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推荐3篇)
![六年级语文上《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e67c4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a.png)
六年级语文上《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推荐3篇)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上《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一、学习导读,明确爱的主题(约2分钟)自读导读内容,思考:1、本单元的学习的主题是什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一定要渗透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学习每组课文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读导读的内容,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二、听写词语,引发爱的'思考(约5分钟)1、板书课题。
2、听写词语:“塑料、褪色、饼干、节奏、乐谱、吉祥、抑扬顿挫、相依相随”。
3、大屏幕显示,集体评改,提出要注意的字。
4、提问:(1)在这些词语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学生找到“相依相随”)(2)“相依相随”什么意思?(换词理解,拓宽词汇量)(3)谁和谁相依?谁和谁相随?哪一部分写的是“相依”,哪一部分写的是“相随”?(学生找到:老人和海鸥相依,海鸥和老人相随。
1—13自然段写的是“相依”,14自然段到最后写的是“相随”。
)(设计意图:听写是对学生预习课文的检查,落实了第一个目标,而且突出了新课标提出的对写字的强调。
同时借助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深厚情谊的关键词语“相依相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弄清课文大意。
)三、品读句段,感悟爱的深情(约20分钟)1、默读课文1-13自然段。
2、划出能体现老人与海鸥深情的句子和段落。
3、写上批注。
4、小组交流。
5、汇报。
6、有感情的朗读,用读来表达自己感受。
7、体会写法: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写具体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学习,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是这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一定要顺学而导,把关键的句段出示在大屏幕上,比如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9自然段等,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读出情感。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552413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48.png)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分析《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人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义。
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二、教学目标本课需要两课时完成,我在这里重点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
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抓住描写老人外貌、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感受人与动物间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四、教学过程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1、回顾感知,导入新课;2、细读文本,聚焦关爱;3、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深情;4、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教案_说课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教案_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67b054f524ccbff0218477.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教案_说课稿感世界,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学习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的情.本课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本节课上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三个主要环节:分别是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品读课文,感悟深情; 3、回顾全文,揣摩写法。
下面具体谈一谈这一课的设计思路:一、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时间,问题设计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时,我没有用琐碎的问题牵制学生,而是用较为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的时机,让学生与文本、与学习伙伴接触,直接对话。
交流时,仍然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时相机点拨、引导,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虽然本课时重点教学15-17自然段,品味海鸥对老人超乎寻常的深情。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说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97dc6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a.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说课设计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说课设计21 老人与海鸥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基于这一理念,本课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老人与海欧〕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文字流畅、舒缓,讲述着人与动物的感人故事,牵动出人与动物的真挚感情,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依据课前预习要求在阅读中思考、做批注,并能抓住感受深的词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了解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3.设计思路:本课文情浓厚、真挚感人,在教学时大胆取舍,活用教材,紧抓情线、层层深刻:1、由动作悟鸥情,引疑问 2、看老人举动,忆温馨、知不舍 3、看外貌,结合资料,知不易 4、再看鸥情,明情理 5、续写诗篇,情绵远。
抓重点词句,品重点段落,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之美,感想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三、教学目标: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浓厚感情,感受到动物是有灵性的,是人类亲热的朋友。
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每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的回报。
四、教学重点:抓住老人的外貌、动作和言语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浓厚感情。
六、教学过程〔一〕、悟鸥情,引疑问1、齐读课题,出示学习提示:快速默读课文15、16自然段,想:安放老人遗像时,海鸥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举动,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2、反响交流找到的句子。
3、重点体会16自然段的“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上方,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这两句话,抓住“轮流〞、“瞻仰〞、“肃立不动〞“白翼天使〞体会海鸥的伤心与对老人的依恋。
六年级《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说课稿(大全五篇)
![六年级《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说课稿(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95ef2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c.png)
六年级《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说课稿(大全五篇)第一篇:六年级《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说课稿六年级《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说课稿六年级《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动人的画面背后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和语文教学读写不可分割的特点,本课教学我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抓手,制定了如下目标:1.品读悟情,在情感朗读中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2.品词品句,以读为抓手,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以及场面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将海鸥与老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写真实、写具体。
四、说教法、学法: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文字流畅,特别适合学生读中感悟,因此,我采用品读悟情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在学到新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采用如下学法:勾画、批注法,通过圈化,品味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想象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五、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上的是《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
