介
诗人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 846),唐代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字元亮,号香山居士,
江苏宝应(今江苏宝应县)人。
他是唐代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也是元曲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历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一诗人”。
白居易的成长于宝应的文体诗歌和元曲文艺熏陶之下,使他体悟到了无常的本质,用
其深厚的诗思,咏叹生活的荒凉与苍凉,诠释出一种“暮节令人怆然”的雅致情怀,在他
的诗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白居易主要有《咏叹诗集》、《上元颂》、《七律》、《重阳词》等作品,历史上有50多种版本流传下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以主题深远、语言优美、手法高超而著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出杰作。
白居易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他生活中的悲痛,而且抒发出由悲痛而生出的聪明和无比富
足的思想,写出了一部有内涵、又能提醒人们思考的艺术品。
同时,他还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强调“病入膏肓”,强调理想追求精神世界的博大精深,拒绝神机妙算和超现实主义。
他独具一格又十分有趣,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令后世人深深记他精神的活力。
白居易不仅仅是唐朝的精神领袖,而且是20世纪以前中国现代革新的灵感因素,如
古典艺术、政治思想、民族认同意识等。
他几乎所有的诗,可以在苦闷、安逸、政治、社
会挫折等方面找到启示。
所以,历史上有“天下第一诗人”之称,历代读者也都把他作为
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诗人而崇拜和致敬。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他白傅。
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
唐元和十年(815)被贬为江州司马,历时四年。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传说始生就会说话,能认识“之无”二字,五六岁就能懂得声韵,十五岁就能做诗作赋。
十七八岁时,曾一次携带着自己作的诗文到长安,特意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起初瞧不起他,一眼觑卷上的名字“居易”二字,便戏笑他说:“居易、居易,长安米价昂贵,恐怕居住下来大不容易”。
可是当他翻阅到白居易的诗卷第一篇正是《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特别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顿时吃惊,非常欣赏称赞,慌忙改口说:“有才如此,能作这样的诗真是难得,那就在长安居易不难了”。
于是设宴款待,多方宣扬,白居易的声名大振。
白居易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和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德宗贞元十六年(799)考中进士。
十八年应吏部拔萃科考试,入甲等,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二年(807年)十一月,授翰林学士。
次年五月拜左拾遣。
他的立身处世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时,他抱着“达则兼善天下”的政府态度,为民请命,勇敢战斗。
曾提出“尊贤能以澄清吏治,薄税敛以安民生,罢兵革以苏民困”等主张。
为了反对宦官吐突承璀做掌握兵权的“招讨宣慰使”,甚至当面指责唐宪宗的错误,引起皇帝的愤怒,幸有李绛(监察御史,直言敢谏,尤疾宦官专横)救助,才免于罪处。
自元和三年至五年的三年谏官任内,是白居易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为了实现自己政治主张而进行勇猛战斗的时代,也是他创作上的黄金时代。
他的最富于斗争精神的所谓“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元九书》)的讽谕诗就是这时写的,其中《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等诗,锋芒尖锐,象连弩一样射向黑暗势力,使“权豪贵近者变色”,“执政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同上)。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简介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白居易简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贬谪江州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
白居易的内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龙门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陕西下邽人,晚号香山居士,死后葬洛阳城南香山“白园”,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之称。
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新乐府运动:由中唐诗人白居易和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乐府: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正式设立。
诗歌中的“汉乐府”指的就是两汉乐府诗。
乐府诗:包括两汉乐府诗,也包括自东汉末年到唐代(二世纪后半叶至七世纪初),可以用作歌词来歌唱的诗,以及沿用乐府诗题仿作的诗。
新乐府:模仿乐府诗而又不再用乐府旧标题,依据内容另取一个新标题的乐府诗,即新题乐府。
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如《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三吏”“三别”等。
中唐由“元白”倡导,发起了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派:代表人物是元稹和白居易,合称“元白”,但白居易是这一派的理论奠基人,诗歌成就也更高,是真正的代表。
创作主张: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我们把“时”和“事”合起来就是一个词“时事”,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要为“时事”服务,为政治、社会现实服务。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
2、主张用浅切平易,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诗。
据说白居易写诗经常是一改再改,一直改到不识字的老妇人都能听懂为止,这不免有些夸张,但他的诗读起来通俗易懂却是事实,“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
白居易这个人:白居易的一生以44岁时被贬为江州(江西九江)司马为分界线,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
1、44岁之前,白居易创作了大量揭露弊政和各种不合理现象的讽喻诗,有很高的成就。
2、44岁之后,日渐消沉,用佛家的色空思想看待一切荣辱得失;用道家的“知足不辱”明哲保身;用儒家的“独善其身”寻求内心平衡(其基本思想是佛家的,晚年笃信佛教)。
埋头写闲适诗。
白居易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前半生。
后半生虽也有佳作,但艺术性较强,思想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