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
《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
《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 《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的全部内容。
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1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氢气燃烧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进一步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3、能正确的分析出常见物质的构成粒子,是分子还是原子.4、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5、进一步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具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重点: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现象、结论及反应类型的区别。
难点:区别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
三、学法指导:比较与对比法。
当我们要寻找两件事物相同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比较和对比。
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似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本节课中“水的分解与合成"、“分子与原子”、“化学反应与分解反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等知识就采用了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四、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
2、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保持不变的微粒是和,生成的新微粒是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则不可以再分。
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4、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和等,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是由构成;铜、金刚石、氦气等是由构成.5、由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水的分解与合成3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解释: 当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成了氢原 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 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 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 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
分解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__________,原子_________, 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 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 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 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 子不可再分。 子不可再分。
复习提问 1.水的三态变化是_______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是_______ 1.水的三态变化是_______变化 物理”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 2.在此变化中水分子发生了那 2.在此变化中水分子发生了那 些变化? 些变化? 3.在水中插入电极 通直流电, 在水中插入电极, 3.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 水分子会如何变化? 水分子会如何变化?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 A.分子重新组合 A.分子重新组合 B.分子分解为原子, B.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分子分解为原子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5.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5.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水冷凝为冰 A.水冷凝为冰 B.糖溶解到水中,水变甜 B.糖溶解到水中, 糖溶解到水中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体温计指示出体温的高低 D.体温计指示出体温的高低 )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一)水的分解导学案主备:林震 审核:黄新钟 课型:新授 授课人: 时间:一、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进一步了解水的组成,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重点)2、掌握分解反应的定义及特点。
(重点)3、认识原子与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掌握二者的本质区别。
(难点) 二、前置自学(1)预习课本39页,完成下列内容:1、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通 电(填直流或交流),并且在水中事先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
2、水电解实验的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 。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填大或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填大或小)。
(3)体积比大约是 。
(2)预习课本40页,完成下列内容:3、检验气体: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两种物质,正极上是 ,体积较 ,能 负极上是 ,体积较 ,能 。
4、水电解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
由 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5、在水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 (改变或不变),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进行了 ,即破坏 ,形成 。
++ +(3)预习课本41页,完成下列内容:6、大多数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 、 、 等,而金属和 稀有气体是由 构成的,如金是由 构成,氦气是由 构成。
三、交流展示: 四、合作探究: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2、画出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以两个水分子为例)3、分子、原子的比较。
五、达标拓展:1)AB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解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水通电后,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所得到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D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所得到的气体体积比1:23、能从电解水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③水通电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 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 、①③B 、①②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A 、分子的质量大,而原子的质量小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水的分解 (1)
1、通过电解水,得到的错误信息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B)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3、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 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 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 反应方程式为: 高氯酸铵→氮气+氯气+水+氧气 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一、水的分解 结论: 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②水是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原子不能再分。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二、原子
原子很小 原子间有间隔 性质: 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二、水的分解
(一)电解水的实验
直流电源
返回
实验探究: 1.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 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 液面有什么变化? 两极都产生气泡,连接正负极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 中间的玻璃管的液面上升。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 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1:2。
2.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处,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气体
气体能燃 烧产生淡 蓝色火焰
该气体是 氢气
结论:1、电解水是 化学 变化。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氢气和氧气, 二者的体积比为 2︰1 。 3、实验说明①水通电分解生成 氢气 和氧气 ② 水是由 氢元素和 氧元素 组成的 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 质的分子 没有 (填“有”或“没有”)发生 变化,只是分子的 距离 和 排列方式 改变 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 的分裂成原子, 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的 分子
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学习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3.知道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学习过程:一.水通直流电分解实验1.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
2.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
猜测这种气体是不是水蒸汽。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说明这是;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说明这是。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大约是。
二.分解反应1.试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上述反应。
2.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以上四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象这样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有人说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和水是分解反应,你同意吗?三.微观解释1.水通电分解是变化。
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和进行了重新组合。
每两个结合成一个,大量的组成。
每两个结合成一个,大量的组成。
2.画图表示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3.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是变化。
变化时,水分子本身,而是水分子的、和发生了变化。