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奠定情感师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海鸥有了怎样的了解。
(海鸥图)【设计理念】:以复习导入的方式进入新课,开门见山,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课文。
2021年《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2021年《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0f6022a33d4b14e84246872.png)
2021年《老人与海鸥》说课稿2021年《老人与海鸥》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__主要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__虽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
本单元的__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写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老人与海鸥》这篇__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它起着领航作用,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领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为后面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学会快速阅读长文要先理清__脉络,再深入学文。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4.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
(三)教学重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四)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海鸥与老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阅读教学已不是字词句段的单纯教学,重要的是抓住重点词句领会__的主题、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布局谋篇以及通过语言文字具体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落实到本篇课文则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而这又恰恰是本班学生们在学习语文中感到困惑地方,因为本班学生在理解能力上是弱项,因此,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就是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的一种教学目的,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0cd5e9ce45c3b3566ec8b7c.png)
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更是一段真挚的情感,读者收获的是真情背后的感动。
下面我们来看看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借鉴。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单元地位:《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主要内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吴庆恒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食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文本结构: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情感丰富,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本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我在这里着重说的是第二课时的设计。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着重理清课文的脉络,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与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6a18d1552ea551810a687de.png)
《老人与海鸥》(同课异构)说课稿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迈退休的老人,每天步行来到翠湖畔与海鸥做伴,喂养海鸥,和海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依依不舍的为老人举行葬礼,让我们感受到动物的灵性,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以下学习目标和重点:目标:1、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2、抓重点句,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感受动物的灵性。
重点:抓重点句,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感受动物的灵性。
为了顺利以上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前我让学生课外查找有关海鸥老人的资料,为本堂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说教法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中采用倒叙法,因果而溯源。
只因本文首先让人震惊的是海鸥的异常之举,当然也是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点所在。
因而,深入学习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刨根问底,顺着文本的情感线索一步步走进文本的内涵。
打乱原有的教材顺序不是否定教材,而是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同时更加清晰地了解教材的叙述方法的深层次意图。
在课尾还要由“乱”而“治”,明了作者组织材料的手法之精到,从读学写,受到写作的启迪。
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的方法能有自己的体会。
三、说学法语文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第一位的,只有把方法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渐渐地,学生才会由“要我学”,慢慢成长转化为“我要学”“我会学”,成为终身受用的能力。
本篇课文的学习以课文后的思考题目切入,引导学生与编者的意图相契合,在单元主题目标的引领之下,找到便捷的学习路径,从而提高学习效度。
所以本课我始终采用“读、画、谈、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读中走进文本,在画中亲近文本,在谈中融入文本,在写中流露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小学语文教育(说课稿)范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小学语文教育(说课稿)范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7c148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4.png)
小学语文教育(说课稿)范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人与海鸥》。
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特点,将从说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九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21课。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年迈退休的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为老人守灵的故事。
课文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动物的灵性,并且得到了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启示。
二、说学生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受年龄限制,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限,对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缺乏感性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研究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学习8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2、过程和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并理解人与动物3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是:通过揣摩文中重点词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为谈话引入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
具体的学法为朗读法、讨论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六、说教学准备我将采用课件讲述,方便快捷、直观性强。
七、说教学时间:两课时。
下面汇报一下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八、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我准备从五个部分展开,分别是: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通读课文,朗读感悟4、升华小结,延伸拓展5、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c2fb9df5335a8103d220ec.png)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讲课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讲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常常需求用到讲课稿,是讲课获得成功的条件。
那么你有认识过讲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学期《老人与海鸥》讲课稿,欢迎阅览,希望我们能够喜欢。