4.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学习小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四.练习与讨论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2.(1)电解水时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2)在正极上得到的气体用检验,证明是气,在负极上得到的气体用检验,证明是气。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则正、负两极上得到的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
(3)根据上述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此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4)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水的分解)教学设计思想: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微粒的角度认识宏观的物质变化,进而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和规律,使化学能为人的素养的提高、科技的进步、环境的改善、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节课的主旨是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起化学核心观念—微粒观和发展观。
其中微粒观是属于知识层面的,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如:化学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物质的性质就不同,这种性质的差别是由于物质内部的结构决定的。
微粒观是比较显性、客观的,它由浅入深地贯穿整个中学化学的始终。
发展观则是学生在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后,对化学进行反思而形成的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更为隐性。
它是微粒观的落脚点,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化学学习的驱动性观念,不容忽视和淡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知道水分解的产物,认识分解反应,鉴别氢气和氧气的方法;2.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3.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或微观动画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微观上解释水的分解过程;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交流反思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问题讨论,活跃学生思维,增进交流与表达意识;2.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并初步形成微粒观。
重点难点重点:做好电解水的实验,知道水分解的产物;难点: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仪器用品1.水电解器、试管、导线、电池、炭棒等;2.金、金刚石、氦气的有关图片。
教学设想教法设计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多媒体展示动画等手段主动获取知识,体现合作互动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验探究、分析总结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2.2《水的分解与合成》课件(1)(鲁教版九年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1、氢气燃烧的现象: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 雾 ,烧杯变烫(放热) 2、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H2 + O2
点燃
水 H2O
点燃
3、氢能源的优点: (1)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2)产物是水没有污染 4、注意: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 氢气不纯,点燃发生爆炸(验纯)
课堂检测
1.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得到 氧 气,负极得到 氢 气,正负 两极气体的体积比是 1:2 , 反应前后, 没 水分子改变, 氢.氧原子 有变。由该实验得出水是 由 氢.氧元素 组成的。 电解水的反应表达式为: 水 通电 氧气 + 氢气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分解 反应。
,
2.水受热蒸发属于 物理 变化,水通电分解属 于 化学 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前者无新物质生成,后 。 者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观角度分析,水蒸发和水分解的本质不同 在于 前者水分子不变,后者水分子改变 。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B ) A.镁+氧气 → 氧化镁 B.碱式碳酸铜 →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C.碳酸钙+水+二氧化碳 → 碳酸氢钙 D.石蜡+氧气 → 二氧化碳+水
5、化合反应: 氢气 + 氧气
(1)定义: H2 + O 2
点燃
水
H2O
点燃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AB
A+B AB
化合反应 A+B
五、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2、构成物质的粒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铜原子保持铜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教案 鲁教版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相关知识
⑴分子的基本性质。
⑵水的三态变化实质上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⑶水的净化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沉淀、蒸馏等。其中蒸馏能得到纯净的水。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本节通过熟悉的水做知识的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重 点
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难 点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变化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性质是一个静止的属性。变化由性质决定,性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
变化的叙述模式为:某物质怎么样了
性质一般的描述:
某物质易、可、能(或不易、不可、不能)+变化
如:蜡烛在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则是化学性质: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则是物理性质。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水的分解
现象
反应式
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一课时)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
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两倍),能被点燃,是氢气。
结论:
水 氢气+氧气
H2O H2+O2
第二单元 第一节水的分解与合成复习学案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H 2O H 2 O 2初三化学第二单元 第一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水的分解,水的合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2、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一、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水在发生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时,只是水分子的 和 发生了变化,水分子本身 ,也没有 生成,所以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
2.水电解实验:水在 电的作用下可以分解。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然后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或 ,以增强 。
3.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
4.分解反应是由 。
5.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水是由 构成的 ,氧气是由 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是由 构成,氦气是由 构成。
(二)探究新知:一、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P 39问题:在水通电分解的实验中:(1)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分别聚集的是什么气体?二者的体积比大约是多少?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两种气体?(3)由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实验结论?小结:(1)实验现象:①两个电极上都有 产生。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较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较 ,二者的体积比大约是 。
(2)检验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聚集的气体较少,用 检验,现象是 ,这种气体是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聚集的气体较多,用 检验,现象是 ,这种气体是 。
(3)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 和 ;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
[学法指导]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多种,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或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二、从微观上认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多媒体展示水通电分解的过程)1.通过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如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小结:(1)水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构成或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
鲁教版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H2
O2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
质化学反应,叫做分解
反应。
第12页
在线测试:
1、下图表达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微观过程。
如下说法错误是(
)。D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源正极相连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与电源负
极相连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 2、用少一根点燃火柴靠近液面下降较多玻多璃管尖
嘴处,慢慢打开活塞氢气,观测。该气体
是
。
氧气
3、用一根带火星木条靠近液面下降较小玻璃管
尖嘴处分析,归慢纳:慢1打、电开解活水是塞化,学变观化测。。 该气体
是 2交、流水。与通反电2思︰分:1解物生质成发两生种物物理质变是化时氢,和气构成,物两氧质者气分体子积比(为填 。
和 氢分子。该试氧验分证子明,在化
学反应中,
可以分再子分,
不能再原分子。
2、能从电解水试验中得出结论是( )c①水电解是吸取能量化学反
应;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③水中具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
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如下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是( C) A、食盐水——水+食盐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气——水
“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 和
没变有化了;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 距离重新排组列合方成式
新。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
我们知道,水的三态变化 是物理变化,变化的只是水 分子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及水分子的能量和运动速率。 水分子没有改变,水没有变 成其他物质。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 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 是否有所不同呢?