一、教材解析《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课文表达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此后,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人每日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子女,给它们起姓名,喂饼干。
一时半刻,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邃的情意。
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扭转,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子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构造清楚,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经过老人喂海鸥、呼叫海鸥的姓名、与海鸥亲热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忘我的爱;后一部分则经过老人身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扭转、肃立、鸣叫等凄凉画面,显现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慑的情。
课文语言朴实,一般中包含厚意,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爱情而动容。
二、教育目标本课需求两课时结束,我在这里重点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育规划。
在榜首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全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辅助学生理清课文的眉目,实在感想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厚意。
在此基础上,我规划了第二课时的教育目标:1、知识与技术:捉住描述老人表面、动作和语言及描述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领悟包含此间的深邃爱情。
2、进度与方法:经过多种形式的练读,推测作者是怎么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爱情实在、详尽地表达出来的。
3、感情、情绪与价值观: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邃爱情,感想人与动物间的亲情,感悟大天然的调解之美。
三、教育重点和难点:重点:经过朗读,捉住描述老人神情、动作和语言以及描述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领悟包含此间的深邃爱情;难点是推测作者是怎么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爱情写详尽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121883284ac850ad0242f2.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与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
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评:字词学习可以通过预习、小组交流来完成,但老师要注意参与学生学习中,了解学习情况便于指导,不要将此流于形式;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文章内容概括的练习。
]三、再读课文,质疑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1篇)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3075f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8.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1篇)《老人与海鸥》篇1一.说内容:本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它主要讲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所发生一些事,从而让学生明白动物也是有感情、有智慧的。
一.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应到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说重难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说学情分析:之前学生们学过很多与动物有关的文章,但通常都是对动物本身特性的描写,很少涉及到动物之间的情感和动物与人的情感。
因而在教本课时,引导生潜心读书,从细节描写中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一)看老人举动,忆温馨,知不舍(二)看外貌,结合资料,知不易。
(三)由动作悟鸥情,引疑问,析句子。
(四)读写文章,情意绵远。
五.说: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讲课时我提问:‘课文那些地方,你特别感动?”学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听后我灵机一动,把课文打乱顺序去讲,直到最后他们才意识到:动物与人的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成功之处:1.引用讲课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2.培养了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失败之处:1.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孩子们不能领会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课堂气氛不沉闷。
2.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定教!《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篇2传诵和谐之声,共赏和谐之美——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六年级教研组王丽英【教材分析】单元地位:《老人与海鸥》是安排在“人与动物和谐篇章”的第一课。
学习这篇课文为学习其他课文打下学法基础和情感基础!主要内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9d2e1cfab069dc512201dc.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文章虽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两幅动人的画面,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动人的画面背后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抓手,体会学法,制定了如下目标:1.品读悟情,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学会快速阅读长文要先理清文章脉络,再深入学文。
3.学会抓课文的关键词,体会句子的意思。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以及场面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从而揣摩出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4.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2.通过朗读、想象,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难点:1.体会老人对海鸥如同儿女般的生命情怀,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文字流畅,特别适合学生读中感悟。
从学生的读书感受出发,长文短教。
因此,我采用以读带讲法、以读悟情的方法,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在品读重点句段中融入学法指导: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结尾处趁热打铁,进行了读写结合,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把在学文中的真情流露记录下来。
五、说教学流程本节课,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8862fd9e31433238689301.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二、说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并应用以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方法。
2、通过对文章的解读,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说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感悟对老人的真情是本文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1、词句上注重对有特色的词句加以品味,辅以数据,使句子内容更丰富,情感更饱满。
2、朗读上注重与感悟紧密结合。
读句子——理解体会——再读句子。
学法简单容易掌握。
3、结构上文随情动,情因文生。
鸥情——人情——鸥情,让学生的情感随文跌宕起伏,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化感情。
如何突破重难点:在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1、抓重点场面感悟。
2、读中感悟。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
在感悟理解海鸥对老人的依恋不舍时,主要采用朗读、想象写的方法,读中感悟,悟后品读,读、想、写结合,相得益彰。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9954f3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9.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第一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老人与海》说课稿一、说教材《老人与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讲述了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每到冬季来临就到翠湖之畔去喂养在那里过冬的海鸥,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哀鸣,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情感丰富,能够浅浅感知文中的思想感情。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难有深刻感受,因此,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针对这一特点再结合上述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学习8个生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吉祥、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以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四、说教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为在教学中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具体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质疑问难法,从“创设情境—初读感知—品词析句—抒发感受”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5篇)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d28f8e0029bd64783e2c28.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5篇)我作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
一汪翠绿的湖水边,一个普通的老人和一群快乐的海鸥相依相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
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这是何等悲壮的场面,更是一份令人震撼的情,让我读过之后不得不为人和动物之间有这样真挚的情感而动容。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
为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和同情等感受”。
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因为本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先我请同学们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填空,从而引出新课。
分析课文主要由两个问题出发:找一找老人爱海鸥的句子进行体会;走进海鸥不舍老人的片段。
分别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和海鸥怀念老人的深深情谊。
在感悟中,注重读议结合,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
例如: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个海鸥送餐”;老人一声呼唤,海鸥“应声而来”,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之欧阳法创编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之欧阳法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4ff263067f1922791788e8cd.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白洋小学王岚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文章虽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
本单元的文章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写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它起着领航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领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为后面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与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四)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海鸥与老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二、説学情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
我班学生有的思维较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课堂上能发表个人的见解。
课文和学生的生活很贴近,利用学生的已知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读书感受出发,长文短教,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
三、说教法和学法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在学法上我设计整合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用质疑法阅读课文,运用勾画、批注、圈化、朗读、想象的方法,品味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知识的接受,点燃他们热情的火花。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文字流畅,课文中描写老人、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特别适合学生读中感悟,因此在教法上我采用以读带讲法、以读悟情的方法,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范文
《老人与海鸥》是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 ___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___实、写具体的。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本课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 ___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本节课上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三个主要环节:分别是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品读课文,感悟深情 ;
3、回顾全文,揣摩写法。
下面具体谈一谈这一课的设计思路:
教学时, ___用琐碎的问题牵制学生,而是用较为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的时机,让学生与文本、与学习伙伴亲密接触,直接对话。
交流时,仍然把自___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时相机点拨、引导,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虽然本课时重点教学15-17自然段,品味海鸥对老人超乎寻常的深情。
但海鸥对老人的“情”不是无缘无故的,要深入理解,必须结合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所以,我设计的学法提示中强调“……
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和查阅的资料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学生要想理解重点语句,就必须对课文全盘掌握于心,对资料进行筛选、整合。
老师在学生汇报、交流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___课文内容和资料来理解重点语句、品味感情,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大撒把,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自学课文15-17自然段前,我出示了学习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想一想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和查阅的资料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并在 ___最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这段提示教给了学生理解语句、品悟感情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默读”“想一想”“画出”“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和查阅的资料说说”“在 ___最深的地方作上批注”等都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而且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本课,还适用于日常学习。
在学生品读感悟课文时,教师相机在学法上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本课学习时知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
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
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
教学中我会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特别是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告别时的场面,来引导学生体会海鸥 ___为老人守灵,理解文中 ___用“扑”而不用“飞”。
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写应成为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出的环节,读写应有机结合。
因此,我在教学中趁热打铁,顺势迁移,注重读写结合,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想象海鸥的鸣叫在诉说什么,特别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那群海鸥中的一个(“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设身处地的想像海鸥在倾诉些什么。
想一想,再写下来。
写话的过程,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
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 ___学生进行阅读感悟交流时,学生的语言往往是零碎的',不完整的,甚至是词不达意的,思想是肤浅的。
而写,可以凭借有形的文字,作深入地思考、推敲、揣摩,可以对原有文字的进行删减、补充、调整、完善,引领思维走向深刻和有序。
参赛课上,我拿出一整块的时间让学生书写内心的情感,是下
了很大决心的。
我相信,届时的教学效果会给读写结合的理论以有力的佐证,也给了我坚持读写结合的信心。
老人的照片、海鸥纷飞的 ___适时出现,补充了学生的不足,能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品味感情;因为学法指导包括的因素比较多,如果教师只说一遍,学生仅凭记忆是无法操作的,而用大屏幕出示出来,学生在自学、交流时可以反复查看,对比学法指导要点,不断校正、完善自学和交流情况;在指导读两次“鸣叫”的语句时,在写话前和学生读自己的写话内容时,使用悲伤的音乐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到的适当的感情基调中,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品出情,写出情,读出情。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