Page
1
一、水的分解
水的电解实验
问题一: 水通电会发生什么 变化?
实验现象
Page 17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变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 一变多 AB → A 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多变一 A + B → AB
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叫物质的 化学性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同 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 的分子性质不同。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 质叫物质的物理性质。
点燃
水
(H 2
O2
H2O )
读法: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氢气 + 氧气 → 水
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跟踪练习:
点燃
下列变化是化合反应吗?为什么?
A:糖放入水中形成糖水 B:水 → 氢气+氧气
C:镁 + 氧气 → 氧化镁
D:水和酒精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消毒酒精 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1、化学变化 2、多种反应物一种 生成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1》导学案
备课人:刘政元
【学习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3.认识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重点、难点】水电解实验;从微观上理解化学变化。
【导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阅读课本P,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试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目的是_______ 也可加入_______
(2)在正极上得到的气体用______ 检验,现象是,是____气。
在负极上得到的气体______ 检验,现象是,是气。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则正、负两级上得到的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3)根据上述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旧分子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形成_______。
(4)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2. 观察课本P, 水分子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示意图,了解什么是分解反应。
3. 阅读课本P,
依据图示,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由此你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有何认识?
二、探究学习
1.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______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如果用V 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 A:VB约等于:。
(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重新组合
B.原子重新组合
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D.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三、自我小结、交流共享(5分钟)
四、达标测试
1.小兰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2.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A.水受热后气化
B.储存氮气的钢瓶爆炸
C.氧气溶于水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很大,原子却很小
B.分子是运动的,原子却是静止的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却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却不可分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气+氧气点燃水
B.水通电氢气+氧气
C.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D.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五、评价反思
反思:这节课内容挺多,学生不能都掌握,尤其是从微粒观解释水的电解过程很有难度,对于分子原子的认识也缺乏记忆,课堂时间不够,只好课后多做这方面的练习。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氢气可以燃烧,且产物是水。
2.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与化学变化实质的认识。
3.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4. 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学法指导】: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比较。
【知识链接】:1.描述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
2.画出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从电解水的实验看到,氢气可被点燃。
这是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
⑴实验: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到的现象
⑵结论:
2. 称为化合反应
3. 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4. 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
【合作交流】阅读伴你学页材料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的三大优点:a .b .
c
【拓展应用】:
1.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1)举出一个从环境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2)氢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能和能。
(3)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中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反应前氢气和扬起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填“高”或“低”)理由是。
【检测反馈】①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②在放电的条件下。
氮气跟氧气
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碳气体;③一氧化碳不溶于水;④一氧化碳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⑤二氧化氮有毒,它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⑥生成的硝酸随酸雨水淋洒在大地上,同土壤中的跨物质相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硝酸盐。
试填写下列空白;
(1)短文中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句子是(填序号,下同)同)描述化学性质的句子是;
(2)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时当今全球性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气能源有着广阔的前景。
有研究员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烧”这一设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实现,请写书有关文字表达式。
,。
(2)氢气作为燃烧与现在广泛应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要求答出其中两点),。
还不能普遍使用氢能源的原因是。
【巩固练习】:
1. 从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
2. 举例说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3. 关于氢气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可以作高能燃料,点燃或加热前要检验其纯度。
D.氢气加压,降温可以变成液体。
4.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将依据的物理性质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铜片和铁皮(),水和酒精(),银和水银()A.硬度 B.气味C.颜色D.状态
5. 鉴别氢气、氧气、空气三种无色气体,最简便得方法是()A.试验其溶解性B.闻气味C.用带火星的木条D.用燃着的木条
6. 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氢元素和氧元素B.氢分子和氧分子C.氢原子和氧原子D.水分子
7.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水——→氢气+氧气
B.蔗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C.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
D. 硫+氧气——→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